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文學1.45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間失格讀書筆記,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1

以自己的年齡和尚淺的心境,我還沒有辦法理解這樣陰鬱的人生,也不能勉強自己“為賦新詞強説愁”。讀完只覺一陣陰雲。“孤獨”——將二字拆開分解,“子、瓜、獸、蟲”,有孩子,有瓜果,有鳥獸,有蟲子,那是怎樣一番熱鬧景象,可將其合併為一詞,則將所有繁華熱鬧關於心門之外,只剩一人寥落沉寂。

葉藏的世界被一分為二,一個世界留給世人,一個世界留給自己。留給世人的是喧囂熱鬧,留給自己的是孤獨寂寥,可無論他假裝的多麼賣力,始終騙不了真實的自己,他無法掩蓋對世界的恐懼與不安,只能用“表演”的外殼給自己創造安全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生命的道路無法界定對或錯。

每個人對生活都或多或少有不安焦慮,突然想起白巖鬆曾對柴靜説過的一句話:人們覺得最美好的事情往往都是最痛苦的,只有當你回憶起來的時候,才最美好。古人説“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意之事也只有“十之一二”,所以失敗、痛苦、挫折才是人生常態,人們往往忽視這十之八九的不如意,無限放大十之一二的如意,才會愈發不安。那不如做點“無用之事”,散散步,聽聽歌,練練字,無用乃大用,給自己點時間,首先讀懂自己。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2

病態的撕裂感。與生俱來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努力想要去成為合羣的普通人,去滿足他人的幻想和期望。可那些格格不入的部分,像是手錶中尖鋭的齒輪,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在身體中裏轉動咬合,血肉模糊。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摧毀自己,折磨他人。

人活在這世上,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到處都有枷鎖來束縛住你,哪怕是稍微動一下,也會冒出血來。以前總以為有人選擇結束生命,大概是因為對生命日復一日交替輪迴的厭倦或失望,現在知道還有對生命不可掌控的恐懼。

太宰治的文字帶着病態的抑鬱,近似癲狂,懦弱而又自卑。他筆下的女人一度符合舊社會舊體制下的日本,謙卑而又温柔。

太宰治常年缺愛,對於和“朋友”“情人”“妻子”的交往沒有明確的零界點。因為過於自卑和內向,無論是被背叛還是被利用,他都甘之如飴,將過錯歸功於自己。因為太過於孤獨的人,總不會在乎對方給予的温度有多純粹。

對於男女感情來説,糾纏不清的感情就是温牀,孵化出依戀,然後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分好幾個短故事來揭露人性的淺薄和虛偽,言語雖不犀利卻足以喪氣滿滿。生而為人,都不會有好結果的。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3

人間失格,主人公可能懷着一種性惡論吧,戴着一副眼鏡看待其他人,折射出他人行事的虛偽,而自己對此卻又無能為力。於是百般討好或者諂媚,讓與其接觸的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是一副人畜無害、與世無爭的模樣,同時主人公卻深諳人性本惡,時時擔心他人看出自己的偽裝,於是陷入一種深度的焦慮之中,處於無人可以喚醒的境地,一步步,漸漸走向沉淪的深淵。在人間拷問人性,結果不言而喻。

維庸之妻,全篇透出一股諷刺的意味,在戰亂中,人為利益所控,這一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或是生活,或是情感,總讓人在慾望的邊緣行走,於是,踐踏道德的底線變得順理成章!

good-bye,劇情荒唐,沒有結局,而且立意並不突出,個人感覺,比較無味。

燈籠,寫在臉上的是貧苦人家的怯懦與不堪,一輩子戰戰兢兢,而訴求的幸福卻簡單如斯!僅僅是燈的亮度,也能讓一家人心頭湧上喜悦。或許,小眾的幸福看似遙不可及,低下頭,卻近在咫尺吧!

滿願,故事很短,以主人公的視角,探討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可能屬於哲學吧,但我更願意將其歸於社科。美景之美,亦在景,亦在人。

美男子與香煙,內容與題目似乎有些牽強,一個宣誓用一切去戰鬥的作家,幻想世界皆是迂腐,儘管知道自己結局總歸失敗卻依舊掙扎着戰鬥。而生活的結局,卻告訴我們,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温馨的家庭,足矣

餘下幾篇,可能有些晦澀,似乎都在講底層平民生活中的焦慮,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時,對自己內心的拷問,在拷問中,或糾結,或苦惱,終究帶來的是沉思,思考人生,思考價值,思考觀點,在思考中靈魂得以昇華!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4

本書收錄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及幾篇短篇。其中以《人間失格》一篇最令人印象深刻!主角葉藏是一個極度敏感怯懦以及單純的小孩,少年時期缺乏父愛且過早的面對人性的陰暗面,當他的單純與人類的陰暗面相遇,骨子裏的單純與人類的複雜卑劣相碰撞,讓他深感自己是異端,這種不合羣的恐懼令他窒息,讓他感覺喪失為人的資格!

一個單純缺愛的好孩子,在童年便漸漸形成了討好型人格,經常以搞笑的方式博取別人的歡樂與注意,同時內心飽受自身的單純善良與社會的複雜陰暗之間激烈碰撞帶來的煎熬!長大之後因為一系列事件葉藏脱離家庭,孤身在外漂泊。從未磨滅的煎熬與社會現實的打擊,讓他逐漸沉淪,並經常買醉來麻痺自己。葉藏終於變成了一個生活另類與極端,內心渴望單純卻又活的虛偽,充滿罪惡感的無賴!

作品極度壓抑,但也引發人們對人性的深思!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在單純與複雜之間煎熬掙扎的經歷,這一點是與葉藏有共鳴的;同時我們也都是社會人,俗不可耐,不可避免的有人性的陰暗面!但願我們都能在俗世中保留內心的清明與純潔,不被虛偽的面具所左右,不被陰暗與污濁玷污本心,我們選擇邁向光明,自身便可以是充滿正能量的,選擇很重要,而選擇權始終在我們自己手中!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5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乾燥的冬天頂着酸澀的鼻腔翻開了這本書,看到這句話時不由得渾身打了個寒戰,內心像有一股暗流在湧動,在發聲,在共鳴。

太宰治的文字是那樣的平靜憂傷卻又如明鏡一般令人自省。《人間失格》充滿了對自我的否定,但絕對不是頹唐的消極主義,而是過於高尚而面向破碎的理想主義。

全文的觸動,我想多半是來自葉藏那封閉的內心。葉藏從出生就開始掩藏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他一直用虛假表演的外表去迎合他人,迎合這個世界。“因為我更像一個怪物,很想普普通通活着像個人,但社會一直把我當成怪物。”把葉藏內心的那股無力感展現得淋漓盡致。他那般小心翼翼地活着,用這種作戲的方式,保住他那顆純粹的聖潔的心。這是被死亡之海的無盡歌曲所環繞的燦亮的'生命之島啊!這股黑暗社會中的清流亦在做着奮力的抵抗——生錯了世界——錯的不是出生者,而是這個世界。

正如許多人説的那般,《人間失格》短短几萬字卻充滿消極,但是我們每個人又能在細微處找到自己的影子。長恨此生非我有,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悲觀的情緒,所以我們能和葉藏產生共鳴。短觀其一生,他追求美好卻始終不得,灰色的人生彷彿從幼時就已然確定,他雖然有良好的異性緣,可是他卻懦弱到能被幸福所傷。如此一來,他又終是寂寞的。在我看來,寂寞其實是生命永恆的主題,是無法超脱於外的感受,是與所有愛恨相伴的,最久遠的感情。而敏感,加重了這種寂寞,一個敏感的人不管有多少可以依賴的東西,都還是感覺無望,無望,無望。而無望就是無所依賴。這就好像葉藏説罪與罰,是冰炭不同器,水火不相容。全書充斥着這樣的矛盾,書中的世界亦然。格格不入的葉藏終究被吞噬。

生而為人,我們終是要去面對被允許的消極,始終快樂很難,但是我們一刻也不能停下去尋找生活中的希望,永遠也不能放棄。因為放棄的人,永遠不會再有機會掙扎,不會再有更幸福的機會。但是好在,我們是幸運的,我們生在逢時,生在逢世,我們既不會因為幽閉的內心而自導自演,也不會因為死亡之歌的環繞而自暴自棄,更沒有書中描繪的那無盡黑暗的苦痛縈繞。我們應該珍惜所有,雖消極被允許,但也絕不能被吞噬。我們都有着光的前程,道路尚有温存。

生而為人,何必道歉。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6

讀完這本書心情真的非常抑鬱,可又總想寫點什麼。我一般給書評都是五顆星,這次只給四顆,我可能還是不太懂作者這樣壓抑且自由的人生,沒有傳達給我更多積極的人生態度。知世故而世故?雖説人生有不得已的時候,但作者從小迎合而虛偽的隱藏真我的生活態度我是不認同的。有的人從小的為人處事方式便多多少少決定了其長大後的人生狀態。

但這本書確實真實的反映了社會人性的黑暗面和生而為人種種的不得已。在某種程度上又灌輸給我更為成熟的關於人生的想法,比如夫妻之間另一種和諧的相處之道。

可能我太年輕了,才沒有對作者抑鬱的人生感同身受,但作者的某些生活態度我是不贊同的,比如因為落魄的生活窘境就隨着常子跳河自殺,也不能説完全是因為生活窘境還有其他的社會和自身因素,但至少自殺這種事我是想都不會想的,也不敢去想。

再談最近看的日本文學作品,幾乎很難感受到再普通不過的親情的温暖和純真的人性,東野先生的小説也是大多刻畫陰暗的人性,可怕到讓人懷疑人生系列。雖説日本社會是人情較冷漠的社會,但還是希望能像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一樣,更多的去弘揚人性的美。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7

討好型人格、表演型人格,感覺太宰治就是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無法自拔,才會讓這半自傳體的小説寫得如此真實。但是也讓人感覺驚詫的是,這種討好型的人格都或多或少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呈現着。不管承不承認,不管喜不喜歡,他所描述的那種悲催人生的確有觸動人的地方。或許所謂正常人就是間歇性的精神病,而精神病也是偶爾恢復的正常人。

“人間失格”,喪失了做人的資格,當人活的還不如一隻狗自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出自於本心,可能就真的是生而為人不值得了吧。這個世界從來不允許我們任性妄為,從我上班開始才懂得了這個道理。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討好和表演,變成別人心目中想成為的那個樣子,而去壓抑自己的人性,或許也不是什麼值得讓人稱讚的做法。

我們與精神病之間的距離,只在於我們可以安慰自己、抱抱自己,告訴自己“其實你是很好的”。文章的後記裏這樣介紹他,"他對現實無力也無心調和,這是他的懦弱,拒絕一切妥協,也是他的驕傲。他曾在書中寫道,不抵抗也是罪嗎?這是他最後的驕傲,但是要知道驕傲是七宗罪之首。”後記的評價一錘定音,頹廢從來不是屈從於命運、不抵抗的理由。你不屑於無聊的樂觀主義,正是我信奉的。世界的悲觀與無望從來不會因為我們的作為而變淡一些,但是我們的快樂可以自己選擇,這種快樂可能僅僅源自於一頓飯、一首歌、一朵花開的時間,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遙不可及。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8

此時午夜12:43分,我從南部回家,在只有兩節車廂的火車上讀完此書。挪威的極晝讓黑夜無黑。一個人的旅行也變得明亮起來。我遠離所謂的束縛,世人認為的自私,就這樣按自己的意願走走停停看看。像木心先生説的散步到遠方。身在遠方,心在這本書上。

我不認為太宰治喪。這個認為是後來被改觀的。我讀他的第一本書是《小丑之花》,那時我認為他喪,還給按了個高級喪。可越讀越發現他根本不喪,只不過是我們強加給他的,或許是我們強加給自己的。生活如果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就開始否定。我們是先否定別人,而太宰治是先否定自己。

這個男人毫不猶豫地愛着,但又是及其恐懼的怕着。應了那句得到即失去。他了解女人,生活,自己,他人,同樣也不是百分之百了解。如果是,他為何結束自己的生命。來人間一趟啊,一定不要失格。哪怕別人再傷害自己,再看低,再否定自己。

此書結束,對你的愛和痛也暫時中斷。還會回來繼續閲讀太宰治的其它作品。在悲痛中樂觀,哪怕自己受委屈,也願意。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9

起初看到書名的時候,不太懂是什麼意思,只是覺得名字很消沉。

這大概就是抑鬱的人內心和眼中的世界吧。沒有幸福,沒有快樂,有的只是玩物喪志,道德淪喪。有人説書裏描繪的都是我們的陰暗面,我並不覺得如此,如果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這些陰暗面,那該有多可怕。

還是執着的相信世間美好的事物多於不好的事物,可能這就是與抑鬱患者最大的區別吧。他們或許永遠感知不到身邊美好的事物,而只看到醜陋的一面。

我的內心也是矛盾的,不知道該把作者理解為太過善良,見不得半點虛偽,也看不得民間疾苦,但又無可奈何,索性讓自己徹底沉淪在內心的陰暗世界裏,還是該理解為作者本身就是自私,狹隘,懦弱無能的人。

後記裏,他改變不了生活的現狀,所以選擇自殺。他拋下了年幼殘疾的兒子,拋棄了年幼的兩個女兒,拋棄了妻子,選擇結束生命來逃避生活,我還是想説,雖然值得同情,但他是自私的,懦弱且無能的。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你確實應該抱歉。

人間失格,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希望人間多點愛,多關愛抑鬱患者,珍惜身邊的人,不要放棄生活,放棄身邊的人,更不要放棄自己。

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你會發現生活的細微之處尚有許多的美好和感動,心存感恩,我們會更好。

希望太宰治在世界的另一端不再被內心折磨,希望他輕鬆並快樂。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10

其實能在這本書裏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消極、敷衍、得過且過、社交恐懼、裝作合羣、以及那種不指望“訴之於人”的怯懦又無望的態度。誠如所言,“膽小鬼甚至會懼怕幸福,碰到棉花也會受傷。”所以我們選擇成為“無”,成為“風”,成為“空”。就像《超脱》裏Henry把自己變成一個空皮包,所以沒有任何情感可供傷害。但靈魂是藏不住的啊,每一個細胞的感官帶動潛意識裏的情感波動,它發作起來就是洪水猛獸,理智毫無駕馭之力,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心裏苦悶又在乎的要死吧。

可是就算再痛苦啊,也不能像葉藏一樣任由自己從內到外腐爛到發出惡臭來啊,纖細的靈魂有很多,人間失格的也只有一個葉藏,他的一生,我理解,但絕不同情。

還是用魯迅的一段話結尾吧:“願中國青年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附:作者用蔑視而又憐憫的眼光看待女性,這一點讓我十分之不感冒,大概和日本社會有很大幹系吧。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11

耽擱了好久,才又讀完一本想看很久的書。全書六百多頁,零零碎碎,五百頁是在兜兜轉轉的汽車上讀的,一百頁是在週末凌晨從車上下來一直補覺直到傍晚才幹點正事時讀的。

讀完不知從何説起。好像是一直想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來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的。以為自己迷茫衰頹的精神狀態會與其中的故事有很多共鳴。也不全是。

葉藏對人的恐懼讓我緊張的攥了攥拳頭,心有慼慼。其他部分就沒有這麼彆扭的感受了。四篇故事應該都能用精神需求與生活實際的割裂來概括,作者自傳式故事的主人公都帶着些落魄貴族(或者精神上的貴族?)的思想迷茫和尋歡作樂的日常。

但是讀來沒有精神上遭受重擊的感覺,只覺得耳邊縈繞着鬼魂般的呻吟。不過還是改改最近的精神頭吧,因為“以漫無節制的享樂為榮,是個徹頭徹尾的快樂的白痴”看到這句話,我就很難再盲目安慰啥也不想幹只顧傻樂慣,短時間內應該先不看太宰治的其他書了,這本讀來太難受了,且放放。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12

現在是20xx年7月29日 凌晨:3:20了。

其實這本書我很早就打開過,可是好像因為一些什麼事情,又沒有讀完,最近又打開重新開始閲讀了一遍。

其實呢,我並不覺得太宰治很喪,反而我覺得他很有才華。耄宿、揶揄,這種不常見的詞彙在書中比比皆是。

而在寫作上,葉藏、絹子都恰到好處,沒有明瞭,最後的一個完結也是讓你浮想聯翩。不管是蟋蟀裏的女主還是最後的吾面對青山而舉目都能讓我看出宰治對文字的細膩。所以好幾次,我邊閲讀邊去查看他的資料。??????

而我覺得,每個人都是多面的。沒有一個人是一直內心陰暗也如同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一世陽光一樣。葉藏的一生是否是太宰治的縮寫,這個我們無人知曉。也許有相同之處,也許結果迥然不同,但是最後如何,我們已經無法考證啦!如同我們不知道鋼琴曲《黑色星期天》的作曲人在創作此曲時,在想什麼一樣~

最後,很感謝太宰治陪我度過的小黑夜,讓我在失眠的時光變得更有趣一些。

人生無常如水流,河畔柳枝何需愁。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13

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這是太宰治生平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藉由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刻畫其中,這部小説一直被認定為他的自傳性作品,並且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從滯澀的行文中更可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

花了不算太短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看到一半差點要棄了。

想看這本書,本意是想要在書中獲得一點能量,因為我一直以為,這是一本教人要積極面對生活的書。

起初看到葉藏的故事時,雖然他一步步在墮落(在我看來),我還一直在等待他醒悟的一刻,我想太宰治寫這本書總是要給人們一些希望,讓那些或許在墮落的人意識到世間還是很美好的,讓他們振作起來重新擁抱生活。但是我沒有等到。葉藏的懦弱膽小,偏執於討好別人的性格,他交的一幫損友,和一次又一次糟糕的經歷並沒有讓他幡然悔悟,反而是讓他墮入了更深的深淵。以後的每一個故事都讓人有一種無力和絕望的感覺,我突然有點懷疑,這本書真的有意義嗎?為什麼看完之後會覺得這麼絕望呢?

剖開每個人虛偽的假面,太宰治從從每個人的視角出發,描寫他們的心理,讓我窺探到每個人的心裏變化。他們的墮落,他們的絕望絕不是突然產生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即使是看起來很糟糕的人也有向善的一面,內心也不是如此心安理得地做着壞事。

窺探到底,發現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齷齪的思想都會有,向善的心也不差多少,只是有人表現出來,就成了所謂的惡人;有人拼命壓制,用道德來約束自己,對所有人和藹可親,説話小心翼翼,最終還是逼瘋了自己。

相處,真的是一件太難的事。

你説有了問題要溝通,可溝通真的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嗎?最後一章太宰治和夫人間無數次的溝通都以一方的逃避而告終,雙方都在避免衝突,小心翼翼的維護這份脆弱的感情。雙方都有不滿但從不會表現出來,反而做着更加討好對方的事情。最後這個家變成了壓抑,痛苦的代名詞,難道這是結婚的意義,是生活的意義嗎?如果婚姻的最終結果是這樣,那我寧願不要。我希望我們的關係是自由的。不希望因為一些東西束縛彼此。如果某一天你突然感覺我們不適合了,我不再是你喜歡的那個樣子了,儘管我還喜歡你,我一定會放你走,我要的是愛的自由,不是遷就。

讓人感到絕望,或許就是這本書的最大意義。讀書的人感受到這種絕望,一邊會覺得世間為何如此不堪,一邊又慶幸自己身上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每個人活的都是那麼不堪,我甚至沒有看到一個我喜歡的角色。那個單純可愛的良子,最終竟然毀於丈夫的軟弱,而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問“難道善良也錯了嗎?”。那個漂亮的賣魚女人,活的至少比書中的大多數人都要灑脱,自然。或許這是書中唯一一個讓人感到有希望的角色了。

偶然看到太宰治的一句話:“我本想這個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細條紋的麻質和服,是適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還是先活到夏天吧。”

這是在聽中島美嘉的歌時看到的,很應景。我有時難以理解那些想自殺的人的心理。在看到那些自殺的新聞時,以前的我還會很無知的説“再怎麼也不至於自殺啊”,“不會覺得父母很可憐嗎,這麼狠心”這種很殘忍的話,現在長大了一些,雖然還沒有經歷過非常絕望的時候(希望我一輩子不要有這種經歷),但這種話是再也説不出口了。如果一個人不是完全失去希望,完全沒辦法從身邊的人身上汲取温暖,他怎麼會想到要自殺呢?我完全不知道他的經歷,他的痛苦,又怎麼能大言不慚的説出這樣的話呢?

我也有過想自殺的念頭,直到現在還會因為這樣的念頭而感到羞恥。我覺得想自殺是一件會被別人嘲笑的事情,因此不敢和朋友説,更不敢和父母説,只能自己內化,憋在心裏,告訴自己世界這麼美好,父母健在,身邊的人都那麼美好,你什麼都不缺,比你活的慘的大有人在,你死了是對父母的不負責任,你為什麼就這麼脆弱,一點點小困難就把你打到了,以後在社會上能幹成什麼!與其這樣還不如現在死了算了!

你看,靠自己,總是兜兜轉轉繞不出這個死圈子,想到最後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説出口害怕身邊的朋友嘲笑,害怕父母擔心,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我會覺得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很開心,只有我內心有着不為人知的陰暗一面。

而我現在也想不起來自己是怎麼走出那段時光的,想不起來是哪個契機,讓我瞬間想通了一切。這似乎是一個漸漸的過程,就像感到絕望一樣,希望也是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但我絕不後悔有這樣一段經歷,我現在也不再會因為過去有過自殺念頭的自己而感到羞恥。我相信世界上我所有經歷過的事都是有益的,雖然我現在仍舊不成熟,或許還常常會説錯話惹人厭煩,但我一定是在慢慢成長,我也謝謝,願意陪着我慢慢成長的你們,謝謝你們的不嫌棄。

從絕望中看到希望,或許這才是太宰治想讓人們看到的吧。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14

只讀了太宰治幾篇作品就否定這個人實在很片面。只是我作為女人實在很討厭這樣的男人。但作為讀者,我的確又感激這樣的作家,翻開自己的傷口,露出血肉,想要博取世間的感情(我不知道是不是同情,理解又也許其實他什麼都不想要,只是作為一個個體在抒發自己的感受來換取一些安寧)。因為這樣自我毀滅性的作家,才讓讀者感受到了這樣多的細膩的,在希望與絕望中,愛慾與冷漠中掙扎的感情。

最後,作為一個人,我同情着故事中這個人。就像感情裏的對錯和人世間的善惡,這些普世的價值觀其實都很難用在一個藝術家身上。我一直覺得關於藝術的一切都是表達着不同的感覺。而感覺是沒有對錯的。所以他的細膩多思,和無法剋制的縱慾其實只是一種感覺。他來到這個世間只是流蕩在不同的故事裏體會記錄着不同的感覺,然後頭破血流的狼狽離開。小時候總覺得要當個有故事的人,長大了才知道笑着説故事的人曾經都是流了很多血和淚的。想起蔡崇達《皮囊》裏寫的香港阿小,當他淚流滿面講自己的故事的時候,他是不是心裏也有幾分羨慕鄉下阿小打魚回家路上放空着大腦,身邊還有一隻到哪裏都願意跟着他的大黃狗。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15

讀完了很久,不知道該怎麼來寫,沒讀之前,他們都説這本書會讓人抑鬱,但是我讀下來,並沒有覺得多麼的悲哀,不如《活着》給我的哀傷強烈,換而言之,我覺得這本書裏的所有人,都是沒有積極生活的人。談到太宰治,都説這是他自殺前的自白,我到是覺得貼切,我覺得這裏面的每一個人物,都是他的一個面,不同卻又相同。遭遇挫折,沒辦法融入社會生活,想要自殺,長了張好皮囊靠女人生活,整日借酒勁麻痺自己,又破有點藝術才氣。這都是他對自己的認識吧。昨天看《我是貓》,看見一句話深受啟發,決定來寫下感受:既然是社會動物,不論多麼自命清高,也要在某種程度上與社會協調着活下去。

我倒是相信他這麼做了,嘗試與社會協調着活下去,就如葉藏的笑話,就是證據。可是現實是,他失敗了。

其實啊,我覺得悲哀的不是世俗,而是少了一顆和社會協調的勇敢的心。最先聽見“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是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松子始終在積極地生活。是啊,有時候,我們確實會抑鬱,會感慨世界的虛偽與不公,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克服一切,勇敢地活下去。但是至於生活方式,是我們可以為自己選擇的。

從這本書裏,我還沒有抑鬱的同感,大概沒太深層次地瞭解他吧。但還是是希望大家都好好的活着,像富貴一樣,生而為人,不必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