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故鄉的海抒情散文

文學2.24W

我的故鄉是個很小很小的沿海小鎮。

故鄉的海抒情散文

人總是在離鄉以後才會去愛家鄉,我也是。

大學時候,來自各地的同學總愛提及自己的家鄉,我也不例外。我總愛提到那片海,那片聽説被污染的一塌糊塗的海。每每提到海,同學都很羨慕我,彷彿在海邊生長的孩子都是值得被人羨慕的。我享受着那種羨慕,也隱瞞着那些污染。

我想,我其實是真的愛那片海的,不只是因為會被別人羨慕而已。

我們家鄉的海,沒有沙灘椰樹和遊船。那是一片原生態的黃海,海邊除了淤泥與大壩便無其它。不過傳奇的是,聽説那海的對面是日本。

小時候,每逢夏季,總會聽到有人説明天要去趕海。最初當然是不懂得什麼是“趕海”,只看到那些大人們會帶好幾個桶,等到晚上回來的時候桶裏會裝滿一種叫“泥螺”的東西,或者是貝殼之類的。不過,記憶最深的是還他們滿身的泥漿和紅彤彤差點被太陽灼傷的臉龐。

趕海撿回來的東西是不會全部吃掉的,除了分一些給要好的鄰居,大多數會拿去街上賣,如果一天下來沒賣完,那剩下的就留着自家吃。

泥螺這種東西吃起來還真是有點麻煩,我到現在還吃不利索,尤其是剛從海里撿回來的。那些泥螺在食用之前都要先在水裏泡一泡,等到泥泡的差不多了再用些醬油醋什麼的拌着吃。即使這樣也不能一下子就把它從殼裏拽出來吃了,想要完好無損地吃掉它,還得費一番功夫,不過你要是熟練了那就省事多了。泡完的泥螺“體內”還會殘留一些沙,所以在吃它的時候必須牙齒舌頭嘴脣三合一,將這些沙給剔出去。如果剔的很乾淨,那就是絕對的美味啦!如果剔不乾淨,那你可苦啦,不僅吃不到美味,還弄的滿嘴沙。由於我的舌頭天生比較笨拙,所以我常常是受苦的那個,以至於只能看着別人吃。

早一些年,有些失業的人就以趕海為生,雖然不發不了財,但解決温飽還是沒問題的,主要就是撿泥螺和蜆子。

聽我爺説,在他們小的時候,趕海是一種任務。常常凌晨三四點就從家裏出發,揹着空籮筐徒步走到十幾公里外的海邊,撿夠了再徒步揹回來。趕海偶爾還會撿到一些奇怪的東西,像是泡沫質地的球,奇形怪狀的貝殼海螺,甚至還有人曾撿過戰爭留下的水雷。我爺説,他曾經最討厭去趕海,因為每次都體力透支,回來都累到癱軟。可是現在再提到那片海,總又是感慨,時間匆匆忙忙,那片海還在那裏,可對於他卻已是那樣遙遠。

我第一次去海邊,是由於國中的一次户外活動。因為我們那裏確實也沒有什麼景點,只有那片海。

那時候,通往海邊的路已經修了一半。因為接連的好天氣,所以那次是集體騎着自行車去的。由於正在長身體,再加上路程確實太遠,騎到海邊已經累的不輕,中途腿還抽筋了。當然還有中途摔倒的,走神撞車的,總之什麼情況都有,領頭的那些老師真是苦不堪言。

到了海邊,放好自行車,還必須得越過一段滿是淤泥的路。這時你必須把你的褲子抹到膝蓋以上。那天,很多沒經驗的人碰巧穿了緊身的褲子,着實遭殃了。那段“淤泥路”大概有五十多米,跌跌爬爬過去差不多要二十幾分鍾。還有,過“淤泥路”除了有身陷淤泥的難堪,還要面對腳被劃傷的危險。那一會深一會淺的淤泥裏,不知道藏着多少碎掉的蜆子殼或是硬草根甚至玻璃片什麼的。如果你能完好無損地過去,那真是運氣好了。

過了“淤泥路”,那就到了真正的海邊了,也可以説是海里。因為你此刻站着的地方,當潮水漲起來的時候,會全部被淹沒。海水漲的很快,所以去海里撿海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走遠,不然漲潮了就來不及跑了。

海水有些渾濁,打水仗濺到嘴裏很鹹很鹹,如果弄的渾身都濕透了那也沒有關係,海風很大,吹吹就幹了,只是不會很好受,會有黏黏的感覺。

我們那次去海邊,泥螺還沒有長的很大,而且即使長大了我們也不可以撿了。因為聽説那片海灘,已經被別人給承包了。

對於海灘被承包的事,我是從大人嘴裏聽來的。他們説,現在再也不敢去趕海了,會有人在路面上守着,如果有誰從海里撿了東西,那上岸來就會被那些人沒收。因為那片海灘,是他們的了。還曾聽説有個人,偷偷藏了一小桶泥螺,結果剛走不遠就被人攔了下來,愣是給倒的一個不剩。

從海灘被所謂的“承包”了以後,就沒人去趕海了。我曾經很痛恨那些“承包人”,可是沒過多久他們就都不見了。

“沿海開發”是記憶裏又高興又害怕的事情。高興的是,我們的小鎮確實相比較富裕了一些,生活質量也挺高了一些。害怕的是,那幾年甚至到現在還有的嗆人的臭氣和飛沙走石的路面。而那片海灘,也被嚴重污染了,很多外地經銷商不得不斷了我們的海鮮市場,因為聽人説,我們這邊的海鮮,總有一股“化工廠味”。

由於不加節制的污染,我們的小鎮很快成了全市最“聞名”的地方。人們常常提及我們的小鎮,只是不再是關於那片海,而是那些化工廠。

有一次去一早已搬到外地居住的姑姑家吃飯,我媽在家裏做了一些餅,又拿了一些剛曬好的蝦乾和魚乾裝在袋子裏給我帶去。我媽説,以前我姑姑就喜歡吃她做的餅。可是我姑姑説,餅有一股“化工廠味”,還有魚蝦乾,他們家的人都不吃。最後,我把帶來的東西又都帶了回去,雖然知道姑姑確實也沒有惡意,但回去的'路上拎着那些東西還是忍不住一陣心酸。

人們都説,想要開發,想要發財,那一定就會被污染。除了少數人會打電話舉報,大多數人對環境被污染的事都逆來順受。有時被臭氣薰的實在受不了了,就張嘴罵幾句。被灰塵迷的眼睛都睜不開了,就儘量減少出行。我們家那片通往街上的路,本來是一條無比通暢的柏油路,結果被裝沙、裝石頭的重型貨車壓得面目全非,每逢下雨天就寸步難行。

上大學以後,回家的機會變得很少,而每次回家那景象又壓得人喘不過氣。有同學表示希望能夠來我家鄉玩,看看我説的海。可我總是找藉口推脱,甚至連我自己,都已很久沒去看過那片海。我不知道海到底被污染成什麼樣了,也不知道那些靠岸的泥螺、蜆子和海里的魚、蝦、蟹到底被污染成什麼樣了。只是我真的很久很久沒有再去看過它,我寧願在心裏停留一個美好的景象,讓我在遙遠的他鄉能夠引以為傲。

可是後來,我還是去看了它。老同學聚會,大家都想去看一看那片海,即使那天下了小雨,我們還是出發了。沿海的公路修的比想象的更好,路上的風景由工廠轉變成枯草很快就看到那片海了。

再見那片海,心情總是複雜的。我本以為,那片海已經“面目全非”了,可是它卻那樣好好的在那。一樣波瀾壯闊,一樣一望無際,一樣漲潮退潮,一樣讓你以為你看到了日本,還有,一樣有道“淤泥路”在那“禍害人”。

那天,我們沒有雨衣沒有雨傘,淋着小雨踩向那條“淤泥路”,像年少時一樣在退潮的海面上奔跑,打水仗,那片海就像是一名老者,慈祥的看着我們,偶爾濺起鹹鹹的海水同我們逗樂。那天,我們玩的很瘋很瘋,最後累的直接躺在海岸的大壩上。海風一直在狂吹,有的人在吶喊,有的人在嬉笑,遠離喧囂和煩惱,應該再沒比這更美好的吧。我想,我真的是愛着這片海。它確實讓我驕傲。

標籤:抒情散文 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