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一箸之隔隨筆散文

文學8.31K

對於筷子,我有着一種特殊的迷戀。

一箸之隔隨筆散文

與筷子結緣自然是在餐桌上,作為一名美食愛好者,我也愛屋及烏了一把,對這能給我攜來美食的工具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偶爾手指摩擦過筷身上的紋路,我就會想,沒有古人就沒有現在的我們,而我們在若干年後也會變成他人口中的古人,那麼在歷史長河的沖刷下不改其本質的,最顯而易見的便是筷子了吧。

我總是熱衷於在古人的詩詞歌賦中尋覓筷子的蹤跡,期盼着它帶給我的驚鴻一瞥,而這驚鴻的初回,便是源於李白。我向來傾慕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的灑脱不羈,又醉心於他瀟灑筆墨下的錦繡江山,卻惟獨難解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想我平時也生過大病小病,大事小事也曾煩惱,卻從未到過“投箸”的地步。天寶三年,李白受盡權貴讒毀,落魄離京,小人除不盡,心病最難醫,“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又如何?還不是無心動筷,四顧茫然。可李白終究是我們熟悉的酒中仙,“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我李白一展抱負之地?酒也逍遙,箸也隨意,自能嚐盡天下之味。

李白一撂筷子,讓我知曉了他心中抱負之大,志向之遠,而張良以八根筷子,讓我將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

話説楚漢相爭之際,劉邦與項羽僵持不下,這時偏有個叫酈食其的'儒生給劉邦出了個主意,讓他分封戰國時期六國君主的後代,劉邦聽得很滿意,張良卻把劉邦食案上的筷子往手裏一抓——如此計策,只解近憂,何來深謀遠慮之説?一個理由,一根筷子。八根筷子整齊地碼在劉邦面前,八個理由,字字珠璣,句句服人,頭頭是道,精妙至極,直説得劉邦茅塞頓開,直讓書前的我拍手叫好。張良以箸代籌,這平凡的筷子中卻凝着他過人的才智和不俗的遠見。劉伯温初見明太祖時,太祖命他以筷為題作詩一首。“一對湘江玉並肩,二妃曾灑淚痕斑。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留候一箸間。”一詩中,劉伯温將自己的報國志向借張良與箸表達得淋漓盡致,令明太祖刮目相看。一箸,是張良的智慧,也是劉伯温的政治抱負。

而讓我感受最深的,莫過於程良規的《詠竹箸》。“殷勤向竹箸,甘苦爾先嚐。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以筷喻人,分外巧妙。每每念起這首詩,心中總會泛起一陣温暖和歉疚。千年的時光,多少事物被泥沙掩埋,於黃土中消蝕,但仍有許多像筷子一樣流傳恆久的東西,是傳統,是精神,是文化。上下五千年,多少人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冷暖總是他先感,苦辣都是他先嚐,總是有許多這樣的人物,傳承着不變的精神,我們,不也是時時活在他們的庇護下嗎?

如今筷子仍延續着它最初的使命,作為吃飯夾菜的工具使用。可每當我拿起筷子的一端細細打量,總會想起與它相關的那些人,那些事,總覺得筷子的另一端,是一個踏過千年時光的靈魂。

我與古人,僅一箸之隔。

標籤:隨筆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