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對區組織工作合理化建議書

書信函2.54W

我們在進一步組織區裏面的工作時,需要提取他人合理化的建議來完善工作。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區組織工作個人怎麼寫建議書,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對區組織工作合理化建議書

  對區組織工作合理化建議書篇一

一是在幹部選拔任用方面,需要在擴大提名方式上創新方式方法,進一步擴大提名渠道;需要着力解決幹部的職級晉升問題,進一步完善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辦法;需要加大幹部交流特別是跨部門、跨地區交流的力度,進一步加強幹部的鍛鍊培養;需要擴大幹部選拔任用過程中羣眾參與範圍和程度;需要加大公開競爭選拔幹部的力度,實現常態化和規範化。

二是在人才引進開發方面,需要在落實政策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各類人才平台載體作用,加大人才引進開發力度,特別是在工業、城建和高層次科技人才以及企業家隊伍建設上要有新舉措、新辦法。

三是在幹部教育管理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重點抓好非公企業管理人員以及新任領導幹部等羣體的教育培訓,重點抓好乾部隊伍的管理,改變過去“重選拔輕管理”的現象;需要進一步加大民主黨派幹部的培養鍛鍊,優化民主黨派幹部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

四是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需要重點抓好非公企業和新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需要在經費投入、組織保障和黨建工作協調機制等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五是在組織部門自身建設方面,要以打造“陽光組工、

公道組工、服務組工”為突破口,着力加強作風建設和組工文化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部門的對外交流聯繫和宣傳力度,牢固樹立組織部門和組工幹部公道正派、嚴謹活潑和可靠、可信、可敬、可親的嶄新形象。

  對區組織工作合理化建議書篇二

一、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制不健全導致新社會組織主動性不夠。新社會組織實行的是雙重管理體制,即新社會組織成立都要經過政府業務主管單位的前置審批和政府登記管理機關的法人登記。而大量湧現的各種社會團體、行業協會等不少是掛靠某政府部門和主管單位,具有半官半民性質,經費和人員主要依賴於相關部門,缺少獨立性和自主性。這種管理體制影響了新社會組織的組建和發展。

2、監管措施不健全導致新社會組織行業規範性不夠。由於新社會組織涉及領域廣、類型多,相關部門不可能做到監督管理全覆蓋,存在“重登記輕管理”、“重發展輕培育”的現象,導致少數新社會組織外部監管制度缺失,遵紀守法意識不強,有法不依。少數新社會組織經濟利益傾向比較明顯,存在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自律機制不健全,民主建設不到位的現象,缺乏社會誠信、奉獻社會和自覺接受監督意識,導致社會形象差,公信度不高。

3、服務水平不適應導致新社會組織作用發揮不夠。新社會組織自身力量薄弱,發展後勁不足,普遍存在缺乏穩定的資金來源、固定的活動場所設備、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良好的內部治理結構等問題,再加上活動載體缺乏 1

創新,因循守舊,服務社會的作用不能充分顯現,使新社會組織難以大有作為。比如不少行業組織無場所,行業活動不正常,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難以發揮行業協會應有的作用。

二、加快推進新社會組織工作的建議

要主動適應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加強黨對新社會組織的領導,及時把黨的建設延伸到各類新社會組織中去,把黨的工作覆蓋到各種新社會組織中去,切實把握新社會組織發展與規範的正確方向,使新社會組織成為黨領導下的服務經濟發展、參與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的可靠力量。

1、理順管理體系,完善管理機制,積極推動新社會組織快速健康發展。

一是要理順管理體系。把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納入基層大黨建格局中,按照便於管理、便於工作、便於指導的原則,採取“誰審批、誰主管、誰負責”和堅持“屬業管理與屬地管理相結合”的辦法,合理確定新社會組織黨組織的隸屬關係和管理模式。建立由組織部門牽頭負責,“兩新”工委指導協調,各登記年檢單位負責源頭管理,各業務主管單位負責建立審批,屬地或屬業黨組織具體指導的統一領導、分工明確、通力合作的新社會組織大黨建大聯動新格局。二是要完善相關機制。建立健全新社會組織黨建聯席

會議制度、責任考核制度和黨建工作指導員制度等相關制度,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擴大黨對新社會組織的影響力和滲透力。依託業務主管單位或行業協會建立黨建工作站,整合優勢資源,形成服務合力,實現新社會組織發展與黨建工作的雙提升。三是實行分類管理新模式。對律師、會計師、税務師等行業准入條件比較嚴格、管理較為規範、專業性較強的新社會組織,依託行業協會進行管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優勢,鞏固和發展行業優勢;對民辦學校、民辦醫院、專業性、學術性研究協會等專業性較強的新社會組織,由業務主管單位直接管理,幫助制定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優化資源配置,規範服務行為,做到管理公開透明;對社區公共服務機構、社會團體、公益組織等專業性不強、規模較小,且對地方依附性較強的新社會組織由屬地黨組織進行管理,屬地黨組織充分利用新社會組織的人才和資源優勢,開展各類社區服務、社會公益和羣眾文體活動,推進社會公益事業健康發展。

2、抓住重點領域,規範運行監管,建立新社會組織發展的長效機制。

一是要加強行業指導,實施精細化培育。要以工商聯為牽頭單位培育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切實發揮行業協會橋樑紐帶作用,搭建人才交流和培養、技術創新、信息共享

的平台,形成抱團發展的合力;以農辦、農委為牽頭單位加快培育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建設一支以能人大户、技術能手為主體的帶頭人隊伍,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產業特色的專業合作組織,有效發揮專業合作組織協調服務、業務指導、帶動致富等作用;以民政、衞生、司法、羣眾團體為牽頭單位大力培育發展公益慈善類新社會組織,整合利用現有資源與新社會組織開展共建活動,有效發揮公益慈善類組織在扶貧助困、興教助學、便民利民、矛盾排解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二是要注重長效管理,提升規範化水平。依託民政部門按照組織類型的不同,建立會員、社會、政府參與的社會化評價體系,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考核評估辦法,按照新社會組織自評、業務主管部門初評、公示評估結論、登記部門綜合確認評估結果等程序,確定評估等級,並將考核結果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開;依託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行業要求和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出台推進行業規範化建設的意見或標準,提升行業單位整體水平;依託組織部門開展新社會組織黨建標準化認證工作,實施對標創建,組織考評認證,將業主、黨員、職工羣眾“三個認可度”納入考核體系,實現新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水平的提檔升級。三是要落實制度保障,實現良性發展。通過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樹立政府購買服務政策新理念,把適宜於新社會組織行使的相關業務職能逐步通過轉移、授

權或委託的方式,移交給符合條件的新社會組織承擔,探索建立以項目為導向的契約化管理模式,採取公開招標、項目發包、項目申請、委託管理等方式購買新社會組織的服務,如居家養老、法律援助、支教助學、扶貧濟困等項目。支持新社會組織依法開展有償服務,增加收入,增強提供服務的實力。

3、創新活動載體,打造服務品牌,探索新社會組織作用發揮的新途徑。

一是要建立基礎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協同管理機制。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的工作和業務指導,廣泛動員和組織新社會組織參與,建立基層黨組織、自治組織、新社會組織為框架的一體化管理模式。通過進一步放大社區黨組織現有職能,從原有的黨建指導擴展到有效整合各類服務資源提供綜合性服務,提升服務層次,發揮社會、社區、社團、社工“四社聯動”的綜合效應,促進基層組織與新社會組織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擴大新社會組織的服務有效力,打造區域性便民服務中心。二是要加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力度。從新社會組織的行業特點和發展實際出發,開展文化培育活動,幫助新社會組織圍繞“誠信服務”,規範行為準則,凝聚思想認識,增強自律性和公信度。通過開展誠信服務示範黨組織創評和黨員“掛牌”上崗活動,科學制定創建標準和上崗條件,推動黨組織和黨員帶頭開展誠信服務,

使誠信服務成為新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的特別標識。三是要加強新社會組織作用發揮。發揮新社會組織在推動發展、彰顯公正、服務羣眾、維護穩定等方面的示範帶頭作用。通過整合組織內的人才、陣地等資源,開辦公益講座,開展文體活動,開展公益服務,主動亮出身份,為羣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使新社會組織成為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鋒。在活動中,選樹一批行業形象好、社會影響力大的先進組織和事蹟感人、成績突出的先進個人,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進一步加深人們對新社會組織的瞭解,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新社會組織,不斷壯大新社會組織隊伍。

  對區組織工作合理化建議書篇三

為充分發揮組織工作“超前謀劃、服務發展”的功能作用,房山區委組織部通過深入基層一線,積極開展專題調研、片會交流以及問卷調查等方式,廣泛徵求各基層單位對組織工作的意見建議,認真籌劃明年組織工作思路,問計於民謀發展。

一、專題調研“探”思路

區委組織部把到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作為推動組織工作創新、探究組織工作思路的基礎環節和重要手段,按照“聯繫基層——調查研究——歸納總結——指導工作”的模式建立實行了全員調研製度,圍繞組織工作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部機關幹部人人確定調研課題,制定調研計劃,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活動。截至目前,年初申報的涉及幹部選拔使用、基層組織建設以及人才工作等組織工作各方面的14個調研課題已全部完成,並有部分已轉化為明年的工作思路與重點。

二、片會交流“理”思路

為進一步理順工作思路,區委組織部還建立了分組活動制度,即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的原則,將全區23個鄉鎮、街道劃分為4個活動組,由部領導帶領相關科室人員深入到各活動組,採取座談交流、實地考察等形式,聽取各鄉鎮、街道工作實際進展情況,查找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並對其進行分析總結,在明年的工作思路中有針對性的予以解決。截至目前,通過活動組的片會交流已收集到涉及幹部、組織、人才以及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50餘條,為進一步推動組織工作與區域發展的有機結合提供了有益借鑑。

三、問卷調查“拓”思路

充分發揮區黨建研究會的橋樑平台作用,向各會員單位、個人會員以及部分區內理論知識紮實、實踐經驗豐富的黨建工作者發放調查問卷200餘份,廣泛收集他們對全區黨建工作的意見建議以及對明年組織工作思路的設想和建議等,為籌劃明確明年組織工作思路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還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圍繞“面向基層一線選人用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聚集和培養各類人才的思路措施”等內容充分徵求了各重點鄉鎮、街道以及部分區直部門等單位的意見建議,進一步拓寬了工作思路。

一、關於幹部的培養、考核與使用工作。

進一步加大縣直機關年輕幹部到鄉鎮任職的力度,把優秀的年輕幹部選拔到鄉鎮任職,緩解鄉鎮幹部數量少,解決班子結構配備難的問題,真正讓高學歷的年輕幹部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得到實際鍛鍊。

加大鄉鎮副職與縣直副職的交流力度,讓鄉鎮年輕優秀副職具備宏觀辦事能力,讓縣直機關副職具備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

加大東中西部鄉鎮、經濟發達鄉與貧困鄉鎮幹部間的交流力度,讓幹部在不同的崗位經受打磨。

建議縣科局一把手除少數專業性、業務性較強的崗位外,原則上應有鄉鎮任職經歷,以減少偏重業務、不結合實際的盲目決策,提高部門辦事效率。

對幹部的考核建立動態考評機制,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建立核心考核指標,對鄉鎮主要領導和班子任期內地方的發展建立前後參照系統,既重顯績,又重潛績。杜絕跑官要官現象,鼓勵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使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安心、認真幹事。

建立幹部考核羣眾評議制度,由鄉鎮推薦,組織部門掌握,每個鄉鎮建立幹部評議羣眾代表,定期或不定期聽取和掌握羣眾對地方黨政班子和成員的意見,而不是隻聽幹部彙報,有利於掌握地方黨委政府在羣眾中的真實反映。

二、關於條塊分割,基層幹部管理難的問題

隨着垂直管理部門的增加,給鄉鎮管理幹部帶來很大壓力。首先是鄉鎮絕對幹部數量少,無法做到定崗定人,只能是一崗多責。垂直部門片面強調工作的單一性,給鄉鎮調動垂直系統的幹部增加難度,垂直系統幹部的綜合培養缺少平台,給鄉鎮幹部承擔的工作量帶來不公平,影響部分鄉鎮幹部的積極性,認為一樣在鄉鎮工作,所承擔的工作量和責任不一樣。其次是垂直系統管理幹部難,少數垂直系統幹部到崗到位不好,部門事務繁雜,光靠縣部門對所有鄉鎮的垂直系統幹部進行監督,現實不具備操作性。第三是垂直系統對項目的管理權力太大,責任太小,無法與鄉鎮形成合力,嚴重影響一些鄉鎮項目的實施進度,造成項目進度慢,工程質量不好。

有必要理順部門與鄉鎮條塊分割的現狀,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加強對垂直系統幹部的管理,工資必須下劃鄉鎮進行管理,強化鄉鎮對到崗到位的監管職責。二是業務上除派出所、國土所、衞生院等少數涉法部門和專業技術部門外,其他的部門原則上不再實行垂直,縣內統籌由鄉鎮管理為主。三是對鄉鎮紀委進行垂直管理,加大農村反腐-敗工作力度,保證基層監督工作到位。四是對涉及民生、農業農村、教育等部門縣內統籌不再實行垂直,以鄉鎮管理為主,部門以業務指導為主。真正改變部門管理不到位,鄉鎮管理缺位的現象。

三、關於基層組織建設工作

在鄉(鎮)、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出發點是增強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以配強班子、壯大隊伍、服務羣眾,促進發展為着力點,打造“務實黨建”,力戒形式主義和花架子,讓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以現實的成效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加大發展農村黨員的工作力度。農村黨員的發展一直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大難題。部分村黨支部書記有選擇性地發展黨員,防止培養潛在的競爭者;農村青壯年流動性加大,現實的生存壓力與利益導向使大家不去在乎政治取向;村級黨組織渙散,黨員的先進性得不到發揮和體現,正常的黨組織活動得不到開展,村級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逐漸喪失,發展黨員舉步維艱。因此,必須增強黨員的主體意識,健全黨員議事制度和完善重大事項參與機制,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和帶動性。加強對黨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疏通黨員參與村務的渠道,發揮好黨員的先進帶動作用。探索流動黨員管理新模式,更多的是加強聯絡與服務工作,發揮好流動黨員在信息和技術及資金上的優勢。着力改善農村黨員年齡偏大的問題,及時補充新鮮血液。

二是加強對黨員的日常培養、管理和服務工作。黨不管黨,黨員遊離於黨組織之外,黨員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淡薄,表率作用發揮不好,對黨員的日常跟蹤管理不到位,農村黨員的素質亟待提高,必須通過培訓和經常性的教育來提高農村黨員素質。

三是加強村級後備幹伍隊伍建設。村級班子年齡普遍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觀念落後,素質能力滿足不了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要不拘一格選拔村級後備幹部,並加強日常的跟蹤管理與培養,讓符合條件、羣眾認可的後備幹部及早參與村務,為村級幹部儲藏後備力量。

四是加快鄉村工作一體化進程。並村以後普遍存在村級事務人少事多的狀況,取消農業税費增收工作後,鄉鎮幹部下村開展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大大減少,存在鄉村工作兩張皮的現象。因此要採取有力的措施,落實好鄉鎮幹部包村責任制,督促鄉鎮幹部每週有足夠的時間下村幫助開展工作,使鄉村工作實現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