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考研數學理工科考生如何接招

校園2.01W

對於理工科和經濟類考生來説,考研失利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數學考得不好,數學單科就與其他考生相差幾十分,所以我們需要掌握好複習方法。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考研數學理工科考生複習祕訣,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考研數學理工科考生如何接招

  考研數學理工科考生複習技巧

考研數學複習規劃時間及目標安排:

第一階段關鍵詞:基礎、基本、概念、方法

數學基礎階段的複習從現在持續到到5月份,對於基礎較差的同學建議儘量保證在暑假期間完成這一階段的複習計劃。基礎階段複習主要依照大綱的要求 (現階段2015新大綱發佈前可先依據2014考綱為基準),系統梳理考綱中各章節的規定的考點,熟練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常用結論等內容,為後期的強化及衝刺階段打下牢固的基礎。

看書與做題都需用心落到實處。特別需要注意:重點清晰。考綱中對知識點的考查要求各異,把握重點是提高效率的必要環節。教材對知識點的講解面面俱到,但對考綱的知識點缺乏側重,大家可以藉助一些考研數學輔導書。對於一些基礎掌握不是很好的同學來説,還可以通過聽取老師的考研數學導學視頻教程進一步加強複習效果。

另外一點就是看書與做題有機結合。大家在複習時很容易遇到看了後邊忘了前邊的困擾,只有及時配合做題加以鞏固,方可透徹理解各章節的知識點及其應用,達到相輔相成的理想效果。第一遍複習的時候,需要認真研究各種題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對自己的強項和薄弱環節有清楚的認識;第二遍複習的時候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自己不擅長的題型的練習了,經過這樣兩邊的系統梳理,相信解題能力一定會有飛躍性的提高。

第二階段關鍵詞:提高、強化、做題

這一階段的目標是把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做題能力,時間是6月——8月。這一階段最好是先做一本基礎性質的書,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一定要自己認真的做題並且做好記錄。剛開始你可能不會做,一定要分析題型和解題思路,總結出解答不同題型的的路徑。“眼高手低”是很多考生在複習數學時易犯的錯誤,很多考生對基礎性的東西不屑一顧,認為這些內容很簡單用不着下勁複習,還有的考生只是“看”,認為看懂就行了很少下筆去做題,結果在最後的考試中眼熟手生難以取得好的成績。

複習數學時一定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在最後的實考中佔據主動。

第三階段關鍵詞:真題、鞏固、查缺補漏

這一階段的目標是通過鑽研歷年的真題和高質量的模擬題達到考研數學考高分的要求,時間在9月——11月。要按照考試的開始做整套的數學題,可能開始分數只有80分甚至更少,不要灰心,我們的目的是查漏補缺以及科學的分配考試時間。

真題大體上可以兩天一套,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和評分把真題認真的做一遍、推敲一遍,這樣一來你會發現自己理解的深度又提高了。

第四階段關鍵詞:穩住、模擬、衝刺、成功

這一階段的目標是保住自己在前幾個階段的成果,時間是在12月份到考前。這一階段推薦給大家的資料是:最後衝刺的模擬考研試卷類。這一階段考生要做到:

(1)要總結、思考;不要光做題。對上一階段做的真題和模擬題進行總結(這裏的總結主要包括理清基本的解題思路和對遺忘知識點的查漏補缺)。一味的做題,不總結是不能夠把知識轉化成數學能力沉澱下來的。用什麼補缺呢?通過作模擬題對思路不清楚的題型進行專項訓練;

(2)要練習套題。保持練套題到最後,手不能生;不要看難題、偏題、怪題;這就需要做模擬試卷;

(3) 要記憶,不要脱離教材。對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進行記憶,尤其是平時不常用的、記憶模糊的公式。這些都要再重新拿出教材,從教材上把這些該記憶的公式找出原型記住。這一階段我們也用一個字來概括“保”,也可以叫保狀態階段。這裏的保也有兩層意思:一是,保持實力;二是,保持記憶。同學們一定要保住大半年的時間辛辛苦苦積累的基礎知識,解題能力。

考研數學複習,選擇什麼輔導書?

第一輪:李正元、李永樂的《數學複習全書》+輔導班筆記,這本書在數學複習方面是比較實用的,連續多年熱銷。如果考生在10月底前能將其看完,數學複習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不妨與輔導班筆記結合在一起看,比如輔導班20次課,每次的內容用3-4天處理完,包括筆記和《複習指南》的對應章節,這樣不到三個月就能把數學詳細的複習一遍。還要強調一點,輔導班的筆記應該認真看,而且不宜隔太久。

第二輪:李永樂主編的《基礎過關660》是供第二輪複習用的,這本書把知識點又梳理了一遍,題目也比較好。如果在經歷了首輪複習之後,自我感覺效果很好、複習的很紮實,用這本《題型集粹與練習題集》是比較合適的。

衝刺階段:李永樂主編的《數學經典400題》和趙達夫主編的《數學模擬考場》,這幾本書題的質量很不錯,是數學系老師“集體智慧的結晶”。

李永樂的《數學經典400題》:難,和朋友討論過上面的題目,一道小題可能就綜合了幾個知識點;

胡金德《數學預測試卷》:難,周圍不少人做後備受打擊;

上面提到的三輪用的複習資料,每位朋友各選擇一本就足夠了,而且時間緊迫,甚至可能來不及組織三輪複習,大家還是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選擇最合適的輔導書,必要時參考一下別人的意見。

大量題目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李永樂、李正元的《數學複習全書》側重基礎知識的講解,沒有很花哨的方法。重點推薦李的線性代數輔導,薄薄的一小本,但是真正做到了精,能作透者必能把線代領悟。另外,統計概率大家一定不能小看,因為這一塊內容不難,但是最容易失分,大家一定要把容易的內容拿到手。考研不比大學聯考,無人領路,從某種意義上講,確實是“選擇決定成敗”。

最後,要記得隨時做筆記,由於複習全書上的知識點過於詳細,在以後的第二、三輪複習中,就沒有時間去系統的看了,而且其中大部分你已經掌握了。這就需要你把精華、自己掌握不好的部分以及考試常考知識點總結在一個本子上,這樣再複習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看這個本子,會節省下很多時間,提高效率。而且複習間歇,可以隨時拿出來記一記、背一背。這些基礎知識如果一段時間不看就會有些生疏,用的時候拿不準。

  考研數學二戰考生要規避的誤區

一、看中速度,看中數量

眾所周知,考研數學要想得高分,需要考生練習一定數量的題目。有些考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喜歡跟周圍學習的同伴比較,看到別人做得比自己快,就開始心理髮慌,想着自己也得趕進度,一天看兩章,甚至是三章內容,也不注重知識點歸納,題型總結,最終導致已經看過一遍的題目,改變一種形式,到考場上還是不會獨立完成。在此,要告誡所有二戰的考生,練習一定量的數學題目是重要,但是更為關鍵是做題的質量,學會舉一反三,從題目中看出題的命題方向,作者的解題思路,運用的相關知識點等。另外,每個人的看書習慣不用,應該説無論看書的速度無所謂好壞,快也好,慢也罷,看懂門道是關鍵,要將練題的效果最大化。

二、計劃不切合實際

考研複習是一場長久戰,制定的一個科學合理的計劃是必須的。但是在實際操作環節,好多考生在制定計劃的時候,都沒有實事求是,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為自己私人定製一個個人化的學習方案,最終導致計劃不具有可行性,也就不斷去印證一句老話,"計劃趕不上變化"。對於二戰的考生,在制定計劃時,經常會有一些共性的問題。大部分二戰考生,經歷了上一輪的完整備戰,汲取自己慘敗的教訓,會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就是考研複習的時間不夠用,尤其是在數學的備考方面,尤為突出。鑑於這一點,好多考生都把自己的計劃設置的特別滿,複習任務相當重,每天考試的各個科目均複習到,但在實際執行時,往往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事情,導致計劃無法實施。所以,每位二戰考生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制定學習計劃。如覺得自己的數學薄弱,就應該在數學複習上花多一點功夫。另外,各個階段的側重點也會有差異,如前期數學和英語打基礎,需要考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後期,政治新大綱確定後,政治也會成為考生複習的另一個重要的側重點。

三、過去失敗的陰影,無法抹去

考研失利,是二戰生人生中遭遇的一次較大的打擊。許多考生經過一年辛辛苦苦的複習,最終卻沒有如願以償,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有的考生在感歎命運的不公,有的考生對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產生了懷疑,認為自己學習能力不如別人,或者是自己不夠聰明等等消極的觀念。其實,沒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原因是因人而異的,考生需要仔細分析一下自己沒考上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基礎知識沒掌握好?是練習的題目較少,沒有將所有題型全部掌握?是自己的學習安排不合理?還是自己的心理素質不高,沒有調整到一個很好的應試狀態?等等,多從自身出發,找到考場失利的根本原因,在接下來的複習中,逐一攻克,逐一調整,鼓足勇氣,迎接新一輪的`戰役,才可以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考研數學如何使用常見的參考書

1.關於數學課本的學習方法

記得當初複習的時候就聽很多人説考研數學注重基礎,數學課本如何如何重要,應該花大量時間去看。現在感覺這種觀點有些片面,我十分認同考研數學注重考查基礎的觀點,但並不贊同重基礎就是多看課本。

我這樣講是有原因的:大家用的課本大多是同濟六版的,內容很多,當你把這本書拿在手裏並參考大綱進行比對時,你會發現哪些部分比較重要,哪些部分不重要或不考,但你不會明白考研數學如何對這一部分進行考查。

同濟課本不是專門為考研而編寫的因而其課後題與考研題相去甚遠,即使你把課本上所有的題目都掌握之後,也不見得會做幾道考研題。

我的一個同學就是一心只看課本,幾乎沒做過其他參考書,考試之後他對我説:"這些題我都看着面熟,就是不會做!"其中原因是什麼呢?結果不言而喻。因此,學弟學妹們無需把課本看得過重。

2.關於複習全書的學習方法

我認為這是一本與考研數學聯繫很密切的參考書,其中總結了不少考研數學的題型,是很不錯的。如果大家能夠將輔導強化班的筆記裏的題型和全書題型結合起來總結一本筆記的話,對你考研數學檔次提升的幫助將是巨大的。

我就是這樣做的:全書第二遍和輔導班筆記整合起來總結題型,花費了大約五個月時間,最終大功告成,這一遍的總結對我影響甚大,之後我就沒看過全書,因為題型和做題方法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不需要再去翻全書。這項工作是費時費力的,希望大家量力而行!

3.關於660、真題和400題的學習方法

660題是一本只有選擇和填空的參考書,我做過兩遍,感覺其技巧性是很多的,做過之後你會對考研的選擇填空有新的認識,不過,考研題是不如660難的。

真題我只做了一遍,而且是從2000到2010年,之前的沒做。真題是比較簡單的,大部分題目我一遍就過了,並沒有在上面花很多時間,也沒有研究的必要。考研題的出題模式是凱程考研,為學員服務,為學生引路!第2頁共2頁很固定的,只要不出現計算錯誤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400題是我很青睞的一本書,我的做題速度就是靠它練出來的。對於400題,我的做法是:上午拿出三個小時模擬,儘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題目,400題是比較難的,計算量一般也會很大,因而出現不會做或做不完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失落和放棄,一定要堅持下來,慢慢就會適應的。當你經過周密的思考和複雜的計算能夠做對題目,拿下130+的分數時,説明你的數學已經掌握的不錯了。

還有一點,要加強對數學理論的研究,你可以試着用一種通俗的方式將一條晦澀的定理將給同學聽,使他也能夠明白。如果能夠達到這樣的話,説明你已領悟了該定理的真諦,做題也就沒什麼難的了!

總之,對待數學要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平時多做多練,得高分還是相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