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11篇

校園8.79K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11篇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1

一、藥品的取用原則

1、使用藥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藥品,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2、取用藥品注意節約:取用藥品應嚴格按實驗室規定的用量,如果沒有説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體取1-2ml,固體只要蓋滿試管底部。

3、用剩的藥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隨意丟棄,不能拿出實驗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裏。

4、實驗時若眼睛裏濺進了藥液,要立即用水沖洗。二、固體藥品的取用

1、塊狀或密度較大的固體顆粒一般用鑷子夾取,

2、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藥品用鑰匙(或紙槽)。

3、使用過的鑷子或鑰匙應立即用乾淨的紙擦乾淨。

二、液體藥品(存放在細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體藥品的取用---用膠頭滴管

吸有藥液的滴管應懸空垂直在儀器的正上方,將藥液滴入接受藥液的儀器中,不要讓吸有藥液的滴管接觸儀器壁;不要將滴管平放在實驗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別的試劑(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沖洗)

2、從細口瓶裏取用試液時,應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傾倒液體時,應使標籤向着手心,瓶口緊靠試管口或儀器口,防止殘留在瓶口的藥液流下來腐蝕標籤。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體積的液體藥品可用量筒量取。

讀數時量筒必須放平穩,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麪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俯視讀數偏高,仰視讀數偏底。

b、量取液體體積操作:先向量筒裏傾倒液體至接近所需刻度後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線。

注意:量筒是一種量器,只能用來量取液體,不能長期存放藥品,也不能作為反應的容器。不能用來量過冷或過熱的液體,不宜加熱。

c、讀數時,若仰視,讀數比實際體積低;若俯視,讀數比實際體積高。

三、酒精燈的使用

1、酒精燈火焰:分三層為外焰、內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內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熱時應把加熱物質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燈使用注意事項:a、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超過容積的2/3;b、用完酒精燈後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滅;c、絕對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d、絕對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燈引燃另一盞酒精燈,以免引起火災。e、不用酒精燈時,要蓋上燈帽,以防止酒精揮發。

3、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有: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坩堝等;可以加熱的儀器,但必須墊上石棉網的是燒杯、燒瓶;不能加熱的儀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氣瓶。

4、給藥品加熱時要把儀器擦乾,先進行預熱,然後固定在藥品的下方加熱;加熱固體藥品,藥品要鋪平,要把試管口稍向下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試管而使試管破裂;加熱液體藥品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要把試管向上傾斜45°角,並不能將試管口對着自己或別人四、洗滌儀器:

1、用試管刷刷洗,刷洗時須轉動或上下移動試管刷,但用力不能過猛,以防止試管損壞。

2、儀器洗乾淨的標誌是:玻璃儀器內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四、活動探究

1、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p7—p9

2、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探究:p10—p12

六、綠色化學的特點:p6

九年級化學知識點總結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

一、基本概念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石蠟的熔化、水的蒸發

2、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物質的燃燒、鋼鐵的生鏽

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徵:生成一、基本概念

新的物質。化學變化一定伴隨着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伴隨化學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溶解性、揮發性、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定性)。如鐵易生鏽、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等。

5、純淨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如空氣、蔗糖水等(裏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來的性質)

7、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潔物。如co2 kclo3 so2 等。

9、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中,其中一種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a+b ==ab

11、分解反應:由一中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ab ===a +b

12、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的反應。(緩慢氧化也是氧化反應)

13、催化劑:在化學反應裏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又叫觸媒)[應講某種物質是某個反應的催化劑,如不能講二氧化錳是催化劑,而應講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14、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氣的成分

1、空氣含氧量的測定——過量紅磷的燃燒實驗p23

問題:(1)為什麼紅磷必須過量?(耗盡氧氣)

(2)能否用硫、木炭、鐵絲等物質代替紅磷?(不能,產生新物質)

2、空氣的成分:

n2 :78% o2:21% 稀有氣體:0.94% co2:0.03% 其它氣體和雜質:0.03%

3、氧氣的用途: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

4、氮氣的用途:p24

5、稀有氣體的性質和用途:p25

6、空氣的污染:(空氣質量日報、預報)

(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汽車排放的尾氣等。

(2) 污染物:主要是粉塵和氣體。如:so2 co 氮的氧化物等。

三、氧氣的性質

1、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略大,不易溶於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液化成淡藍色液體或固化成淡藍色固體。

2、氧氣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

(1)能支持燃燒: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2)氧氣與一些物質的反應:

參加反應物質 與氧氣反應的條件 與氧氣反應的現象 生成物的名稱和化學式 化學反應的表達式

硫 s + o2 ==so2 (空氣中—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紫藍色火焰)

鋁箔 4al + 3o2 ==2al2o3

碳 c+o2==co2

鐵3fe + 2o2 == fe3o4(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磷 4p + 5o2 == 2p2o5 (產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

四、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1、藥品: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或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2、反應的原理:

(1)過氧化氫 水+氧氣

(2)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導管口要塞一團棉花)

(3)氯酸鉀 氯化鉀+氧氣

3、實驗裝置p34、p35

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氣大——向上排空氣法(導管口要伸到集氣瓶底處,便於將集氣瓶內的空氣趕盡)

難溶於水或不易溶於水且不與水發生反應——排水法(剛開始有氣泡時,因容器內或導管內還有空氣不能馬上收集,當氣泡連續、均勻逸出時才開始收集;當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表明氣體已收集滿)。本方法收集的氣體較純淨。

5、操作步驟: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p37

裝:將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

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台上

點:點燃酒精燈,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後對準試管中藥品部位加熱。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離:收集完畢後,先將導管撤離水槽。

熄:熄滅酒精燈。

6、檢驗方法: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説明該瓶內的氣體是氧氣。

7、驗滿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説明該瓶內的氧氣已滿。

(2)用排水法收集時:當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説明該瓶內的氧氣已滿。

8、注意事項:

(1)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固體藥品加熱時),防止藥品中的水分受熱後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而使試管破裂。

(2)導管不能伸入試管太長,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於排出氣體。

(3)試管內的藥品要平鋪試管底部,均勻受熱。

(4)鐵夾要夾在試管的中上部(離試管口約1/3處)。

(5)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對準藥品的部位加熱;加熱時先將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後對準藥品部位加熱。

(6)用排水法集氣時,集氣瓶充滿水後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導管伸到瓶口處即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集氣瓶正放,導管口要接近集氣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氣時,應注意當氣泡從導管口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收集,否則收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當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時,證明已滿。

(8)停止反應時,應先把撤導管,後移酒精燈(防止水槽裏的水倒流入試管,導致使館破裂)

(9)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要正放,瓶口處要蓋上玻璃片。

(10)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試管口要塞一小團棉花。

五、氧氣的工業製法——分離液態空氣法

在低温條件下加壓,使空氣轉變為液態空氣,然後蒸發。由於液態氮的沸點比液態氧的沸點低,因此氮氣首先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態氮。

九年級化學知識點總結 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組成

1、電解水實驗:電解水是在直流電的作用下,發生了化學反應。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這兩種原子分別兩兩構成成氫分子、氧分子,很多氫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氫氣、氧氣。

2、一正氧、二負氫

實驗 現象 表達式

電解水驗 電極上有氣泡,正負極氣體體積比為1:2。負極氣體可燃燒,正極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水 氧氣+氫氣(分解反應)

2h2o 通電 2h2↑+ o2 ↑

3、水的組成:水是純淨物,是一種化合物。從宏觀分析,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水是化合物。從微觀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氧原子構成的。

4、水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沒有味道的液體,沸點是100℃,凝固點是0℃,密度為1g/cm3,能溶解多種物質形成溶液。

(2)化學性質: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水還可以與許多單質(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鹽等多種物質反應。

二、氫氣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是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

2、化學性質——可燃性。

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淡藍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氫氣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氣體遇明火可能發生爆炸,因此點燃氫氣前,一定要先驗純。(驗純的方法:收集一試管的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瓶口向下移進酒精燈火焰,鬆開拇指點火,若發出尖鋭的爆鳴聲表明氫氣不純,需再收集,再檢驗;聲音很小則表示氫氣較純。)

三、分子

1、定義: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徵:

(1)分子很小,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停地運動着,並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運動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間有作用力和間隔。不同的液體混合後的總體積通常不等於幾種液體的體積簡單相加,就是因為分子間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間隔。(熱脹冷縮)

3、解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這些現象::

a:路過酒廠門口,並未喝酒,卻能聞到酒的香味?

b:在煙廠工作,雖不會吸煙,身上卻有一身煙味?

c:衣服洗過以後,經過晾曬,濕衣變幹.那麼,水到那裏去了?

d:糖放在水中,漸漸消失,但水卻有了甜味.為什麼?

e: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卻不滿一杯.怎麼回事?

四、原子

1、定義: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組合,工作總結《九年級化學知識點總結》。

3、分子與原子的比較:

原子 分子 備註

概念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嗎?

相似性 小,輕,有間隔。

同種原子性質相同;

不同種原子性質不同; 小,輕,有間隔。同種分子性質相同;

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相異性 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 在化學反應中,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相互關係 原子可以構成分子,由分子構成物質。如:氧氣,氮氣等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如:金屬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無數多個同種分子構成物質。 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幾種?

五、物質的分類、組成、構成

1、物質由元素組成

2、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

3、物質的分類 單質 純淨物 化合物 混合物

六、水的淨化

1、水的淨化(1)、加入絮凝劑吸附雜質(吸附沉澱)(2)、過濾(3)、消毒(加氯氣或一氧化二氯)

2、活性炭的淨水作用:具有多孔結構,對氣體、蒸氣或膠狀固體具有強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體變無色,也可以除臭味。

3、硬水和軟水

(1)區別:水中含有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多少。

(2)硬水的軟化方法:煮沸或蒸餾

七、物質的分類方法

1、過濾:分離可溶性與不溶性物質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貼” “二低” “三靠”)

2、蒸餾:分離沸點不同的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八、愛護水資源

1、人類擁有的水資源p57—p59

2、我國的水資源情況及水資源污染:主要水體污染來源: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

3、愛護水資源——節水標誌

(1)節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節約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費水,另一方面要通過使用新技術,改革工藝和改變習慣來減少大量工農業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防治水體污染的辦法:a、減少污染物的產生b、對被污染的水體進行處理使之符合排放標準 c、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d、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後再排放。

九年級化學知識點總結 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妙

一、原子的構成:

質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

原子核(+)

中子:不帶電

原子

不帶電 電 子(一) 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1.構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種:質子、中子、電子。但並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這三種粒子構成的。如有一種氫原子中只有質子和電子,沒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核電荷數)就是質子所帶的電荷數(中子不帶電),而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因此,核電荷數=質子數,由於原子核內質於數與核外電子數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原子中存在帶電的粒子,為什麼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核電荷數)和核外電子所帶負電荷相等,但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二:相對原子質量:——國際上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某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原子的實際質量/(碳原子實際質量×1/12)

注意:

1.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它的單位是1,省略不寫 。

2.在相對原子質量計算中,所選用的一種碳原子是碳12,是含6個質子和6箇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質量的1/12約等於1.66×10-27 kg。

三、元素:

1、定義: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地殼中各元素含量順序:o si al fe

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 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3、元素、原子的區別和聯繫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區分 只講種類,不講個數,沒有數量多少的意義。 即講種類,有講個數,有數量多少的含義。

使用範圍 應用於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 應用於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

舉例 如: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如;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聯繫 元素的最小粒子

元素=================================原子

一類原子的總稱

4、元素符號的意義:a.表示一種元素.b.表是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例如:o的意義: n的意義:

5、元素符號的書寫:記住常見元素的符號

金屬元素

6、元素的分類

非金屬元素 液態 固態 氣態 稀有氣體元素

7、元素週期表

四、離子

1、核外電子的排步——用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

2、瞭解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3、元素的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係

a、稀有氣體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8個(氦為2個)穩定結構,性質穩定。

b、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於4個,易失電子。

c、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多於或等於4個,易獲得電子。

4、離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電子後形成的帶電原子

原子得電子—帶負電—形成陰離子

原子失電子—帶正電—形成陽離子

5、離子的表示方法——離子符號。離子符號表示式xn+或xn-,x表示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化學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離子帶的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n”表示帶n個單位的電荷。例如,al3+表示1個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鋁離子;3so42-表示3個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硫酸根離子。

五、化學式

1、定義: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2、意義:

(1).表示一種物質;

(2).表示組成這種物質的元素;

(3).表示各種元素原子的個數比;

(4).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對由分子構成的物質)。

例如:ho2的意義表示: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六、化合價

1、o通常顯-2價,氫通常顯+1價;金屬元素通常顯正價;化合價有變價。

2、化合價的應用:依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

3、書寫化學式時注意根據化合價的正負,按左正右負氨特殊來書寫。

4、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七、1、元素符號前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 2n

2、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個數 2h2o

3、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

4、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mg2+

5、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化合價

6、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該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個數 h2o

八、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如: h2o的相對分子質量=1×2+16=18 co2的相對分子質量=12+16×2=44

nacl的相對分子質量=23+35.5=58.5 kclo3 的相對分子質量=39+35.5+16×3=122.5

根據化學式,也可計算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如:在 h2o 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1×2:16=2:16=1:8

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12:16×2=12:32=3:8

如:計算化肥硝酸銨(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1先計算出硝酸銨的相對分子質量=14+1×4+14+16×3=80

2.再計算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九年級化學知識點總結 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幾種單質

1.金剛石(色散性好,堅硬)

2.石墨(軟,有滑感。具有導電性,耐高温)

3.c60(由分子構成)

性質:1.常温下不活潑

2.可燃性c+ o2==(點燃) co2 2c+ o2== 2co

3.還原性c+2cuo==2cu+ co2

4.無定形碳 1.木炭和活性炭 吸附性

2.焦炭 鍊鋼

3.炭黑 顏料

二、co 2的實驗室製法

1.物理性質:通常情況下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能溶於水

化學性質: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與水反應co2+ h2o== h2+ co3

與石灰水反應co2+ca(oh)2==caco3+ h2o

2.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4.實驗裝置:固液常温下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氣法

5.檢驗:(驗證)用澄清石灰水 (驗滿)燃着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6.用途:滅火,做氣體肥料,化工原料,乾冰用於人工降雨及做製冷劑

三、co的性質

1.物理性質:通常情況下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於水

化學性質:可燃性2co+ o2== 2co2

還原性co+cuo==cu+ co2

毒性:使人由於缺氧而中毒

九年級化學知識點總結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作用

一、 燃燒的條件

1. 可燃物

2. 氧氣(或空氣)

3. 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點)

二、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

2. 隔絕氧氣和空氣

3. 是温度降到着火點一下

三、 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

化石燃料對空氣的影響:煤和汽油燃燒對空氣造成污染

四、 清潔燃料:乙醇和天然氣

五、 能源1.化石能源 2.氫能 3.太陽能 4.核能

這些能開發和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決化石能源面臨耗盡的問題,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九年級化學知識點總結 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

一、 金屬活動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 屬 活 動 性 依 次 減 弱

二、金屬材料1.純金屬 銅 鐵 鋁 鈦

2.合金定義:在金屬中加熱和某些金屬或非金屬,就可以製得具有金屬特徵的合金。

3.常見合金:鐵合金,鋁合金,銅合金。

三、金屬性質

1.物理性質:有光澤,能導電,能導熱,延展性,彎曲性

2.化學性質:金屬與氧氣反應4al+3o2==2al2o3 ;3fe+2o2==fe3o4 ;

2mg+o2==2mgo ;2cu+o2==2cuo

金屬與酸反應mg+ 2hcl==mgcl2+h2↑

mg+ h2so4==mgso4+h2↑

2al+6 hcl== 2alcl3+3h2↑

2al+3h2so4==2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zn+2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金屬與溶液反應2al+3cuso4==al(so4)+3cu

cu+ al(so4)==cu(no3)+2ag

四、金屬資源的利用

1.鐵的冶煉:1.原料:鐵礦石,焦炭,空氣,石灰石

2.原理:fe2o3+3co==2fe|+3co2

3.設備:高爐

2.金屬的腐蝕和防護: 1.鐵生鏽的條件 與氧氣和水蒸氣等發生化學變化

2.防止鐵生鏽地方法:1.乾燥,2.加一層保護膜3.改變其內部結構

3.金屬資源保護措施:1.防止金屬腐蝕;2.金屬的回收利用;3.有計劃合理的開採礦物;4.尋找金屬的代替品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2

一、分子和原子、元素

1、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離子也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點:分子的質量和體積很小;分子在不斷運動,温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分子間有間隔,温度越高,分子間隔越大。

物質三態的改變是分子間隔變化的結果,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就是物質分子間的間隔受熱時增大,遇冷時縮小的緣故,

2、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間有間隔,温度越高原子間隔越大。水銀温度計遇熱汞柱升高,就是因為温度升高時汞原子間間隔變大,汞的體積變大。

例如: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銀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電解水這一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電荷數(帶正電)=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構成原子的三種粒子是:質子(帶正電荷)、中子(不帶電)、電子(帶負電荷)。一切原子都有質子、中子和電子嗎?(錯!有一種氫原子無中子)。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原子的質量/C原子質量的1/12。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它是一個比值。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一般不寫。

由於原子核所帶電量和核外電子的電量相等,電性相反,因此整個原子不顯電性(即電中性)。

2、①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叫單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淨物,純淨物不一定是由一種分子構成的。

③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

純淨物與混合物的區別是物質的種類不同。

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是元素的種類不同。

④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號的意義:表示一種元素,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⑥化學式的意義:表示一種物質,表示這種物質的元素組成,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的原子構成。

⑦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 由原子直接構成的:金屬單質、稀有氣體、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構成的:非金屬氣體單質如H2、O2、N2、Cl2等,一些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由離子直接構成的:如NaCl。

3、決定元素的種類是核電荷數(或質子數),(即一種元素和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或者核電荷數不同);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類別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同種元素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如Fe、Fe2+、Fe3+因核電荷數相同,都稱為鐵元素,但最外層電子數不同,所以他們的化學性質也不同。

核電荷數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如Ne、HF、H2O、NH3、CH4。九年級化學上冊知識點

二、質量守恆定律

1、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①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②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③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

小結:在化學反應中:

一定不變的是:①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②元素的種類 ③元素的質量 ④原子的種類 ⑤原子的數目 ⑥原子的質量;

一定改變的是:①物質的種類 ②分子的種類; 可能改變的是 ①分子的數目 ②物質的狀態

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守的兩個原則: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恆定律,“等號”表示兩邊各原子的數目必須相等。

三、氣體的實驗室製取

1、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氯酸鉀加熱制O2的發生裝置。

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CO2的發生裝置。

2、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的物質反應,可用向上排空氣法, 難或不溶於水且不與水反應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中的物質反應可用向下排空氣法。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3

【知識梳理

一、化肥

1.植物生長所需的主要營養素為、、、等。

2.根據所含植物營養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各種肥料的作用

化肥種類

主要作用

常見化肥

氮肥

磷肥

鉀肥

4.常用的銨態氮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複合肥料:含有氮、磷、鉀中_______________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舉例:

6、.檢驗某化肥是否為銨態氮肥:向肥料中加入___________會釋放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_________,利用這一反應可檢驗化肥是否為銨態氮肥,或檢驗某一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銨根離子。

二、農藥

1.農藥對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許多農藥因毒性強、藥效持久、殘留時間長,在消滅病蟲害的同時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學家正積極研製和開發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農藥。

2.波爾多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有關的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能用鐵桶來盛放嗎?。原因:。

【知識導學】

本節知識點多,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總結。

1.對於化肥的作用進行強化記憶。

2.銨鹽儲存、運輸、使用過程中都不能與鹼性物質混合,防止生成氨氣,降低肥效。

3.瞭解一些常用農藥如波爾多液的名稱、成分及配製方法。

【疑難突破】

1.為什麼銨態氮肥不能與鹼性物質混用?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硝酸銨、氯化銨、碳酸銨、硫酸銨)

2、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基本計算

尿素的化學式CO(NH2)2

(1)、相對原子質量

(2)各元素的質量比

(3)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4)120克尿素中氮元素的質量?

(5)多少克尿素中含有56克的氮元素?

(6)某尿素的產品中氮元素質量分數僅為28.0%,則該產品中尿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4

一、電離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質的俗稱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鹽的主要成分——NaCl

純鹼、口鹼——Na2CO3

燒鹼、火鹼、苛性鈉——NaOH

膽礬、藍礬——CuSO4。5H2O

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屬活動性

1、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2、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位置越靠前,金屬在水溶液(酸溶液或鹽溶液)中就越容易失電子而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3、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

(1)排在氫前的金屬能置換出酸裏的氫(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K、Ca、Na除外)。

四、酸、鹼、鹽的溶解性

1、常見鹽與鹼的溶解性:(如果不讀出括號中的字,是不是一個較好記憶的順口溜?)

鉀(鹽)、鈉(鹽)、銨鹽全都溶,硝酸鹽遇水影無蹤。

硫酸鹽不溶硫酸鋇,氯化物不溶氯化銀。

碳酸鹽只溶鉀(鹽)、鈉(鹽)、銨(鹽)。

鹼類物質溶解性:只有(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鋇溶。

2、八個常見的沉澱物:氯化銀、硫酸鋇碳酸銀、碳酸鋇、碳酸鈣氫氧化鎂、氫氧化銅、氫氧化鐵

3、四個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時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鑑別SO42—和Cl—時,不用硝酸銀的原因)MgCO3(碳酸根離子不能用於在溶液中除去鎂離子的原因)

4、三個不存在的物質:所謂的氫氧化銀、碳酸鋁、碳酸鐵

五、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反應後有氣體、水或沉澱生成。

(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電離的物質)

(1)不溶性鹼只能與酸性發生中和反應

(2)不溶性鹽,只有碳酸鹽能與酸反應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複分解反應的反應物

六、溶液的酸鹼性與酸鹼度的測定

1、指示劑———溶液的酸鹼性紫色的石蕊試液遇酸性溶液變紅;遇鹼性溶液變藍

無色的酚酞試液只遇鹼溶液變紅注:不溶性鹼與指示劑無作用鹼性溶液不一定是鹼的溶液(特例:碳酸鈉的水溶液顯鹼性)

2、pH值———溶液的酸鹼度pH>7溶液為酸性(越小酸性越強)pH=7溶液為中性pH<7溶液為鹼性(越大鹼性越強)

七、離子的檢驗

Cl—(在溶液中)———在被測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如果生成不溶於硝酸的白色沉澱,則原被測液中含氯離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測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或硝酸鋇、或氫氧化鋇)溶液,如果生成不溶於硝酸(或鹽酸)的白色沉澱,則原被測液中含硫酸根離子。

CO32—

(1)(固體或溶液)———在被測物質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原被測物質中含碳酸根離子。

(2)(在溶液中)———在被測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或硝酸銀溶液,如果產生能溶於硝酸的白色沉澱,且同時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原被測溶液中含碳酸根離子。

注:

1、在鑑別Cl—和SO42—時,用氯化鋇溶液,不要用硝酸銀溶液,這是因為硫酸銀為微溶性物質,使鑑別現象不明顯。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若產生不溶於硝酸的白色沉澱,則原被測液中可能含銀離子也可能含硫酸根離子。

八、酸、鹼、鹽的特性

1、濃鹽酸———有揮發性、有刺激性氣味、在空氣中能形成酸霧。

2、濃硝酸———有揮發性、有刺激性氣味、在空氣中能形成酸霧,有強氧化性。

3、濃硫酸———無揮發性。粘稠的油狀液體。有很強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時能放出大量的熱。有強氧化性。

4、氫氧化鈣———白色粉末、微溶於水。

5、氫氧化鈉———白色固體、易潮解,溶水時放大量熱。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

6、硫酸銅———白色粉末、溶於水後得藍色溶液(從該溶液中析出的藍色晶體為五水合硫酸銅CuSO4。5H2O)。

7、碳酸鈉———白色粉末,水溶液為鹼性溶液(從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體為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屬於鹼的溶液

九、酸與鹼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色。

(2)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3)酸能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4)酸能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5)酸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2、鹼的通性

(1)鹼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並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色

(2)鹼能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3)鹼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4)某些鹼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鹼

十、鹽的性質

(1)某些鹽能與較活潑的金屬反應生成新的鹽和金屬

(2)某些鹽能與酸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3)某些鹽能與某些鹼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鹼

(4)有些不同的鹽之間能反應生成兩種新的鹽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5

1、八大沉澱:

白色沉澱:

氯化銀、硫酸鋇、碳酸鈣、碳酸鋇、碳酸銀、氫氧化鎂;

藍色沉澱:氫氧化銅;

紅褐色沉澱:氫氧化鐵;

2、常見產生氣體的離子:

陽離子:

氫離子(H+)、銨離子(NH4+);

陰離子:

碳酸根離子(CO32-)、碳酸氫根離子(HCO3-)、亞硫酸根離子(HSO3-);

3、酸鹼鹽推斷題中常見的一些離子的顏色歸納:

(1)無色離子:

鈉離子、鎂離子、鈣離子、鋇離子、銨離子、銀離子、鋅離子;

(2)有色離子:

二價亞鐵為綠色,二價銅為藍色,三價鐵為黃色;

4、氣體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顯色:

石蕊遇酸變紅色,遇鹼變藍色;

酚酞遇酸變藍色,遇鹼變紅色;

5、化學框圖推斷中常見的酸性氣體和鹼性氣體:

鹼性氣體∶氨氣;

酸性氣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檢驗通常用澄清石灰水)。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6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説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

(1)工業“三廢”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農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氣體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於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恆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温度(升高或降低)。

11、複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澱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一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催化劑:在化學變化裏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變化前後都沒有變化的物質(一變二不變)

22、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的前後,原子的數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23、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裏,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於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他為溶質。)

24、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裏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裏的溶解度。

25、物質的變化及性質

(1)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①宏觀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沒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質狀態的變化、形狀的改變、位置的移動等。

例如:水的三態變化、汽油揮發、乾冰的昇華、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反應。

①宏觀上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學變化常常伴隨一些反應現象,例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生成沉澱等。有時可通過反應現象來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或者產物是什麼物質。

(3)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①物理性質也並不是只有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質,並不要求其改變形狀時才表現出來。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質主要有:顏色、狀態、氣味等。

③需要藉助儀器測定的物理性質有: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導電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例如:物質的金屬性、非金屬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熱穩定性等。

26、温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

(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温度影響變化不大;

(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着温度的升高而減小。

化學的學習技巧

1、理解概念,把基本概念熟練掌握,這樣才能在考試中拿到理想的成績。

2、做好化學實驗,理解化學反應原理,相關的化學反應式就能寫出來了。

3、善於進行糾錯練習,鑽研好錯題記錄本,既可以複習全面也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還節省了大量時間。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7

元素符號:

氣態非金屬元素:氧o氫h氯cl氮n氟f

固態非金屬元素:碳c硅si硫s磷p碘i

金屬元素:鈣ca鐵fe鉀k鈉na鎂mg鋁cl銅cu鋅zn錳mn銀ag汞hg鋇ba金au鉑pt

稀有氣體元素:氦he氖ne氬ar

原子團:硫酸根so4碳酸根co3氫氧根oh硝酸根no3銨根nh4

離子:硫酸根離子so42-碳酸根co32-氫氧根oh -硝酸根no3-銨根nh4+

物質的化學符號:

單質:氧氣o2氫氣h2氯氣cl2氮氣n2臭氧o3硫磺s木炭c鐵fe

氧化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氧化鎂mgo四氧化三鐵fe3o4二氧化錳mno2過氧化氫h2o2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銅cuo三氧化二鋁al2o3

化合物:氯酸鉀kclo3氯化鉀kcl錳酸鉀k2mno4硫酸鋅znso4硫酸h2so4

硫酸鎂mgso4氫氧化鈣ca(oh)2硫酸銅cuso4碳酸鈣caco3

碳酸h2co3鹽酸hcl高錳酸鉀kmno4酒精c2h5oh甲烷ch4

氯化鈣cacl2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8

1.化學(Chemistry)

一門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用途、製法,以及物質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

如:冰化成水、水變成水蒸氣、木刻成舟;化學變化:有生成新物質。如:燃燒、食物腐敗。

3.前20號元素:

1H氫2He氦3Li鋰4Be鈹5B硼6C碳7N氮8O氧9F氟10Ne氖11Na鈉Mg鎂13Al鋁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18Ar氬19K鉀20Ca鈣

4.空氣的組成

我們每天呼吸着的空氣,它的組分也是我們化學研究的對象。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佔78%、氧氣佔21%、稀有氣體佔0.94%二氧化碳佔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

5.基礎化學實驗

1)藥品的使用要做到“三不”分別是: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剩餘藥品的處理要做到“三不”分別是: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隨意丟棄,不要拿出實驗室。

2)固體藥品的取用小顆粒或粉末狀用藥匙或紙槽。

操作方法是:

一、先使試管傾斜。

二、把盛有藥品的藥匙送至試管底部。

三、再把容器慢慢豎立起來,如沒有註明用量應取蓋滿試管底部為宜。

塊狀或顆粒大的藥品用鑷子取。

操作方法:

一、先把容器橫放。

二、把藥品放入容器口。

三、再把容器慢慢豎立起來。

3)液體藥品的取用:

①少量液體用滴管。

②細口瓶倒液體時,瓶塞應倒放,標籤向手心,否則殘留的液體會腐蝕標籤。如果沒有註明用量應取1-2ml。

③準確取液體用量筒和滴管,俯視讀數比實際偏大,仰視讀數比實際偏小。

4)酒精燈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芯,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最低的是焰芯,加熱時用外焰加熱。

5)可直加熱的儀器有(四種)試管、燃燒匙、石棉網、坩堝。必須墊上石棉網才可加熱的儀器有燒杯、燒瓶、錐形瓶,不能加熱的有量筒。加熱前必須預熱,操作方法是把試管在火焰上來回移動或把酒精燈火焰在藥品下方來回移動。給固體加熱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給液體加熱試管與桌面傾角為45°。

6)玻璃儀器洗刷乾淨的標準是儀器內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試管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酒精燈內酒精不能超過容積的2/3,加熱試管內的液體不能超過容積的1/3。

8)給試管裏的液體加熱,可能會造成試管破裂的原因有:試管外壁有水珠或沒有預熱試管、灼熱的試管用冷水沖洗等。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9

1藥品取用的基本原則。

⑴實驗室取用藥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不能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⑵取用藥品注意節約:取用藥品應嚴格按規定用量。若無説明,應取最少量,即:液體取1~2mL;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

⑶用剩的藥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能拿出實驗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裏。

2.固體藥品的取用

⑴取用固體藥品的儀器:一般用藥匙;塊狀固體可用鑷子夾取。

⑵取用小顆粒或粉末狀藥品,用藥匙或紙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塊狀或密度大的金屬,用鑷子按“一橫、二放、三慢豎”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3液體藥品的取用

⑴取用少量液體,可用膠頭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將滴管懸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觸燒杯等容器壁,取液後的滴管不能倒放、亂放或平放。

⑵從細口瓶倒出液體藥品時,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藥液;傾倒液體時,應使標籤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殘留的藥液流下腐蝕標籤;瓶口緊靠試管口或儀器口,以免藥液流出。倒完藥液後立即蓋緊瓶塞,以免藥液揮發或吸收雜質。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體藥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倒入液體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線。讀數時,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麪最低處保持水平。

注意:俯視則讀數偏大,仰視則讀數遍小。

1.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2.物理變化與物理性質

【物理變化】

(1)定義: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特徵:物質的形態發生了變化

(3)形式:破碎、擴散、蒸發、凝固、熔化、昇華、吸附、乾燥等

【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 顏色、狀態、氣味、水溶性、揮發性、密度、硬度、熔點、沸點等。

3.化學變化與化學性質

【化學變化】

(1)定義:變化時都生成了其他物質

(2)特徵:生成了其它物質

(3)常伴隨的現象:發光、放熱、變色、變味、變質、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生鏽等。

【化學性質】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 與什麼物質反應、可燃性、受熱分解、氧化性、還原性、熱穩定性

4、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聯繫和區別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中 一定 伴隨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 一定不 伴隨化學變化

二氧化碳的性質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可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大。加壓降温易變為固體“乾冰

用途:滅火,温室裏作肥料,乾冰用於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①跟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CO2 + H2 O =H2 CO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石蕊試液變紅色;加熱又變為紫色

②跟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鑑定CO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H2 O

現象:有白色沉澱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二氧化碳跟氫氧化鈉反應:CO2 + 2NaOH= Na2 CO3 +H2 O(無明顯現象)

③通常情況下,CO2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10

化學反應

1、置換反應:

(1)金屬單質+酸→鹽+氫氣;

(2)金屬單質+鹽(溶液)→另一種金屬+另一種鹽;

(3)金屬氧化物+木炭或氫氣→金屬+二氧化碳或水。

2、複分解反應:

①鹼性氧化物+酸→鹽+水;

②鹼+酸→鹽+水;

③酸+鹽→新鹽+新酸;

④鹽1+鹽2→新鹽1+新鹽2;

⑤鹽+鹼→新鹽+新鹼。

必背化合價口訣

(1)常見元素化合價口訣:

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五氮磷三價鋁;銅汞一二鐵二三;二、四、六硫四價碳;許多元素有變價,條件不同價不同。

(2)常見原子團(根)化學價口訣:

一價硝酸氫氧根;二價硫酸碳酸根;三價常見磷酸根;通常負價除銨根。

(3)熟練默寫常見元素的常用的化合價

+1價:K+、Na+、H+、Ag+、NH4+;

+2價:Ca2+、Ba2+、Mg2+、Zn2+、Cu2+、Hg2+、亞Fe2+;

+3價::Fe3+,Al3+;

-1價:Cl-、OH-、NO3-;

-2價::O2-、S2-、CO32-、SO42-;

-3價::PO43-。

九年級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奇偶配平法

(1)找出化學方程式左右兩端原子數最多的某一隻出現一次的元素,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將此最小公倍數分別除以左右兩邊原來的原子數,所得之商值,就分別是它們所在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

(3)依據已確定的物質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推導並求出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直至將化學方程式配平為止。

2、歸一法

(1)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

(2)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

3、觀察法

(1)從化學式較複雜的一種生成物推算有關各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該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

(2)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直至配平。

4、最小公倍數法

(1)找出原子個數較多,且在反應式兩邊各出現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數。

(2)推出各分子的係數。

必背化學反應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C+O2=點燃=CO2;

2、硫在氧氣中燃燒:S+O2=點燃=SO2;

3、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4、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5、氫氣還原氧化銅:H2+CuO=△=Cu+H2O;

6、木炭還原氧化銅:C+2CuO=高温=2Cu+CO2↑;

7、碳還原氧化鐵:3C+2Fe2O3=高温=4Fe+3CO2↑;

8、鐵和硫酸銅溶液:Fe+CuSO4=Cu+FeSO4。

拓展閲讀:國中化學學習技巧方法

老師指點,短期補上關鍵知識點

儘快去找學老師指點最關鍵的知識點,短期內補上能更好接受新知識點。

要想進步,必須弄清楚導致這化學成績差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常用的幾個公式、概念沒記住,還是很重要的幾個基本解題方法不能熟練應用,或者是國中的一些重點知識沒有理解透徹等等。

因此,要學好化學,必須做一定量的習題。實際上,研究完課本後,會做50%的題就不錯了,有30%的題感到似是而非,有20%的題根本就不會,這是正常現象。

但是,研究完課本不馬上去做題,過一段時間後再做,你不會的題目就會上升到60%。因此,看書固然重要,做題更重要。看完書“馬上做題”是關鍵。

課堂多表現,講出自己的想法

現在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集體授課”。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進行“因材施教”。這對成績不很理想的學生來説是很不利的。

那麼,身為“差生”的我,該怎麼聽課呢?策略是:“搶答”。

在很多情況下,老師不一定知道學生哪裏不懂?下面該着重講解哪一部分?是否該“再講一遍”?

如果你時刻在準備着進行搶答,你的注意力,一定會很集中,聽課的效率也一定會很高,學習就會逐漸變得輕鬆、有趣了。

上課堅決不能“走神”

統計結果顯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課走神造成的。

只要你走神,你就跟不上老師的思路,沒法搶答,沒法影響老師下一步的講解內容,只能成為被動的聽講者,無法成為課堂教學中主動的參與者。

因此,只有杜絕上課走神,你才能進步,才能走出“差生”的陰影,做一個快樂而輕鬆的學生。

準備一個“備忘本”,把知識記下來

每個學生都會出現“一錯再錯”現象,但是優秀學生“一錯再錯”的機率要遠遠小於“差生”。

但是僅僅滿足於聽懂了,沒有把聽懂了的知識再寫出來,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題或幹其他事情去了。幾天後考試時又遇到了這樣的題,下筆寫的時候,才發現寫不完整,有那麼一點還沒有理解。

除此之外,備忘本上還可以記其他知識,如規律性的知識、你自己認為重要的和你認為容易忘的知識、一些物質的特殊性質。

九年級的化學知識點總結11

一、金屬材料

 1、金屬材料

2、金屬的物理性質:

(1)常温下一般為固態(汞為液態),有金屬光澤。 (2)大多數呈銀白色(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 (3)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 3、金屬之最:

(1)鋁: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2)鈣: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3)鐵:目前世界年產量最多的金屬(鐵>鋁>銅) (4)銀:導電、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銅>金>鋁)

(5)鉻:硬度最高的金屬 (6)鎢:熔點最高的金屬 (7)汞:熔點最低的金屬 (8)鋨:密度最大的金屬 (9)鋰 :密度最小的金屬 4、金屬分類:

黑色金屬:通常指鐵、錳、鉻及它們的合金。 重金屬:如銅、鋅、鉛等 有色金屬:輕金屬:如鈉、鎂、鋁等;

有色金屬: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屬以外的其他金屬。

5、合金:由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

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一般説來,合金的熔點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蝕性能更好

合金

鐵的合金

銅合金

焊錫

鈦和鈦合

形狀記憶金

生鐵 鋼 黃銅 青銅: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銅鋅

合金 銅錫

合金

鉛錫

合金

鈦鎳合金

備註

不鏽鋼:含鉻、鎳的

鋼 具有抗腐蝕性能

紫銅為純銅

熔點低

注: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合金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來製造人造骨等。

(1)熔點高、密度小優點

(2)可塑性好、易於加工、機械性能好

(3)抗腐蝕性能好

二、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大多數金屬可與氧氣的反應 2、金屬 + 酸 → 鹽 + H2↑

3、金屬 + 鹽 → 另一金屬 + 另一鹽(條件:“前換後,鹽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濕法冶金”原理)

三、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鉀鈣鈉鎂鋁 鋅鐵錫鉛氫 銅汞銀鉑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裏:

(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位於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不可用濃硫酸、硝酸)

(3)位於前面的金屬能把位於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

四、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1、鐵的冶煉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從鐵礦石裏還原出來。

6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空氣

常見的鐵礦石有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鐵礦(主要成分

是Fe2O3 )

2、鐵的鏽蝕

(1)鐵生鏽的條件是:鐵與O2、水接觸(鐵鏽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銅生銅綠的條件:銅與O2、水、CO2接觸。銅綠的化學式:Cu2(OH)2CO3) (2)防止鐵製品生鏽的措施:

①保持鐵製品表面的清潔、乾燥

②表面塗保護膜:如塗油、刷漆、電鍍、烤藍等

標籤:知識點 九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