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克和千克教學建議

書信函1.67W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浙江省編教材的編排是在二(上)年級學習“千克”的基礎上,二(下)學習“克的認識”。人教版實驗教材在內容的安排上是在二(下)年級將二個內容集中學習。這部分內容主要學習克和千克兩個重量單位,是後面學習“噸的認識”的前提和基礎,雖然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重量問題,但重量單位還是第一次接觸,還缺乏認識。而且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因此,使學生初步建立起重量的觀念既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教學中的難點。

克和千克教學建議

教材首先通過呈現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在超市購物,引出質量單位,説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單位”,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材還注意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從市場買回的蘋果、雞蛋和魚的質量”,讓學生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給學生建立重量的初步觀念,使學生明白要知道物品的輕重不能單靠眼睛觀察,必須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稱一稱。

接着教材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斜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他們進行估測或實測,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達到這種相互促進的效果,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教材採取了這樣一些措施: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藉助一個2分硬幣和一袋1千克的鹽,讓學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讓學生説出大約重1千克的物體,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給學生提供測量實際物品的機會。如説明“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稱”,介紹了一些常用的秤,讓學生認識測量的工具。再如,讓學生稱從家裏帶來的各種物品。讓他們在認識一些不同的秤後,實際練習讀取盤秤、彈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數值,充實實際測量的經驗並鞏固重量觀念。

(3)培養估測意識。如,在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後,給他們提供了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教材提供的這些學生比較熟悉的例子,着重幫助學生建立克與千克的重量觀念。

教學建議: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2課時進行教學《克和千克》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建立1克、1千克的觀念,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能力。

温馨提示:

在課前可以佈置學生到商店、超市調查一些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的重量,並掂一掂,把這些物品的重量記在心裏。學生積累了有關重量的生活體驗之後,再來學習新課,就得心應手多了。考慮到學生平時合作意識較強,為了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可以採用分組的形式授課,這樣既便於準備學具,同時可以體現團體合作的精神。。

1、關於主題圖的教學。

教材第85頁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出質量單位的。教學時,教師可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説一説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片段

探究新知

1.交流彙報。

師:前幾天老師讓同學們廣泛收集、調查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量現在交流一下好嗎?

生1:我媽媽買的牙膏是30克。

生2:火腿腸一根40克

生3:前幾天測體重我是34千克。

生4:一袋茶葉400克。

生5:一袋麪粉25千克

......

師小結:同學們説了那麼多,你有什麼發現嗎?

生6:有的用“千克”作單位,有的用“克”作單位。

生7:比較輕的東西用“克”作單位,比較重的東西用“千克”作單位。

2、關於克和千克的認識的教學。

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瞭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瞭解1克、1千克大約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

(1)教學克時,教師要準備一個2分硬幣,一些大豆、圖釘、乒乓球等實物,或其他能表現1克有多重的實物。同時還應要求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2分硬幣。教學時,主要是通過多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稱一稱,以增加學生對“克”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形成克的觀念。

(2)教學千克時,教師要準備一些重1千克的物體,如1袋重1千克的鹽,讓學生親自掂一掂,來感知1千克有多重,幫助學生形成千克的觀念。為了使學生對1千克有較深的印象,還可以讓學生説一説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

(3)教學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時,教師可以準備兩袋各重500克的砂糖。1袋砂糖重500克,2袋砂糖正好是1000克。讓學生把兩袋砂糖放在1隻手上掂一掂,增加對“千克”的感性認識,從而記住1千克=1000克。為了使學生比較具體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教師還可以準備重1克、10克、100克和1000克的大米,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

3、關於認識常見的秤的教學。

教材第86頁介紹了一些常用的秤。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準備一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盤秤、電子秤、彈簧秤等,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先讓學生説一説,在日常生活中在什麼地方見到過這些秤,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再讓學生認識這些工具,練習讀取秤上的數值。但應注意不要要求過高,只要學生能讀出整十、整百克和整千克就可以了。

4、關於解決問題的教學。

教材第87頁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讓學生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教學時,教師可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如讓學生調查家裏買的蘋果和雞蛋的質量和數量,並推算一下大約多少個蘋果重1千克,大約多少個雞蛋重1千克。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所給的素材提出一些計算的問題。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加深對克和千克的理解。

5、關於練習十八中一些習題的説明和教學建議。

第1題和第2題,都是練習讀取秤上的數值。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練習,讓學生讀取常見的秤上的數值,但應注意不要要求過高。

第3題,是讓學生調查一些物品的質量,然後把調查的結果填在教科書上。教師可以根據本地的情況,選擇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物品,讓學生進行調查,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第4題,是鞏固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練習。在學生建立了克和千克的觀念後,教師可聯繫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示一些物品,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單位。

第5題要求學生在○裏填上>、<或=。有的題中兩邊的單位不同,可提醒學生注意,然後讓學生獨立完成。

第6題,是先估測再實際測量的練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小組活動,在小組活動時,先讓大家估測其中一名同學的體重,記錄下來,再稱出這名同學的體重,比一比,看誰估得準。重複上面的過程,直到稱出組內每一名同學的體重,比較一下組內同學的體重,看一看誰最重,誰最輕。

第7題,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練習。教材呈現了“在水果店買水果”這樣一幅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圖,給出6種水果的價格,為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並要求學生解決提出的問題。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如本班要舉行聯歡會,需要買一些水果,讓學生先調查一下市場上各種水果的價格,再根據本班情況設計一個採購計劃,並做出預算。

第8題,題中的數量關係是用圖畫表現出來的,使學生感受“一隻鵝和兩隻鴨同樣重”“三隻雞和兩隻鴨同樣重”的等量關係,並認識到相等關係的傳遞性,同時滲透方程的思想。關鍵是看學生是否能從圖中找出雞、鴨、鵝的質量關係,然後求出鴨和雞的質量。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畫面,説一説,圖中有幾對等量關係。再讓學生小組討論如何求出一隻雞有多重,並在小組間進行交流。

標籤:教學 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