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高一教育隨筆下學期

文學3.07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教育隨筆下學期,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教育隨筆下學期

高一教育隨筆下學期1

高中新課改已經進行到了第六個年頭了,在21世紀的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成為當下教改的主要話題。所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課堂當中,已成為目前各個教師的共識。我們在教學中發現,那些在課堂中積極參與的學生,其參與的積極性會越來越高,參與的水平也越來越高,學習的效果也就越來越高。

然而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年級越高,學生在課堂上會越來越沉默,大家都不回答問題,都不主動發言,造成課堂的氣氛沉悶,沒有生氣。要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和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要創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

通過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表明,和諧民主的氣氛能促進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課堂教學過程實際就是是師生之間人際交往的過程。關係的融洽,氣氛的寬鬆、和諧,對整個教學過程都有直接的影響。教師不應該再抱有居高臨下的心態,而要懷着一顆真誠的心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深入瞭解每一個學生的愛好、特點、個性和興趣,並從中做出指導和幫助,與他們交朋友。而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將會使學生從情感上認同老師,進而把這種認同遷移到學習中來,從而愛上老師,愛上這位老師所教授的科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於營造民主、自由、寬鬆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打破沉默,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學生進行平等地討論、交談,應該允許學生在課堂當中出錯,從而激勵學生多發表意見,而且對於好的觀點,勤問的學生提出表揚。而對與教師來説,還要勇於承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犯的錯誤與不妥之處,使師生能共同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學習。經實驗證實,如果教師與學生打成一片,課堂氣氛就會輕鬆、活躍,教學效果很好。如果學生對老師有牴觸情緒,上課時師生則很難交流,教學效果則可想而知了。另外,我們應該一視同仁,如果我們教師偏愛優生、嫌棄差生,就只能使差生更差。我們教師必須尊重每一個學生,不管是優生,還是差生,都要同等對待,給予平等的參與機會。燕國材先生曾經提醒教師牢記三個“一切”,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中間一個“一切”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只有做到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要在課堂當中創造主動參與的情境

教學過程是學生的認識過程,學生參與性越高,積極性越高,那麼他們的主體性就能得到更高的體現。學生在課堂上是否敢於參與到教學當中,取決於教師的如何引導。“施教之巧,貴在引導,妙在開竅”。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改掉過去那種“填鴨式”的舊式教學方法。當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後,教師應大膽放手,引導學生去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發揮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作用。

讓學生主動參與制訂教學目標

過去教師只是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來安排整堂課程,而要使學生真正的自主把握學習方向,學生必須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學生只有理解了教學目標,才能夠集中自己的有效的時間和精力,針對自己有問題的知識,不斷的改進自己的學習,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教師在備課時設計好就行了,更要發揮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動性,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我要從課堂中學會什麼”。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參與學習目標設計,更能使學生認真讀書,明確重點難點,是一種提高學習效率的讀書方法。如在教學Unit 5 Music時,在引入課題後,老師問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想解決哪些問題?這時候學生就會爭着説:Who is the Monkees? Why were they famous? How to use this phrase-attach…to ? 這樣,學生就自行制訂出課文學習目標,就更有興趣去閲讀解決這些問題了。顯然,解決了這些問題,對課文也就理解了,對知識點也會運用了。當然,有時學生訂出的目標不一定很好,但老師可以在學生回答後作出歸納指引,將老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學得更主動,更有效。

二、培養學生自主的質疑釋疑的能力

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既定的知識是沒有疑問的,都是絕對爭取的。而“質疑”是學生學習的需要,是思維的開端。學生只有敢於提出疑問,質疑難題,這就證明學生已經投入到學習,具有創造性思維。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師生中就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在教學中,怎麼讓學生主體作用得以發揮,就是讓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這也是教師教學成功的標誌。教師每節課都應給學生質疑的機會,並且創造機會讓學生質疑。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單元內容要求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養成質疑的習慣。在教授新課時,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在理解詞句時,引導學生對作者的遣詞造句質疑;在理解內容,分析課文時,引導學生對內容和文章的佈局質疑……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引導學生讀課文,動腦筋思考,再由學生來回答。在學習The band that wasn't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後,對標題的意思提出疑問:為什麼叫做不是樂隊的樂隊。學生明顯地只理解了文字表面的意思,並沒有體會到句子的內在含義。這時老師因勢利導,要求學生聯繫上下文再讀一讀句子所在的這段話,體會句子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時學生才明白:越來門基樂隊的隊員只有一個會唱歌,所以剛開始這個樂隊並不是真正的樂隊。當遇到比較難的問題,就通過小組討論來解答。圍繞難點問題,每個同學都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不附和他人意見,共同合作研究,找出最佳答案。這樣不僅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給每個學生髮言的機會,學生的天性沒有壓抑,才會產生問題意識,產生強烈的表現慾望,敢於參與,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強烈地感到做學習的主人的必要性。通過長期的這種小組學習討論訓練,學生從敢於質疑到學會質疑解疑,大大提高學生在課堂當中學習的主動性。

三、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新課改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懂得參與到課堂學習,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學生精神。有種古語説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能幫助學生獨立迅速地獲取更多自己學需要掌握的知識,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學法,總結學法,創造學法。如在中高年段,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聯繫上下文解詞的方法,讀懂一段話的方法,聯想記憶語法和短語的方法,讀書做筆記的方法等。在教學中,我會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年齡差異和基礎的不同來選擇記憶單詞和知識的方法。例如,在講解rise 和raise 的區別是,我會讓他們用背詩來記憶:日月雲霧煙蒸汽,物價河水温度計,起牀起立和起義,皆用rise升上去。這樣學生對於英語知識點的記憶加入了趣味性,對學生產生了興趣,學生的主動性大大增強。

四、讓學生品嚐自主學習的“甜頭”

學生熱愛學習,大多數是因為學習能夠給他們帶來成就感。如果學生能在課堂學習參與中嚐到“甜頭”得到成就感,自然會對這門學科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而興趣又是學習的最好動力,這樣課堂效果才是高效的。而且一步一步的成功,學生的參與課堂的意識就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參與行為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而這種自主學習的意識會把學生的這種能力牽引出來,從而更好的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當中更多的抓住機會,讓學生嘗“甜頭”,讓他們對學習更感興趣。如老師可採用外在的激勵措施,用讚許、表揚和物質的獎勵來肯定學生對學習的主動參與,特別是對於那些成績不好,平常不愛發言的學生。這樣他們就會把寫學習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傳統的被迫學習。

總而言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學生的個性和愛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打破課堂沉默更加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達到高效學習,樂趣學習。

高一教育隨筆下學期2

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下,我在工作的第二年有幸成為了高一(5)班的班主任。對於管理班級我是毫無經驗,更別提有什麼高招了,回想自己在學校裏學習的“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育人思想,我嘗試着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時,運用心理輔導的方法,將德育與心育相結合。我認為只有在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某些習慣,才能使他們的潛能得以充分的發揮,才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更好地適應社會,積極向上,勇於創新,成為新世紀人才。

在摸索過程中,我慢慢地積累經驗,在日常工作對學生進行“三自”教育。

一、要強化“自”我管理

所謂自我管理,是對學生的認識、情感、行為等全方位的自控要求。在認識方面,要引導學生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評價,學會全面認識自己。理想與現實,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在正確引導學生的同時,要以寬容的胸懷對待他們的不同認識和看法。給他們時間,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思維,在逐步認識社會的過程中,端正自己的位置。

在情感方面,要啟發學生,自我體驗,自我激勵,達到自我感悟,自我調整的目的。對“對抗型”學生,班主任要放下架子,與他們交朋友,以誠懇地談心代替粗暴逆耳的訓斥。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激發他們內心從善向上的願望。而對於“主動型”的學生,則引導他們關心集體,多幫助同學,開拓創新。在行動上,要學生養成自我檢查,自我訓練,自我調節的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中常見的問題要通過民主討論的方式制訂公約,還可以通過各種興趣小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強化“自”我教育

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是班主任工作的關鍵。這就要求老師既要對學生進行知識培養教育,又要尊重學生的自主精神,放手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特別是一些紀律渙散的、厭學的學生,要認真分析他們的原因,尊重他們的人格。通過主題班隊會、牆報,樹立學習標兵等多種形式來激發他們的思考。這樣學生容易找到差距,看到自己的不足,產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要求和願望。

三、強化“自”我提高

自我提高是素質教育的又一個培養目標,是班主任的又一工作重點。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學生,對美好事物都懷着強烈的好奇心,對自己不是具有某種特殊才能的,總想予以嘗試。因此,班主任要善於發現學生的興趣,並加以適當的扶持、引導,保護他們可貴的求知好奇心,為他們創造條件,爭取有更多的嘗試機會。課外活動和主題班會都是學生自我提高的好形式。要有目的地組織一些學習興趣小組。如:科技小組、文藝小組、板報小組等,可以為同學們提供自我表現,自我提高的機會,更能形成良好的班風,喚起同學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自覺性。

看着學生慢慢地進步,我有很深的感觸: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是需要人性關懷的成長者,青少年處於身心發育由未成熟到成熟的關鍵時期,同時也處於心理成長過程的“斷乳期”,哪怕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樣樸素的情愫,他們仍沒有完全度過心理幼稚期,他們同樣是需要被引導的一個羣體,班主任就是學生情緒的調控者,所以要科學適時地調控每一位學生成長着的心靈,引導他們走正確的路。

另外,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對話”時,要以親切、自然、耐心、不厭其煩的態度接待學生,多給他們機會講話,以促進學生願意在你面前敞開心扉,並以此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儘量給受導學生提供各種成功的機會,使其對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對於行為習慣不好的學生,更應多花氣力,一步步緊跟着,幫助學生慢慢擺脱壞習慣。除此之外,還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情感,應多用商量式的語氣、建議式的口吻。不能不顧學生的意願、情感,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意見,把自己凌駕於學生之上,最終學生才有可能“聽其聲,曉之理,方可使之親其師、信其道”。

在學生成長的同時我也在慢慢的成長,並開始懂得如何去處理一系列的問題。“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作為一名新老師,我要學習的還很多,但,我相信懷着一顆關愛學生的心,虛心求教,努力工作,最終是會獲得成功的。

高一教育隨筆下學期3

08年接了一名新生小Y,剛接觸時這個學生身上的一些習慣,説實在的令我這個老班主任都感覺恐怖,性格暴躁,厭學,敵視老師。接觸家長後得知,這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經失控,他經常徹夜不回家,與社會無業人員交往密切。文弱的母親在教育中很無力,每一次的家庭教育都是以吵架開始,以母親的默默流淚結束。我很不解,為什麼只有十六歲的孩子會變得這麼可怕!我該如何建立我們的師生關係呢?我又該怎樣實施對小Y的教育呢?

開學第一週的教研活動結束後,我剛回到學校,數學老師就來找我反映情況。原來小Y趁班主任外出時,跟數學老師無理取鬧,然後藉口身體不舒服,非要離開學校。數學老師要求他堅持到班主任回來,小Y卻死活不同意,在辦公室又摔書包,又摔門。後來未經任何老師同意,私自離開了學校。我得知這個消息後,趕緊和家長取得了聯繫,確認他已回家了,並且換下校服後正要出門。我詢問了他的身體情況後,得知並無大礙,和老師們估計的差不多,他藉口不舒服不過是想逃課出去玩,摸清情況後,我並沒有向他的家長告狀,而是讓小Y接聽了電話,在電話中我囑咐他既然不舒服,就要在家安心休息,養好身體,準備明天來上課,他支支吾吾地答應了。

轉天上學前我又打電話問了他的身體情況,確認無恙後,讓他準時到校上課。到校後,我先關切地詢問了他的身體情況,看着他躲閃的眼神,我感覺他有些心虛。利用這個時機我輕描淡寫地問了一句“昨天和數學老師怎麼回事?”孩子有些愧疚,把昨天的事跟我講述了一遍,這時不用我再説什麼,他已經覺得自己做得不對了,在交談中我覺得這個孩子雖然厭學,不願接受學校教育,但跟老師還是講點面子的。雖然頂撞父母,但卻知道孝順年邁的祖父母。他的'本性也許並不壞。我有了教育的信心。我接着詢問了他以往的學習情況,為什麼和國中老師有矛盾。對高中學習的想法,目標,以及有什麼困難,這時我又因勢利導地提出我對他的要求,只有兩點,一是按時到校上課,二是不能再頂撞老師。他想了想,答應了並保證説到做到。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他確實在努力地信守諾言。這樣在和小Y的第一次交鋒中,我全身而退,並且頗有收穫。我想如果我當時得知小Y的錯誤後就興師問罪,很可能出現的後果就是不僅我們師生會大吵一架,而且他們母子之間也會爆發戰爭。然後他就會更不愛到學校來了。

高一教育隨筆下學期4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20xx年課標頒佈以來,教師的定位更加準確,師生關係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者,變為合作者、探究者。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一改過去課堂的沉悶、死板,變得充滿活力。而靜下心來品味,一些問題暴露無遺,如:課堂成了好學生的舞台,差等生依然停步不前,忽略了學生對字詞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教師朗讀指導不到位……以上問題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國小語文教學的效果。深入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實現教學三維目標,關注學生成長,成了我們小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組建高效的合作學習小組

高效課堂合作學習的高效,關鍵在於學習小組的高效,建設、培訓好學習小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課堂的靈魂。合作學習小組一般由6~8名學生組成,要求小組成員的性別、學習成績、智力水平、個性特徵、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異,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進行分組,組內異質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又為在班內各小組間展開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選擇培養小組長,一名好的小組長能夠對合作小組成員在課內進行調控,在課外精心管理。再有小組成員合理分工,達到人人蔘與、共同完成任務的目的。各小組分別制定了組名、口號、組訓、組規等。

二、建立科學評價機制

課堂評價採取小組捆綁式評價方式。小組捆綁式評價能調動組內每個成員的積極性,發揮每個成員的最大潛力。班內設立積分表,組內有記分員,分別給每個小組成員編號(成績越好號越小),每位學生的編號不是固定的,根據表現、成績進行調整,進步學生能得到及時肯定,形成積極向上的組內競爭風氣。小組成員得分與各自的編號對應,目的是鼓勵大號同學多發言,得分都加在小組名下。小組共同探究成果展示交流加小組集體分。各小組得分每週一彙總,作為小組評價的依據,選出周冠軍組,不單獨對個人進行評價,增強團隊意識。資料入檔,下週數據清零,重新開始,這樣各小組都看到了奪冠的希望,組間競爭風氣形成。

三、“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實用高效

結合外出學習所得、教研組交流所感和自己的課堂教學所悟,我擬定了一份“語文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經教學實踐,老師們一致認為它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體現新課改理念,體現了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使課堂教學高效有效。

第一環節:預習我能行,收穫大家享。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預習所得和預習疑惑(在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在展板上展示出來,供大家評閲、學習、交流。重點解決字詞,豐富學生的積累性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第二環節:讀書眼、心、口,流利入情境。時刻提醒學生讀書時做到“三到”,只有這樣讀書才有效果,才能進入情境。展示小組用各自喜歡的方式朗讀展示,請其他小組的同學或老師評價指導,學生的挑戰讀,更激發了學生個性化朗讀的積極性。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形成了,提高了朗讀水平,凸顯了學生的獨特感受。

第三環節:析句品文,情感昇華。理清文章脈絡,解讀重點詞、句、段,學習寫作方法,揭示文章主題,聯繫生活實際,昇華表達的情感。以學生獨學、對學、合作學習為主,班內交流,教師點撥。學生親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訓練學生思維,提高分析、概括、表達能力,豐富學生情感。

第四環節:學以致用,拓展人生。汲取文本中的營養精華,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寫出所學、所思、所感。提升、內化知識積澱,整理自己的思想變化,提高寫作水平,指導今後的生活和學習。

第五環節:達標練習,鞏固提高。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練習題,整理所學知識、技能,檢測學生學習效果。

四、閲讀交流課,激發學生閲讀興趣,開闊學生視野

開設閲讀交流課(每週一節)的目的:利用好學校圖書室和學生的各種學習途徑資源,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閲讀,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增加閲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開闊學生眼界。閲讀交流課的上法:

1、課前學生根據閲讀主題,完成閲讀,寫出收穫。

2、交流閲讀收穫。課上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閲讀收穫,再選出優秀者班上交流。

3、教師、學生評價。

4、學生當堂寫出交流收穫。

5、教師推薦書目,佈置下次閲讀主題。語文閲讀指導課要充分發揮合作小組作用,學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瞭解更多的內容。

五、校本教研日———教師交流的平台,課改的保障

為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校內自身的各種資源和潛力,充分發揮學校優秀教師的優勢和作用,落實校本教研製度,打造團結互助的教研團隊,學校將每個週四定為我們的校本教研日,教導主任每月初制定好本月的校本教研日活動安排表,明確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活動地點、參加人員等,活動以聽課、議課、專題研討為主要形式,教研組成員積極參加活動,在一起交流研討,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有效促進了課改的不斷深入,同時也深化了同事間感情。課堂教學改革,有利於落實課標要求,有利於新的教學理念的應用,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有利於學生潛能的開發,有利於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的優化,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腳下的路還很長,作為國小語文教師的一員我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直到成功。

高一教育隨筆下學期5

我認為,高中階段的家庭教育是一個薄弱環節,有必要加強。現在的高中生大都是住校的寄宿生,實行月假制,也就是每月只放一次兩三天的假。由於學習忙,寒暑假也比國小國中的短。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也就相對較短,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時間短,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正處在“心理斷乳期”和性格定型期,家庭教育對他們來説猶為重要。而高中的家長都是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正處在事業的高峯期,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時間和精力也相對較少。其實教育孩子也是這個時期家庭的一個重要任務。正如一個家長所説“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教育好我的兒子,讓他成材。”事實上,孩子的成材也是家長成功的一個重要體現。那麼,高中階段的家長怎樣實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呢?我想,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很多孩子認為家長的付出和愛是理所當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報。沒有對父母的感恩意識,是孩子不聽話的一個重要原因。我認為,很有必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讓孩子學會理財,養成記錄收支的習慣。前美國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總裁,洛克菲勒,每個星期給孩子的零花錢只有三十美分,相當於人民幣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們每週把自己的每一筆支出都記錄好,下週領零花錢的時候交父親檢查。後來,他的兒女,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而不要依靠億萬富翁的父親。新時代要求我們在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的同時,也應該學會理財。養成記錄收入和支出的習慣,就可以將自己的財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規劃得井井有條,而不會由於金錢問題而時時捉襟見肘,疲於應付。學會理財,也就是學會規劃人生,會理財將會使你一生受益無窮。一段時間過去後,要讓孩子算算賬,一個學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錢。

另一個方面也要讓孩子參加一些勞動,嘗試去賺錢,瞭解金錢來之不易,而且必須通過勞動獲得。這樣有利於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證。

二、寬容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嚴是愛,鬆是害”是中國的一句古話。千百年來,家長教育孩子,老師教育學生,説的最多的也是“嚴格要求”。的確,嚴格要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發展,少走彎路,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範例。但是對“嚴格要求”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它使孩子習慣接受,不會批判的思考,個性喪失,創新意識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靈壓抑,性格孤避,過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電視台科學教育頻道,在今年6月末日報道的,13歲考上大學的天才兒童曾永康的悲劇就説明了這一點。所以我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嚴格,更應該寬容。嚴格不是苛責,苛求,應該嚴而有度,嚴而有序,嚴而有理,寬容不等於放縱,放任,不等於對孩子的問題視而不見,不等於可以原諒孩子的所有錯誤,寬容更多的是對孩子感情、心靈上的寬容,讓孩子有健康的心態在寬鬆的環境下接受嚴格的教育。

家長要處理好要求的嚴格與環境的寬鬆,過程的嚴格與結果的寬容的關係。寬容是對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氣,嚴格要求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有利於培養孩子做事嚴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終良好習慣。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

進入青春期前後的青少年,顯著的特點是“變”。孩子開始發育了,生理上在變,心理上也有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你要東,他偏要西。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逆反心理”。這個時期,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斷乳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現是獨立活動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不能正確理解自尊,只是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成人。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孩子來看待,他們就會厭煩,就會覺得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就會產生反抗的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

這個時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論據不足;喜歡發表見解,卻又判斷不準;喜歡批評別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歡懷疑別人,卻又缺乏科學依據。

因此,家長光滿足於表面上瞭解孩子是不夠的,家長必須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必須瞭解“心理斷乳期”的實質。心理斷乳期,實質上是青少年們隨着身心的成長髮育,逐漸從依賴於父母的心理狀態中獨立出來,自己判斷、自己解決所面臨的新的問題的時期,這是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要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這是一個人從幼稚到成熟的轉折時期。

因此,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儘可能支持他們,尤其在他們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和他們平等交流,幫助他們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確處理。另一方面,家長又不能過於遷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為,以防孩子以後總是用反抗的方式來要挾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於比較嚴重的反抗行為,家長可以採取獎賞訓練的方法,強化孩子的順從行為。

四、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打造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新教育理念認為:“人人有材,人無全才,因材施教,個個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材,而因材施教,揚長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讓自己的孩子成材,成材的道路千萬條,條條道路通羅馬。我們學校就有獲得了湖南衞視舉辦的20xx年超級男聲第二名的佟楠和20xx年超級女聲第二的黃雅莉,他們能在數萬名選手裏頭脱穎而出,不能不説是人才,也不能不説是一種成功。這都是他們自己揚長避短,學校和家長因材施教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