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閲讀的意義經典散文

文學2.72W

國內經濟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一度出現低潮,人們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緊縮自己的開支。但有一個現象令我感到遺憾了些,就是我在書店裏工作的朋友告訴我,書店的經營也受到較大的影響,去年年底的銷售量比前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多。我有意的問了一家報亭,經營者告訴了我同樣的結果。幾種國內有影響的大報零售量明顯下降。一個民族的文化消費標誌着一個民族的素質,我們的民族在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對文化、精神的消費真的還有待於提高。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才能以真正的精神力量支撐起我們經濟的高速發展。

閲讀的意義經典散文

偉大的無產階級的導師列寧的人生格言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只有文化才能使人得到精神的崇高。“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是很有深刻寓意的,人的善良、品德、公德、敬業、守法、理想等等的這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精神修養無不來源於讀書和學習。這使我想起了一個“場景”,一位外國記者曾報道:日本投降後,一羣羣的戰俘在中國的.雪地裏等待有組織的遣返回國。飢寒交迫中,有一個日本女人在一塊菜板上教孩子識字。這位外國記者很受感動,這位記者在報道語中説:這個民族還要崛起。

前蘇聯解體後,在俄羅斯街頭經常看到的場景是:麪包店前排着長長的隊伍,人們一手提着麪包袋,一手捧讀。僅此場景就讓我們看到這個民族的兩個優點:公共場所自覺有序;熱愛閲讀。前蘇聯解體後一度出現經濟危機,很多商店因商品缺乏關門,但是兩種店不減反增。一是麪包店,俄羅斯人有買麪包的習慣,再窮總得填飽肚子,麪包是最廉價的食物了;二是書刊店生意紅火,買書讀書的人更多了,因為經濟不景氣錢少了時間卻多了,人們正好調整一下生活方式,活得更精神化一些。

美國大蕭條時期幾乎萬業見衰,但文化卻在蕭條的二十餘年間興起。歐美的出版業在其間快速發展,各種期刊的發行量大增。比如美國讀者文摘,大蕭條開始時發行量25份,大蕭條期間猛增到800萬份。《時尚先生》、《傳奇》和大量女性刊物都是在這個時期創辦出爐,並很快暢銷的。美國人為了節省開支,同時滿足更大的閲讀需求,還尋求大量內容綜合的報刊圖書,一些文摘類刊物和綜合日報也應運而生,找到了市場。《大蕭條時代1929-1941》的書,專門觀察上個世紀的那場全球性的經濟蕭條對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其中記錄了一個有意思的調查,並説美國和歐洲國家的這種經濟蕭條文化復甦的現象是一個國家再興起的徵兆。

中國是世界上的詩的國度,但我們落後了。或許不僅僅是詩歌,中國的小説、散文同樣到了低谷。我們不用去普希金的故鄉,就看看日本和美國的文學書籍的年銷量就明白了,我們的快餐文化正證明了我們還處在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小市民階段

“草色近綠遠看無”。閲讀是美的,讀一首詩能讓人心靈感到被突然喚醒,讀一篇哲理散文讓人感到撲入了一種人生的境界中,讀一部小説使人陷入了對社會對人生的追問和深思之中……那種讀書聽雨的意境,那種“大江東去”的激情,“十年”的傷懷都會使我們得到心靈的共鳴!有位作家這樣説:身邊的朋友,大多是不讀書了。他們幾乎都曾經問過我,讀書這麼多年,究竟有什麼收穫?我每每無言以對。“若得酒中趣,勿對醒者言”,讀書的樂趣,也只能説給讀書人聽吧。

當城市的喧囂漸漸淡化為最後一聲遠去了的汽笛,當山村的螢火在蟲鳴中閃閃流螢,我們在卧室在農舍在宿舍我們閲讀吧。捧着一本書,遨遊在知識、興趣的海洋,怎麼就不是一種美妙人生呢!讓人性不再扭曲,讓心靈不再荒蕪,讓心態不再浮躁;降格我們過於貪婪的物慾,清新我們迷惘了的靈魂,喚醒我們淡化了的良心,我們閲讀吧!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一個民族是多麼的重要。

標籤:散文 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