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陶韻,陶頌散文隨筆

文學1.54W

早就知道這個地方,但從沒去過。不是不想去,而是心底怯懼。

陶韻,陶頌散文隨筆

這是詩韻浸染的山水,更是騷客好騖的佳處。玄輝吟歌,太白趨之;思下草芥,愚鈍口吃,若往,窘生何堪!

説歸説,時光給我搓合了機遇,那一日從黃山赴寧,夕陽時分路遇這古來郡州治所、“自古詩人地”,宣城。

初識宣城緣於謝朓((464~499年)這個“謝宣城”。他生活在南朝宋、齊時代。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可惜他僅僅活了36歲,但卻作了大量山水詩,與沈約、王融等人根據漢語的四聲研究詩歌中的聲、韻、調配合問題,提出了“八病”之説,開創了詩歌的永明體。他的詩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胸臆,詩風清新秀麗,善於發端,序成佳句,開啟了唐代律絕的先河。因他在宣城做過太守,留下諸多篇章佳句,世稱“謝宣城”。

宣城古稱爰陵、宛陵,源出城內的宛溪河、陵陽山。至於聲名遐邇竊以為歸功謝眺了。

謝眺家族顯赫,高祖為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之兄,父親官散騎侍郎,母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與謝玄、謝靈運同宗,説來是“烏衣子弟”。永明元年(483年),謝眺“解褐入仕”。永明九年(491年)春,謝朓作為隨郡王蕭子隆的.文學(官名)。後任朝中驃騎諮議、領記室等微吏。建武二年(495),出為宣城太守。 他在陵陽山頂建造一室取名“高齋”,理政生活多於此。作了《高齋視事》、《高齋閒望》、《後齋回望》諸多詩篇。據考,《隋書·經籍志》著錄《謝脁集》12卷,《謝脁逸集》1 卷,均佚。今存詩二百餘首,多作於宣城。

餘雪映青山,寒霧開白日。

?a href='' target='_blank'>雨詠寮肜牒J鞽觥?/p>

披衣就清盥,憑軒方秉筆。

列俎歸單味,連駕止容膝。

空為大國憂,紛詭諒非一。

安得掃蓬徑,銷吾愁與疾。

這是謝眺的《高齋視事》,從中我讀到山水詩開山者謝靈運的鮮麗風格,而又自然清新;看到後來“詩生”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諸大家身影。無怪乎梁武帝金口信開:“不讀謝詩三日覺口臭”!

歷史不乏遺憾。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始安王蕭遙光謀奪帝位,謝眺被誣預謀死獄中。謝眺走後,人們在原“高齋”遺址建“謝眺樓”,又曰北樓、謝脁北樓、疊嶂樓。唐時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慕名往復宣城七次,築室而居。作詩闕數十。“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三山懷謝眺,水澹望長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我吟謝眺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在《秋登宣城謝眺北樓》中抒情淋漓: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謝脁的詩清新秀麗,奇章秀句,俊拔有力。“日出眾鳥散,山冥孤猿吟。”“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風動萬年枝,日華承露掌。”“餘霞散成綺,澄江散如練。”“朔風吹冷雨,蕭條江上來。”看是詩,實則為瑰旖流韻的水墨畫。

只記得白居易臨謝眺作了首《窗中列遠岫》,用兼濟天下、獨善其身的寸心把宣城薰了個透。

天靜秋山好,窗開曉翠通。

遙憐峯窈窕,不隔竹朦朧。

萬點當虛室,千重疊遠峯。

列檐攢秀氣,緣隙助清風。

碧愛新晴後,明宜反照中。

宣城郡齋在,望與古時同。

好事沒個完。該詩是樂天隨長兄寓居宣城時作,恰被時任宣歙觀察使聞悉,驚賞薦其京試,中第四名進士,直至晚年還念念不忘:“無復新詩題壁上,虛教遠岫列窗間。再喜宣城章句動,飛觴遙賀敬亭山《寄題郡齋》”。

謝眺詩作圓美流韻,對近體詩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影響了時代國風。同時,豐富了宣城地方文化。人傑地靈不得不使人肅然起敬。

“峨峨遠岫出,泯泯清江去”。那一日宣城偶會,我滿腹“牢騷”,與當年杜牧“可惜登臨佳麗地,星劍光芒射鬥牛”感同。只因次日南京公務脱不得身,沒得時間遊覽。

不過,那一夜真夠忙的。聽玄輝講詩:“天明開秀崿,瀾光媚碧堤。風蕩飄鶯亂,雲行芳樹低”。聆杜甫教誨:“謝眺每詩篇堪誦”(《寄岑嘉州》)!還參加了韓愈、梅堯臣、劉禹錫、陸龜蒙、蘇軾、范仲淹、楊萬里、黃庭堅、宋祁、文天祥、湯顯祖諸大家的“宣城山水詩筆會”。李太白送我一長卷,展開是《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猛然驚悸,夢醒將明。長思勵志,待閒適時節,一定來拜謝公習作些詩,不要總劃些隨筆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