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精選51篇)

文學9.22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間失格》讀書筆記(精選51篇),歡迎大家分享。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精選51篇)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1

起初看到書名的時候,不太懂是什麼意思,只是覺得名字很消沉。

這大概就是抑鬱的人內心和眼中的世界吧。沒有幸福,沒有快樂,有的只是玩物喪志,道德淪喪。有人説書裏描繪的都是我們的陰暗面,我並不覺得如此,如果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這些陰暗面,那該有多可怕。

還是執着的相信世間美好的事物多於不好的事物,可能這就是與抑鬱患者最大的區別吧。他們或許永遠感知不到身邊美好的事物,而只看到醜陋的一面。

我的內心也是矛盾的,不知道該把作者理解為太過善良,見不得半點虛偽,也看不得民間疾苦,但又無可奈何,索性讓自己徹底沉淪在內心的陰暗世界裏,還是該理解為作者本身就是自私,狹隘,懦弱無能的人。

後記裏,他改變不了生活的現狀,所以選擇自殺。他拋下了年幼殘疾的兒子,拋棄了年幼的兩個女兒,拋棄了妻子,選擇結束生命來逃避生活,我還是想説,雖然值得同情,但他是自私的,懦弱且無能的。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你確實應該抱歉。

人間失格,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希望人間多點愛,多關愛抑鬱患者,珍惜身邊的人,不要放棄生活,放棄身邊的人,更不要放棄自己。

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你會發現生活的細微之處尚有許多的美好和感動,心存感恩,我們會更好。

希望太宰治在世界的另一端不再被內心折磨,希望他輕鬆並快樂。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2

讀完了很久,不知道該怎麼來寫,沒讀之前,他們都説這本書會讓人抑鬱,但是我讀下來,並沒有覺得多麼的悲哀,不如《活着》給我的哀傷強烈,換而言之,我覺得這本書裏的所有人,都是沒有積極生活的人。談到太宰治,都説這是他自殺前的自白,我到是覺得貼切,我覺得這裏面的每一個人物,都是他的一個面,不同卻又相同。遭遇挫折,沒辦法融入社會生活,想要自殺,長了張好皮囊靠女人生活,整日借酒勁麻痺自己,又破有點藝術才氣。這都是他對自己的認識吧。昨天看《我是貓》,看見一句話深受啟發,決定來寫下感受:既然是社會動物,不論多麼自命清高,也要在某種程度上與社會協調着活下去。

我倒是相信他這麼做了,嘗試與社會協調着活下去,就如葉藏的笑話,就是證據。可是現實是,他失敗了。

其實啊,我覺得悲哀的不是世俗,而是少了一顆和社會協調的勇敢的心。最先聽見“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是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松子始終在積極地生活。是啊,有時候,我們確實會抑鬱,會感慨世界的虛偽與不公,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克服一切,勇敢地活下去。但是至於生活方式,是我們可以為自己選擇的。

從這本書裏,我還沒有抑鬱的同感,大概沒太深層次地瞭解他吧。但還是是希望大家都好好的活着,像富貴一樣,生而為人,不必抱歉。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3

如果你發現這個世界殘酷,複雜以致難以忍受的時候,你是否會選擇這種“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的頹廢性的人生哲學?

總有人認為,葉藏,太宰治的縮影,是頹廢,不堪的,“因為我更像一個醜陋的怪物,雖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當做一個怪物。”他那樣小心翼翼的活着,用所謂的處世之道教養出的做戲的習慣,偽笑着去迎合按理,合情,應該討好的人,這個碰着棉花彷彿也會受傷的謙卑的人,只能用這種做戲的方式,保留他那顆聖潔純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間失格》描述的不是頹廢的精神,而是極度的理想主義、因太過高尚而迎來破滅的理想主義。

殘缺的人醜陋,試圖邁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卻只能邁向毀滅。因為他太過敏感純粹,所以,註定孤獨,註定,他邁向毀滅。

他清晰的感知到這個世界的冰冷,他説:“人啊,明明一點兒也不瞭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唸誦悼詞。“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

往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也許他的看法太過偏激,世人麼,總是相信時間有真情和温暖的。可是我們都知道,一路,走走停停,所有人,聚散離合,最終,仍舊是孑然一生。讀後感·沒有人會將胸膛剖開,將軀體內的陰暗祕密全數交予他人,只是為了一生中那個短短的瞬間能夠感到絲毫的被在乎的温暖,略微帶些自棄意味的選擇輕信。葉藏不願意輕信,脆弱單純的心靈豈能接受隨時而來的打擊。

又或許因此,他總是站在世界之外觀察着周遭的種種,“沒有人在遭受別人責難與訓斥時,還能愉快起來,但我卻從人們生氣的怒容中看到比獅子、鱷魚、巨龍更可怕的動物本性。平時他們都將這些本性隱藏着,可一旦找到機會,就會像那些在草原上温文爾雅的牛,忽然甩動自己的尾巴抽死自己肚子上的牛虻。”他的感知,就如同神明,又或許他就是神明,如果真的有神不小心掉入人間,一定不會像任何宗教裏所描述的救世主那樣聖潔、堅強、慈悲,而是像他這般這樣陰暗、扭曲、脆弱,又在自己的領域裏固執執着。

所以,我們應當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用陽光的心態度過每一天。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4

讀完這本書心裏有一種説不出來的壓抑。我的人生尚且剛剛開始,沒有遭遇過不幸,也不懂多少人情世故,對於書中的主人公只是覺得悲哀又可憐。我覺得作者在此書中過於放大人生的黑暗面,在主人公的身上,我看不到一個正面的三觀引導着他們的人生。活着真的那麼難嗎,以至於喪失了為人的資格?“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就不能痛快、瀟灑地走完這一遭嗎?是啊,如果要計算的話,每時每刻都有悲傷呢,我不漂亮也不聰明,連跟人聊天都不會,孤獨的時候找不到人説話,我厭惡虛榮、妒忌的心理,可偏偏有時也能在自己身上看得到……好不痛苦,可是啊,我要因種種悲傷就整天活在陰溝裏了嗎?要知道幸福只是人生的驛站,而後能勇敢承擔,縱情享受。?我們為人羣中的相遇相知而感動,為着迷惘後的清醒而喜悦,為繁忙之中那一點點屬於自己的時間而珍惜……幸福是簡單又不易的。大多數時候我們要默默承受痛苦與孤獨,強大的心智能阻止自己墮入黑暗,正真的朋友間是不會猜疑嫉妒的,他們能把你拉出苦海。向着陽光生長,暗處藏着妖魔鬼怪讓人脊背發涼,所以我要更野蠻地生長。

這是讀完此書後的一點感受,也許我還心智不熟,這些想法有些小孩説大人話的意味吧。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5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乾燥的冬天頂着酸澀的鼻腔翻開了這本書,看到這句話時不由得渾身打了個寒戰,內心像有一股暗流在湧動,在發聲,在共鳴。

太宰治的文字是那樣的平靜憂傷卻又如明鏡一般令人自省。《人間失格》充滿了對自我的否定,但絕對不是頹唐的消極主義,而是過於高尚而面向破碎的理想主義。

全文的觸動,我想多半是來自葉藏那封閉的內心。葉藏從出生就開始掩藏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他一直用虛假表演的外表去迎合他人,迎合這個世界。“因為我更像一個怪物,很想普普通通活着像個人,但社會一直把我當成怪物。”把葉藏內心的那股無力感展現得淋漓盡致。他那般小心翼翼地活着,用這種作戲的方式,保住他那顆純粹的聖潔的心。這是被死亡之海的無盡歌曲所環繞的燦亮的生命之島啊!這股黑暗社會中的清流亦在做着奮力的抵抗——生錯了世界——錯的不是出生者,而是這個世界。

正如許多人説的那般,《人間失格》短短几萬字卻充滿消極,但是我們每個人又能在細微處找到自己的影子。長恨此生非我有,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悲觀的情緒,所以我們能和葉藏產生共鳴。短觀其一生,他追求美好卻始終不得,灰色的人生彷彿從幼時就已然確定,他雖然有良好的異性緣,可是他卻懦弱到能被幸福所傷。如此一來,他又終是寂寞的。在我看來,寂寞其實是生命永恆的主題,是無法超脱於外的感受,是與所有愛恨相伴的,最久遠的感情。而敏感,加重了這種寂寞,一個敏感的人不管有多少可以依賴的東西,都還是感覺無望,無望,無望。而無望就是無所依賴。這就好像葉藏説罪與罰,是冰炭不同器,水火不相容。全書充斥着這樣的矛盾,書中的世界亦然。格格不入的葉藏終究被吞噬。

生而為人,我們終是要去面對被允許的消極,始終快樂很難,但是我們一刻也不能停下去尋找生活中的希望,永遠也不能放棄。因為放棄的人,永遠不會再有機會掙扎,不會再有更幸福的機會。但是好在,我們是幸運的,我們生在逢時,生在逢世,我們既不會因為幽閉的內心而自導自演,也不會因為死亡之歌的環繞而自暴自棄,更沒有書中描繪的那無盡黑暗的苦痛縈繞。我們應該珍惜所有,雖消極被允許,但也絕不能被吞噬。我們都有着光的前程,道路尚有温存。

生而為人,何必道歉。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6

此時午夜12:43分,我從南部回家,在只有兩節車廂的火車上讀完此書。挪威的極晝讓黑夜無黑。一個人的旅行也變得明亮起來。我遠離所謂的束縛,世人認為的自私,就這樣按自己的意願走走停停看看。像木心先生説的散步到遠方。身在遠方,心在這本書上。

我不認為太宰治喪。這個認為是後來被改觀的。我讀他的第一本書是《小丑之花》,那時我認為他喪,還給按了個高級喪。可越讀越發現他根本不喪,只不過是我們強加給他的,或許是我們強加給自己的。生活如果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就開始否定。我們是先否定別人,而太宰治是先否定自己。

這個男人毫不猶豫地愛着,但又是及其恐懼的怕着。應了那句得到即失去。他了解女人,生活,自己,他人,同樣也不是百分之百了解。如果是,他為何結束自己的生命。來人間一趟啊,一定不要失格。哪怕別人再傷害自己,再看低,再否定自己。

此書結束,對你的愛和痛也暫時中斷。還會回來繼續閲讀太宰治的其它作品。在悲痛中樂觀,哪怕自己受委屈,也願意。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7

本書收錄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及幾篇短篇。其中以《人間失格》一篇最令人印象深刻!主角葉藏是一個極度敏感怯懦以及單純的小孩,少年時期缺乏父愛且過早的面對人性的陰暗面,當他的單純與人類的陰暗面相遇,骨子裏的單純與人類的複雜卑劣相碰撞,讓他深感自己是異端,這種不合羣的恐懼令他窒息,讓他感覺喪失為人的資格!

一個單純缺愛的好孩子,在童年便漸漸形成了討好型人格,經常以搞笑的方式博取別人的歡樂與注意,同時內心飽受自身的單純善良與社會的複雜陰暗之間激烈碰撞帶來的煎熬!長大之後因為一系列事件葉藏脱離家庭,孤身在外漂泊。從未磨滅的煎熬與社會現實的打擊,讓他逐漸沉淪,並經常買醉來麻痺自己。葉藏終於變成了一個生活另類與極端,內心渴望單純卻又活的虛偽,充滿罪惡感的無賴!

作品極度壓抑,但也引發人們對人性的深思!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在單純與複雜之間煎熬掙扎的經歷,這一點是與葉藏有共鳴的;同時我們也都是社會人,俗不可耐,不可避免的有人性的陰暗面!但願我們都能在俗世中保留內心的清明與純潔,不被虛偽的面具所左右,不被陰暗與污濁玷污本心,我們選擇邁向光明,自身便可以是充滿正能量的,選擇很重要,而選擇權始終在我們自己手中!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8

病態的撕裂感。與生俱來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努力想要去成為合羣的普通人,去滿足他人的幻想和期望。可那些格格不入的部分,像是手錶中尖鋭的齒輪,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在身體中裏轉動咬合,血肉模糊。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摧毀自己,折磨他人。

人活在這世上,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到處都有枷鎖來束縛住你,哪怕是稍微動一下,也會冒出血來。以前總以為有人選擇結束生命,大概是因為對生命日復一日交替輪迴的厭倦或失望,現在知道還有對生命不可掌控的恐懼。

太宰治的文字帶着病態的抑鬱,近似癲狂,懦弱而又自卑。他筆下的女人一度符合舊社會舊體制下的日本,謙卑而又温柔。

太宰治常年缺愛,對於和“朋友”“情人”“妻子”的交往沒有明確的零界點。因為過於自卑和內向,無論是被背叛還是被利用,他都甘之如飴,將過錯歸功於自己。因為太過於孤獨的人,總不會在乎對方給予的温度有多純粹。

對於男女感情來説,糾纏不清的感情就是温牀,孵化出依戀,然後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分好幾個短故事來揭露人性的淺薄和虛偽,言語雖不犀利卻足以喪氣滿滿。生而為人,都不會有好結果的。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9

其實能在這本書裏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消極、敷衍、得過且過、社交恐懼、裝作合羣、以及那種不指望“訴之於人”的怯懦又無望的態度。誠如所言,“膽小鬼甚至會懼怕幸福,碰到棉花也會受傷。”所以我們選擇成為“無”,成為“風”,成為“空”。就像《超脱》裏Henry把自己變成一個空皮包,所以沒有任何情感可供傷害。但靈魂是藏不住的啊,每一個細胞的感官帶動潛意識裏的情感波動,它發作起來就是洪水猛獸,理智毫無駕馭之力,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心裏苦悶又在乎的要死吧。

可是就算再痛苦啊,也不能像葉藏一樣任由自己從內到外腐爛到發出惡臭來啊,纖細的靈魂有很多,人間失格的也只有一個葉藏,他的一生,我理解,但絕不同情。

還是用魯迅的一段話結尾吧:“願中國青年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附:作者用蔑視而又憐憫的眼光看待女性,這一點讓我十分之不感冒,大概和日本社會有很大幹系吧。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10

讀完這本書心情真的非常抑鬱,可又總想寫點什麼。我一般給書評都是五顆星,這次只給四顆,我可能還是不太懂作者這樣壓抑且自由的人生,沒有傳達給我更多積極的人生態度。知世故而世故?雖説人生有不得已的時候,但作者從小迎合而虛偽的隱藏真我的生活態度我是不認同的。有的人從小的為人處事方式便多多少少決定了其長大後的人生狀態。

但這本書確實真實的反映了社會人性的黑暗面和生而為人種種的不得已。在某種程度上又灌輸給我更為成熟的關於人生的想法,比如夫妻之間另一種和諧的相處之道。

可能我太年輕了,才沒有對作者抑鬱的人生感同身受,但作者的某些生活態度我是不贊同的,比如因為落魄的生活窘境就隨着常子跳河自殺,也不能説完全是因為生活窘境還有其他的社會和自身因素,但至少自殺這種事我是想都不會想的,也不敢去想。

再談最近看的日本文學作品,幾乎很難感受到再普通不過的親情的温暖和純真的人性,東野先生的小説也是大多刻畫陰暗的人性,可怕到讓人懷疑人生系列。雖説日本社會是人情較冷漠的社會,但還是希望能像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一樣,更多的去弘揚人性的美。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11

人間失格,主人公可能懷着一種性惡論吧,戴着一副眼鏡看待其他人,折射出他人行事的虛偽,而自己對此卻又無能為力。於是百般討好或者諂媚,讓與其接觸的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是一副人畜無害、與世無爭的模樣,同時主人公卻深諳人性本惡,時時擔心他人看出自己的偽裝,於是陷入一種深度的焦慮之中,處於無人可以喚醒的境地,一步步,漸漸走向沉淪的深淵。在人間拷問人性,結果不言而喻。

維庸之妻,全篇透出一股諷刺的意味,在戰亂中,人為利益所控,這一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或是生活,或是情感,總讓人在慾望的邊緣行走,於是,踐踏道德的底線變得順理成章!

good-bye,劇情荒唐,沒有結局,而且立意並不突出,個人感覺,比較無味。

燈籠,寫在臉上的是貧苦人家的怯懦與不堪,一輩子戰戰兢兢,而訴求的幸福卻簡單如斯!僅僅是燈的亮度,也能讓一家人心頭湧上喜悦。或許,小眾的幸福看似遙不可及,低下頭,卻近在咫尺吧!

滿願,故事很短,以主人公的視角,探討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可能屬於哲學吧,但我更願意將其歸於社科。美景之美,亦在景,亦在人。

美男子與香煙,內容與題目似乎有些牽強,一個宣誓用一切去戰鬥的作家,幻想世界皆是迂腐,儘管知道自己結局總歸失敗卻依舊掙扎着戰鬥。而生活的結局,卻告訴我們,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温馨的家庭,足矣

餘下幾篇,可能有些晦澀,似乎都在講底層平民生活中的焦慮,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時,對自己內心的拷問,在拷問中,或糾結,或苦惱,終究帶來的是沉思,思考人生,思考價值,思考觀點,在思考中靈魂得以昇華!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12

只讀了太宰治幾篇作品就否定這個人實在很片面。只是我作為女人實在很討厭這樣的男人。但作為讀者,我的確又感激這樣的作家,翻開自己的傷口,露出血肉,想要博取世間的感情(我不知道是不是同情,理解又也許其實他什麼都不想要,只是作為一個個體在抒發自己的感受來換取一些安寧)。因為這樣自我毀滅性的作家,才讓讀者感受到了這樣多的細膩的,在希望與絕望中,愛慾與冷漠中掙扎的感情。

最後,作為一個人,我同情着故事中這個人。就像感情裏的對錯和人世間的善惡,這些普世的價值觀其實都很難用在一個藝術家身上。我一直覺得關於藝術的一切都是表達着不同的感覺。而感覺是沒有對錯的。所以他的細膩多思,和無法剋制的縱慾其實只是一種感覺。他來到這個世間只是流蕩在不同的故事裏體會記錄着不同的感覺,然後頭破血流的狼狽離開。小時候總覺得要當個有故事的人,長大了才知道笑着説故事的人曾經都是流了很多血和淚的。想起蔡崇達《皮囊》裏寫的香港阿小,當他淚流滿面講自己的故事的時候,他是不是心裏也有幾分羨慕鄉下阿小打魚回家路上放空着大腦,身邊還有一隻到哪裏都願意跟着他的大黃狗。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13

耽擱了好久,才又讀完一本想看很久的書。全書六百多頁,零零碎碎,五百頁是在兜兜轉轉的汽車上讀的,一百頁是在週末凌晨從車上下來一直補覺直到傍晚才幹點正事時讀的。

讀完不知從何説起。好像是一直想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來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的。以為自己迷茫衰頹的精神狀態會與其中的故事有很多共鳴。也不全是。

葉藏對人的恐懼讓我緊張的攥了攥拳頭,心有慼慼。其他部分就沒有這麼彆扭的感受了。四篇故事應該都能用精神需求與生活實際的割裂來概括,作者自傳式故事的主人公都帶着些落魄貴族(或者精神上的貴族?)的思想迷茫和尋歡作樂的日常。

但是讀來沒有精神上遭受重擊的感覺,只覺得耳邊縈繞着鬼魂般的呻吟。不過還是改改最近的精神頭吧,因為“以漫無節制的享樂為榮,是個徹頭徹尾的快樂的白痴”看到這句話,我就很難再盲目安慰啥也不想幹只顧傻樂慣,短時間內應該先不看太宰治的其他書了,這本讀來太難受了,且放放。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14

現在是2021年7月29日 凌晨:3:20了。

其實這本書我很早就打開過,可是好像因為一些什麼事情,又沒有讀完,最近又打開重新開始閲讀了一遍。

其實呢,我並不覺得太宰治很喪,反而我覺得他很有才華。耄宿、揶揄,這種不常見的詞彙在書中比比皆是。

而在寫作上,葉藏、絹子都恰到好處,沒有明瞭,最後的一個完結也是讓你浮想聯翩。不管是蟋蟀裏的女主還是最後的吾面對青山而舉目都能讓我看出宰治對文字的細膩。所以好幾次,我邊閲讀邊去查看他的資料。

而我覺得,每個人都是多面的。沒有一個人是一直內心陰暗也如同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一世陽光一樣。葉藏的一生是否是太宰治的縮寫,這個我們無人知曉。也許有相同之處,也許結果迥然不同,但是最後如何,我們已經無法考證啦!如同我們不知道鋼琴曲《黑色星期天》的作曲人在創作此曲時,在想什麼一樣~

最後,很感謝太宰治陪我度過的小黑夜,讓我在失眠的時光變得更有趣一些。

人生無常如水流,河畔柳枝何需愁。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15

讀完太宰治的書《人間失格》,我感觸良多。我不再像剛看這本書時的厭惡主人公葉藏輕生的行為,而是更多的理解了太宰治內心深處的無奈和痛苦,讀懂了他心底的孤獨。我清楚的記着書中的一句話:生而為人,對不起。太宰治是善良的,他不願意給別人帶來痛苦和麻煩,他選擇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人間失格這本書中,太宰治對葉藏形象的塑造,正是自己生命的再現。他將這本書命名為《人間失格》,即認為自己喪失了做人的資格,我覺得這是他極度自卑的體現。雖然換做是我,不會像他一樣不珍愛生命,但我理解太宰治的心境。

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整本書充滿壓抑和生活的混亂,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生而為人的現實,使得葉藏一直生活在一種被迫和抽離的狀態,也基於此,似乎他一直在生活的窘困之中無法自拔,金錢是永遠沒法解決的問題,輾轉在一個又一個女人之間,藉此虛度生命,但並沒有哪個女人能夠令他找到生命的意義。在這本書裏,不斷的在看到這個苟活的男人內心世界的掙扎與一次次的崩塌,從書的最開始,我甚至於沒有搞清楚為何,他會有那麼強烈的人間失格的感受,這個世界真的不屬於他嗎?為何從幼年懵懂期的照片上,他就找不到內心真的歸屬?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並不知道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何在,但有些人在努力中奮鬥中尋找生命的意義,有些人卻從很早就開始因為迷茫而放棄,我不知道是上天怎樣的安排,令這個原本富有才華的男人,這個臨死不過才38歲的男人的一生竟是如此悲愴?好在最後,他終於自己做了一回主,跳河自殺身亡,生而為人,他很抱歉,可是死去的太宰治並不知道,他選擇自殺,會對更多的人抱歉,總是説自殺是最不負責任的選擇,就算是在宗教裏面,自殺的靈魂也是無法解脱的,而這些,不知道太宰治是否知道,他的靈魂又是否可以逃脱那縱身躍下的冰河,每一世的功課總要做完,沒有做完的就算是想逃跑,大概也只是徒增留級的悲哀吧。

這本書中有很多經典語錄讓我記憶猶新,其中的一些對作者的思想可見一斑。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作者是如此的厭惡生命,厭惡還活着的自己,可在大多數人看來,作者是成功的,沒有選擇輕生的理由。他的想法和做法,不被世人所理解。從另一句話:日日重複同樣的事,遵循着與昨日相同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可以看出,作者孤獨迷茫,悵惘彷徨的心境。太宰治彷彿陷入了深深的泥潭之中無法自拔,他將自己的無奈與痛苦塑造在了主人公葉藏身上,藉此向世人尋求安慰。

書中的主人公葉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的淺薄,也不斷被朋友利用,卻認為妥協退讓才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為了混跡世間,學習人性的種種卑劣。我認為,《人間失格》這本書是太宰治滴血的靈魂自白。也許讀了這本書才讓人更敏鋭的感覺到我們身邊的美好,這也許是作家們不能逃避的宿命:把希望留給我們,而自己只能在絕望中下陷。也許中國有位詩人會與他心心相惜。他寫到: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不過從太宰生前曾經自殺過五次,似乎從某一角度説明他認為自己已經喪失作為人資格的説法。恰恰相反,我認為,讀完《人間失格》後,對人類某些行為會有一定的反省,然後跟木心先生一樣發出感歎:原來你們什麼都不知道啊!對的,生而為人,我感到很抱歉,不止是失去做人的資格,還有這人間已經到處是虛偽欺騙了,壓抑和無奈已經慢慢堆滿心頭了,而我們什麼都不知道,仍舊渾渾噩噩,終日不知夢為魚。“我實在走投無路了,如同阮籍窮途之哭,其實哭也解決不了問題,唯有死才能得到解脱。”我理解中太宰應該是這樣的無奈與痛苦的。

因此,回到開頭那句話上,對於“我很抱歉”,我更傾向於我個人理解,是對世間虛偽混亂的人類行為的無奈和痛惜,是站在局外人角度,我沒辦法改變這個世界,沒辦法拯救你們,我感到很抱歉。我理解太宰治,我真誠的尊重一個作家用血與淚書寫的自己內心深處的獨白。

所以,太宰治,生而為人,你不必對不起,不必抱歉,這世界沒有虧欠你,你亦不虧欠這世界。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16

《人間失格》講述轉校生大場誠在新學校的悲慘遭遇,因為不瞭解某些遊戲規則,又仗義執言,觸碰了暗流勢力,又不幸發現了一些不該知道的祕密,於是在學生和老師的雙重夾擊下,最終被校園惡勢力欺負至死。故事前半段着力校園暴力事件,後半段則重點講述父親的復仇。

前半部分比較曲折,後半段則有拖拉之嫌,但是野島伸司關於人性的挖掘卻比故事本身更加深不可測和耐人尋味。他把許多角色都注入了病態的成份,並且讓這些“病態“痛快淋漓的展現在屏幕間,甚至帶着黑色幽默的味道,他並不忌諱什麼,只是把平常人小心翼翼藏着掖着的人性陰暗一面用非常戲劇化的手段給展現出來了。他很大膽,也很勇敢。宮崎(體育老師)由於相親屢次受挫導致心理失衡,醜陋的馬臉總是狂怒着,他把氣都撒到了學生身上,他有意識的體罰大場誠,以此減輕心理的扭曲;新見(社會學老師)是整個故事的罪魁禍首,也可以説是大場誠死後一系列故事的導演,他的人性其實已經全盤崩潰,雖然表面的他衣冠楚楚,他參與了大場誠之死的暴力事件,暗自算計着這個可憐的學生,一切都在掌股之中的洋洋自得和不為人知。想透過機器的鏡頭捕捉人性的流露,最終還是執迷不悟,最後一雙把他推下路軌的神祕之手是誰?故事並沒有給我們答案,一雙虛化飄移的手,卻清晰可見纖細嬌小,是森田老師吧,這個從最初的不諳事故、軟弱、沒有思想到最後的勇敢、堅定,她和大場誠是《人間失格》中僅有的美好和神聖,當然,美好和神聖還應屬於誠的父親和繼母。影山留加的性格塑造得也很複雜,做為朋友,他和誠之間曾有過短暫的友誼,留加對誠始終保有一份純純的少年之愛,雖然是禁忌的,但卻依然無法褻瀆,誠在他面前跌落的那一刻,他明白他永遠的失去了他,他無法留住誠,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誠扭斷的身子,鮮血從耳朵汩汩流出,他瘋了。

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做下的事付着相應的代價,主動的或被動的,希望的或幻滅的,毫無懸念的,結局終究要以勝利做為句號,醜陋的人性被鞭韃後得到了相應的報應,冤死的靈魂得到了解脱,誠在球場綻放的笑容猶如泥潭中盛開的蓮花,父親終於能夠完全瞭解自己的孩子,並親手為他報了仇,繼母也越來越散發着強大的母愛,森田老師最終能夠大聲的、勇敢的説出了自己想説的話:“你們被生下來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能活着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儘早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吧!去了解一件事,朋友的生命就跟你的生命一樣美好,愛你的朋友,就象愛你自己一樣。”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17

在圖書館借的實體書,看了大概有3個多小時,總的來説就是很悲很喪很現實整本書由很多的故事組成,但是……沒有一點聯繫,作者讓我有一種突然想到啥就寫啥的感覺……

雖然貌似是個暢銷書,但是好像並無太大的驚喜,倒也就是能明白某些世間的道理

一旦別人問到自己想要什麼,那一剎那反倒什麼都不想要了。

其實這周很倒黴,丟了點東西,受了點傷,生了點病,學業不順,心態不平,過的很累很累,他們説“一切都會過去的”,嗯嗯,一切都會過去的。

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一切都會過去的。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願意視作真理的.就是這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好啦,這本書整體真的很喪,但我不想呈現出太過悲傷的句子,因為光明快樂總會到來啦!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18

今天看完了太宰治的小説《人間失格》,好多人説這本書極其壓抑,所以做好了心理準備,剛開始看還覺得興致勃勃。一個敏感聰慧又與眾不同的年輕人,犀利地冷眼旁觀周遭的人們和他們虛偽的生活。他反覆訴説他對人類的恐懼,因為他們不敢面對慘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鮮血,他們虛偽敷衍,他們自欺欺人,他們不敢面對人生的殘酷真相。而我們這位一直清醒面對殘酷真相的主人公,他超脱世俗又偽裝入世,但難免突破常規、逸出塵外,最終落魄潦倒、為世不容而收場。看到後來,就覺得揮之不去的壓抑了。

這究竟是誰的失敗?是世俗的狹隘難容,還是個人的狷狂墮落?原來想當然以為,作者在控訴這個“吃人”的社會,就像被我們“深度解讀”的魯迅小説《狂人日記》,總是披着鞭撻封建社會的光榮戰袍。想想,這個世界的確夠庸俗夠偏狹夠虛偽夠勢利,對與眾不同的人尤其缺乏包容和關愛。

就像主人公的父親,他無暇顧及這個特殊的孩子身上某些幽微細膩的心思,一旦這些東西發酵釀成災禍,觸犯了他的既定規則,他可以非常決絕。主人公在經歷墮落的深淵和災難的磨礪後,得知父親去世,卻是最讓他靈魂震顫的時刻。其實,父親一直都是他的心中的精神紐帶,曾經覺得是捆綁束縛,後來發現是維繫牽掛。再是與眾不同的人,也是渴望被這個世界接納包容理解的,也許與眾不同並不是他們自己能夠選擇的,或者他們內心並不允許並自己泯然眾人,又或者像主人公既是天意也是人為。

他其實很可憐,他天然對人類很失望恐懼,卻強力偽裝搞笑嬉戲,他有親人但沒有親切,有玩伴卻沒有友誼,有戀人卻沒有愛情,他真的很孤獨。他也渴望父愛,渴望友誼,渴望愛情,但是他其實一無所有。與女人徒然糾纏,只不過招致災禍連連;與玩伴終日廝混,卻換來落魄時冷眼相看。主人公看盡人間冷暖,他其實早已瞭然於心,不過是尚存一絲希望,眼睜睜看着這希望的火星漸漸熄滅,他的痛苦也與日俱增。父親的死亡,是精神紐帶徹底斷裂,也是最後一顆火星黯然。從此,人間失格,人間世太複雜殘酷,他由此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他説,搞笑是他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後來搞笑偽裝已經失效,沒有了對人類的求愛,他開始自暴自棄、沉湎酒色、自甘墮落。他的悲劇,未嘗不是緣於一次比一次更深的墮落和失足後無法挽回的悲哀。他是赤裸裸的失敗者。如果沒有那麼墮落那麼失敗,他也可以繼續學着偽裝繼續苟活,就像現實中的我們一樣。既然,他用“人間失格”那麼慘烈的方式證明了自己失敗,無非是想警醒我們這些依然自欺欺人苟且偷生的人類,至少想一想,到底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人?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19

“人,是不會在握拳的同時還笑得出來的,只有猴子才會。”因為在知乎上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勾起了我對《人間失格》這本書的好奇心,恰逢某平台打折,就買了一本回家試着讀了一點。寫這些文字其實嚴格意義來講,稱不上讀後感,因為書剛到手,只讀完了序章和第一章而已,但是作者字裏行間透露出的矛盾、糾結似乎與我十分契合,許多想法一點點的冒了出來,不寫些什麼的話,今天晚上怕是不能安然入睡了。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

一上來第一句就雷的我體無完膚,雖然讀書之前,就對作者“自我墮落、字字泣血”有些心理準備,但沒想到第一句還是讓我大呼無聲,黑暗中的枱燈下,我竟不自覺的口看舌燥,趕緊喝了一大杯熱水,自我安慰道“壓壓驚!”

“人不吃飯就會死,所以必須勞動、吃飯——對我來説,再也沒有比這更讓我覺得艱澀難懂、更具有脅迫感的話了。”

我在這句話上停留了許久,開始費解,後來有點理解,當我第四遍、第五遍仔細咀嚼這一句話的時候,竟然冒出了後脊背發涼的“同感”之感。是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還是隻是因為這句話才突然有的這樣的想法?我竟然可以理解這句子中的感情麼?破折號以前,大家都是這樣的説的啊,破折號以後,我曾經也有過同樣的想法吧,我怎麼能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呢。後邊作者關於災禍、揹負的語言我卻並沒有像這樣的觸動,並沒有嘗試思考、理解別人的痛苦與幸福的行為,大概是因為我單單釐清自身的喜怒哀樂就已經筋疲力盡了吧。

“那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作者説對人類極度恐懼,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對人類死心,所以用滑稽的言行來討好別人,這句話,絕望中的那一絲不切實際的希望,使絕望更加的絕望。“表面上,我總是笑臉相迎,可心裏頭,卻總是拼死拼活,以高難度的動作汗流浹背地為人類提供最周詳的服務。”雖然我極力的想認為,我並不是這樣的,但是內心的聲音一遍遍的嘶吼,這不就是你這個虛偽的人類麼,總是一副樂天派的表現,竭盡全力符合大眾心目中“積極、樂觀、向上”的描述,卻在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在同樣陰暗的枱燈下,才敢轉過身看看如下水道一般陰暗的內心。還有更讓人噁心的感覺麼?(沒準這就是我為什麼對下水道里濕了毛的老鼠那麼恐懼的真正原因吧。苦笑。)“不知從何時起,我成了一個不能説半句真話的孩子。”謊言才是對陰暗最好的保護。

“面對世人,我總是害怕的發抖。對於同樣為人的自己的言行,更是毫無自信。我將懊惱暗藏於心,一味地掩蓋自己的憂鬱和敏感,竭力把自己偽裝成純真無邪的樂天派,逐漸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滑稽逗樂的怪人。”

矛盾、糾結,內心與現實的衝突,無奈的逃避,後邊關於滑稽行為的描寫越是輕快,我就越是能體會到那深入骨髓的無可奈何與絕望,“怎樣都好,只要能讓他們發笑就好。”來自靈魂深處的祈求,面對強大的“人類”,無能為力,只能用虛偽的滑稽隱藏內心的恐懼,面對我的滑稽行為,不論是大哥“語氣中滿是疼愛”還是父親“在玩具店裏笑了半天的”滿意,都讓我覺得作者的世界,是那麼的冰冷、寂靜、孤獨。像我一樣。

“近乎完美的矇騙眾人。”

這句多少有斷章取義的嫌疑,但是這句話也是對我觸動比較大的,近乎完美的矇騙,未必不是一種真實,從某個角度看,最終被矇騙的,或許並不是眾人,而是內心中在陰暗角落裏蜷縮的自己,越是活成了人們期待看到的樣子,就越是壓縮內心光亮的範圍,角落變得更加狹窄,無法容身,陰暗變得更加陰暗,無法視物,直到矇騙被戳破,那時的情景,就像作者寫的“我稍加想象,已戰慄不已。”

“即是説,對女人而言,我是個能對戀愛祕密守口如瓶的男子。”

作者説他“隱忍不言的孤獨氣息”是他頻頻被女人趁虛而入的誘因之一,對於此,報以極大的疑惑,完全不能理解,反覆咀嚼思考也沒有一絲困惑消除。或許繼續讀下去會有變化,但是今天晚上,不適合再看下去了。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20

人間失格,失去的真善美的人格天性,人們虛偽和善的面具之下,扭曲的嫉妒、仇恨、憤怒的邪惡嘴臉,隱藏着內心的陰暗。在日本二戰走向戰敗衰亡的背景下,社會充斥着紙醉金迷的虛假繁榮,軍國主義的遺毒蠶食着年輕人的信仰追求,要麼一同戴上面具得過且過,要麼獨善其身堅守自我,要麼渾渾噩噩隨波逐流,遺憾的是,化身為主人公葉藏的太宰治,擁有與生俱來洞悉人性、聰慧敏感的天賦,卻在追究自我真實善良極致與對人性、對社會的恐懼中不得其解,最後選擇了另一條放棄的道路,自殺解脱。

出身官僚家庭的葉藏,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大學學業,修習繪畫技藝,憑藉父親的權利謀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娶一個門當户對的妻子,即使戰後日本政府重組或倒台,也能依靠家族的積累安度終身,然而天賦異稟的他,精神世界早已成為天使與惡魔的戰場,在業火的燃燒中崩潰坍塌。他內心的焦灼鬥爭是對人性、對人與客體關係以及人在社會中存在意義的深刻反思,這種矛盾衝突不但是書中故事情節的焦點,也是作者以及每名讀者寥寥一生都困惑掙扎的焦點。

問題的根源在於,自我內心的圓滿無暇,在生存的蠅營狗苟中很難不被玷污。葉藏兒童時期用小丑般雜耍的行為舉止來偽裝逃避對人性的恐懼,閉口不談真實的想法,即使身為小少爺,對女傭和僕人卑躬禮貌面具下的冰冷臉龐也顫若寒蟬。少年時期的他,心理人格分裂愈發明顯,甚至寄希望於繪畫妖魔,渴望獲取它們強大的力量來對抗恐懼,書中寫到:啊!給我冰冷的意志!讓我知道人類的本質吧,人就算踩着別人往上爬,也不算什麼罪,給我一個憤怒的面具吧!”隨着年齡的增長,深深感到真實的人心不過就是如此陰暗,自己殉情自殺未遂,愧疚於每一個善待自己的女性,擺脱不了對崛木依賴的軟弱無能,在酗酒、吸毒中獲得虛假的力量,從此臻至自我終極無果,也被傳統的家庭道德所不容,昭示着人性的悲哀。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21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日本小説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説,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説。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該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初讀這本書的時候,看完書的簡介,我有一種“我從這個世界路過”、“人間不值得”的感覺。

《人間失格》是主人公葉藏在看到自己年輕時候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為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分別介紹了葉藏的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寫了主人公葉藏為了逃避現實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多少個晚上原以為自己的消極才是內心的真實想法,看着書告訴自己“不要極端”“不要抑鬱”“不要像這個人一樣”的説教,但是如果你不是跌落塵埃又怎麼會有作者那種被世界拋棄的想法,“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不是自己親身經歷的又怎麼能去客觀的評價。

讀完這本書,它黑暗、陰鬱、沒有光澤但是它起到了屬於它的作用。太宰治用了自己的投河,成功給予了自己永久的解脱,留給了無數讀者和文人永遠的談資。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感謝這個和自己抗爭了一生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最後的輓歌。同時我們也應該告誡自己,提高逆商,即使只是從這個世界路過,也應該留下自己精彩的篇章。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22

人生該如何度過,荒蕪還是勵志,人總是在失意與理想中漫漫度過,生而為人,真的就到這了嗎?

太宰治,我最欣賞的日本作家,與其他的日本作家不同,太宰治總是以一種期望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沒有人會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就像《人間失格》的葉藏一樣,本是一個努力向上的求學者,可是在那個黑暗的社會面前,光也會被黑暗吞沒,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會改變着你,如果你不加謹慎,很有可能會沉淪。葉藏的一生如飄零之落葉。一個人在孤獨中生活,結交了不雅之友,也從光明的道路慢慢走上了不歸路,人生而脆弱,所以更要自重。

何為人生的正途,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也沒有人會明白下一步該做什麼。或許身在大學中的我們還在迷茫,但是我們就該失意了嗎?

正因為迷茫,所以我們還有無限的可能,正因為如此,我們還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做好現在的自己,學會自重。人生説不定還是光明一片。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23

留在我眼中《人間失格》可能是唯一一本,對於我來説,如果你看不懂,或者是剛看過之後對此嗤之以鼻的人,説實話,我是羨慕你的。

或許你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有多少人曾經抱着這本書在深夜裏哭泣,一次又一次指着封面的太宰治告訴自己“不要極端”、“不要抑鬱”、“不要像這個人”一樣的説教。你們可能會對此嘲笑、諷刺、譏諷,甚至很討厭這樣的人。但是,我只想説如果你不曾跌落塵埃裏,你們又怎麼會了解那種被世界擊倒在地的絕望。

《人間失格》是主人公葉藏在看到自己年輕的時候三張照片的感想為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分別介紹了葉藏的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寫了主人公葉藏為了逃避現實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嗜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其實,讀完《人間失格》我一瞬間的反應是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被救贖的快樂。那時的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不僅僅只有我自己有那麼消極的想法。我並不認為讀書一定要從中學到什麼才是好書。我反而認為在一本書中能從作者的筆鋒中看懂自己,這才是讀書尤為重要的。

所以我們需要感謝太宰治,感謝一個和自己抗爭了一生的人,用最後的勇氣,為所有在未來或許將投入這漫長戰爭中的後來者們,留下了這樣一首輓歌。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24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無賴派小説,第一遍閲讀《人間失格》,確實令人費解,感覺這種書簡直就是教壞孩子,反對社會的典型例子嘛,但讀完這本書並瞭解了作者的生平之後,我想太宰治還真是個怪人,平生追求過五次死亡,他到底為什麼一直在極致的追求死亡呢?

我一直都想不通為什麼像主人公葉藏這樣的人對美好純潔的人或物避而不見,一直沉迷於人們避而不及的東西,比如吸煙、喝酒,最後竟然淪落到靠着毒品才能維持清醒,繼續工作。葉藏生而富裕,聰慧,帥氣,他的出身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但是他從小到大卻靠着精湛的演技矇蔽着身邊的每一個人。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寶寶,他對於父親要給自己買禮物都不敢説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他還是是同學眼中的開心果,他會假裝滑稽,做奇怪的事情逗笑身邊的同學;直至成年以後,他還是女人眼中的知己。葉藏有着一張帥氣的臉龐,許多女人都為之傾倒,葉藏讀書時期的同學竹一就曾預言過葉藏此生會被女生所迷戀,譬如和女服務員常子、報社記者靜子同居,和香煙店老闆女兒良子結婚。

人間失格即喪失做人的資格,歐美地區的譯名為《NOLongerHuman》:不再是人。不再是人,那會是什麼,世間無非就三種:人,惡魔,神。仔細想想的話,葉藏或許三種都是。書里老板娘説過一句話:我認識的小葉,個性率真,為人機靈,只要他不喝酒的話不,就算喝了酒,他也還是神一樣的好孩子。葉藏就是太宰治,太宰治就是葉藏。在絕望中破碎希望,在頹廢中凸顯人性。

我九年級時聽過一場演講,裏面有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慚愧。當即對這句話就印象深刻。之後我開始想,生而為人,我能做什麼,有的時候我很討厭自己,恨自己的無用,迷惘,無力,可即便是這樣,卻還是在生活的泥沼裏越陷越深,在温柔與純粹的生死劫中不知何去何從。思想或許是上帝賜予最有力的力量,我理性的想着,只是想着,沒有行動,獨自彳亍在一片看不見光的絕壁上。未來與希望,勇敢與怯懦,美好與苦痛,往往我只擁有後者,不因別的,只因自卑。《人間失格》裏,葉藏察覺到了社會的醜惡和人性的扭曲,對同樣身為人類的自己感到自卑,可如果他將這點顯露到世人眼裏,只會遭到世人的譴責,所以他把自己隱藏的很好。難道自卑就這樣不堪嗎?葉藏這樣做就是智慧的選擇嗎?

《人間失格》是一面照出幽靈的鏡子,每個活在世上的人都會由它照出自己要麼模糊,要麼變形的面孔和影子。如今中國處於陰霾中,有人藉此機會賺取國難財,有人挺身而出,有人正道直行,有人藉機散佈謠言。怎能簡單地説人性是善,或是惡?

又孤獨又傷感,又迷惘又絕望,自暴,自棄,自虐,這是我的人生。願這些苦痛掙扎,成為你的良藥,去愛這世間萬物。世間件件事情都藏着委屈,每個人都有其陰暗面,只願世人不要埋在温柔的偏激和歇斯底里中,看到人性中的純良,寬容足矣。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25

《人間失格》寫的不只是葉藏,也不只是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在有些時候對於我們也是很適用的的偽裝一副面笑臉迎接別人,對於別人的婪求無法拒絕即使讓自己受傷也不想給別人增添麻煩。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缺乏熱情,進而對於人生一切事物都失去了興趣,仿用抑鬱症。沒有主見,隨波逐流,甘做一個犬儒。不敢正視眼前的苦難,只是想着逃避,甚至不敢正視自己內心的需求。這一切難道我們能説絕對沒有嗎?

我們匍匐於某種外在強加的道德與價值標準之下,邊受着它的逼迫,事突上心裏也清楚見對自己的壓迫,一邊卻又不斷地扭曲自己,不疑自己,終於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有它的特殊性,它不能反映一個時代更不能反映大多數人,只是太宰浴自我手剖後的醫療報告表,所以不憑對號入座,而且不可避免地具有誇大的成分。然而,這樣一部作品竟然在文學史上如此重要,同時也深入n。魯風説:精神的癖,讓像太宰一樣的人容不得半點傷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卑微而自由。他想打破什麼卻又沒有萬向,他的瀾普在於他用心看着漆黑的世界,雖然太宰治,被稱為無賴派文學大師,這本《人間失格》也是一本飽受爭議的破滅2木,但我卻想把二無穎”二字轉換為無奈”,深深歎是這個獨一無二的人,何為太師?力偉大眾人?用者共回只是做了一些別人沒有做的事,所以還不她把他叫做獨一無二的人,太串治的一生充病傳奇,五次自末,四度殉情未遂。

讀這書書的第一遍,我的心情是壓抑的,硬説太軍治頹廢消極,是非常不公平的,他其實是很可愛,很温柔的人。不知道別人怎樣,反正我從這位“厭世者”寫下的文章中,看到了對美的追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間失格》之於我的意義,也可能和別人不同。然而這位小人太宰治先生對世界和自己的愛卻是不容置疑的,現實中有的人把吃飯看成重要的事兒,寧可餓頓,也絕不將就吃口。有些人把感情當成神聖的事兒,寧可孤獨終老,也絕不將就找個人結婚。有些人把生命的體驗當成至高無上,既然不能忠於自我去生活,不如在虛空中沉淪。或許,這就是泊在我們中間那些人間失格者”的邏輯,而我們很早就會被教育到,如果秉承這樣的態度去生活,在現實的生活中你將毫無立足之地。

我們應該學會從容生活的不美,寬容自己的言不由衷,拋棄發於自我的生活理想,我們才能夠過得更好。希望和悲劇只存在在你的書中,而不是你的身邊。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26

《人間失格》和《自深深處》一樣,講述了本身內心扭曲的藝術家在他人引導下走向毀滅的故事。不同之處在於,《人間失格》的主人公也就是太宰治本人,並不是始終對世界充滿恐懼的,而是一度在無限信賴他的妻子身上看到了希望,這為更大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信任破碎後是徹底的墮落與絕望,“無限的信任是罪惡的根源。”

分析這樣悲劇的根源,一方面是他本人的過度理想主義在殘酷現實面前的荒誕不經所產生的人世是完全虛假的錯判,以及在此基礎上從小積累養成的偽裝,這樣的偽裝不僅加劇了被戳破的恐懼,也讓自己置入不真實的絕望的境地;另一方面,也有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沒有人情味的家庭環境讓他遇到疑惑得不到解答,直面醜惡最終加深自己內心的黑暗。而與《局外人》一樣,不能理解或者説對社會虛假的一面充滿批判的人,最終只會受到社會的遺棄。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27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被推崇到很高的地位,閒下來去看了看這本著作。驚訝的發現才255餘頁,居然不是宂長的故事,倒是讓我更能靜心讀下去。

不過一個下午便看完了整本書,大概不同階級的人看這本書會有非常不一樣的感受。阿葉的愁苦,是在家庭富足,揮霍享樂之後帶來的精神上的虛無。而我們,大多是平凡眾生,為生活焦慮,幾乎沒有閒暇的時光去思考自己真正人生的定義。

對於前半部分的阿葉,我生不出多少的共感。只覺得是生活的安逸造就了他不識人間疾苦,煩惱着不知所謂的事情。越往後看,逐漸理解,我們沒有辦法拿自身的經歷去評價別人的苦痛。為生活也好,為身體也好,為與這世界格格不入也好,都是苦痛,沒有一種苦痛是更加高尚的,對於當事人來説,每一種都能讓他生出放棄生命的想法來。

看完全書,我感覺到的阿葉至少已經是六七十歲的老頭子,然後他不過活了二十七載。精神上與這現實世界的格格不入,讓他少年白頭,用煙酒女人麻痺自己,自身也不能分清是真心亦或是假意。我不經為這種人生感到悲痛,他們實實在在應該是自由的大師,卻被污濁冰冷的現實桎梏,變為水溝裏的臭石頭,眼看着自己污濁。這種痛苦,比死亡來的可怕。

又想到現在幾乎是個精神世界覺醒的時代,無數人在重複着這種痛苦。為社會感到悲哀。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28

《人間失格》又稱為《喪失為人的資格》,很高興在茫茫書海中,與它相識。

但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在猶豫,要不要繼續讀下去?——“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一是怕用盡我目前的學識不能讀懂它,再是我不敢去想象這位作者是對生活有多失望才會寫出這樣殘忍的話語。最終亦是抵不住好奇,想去觸碰那沉鬱背後的孤獨。

《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這部被稱為是滴血靈魂的自白的作品,我更覺得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從開始對“可恥之事”的好奇,到後來“掩飾可恥”的共鳴,再是“被揭示可恥”的慌張,到最後“被救贖”的喜極而泣。

有些人認為這只不過是一部“令人不愉快的”、“自我陶醉”的作品,我卻覺得《人間失格》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它把問題説出來了,將那假裝樂觀開朗卻極力掩飾自卑孤獨的內心,暴露在世人眼中,至於你發現了問題,是抑鬱悲觀,還是下定決心去解決問題,那就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了。

許多讀完《人間失格》的讀者説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很像,但我認為葉藏一生最大的不幸在於壓抑自己的內心,放下自身姿態去討好別人,這和松子是不同的。松子的討好發自內心,無比熾熱真誠,而葉藏內心多疑敏感,臉上卻強顏歡笑。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小小的隱疾,明明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卻要裝作高興的樣子去接受許多違心的事情,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並不快樂,這個時候發現問題,去改善自己積鬱已久的情緒,去爆發,去釋放,不是很好嗎?

《人間失格》這一部醒醐灌頂的好書,儘管我很片面的表達了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但我不希望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葉藏”。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可能會很悲傷,可能會很壓抑,可能會很激動,也可能會和我一樣感到被“救贖”。

如果大家都能從這樣“悲劇”的作品,“悲劇”的人物中剖析自己的內心,正視那些恐懼,我想“葉藏”就會越來越少。

《人間失格》想讀就去讀吧,畢竟裏面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説的“一切都會過去的”。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29

我開始對這個世界放下戒心,慢慢的發現他其實並沒那麼可怕。

書中寫的是一個人從小就努力的去討好別人,不惜做自己不喜歡甚至厭惡的事,慢慢的使他走向了毀滅,在文章中作者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與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之中。其實在書中的一些情節也像一面鏡子反映了我們現實中的生活。殘缺的人醜陋,試圖邁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卻只能邁向毀滅。因為他太過敏感純粹,所以,註定孤獨,註定,他邁向毀滅。

他清晰的感知到這個世界的冰冷,他説:“人啊,明明一點兒也不瞭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唸誦悼詞。與其説人間失格是太宰治最後的遺著,不如説這是他留給這個冷冰冰的世界的遺書更合適。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藉大庭葉藏的獨白表達他的人生與思想:「信賴是罪嗎?」「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不論怎麼做,做什麼,都只會徒勞無功,只會讓人覺得更差恥吧了!」「苟活著就是罪惡的種子!我的不幸,是無力拒絕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絕,不論對方或是自己心裏,永遠都有一道無法彌補的白色裂痕。我被這樣的恐懼脅迫著。問問老天:不抵抗是罪嗎?」

非常沉重的獨白,是人生絕望的極致。太瞭解人生,也就絕對悲觀。這也許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劇。

太宰治用書里老板孃的一句話結束這本小説。“我認識的小葉,個性率真,為人機靈,只要他不喝酒的話……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一個向神一樣的好孩子。”葉藏喪失作為人類的資格,不是因為他卑賤醜陋,而是因為他像神一樣高尚。他只是一個在現實中並不存在的純粹的人類,因為太過純粹,而被醜惡的人類社會扼殺。對於神來説,人間無疑是個地獄,因為在心裏埋葬着最絕對最純粹的理想論,所以才更加無法忍受着世上的醜惡。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吧。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30

如果説有哪一部書可以讓人感到深深的壓抑,如同被鬼壓身一樣,喊也喊不出來,動也動不了的恐懼,《人間失格》絕對可以排進前三。人間失格的色調是暗淡無光的,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力感,以至於竟然不能一口氣讀完,我必須要歇一歇,緩一緩,帶給自己的衝擊實在太大。讀書最怕的是和作者產生共鳴,因為那樣你一下子就陷進去了,無法自拔!

葉藏從小生活在一個古板的舊式鄉下家族,“大家都板着面孔吃飯,就儼然成了一種儀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規定的時間內聚集到陰暗的屋子裏,井然有序地擺好飯菜,即便沒有食慾,也得低着頭,一聲不吭地嚼着飯粒”,如此壓抑的氣氛導致他對用餐時刻充滿了恐懼。而那時的他,還只是個小孩子。一直在想是什麼讓小葉藏如此敏感,對與人交往充滿了恐懼和渴望?也許是因為生來就體弱多病,天生的性格陰鬱,以及少與人接觸,讓他只畫地為牢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裏。人之初,性本善,他從書本中學到的絕對的善惡是非中為自己戴了枷鎖。當他看到世間與他所想並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時,他的價值觀開始動搖,他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正常的。他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芸芸眾生,一方面以高尚的道德要求鄙視人間,一方面又害怕自己不正常,渴望融入人間。他的潛意識裏希望自己變成一個俗人。而不是活的如此掙扎而痛苦。頗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負,可這只不過是他自以為的。

他缺少人類跟動物共有的最根本的執念、對於生存的慾望。在他父親問他想要什麼時,他無法回答、只是黯然的想:“世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我快樂”。世俗的、對於“物”的慾望,他完全欠缺。的確,他曾沉迷酒色,和睦的人類社會只能建立在互相欺騙上。之中能開朗的活下去的人,不是笨到什麼也察覺不到,就是聰明到學會了麻痺自己。葉藏卡在兩者之間。他聰明得恰到壞處——看了清一切,卻無法麻痺自己。也許酒色的温柔,正是一種良藥吧。

直到他遇見好子,他似乎又有了一種安慰與平靜,死寂之前的平靜。在好子被侵犯之前,葉藏把自己的痛苦歸於他不能相信、依賴人類的這個個人缺陷。這個信念同時也成了他對於世間、對於人類最後的希望——不是人類無可救藥,錯都在不正常的自己——他一直是這麼想而活下來的。當信賴天才好子的信賴被玷污時,他最後一絲希望也隨之粉碎。世界上已是一片沒有指標的荒野。“難道信賴也是一種罪過嗎?”之後,葉藏終於步向完全的毀滅。他沒有反抗,所以被關進了在精神病院裏、變成了瘋子。“不抵抗也是一種罪過嗎?”

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卑微而自由,這是葉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選擇。與他相比,我還是更喜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做一個幸福的人,關心糧食和蔬菜,關心每一個關心我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選擇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生活!人間失格,讀過便相當於一次心靈的洗禮,洗禮過後,依然要重複着日復一日的生活,並告誡自己,要好好的活……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31

《人間失格》是躺在書架裏好久的一本書,翻了幾頁,深感壓抑,便再沒有讀起。直到前幾天學弟説他在讀,又恰好成立讀書小組,便又和這書重逢。

坦白説,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是在看葉藏的故事,而更像在回顧和剖析過去的我。這一過程是痛苦而艱難的,卻也是刺激而痛快的。以至於在讀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在問自己: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過去?假若你也曾有過一段晦澀孤寂的時光的話。

對於有的人來説,相比活着,死亡真的不可怕。

讀《人間失格》,能夠清晰的感受到作者的掙扎與痛苦。然而卻絲毫不覺得同情,因為“同情”總是給他人,而《人間失格》裏的種。種陰暗,總有一款適合你。就像張國榮先生在《異度空間》中所飾演的心理醫生,以為看到的是“他人即地獄”,殊不知,自己才是地獄。

我們每個人苟活於世,除了見諸於朋友圈的種。種正能量,總還有更多的陰暗情緒纏繞着我們。有時候你隱隱的感覺到了它,卻又難以具體描摹,甚至不敢面對,便放它匆匆溜走,如果你不幸並非生性樂觀之人,那麼諸多頹喪會更加肆無忌憚的在你內心肆虐。後來那些遊離的陰暗情緒在深夜流出你的腦海,幻化成一本《人間失格》。

我很遺憾,葉藏沒有和這個世界和解。葉藏最後感慨他失去作人的資格,是他在做出了那麼多努力之後發現,他終究還是無法做一個正常人,他的靈魂依然無法得到救贖。更可悲的是,這些並非是別人的過錯,而是他自己。是他的靈魂出了問題,難以修補。這無疑是最絕望的事情。就好像一個完美主義者看到自己忽然殘缺的身體,難以挽回的那種悲慟。他再也沒有勇氣,也找不到辦法去融入人間了。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32

《人間失格》全書都瀰漫着一股頹喪、自暴自棄的氣息,甚至是厭世的,讀至一半,我開始疑惑它的悲觀基調為何會在書榜中常年居於高位。

以第一人稱描寫的主人公,有孤僻性格。從童年開始,“我”的內心思考問題就十分消極而深刻,深刻是往消極中不斷延伸,已至於“我”害怕和惶恐去跟別人交流什麼,但是找到了另一種表達方式——搞笑。用極盡搞笑的方式去面對任何事情,偽裝自己的悲觀內心。一旦出現看穿他的人,又會陷入十分的惶恐。

主人公的性格並非社恐,生於富裕有威望的家庭,是家中比較小的兒子,父親在家庭中是頗具威嚴和地位(在外當官),對父親有一定的害怕,但父親對他並沒有很嚴厲。抱着主人公的性格何為從小開始就如此悲觀消極的疑問一直讀完。之後的人生,也是一步步越走越壞,在高中時代就參加地下運動,結識狐朋狗友,吃喝嫖賭,然後以一次和有夫之婦的跳海殉情被救為界限,正式被家中斷絕關係,從此更是自暴自棄,窮困、欺騙、睡女人、酗酒,到後來毒癮成性,被關進精神病院最後被家中大哥接回鄉下養病。

主人公認為他人生的錯誤在於父親和比目魚。父親並沒有露面處理,擔保人是討好父親的門客比目魚。他無處可去,學業已荒廢,暫時住在比目魚家中。為何要將大部分原因怪罪在比目魚身上,是因為怪比目魚沒有很明確的傳達主人公家中的意思:如果還想繼續學業,那麼家中會幫助他、贊助他學費回到學校。比目魚出於心機的“好心”,告訴主人公自己考慮接下來要怎麼辦,他會給予幫助。自此傳達的錯誤信號,讓主人公不想給他添麻煩,或者供養他從而厭煩他,從此人生道路偏離。

這是書中“我”的觀點,可以看出,“我”沒有一點積極心態,把人生偏差過錯輕易歸咎他人,(假使“我”得知真相,但參考“我”的習性、性格,人生也不一定會回到正途)並且“理所應當”地越過越混,一直似乎都是在尋歡作樂又窮困潦倒的邊緣亦夢亦醒,又異常孤獨。

書的最後附着上了作者太宰治的生平軌跡,太宰治本身命運曲折,書中很多主人公的經歷和都與他類似,最明顯的是主人公和作者都多次嘗試自殺,自殺的方式幾乎相同,可以説本書也是他自身的一些自述。

對於作者的自殺原因,我們無從而知,從譯者的推測中可以窺中一二,他是這樣一個內心擁有至高無上的温柔的人,對待女人即使如此,因而無法拒絕情人的自殺提議。折射至《人間失格》中出場的女性也頗多,佔據大幅,各自撫慰、陪伴過主人公一段時間。

這本書的價值,可能要研究過日本歷史和文學發展史,才能更深刻體會。瞭解生平後發現太宰治是日本一個重要而多產的作家,主導着當時二戰後“無賴派”文學。本書是我讀過他的第一部作品。有機會去研讀日本史後,在讀作者一些其他作品應該會更好。

所以,理解淺顯的我,怕不好下筆,也拖延和中間擱置了這篇讀後感。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33

“人的一生在追求什麼”金錢,名利,長生……相信答案會有很多很多,然而,有一個人,他在追逐的,是死亡,以自己的身軀給予自己死亡,也就是自殺。他的名字是太宰治。

而太宰治先生帶給我更多的震撼,則是在他的經典之作《人間失格》中。《人間失格》描寫了主角大庭葉藏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的否定的過程,同時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可説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表達出來,因此也可算是他半自傳性作品,並且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從滯澀的文中更可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自己劃下最後的句點。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什麼呢?

“與其紀念他的生,不如紀念他的死。”是後人對這位一生多次求生直至1984年結束生命的無賴派大師的評價。亦或許,死亡是太宰治先生的一種重生吧。

人間失格,即為喪失了做人的資格。小説從虛擬人物大庭葉藏的一生去體現着太宰治先生眼中自己那“充滿羞恥的一生”,是一篇半自傳體小説。

《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自白。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34

讀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感受頗深,似懂非懂。

這本書以手札的形式表現了太宰治的內心獨白——一個渴望愛又不懂愛的“膽小鬼”。只不過將故事的主人公換成了一個叫葉藏的青年。

面對世人,葉藏總是怕得發抖。他無法理清人類生活的頭緒,他將懊惱暗藏於心,一味地掩蓋自己的憂鬱和敏感。所以他常常用滑稽搞笑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恐懼。

他生來就是是一個孤僻的孩子。他曾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但都被救了回來。在成長的道路上,葉藏只交了兩個朋友,但交友不慎,同他們走上了歪道。

但最後葉藏頓悟了。梅勒斯請求他的朋友作為人質等待他趕赴刑場。如果梅勒斯沒有回來,那麼他的朋友將替他而死。但梅勒斯最後冒着風雨趕到了刑場。

葉藏也從這個故事中找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他開始慢慢接受這個世界,至少他可以與別人交流了。

太宰治曾説過:“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又是還會被幸福所傷。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這就是《人間失格》。在這裏,人性的醜陋和虛偽,無可遁形。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35

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走飯

你知道的,就是有人可以這樣輕鬆自然的談論死亡,彷彿在談論一日三餐、週末旅行。

生存並且不厭惡自己,並不是人人都有的能力,痛苦這種東西,與生具來根植於一些人的心裏。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1948年,太宰治寫下《人間失格》後便跳河_,《人間失格》無疑成為天鵝之作。作為一部典型的自傳體小説,故事的主人公大庭葉藏是太宰治人生軌跡的復刻。大庭葉藏近乎固執地認為自己是一個“邊緣人”,他性格敏感且脆弱,與女友相攜自己雖然倖存卻因為女友遇難而獲教唆_罪而鋃鐺入獄;他思想反動,參加非法的右翼社團;他終於靜下心與一個女子相愛並結為夫妻,卻因為歹人玷污了他的妻子,致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墮落。他選擇吸毒,不時尋找短見。後來,大庭葉藏被送進了精神病院,拋棄了整個世界,然而卻也可憐地被世界拋棄。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並不知道來到這個世界的好處何在,但有些人在發奮中奮鬥中尋找生命的好處,有些人卻從很早就開始正因迷茫而放下,我不知道是上天怎樣的安排,令這個原本富有才華的男生,這個臨死但是才38歲的男生的一生竟是如此悲愴?好在最後,他最後自己做了一回主,跳河身亡,生而為人,他很抱歉,但是死去的太宰治並不知道,他會對更多的人抱歉,總是説是最不負責的選擇,就算是在宗教裏面,靈魂也是無法解脱的,而這些,不知道太宰治是否知道,他的靈魂又是否能夠逃脱那縱身躍下的冰河,每一世的功課總要做完,沒有做完的就算是想逃跑,大概也只是徒增留級的悲哀吧。

這是一個暴露負能量會被咪蒙小姐罵翻的時代,我們太需要顯現自己痴迷於讀書旅行健身的政治正確了,沒有人敢像《人間失格》一樣,把陰暗的自己撕碎了給別人看。可是如果你像我一樣,在凌晨三點和太宰治來一次精神碰撞,那麼你不願意再佯裝幸福。談到人生的真實狀態,我在本書裏也找到了最恰如其分的一句描述:

現在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只是一個談不上幸與不幸的存在罷了。何為生活?

昨夜,美酒入喉,我心歡暢。今朝,酒冷香落,徒留荒涼。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36

故事是由三張照片引起的,上面留下的是“大庭葉藏”幼年,青年,壯年的人生痕跡。自然,也暗藏着作者的前半生。

“他曾在夏天在單件和服中穿上毛衣,只為搞笑;也行因為怕父親掃興而在半夜潛入客廳在父親的本子上寫上‘獅子’二字,只為不讓父親因自己而掃興……”這一切的最終目的不過是為掩蓋自己的憂鬱和敏感,偽裝成純真無邪的樂天派,塑造成一個滑稽逗樂的怪人。他對這個世界太過畏懼,認為世人比獅子、鱷魚甚至恐龍都要可怕。他曾説過“面對世人,我總是怕到發抖”他太過敏感,太過小心翼翼,以至於最後被送進了瘋人院。面對世人,他總是怕到發抖,而面對這個世界,他又何嘗不是呢。

他在家之時,做的幾乎為違心之舉。過年時,家父要為孩子們採購禮物,便讓孩子們寫下自己的心願單。他並無所求,準確的説是沒有自己的思想,於是父親對着他問想不想要舞獅,他莫不作答。可是當別人都睡去時,又偷偷往心願單上寫下“舞獅”二字。他的靈魂無慾無求,寫下那二字只是為討父親歡心。他具備了那個年紀不該擁有的“欺詐”的人格。

最後,他被“親人”送往一個沒有女人的地方(他自己所要求的)——精神病院。

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生活會告訴你,哪有什麼一帆風順美夢成真,只不過遍體鱗傷後慢慢降低了對生活的要求,適者生存罷了。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37

“三張照片,三篇手記”,書不厚,若投入,三小時足矣!

電影版的《人間失格》我是很早就看過的,依稀記得是大二,只記得畫面陰鬱,似乎講的是一個富家子弟的淪落生活,偽裝,不羈,放蕩,酒精,女人是他的特寫,僅僅如此而已。

我喜歡這本書的名字,人間失格,自暴自棄的代言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又是無盡的悲哀。

雖然書中寫的葉藏過的是充滿可恥的一生,但是在他自我否定的過程中,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這本書中承載了作者的一生經歷與思想,書中的葉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作文的淺薄,又不斷被朋友利用,卻認為妥協退步才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為了混跡世間學習人性的種。種卑劣。

其實我認為葉藏的一些做法雖然讓他走向毀滅,但是他的做法卻不是無緣無故,而是為了迎合,為了更好的去和別人相處,雖然“人們”都在説要做好自己,無關別人,但是誰又能真正的不在乎別人呢,所以作者在做一些“人們”所不認同的事的時候,應該錯的不是他,而是整個世界。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生活會告訴你,哪有什麼一帆風順美夢成真,只不過遍體鱗傷後慢慢降低了對生活的要求,適者生存罷了!

即便如此,我們仍需要堅韌的活着,我從不認同人們的自殺行為,人就算百般不如意,百般不順心,但是自殺是一件很愚蠢,很不負責的事情,如果現在你很痛苦,那就活着吧,體驗這一切,今後或許你所遇到的事情都會是美好,差也沒有關係,正所謂,無痛苦,不人生!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38

總有人認為,葉藏,太宰治的縮影,是頹廢,不堪的,“因為我更像一個醜陋的怪物,雖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當做一個怪物。”他那樣小心翼翼的活着,用所謂的處世之道教養出的做戲的習慣,偽笑着去迎合按理,合情,應該討好的人,這個碰着棉花彷彿也會受傷的謙卑的人,只能用這種做戲的方式,保留他那顆聖潔純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間失格》描述的不是頹廢的精神,而是極度的理想主義、因太過高尚而迎來破滅的理想主義。

殘缺的人醜陋,試圖邁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卻只能邁向毀滅。因為他太過敏感純粹,所以,註定孤獨,註定,他邁向毀滅。小時候的葉藏是一個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着同齡人所沒有的敏感。雖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間,但是給人的感覺確實離羣索居的,與周圍的人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他的幸福觀與這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觀都大相徑庭,併為此而徹夜難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這種狀態,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離經叛道的,一旦他表露這種想法的話,大概會被人當做精神病人送進冷冰冰的醫院吧。

長大後的葉藏越發的頹廢,逃課、酗酒、抽煙、娼妓,糜爛的生活像極了我們眼中壞小子的形象。他陷得越來越深了,終於在某一天,與常子一起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常子死了,葉藏還活着,只是這種活着真的是葉藏所需要的嗎?行屍走肉一般卑微的活着……除了壓抑,還是壓抑,找不到別的形容詞更能形容讀人間失格的感覺。

“都是他的父親不好”,“我們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就算是喝酒……也是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東西,酒並不是人們主動就願意去喝的,似乎,這是一個解脱方式,雖説是一個不高明的途徑,但也是人想要去麻痺自己的一種方式,如同阿葉説的,他一次都沒有想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於是他的解決方式便是傷害自己!

當世人知道書中的葉藏被送入瘋人院時,書外太宰治的生命也止於了他的第五次自殺,我想這或許便是最精彩的悲劇。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39

《人間失格》給我的感覺是——震撼!寫出那樣可以與讀者共鳴的作品,當時我就想作者太宰治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結果得知他在寫完這部作品後便自殺了,非常遺憾那,我很少見到文學界有這樣作品如此衝擊人心的,那種深藏在人與人之間的東西,居然這樣輕易就描寫得這樣清晰。

本作以一個少年寫下的遺詔為線索,由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組成,第一手札寫的是少年對處世態度的困惑,第二手札則是寫了少年日益墮落的生活,第三手札便是生不如死的哀怨。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40

一週的時間,讀完太宰治的這本書

很多人説這是一本閲讀體驗不太好的書,很多人説這是一本充滿抑鬱的書

但我卻從中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而直到讀完也明白了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真正含義。

先説三章手札,作者不管是在童年還是青年亦或是中年。一直都在為了別人活着,不管是小時候為了博得父親一笑,把想要的禮物從書換成獅子舞面具,還是長大,成人,懂得世故以後那種完全沒有自我活着的狀態。所謂我很抱歉,是自己像這個世界妥協像自己的道歉,是一種對如同木偶人生的嘲笑。

手札之後的內容,作者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加以論證這件事人是應該活出自己還是成為別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另外,很多人説,作者對這個世間充滿了絕望,但這句話應該還有下句:同時也充滿了希望。

只不過,那種留於文字表面的絕望太過濃重掩蓋了在深處沉寂的希望。

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就是在寫自己,比如作者本人的種種表現,比如那個出名以後墮落的畫家,比如最後這個故事的父親。沒有人可以做到活出真正的自己,如果你還想悠然的活着,勢必要對自己做一些改變,一天天一點點。

最終,你成了所有人都喜歡卻唯獨被自己討厭的人。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41

有點喪的書,但不得説不是一本值得讀的書,雖然我讀的沒有很細緻,也很斷斷續續,摘抄了兩段喜歡的話,第一段像墜入人間的魔鬼,一種滿滿的失意;第二段像墜入地獄的天使,一種滿滿的温暖。

01哭的對於我來説,如今已不再有什麼幸福與不幸了。只是一切都將逝去。

在我一直過着地獄般生活的這個所謂“人”的世界裏,這或許是唯一可以視為真理的一句話。只是一切都將逝去。

02.天使隱去翅膀,宛如降落傘一般,飄落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我飄落在北國的雪原上,你飄落在南國的柑橘地裏。而這羣少年飄落在了上野公園。差別僅此而已。少年們啊,從今以後,無論你們如何長大,都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容貌,不要抽煙,也不要喝酒,除非逢年過節,而且,要持之以恆地去愛一個姑娘,一個靦腆而又有點臭美的姑娘。

其實説真的,這本書,斷斷續續讀,懵懵懂懂中窺視太宰治描述的那個失去“人”的資格的這個世界,我感覺自己始終並沒有真正走進那個世界。或許如果真正走進去了,如果出不來,應該會很痛苦吧!真正領悟了,才能向死而生。

光明的背後也會有陰影,可是我們還是選擇向陽生長!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42

人間失格~喪失了做人的資格,這是主觀的一句敍述,作者就是這樣一個自卑到絕望的人,讀書我總覺得是橫看成嶺側成峯。角度和側重點都是自己主觀的感悟,沒有對錯,只有是否合適,這本書我覺得要有陽光心態的外向的人去看蠻好,因為長生之花,最絢爛美麗的生物多生長在腐朽,潮濕陰暗的接近死亡與絕望的地方,但是我覺得的它的存在就代表着一種希望,人性都是有弱點的,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的去面對自己的陰暗面,讀這本書前,我不理解抑鬱能給人帶來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天真的以為只是自己主觀的恐嚇自己,自損,怯懦,但是看了作者很多的心理描述,我覺得它真的可能是一種病,跟感冒一樣,需要治療,不是主觀上單純對自己的恐嚇,也不是一兩句那麼簡單,有人説這是一本致鬱的書,我覺得看起來相對輕鬆,因為很多人的視角可能更多的是同情,憐憫,雖然有很多跟自身相似的陰暗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但是整體上像是在讀別人的故事,沒有融入其中就很難有那種震懾和傷害,畢竟多數人還是正常的,不過過於低沉的,可能會帶來困擾。

不過總結一下我還是覺得,人間失格是作者覺得自己喪失了做人的資格,因為自己的軟弱,曲意逢迎,從小就變態的心理人格,但是也告訴了我們,這都是他自己以為,所以做人要有一個強大的人格自信 積極,事情總會解決,相信自己才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水不盡因有源,人生需要戰鬥的事情太多太多,修行就是培養一個堅強的意志,用於承認自己的弱點,接受他,努力變的強大。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43

從小像個小丑一樣捨去自己、用怪誕的行為與言語向他人獻媚一般地搞笑、在他們的笑聲中綦切地找到自己的價值一樣,重複着無意義行為的葉藏。

十分自卑,同時又十分自大;他自卑到以為自己一旦揭開丑角的面具就會被這世界拋棄,卻又自大到對那隨時可能拋棄自己的世界嗤之以鼻。

一個人從充滿希望到絕望再到撿回希望最後迴歸絕望的一生

葉藏的悲劇來源於他過於感性敏感的性格和那個討厭的時代,即便在世界的惡意與身為異類的壓力交織出的悲劇中,葉藏也努力地嘗試過融入這個世界,他的的確確想過好好地活着。

我們在某種時段都當過葉藏。

所以要學會保護自己呀,可以看透,但是不要親身經歷,不要對人有太多期待,就算深處地獄,也要自己走出一條道。至於手中的牌,自己去爭取。

不要喪失自我,時刻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成為別人的附庸,也不要對人有期待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44

高三那年讀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有的只是無處安置的憤怒。丑角不能夠贏得別人的信任,也不能使他人真正快樂;對拒絕別人懷有恐懼;極端消極避退美好的可能;每個故事只是剛剛開始就沒了下文;沒有目標和希望,悲觀,頹廢,絕望,生無可戀等等讓我對其感到厭惡。

半年後對傳統文化不再感興趣的我卻也不再討厭人間失格,因對其產生了同理心。時代的車輪從未像現在這樣走得如此迅速,我們大多數人都在持續焦慮,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自然挫折也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它會讓我們產生強烈的自卑感,最終忍不住自暴自棄,於是抑鬱的人變的越來越多也變得再正常不過。

葉藏把自己裝進殼子,形成了一個封閉的自我,與現實徹底割裂,他渴望愛,渴望幸福,也試圖去尋找愛,尋找幸福,但每一次愛和幸福出現,他又開始逃避,甚至自我毀滅,一步步走向悲劇的深淵。結尾的時候作者借金橋小酒吧的老闆娘之口概括了葉藏:我們認識的小葉個性率真,幽默風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個神一樣的好孩子,前者是指世人眼中的印象,後者才是原本真實的。就像心理學家榮格所説,所有人內心的無意識深處都存在着一個永遠的少年原型。葉藏不就是一個充滿理想的,永遠的少年嗎?他對幸福人生懦弱但執着的追求,又何嘗不是我們自己內心深處那個充滿恐懼,又渴望實現的自我呢。

時間再過去半年,我注意到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於是我意識到了他的罪惡感大多來自於社會道德。比如他在社會中扮演的兒子這個角色,他的父親對養兒防老這個概念不是很強烈,但很在意個人意志及榮譽的延續。他完全沒有盡到該有的責任,毫無疑問他是體制內的失敗品。所以一直以來,他不得不害怕自己家庭背叛他,逃避他,甚至批判他,事實也確實如此,只是他到最後也依舊留戀和依賴。

世間不過只是人與人之間的爭鬥而已。如果沒有枯木引導葉藏進入深淵,葉藏會不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呢?我想不會,他花一生也難以治癒自己的童年。他不信任別人,也沒有成全過自己。他內心空虛,無時無刻不在尋求外界刺激,試圖藉助某事某物使他的精神和情緒活動起來。他只需要被人拉一把就會跌入深淵,獲得救贖卻要走很遠的路,事實上他算不上不幸,只不過談不上幸福罷了。

故事的最後,他説一切都會過去。這句話莫名刺痛了我。27歲的葉藏頭髮花白,看起來已經是四五十歲的樣子,寒冬來臨,坐着烤火的時候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詭異的模樣比死人的面相還要難看,似乎他坐在火盆邊伸手烤火的間隙,生命就會自然消亡一樣。從瘋人院出來的他在世人的眼裏已經失去了做人的資格。瘋人自古有之,但隨着現代精神病學的誕生,尤其是隨着佛洛依德學説的推廣,我們開始把瘋狂的人看作是有精神疾病的人。於是,瘋子成了正常,理性和秩序的反面,是需要被規訓被懲罰被治療的人。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但這要跟誰去説呢?過去的路黯然無光,未來也難以被照亮。

現在我開始關注意識形態對個體的影響。將自己置身事外的感覺就像在空中鳥瞰在十字路口行走的自己一樣。人間失格所講述的故事主要發生在1930年期間,當時日本整個國家社會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態,冷漠的家庭和動盪的社會,讓葉藏過早的認識了是人的本性,並對這種本性產生了深深的絕望,他擁有極強的自尊心,追求內心深處的至善至美,但又太容易受傷。敏感的神經使其逐漸封閉自己的內心,於是他失去了愛的能力。

但當我用這種方式對自身進行思考的時候總感覺不對,似乎有個聲音告訴我:個人永遠不可能將自己對文化的認知同塑造自身的文化的意識形態對話,有關這方面的思考不過是自身的偏見而已。我無意褻瀆你的感情,但也許你的記憶有所偏差。

人間失格促進了我對美的認知,雖説認知也存在階段性,我現在對線性時間中對過去存在的事物的認知也許和以後有所不同。但當下感覺得到的極美之物在這一個階段裏不由分説地主宰了我。令我全身心地感動,所以它應該是我終身的神祇。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45

不知道為什麼,看太宰的作品總會讓我想起小時候。那時小我十歲的弟弟背不會英語單詞,盯他背,好久背不下來,就會像老師拉出學生的手拍板子一樣地拍他,甚至拍哭他;上國小同班的堂姐數學成績不好,給她講題多遍不理解時就恨得掐她的手,掐出印子來。回想起這些嚇自己一跳,感覺自己小時候整個一個小壞人,怎麼下得手去?

回神,發現,這太宰,竟然引出我這些不那麼堪的記憶。

太宰的作品,硬生生讀出一種善良的悲愴。每一份小心翼翼的善良背後,都是一張對人性洞察又冷漠悲涼的臉。你也不知道為什麼太宰那麼小的年紀,會有那樣一副看人對事的視角:完全的置身其中,又完全的剝離在外的局外人的狀態。有時候你會心疼他那份取悦於人的小心思,有時你又會可怕於他對人心的一語中的,更多時候你還會厭惡他局外人的自高,可笑他自以為洞察了世界和人性。

《人間失格》是太宰半自傳的作品,葉藏是他。他對父親有記述,議員然後落選,最後離世。小時候在父親筆記本上鄭重地寫下“舞獅”二字是我記得最清楚也是最心疼的一個他取悦父親的畫面,沒有同齡小朋友的任性與天真,他滿腦子地想、謹慎小心地做,在自己的想和做的重壓下生活,讀到此寫到此,滿心的難過要集聚到眼眶,只得停頓片刻,用自己每天吃飽後想零嘴的童年記憶來平復。竹一是他提及國小時候的唯一朋友,因為只有竹一看穿了他在裝傻充愣來取悦眾人。很難説竹一他是真的看出來還是假的,但無關,至少葉藏找到了可以讓自己放鬆的慰藉,而竹一的預言成為他離家的動力。相知的鼓勵,是一種力量,是一種作為人而被信任被支持的感動,無懼未知。

太宰相當矛盾,一方面他看得很清、一方面又很懦弱;一方面想要一切都好、一方面卻又肆意破壞。葉藏是這樣、直治也如此。就這樣,不放過自己,在自己的世界裏矛盾糾結、肆意拉扯。也是這樣,讓讀者厭惡又心生悲憫。你讀讀直治的遺書,“人,就像有享有自由生存的權利一樣,也享有決定自己什麼時候死的權利,可是我覺得,只要母親在世,這個死的權利是不得行使的,否則就等於是親手將自己的母親殺死。”評判他為徹底的冷漠,不能啊,他有對人體貼的責任感,至少對他存在於世的這個源由,他有責任的。可他卻在母親在世時,啃老買醉不着家。你品品葉藏的快樂,與由子相識後他租了房子、戒了酒、全身心投入到職業漫畫創作中,一起吃晚飯、看電影,還有了快樂的描述,“更令我感到快樂的是同這個打心底裏由衷信任自己的小新娘待在一起,聽她説説話,欣賞她的一顰一笑。”這是真正的人的期盼,不過最後還是消散了。渴望卻從不努力爭取。讀完整本書,感覺有一肚子的話要説,可腦子裏一團亂,又不知從何説起。在屋子裏踱步踱步,一整天沒什麼思路。

電子書裏面好多批判的評論,每每看到便覺得真是粗鄙。每個人,都是由千千萬萬次不同的呼吸造就,也許同過呼吸,必定不一直同呼吸,那些負面的評論,哪裏夠得着呢。

只是一整本人間失格里,我就注意到一次對快樂的描述,那是葉藏對信任的珍視。不知道太宰治留下這作品的意義何在,只是讀着讀着就會想起小時候,不計後果的壞、難分是非的傻。一直以來都感覺自己從未長大,如今再回頭,不一樣了。好像是太宰治在提醒,我沒有壞、也不再傻,即使知道這生命毫無意義,但一直都在努力盡着生而,為人,以及對人的責任。

最後的最後,請大家善良,願世界和平。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46

這不是那種可以一氣呵成看完的流量小説,這是需要細細品的那種書,要周圍安靜,月色如水。

很好玩的一本書,大多書裏都是女人出示色相,這裏偏偏男人出示色相,有點鏡花緣的味道,卻又不盡相同。食色性也的世界裏,在寫者筆下,都是假來假去的一時相互利用,無論身體還是精神上。雖然筆下冷酷,現實也正是如此。只是,寫者對男人偏愛,粉飾得太好,對女人不但少幾分筆墨,還會刻意讓其格外“生動”,似乎不如此不盡意,倒也的確有奇特的味道和效果。其中一篇,似乎終於讓女人美了起來,卻又有些不食人間煙火。也許寫者眼中,女人不是在天堂,就是在垃圾場,可能是寫者的理想吧,或者如柏楊所説,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難。

原以為是應該抱着嚴肅認真地面孔去面對字碼的,讀書的過程中卻是其樂無窮。因此,不得不感歎寫者的精神之高,如此醜陋的世間,能寫出漫畫的效果,如此的少。

葉藏的搞笑,也許就是寫者對自己的無奈,自己笑對生活做不到,不如看他人歡笑。很有趣的人,一邊流淚,一邊笑,也許是笑着走的。

非常值得閲讀的一本書,很棒!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47

20xx年8月5日,我讀完了《人間失格》。

這本書由序言、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後記共五部分構成。其中序言和後記作者以第一人稱,訴説“我”看到了主人公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中間的三篇手札與照片對應,則是用葉藏的第一人稱來敍述了膽小懦弱的葉藏的經歷以及他為了逃避這個世界而終日放浪形骸,最終一步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自我毀滅之路。作者太宰治以纖細的文筆,書寫對人生的哀歎與嘲弄。無奈與諷刺,憤懣與惆悵,陰鬱頹廢的毀滅美學的悲情演繹,表現了戰後日本人“精神”與“感官世界”雙重萎靡的傑作。

葉藏通過同學竹一,獲得了自己的信仰。他決心要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壓抑。但接踵而來的是來自家人和朋友的嘲笑與批評,從小養成的弱小的性格也使的葉藏不敢反抗。信仰的種子還沒有發芽便已經死掉了。就連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屬於自己的愛情,也被這個社會所奪走了。當失去一切希望時,魔鬼便悄然來臨。葉藏最後還是敗在了世俗手中,陪伴了他一生的演技也沒能讓他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

《人間失格》不是在描述一個悲傷的故事,它只不過借一個受害者的口吻來講述人類的醜惡,自私自利,好逸惡勞……我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感受:我為什麼要活着?來到這個世界我能做什麼?《人間失格》問的就類似這樣的問題,但我不希望你的選擇是和作者太宰治一樣的道路,逃避殘酷的現實與自身的力量不足,須知存在就是合理,倘若不能轟轟烈烈地幹一番失業,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一個普通人。

在太宰治的心中,葉藏並沒有失去做人的資格,而是沒有渾渾噩噩做人的資格。他的身上難得有着善良與真誠,卻無法得到救贖。人性的光輝終究沒有照亮當時的社會,反而被無盡的黑暗所吞噬……

最後的這句話,送給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愈是敏感、愈是膽怯,愈會企盼暴風雨降臨得更加猛烈。”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48

世界文學多種多樣,那你是否聽説過日本的“私小説”。日本一向都有“私小説”傳統,這一詞廣義解釋為凡是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手法來敍述故事,就成為私小説。但多數人更傾向於狹義解釋,認為私小説脱離時代背景和社會生活而獨立描寫個人身邊瑣事及心理活動。

太宰治,一個於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的作家。他的作品歷來都是私小説的典型文作。太宰治出身於貴族家庭,他的一生只有39年,卻驚動日本文壇,以至於他去世了近80年,還是有許多粉絲。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先生的絕筆,也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葉藏是一個從小孤僻,生性怯弱敏感,對人類充滿恐懼不安,人總是遺憾自己所擁有的。葉藏出身在貴族,卻害怕吃飯,害怕跟人説話,等他來到城市,卻染上喝酒抽煙的陋習,生活好像充滿希望,又好像暗無天日,對於葉藏來説,他的一生都在尋找活着的意義。他在眾人面前扮演小丑,但笑只是個表情,與心情無關,世事往往如此,越是刻意經營,越是失望。

孤獨是一場無人送藥的重感冒,直到他遇到了常子,一個讓他怦然心動的女孩。最終,他們都沒有找到活下去的希望,決定殉情,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常子死了,葉藏活着。

父親為此與他斷絕關係,他每天渾渾噩噩,甚至染上了毒癮,他覺得,生活挺好,不好的是他自己。後來,他又一次墜入愛河,直到他的愛人出事,一切又回到了原樣。在一無所有的年紀他連快樂都給不起自己。朋友們覺得他瘋了,把他送進精神病院,對他來説,活着就已經竭盡全力了。結尾,他被哥哥帶回了家,27歲的他已經滿頭白髮。

説實話,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喜歡這本書,但是總是情不自禁被他吸引。其實太宰治先生所推崇的並非陰暗,而是這樣醜陋乃至殘忍的故事背後所藴含的深層次思想,其主線是追求愛與自由的真實,尋求人性的解放。我們在放縱自己的同時渴望救贖,卻無力於控制自己,故是迷失本心,故枉費這一世的意義。但,一個人若是沒有裂縫,陽光如何穿透而入?人間百態,抵達不到的深淵便是人性與不斷髮酵的慾望,既然這世界不可能成為我們想象中的那個模樣,為何不求同存異,再給世界,給自己一個機會?

願我們生而為人,人間有格。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49

《人間失格》,日,太宰治。

看完有一段時間了,很多共鳴,想寫點什麼,又表達不出來。

太宰文學是“青春文學”,亦是“弱者文學”,應是因為其作品甚至其人的迷惘掙扎痛苦卻不妥協,是少年人才會有的煩惱吧,而正是因為敏鋭聰慧看穿一切仍不妥協,導致其成為“人間失格者”,也就是世間弱者,最終選擇自殺放棄掙扎。

五一假期時與朋友相處,聊起這本書動情地翻至打動我的第一個章節,朗讀勾畫出的語句給她聽“雙方相互欺騙,卻又頗為神奇地毫髮不傷,相安無事,好像沒有察覺到彼此在欺騙似的—-這種顯得乾淨利落而又純潔開朗的不信任案例,在人類生活中可謂比比皆是。不過,我對相互欺騙這類事並沒有太大的興趣。”講作者如此簡練精準的用幾個詞語刻畫出人際關係的真相令人擊掌,然而朋友卻並無相同感受,認為我會共鳴是因為工作人事頗為複雜之故。可明明,幾乎在所有的與人相處中,包括至親,我都會不定時有這樣的感受啊。

譯者在序言裏説道:“在現代,一旦試圖富有試驗性地、忠實於自我地生活下午,就很有可能遭到社會的疏遠和異化,成為‘人間失格者’”。應是很好的詮釋了人間失格,而我很多時候感覺不適的來源也大都是人際交往中的失格,時至今日,年近不惑,依然不願眼睜睜看着自己妥協越來越多背離越來越遠,所以,總想離開,只在可以釋放本性的二人世界裏躲起來再不出來。很多時候,在與人相處時感到難熬麻煩處理不來時,總會想起太宰的那句:“生而為人,對不起。”不過還是幸運,至親不曾給我的充分在身邊人這裏得到很多,所以不曾起悲觀念頭。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50

《人間失格》這次是第二遍閲讀,家裏有紙質版所以之前看過一遍,以前看書大部分時候都是每天睡覺前翻幾頁,時間久且不走心基本也都助眠了,這次看的比起上次認真多了,所以看完的感覺是明顯不同的。上次的倉促讓我只是很簡單粗暴的覺得這個“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的“渣男”戲真的好多,當什麼畫家,憑藉戲精本精、一副好皮囊、不錯的女人緣以及有話題度的家世一定能在演藝圈殺出一條血路。

這次讀完之後男主人公的形象沒有什麼改觀,我也不想推翻之前的評價,但是我承認我忽略了很多細節,那些細節無一不是人性的高光時刻,而且整篇故事結束的時候他不過27歲,再來回溯過往,覺得命運對待一個孩子下手未免重了一些。

“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裏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這樣的解釋在我看來過於蒼白無力。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則故事“當別人不小心將水撒到你的身上,大部分人都是不快的,但是淋了雨就不會,就只會怪自己沒有帶傘。”男主人公很明顯被暴雨澆透了。

卡夫卡在日記中這麼寫過“凡是活着的時候不能應付生活的人,就需要用一隻手稍稍的阻擋住他對自己命運的絕望……同時他要用另一隻手記下他在廢墟中看到的東西,因為他能看到與別人看到的不一樣的東西和更多的東西;歸根究底,他在一生都是個死者,但卻是真正的倖存者。”看過這樣悲傷的言語,通常是不敢去思考的,生死本就是困局,沒有人能逃得過的,誰不是一邊昂首沐浴陽光,一邊蓄力植根土壤,唯明唯暗都不足以活命。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51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作者太宰治藉由主人公葉藏的人生遭遇,巧妙的將自己一生的遭遇與思想刻畫其中,並且藉此提出身為人真切的痛苦問題,從帶澀的行文中更能體會其內心深處的苦楚。

如果你發現這個世界殘酷、複雜以致難以忍受的時候,你是否會選擇這種“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的頹廢性的人生哲學?作者通過故事情節揭露了人的陰暗面,揭露了每個人所展現的不真實的自己的虛假的一面。在作者看來,自己被認定是頹廢的。在世人眼裏“我更像一個醜陋的怪物,雖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當做一個怪物。”他那樣小心翼翼的活着,用所謂的處世之道教養出的做戲的習慣,偽笑着去迎合按理,合情,應該討好的人,這個碰着棉花彷彿也會受傷的謙卑的人,只能用這種做戲的方式,保留他那顆聖潔純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間失格》描述的不是頹廢的精神,而是極度的理想主義、因太過高尚而迎來破滅的理想主義。

讀完此書,才真正理解了書中的一句話“懦夫,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讓他受傷,他甚至會被幸福所傷”,作者敏感脆弱及純粹的內心,讓他終其一生都在試圖邁向完美,註定了其孤獨,註定,他邁向毀滅,被他的純粹致疾生亡。他清晰的感知到這個世界的冰冷,他説:“人啊,明明一點兒也不瞭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唸誦悼詞。“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也許他的看法太過偏激,世人麼,總是相信時間有真情和温暖的。可是我們都知道,一路,走走停停,所有人,聚散離合,最終,仍舊是孑然一生。沒有人會將胸膛剖開,將軀體內的陰暗祕密全數交予他人,只是為了一生中那個短短的瞬間能夠感到絲毫的被在乎的温暖,略微帶些自棄意味的選擇輕信。葉藏不願意輕信,脆弱單純的心靈豈能接受隨時而來的打擊。面對陰暗、扭曲、脆弱,固執的呆在自己的領域裏。這可能就是作者最終選擇投水的原因吧?

這本書説到底我覺得並不是倡導悲觀主義,更多的是理想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