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人間失格》讀後感

校園8.72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間失格》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間失格》讀後感

《人間失格》讀後感1

怎麼説呢?一本不適合悲觀者看的書,一本樂觀者不用看的書(僅個人觀點)。但也許有人會説,還挺適合悲觀者看的,因為看完你會發現還有人比自己活得更艱難,更卑微。那我想説,然後呢?讀完小説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我不想説小説的內容。因為覺得沒有那個必要。大千世界,無論哪個時代都有無數的無名弱者。只是一種機緣通過小説我看到了一些。但是又何必再把它們敍述一遍呢?這樣做不僅一點好處都沒有,還有可能影響別人的情緒,因為除了瞭解那個時代一些卑微的人生存方式,我沒有在小説上找到任何可以分享的東西。我並不會嘲笑他們,但同樣我也不會同情他們,他們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無論以什麼方式結局他們都不屬於無辜者。

裏面的故事過於擰巴,也許三觀的不同讀起來總是有些壓抑。一本我不建議閲讀的書。

太宰治——1909年出生於津輕地區首屈一指的地主富豪之家。從學生時代起已希望成為作家,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1935年《晚年》一書中作品《逆行》列為第一屆芥川獎的候選作品。結婚後,寫出了《富嶽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為當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時年39歲,留下了《人間失格》等作品。

瞭解作者後,發現小説裏時常都會有作者的影子。

《人間失格》讀後感2

作者太宰治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主人公葉藏從小因為膽小懦弱而去搞笑,取悦他人,越長大越逃避這個世界,淪落為終日飲酒作樂、放浪形骸的人,最終只能毀滅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最能引起我共鳴的地方在於我們都身處一個不是周遭所有事物都令我們滿意的世界,每個人對待世界的方式不同,一些脆弱敏感的不懂得怎樣與這個世界相處的人,遇到自己不喜歡卻推脱不了的事物,就採取逃避的方式,從而變成了一個虛偽的戴着面具生活的人。

很喜歡書裏關於主人公的父親要出發去東京之前問孩子們想要什麼禮物的描寫:父親問他是不是還是買書?但是建議他買玩具,哥哥卻説還是買書更好之類的,父親看他不説話有些失落地合上了記禮物的筆記本,甚至連書也沒有記錄。其實他幼小敏感的心早就開始掙扎,怕父親失望,他思忖了許久,半夜悄悄走到客廳桌旁,翻開父親的筆記本,用自己稚嫩的筆觸寫下“獅子”,因為他認為父親是希望他選“獅子”這個禮物的,結果父親知道後誤認為兒子就是想要“獅子”,因為問他的時候不説,之後又自己一板一眼地寫下來了,於是父親在玩具鋪裏笑了半天。看到此情此景的描寫時,我也被逗笑了,覺得這個小孩和自己很像,很逗,但是他何嘗不是小心翼翼地過着他的童年時光。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至少我自己從小也這樣,怕身邊的人失望而不斷地用迎合他人的言行和動作去討好他們。

作者緊接着解釋了這一原因,主人公年幼時受到過家中傭人的侵犯,使他對這個周圍的人失去信任。“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失偏頗,但我仍然認為向人訴苦不過是徒勞無功,與其如此,不如緘口不言地承受下來,我想,除了繼續以滑稽的言行處世外,我別無選擇。”這是主人公內心真實的想法,即使受了委屈或是不公平的待遇,主人公也不願意解釋。我的理解是一直保持沉默的人,習慣選擇了沉默,到最後不敢為自己發出聲音,這些所謂的訴苦在主人公的眼中是一種徒勞無功的做法。但我不併不贊同這樣一種逃避世事的態度,對自己的人生毫無主動權可言,我認為這是一種扭曲的價值觀。

我們或多或少都被這個世界改變着,有些改變是我們主動的,有些改變是被迫的,我們將此歸因於社會壓力。然而主人公自小就對這個世界開啟了屏蔽模式,身邊人施與他的善意,他認為是偽善,這個世界給予他的好意會讓他極度不安——大概是從未走出幼年時心裏留下的陰影吧,所以我們無法對他的奇怪舉動給予評判。但是在逐漸清楚自己所存在問題的過程中,主人公並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一直深陷於偽裝而迷失了自我,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了吧。

合上書後的這段時間裏,我一直想要發出一點自己的聲音,對自己有一個交代,也想告訴迷途中的人一定要學會別在意別人的想法。你堅持做自己別人會心裏暗暗佩服你,如果你因為別人説什麼就改變自己,別人會在心裏默默鄙夷你,制定自己世界的規則讓別人來遵守,你越迎合別人,別人反而越看不起你。不要變成小説裏的主人公,膽小懦弱,怕身邊的人失望就不敢説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真實的自己。

《人間失格》讀後感3

生而為人,對不起。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邂逅的。《人間失格》譯為“失去作為人的資格”——太宰治,這個謎一般的,如清風般的男人。在對人生與存在價值這兩個觀念上的理解,無疑是透徹的、灑脱的。《人間失格》,因為一份細膩與温柔,而成就,一本書,一個人。

《人間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於1948年發表的中長篇小説,全篇小説以第一人稱自述,所以,這也算是太宰治的一部半自傳吧。

他就像是小説的主人公葉藏,軟弱、逃避、退讓、妥協,一生“充滿可恥”。但似乎,在這黑暗與人性並存的時代,他懂得比別人多些,想的比別人少些。他是孤獨的,不能訴説;他是隱忍的,不能表露;他是理智的,不能感性。一切的一切,造就了他的麻木,豁達,置生死於不顧。

他談論過——“那張照片上的男孩,表面上是在笑着,那種笑説不上可愛,甚至有些醜陋,那是不同於周圍人的詭異的笑。”或許,在太宰治看來,多餘的情感,只會增加負擔,就像那抹笑,只會顯得其醜陋。孤獨,是註定的。

雖然我的人生,閲歷,經歷遠不如太宰治,但學習與生活上的不順與失敗似乎從未因為時間過短而遲來。在我最頹廢的那一段時間,我遇到了我的摯愛——《人間失格》。

這本引起自殺潮的絕望之書,在我最迷惘的時候來到了我的世界,那段時間,每當我翻閲、融入到這本書中時,我總會被葉藏的思緒所感染,只敢翻看幾頁,就匆忙放下,因為它如此絕望,而太宰治先生的文筆又如此陰狠,如此簡單直白,卻如此震撼,一刀一刀足以讓軟弱的人完全崩潰。

後來的後來,我並沒有如葉藏一般,孤獨怯弱的走向末路,沒有淪喪在絕望的深淵。就像我清楚那柔軟的雲——能感受到更多的美的同時,也被痛苦所傷。那是葉藏,是孤獨的太宰治,而絕不是我,因為,我還有執念,還有慾望。

太宰治給我的感覺太過乾淨,他是無,是風,是一切乾淨與透徹,就連離開,也是那麼的匆忙,就像他未完成的遺作《Goodbye》,他的一生,温柔得絕望,温柔得痛苦,連再見,都未曾來得及説。

在那痛苦的年代,他或許有過執念和慾望,但在惶恐與痛苦的消磨中,他的筆下,屬於昭和時代的葉藏、沉迷酒精的那些痛苦而滑稽的人生,終究是逝去了。《人間失格》寫的是他的難過,而我們看到的卻是自己。讀後感·曾有許多文學泰斗憤怒的批評這本書——“令人不愉快的”、“極端絕望的”。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悲傷到“令人不快”的書。

但是,“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這樣温柔的太宰治先生;一生都在不斷被劃下傷痕,卻從未選擇攻擊別人,而是選擇自毀的太宰治先生,捨棄了執念與作為人的資格,只留下温柔,温柔的向世人訴説——在你們絕望痛苦時,我希望你們看看葉藏吧,我無能為力,可我希望不要人人如我,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我一直在想,在那一字一句的閲讀中,我似乎看到了,那個痛苦卻温柔的太宰治,坐在桌前,寫下了《人間失格》,寫下了他一生的夙願。絕望的背後,是無盡的温柔。那一瞬,我與他有一個靈魂的交流。我一直在想,若是太宰治未死,或許寫下的,不過是一句——生而為人,不過一生。

以毀滅自身生命為夙願的太宰治,一生追尋虛無和破滅。他是“無”,是“風”,是“空,”他討好、恐懼,害怕被拋棄——於是他拋棄了世界。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對不起。

《人間失格》讀後感4

第一次閲讀《文學少女·渴望死亡的小丑》是在很早以前的事了,後來我又閲讀了其所涉及的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的確,那是一本可怕的書,僅僅看字面上的敍述就足以讓人墜入無限的悲傷與絕望之中。直到那時我才發覺自己是那麼地渴望死神的降臨,也許那是最好的解脱。

我不否認自己也有着對人類與生俱來的恐懼,生怕因為一點細小的錯誤而引起他人的嫌惡,的確,就像是一場永無休止的化粧舞會,我們帶着精心偽飾的笑臉,卻不忘在他人的脖子上架着長刀,人類就是有邪惡與貪婪組成的怪物,卻包裹着純美的外表與華麗的面具,在我們面前他們是乖戾的羔羊,然而在背後他們卻會露出遠勝於狼的本性。

我也是這樣盡力地活着,對於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對於自己討厭的人投去十二分的好感,只為是怕別人知道後與我疏遠,只為着就這樣活着。每個人都是這樣,竭力隱瞞着自己的本意、以完全與內心背道而馳的態度處事為人,就像是依照一定規則一樣,沒人能夠違背這樣的規則,因為犯規的人就會被社會所拋棄,就會被世人所嘲弄,就會被人類所唾棄,所以我們每天只有戰戰兢兢地生怕犯下哪怕是一點點的疏漏。

無論在父母、朋友還是陌生人面前,我們都在時刻配合着他們的口味,這就是人們所謂的有眼色、激靈,其實那不過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丑,或者説叫變色龍,在不同的時候我們會換上不同的面具,到最後我們可以是任何人,卻惟獨不能是自己,最具諷刺的是有一位同學對我説你就按自己的方式做就行,結果最後卻給我發了一個“不同道者,不相與謀。”

因為我們不同道,也就是我所做的不合她口味。我們習慣着撒謊,因為那是我們生存的手段,有時候我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社交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一點可觀的利益,當利益佔到手後,我們可以立即向曾經的朋友張開利爪,甚至將已無用途的朋友驅逐,或是直接上去咬斷他的喉嚨。

以前我對這些並不知道,但知道遇到這件事後,我才知道善良是人間第一大罪過,憐憫也只能罔送性命,我們宿舍曾有一個借宿者,看在他可憐的份上,我為他騰出了一張牀,但當我再次提出需要的時候,他卻對我蠻橫地叫囂着:“我不記得你有同我講條件的權利。”“要是我不同意呢。”

我沒有辦法,我所能想到的只有當年聽到的蛇與農夫的童話,農夫救了凍僵的蛇,當蛇甦醒的時候,農夫問蛇還需要什麼,蛇説餓了就吃了農夫,因為那是農夫所能給出的最後一點利益了,現在在人的社會中我們可能都是那樣的蛇吧,只是竭力地隱藏着自己的本體而已。

《人間失格》讀後感5

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早晨,我睜眼醒來翻身下牀,又變成了原來那個淺薄無知、善於偽裝的滑稽角色。膽小鬼連幸福都會懼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趁着還沒有受傷,我想就這樣趕快分道揚鑣。我又放出了慣用的逗笑煙幕彈。 "

對於這句話,我認為既可以稱為《人間失格》的高度概括,也可以認為是作者太宰治的自白之一。也就是説,下面我所講的既可以稱為《人間失格》的讀後感,也可以稱為對太宰治的評價。當然,這也只是一家之言,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日本無賴派文學大師。出生於日本青森縣首屈一指的富豪之家,父親是位政治人物。14歲便與友人自辦同人誌,發表各類文章,對芥川龍之介、泉鏡花的文學十分傾心。1933年開始用太宰治為筆名寫作,1935年以短篇《逆行》入選第一屆芥川賞候補;1937年起,正式投入小説創作。自1936年發表《晚年》後,被推崇為"天才作家",並於1939年以《女學生》獲第四屆北村透谷獎。但其一生都與他最想贏得的芥川賞無緣。他五次自殺未遂,最後於1948年,在《人間失格》發表後,和女讀者投水自盡,時年39歲。太宰治在短短15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30多部小説,其中《人間失格》被認為是最優秀的代表作品,引起無數年輕人共鳴,是日本戰後文學的金字塔作品。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其主人公大庭葉藏害怕與人相處,心中滿布對人類的陰影,可又無法與人隔絕,於是只好通過譁眾取寵的方式維持與世人最細微的聯繫。他越是搞笑,越討人喜歡,同時他的內心也越害怕被發現自己的真面目。以此為端點,作品描寫了他從青少年到中年的生活,為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自我放逐、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川端康成説,死亡是最高的藝術。自殺堪稱是太宰治一生的主旋律,而這一主旋律也成為了《人間失格》的感情線索。

太宰治的第一次自殺發生在高中生涯。因為崇拜芥川龍之介,他企圖用和芥川同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可太宰治吞下的安x藥太少,只好繼續在人間的苦難。但這一次未遂的自殺,卻給他的一生罩下了一種死亡情結。

在大學時期他因為學業荒廢被恥笑,因而產生厭世情緒,再次自殺。這次是和一名咖啡館女招待一起跑到海邊雙雙殉情。太宰治被救活了,而與他一起赴死的少女卻真的死了。而他本人差點因為教唆少女自殺受到法律起訴。這與小説中葉藏的經歷是一模一樣的,此處是小説中的重要情節,也是葉藏人生衰落的正式起點。

太宰治的第三次自殺是因為不能獲得他夢寐以求的芥川獎。太宰治的短篇《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文學獎,但川端康成的反對導致了他的落選。下一屆,他原以為自己可以唾手可得,不料還是落選。再一屆,他一反常態的向評委們乞求,請你們給我希望,雖然我死皮賴臉活下來,也請誇獎一下,請不要見死不救。即便如此,他仍然落選。於是,他跑到山上上吊自殺,因為繩子脆弱而失敗。 顯然,小説中葉藏作為畫手一直鬱郁不得志,只能屈居於三流漫畫家的職業經歷映射的正是此事,由此葉藏的生活每況愈下。

第四次自殺是因為得知女友曾經有過比他更為親密的男友。本來,他似乎已經找到了幸福的愛情,他們相愛並同居。但當他得知此事,他的表現近乎歇斯底里,以至差點精神崩潰。於是太宰治要挾女友實施殉情計劃,再次因為服用安x藥過少被救活。而這與小説中葉藏親眼目睹了妻子遭人侮辱,懷着悲憤欲絕的苦楚黯然離去緊密呼應。至此,葉藏到達了對生活希望的終點。他一夜白頭,最後掉入如地獄般的深淵無法自拔,讓他忍不住哀嚎道:"失去當人的資格。我已完全稱不上是個人了……真是不折不扣的廢人。"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的第五次自殺結束了他的'生命。他和女讀者一起跳入東京西郊的河裏溺亡。兩人的腰部,用紅色的繩結綁在一起;彼此用手緊緊抱住對方的頭部。而在小説中,葉藏也終於結束了可怕的社會生活,被哥哥送進了瘋人院,終於如願以償的過上了逃離人類的生活。太宰治與葉藏的結局看似不一樣,但實質這種結局對二人來説確實再美好不過的了,至少從此之後他們再不會受到內心絕望與罪惡感的折磨。

然而作為一個讀者,我一直偏執的堅信一點:越是陰暗的作品,它的萌發點越是原始純真。太宰治的悲劇,葉藏的悲劇,全部來源於一種幽微難明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來源於對自身的反省與批判,是最原始的自責與自卑,更是最原始的對一切美好的嚮往。在悲涼的自我否定中,其實是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懊惱,這種茫然的心境中萌發的是渴望幸福的情愫。所有的故事和自白都迸發自一點最原始的慾望:如果我卑如草芥,膽小如鼠,骯髒如土,我能期盼着他人對我的賞識與愛意嗎?

雖是不到五萬字的篇幅,《人間失格》的每一個字都沉重不堪,那苦澀與悲切似乎只有親身經歷者,才能描寫得如烙印在自己身上般的深刻。正所謂愛愈深,恨愈深。越是渴望幸福的人,也越是惴惴不安的膽小之人。我不想給予如此悲涼的作品一個充滿陽光的評價,我只得説它是太宰治對人類最後的求愛。正如太宰治對世界所説的最後一句話:"不要絕望,在此告辭!"如風?如水?如沙?是生的鼓勵,還是死的告別?對不起,我寧可不知道。

《人間失格》讀後感6

我對於名著的閲讀不多,也不喜愛。而對於《人間失格》閲讀儘管只有一些,但卻印象深刻。

他講述了一個人對於凡塵俗事,以一顆不同於塵世之人的心。作者認為自己一個戴着面具的虛偽之人。有人拆穿了作者自己的虛偽的把戲,這把是有點偏向於“戲綵娛親”。作者反應過來時竟湧起了一個念頭,希望那拆穿他把戲的人早點去死。

這不禁讓我思索許久,這是人性醜陋的嘴臉,還是所謂人性這個問題我久久不得其解。

作者在全文是一個靠我笑他人從而提升自己虛榮心的人,看似開心實則孤獨,如一杯茶中福的產業在茶中漂浮,但卻找不到定所。呵,可笑的愚弄者,為世人而娛,卻從不知自己何樂。

但世人不就是如此嗎?弄着自己的風騷僅為了所謂的虛榮,從古至今的文人墨客有多少人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農曆而揮灑筆墨?

但所謂的是人有多少人沉迷於所謂的功利的陷阱卻不能自拔,但這不正是人性嗎?

有多少人能像陶淵明等人,儘管被世人所追捧,但卻以罕見的孩童般的天真的心對待功名利祿。

儘管它們的行為可笑,但卻出於初心,身處於亂世之中,卻從不將初心遺失,可貴也難尋……

庸俗的世的貪婪汪洋大海永無止境,那是海中倒影是人們醜陋的嘴臉還是人性的本源?

人類永遠是這樣,永遠都不想讓自己丑陋的一面被世人所揭開,就像嬰兒會大哭一樣,這是估計一種專屬於人類的天分,把醜陋藏在看似美麗的外表之下。

但醜陋的一面終究會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我分改變這個結果,但為什麼不讓自己變得更美麗一些呢?

美不僅包括外在美,也包括內在美。美和內在美同樣能吸引人們的歡迎,但是內在美尤為重要。不必迎合着世人的想法,努力做好自己,這便是本分。

就像一句歌詞一樣,我很醜,但是我很温柔。

《人間失格》讀後感7

16年就收藏了這本書,19年終於如願看完,不禁想問一句,時間都去哪了?

以前也沒聽過太宰治這個人,有些孤陋寡聞,讀完一整本之後,迫不及待去百科看了作者生平,更像是自傳。

壓抑着呼吸,感受作者的歇斯底里,很“喪”,也符合當下流行的喪文化,冷眼旁觀看世界,所思所想皆是苦難,更是很深很深的絕望,太過於在意身邊的人和事,每一根神經都那麼敏感,掙扎一生也不會有任何快樂。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很同情又無能為力,很理解又無法感同身受,每一個人都是演員,在家人,朋友,甚至是所愛之人都要配合演出,顯得彼此很重要,如果能脱下偽裝敞開心扉,安全感又在哪?主人公大概就是這樣吧!看的太過透徹,越接近越怕成為那樣的人,閲讀讓人清醒,我大概自己也是個矛盾的人,一邊開心一邊傷感,誠實面對真實的自己。

讀一本好書就像害怕電影散場一樣,想早點結束,但又很失落。

我們都是沒有勇氣結束生命的。

所以,我們依然要向陽而生,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人間失格》讀後感8

讀完這篇大名鼎鼎的《人間失格》,我好奇的是為什麼它會那麼火,當真是因為代入感強嗎?

於我而言,這字裏行間滿溢着孤獨、絕望、頹廢的情緒,可能跟某時的心境對得上號,但我覺得人生仍可期許,健健康康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而對於書裏的主人公,對人的排斥感簡直可以説是深入骨髓裏的,社交對於他而言無趣又煎熬。即使説童年的一些遭遇導致他半生陰鬱難抑,但他卻不自我救贖,任憑自己被敏感抑鬱的內心吞噬,一直活在黑暗裏,就算是後來如光芒般純淨的良子也只是暫時撫慰了他,並沒有拯救他,更何況後來發生的良子被玷污一事,令他原本蟄伏的陰鬱更甚。

其實,從一開始他就放棄了自己。不是世間種種不堪的錯,錯的還是他屈服於自己那顆聰慧敏感又抑鬱的內心,所以才在與人交往中加以掩飾真實的自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才會一步步墜入他心中的地獄深淵。

生而為人對不起,這句話背後的痛苦,也許只有太宰治自己知道,這篇小説就是他一個人處在阿鼻地獄的心理獨白。

真的是自己給自己畫地為牢。

好在,他已經解脱了。

《人間失格》讀後感9

《人間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遺作。

這本書講述的是從小不信任人類的葉藏靠着偽裝成小丑生活,後來看穿世態悲涼,走向墮落,逐漸喪失為人的資格,經歷過一次自殺後,最後在瘋癲中老去。葉藏在其中是一個倍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説他懦弱,批評他不應該如此悲觀;有人説他可憐,替他惋惜。

葉藏以弱者的形象出現,他是一個對社會和人類充滿了不信任感和恐懼感,且性格軟弱的一個人。他把人性看得太透徹了,以至於他眼中的社會的黑暗大於光明。通過有人表面稱讚父親背地卻説他壞話的所謂的好朋友搶自己錢,並親手把自己送進瘋人院等等,他看到了社會的偽善、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偽和欺騙。

都説退一步海闊天空,可葉藏的不斷退讓和忍耐,換來的卻是別人的蔑視。他也努力改變過,換來的結果是別人親手把自己送進瘋人院。他也曾努力追夢,換來的是別人的嘲笑和一句句“別想了”。這一切都導致葉藏否認自己,喪失為人的資格。

但葉藏每次的忍耐,只是渴望被愛,他在家裏最小,家人都不管他,朋友都指責他。他只是想感受温暖的感覺,可世人給他的只有冷漠和偽善……結尾,老闆説:“其實葉藏是個天使般的孩子呢。”是啊,葉藏是個真實而又充滿理想的“永遠的少年”呢!他也對幸福人生有過執著追求,也有過對美好社會的熱切向往啊……

太宰治寫的都是弱者的文學,以人物懦弱的性格或劣勢的地位向社會發起抨擊,把懦弱作為武器向所謂的強者和偽善的社會發起宣戰。就軟弱者本身來講,生活下去是很艱難的,那些支撐生命的東西必須也只能仰仗周圍的給予,可那些強者卻吝嗇地連一點温暖都不願給予。

人生來就是強者或弱者嗎?不!那是由後天生活環境造成的。大家捫心自問一下,我們是否對嘲笑過弱者?我們是否幫助過弱者?我們是否在還不知道是什麼使他軟弱下,就冷冷拋出一句:“這人怎麼這麼弱?”嘲笑是總是存在的,但幫助卻很少見。

我希望大家能低低頭,看看那些備受煎熬的人們,伸伸手,拉拉他們一把。

《人間失格》的文風別具一格,值得細細品讀!

《人間失格》讀後感10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有人説,這是一本憂鬱的書。其實不然,內心多少會有震撼,但特立獨行的我卻悟出了與之相反的道理,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我真的真的,只需要一點點、一點點的時間來平復自己的內心,只需要一點點。

櫻花之美,不僅在於其轉瞬飄零,更在於她那短暫卻轟轟烈烈的花期。只有熱烈地綻放過,才有資格落幕。這就是櫻花活着的意義。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但若未盛放,怎敢凋零、怎甘凋零?

或許每個人的人生都充滿失意,但生活因多姿才多彩。只有自己繞過了自己,才可以笑傲江湖,做自立自強的“混世魔女”。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會使你更加強大。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所以,為了向那些對你無關痛癢的人證明,更為了你愛的和愛你的人,請和血吞齒繼續走下去。只要跌倒還能站起,希望永遠不會遠去。熱愛生活,敬畏生命,我們從來人間有格。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星子在無意中閃。我終於找到了那等待已久的,活着的意義。

人間有格的範雅軒説:“生而為人,我很感激。”

《人間失格》讀後感11

《人間失格》又稱為《喪失為人的資格》,很高興在茫茫書海中,與它相識。

但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在猶豫,要不要繼續讀下去?——“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一是怕用盡我目前的學識不能讀懂它,再是我不敢去想象這位作者是對生活有多失望才會寫出這樣殘忍的話語。最終亦是抵不住好奇,想去觸碰那沉鬱背後的孤獨。

《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這部被稱為是滴血靈魂的自白的作品,我更覺得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從開始對“可恥之事”的好奇,到後來“掩飾可恥”的共鳴,再是“被揭示可恥”的慌張,到最後“被救贖”的喜極而泣。

有些人認為這只不過是一部“令人不愉快的”、“自我陶醉”的作品,我卻覺得《人間失格》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它把問題説出來了,將那假裝樂觀開朗卻極力掩飾自卑孤獨的內心,暴露在世人眼中,至於你發現了問題,是抑鬱悲觀,還是下定決心去解決問題,那就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了。

許多讀完《人間失格》的讀者説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很像,但我認為葉藏一生最大的不幸在於壓抑自己的內心,放下自身姿態去討好別人,這和松子是不同的。松子的討好發自內心,無比熾熱真誠,而葉藏內心多疑敏感,臉上卻強顏歡笑。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小小的隱疾,明明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卻要裝作高興的樣子去接受許多違心的事情,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並不快樂,這個時候發現問題,去改善自己積鬱已久的情緒,去爆發,去釋放,不是很好嗎?

《人間失格》這一部醒醐灌頂的好書,儘管我很片面的表達了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但我不希望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葉藏”。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可能會很悲傷,可能會很壓抑,可能會很激動,也可能會和我一樣感到被“救贖”。

如果大家都能從這樣“悲劇”的作品,“悲劇”的人物中剖析自己的內心,正視那些恐懼,我想“葉藏”就會越來越少。

《人間失格》想讀就去讀吧,畢竟裏面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説的“一切都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