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關於讀書筆記 14篇

文學5.88K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讀書筆記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讀書筆記 14篇

關於讀書筆記 篇1

《海底兩萬裏》名句:

1.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2.平常採到一個有珍珠的貝,他們才能得一分錢,何況他們採得的貝里面多數是沒有珍珠的.

3.我的心還在這個國家,並且,直到我最後一口氣,我的心也是在這個國家!”

4.信不信,到底也沒有什麼關係。

5.固然他的命運是離奇古怪,但他也是崇高偉大的。

6.但願所有的仇恨都在這顆倔強的心中平息!

7.我沉迷在這種昏睡中有多少時候,那我不能估計;但當我醒來的時候,看看太陽已經向西邊低下去了。

8.願上天讓我的同伴和我不要葬在別樣的墳墓中

9.我能為了完全個人的利益,損害我的同伴們的將來

嗎?我負得了這種責任嗎?

10.我車辛苦苦打扮這些財物是為我自己嗎?誰告訴您我不是好仔地正當使用它們呢?您以為我不知道世上有無數受苦的人,有被壓迫的種族嗎?有無數要救濟的窮人,要報仇的犧牲者嗎,您不明白嗎?

打開《海底兩萬裏》,我懷着好奇心,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讓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知識,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採集、潛水艇的構造……這些東西如今都已變成了現實,我感歎作者儒勒.凡爾納的想象力,竟能在還未發明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未來世界,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是個謎一樣的人物,他性格陰鬱,卻又知識淵博。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卻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在南極缺氧的時候,當時只有潛水服上的儲蓄罐裏還有一絲空氣,那時由於缺乏空氣,他們幾乎虛脱。這時,尼摩船長沒有去吸最後一絲空氣來維持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為感動了無數讀者,也感動了我。

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儒勒.凡爾納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面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籲,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穫。

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於現實或高於現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

《海底兩萬裏》,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它告訴了我各個我不懂的美麗的島嶼,它告訴了我康塞爾是何等的忠誠,還告訴了我許多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作者在海底遨遊,能看見許多珍貴的魚兒,又能經歷這麼多希奇古怪的事,我是多麼的羨慕。能看到這本着作,我真榮幸。

皮埃爾。阿龍納斯被美國海軍部部長邀請去尋找令人們不得安寧的“獨角鯨‘,在船上認識了尼德。蘭,併成了好朋友。在一次次地追逐”獨角鯨’以後,在一次偶然的撞擊後落人了海里。阿龍納斯的僕人也跟着一起下來了。就在絕望的時候,倆人一起不知不覺地被誤落在“獨角鯨‘身上的尼德。蘭救了。謎底終於揭開,原來這大得比所有鯨魚還大的傢伙竟然是一艘潛水艇。不久,這傢伙開始潛到水的深處去,尼德。蘭在潛艇上亂踢,好象裏面的人發現了什麼,總之不再下潛。後來,艇上的人發現了他們,把他們帶入了潛艇裏,他們的奇幻旅行就這樣開始了。

因為阿龍納斯教授其中兩本着作也在其中,所以他們受到了款待。他們在這次旅行中走遍了各個海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後來船長告訴教授,他的潛艇的動力是來源於電,海洋中的.電,這一切多麼不簡單。他們第一次旅行是林中打獵,船員利用電流在海中打獵,在獵物過程中,看到了許多美麗的生物,加上陽光的折射,色彩繽紛。他們獵到了在捕魚的海鵝,後來又遇見了鯊魚,真是刺激好玩又危險。跟着,在通過託雷斯海峽時,船被擱淺了,教授與他的僕人,還有尼德。蘭一起在陸地上度過了幾天。他們找了些水果。蔬菜以及獵物。後來遇上了土人,他們把嵌板打開,把鐵梯通電,土人們被電流壓回去了,2:40,船長的預言實現了,潛艇離開的託雷斯海峽。他們來到了珊瑚王國,觀賞着美麗的珊瑚,同時又含着悲痛埋藏了昨日因病逝世的同伴。他們漫無目的地在印度洋漫遊着,後來船長主張去採珠場瞭解採珠人的生活,一個可憐的採珠人碰到了鯊魚,船長英勇的救護使採珠人脱險,又參觀了一顆正在成熟的珠貝,它大得驚人,足足有七尺。之後船長告訴他們,有一條隧道可以快捷的從紅海通往地中海,他們經過一晚,就順利地到達了地中海,真是奇蹟。船長從地中海行駛到維哥灣,他們進行了一次夜間海底旅行,看到一座沉沒的城市,教授很疑惑,後來才知道這是大西洋洲。終於,他們三人要逃走了,遇到了挪威大旋渦,在小艇上失去知覺,第二天,安然無恙的在一艘小漁船上,最後作者記錄了這麼一本書。

如果我是啊龍納斯教授,當我與一個僕人在茫茫的海洋中游水前進,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嗎?不,當我這個負擔被僕人獨自承受着,我是不可能象他那樣因其順變積極自救;當我在那沒有自由的潛艇上,我會象他那麼樂觀向上嗎?不,雖然可以進行一些獨特的”旅遊’,但失去自由我會瘋的,一個人家財百萬,但失去自由,那又有什麼用呢?如果我是啊龍納斯的僕人,當啊龍納斯落水後,我會象他那樣落水救人嗎?不,在啊龍納斯掉進水裏的那刻,我定然會全然不顧的離去,把自己的主人拋諸一切;當啊龍納斯全身僵硬,不能動彈的那刻,我會不自私自利,丟下他自己逃生嗎?不,我會丟下他自己逃生,任由他被海水吞沒。。如果我是那艘“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發現他們後,我會象他那麼仁慈,留下他們嗎?不,我會立刻潛到最深的海下,任由他們淹死;當船員被巨型章魚捲走的時候,我會不顧個人安危去救他嗎?不,根本沒可能,我會逃走回船上,另謀計策。在這麼多個如果中,我非常佩服的是他們都不自私自利,我佩服啊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僕人康塞爾對主子的忠心耿耿與無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氣,和他那見到朋友有危險的時候就會奮不顧身的去營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再次讀完這本書,心中還是存在這個願望,就是希望隨尼摩船長一起探盡海底所有的祕密,可恨沒有阿龍納斯教授的好運。

關於讀書筆記 篇2

學完呼風喚雨的世紀,我體會到了科學技術。

以前,如果誰的家裏富有,就可以買一台小電視,其他家裏的'人都來這個家裏看,再後來,每個家裏都有了一台小電視,現在,又有了大電視,所以,每個人的家裏都換成了大電視,我們不但有了大的電視,還有了電腦,有的是台式電腦,有的是平板電腦,有的是筆記本電腦,我們還有冰箱、空調……

從中我體會到了,科學變化的真快,在這100年裏,就能讓人們擁有這麼好的東西,文中就有一句話,“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從這句話我就能體會到科學技術的變化是多麼得快。

現在,我們都擁有了那用科學技術創造出來的。

我真正的體會到了科學技術。

關於讀書筆記 篇3

沒有翅膀,卻可以飛上藍天;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就是無比殘疾人——劉偉。

他雖然不像劉德華、朗朗那樣有名氣,但是他的事蹟卻讓每一個人感動和驚訝,更多的是震撼和佩服。

一首優美的鋼琴曲《夢中的婚禮》將我帶進了他的世界。走到電視機前,我驚呆了。一個帥氣、失去了雙臂的大哥哥正在用腳趾自如的彈奏着這首並不簡單的的曲子。

驚訝的不只我一個,和他同台演出的劉德華在演出結束後,不等主持人把話説完,第一個跑上去,深深的擁抱了他。

我原來也曾彈奏過這首曲子,對於普通人來説,這首曲子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但對於一個用腳趾來演奏的殘疾人來説,這卻是一件比登天還要困難的事。正常的人手可以夠到8——9度,而用腳最多隻能夠到5度,這首曲子中恰好還有許多八度,這使我充滿了疑惑。現場也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他用腳趾進行了多次的換指,將普子改動的幾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像是沒有處理過的那樣優美。

彈鋼琴不只需要生來的天賦,更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一般手短小的人都彈不好鋼琴,更何況用小小的腳趾來演奏。可想而知,劉偉付出了多少努力,經歷了多少艱辛。他是一個真正擁有隱形的翅膀的人。

這雙隱形的翅膀帶着他飛,飛過絕望,飛過孤獨。等待他的,將是美麗的太陽,照着夢想之花朵朵綻放。

只要我們不拋棄,不放棄,美好的明天就在向我們招手。

讓我們用自己隱形的翅膀,自由自在的在天空翱翔吧!

關於讀書筆記 篇4

在前幾天,我看完了曹文軒叔叔寫的一本書—《青銅葵花》。《青銅葵花》這本書,是一個有喜有悲、感人的故事。我細細地品味了這本書,從中受益多多。

《青銅葵花》記敍了一個貧窮家庭的生活故事。青銅葵花他們雖然生活艱苦,卻十分幸福、快樂。最後,葵花回到了城市,離開了青銅。葵花是一個十分善良天真的女孩,讓人憐憫。而青銅是一個堅強的男孩,保護着嬌小的葵花。在青銅粗壯的外表下,有着一顆細膩的心,他心靈手巧,做冰項鍊給葵花。他保護葵花,有人欺負葵花,他寧願自己捱打也不讓葵花被連累。青銅很堅強。

這一家人歷盡坎坷,但,他們很快樂。他們的這種堅強,使那些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萬分懊悔。堅強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品質,失去了堅強,就是失去了奮鬥的'意志,自然會失敗。看完這本書後,我常常在思考一個問題,堅強到底應該是怎樣呢?

在學習中,不會因為一點小挫折而放棄,我想這就是堅強;在生活中,不會因為一點小打擊而氣餒,我想這就是堅強。堅強到底是什麼?就是不管面對多差的處境,也要一直走下去!我想,這就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

關於讀書筆記 篇5

這一次將《子夜》完完整整的過啦一遍,説到“過”,想來想去也只能用這個字。因為很少有人能真真正正的讀它。

《子夜》是矛盾最有成就的一部長篇小説,是扛鼎之作。看過的人,也包括看不懂的人,無一不拍手稱讚。書裏塑造的人物有出場較多的“巨人”吳蓀甫,將他的性格心理活動從兩個月前果斷狠辣到兩個月後猶豫不絕、擔驚害怕,這一過程刻畫的淋漓盡致。也有鮮少出場的趙伯韜,將他一步步打敗吳蓀甫的過程也描寫的很詳盡。

説到我個人,我較多的偏向吳蓀甫的`,但這種偏向也僅僅侷限於兩個月前的蓀甫。我喜愛他的狠辣,還有他經常獰笑。有時我常常想,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想得好,可一定沒有他厲害。

只有兩個月的時間,蓀甫從風光的地位變到眾叛親離的下場,太太心裏有別人,妹妹從他身邊逃走啦,姐夫投靠啦趙伯韜,他表侄女劉玉英隨風飄。

我是越看越清楚,造成這一切的卻是他自己,如果不是他的剛愎自用,也許會挽回一些些結局。他不會用人,當他用屠維嶽的時候,就應該放些權給他,可他不是,緊緊抓住不放鬆一點。結果弄到屠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個資本家想救國卻無力。可悲的是他救過不啦的原因卻是國人不讓他救,這個國人就是趙伯韜也有別人,中國自古就是喜歡窩裏鬥。真是可悲。

關於讀書筆記 篇6

前些天,我讀了《落花生》這本書,書中的道理讓我受益匪淺。

在《落花生》中,作者借落花生來表明自己的心志。“父親”先把花生與桃子、蘋果和石榴相比,通過果實的顏色、樣子以及果實的成長位置比較,説明花生沒有桃子、蘋果和石榴美觀,但是它卻有內在的最可貴之處: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計較比利。“父親”並不是説桃子、石榴、蘋果沒有用,而是指他們外表的美與花生內在的美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更為重要的是內心美,實實在在多為人民做好事。一個人外在無論不怎麼美的人,也能默默無言的去努力,給他人帶老好處的人,應該更了不起,也更加讓人佩服。“父親”就希望“我們”能做這樣的人!

文中説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示。我們當中有些人,只顧表面的美麗,卻將內心的美置之不理。

我曾經看見過盤着頭髮,穿着連衣裙,打扮的很好看的一位阿姨,她拿着香蕉皮隨便一扔,然後就走了。旁邊站着一位穿着樸素,相貌一般的路人看見了,撿起香蕉皮,扔進了垃圾桶裏。

我覺得,比起那位打扮漂亮卻內心不美麗的阿姨,不起眼的路人更值得我們讚賞。他們那些只講體面對社會無益,甚至有害的人,難道不是一些只供觀賞的花瓶而已嗎?

你們總知道包青天了,他是一個家喻户曉的人。他的臉黑漆漆的,雖然一點都不好看,但是他幫助過多少人,破了多少生死案件,還了多少人清白!他就像《落花生》裏説的那樣,包青天是個外表不怎麼好看,但對人民絕對有貢獻的人!

對於那些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的外表其實並沒有什麼用,外表美怎麼能與心靈美相提並論呢?如果一個外表一般的人不計較個人得失,真心為他人着想,也許比外表賞心悦目更美。所以我們也要像落花生一樣默默無聞、毫無怨言的努力給別人帶來好處。

去年,我在杭州陳經綸體校讀書,成績一般,因為那裏是體校,只注重體育方面的發展,所以在文化課上落下了很多。由於各種原因,我又回到了我們湘師附小讀書,回到了原來的班級。爸爸讓我回來後,要好好讀書,爭取把以前落下的好好補回來。就這樣我回到了原來的學校,回到了原來的班級。雖然我在文化課成績上老是拖班級後腿,但是在我的參與下,在班級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在學校舉行的`拔河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大家都説是我的功勞,我不敢居功,這裏面也凝聚着原先在體校沈教練的多少心血啊!沒有他的刻苦訓練,沒有我今天體育方面的成績,沈教練他們就是不追求表面的榮譽,而是把勞動果實默默地奉獻給別人的人,他們這樣的人才是值得大家尊敬的人!

人能美麗固然好,但對外表的美絕對不能與心靈美相提並論。我認為不圖虛名,默默無聞的為人民服務的人,就是最美的人,他們就像落花生一樣。

只要有價值,花生也能美麗;只要充滿陽光,只要內心充滿陽光,內心的美就會換髮全身,美麗無處不在!

關於讀書筆記 篇7

我打算起來,卻動彈不得,我仰天躺着,這時才發現胳膊、腿都緊緊地被縛在地上;我的頭髮又長又密,也被縛在地上。我覺得從腋窩到大腿,身上橫綁着幾根細繩。我只能向上看,太陽漸漸熱起來,陽光刺痛了眼睛。我聽到周圍人聲嘈雜,可是我那樣躺着,除了天空以外,什麼也看不見。過了一會兒,只覺得有個活東西在我左腿上蠕動,它越過我胸脯,慢慢地走上前來,幾乎來到我的下頷前了。

我儘可能用眼睛朝下望,卻原來是一個身長不到六英寸、手裏拿着弓箭、揹着一個箭袋的活人。同時,我覺得至少還有四十來個一模一樣的人 ( 我猜想 ) 跟在他的後面。我非常吃驚,大吼了起來,嚇得他們回頭就跑。 後來有人告訴我,他們中間有幾個人因為從我的腰部往地下跳,竟跌傷了。

但是他們不久又走了回來。 感受 小説一開篇就以構思奇特奠定了全書的基調。格列佛被風暴吹到荒島上,醒來時發現自己已被百多個小人五花大綁。這段文字生動地描述了初次走進格列佛視野裏的小人們的'言行舉止,特別是他們不斷地射箭刺痛格列佛的行為,為以後情節的進展埋下了伏筆。

關於讀書筆記 篇8

盧梭的鉅著《社會契約論》,全書共四卷,四十八章,其中第一卷九章,第二卷十二章,第三卷十八章,第四卷九章。第一卷在他的確立的基本原理之上,着重研究的是契約論的內容;第二卷主要討論的是主權論的內容;第三卷則是關於政府形式為主的政府論;第四卷則是從實踐的角度對除了鞏固國家體制的方法論。下面讀者將沿着作者的思想脈絡,從上述四個角度對這部偉大的著作作一簡單的總結與歸納。

一,契約論

作為全書第一部分的社會契約理論,它是《社會契約論》的核心內容,精華所在,其後的三卷基本上建立在這一理論的基礎上的。在這一卷的第一章盧梭開宗明義的提出了全書所要研究的問題“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這一晦澀難懂而又無不含深意的論斷帶給我們太多所要思考的東西,而在這一卷中盧梭也將逐漸為我們揭開謎底。

盧梭從人性論和自然狀態論出發,認為人都是自私的,每個人都只會關心他個人,只是關住個人的生存與利益,就像他在文中所寫道的“人性的首要法則,是要維護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關懷,是對於其自身所應有的關懷”一樣。然而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個人所具有的力量根本就無法衝破自然界的重重阻礙,為了共同利益的需要於是一個要求共同協作的聲音叫響,這就是公意。然而,到底如何協作這個問題困擾着要求協作的柔弱的人們,即“(協作)如何能致身於力量的總和,而同時既不至於妨害自己,又不至於忽略對自己所應有的關懷呢?”,進而盧梭提出了社會契約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即“要尋找出一種結合的形式,使他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維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並且由於這一結合而使得每一個與全體相聯合的個人又只不過是在服從其本人,並且仍然像以往一樣的自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盧梭緊接着提出了本書的核心理論--社會契約。

盧梭主張“每個結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權利全部都轉讓給整個集體”,而這裏的整個集合體即是政治共同體或在其後文中稱做主權者,也即公意。而之所以主張每個人都應把其全部毫無保留的轉讓出來,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個體在主主權者面前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一個任何一方能要其他一個或一方承擔更多的負擔。如果只有一部分人全部轉讓,而另一部份人只轉讓其自身的一部分,那麼這部分人將會要求更多的社會權力,增加全部轉讓者的負擔,進而這種協作就會只是“暴政或者是空話”。然而每個人為什麼樂意出讓自己的全部呢?盧梭再次揭開了謎底“每個人既然是向全體奉獻出自己,他就並沒有向任何人奉獻出自己”,因為在此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是無,而只有共同體才是唯一的實,即唯一的擁有行為力者。

然而,雖然共同體的行為力增強了,人們為克服自然障礙的目的實現了,那麼個人結合成共同體的原始目的--個人生存和利益哪裏去尋找呢?盧梭為我們繪製了一張收支簡化表“人類由於社會契約而喪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對於他所企圖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東西的那種無限的權利;而他所獲得的,乃是社會的自由以及對於他所享有的一切東西的所有權。”從此,人類從自然狀態進入到了社會狀態,“他們的行為中正義就取代了本能,而他們的行動也就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性”,人會因為社會契約“使他從一個愚昧.侷限的動物一變而為一個有智慧的生物,一變而為一個人的那個幸福時刻,他一定會是感激不盡的。”人從“自然的自由”進入了“社會的自由”。總之盧梭的社會契約可以簡化為以下詞句“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全部的力量共同置於工藝的最高指導之下,並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主權論

人民主權論,作為以公意為基礎的社會契約的必然結果,它是盧梭理論的最高成就,也是自然法學派在近代所取得最高成就。作為契約社會所形成的共同體,在它是受公意支配下時,它就成為主權,其主體是全體人民,每個人就是其組成人員。盧梭視野中的主權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主權是不可轉讓的,盧梭從分析每個個人利益的異同出發,指出“個別利益的對立使社會的建立成為必要,那麼,就正是這些個別利益的一致才使得社會的建立成為可能”,基於此,認為“治理社會就應當完全根據這種共同的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就形成了以公共幸福為目標的公意,而由於公意是社會共同體的意志,屬於公共的,是個集體的生命,因而就不得轉讓,因而基於公意的主權也不可轉讓。在此,盧梭還區別了個別意志和公意,並且認為個別意志和公意並不能總是一致,因而主張個別意志經常向公意發出自己的聲音。因為“個別意志總是傾向於偏私,而公意則總是傾向於平等”,“如果人民單純是諾諾地服從,那麼,人民本身就會由於這一行為而解體,就會喪失其人民的品質;只要一旦出現一個主人,就立刻不再有主權者了,並且政治體也從此就告毀滅。”

第二,主權是不可分割的,盧梭認為主權是不可轉讓的,同樣也是不可分割的,正因為是“意志要麼是公意,要麼不是;他要麼是人民共同體的意志,要麼就只是一部人的。”基於此,盧梭還批評了一些政論家因不能從原則上區分主權而從形式上區分主權的行為,譏諷他們是像日本的幻術家那樣“當眾把一個孩子肢解,把他的的肢體一一拋上天空去,然後就能再掉下一個完整無缺的活生生的孩子來”,是一種“江湖幻術”。“他們把主權助威所派生的東西誤以為是主權權威的構成部分。”因而盧梭反對洛克和孟德斯鳩的分權理論,同時盧梭認為向宣戰與媾和等行為並不是主權的行為,他們“都不是法律而是法律的應用,是決定法律情況的一種個別行為。”

第三,主權是不能代表的,關於主權是不能被代表的這個問題在盧梭的這部著作中並沒獨立成章,但其思想卻完整地藴含在第三卷第十五章《論議員或代表》。在這章中,盧梭認為正如主權是不可轉讓的一樣,主權也是不可代表的,因為“主權在本質上是由於公意構成的`,而意志又是絕不可以代表的;它只能是同一個意志,或者是另一個意志,而絕不能有什麼中間的東西。”不僅如此,盧梭還嚴重地批判了那些以出錢僱傭人去從軍和代議員的行為,認為“由於金錢與懶惰的緣故,他們便終於有了可以奴役自己祖國的軍人和可以出賣自己祖國的代表”“錢財這個字眼是奴隸的字眼”,並且盧梭認為在它所向往的的城邦裏“在一個真正自由的國家裏,一切都是公民親手來做,沒有任何事情是要用錢的。他們永遠不是花錢來免除自己的義務,反而是花錢來親手履行自己的義務。”雖然這種萬事事必親躬的行為會有很多的不方便,但是盧梭給出了最有力的迴應“在權利和自由乃是一切的地方,不方便是不算一回事的”。而主權行為外的行政行為盧梭認為它不僅是而且應當是被代表的,因為“行政權力不外是把力量運用在法律上而已。”

第四,主權是絕對的,不可摧毀的,知道盧梭主權論的前三個特點,我們將會順理成章的理解盧梭主權論的的四個特徵:主權的絕對性。在第四卷的第一章《論公意是不可摧毀的》中,盧梭認為公意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總是存在的,即使在國家瀕臨毀滅的時候,當各種最卑鄙的利益爭鬥戰勝公共幸福時,公意也是存在的,只不過是“公意沉默了”因為“公意永遠是穩固的,不變的而又純粹的;但是他卻可以向壓在他身上的其他意志屈服。”而在其他一些情況,譬如為了金錢而出賣自己的選票的行為,他也僅是“迴避了公意而已”。而在和平時期,公意所形成的主權的唯一目的便是公共福祉,更是神聖不可侵犯。

然而主權是如此的重要,那麼究竟怎樣才能維繫主權權威呢?對此盧梭在這部著作的第三卷的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着重論述了這一問題,歸結一句話,即為了維繫主權之權威,人民應經常地,固定的集會,以適當中斷政府的一切權限。這句話既包含三層含義:一,人民應當集會,因為“主權者除了立法權力之外便沒有任何別的力量,所以只能依靠法律而行動;而法律有隻不過是公意的正式表示,所以惟有當人民集合起來的時候,主權者才能行動。”二,必須是固定的經常地集會,“政府愈是有力量,則主權者就愈應該經常的表現他自己。”三,集會由中斷政府的力量,“當人民合法地集會而成為主權者共同體的那個時刻,政府的一切權限便告終止;於是行政權也就中斷,於是是最渺小的公民的身份便和最高級行政官的身份是同樣地神聖不可侵犯,因為在被代表的人已經出現的地方就不能再有什麼代表了。”

三,政府論

在第三卷中,盧梭討論了政府的組織形式問題,他認為一切自由的行為都有兩種因素構成,其中之一即為意志,另一則為行動的力量,而在國家這個政治體中,意志即為立法權,行動即為行政權。“沒有這兩種力量的結合,便不會或者不應該做出任何事情來”而什麼是政府呢?“政府就是在臣民和主權者之間所建立的一箇中介體”。當談到政府形式時,盧梭認為它取決於主權者,君主(行政官)與人民之間的比例。“這個雙比例每一次增大或者縮小,則單項比例也就照樣地增大或者縮小,從而中間項也就隨之而改變。因此也就可以看出:並不存在什麼一種唯一的絕對的政府體制,而是隨着國家大小的不同,也就可以有同樣之多的性質不同的政府。”而在現代,盧梭的這一理論得到了充分的論證。並且盧梭還根據政府人員的多寡作為區分不同政府形式的根本標準,進而將政府分為:民主制,貴族制,君主制和混合制四種形式,認為民主制則適宜於小國,貴族制適宜於中等國家,而君主制則適宜於大國。並且認為最好的政府是立法權與行政權結合在一起的政府,然而又由於“君主和主權者既然只是同一個人,所以就只能形成,可以這樣説,一種沒有政府的政府”。

一,民主制,盧梭眼中的民主制是一種政府人員多於單個單純的公民,即主權者將政府職能委任給絕大多數公民。而且盧梭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真正的民主制從來就不曾有過,而且永遠也不會有。

二,貴族制,盧梭將貴族制分為三種:自然的,選舉的和世襲的。其中第一種適合淳樸的民族,第三種是最壞的一種,而第二種是最好的,也即是嚴格意義上的貴族制。盧梭的這種選舉制貴族制相當於現在意義的代議制民主制。

三,國君制,盧梭的國君制即是君主制,在盧梭看來國君制的力量是最為強大的,因為“人民的意志,君主的意志,國家的公共力量和政府的個別力量,就全都響應着同一個動力,機器的全部力量就都操在一隻手裏,一切都朝着同一個目標前進”,它就會像阿基米德站在河對岸毫不費力就引動水上的大船一樣,國君就可以在自己的暖閣裏遙控他的國家。然而也正是如此,國君制有兩個致命弱點:1.不能選賢任能,在國君制“走運的人則每每不過是那些卑鄙的誹謗者,卑鄙的騙子和卑鄙的陰謀家” 2.缺乏執政的連續性,從而導致皇室政府的變化無常。

四,混合制,在盧梭看來根本就不存在一個純粹的單一制政府,因為“一個獨一無二的首領也必須有下級的行政官;一個人民政府也必須有一個首領”同時他認為“強力的極限與軟弱的極限同樣地都出現在單一的政府之下,反之,混合政府的形式則產生適中的力量。”這些在現今看來,無疑都是不無道理的。

基於以上論述,盧梭在本卷第八章有的談到一個與之緊密相連的問題《論沒有一種政府形式適宜於一切國家》在這一章中,盧梭首先肯定了孟德斯鳩關於民主與氣候關係的論述,認為各個國家由於土地,氣候,水文,礦產等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等因素的不同,因而就需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政治體制。譬如就國家疆土的大小和財富的貧富就可以選擇不同的政府形式,在國家版圖較大並且富饒的國家,較適合君主制;而貴族制則適宜於財富和版圖都適中的國家;而民主制則適合於小兒貧窮的國家。這些觀點在今天看來無疑是不不正確。當然,其認為國君的力量引起與人民距離的擴大而擴大,而人民的力量之有幾種才能發揮的觀點無疑是較有啟發的。同是盧梭在涉及評判一個政府好壞的標準時,認為政治結合應以“他的成員的生存和繁榮”無疑事件具有積極意義的,因為“人體的組織是大自然的作品;國家的組織則是人工的作品”。然而在談論到具體指標時,認為人口的多寡一是衡量政府優劣的標誌,無疑是欠妥的。而在這些理論當中,我們不能不談的還有盧梭關於政治體死亡的論述,他深沉而睿智的寫道“政治生命的原則就在於主權的權威。立法權是國家的心臟,行政權則是國家的大腦,大腦只是各個部分運動起來。大腦可能陷於麻痺,而人依然活着。一個人可以麻木不仁的活着;但是一旦心臟停止了他的機能,則任何動物馬上就會死掉。”“國家的生存絕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依靠立法權”這些真知灼見無疑在當代,尤其在我國的法制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四,方法論

基於對上述基本問題的闡述,盧梭在最後一卷即第四卷闡明瞭鞏固國家體制的方法。在“公意不可摧毀”的前提下,盧梭分別從投票,選舉,羅馬公民大會,保民管制,獨裁製,監察管制和公民宗教其各方面對國家政治體中的一些常見的問題和程序進行了討論,而其中爭議最大的是其關於公民宗教的論述。當然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盧梭對宗教分類的敍述,盧梭從宗教和社會的關係將其分為人類的宗教和公民的宗教,“前一種宗教沒有廟宇,沒有祭壇,沒有儀式,只限於對至高無上的上帝發自純粹內心的崇拜,以及對於道德的永恆義務;它是純粹而又樸素的福音書宗教,是真正的有神論,我們可以稱之為自然的神聖權利。後一種宗教是寫在某一國家的典冊之中,它規定了這個國家自己的神,這個國家特有的守護者。它有自己的教條,自己的教儀,自己法定的崇拜表現。”對於後一種政體,盧梭稱之為“神權政體”,而這種情形在我國有待審視與深思。而在這一部分,也因為盧梭的極權主義民主思想暴露無遺,因而起也因此遭受到很多批判,譬如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説盧梭是“與傳統君主專制相反的偽民主獨裁的政治哲學的發明人”,“希特勒是盧梭的一個結果”。的確,盧梭的思想也確實在學説上影響了黑格爾的國家崇拜學説,在政治上,也確實導致了國家極權的羅伯斯庇爾政府和希特勒的法西斯政權。當然,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兩面一樣,這也不排除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著作,然而當我們通讀全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全書到處閃耀着理性,智慧的光芒。從1795年其靈柩被奉進先賢祠至今,我們仍然不時品味這位自然法學派傑出代表的思想光輝,更為這樣一位完全靠自學成材的一代宗師身上散發出來的火炬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品味他的著作,我們更應體味他的人格

關於讀書筆記 篇9

《朝花夕拾》不只是為少年兒童寫的,但寫了許多關乎少年兒童的事,讀起來興味盎然,而且隨着年歲的增加,我們總能從中讀出不同的味道來,這就是魯迅作品的魅力所在。這本書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中不同生活經歷和體驗的文字。全書由《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範愛農》等組成。

由於其寫作方式的優秀之處,這本書中的多篇文章也被編入國中的教科書內。

《朝花夕拾》共含十篇文章。其中有表達貓的厭惡和仇恨的《狗·貓·鼠》;懷念長媽媽的《阿長與<山海經>》;批判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的《二十四孝圖》;表現封建家長制陰影的《五猖會》;描繪迷信傳説中的勾魂使者《無常》;寫童年之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露庸醫誤人的《父親的病》;描寫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的《瑣記》;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鄉好友《範愛農》。《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的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讀完了這本書,我不僅體會到封建制度對社會對人的危害,也體會到了魯迅先生那對祖國熱愛,對人民滿腔熱血的豪邁氣概,我們要像魯迅先生學習,學習那俯首甘為孺子牛,橫眉冷對千夫指的精神。

關於讀書筆記 篇10

前不久,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套《紅樓夢》連環畫。我可高興了!一有空我就拿來看,簡直愛不釋手。

《紅樓夢》原名叫《石頭記》,是清朝著名文學家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寫的是家財萬貫的賈家,經過了一連串的打擊,終於像薛家一樣,一敗不起。

在榮國府裏,賈母日夜祈禱,也沒能挽救賈府衰敗的命運,到頭來:鳳姐病死,寶玉生病,黛玉病死,……最後自己也傷心地離開了人世。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薛家因薛蟠倚財仗勢打死x,案子由應天府審理。薛家花了不少錢去打發官府,使薛蟠逍遙法外。薛蟠整日花天酒地,揮霍無度,最後弄了個家破人亡,一敗不起。

我要問賈府的人們,平平安安的過日子不好嗎?非要把自己打扮成西施,住的屋子像皇宮,有個三妻四妾嗎?

仗勢欺人,看着別人痛苦,你們卻哈哈大笑,這樣不好!不能因為你們家財萬貫而去欺負平民,不能因為要升官發財而不顧天理。

為什麼不做個好官?為什麼不做個好人?不就是圖那幾個錢麼?有錢也不代表有了一切呀!像一些農民,他們在金錢上確實十分貧窮,物質上十分貧乏,但他們在精神上並不貧窮,他們的生活過得很快樂很充實。

所以,我要告誡我自己和我身邊的.人們:不要過於追求所謂的”奢侈“生活,那樣,你在一些方面變得富裕的同時,你就會在另一方面變得很貧窮。

關於讀書筆記 篇11

《復活》是列夫托爾斯泰晚年花費超多心血寫成一部長篇著作,《復活》講述資料是托爾斯泰聽到一個故事:一次,法院審理一個小姐被控偷竊嫖客一百盧布並將嫖客殺死案子,在陪審團中有一位男士,發現這個案子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個親戚家做客時誘惑養女。於是他良心發現,設法去營救,並表示願意和她結婚。最後,這個女犯在牢獄中病死。而那個男士也不知去向。

讀完這本書後,我有了許多感觸。書中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在大學時期是一個善良,充滿活力,有着崇高志願青年。但當他擔任上官職後卻完全改變了,整日沉寂在享樂之中,早已忘記自己狂熱理想,變得腐朽,落魄,成為了一個真正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見到瑪絲洛娃,他回想起許多往事,從而使他覺得自己是那麼可惡,便對於自己以前過生活產生怨恨。為了贖罪,他給一些無辜犯人起訴伸冤,將自己名下一部分土地分給了農民,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生活,將自己從以前腐朽中拯救了出來。

這本書名叫《復活》,我想"復活"就是聶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復活,而我從他身上學到最珍重一點就是他自我改變,雖然他以前也墮落過,但當他良心發現後,做了許多好事來彌補過錯,這是任何人都值得擁有。我想當一個人犯下錯誤時,不論這個錯誤是大是小,最好辦法就是深刻檢討自己,承擔自己所犯過錯。在書中有一對梅尼紹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縱火而被關押。最後在聶赫留朵夫幫忙得到清白釋放,雖然最後被釋放,但是既然無罪為什麼當初要受到關押?只因真正縱火人有財,便能夠將禍栽贓到他人身上。

《復活》這本書還從方方面面體現出當時黑暗社會以及人們道德喪失。聶赫留朵夫本身對於這種生活十分厭惡,但是人因環境而變,因此當他身處在黑暗環境中時,變得墮落這是自己無法掌控。這讓我懂得善與惡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響便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只有仔細把握好生命小船,才不會迷失方向,永遠持續真正自我。

關於讀書筆記 篇12

在我讀了朱自清的《背影》後,我難以他那濃濃的父愛之情,他的文章看似平淡卻看了使人刻苦銘心,留下難以抹掉的愛語。

文章濃濃的父愛,使人深深地懷念。在《背影》後,一位父親對兒女至深的愛描繪的有着獨特的傷感。父親家境貧寒,我的母親又去世了,父親的差使也沒了,真是禍不單行。父親依然像每個父母一樣默默地關愛着子女。最使我感動的是;在火車站上,父親買橙子的背影,以及他爬月台的背影,深深地印在我們心中。我留下了三次眼淚。第一次;父親幫我買橙子,我看見他很難的爬上月台,顯出很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留下了流淚。弟二次;我上車的時候,我回頭看父親,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羣中,再也找不到的時候,我流淚了。第三次;我想念他的背影,想着什麼時候能與他相見,我不禁流淚了。這些都深深地印在我們心中。父親面對貧困的家境,以及一個人挑起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的同時,對我更是愛護有加。當我去北京留學之時,父親還執意把我送到北京的`月台。因為他怕別人照顧的不好,所以決定自己送。父親胖胖的身子穿過鐵道,跳下來又爬上來,就是為了給我買橙子。我覺得父親那樣非常的辛苦。我們不能忘記那父慈子愛的誠勢之情以及他那動人的背影。使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背影總是靜靜的來,悄悄的去。都凝聚深深的真勢情感,那是最美的情感——愛。

背影,在我們心頭蕩起那愛的波動,一圈又一圈,他知道,不管在何時,在他兒子心中父親還是那麼矮小,一切的一切總是那麼明晰。

關於讀書筆記 篇13

剛看到下不來這題目,我就在想下哪裏去?怎麼會下不來呢?

《下不來》,感觸頗深……

漫畫講的是一個小孩揹着沉重的書包,坐在堆積如山的作業本上愁眉苦臉,另一個小孩抱着足球,招呼他的小夥伴:“下來,咱們玩去。”可那個小孩比出一個“沒辦法,你自己去”的手勢。

為何一個孩子可能以如此輕鬆,而另一個孩子卻被各種作業壓得喘不過氣呢?問題就出在家長的身上。

現在,社會各界都在提倡學生的學習減壓,可一些孩子的父母不但沒有遵照着做,反而變本加厲。什麼“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把作業做好了再去玩”……之類的話已經成為家長們的口頭禪,可往往是一本作業做完接另一本,絲毫不理孩子們的反對,孩子們的自由已經像針掉進大海,想找回?難了。

其實,應該給孩子一個適當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正確的做法,而不是整天把孩子關在家裏做練習。否則,物極必反,許多孩子會因家長管得太嚴而發生叛逆,或者損害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如果家長能給孩子適當的`自由時間,這樣,家長和孩子們的關係不會鬧得太僵,孩子們能做想做的事,有時還能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孩子們對學習也就不會那麼厭煩,許多的“你必須這樣做”,只需家長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你必須這樣做”就會變成“我必須這樣做”。家長們,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們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孩子們一點“自由空間”也是應該的。所以,現在正在逼孩子抓緊時間學習的家長們,請聽我一句,請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吧!過度的壓力未必就是好事。

關於讀書筆記 篇14

《名人傳》十分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展開恢復20世紀文學崇高德人道主義傳統,恢復其豐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貝多芬從剎那光輝享受的名譽鼎盛到人生谷底的貧苦交加,從童年時悲慘到老年時對歡樂的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羅曼.羅蘭形容的“他整個一生都像就是一個雷雨天”。從中,我體會到了貝多芬一向都在與命運抗爭,與思想鬥爭,儘管他給人一種傲慢的感覺,然而他內心的一份脆弱,一份堅強,就是不瞭解他的人無法挖掘的。對於創作完美歌曲的熱情,對於尋覓歡樂的執着,對於完美的邂逅,促使他的生命成為了“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與大自然其餘成分之間的那種交戰,產生了荷馬史詩般的壯觀景象”,他以自己的苦難在鑄就歡樂,“用苦痛換來歡樂”就足以濃縮了他的人生。米開朗琪羅又何嘗不就是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來就就是為了奮鬥,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勝利。那不就是他所企望的。”他就是精神貴族,就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擾,連他的精神與心靈也無能為力。這種瘋狂的激發存在於一個過於柔弱的軀體和心靈中無法控制它的可怕的生命。從中我看出,他的一生就是神聖痛苦的,但就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淪,那麼就必須會衝破精神上的.束縛,他在鬥爭和捨棄中,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托爾斯泰,這位大地上火光閃亮的俄羅斯的偉大靈魂,在十九世紀末那陰霾濃重的日暮黃昏時撫慰人的星辰,他用他強而有力的筆桿寫出一部部能讓我們一步一步地緊跟着托爾斯泰那冒險生涯的矛盾經歷的作品。這些作品的描述除了當時社會的陰暗,對神的信仰就是他堅持不懈地用筆尖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我深深地體會到,他為真理和正義堅持信念,為真理和正義譜寫人生。

就是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都就是世界的征服者。我們享受着他們的天才創作出來的作品,同享受我們先輩的偉績一樣,不再去想聽他們流出的鮮血,這無疑就是使我們尷尬的事情,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不就是的,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們將在那裏獲得更大的啟示。《名人傳》就猶如向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我們從中得到的啟發就是: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害,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奮鬥,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人格的偉大,讓自己的人生充滿好處,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只要我們體會到《名人傳》給我們心靈崇高的昇華,使英雄的鮮血呈此刻我們面前,英雄的紅旗在我們的頭頂上飄揚,我們就慢慢地感受到,在這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我們的靈魂也被所昇華為一種崇高。

標籤: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