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論語讀書筆記(14篇)

文學2.18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歡迎閲讀與收藏。

論語讀書筆記(14篇)

論語讀書筆記 篇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習當如此。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這裏説的是,己之所欲,施之於人。推己及人沒有問題,只是推的是不是“立”,是不是“達”。如果自己自身還存在問題,那麼在幫助他人之前,首先要幫助自己;在愛人之前,首先要愛自己。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我希望自己堅強、獨立、理智、寬容,同樣的也就想把這些推廣出去,想幫助別人也能堅強、獨立、理智、寬容。

抑鬱的`時候,我和病友交流,鼓勵他們,卻讓自己很疲憊。那時候,我自己都還沒好,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精力和那麼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有這個幫助的意願是好的,但只限於一種精神上的鼓勵才行。後來慢慢調整,好了以後又開始和病友交流,剛開始我會希望大家都按照我的方法去做,我親身體會的還會有錯嗎?漸漸又發現每個人是不同的,病情不同,經歷不同,那麼治療方法也就該不同。

今天朋友開玩笑要我到聯合國去工作最好,這麼喜歡幫人,他在伊拉克工作,連自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還怎麼去幫助別人呢?

要保證自己是在幫人,不是害人,更不是害己。那就需要自己是在朝正確的方向走,不要錯誤指引;需要能近取譬,拿自己打比方,將心比心,自己不願意害自己,那麼也就不會去做傷害別人的事了。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之所欲,施之於人。

論語讀書筆記 篇2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首先由讀友對這句的背景做簡單介紹,孔子去曹適宋遇小人惡勢力,身危情險之下説了這句話。在讀各家註釋的過程中,問題主要集中在“德”字如何理解,孔子為何説這句話的討論上。鄭玄注認為德為聖性,天欲使孔子製作法度。朱子注認為孔子説天賦我如是德,桓魋必不能違天害己。劉寶楠認為德為天所命,德合天地,吉無不利。戴望註解釋為孔子受天命製作禮樂,將孔子視為素王。康有為注則從上天授予孔子改制換新使命的角度來闡發。

讀友們同時針對“德”字是指天佑之德的一種自信還是孔子本身具備的一種聖人之德展開了討論。趙老師認為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孔子代表正義自然不能懼怕邪惡,道是“體”,德是“用”,這裏説“天生德於予”而未説是“道”,也體現了孔子作為賢聖對天道的敬畏和對自我認知限度的自覺。王老師闡發到,古語有云,上天有好生之德,這裏的德也可能表達這方面意思。老師們也提到,這裏也表達了孔子的一種天命觀。從字面意思理解,“德”字是一種聖性。更深層次理解,它是一種天命、使命。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玆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這一節發生的背景是孔子在外被誤認為惡人陽虎而被匡地人圍困,在此境況下,孔子説出了文未喪,匡人終必不害我的話。讀友們主要針對“文”字的.理解以及孔子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展開了研讀和討論。鄭玄注主要解釋了孔子對天未喪文故我必不為害的論證。朱子注中“文”的解釋為道之顯者蓋禮樂制度之謂,其餘與鄭玄注並無太大差別。劉逢祿《論語述何》中解釋禮樂制度為三代損益,乃文王之法也。宋翔鳳則認為此章言“五始”之在王也。皇侃中“文”解釋為文章的意思。康有為解釋文為文明之道統。

讀友們展開了精彩的討論,有同學提出了“文”和“知”的區別和聯繫,有同學提到,被人誤解而身臨險境時,當“內文明而外柔順”,採取柔順的手段去化解。最後,由李明老師為大家做一個跑步健身,陽光鍛鍊的活動宣傳。

李明老師講到,跑步健身運動和讀書一樣,在一個團體裏,大家熱愛並堅持下去,是多麼美妙快樂的事,最後受益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健康的飲食,合理的讀書和運動,心靈的成長。“沒有能不能,只有想不想。”這是李明老師的體會和感悟。讀書,運動,乃至於做任何有意義的事都是如此。趙海燕老師最後説到:“分享是種美,堅持更是美。”

論語讀書筆記 篇3

《論語》十則講了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幾則中,教我們在學習知識時,不要不懂裝懂,要聰明好學,學習永不感到滿足??學習方法中教我們要時常複習舊的知識,在學習知識時,既要學又要思考;與別人在一起時,要學習他的長處,他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自己也有的話就要加強改正??而最使我欣賞的一則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它講了要愛好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辱。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一點。同學們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從不向其他同學和老師請教,既使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也不會“哼”一聲,不懂裝懂。這樣使有的同學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各方面得不到發揮和發展。在課文中給我們講了一個典型的人物?孔圉。他就是愛好學習,不以向他人請教為恥,因而得到了人們的稱讚。我們就要向孔圉一樣,經常向同學和老師期間,才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論語》十則雖是十條語言簡潔的語錄,但它給了後人很多關於學習的態度和方法。我以後會以這十則《論語》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為自己走向成功搭一座堅固的橋。

論語讀書筆記 篇4

我的爺爺由於父親早逝,只讀過兩年私塾,但是他卻一直堅持看書,閲讀一切能接觸到的讀物,最重要的是不恥下問,我記得當時他七十多歲的時候看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明白的問題還是總是詢問我們,雖然他有點孔乙己式的思想行為,喜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是很重視子女的教育,所以父輩們都接受了在當時很好的教育,雖然由於當時的.社會環境沒能上大學,可是這個思想卻一直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

父親由於沒能被推薦上大學留在了農村,但是他也沒有隨波逐流,不斷學習農村新的種植技術,村子裏每次使用新的種子、農藥、化肥都是他引領的,好多人經常過來請教他怎麼做,他都很熱心的講清楚注意事項,四十多歲的時候還去報班學習農村財會知識想努力做好村裏的會計。他盡最大的努力供我和哥哥讀書,當時村子裏嘲笑父親説“花費那麼多錢讀書,都可以養老了,那麼辛苦幹什麼,尤其是那個女兒”,可是父親從來沒有動搖過,也許他想在我們身上實現他沒能完成的夢想,也許是讀書打開他開闊的思想,那時他就經常説:“你們學到什麼時候我就供到什麼時候,哪怕留學我也盡力供”。曾經我的高中老師還有同學的爸爸(市裏組織部長),問過我爸爸是做什麼的,我説農村種地的,他們都不信,覺得氣質談吐都像一個有學識身份的人。是的,我想這就是不斷學習帶給他外在的修養,雖然生命短現,可是村裏人提起他很多都説:“我就佩服他一個。”我時常想起,如果他能好活到現在,也能很快適應科技的快速發展吧,可惜我沒有繼承他的優點。

剛畢業時上班的公司老闆是研究生畢業,做的也是相關專業,他經常和我們一起到工地做事,他的專業知識很強,我們很佩服他,他也知道這一點,可是有的時候真正動手做事的時候,他還是會問那些沒有學歷的老師傅“這個是怎麼做的”,他也沒感覺丟臉或怕別人看地他,這就是強大的自信,所以更好的理論聯繫實際積累更多的經驗。而我(相信有些人和我一樣)因為不自信,又由於從小到大經常聽到的是我怎麼聰明,上班後也是説我學東西快,反而在不懂得時候不敢問,使自己失掉很多進步的機會。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我們可以在學習中,不斷學到新知識,明白很多道理,找到進步的動力,放飛自己的心裏,所以説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

論語讀書筆記 篇5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此章有“觀過知仁”的意思。而這句話表面看來有歧義,但是其儒家的生命價值是肯定的,也是不變的。一種可能的解釋就是:“仁”訓為“人”;“黨”為“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的過錯分別歸於不同的類別,所以,通過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瞭解一個人仁還是不仁了。再有一種的解釋就是:人指君子。“過”指過錯。結合“苟志於仁矣,無惡也”來理解,“人之過也”的人就是君子。君子可能犯過錯,各有所不同,觀察君子的過錯,才能知道其為仁如何。此解較為妥當。以下幾種解釋可資參考:

孔安國曰:“小人不能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過,當恕而勿責之。觀過,使賢愚各當其所,則為仁矣。”

二程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類。君子常失於厚,小人常失於薄;君子過於愛,小人過於忍。”

尹焞曰:“於此觀之,則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後漢吳佑謂:“掾以親故:受污辱之名,所謂觀過知仁”是也。

朱熹按:“此亦但言人雖有過,猶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謂必俟其有過,而後賢否可知也。”

現在看來,仁與不仁是區別君子和小人的標準,然而,時過境遷,物似人非。人們的道德和法律也在不斷變化,仁與不仁也不斷呈現新的意義,君子小人也在以不同面貌顯現。所以,因恪盡職守,理解偏差造成的失誤,是君子之過;而故意知法犯法,穿鑿附會,鑽法律的空子則是小人之惡了。因此,我們不僅要觀過知仁,還要觀惡知非啊!

論語讀書筆記 篇6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這話,就回想起幼時,在課堂上跟着老師一絲不苟認真地讀孔聖人經典的情景。我是謹慎而聽話的,大部分同學也如是,於是老師翻譯,我們記錄,課堂一片祥和。考試時解釋“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讀了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開篇的“學而”前幾頁,才發現這三句耳熟能詳,曾經不以為然的“子曰”,其實我從前壓根就沒有理解過其真正含義。“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做學問,要隨時隨地有思想,隨時隨地有見習,隨時隨地有體驗,隨時隨地能夠反省,就是學問。開始做反省時並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進步,便會有會心的興趣,就會“不亦説乎”而高興了。做學問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但是孔子説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説“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而這個“有朋自遠方來”的“遠”字,是形容知己之難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説做學問的人,乃至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還説過,“無友不如己者”。初聞此言是在中學,當時就詫異,只交比自己強的朋友,如果人人如此,那世間沒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豈不很勢利?其實是我誤會了。夫子的意思是,對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們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民國時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師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是多麼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們輕率地誤解了——甚至加以嘲諷。

《論語》,我國傳統文學的經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無上的榮耀,雖然被董仲舒篡改到朱熹註解統一思想……到當今的大師、教授、專家……拿它説事,人們大都不知其真實面目了。明朝以後,朱家皇帝下令以四書考選功名,而且必須採用朱熹的註解。因此六七百年來,所有四書五經,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換句話説,明代以後的人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從建國到現在,六十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國學大家們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我尊重每一位內心純良的學者大師,沒有他們對歷史的悉心研究,哪裏來的社會進步?但是我們沒有必要亦步亦趨追隨高人的腳步。今天是這個聲音,我們頂禮膜拜,明天有人出來反對,我們又趨之若鶩,唯其馬首是瞻。從眾心理,是社會心理的普遍現象之一。所謂從眾,是個體在羣體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或違背自己的意見,使自己的言語、行為保持與羣體一致的現象。從眾、迷信權威是給自己內心的禁錮。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眾所周知,《論語》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記錄。作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離我們約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真實的孔子不

復存在,唯有思想流傳百世。而對他思想的理解,我們也只能揣測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內心的判斷。

現實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東倒西歪的蘆葦,可即使是蘆葦,我們也要做有思想的蘆葦。 讀了南懷瑾老師的研究心得,我頓時覺出了中國傳統文學的滋味,體驗瞭解讀傳統經典的別樣樂趣,同時也豁然開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禁錮它,思維在碰撞中才能產生火。

論語讀書筆記 篇7

放假了,我在寫暑假作業之餘,想把論語這本書重新再閲讀一遍,因為《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仁”,也是孔子提出的基本道德觀,讀懂了它,也就等於懂得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和明白了做人的道德。我喜歡——為政篇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也是我最喜歡其中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種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只重於學習而不注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着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拖累。

一味的埋頭苦思,只重於思考而不注重學習,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不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其實我有時也會偷懶,老師、家長佈置的作業,我總會把“做完”當做“完成”,從來不去多想,多練,以為這些就足夠了!學完這篇文章,我覺得自己做的遠遠不夠。當一道題做完的同時,應該去想想為什麼佈置這道題,這種題型還可以怎麼解讀?還可以怎樣變換等等。

這樣我就可以從另一方面提高自己,學會鑽研。不僅是學習,我在生活中也應該如此,父母的適當管理,是對我的愛護和基本的保護,要理解支持。要以“仁義”之心去面對。親愛的同學們,推薦你們也去讀這本偉著,它能讓我們學到更多做人做事的準則,會使自己更加優秀的。

論語讀書筆記 篇8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説:“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實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講信用呢?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吾日三省吾身非常重要。反省自己越多,對自己的認識越深刻,也就越有思想。反省自己可以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有利於完善自己的修養,完善自己的學習,完善自己的工作,不斷地完善和改善最後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達到成功的.彼岸。

為別人出主意要像自己做事情一樣,和朋友交往必須真誠。總之對已、對人要忠誠、誠信。對待老師傳授的知識與技能要常複習,而且必須要落實在行動上,去實踐它,所謂“學以致用”。這裏的習絕不可以單單理解為複習,應包含認真實踐。

論語讀書筆記 篇9

《論語》是凝聚我們中國人智慧的一本書。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買了一本孔子的論着—《論語》,並語重心長的對我説:“《論語》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可以教給我們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聽後迫不及待的翻開《論語》,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意思是説:做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就必須做到隨時隨地都在學習中,內心充滿着掌握真理的愉悦。“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知。”這句話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説:要學習別人的長處,用別人的短處來反省自己的'不足,並且改正。

讓我明白了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是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別人的缺點呢,就用來當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缺點,有,就要把它及時改正。沒有,就用來告誡自己,以後不要犯這些錯誤。這句話一直伴着我健康快樂的成長,無時無刻的給我警示,指引我如何去做。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論語》應當是階梯中非常重要的一級,學習《論語》,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好多做人的道理。

論語讀書筆記 篇10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孔子説:“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德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按】這段孔子主要從四個細節方面綜合闡述了儒家的修身為人之道.

1)不重不威,莊重沉穩這是君子的為人處事的氣度目標.尤其是在企業團隊管理實踐中,部分團隊成員裏“遠之則怨,近之則不恭”,精力一味放在窺探領導隱私及愛好,以便投其所好走終南捷徑(無數的中國歷史充分證明這些人在所有團隊中都存在)。保持距離感的.度,是LEADER親賢遠小人的必須。

2)學習力,人與人的差別就在終身學習、格物致知上。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反過來修正理論。日格一物,日致一知,累計起來,通過3萬、5萬、8萬小時的積累後,人與人的差別就是天壤之別了。

3)道不同不相為謀。人與人之間的協作與分歧,表象上是利益分歧,本質上實際上是不同出身背景、家庭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人生經歷與閲歷、認知模式所決定的價值觀的分歧(對人、事、物、金錢的看法)。所以我們在關鍵團隊成員和合作夥伴的選擇過程,一定要慎之又慎,寧願慢點來慎重選擇也不要貪快求全!

4)知錯能改,不諱言忌醫。反省及自我糾正是偉大企業家與一般企業家的根本區別。

論語讀書筆記 篇11

《論語》是孔子弟子整理的關於孔子的言行、語錄,同時它也是儒家學派的重要著作,它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近20xx年。《論語》當然也就穩坐了20xx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才開始動搖。更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論語》從此埋沒人間。

《論語》究竟是什麼內容?為什麼他被古人視為經典,而後又成為所謂“封建統治的工具”呢?懷着這些疑問,我漫步於《論語》的花園,嘗試着去感受其中的奧祕。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裏行間。《論語》裏最常見的詞彙,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云云。

中庸卻是《論語》裏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這種思想體現了當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對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終保持中立。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為人之道,體現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説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鬥”,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與小人相差甚遠。“小人累君子,君子當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見君子的物質生活是那麼的悲慘!

禮,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孔子的禮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孔子致力於維護三綱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當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時,孔子憤怒地説:“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後來發展成為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為,“克己復禮為仁”。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便是“仁”了。“仁者愛人”,這裏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尊重朝廷貴族,“不犯上”,也説明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當作“人”的標準:“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説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着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

縱然,《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並不能完全適合我們現在的思想,但是它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要批判地繼承這些中華傳統文化,讓《論語》為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總之,《論語》是我們必讀之經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論語讀書筆記 篇12

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譯文:學習了而時常温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學習有僅指學習書本知識,還應包括學習生活技能、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則等。學習的重要原則是學以致用,學了就要應用於實踐中,而且要常温、常用、常練。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方能學懂、悟透、靈活運用。在學、用、練中體會成功的快樂,體會成長的快樂,達到熱愛手頭上的事兒的地步,沒有什麼學不會的,沒有什麼做不好的'。

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人遠來造訪,何其快樂!幾千年來,真正讀懂孔子的人都是他遠方的朋友,跨越時空的交流,精神領域的深層對話,找到知音、找到心靈家園,那是人生最滿足、最快慰的事情。

別人不瞭解自己,不必怨恨,報怨是修養不夠。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應該瞭解你、理解你、認同你,幹嘛非強求那麼多人去了解你呢?你有實力、有魅力,首先應先推銷給自己,然後再推銷給別人。讓別人瞭解你、理解你、認同你,你自己應先了解別人、理解別人、認同別人。

論語讀書筆記 篇13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二十篇。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編撰人,後被人推崇為儒家學派創始人。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説:“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在現實生活中,又有誰能做到這一點了。有些人為了追名逐利而做了一些違背道德的事,傷人又傷己。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竭其力,但社會上做事,讓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生活不是孝的根本,如果你能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才對得起父母真正的孝。在生活中,子女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裏。而且有時很久都不回家。只負責每個月給父母寄錢,但父母希望的是自己的子女能常回家看看他們。在農村,大多數都是些老人在家,用孔子的理論來説,這樣的人沒有做到孝。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我們周圍都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優點,都有他自己的特長。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還有學“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迨”。説的就是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矇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着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於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應該邊讀邊邊思考,把學的東西裝進我們自己的腦子。如果我們不思考,學到的就只是表面的東西,那就是空讀。“知之為之知,不知為不知”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不懂的就要問。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説:“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鋭,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着與人為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説,他

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説:“學習過的知識按時複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愉快嗎?別人不瞭解我而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個有德的君子嗎?”這講的是一個人的為人處事。在日常生活中,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為人處事在人際關係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雖説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等,不一定他説的對於如今的社會都全部適用。我們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取適應自己的一部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聯繫起來。不要全盤否定,也不能全部吸收。要理論聯繫實際,有表及裏,透過現象看本質。

論語讀書筆記 篇14

《論語》作為儒家的經典,已經傳承了幾千年,儒家思想也成為歷代統治者統治國家的思想。《論語》及其意義不是我們所能評價的。而我看論語,體會到得就是《論語》中的忠君、愛國、孝敬父母長輩、義氣對待朋友,講誠信,對個人的要求,還有對學習方法的説法等等。

第一章的第一篇《學而》的開頭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學了又時常温習,又能從已經學過的知識裏得到新的知識。這也説別把學過的知識給丟掉了,經常拿出來温習,那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有朋友來請教他,他不倦的給人講解,就算朋友不理解,他也不會覺得厭煩,這就體現了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更注重個人的品德修養的主張,對我們也是有很大的教育意義的。

孔子認為一個人要忠於國家,首先得學會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他認為一個人只有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他才能做到不犯上作亂,如果連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都做不到,又怎麼能做到服從統治者呢?《論語》中孔子強調的最多的就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師長。“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等等。而這是他所認為的治國之道,用人之本,而這體現的正海他得“仁”的思想。

孝順長輩,他指出,父母在家就不要遠遊,“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侍奉父母要竭盡全力,他説:“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才算盡了孝道。”還有:“(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悦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這些都是他對孝道的理解和闡釋,而這些,也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也是值得我們很多人去反省的,當今社會,這個問題已越來越多的被人忽略了。

對於朋友,首先要講誠信,他説:“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 “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符合於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義氣、誠信成了與人相處的基本,這與現在的“要別人尊重你,你就得先尊重別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孔子的思想,認識和見解到現在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實在很多,值得我們反

省的也很多,在現在的社會裏,我們缺失的東西實在太多,而現在提倡文化治國,就是復歸我們的傳統文化,而儒家的“仁”的思想正是我們需要重新找回,並學習,繼續傳承的東西,我想這對我們國民素質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我現在看到的只是《論語》裏面最表層的東西,甚至連表層的東西都還沒看到。我對自己的知識體系,也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論語》裏的思想更使我需要學習的。

標籤:讀書筆記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