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教學隨筆

文學1.73W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教學隨筆,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教學隨筆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教學隨筆1

我國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説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孩子們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提高的。如何使遊戲真正成為孩子們自我的遊戲,如何在遊戲中限度的發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玩什麼,怎樣玩,玩多久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放開手,給予他們自由發揮潛能的機會。

遊戲都有規則,有的是明顯的規則,有的是隱藏的規則。遊戲的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能夠在孩子選擇了“今日玩什麼”後,再來問問:“你們想怎樣來玩這個遊戲呢?”此時,他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規則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則是不合理的。當一個遊戲提出多種玩法時,我們能夠讓他們去試一試,在試過之後他們就會自我得出一個結論——“這樣玩是的”。

例如:玩“瓶瓶罐罐總動員”時,幼兒提出了很多種玩的方法,有的能夠一個一個套在一齊,幼兒能夠把它們一個搭起來等不一樣玩法。”經過實踐,孩子們提出的規則要求沒辦法完成或是很難完成時,我們也要讓他們去試一試,在試過之後他們自然而然又會得出另一個結論——“這樣玩是不行的!”。實例證明遊戲活動的過程中,讓孩子們自由地選擇了行為方式,才能真實的表現他們的心理狀態,反映他們的發展水平,毫無拘束的表露他們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他們頭腦中所想到的一切。

總之,撒開手讓幼兒按自我的意願,獨立自主的去選擇遊戲的方式方法、規則要求、主角材料,能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性、主動性和進取性。開展遊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學中玩”的歡樂,從而也會體現出遊戲是幼兒基本活動的真諦。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教學隨筆2

由於最近天氣冷了,我們把走廊窗台的花花草草都搬回了活動室,雖然外面已是冬天,但活動室還是温暖的,沒過幾天很多的花花草草長的葉子也越來越好了,我們班級的種植角也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區域活動時間,孩子們有秩序的在自己喜歡的區域操作,突然彤彤叫了起來:小苗苗冒出來了,快來看呀,孩子們聽到聲音都都圍在了窗台邊,我也緊跟着走了過去,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説的,朵朵開始和彤彤討論哪個小苗苗長得好,兩人開心的有説有笑,突然兩人跑出了教室,我又趕緊跟出去看看,原來兩人拿着自己的小水杯,接水去了,我問他們,你們要幹什麼呀?朵朵説:“在小苗苗周圍的土已經很硬了,肯定是缺水了,我們要給他澆澆水”。看到兩個孩子的舉動,我很感動,我為她們的細心點贊,但是小苗苗太多了,我看她們來回接水把地面都弄濕了,我也決定加入她們的隊伍,我用大盆給她們端了一大盆水,這樣她們就不用來回跑了,他們兩個高興的和我説:這樣我們澆水更快了,小苗苗就更快喝到水了,我説:“對,我們一起來助力小苗苗的成長,小苗苗會長的更高”,我們三個高興的哈哈大笑起來。

孩子不經意的舉動,透露出孩子們內心的真誠,雖然活動室外寒冷,卻擋不住抵我們內心的温暖,時而調皮的小淘氣們,卻有專屬的細心。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們已經進入了大班,孩子們無論身高體重,知識技能,都有了很大進步,這也是我非常欣慰的地方。

最近班級常規較弱,孩子們有些浮躁,處於5—6歲孩子的個性發展敏感期,開始有了叛逆性,做事有主張,不喜歡被管理、被約束,做事沒有耐心,有時為了建立常規,要求嚴格了,孩子們就會發脾氣,也讓我糾結,有時孩子們犯了錯,一批評他們就會有情緒,甚至告訴家長,我們不是怕孩子們告訴家長,我是怕告訴家長後的不理解,説實話,責備孩子,我們也是需要勇氣的!哄孩子容易,教孩子難,曾有一篇文章《墨子怒耕柱子》——墨子問柱子:“如果上太行山,你會鞭馬還是鞭打牛?”耕柱子選了馬,因為馬跑得快,才值得鞭策,墨子説:“我也認為你值得鞭策,所以才批評你啊1

孩子,為什麼老師要批評你,是因為,在老師的眼裏,你是一批值得鞭策的馬,正是想讓你變得更好,所以才會嚴厲的'教導你們——愛你們,我的寶貝!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教學隨筆3

由於我園是農村幼兒園,所以有大部分孩子是農村家庭剛入園的幼兒,九月剛入園時,家幼分離伊始,一切都還不適應,家長捨不得孩子,總害怕幼兒離開不適應受委屈,剛開始有大部分幼兒早上來園時都哭鬧,想家裏的親人,不願來園上學,並有個別幼兒整整哭了半個月之久,這一個月老師都在忙着常規,忙着幼兒能有一個正常的作息時間,使幼兒不像在家裏一樣亂跑,坐不住,老師説啥也不聽,聽不進由着自己想幹啥就幹啥,上課不守時,胡鬧騰,課間胡亂跑,沒規律,撒野。

為了孩子們能有個快樂安全的一天,我們除了搞好常規,規範了幼兒平時言行,安全。還要設計生動有趣的教育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課間遊戲,來吸引幼兒愛園樂園,在幼兒園裏安全快樂的渡過每一天。通過我十月設計開展活動了《老鼠籠》《快樂的小燕子》《貼人遊戲》,《吹泡泡》等一系列簡單好玩的遊戲,班裏的幼兒喜歡老師,喜愛幼兒園生活。老師一點都不兇,反倒很娃娃氣,和幼兒距離拉得很近還和我們玩遊戲,所以幼兒喜歡我,天天圍着我轉,拉着我的手整天笑嘻嘻的。"家長反映老早都吵着要到幼兒園裏來,再也聽不到哭鬧聲,在家裏不願上幼兒園的現象。

看到我的一點點收穫,我發自內心的激動喜悦。是啊!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會有所回報。這更堅定了一如既往我開展課間遊戲的決心,讓我更全力地付出,人是有感情的,幼兒快樂了我就快樂了。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教學隨筆4

小玉是小班下學期插進來的新生,由於她從小是由爺爺奶奶在老家帶大的,所以剛剛來上幼兒園的時候,給老師的感覺是這個孩子比較內向,一開始我們所擔心的是:孩子會不會講普通話,能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但這些方面都很好,出現的問題是每天中午到吃飯時間她就坐在位置上一動不動,老師無數次地喂她、引導她她就是不肯吃。

我們和孩子的媽媽進行了溝通,媽媽説這個孩子從小在老家跟爺爺奶奶一起過,爺爺奶奶很寵着她,什麼事情都依着這個孩子,在家裏從出生到現在也不怎麼吃菜,喜歡吃零食,造成她養成不愛吃飯吃菜的習慣。

這個學期開學了,我想經過了一學期的幼兒園生活,小玉應該肯吃飯了。而且現在已經中班了,應該更能聽懂道理了。但是小玉始終不肯動手吃飯,不管老師怎麼引導她去喂她,就是不吃。開學初的一星期都是如此,之後我們想這樣不吃飯肯定不行,無論如何得喂她吃一點。但是喂到她嘴巴里的飯趁老師不注意她悄悄地吐在手上,再扔到地上。看到她這樣的情況我們和媽媽進行了溝通,媽媽也説現在在家裏也不肯吃飯,就吃零食人也越來越瘦了,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老師的不斷鼓勵下終於有一天中午小玉小聲地和我説:“老師,我今天吃三口飯。”果真寶寶吃了三口飯。從那天開始,每天到了吃飯的時間她就會説同樣的話:“老師,今天我就吃三口飯。”在老師的鼓勵下有些天也能多吃幾口,但是不吃菜。

針對孩子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她從小都不吃飯,養成了吃零食的習慣。建議媽媽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各方面的身體特徵怎麼樣,會不會營養不良。或者是詢問一下醫生有沒有方法讓孩子愛吃飯。我們老師也不會氣餒,不管怎麼樣都得引導她,喂她,哪怕只吃三口。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教學隨筆5

一次我班幼兒在畫“我的好媽媽”的主題畫。孩子們都在安靜的畫着自己可愛的媽媽時,卻有兩個小朋友不知為什麼爭吵起來了。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它們是為了自己畫的媽媽有所相同而爭執,一個説你母親是短頭髮,而另一個説你母親是長頭髮,因為意見不同才吵起來。一位小朋友認為,自己畫面上的媽媽穿的是紅上衣才好看。另一個小朋友認為,媽媽的衣服應該是綠色的才好看。看到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意見,我沒有説話就站在旁邊。這時候,只見兩位小朋友還在爭執不下,就問這到底是為什麼。有的説,紅顏色好看,有的綠顏色好看。他們又在爭執起來!這時,澤澤小朋友站起來説,你們説的都對,什麼顏色都很好看,於是,他們不再爭吵了就開始畫了起來。一會兒工夫畫好了,比一比都説,都挺好看的。我站在旁邊看到了,我拿起兩幅畫對小朋友們説,你們看好看嗎?這兩幅畫呀,都挺好看的。孩子們一聽,都立刻高興地拍起手來。接着我又告訴小朋友們,以後你們有了不同的意見,就應該用討論的辦法來解決,可不要再吵吵鬧鬧,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

從這一件事情中,我看到了,當幼兒之間有了爭執時侯,老師可以讓幼兒自己來解決問題。這樣既能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勇於當眾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教學隨筆6

經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問:這天你學什麼了?你怎樣就學不會呢?你瞧某某某畫的多好!你看看你畫的那是什麼呀?諸如此類的話語。家長的情緒能夠理解,但孩子對這些話,就不容易理解了,我認為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對班上的孩子從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質教育的這天,培養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如果家長和老師經常透過橫向比較評價孩子,甚至用責怪的口氣教訓孩子,説孩子不如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創造力可能會被抑制。個性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表現渴望不太強的孩子,多給予鼓勵顯得更為重要。

奕奕是個潛力比較弱的孩子,在班裏,小朋友都不願意和他一齊玩遊戲。而且口齒也不清楚。用我們一個同事的話説:“怎樣他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奕奕膽子比較小,平時不愛説話,適應新環境的潛力不強,這是客觀事實,我們都很清楚,但我們沒有拿他跟別人的孩子比,更沒有訓斥孩子。我們始終透過各種辦法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我們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記得奕奕剛來園時,整整哭了兩週,在幼兒園連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勵+強制+鼓勵”的辦法,逐漸,他的自信心增強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用心勇敢的表現,如今,他已經順利的升入一年級了,我們都為他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