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拆掉思維裏的牆》讀書筆記範文

文學1.84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拆掉思維裏的牆》讀書筆記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拆掉思維裏的牆》讀書筆記範文

《拆掉思維裏的牆》讀書筆記範文1

用了十天時間讀完了古典老師的書《拆掉思維裏的牆》,書中很多觀點解釋了一些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情,讀來頗有共鳴。當然共鳴是一回事,對於書中的一些觀點理智的認識是另外一回事,暫且記錄,或有有一天,閲歷夠了,對這些事情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書的最前面就寫了“買房,賣掉夢想的房奴”和“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這個觀點引起我強烈的共鳴,因為,我不也不希望在年輕的時候被一套房把我拴住。在我買房之前我認為買了房,就會被拴住,困在這個地方,當真正買了房,我並沒有覺得被房子所困。反而讓了這種束縛感,因為這個動作已經完成,我認為積極去面對就可以,不需要認為它有多麼沉重。

因此,我個人並不完全認同古典老師的這個觀點,當然也包括網上很多故事説馬雲有50萬的時候沒有買房,馬化騰有50萬的時候沒有買房,史玉柱有50萬的時候沒有買房。其實買不買房並不是根本原因,而是他們心中對他們所做事情的清晰認識和對時代潮流的順應。

《老男孩》最後有一行字“夢想這東西和經典一樣,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退色,反而更顯珍貴”,因此,買套房並不能毀掉一個人的夢想,而真正毀掉一個人的夢想的是個人的思維,有人因為買了房,覺得自己做什麼都需要謹小慎微,不敢去做,甚至不敢去想,如此,夢想就無從談起。

我認為一個正確的態度是,計算好自己的實力,在能承受或者有壓力情況下可承受而且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買房。而買房就如同買一件東西一樣,購置動作完成之後,貸款就當每月固定消費,如同吃飯一樣。把剩餘的錢進行計算,將錢用到刀刃上,同時不要讓擔憂佔據自己的太多的時間,忘掉房子的事情,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工作和提高自己的事情上,漸漸你會發現本來的壓力已經完全不是壓力,而自己也變得足夠強大,而買房這件事並不會毀掉自己的夢想,反而給自己一個穩定的家,在心理上更促進自己勇敢的去做事和麪對挑戰。

或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完全兩種不同的狀態。生活中比擬被動,做事欠思考,比擬隨意。而工作中卻積極主動,思維相比照擬系統,同時紀律性很強。在兩種環境下,個人的心理空間不一樣,生活中,具有依懶性,認為這些事情都不用我操心,周圍的親人會把這些事情處理了,而我做不如他們做的好;但是在工作中,心理上認為自己需要做好,別人不能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做,別人能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兩種心理空間給了自己不同的心理暗示,因此促成了不同的外在表現。從這一點來看,有時候對一些人在不同場合下表現的巨大差異也不能單純的用虛偽來評價,不同場合下個人心理空間完全不同,甚至相悖,於是有巨大發差的表現也就缺乏為奇。

書中有個故事,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有一個空房間,每次來朋友都住在那,吃飯一起吃,全天可以上網,書隨便看,幾乎就是零本錢在北京待着。後來搬家,發現在這兒住過的六個人開展都不太好。有人開玩笑説房間風水不好,但是自己分析,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這個房子及配套提供的太好了,太有平安感。這會給人一種暗示,幸福可以如此輕易得來,何必那麼拼命。本是好意,卻最終間接導致了朋友的開展不好。因此有時候,作為朋友需要遠見和胸懷,用遠見為想的少的朋友想遠點,用胸懷去接受由於朋友暫時不理解產生的誤解。

最近看各種書悟出一個道理:目標不明確時需要多做事,以此來尋找適宜的事情和目標;目標明確時要少做事,這樣才能把精力投入到到達目標的.事情上。這改變了以往自己認為的只要多做就好,也就是努力是最重要的,哪怕方向是不對的,其實這個時候少做就是多做,因此分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選擇正確的方向、明確目標,再專注的做下去。

我們總是對類似企業文化的東西嗤之以鼻,覺得這些都是很虛的東西,但是其實,當一個人從一家公司離開的時候,對自身而言最有意義的只有兩點:第一,自己所掌握的資源,包括自身技術和人脈;第二,就是企業文化形成的心智模式。企業文化帶給員工的就是一種心智模式,而這種心智模式會促使員工依照其要求給自己創造出一個自己所接納的實在的生活世界,進而按照自己創造的世界生活和工作,因此類似的東西並不是虛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的。企業文化帶給員工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就如同學校最應該帶給學生的是學習方法一樣。

最近看書的最大收穫就是明白,不要總認為需要什麼再去學習什麼,這適合於做技術。但是對於個人成長,不要等到需要再去做,自己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從事什麼工作,就利用空閒時間去準備。時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等到時機到來再去學習和了解,已經晚了。

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證實這些準備是很有必要的。部門交給一個產品設計的任務,雖然任務已經討論屢次,但是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方案。由於兩個月前對產品設計的瞭解和學習,很明確需要涉及哪些內容,哪些內容需要詳細設計,因此,搭好框架,一天半,完成了整個產品方案。最終方案得到了部門的高度認可,對自己來説也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常讀書,讀好書,用挑剔的眼光讀書,結合自身情況去領悟書中的道理,並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拆掉思維裏的牆》讀書筆記範文2

大家好!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拆掉思維裏的牆》,作者古典。

這是一本解決職場和人生困惑的書,噹噹特約評論員是這樣評價這本書的:試着換個角度去思考,換個方式去行動,換個心情去感悟,“拆掉思維裏的牆”,你就會發現“牆”外的世界更華麗。

1、真正限制我們的,是我們思維裏面看不見的牆

書中寫道:“人類不可能4分鐘跑一英里”(1.6公里)的思維模式在1954年5月被英國的長跑者班尼斯特突破,用時3分59.4秒,兩個月後,另一位澳大利亞選手取得了3分58秒的成績。在接下來的三年內,其他16名選手也紛紛打破了這個記錄。

很多事情,不是我們不能,而是我們被固有的思維模式“禁錮”了。

2、心智模式: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去年6月,先生買了一輛長安CS75,他驚奇地發現滿街都是長安CS75,並不是長安汽車多了,多的其實是他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3、心態來源於心智模式

一個酗酒的父親有兩個雙胞胎兒子,20年後一個成為了成功人士,一個則窮苦潦倒。

究其原因,兄弟倆擁有不同的心態。哥哥認為,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和老爸無關,自己要更加努力,才能成為那個成功的人;而弟弟則認為自己的幸福跟老爸有關,老爸不好,自己活得不好是正常的,自己不努力,他就成為那個窮苦潦倒的人。

4、努力付出不一定就會有回報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錯誤的努力比不努力還要可怕。

5、心智模式升級的必經之路

我們的心智必將經歷:混沌(不知不覺)—察覺(後知後覺)—醒覺(當知當覺)—超越(先知先覺)這個過程。

6、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古典老師在書中對Success 這個詞,從詞源上做了解釋。這個詞來自中古英語“succeden”,前面是拉丁文前綴“suc”代表“靠近,接近”,後面是一個代表“走”的詞根“cess”。

古典老師説,成功這個詞的本義,不再是有錢、超過別人或者最終達成一件事情的代名詞,成功的真正本義應該是:越走越近。

正如電影《荒島餘生》中,因為飛機失事,查克掉在了一個孤島上,他告訴自己:只要保持呼吸,那就是成功。

7、興趣有三種境界:興趣、樂趣和志趣

我女兒小時候對寫字感興趣,於是我們給她報了書法班。在學習的過程中,書法給她帶來了樂趣。

經過幾年的練習,她獲得了不少榮譽,從去年開始,女兒過年寫對聯。那一下午,她很興奮,一下寫了五副對聯,寫字這件事貴在持之以恆地寫下去,即讓樂趣變成志趣。

8、成為一個自我掌控的人

有一位禪師外出雲遊,把心愛的蘭花交代給徒弟照料。槽糕的是就在禪師回來的前一天,他不小心把蘭花摔到地上,蘭花摔壞了。徒弟非常擔心,他害怕師傅會生氣傷心。

禪師回來以後知道了,並沒有生氣,也沒有懲罰。他告訴徒弟:“我當初種蘭花,不是為了今天生氣來的。”

不管外界怎樣變化,我們都應該向禪師一樣,有能力對自己的狀況負責。

9、先完成,再完美

現在清單寫作營,一天一本書,然後輸出500—800字,對於讀書小白,壓力很大。我常常翻書就要2—3個小時,遲遲不能落筆,所以每天寫完文章,打卡就很踩點。

如果抱着“先完成,再完美”的心態,是不是能早些打卡?

10、成長,長成為自己的樣子

楊瀾説過,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你不能不成長。但是什麼是成長?

古典老師在書中寫道,成長是你內心的一個尺度。你能夠感受到你的成長,你內心知道你會成長為什麼樣子,就好像一棵橡樹籽,無須教導,也會成長為一棵挺拔的橡樹。世界上每個人都可以成長為自己最好的樣子,同時我們也擁有關於成長為這個樣子所有的資源。

來到剽悍讀書人營的小夥伴們,我想大家一直都在努力成長,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樣子,20xx,我們一起加油!

《拆掉思維裏的牆》讀書筆記範文3

我很喜歡讀書,經常讀書可放鬆身心,開拓視野,散發思維。近期閲讀了《拆掉思維裏的牆》一書,書中提到要成長為自己的樣子。自己是什麼樣子?從小接受義務教育長大,大學畢業後找到工作,結婚生子,這是社會中普遍的樣子,誰又能説這不是自己的樣子呢。

偶爾看到一些微信推送,有些人選擇歸隱或者離開都市生活,離開焦慮與不安,尋找小城的安寧。這似乎與我們平常認為的拼命努力在大城市生存生活有些背道而馳,是對還是錯?我認為這無關乎對錯,究其原因大體是這些人認為在喧囂的城市中忙忙碌碌,機械式的工作和生活脱離了生活本質,沒有得到精神上的充實和愉悦,沒有夢想,沒有追求,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因而換一種生活方式,換成自己想要生活的樣子。

上學時候的我很膽小,和同學們買了一樣的羽絨服,雖然穿起來毫不起眼、普普通通,但我會感覺平安,其實我並不喜歡。很久以後我每每想起這件事都記憶猶新,通過這件事讓我懂得自己喜歡的才是需要的,不被他人的行為言語改變自己,那不是我的樣子。忙碌中的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思考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什麼是我真實的想法,要追尋的是什麼。就我個人而言,我要為夢想而努力奮鬥,我要在九三這個舞台上實現我的人生價值,這就是我所追尋的,也是我想長成的樣子,我也會朝着這個目標努力拼搏。

當今社會物慾橫流節奏很快,越來越多的.人用金錢、權利、職位來衡量人生價值,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訴求,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很喜歡張曼玉、林青霞、王祖賢那時候的美女,他們各有千秋,風華傾城,而不是現在統一版的“瓜子臉、大眼睛、天鵝頸”,相貌如此,追求亦如此,人的追求不能人云亦云,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有追求才有夢想,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

世界上有各行各業,聲色犬馬流光溢彩,確立自己的追求目標,把握自己的內心,丟掉無用的顧慮,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為自己的夢想奮鬥,人生畫卷由自己,濃墨重彩總相宜。

《拆掉思維裏的牆》讀書筆記範文4

最近讀了一本名叫《拆掉思維裏的牆》的書,書如其名,在輕鬆愉快的聊天氣氛中為讀者展現了一些全新的理念和思維模式,引發了大家對生活對工作甚至於對自己的人生規劃的很多思考。我也有幸頗為受益,在這裏想談談我的感悟。

"任何一個瑜伽教練都會告訴你,即使認真的投入你的呼吸——這麼你每天做無數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無數的樂趣。"提出在職場和生活中總是存在着有興趣一族和沒興趣一族兩種人,並一針見血地指出一個人對他的工作或生活是否感興趣根本上在於他是否投入自我,身在其中。有趣之人敢於嘗試和冒險,他們將自己投入進一件事情中,如假設事情順利,他們便收穫成功,如假設事情不順利,他們也能收穫經驗智慧,進而不管事情結果如何,有趣之人總能在其中感受到收穫和樂趣。而無趣之人往往因為擔憂失敗,連嘗試也不敢去嘗試,當然就不會有任何樂趣可言。

還分享了其在招聘團隊成員時寧願選擇最初能力不是最好,但肯接受低薪做事的人的理念。"當一個人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後的工資來做事情的時候,他往往能夠把工作做到最好,也一定會收到最多的報酬。"這與有趣之人才懂得投入工作,與工作相互成就的理念相互照應,讓人深以為然。

還記得在祿口機場入職的第二天,科長讓我們寫下參加運行指揮中心的感想和對這份工作的理解和期待。我憑着大學時的實習經歷一腔熱血地寫下了很多看似"高大上"實那麼淺顯空泛的話語。那時只是幼稚地認為指揮中心是機場的"大腦",是負責所有一線保障工作指揮調度的中心,是機場與空管、航空公司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內心因為能夠成為一名指揮員而感到非常地榮耀和自豪。

終於正式成為見習指揮員後,才發現這份工作並不像自己想象得那麼光鮮而輕鬆。從航站樓的玻璃幕牆損壞到航空器在半空中遭遇的鳥擊,從航空器的加清排污到油量餐食配載,從逐條核對次日航班信息到所有航班停機位的預先分配實時調整,從正常性航班信息統計到應急救援方案的不斷更新培訓考試演練……指揮科的工作專業性要求高工作內容又繁多而瑣碎,指揮員在不斷學習專業知識、規章制度,熟悉明瞭航班運行保障中空管、航空公司、機場各家工作內容的同時,還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去做好每一次溝通,正確傳遞每一個信息,保障好每一個航班。正常性統計席、次日方案席每天都要仔細核對、統計大約500條航班信息,每條航班更是包括了航班號、機號、航線、方案/預計/實際起飛落地時間、擋/撤輪擋時間、是否起飛/關艙門延誤、延誤原因等等數不清的分支信息;航班頂峯時段或是遇上雨雪天氣、意外狀況,協調席、資源分配席7台、4台對講設備此起彼伏響個不停,塔台、機組、代辦、地服、廊橋、現場……都在"呼叫中心";更不用提暑運春運或是動輒天氣不好時,通宵是每一位指揮員的家常便飯。

一次朋友小聚聊起工作,對方薪水比我高,工作比我清閒,卻整天覺得工作生活毫無意義。當我向她解釋我的工作內容時,她又驚歎我的工作如此枯燥辛苦。接着,一個晚上都成了負能量灌輸大會,休息日過得比工作日還心累的我帶着滿腦子的想不通回去了。

第二天工作恰逢晚上雷雨,天氣驟變,出港航班返航,到港航班備降外場,班組成員全部聚集在AOC大廳共同關注天氣情況、協助受影響航班的保障。8雙眼睛一同盯着進離港航班監控系統,等待着天氣轉好,第一架飛機的平安落地。大屏幕上一架架的飛機和大廳裏的同事們同樣繁忙同樣井然有序,我好似突然明白了自己堅守這份工作的理由。

對於機場而言,絕大局部的一線保障工作都是繁雜瑣碎而又辛苦的,但正是因為成百上千個瑣碎的'工作被我們共同的努力和智慧整合到了一起才能夠保障航班的平安準點,才能為航空公司、為旅客提供出優質的效勞,將祿口機場建設成為一流的國際機場。因為我們將每一個自我投入進了祿口機場這個集體中、投入進了每一份枯燥瑣碎的工作中,才能在不斷的學習進步中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樂趣和智慧,才能在其中感受到那份集體的成就榮譽給個人帶來的喜悦和感動。年輕人,跳出周圍的環境給你的思想套上的枷鎖吧,拆掉思維裏的牆,不要僅僅用世俗的標準冷眼旁觀你的工作生活。全力地擁抱你的工作和生活,帶着你的青春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它們,你會發現它們也會熱情地回你以擁抱。奉獻出你的青春,成就你的自我。

《拆掉思維裏的牆》讀書筆記範文5

剛看到《拆掉思維裏的牆》一書的時候很驚喜,雖然我們都或多或少知道潛在意識會對生活產生影響,但是那究竟是我們心裏的一堵牆還是一道光,卻未曾去思考區分。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此書的第三章:心智模式決定我們的命運。

我們大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篇文章一段讀閲前後兩個字寫反了,就像剛剛那樣,你發現了嗎?我們的大腦依然會將“讀閲”讀成“閲讀”。很神奇,我們看到的並不完整真實,而是常常由於我們的思維慣性構建成了另外一個世界。就像書中所説:你永遠只能看到真實世界中你想要看到的那一局部。聽起來很神奇,但仔細回想,當你開始打球,你會發現你遇到揹着球包的人變多了,當你對烘焙感興趣,你的世界裏出現了很多烘焙愛好者。樂觀的人總能看到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界,悲觀的人常常發出就只剩半瓶水的感慨。這些隱形的意識時時刻刻在影響我們的思維,最後影響到行動。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4分鐘跑完一英里是人類的極限,但班尼斯特在科學論證後把時間縮短到了61秒,停滯不前後,他突然意識到他的潛意識一直在限制他,最後他成功突破了60秒大關。這往往就是現實中的'我們,遇到一項工作,假設要先設定了一個我不會的框框,我們就會永遠停止不前。也會有些人努力奮鬥過後遇到了困難,此時假設你的潛意識是放棄,結果就會草草了事,但假設你的潛意識裏是遇到事情不退縮,而是去想去做去嘗試,不把自己設置侷限,我相信事情的結果會出乎我們的意料。

假設想要自己的世界變好,就要修煉自己的潛意識,這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更具有正能量。同時我們也要知道世界會隨心境改變,但不會隨意改變,就像60秒人跑不了四英里一樣,人是有極限的,但這極限往往要比我們所想的厲害的多,所以引用書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共享:願賜我一顆平靜的心,去接納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願賜我勇氣,去改變那有可能改變的東西;願賜我智慧,去區分這兩者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