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

書信函2.23W

從學校的地理位置到周邊環境,從辦學思想到校園文化建設規劃,一切盡在胸中,娓娓道來。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

  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篇一

校園文化重在建設,學校應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如風格迥異的展示館、功能教室、壁畫、櫥窗、展板等藝術裝飾,利用學校院牆、校內展館、大廳、廊廳、圖書館、走廊、牆壁等空間,將科技、文化、藝術、自然等方面的知識展示在學生面前。通過這些展示,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配合學科教育,同時又能完善育人環境,提高學校的知名度,為校園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學校應改變單調的學習、工作、生活模式,發揮團組織作用,使團工作有聲有色,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組織好第二課堂活動。應定期開展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教育教學開放周、各類競賽等文化展示活動,通過特色活動,形成人人有愛好,個個有發展,使師生個體素質得到提升,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中逐步形成健康和諧的氛圍,促進師生健康和諧發展,進而使整個校園文化生活呈現出異彩紛呈、百花齊放、健康向上的繁榮景象。

一、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質文化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和載體,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校園物質文化,屬於校園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見摸的着的東西。校園物質文化的每一個實體,以及各實體之間結構的關係,無不反映了某種教育價值觀。

二、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並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係上。

三、學校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繫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規範了師生的行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才能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

對於一所全封閉式管理的學校尤顯重要,學校環境包括學生的學習、活動、生活、休閒環境。營造人文化的環境,一切從學生出發的以人為本的環境,感化學生形成良好品質、行為習慣是我們的目標。

1、建立人文化環境的迫切性。學生在一個封閉的、跟外界相對隔離的環境中學習、生活等,每天面對的是一樣的同學臉容,一樣的生活環境,幾乎一樣的生活、學習規律,做為這一階段的學生,正是習慣、性格養成的關健時期。對新事物的求知慾和繁感度,甚至超過老師,特別是在這個事物快速更新、急速發展的時代,學生更顯的迫不急待。如果是一陳不變,缺乏活力的一個環境,他們已耐不住寂寞。這不利於學校的管理,更不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個性的發揮。

2、本校為民辦學校,每位將子女送到學校就讀的社會各界人士,他們以最實際的行為對學校給予最大的支持,對學校寄以厚望,加之他們送子女讀書的投入相對地都比較多,這樣,他們對學校要求就比別人高,有時甚至是一種苛求。因此,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對子女在校的學習、生活等方面上稍有不慎即會引起社會的極大不滿。

培養學生的性格、習慣,學校以硬、軟件為基礎,營造人文化的環境,感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篇二

11月7日,我和幾位校領導和教師在張校長的帶領下到獲嘉縣參觀了東關國小和第三完全國小,對它的班容班貌及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的感悟和了解。參觀後內心深受該校震撼。特別是他們優越的辦學條件、先進的教育設施、凸顯的文化氛圍、全面而富有特色的辦學理念、精簡高效的領導團隊等都值得我們去推敲、學習、借鑑。

一、温馨和諧的校園文化

首先東關國小的綠化做得很好,讓人在校園有一種美的享受,其次他們的學校標語用的很恰當,,另外在走廊轉角處有名校介紹以及部分詩詞及校園長廊的三字經。

第三完全國小用文字詩聯串接而成的文化長廊等,使校園文化氛圍一氣呵成,浸透着濃濃的書香氣息和強者之音,其感染性、號召力無時不在向廣大師生潛移默化中薰染,這種“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園凸顯出的濃厚文化氛圍不能不令人折服。

二、硬件設施建設給校園描上“面向現代化”的面紗,激起我無限的嚮往。

兩所學校教室、辦公室、運動場所設施一應俱全,活動區、教學區、休息區條塊分明,總體佈局一目瞭然、科學合理,從進入大門到各區、室走馬觀花的參觀和隨意提問中瞭解到,其教育教學設備的時代性和教育投入的力度的確值得我們感歎和欣賞。

三、“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園凸顯出濃厚的當地的文化氛圍,極大地觸動了我們學習的意念。

東關國小以盆景和文化長廊為特色來建設校園文化,第三完全學是以標語張貼,感動中國人物展來建設校園。所以兩所學校都有他們自己的文化特設來建設校園,美化校園。

本次的參觀學習使我受到很大的啟發,據校領導説,班級是孩子學習的天地,原本環境不理想,我們要想着如何改變它,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以後,我將把我學到、看到、悟道的做法和想法用於班級文化建設中。

班級建設建議:

1、我認為低年級要有低年級的特色,用温馨來感化孩子的心,打造家的感覺,讓他們一進班級就感覺有種温暖。

2、剪紙是學校的一大特色,讓他們在低年級學起,在班級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3、每學期記住班主任寄語進行解讀或是每天自己記一兩句好詞好句。

4、給孩子們定一個定期目標,然後慢慢地教會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

5、重視道德、情感教育,充分發揮榜樣作用,張貼一些有爭對性的標語和班訓以及名人名言等。

  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篇三

“把學校的一切都當作課程去做,不斷開發、推進、設計”,這是我所到學校感受最深,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也是今年去洛陽洛龍區參觀校園文化建設最大的一個收穫。參觀洛龍區的這幾所學校辦學條件、環境以及地理位置都各有差異,但他們都能為自己“量身製作”一件最適合他們,最具有自身魅力的學校文化建設特色。以下是我感受深刻的幾個方面:

一、用精彩紛呈的誦讀課浸潤人生

剛踏進洛龍九小,學生朗朗的誦讀聲已傳至耳邊。迫不及待地走到各個教室的門口窗前,映入眼簾的是學生們或拍手誦讀或兩兩相對誦讀,或坐或站,還有的班級學生打着活潑的快板誦讀,伴着古詩歌曲誦讀。學生誦讀的內容也各不相同,有《道德經》、《三字經》、《弟子規》、《國小生必背古詩80首》。站在狹窄的走廊過道上,一邊是整潔安靜的校園,一邊是熱烈的動情的誦讀。來到校園,每個地方都會看到文字或圖畫,讀一讀,感覺很温馨,很少感到刻意的強加和灌輸。記的該校的校長説:“我們的‘誦讀經典感悟人生’活動,就是要讓誦讀與肢體語言、表演融為一體,讓校園的每寸牆壁會説話,讓校園的一草一木都含情。”通過參觀,我真切的感受到他們真是把傳統經典誦讀不斷開發,給學生提供多種鍛鍊、展示、自育的機會,讓傳統經典誦讀成為一種隨時可行的事情。

二、讓課間操充滿陽光、活潑、健康、向上的朝氣

洛龍區第一實驗國小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學校的門樓、餐廳、教學樓、操場、宿舍,以及教師、學生風貌等都顯得大氣。細細品味校園的文化建設,每個地方簡單而實用,沒有擺設之感,處處都對孩子以“潤物無聲的”教育。就連一個大蓄水罐也被油彩塗得“面目全非”,激發孩子對太空對海底的幻想。在這裏,我第一次聽説有40分鐘的大課間。學生人數很多,但站在操場上卻縱橫有序,不得不令人歎服。該校領導説:“我們搞的是持之以恆的養成教育。”看來不是空話。在操場牆壁上有學校制定的大課間行為藝術條例,每一條都具體可行。做完了眼保健操、廣播體操,一套節奏感強,音律動聽、動作優美的學校自編舞蹈開始了,學生教師一下子被激活了,這套舞蹈操培養了師生的優美氣質。站在一旁的我們也彷彿被他們陽光、活潑、健康、向上的課間操所感染,內心湧動一種想舞的激情。

三、是校園還是公園的明德國小

明德國小是一所地地道道被麥田包圍的農村國小。但是進入校園後就像是走進一所景色優美的公園。噴泉、金魚池、小石凳、草坪,名貴花木,校園門口一本介紹校園花卉樹木的活動鐵書……學校的文化建設分兩部分,求實園和立志園。這使我感受到,雖是農村國小,但孩子在這優美的育人環境中該是多麼幸福。我深深銘記該校肖校長所説:“教育者的精心設計是在受教育者的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是的,大愛無痕,我們對教育工作的愛,對學生的愛不是説在嘴上,也不是寫在紙上,而是要靠真誠的潛心靜思,靠踏踏實實的為學生着想,為學生去做的。

四、作一個“有文化”的校長

龍城雙語國小,不論各個方面都建設的是一流的,然而這所學校的校長更是一流的。他像一位儒雅的學者。從學校的地理位置到周邊環境,從辦學思想到校園文化建設規劃,一切盡在胸中,娓娓道來。從他的“導遊詞”中我感受到他是一個有理想、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遠見卓識、有境界的校長。尤其是他給我們講該校的辦學宗旨,即讓每個孩子成為有知識、有文化、有計劃、有辦法的人。他特別強調了“有知識”與“有文化”的差別。“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會把他的知識活化、實踐運用;而會把自己知道的、掌握的知識靈活地創造性的運用則是“有文化的表現。聽起來讓人深受啟發和教育。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強調:“一個好校長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學校。”我深深感到:要想把學校管理好,校長首先要努力成為優秀的校長。優秀的校長必須是出色的管理者、優秀的規劃師和堅守信念的革新家;優秀的校長必須具有極強的事業心,鞠躬盡瘁、殫精竭慮,把校長的工作作為自己的首要職責;優秀的校長必須是潛心的研究者,具有清晰的辦學理念和明確的辦學目標。我想龍城雙語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的突出成績是與這位“有文化”的校長是分不開的。

此行偶得一句禪語:問心何來,因境而起。我的理解是:一個人心裏面會想什麼,是由所處的環境而引起的。一位哲人曾説:“對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周圍的環境,”我們作為教育者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給孩子們創設、提供適合他們成長、發展的“境”,讓孩子在這個特定的精神環境、文化氛圍的“境”中陶冶情操、啟迪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促進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對於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培養跨世紀人才具有深遠意義。它能給予學生情感的精神食糧,使學生做到道德提升,人格發展、快樂生活、有個人價值感和自尊心。學校的校容校貌校園環境表現出一個學校精神的價值取向,是具有強大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應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

校園文化建設應根據學校歷史、特色、需求,結合現實情況去打造一個教育品牌,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校園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當學校經過長期的建構積澱成為學校精神,學校文化便進入了成熟期,優秀的校園文化能賦予師生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精神,激勵師生持續地不斷反思、不斷超越。

願我們每位教育者能深刻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是一種等待我們去開發、去設計、去豐富、去研究的課程。


標籤:校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