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校園2.38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握手禮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 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我校《社交禮儀概論》所用教材是由中國著名禮儀學專家金正昆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教材 。

(二)教材結構域性質

1.《握手禮儀》在教材中位於稱呼、介紹禮儀之後,在名片和交談禮儀之前;

2.《交往禮儀》這一章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承上啟下的聯接作用;

3.握手禮儀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各國都通用的會面禮節,是和諧社會中懂禮儀的行動體現。

(三)學情分析:

優點:

a.思維能力強

b.對新事物學習有較強的興趣

2.不足:

a.文化基礎不高

b.缺乏學習興趣

c.組織紀律性差

(四)教法分析:

知識目標:

a.掌握握手禮儀的環節和要求、

b.掌握握手禮儀中的禁忌;

2.技能目標:

a.即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b.培養學生團體協作的能力和

c.培養學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正確、靈活應用握手禮儀的能力;

3.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團隊互助與合作精神,

b.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

c.學生在交往中能顯示出美好的氣質和風度並給人留下美好印象。

(五)重難點

1.重點為:糾正學生在握手禮儀技能演練中出現的錯誤;

2.難點為:指導學生結合情境演練使學生正確、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

二、教法分析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本節課將會用上的教法為:傳統講授法、對比互評法、演練法、多媒體輔助、任務驅動法。

三、學法分析

1.本課採用的學法為旨在調動學生積極思維,讓他在任務中自己思考,主動學習新知識的任務驅動法;

2.以朋友的方式和學生共同探究,使學生“會學”、“樂學”的探究學習法;

3.在拍檔小組合作進行對比、互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的合作學習法。

四、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1課時,45分鐘)分為以下五個階段,分別是:

1.情景設置、導入新課(5分鐘)、

2.互動學習、探究新知(18分鐘)、

3.歸納總結、強化新知(5分鐘)、

4.合作交流、技能拓展(15分鐘)

5.課後作業、鞏固新知(約2分鐘)。

(一)情景導入、提出問題

一直以來我堅信,“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就在於你開了一個什麼樣的頭”,本節課也不例外,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安排和學生們的基礎水平,我以一個與學生生活相關的任務引入課題,即:

由李浩組織的同學聚會在星月餐廳1號包廂如期舉行,參加的張寧同學帶來的新朋友——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汪先生。初次見面的李浩和汪先生應有什麼禮儀上的表示?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學生將對該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而必定有一個討論的結果是——握手,進而自然導入“怎樣的握手才是正確的握手?”這一課題。

(二)探究新知、激趣展開

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這一問題,結合教材中的圖文,分組對行禮的時機(適合和不適合握手的場合)、伸手的次序(應掌握哪個通用原則以及特殊情況?)、相握的方式(如何把握握手時的神態、姿勢、手位、力度、時間?)、和握手的禁忌進行討論和演練。在這個過程之後每組選派一對拍檔示範演示——其餘學生採用投票方式選出形象大使——教師根據學生投票結果引導學生進行點評——教師糾正學生錯誤姿勢。這個過程旨在通過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精神和促進學生自我激勵與展示,體現對比互評法的運用,培養學生團體協作能力和體驗成功的樂趣以及演示法和更加合理地運用探究學習法,這也是學生主體地位的有力體現

(三)突破重難點、歸納總結

學生因為有了前一個階段活躍的氣氛和親身的參與,這個階段教師可直接讓學生代表演示、學生討論歸納、再由教師總結、多媒體一一展示出本課的各個知識點。

1.5種場合不宜握手,

2.握手中的“尊者決定法則”,

3.握手時的神態、姿勢、手位、力度、時間問題,

4.握手注意事項:

(1)不要用左手與他人握手;

(2)不要在握手時戴着手套,(女性在社交場合戴薄紗手套與人握手除外) ;

(3)不要在握手時爭先恐後,避免兩人握手向與另外兩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狀;

(4)不要在握手時另外一隻手依舊拿着東西而不肯防下;

(5)不要以不乾淨或患傳染性疾病的手與人相握;

(6)一般情況下,不要拒絕與他人握手。

5.握手的.禁忌

通過師生的歸納總結,共同完成本課的板書設計

(四)技能拓展,鞏固提升

本階段將通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教師指導和學生拍檔協作的形式完成。

為更好完成本階段任務,學生在課前將被分三組,教師分發課前製作的實訓情境場景卡、角色卡,學生抽籤獲得扮演角色。每組同學派代表演練,其他同學根據課堂中所歸納的握手標準進行點評,選出最優組合。

任務如下:

1.由李浩組織的同學聚會在星月餐廳1號包廂如期舉行,參加的,張寧同學帶來的新朋友——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汪先生。

2.方正公司正在進行一項三方合作的項目。這天,杭州的聯和公司與紹興的長江集團公司分別派代表來公司進行業務商洽。請設計一段情節並練習。

3.思域公司經理帶着公司人員參加祁東集團的公關慶典活動,上海奧林公司董事長也前來慶賀,請設計一段三方交往的情節並練習。

設計意圖為:

1.每組情節設計均要有握手、鞠躬、介紹、接遞名片的禮儀,幫助學生鞏固之前所學的社交禮儀知識。

2.每個小組成員均要參與,分別扮演規定的角色。

3.學生根據實訓評價標準進行小組自評、互評,在評議過程中對本節課的應知應會進行查漏補缺

4.教師總結、評價,並根據演練情況總結效果。

5.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和任務驅動,提高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增強自信心和表現力,慢慢實現“會學”’‘樂學”。

(五)必做選做、分層作業,

最後,教師佈置本節課的作業,根據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掌握情況和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本節課的作業佈置為:

1.拍檔互練互評“握手的宜禁”。

2.歸納總結如何握手才是正確的?

3.收集了解東盟以及其他世界各國除了握手禮之外,還有哪些見面禮儀?

其中,第一、二題為必做題,第三題為選做題,通過三個作業層層遞進,學生只有在完成前一道題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完成下一道題目。使學習能力一般的學員掌握應知和應會,而學有富餘的學員能開闊視野,拓展禮儀知識,更好地完成本課程的學習與應用。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 2

觀察背景:

對於5-6歲的幼兒來説,情感雖然仍會因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他們情感的穩定性開始增強,大多數兒童在班上有了相對穩定的好朋友。然而好朋友之間也會經常有摩擦,這些摩擦時常有發生,如:老師在開展活動之前,請小朋友搬凳子坐下,有兩個平時要好的幼兒一起上前搬凳子,他們同時看到一張凳子,兩個人又同時去搬,這個時候誰也沒讓誰,矛盾產生了;又如:兩個好朋友在教學活動結束後,開始在教室裏追跑打鬧,本來是打着好玩的,要是老師沒及時發現,往往會越打越真,最後倒真成了打架。這下都來找老師評理了。

活動目標

1、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讓幼兒感受有朋友的快樂。

2、培養幼兒的語言、交往、合作及協調能力。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説普通話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實錄:

為了儘量避免幼兒之間產生矛盾,導致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的任意滋生,我組織幼兒開展了這次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體驗有朋友的快樂,知道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和朋友之間的矛盾。為了達成活動目標,我做了較充足的教學準備:情境表演、課件《小猴找朋友》、歌曲《拉拉勾》。

一、情境表演,導入活動。

"兩個好朋友為了搶一張椅子互不相讓,結果都生氣了,誰也不理誰。"教師提問:他們怎麼了?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辦法讓他們和好?

幼兒能很快發現兩個好朋友之間的矛盾,想出幫助情境中兩個好朋友的解決矛盾的`辦法:有説給個小朋友讓一下;有説讓他們猜拳;有説去搬其他的椅子等等。

(以貼近幼兒生活的情境進行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發現兩個好朋友之間的矛盾是怎麼產生的,並商量解決的辦法。讓幼兒在發現問題和想辦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處理自己與同伴之間的矛盾。)

二、觀看課件《小猴找朋友》,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怎樣才能找到好朋友。

師:小猴一共找了幾次朋友?為什麼前面三次它都沒有找到好朋友?媽媽對小猴説了什麼?第四次,小猴找到朋友了嗎?為什麼?

小朋友很喜歡這個故事,老師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絕大部分幼兒都聽得很認真,並能快速、準確的回答老師的提問。

(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感受小猴在沒有朋友和找到朋友時候的不同心情。讓幼兒自己小結小猴為什麼能找到朋友?幫助幼兒學會與他人友好相助的幾個"法寶")

三、談話:我的好朋友

引導幼兒説説自己的好朋友是誰?他有哪些優點?

幼兒能清楚的説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誰,能用比較的適當的語言表述好朋友的優點。

(設計這個環節,有融入語言領域的成分在其中,幼兒在講述過程中既是一種語言組織能力的提升,也能增進幼兒與好朋友之間的情感)

四、遊戲: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誰?

教師引導幼兒正確的描述自己的好朋友,並讓其他幼兒進行猜一猜的遊戲。

在描述自己好朋友的時候,大部分幼兒能簡短的,比較具體化的描述自己的好朋友。所以,其他幼兒能很快的猜出結果。

(在這個環節裏,老師根據幼兒的能力強弱,先請能力較強的幼兒進行描述,再請能力較弱的幼兒參與到遊戲中去,如此一來,老師儘量照顧到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來進行遊戲,激發幼兒的興趣。)

五、教師以幼兒熟悉的歌曲《拉拉勾》,進行表演活動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社會領域指導要點中提到: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尤其是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注意通過環境影響、感染幼兒。

社會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是一次活動,它應該融入到幼兒平時的生活中去,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幼兒隨機能碰到某次社會活動所提到的問題,作為教師,也可以隨機的對幼兒進行教育活動。我認為老師可以嘗試經常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比老師開展多次活動效果來的明顯。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 3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也有與人交往慾望。然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孩子們為丁點小事的爭吵、為玩玩具而爭搶甚或相互間的打鬥現象,引發了我的深思。於是,《好朋友握握手》這個活動應運而生。我試圖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遊戲"猜朋友"等環節設計,引導幼兒初步學習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朋友間的矛盾。

活動目標

1.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讓幼兒感受有朋友的快樂。

2.培養幼兒的語言、交往、合作及協調能力。

3.幼兒初步學習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朋友間的矛盾。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活動準備

1. 知識準備:熟悉並會表演《拉拉勾》。

2. 場地準備:佈置一個表演舞台。

3. 物質準備:電腦、投影儀、課件《小猴找朋友》、《找朋友》音樂各一。

活動過程

1.遊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組織幼兒玩音樂遊戲《找朋友》,體驗交朋友的快樂。

(在熟悉的音樂背景下,幼兒與老師輕鬆遊戲,消除了幼兒交往的膽怯心理,膽子大的幼兒帶動膽子小的幼兒,有些比較內向的幼兒如黃佳玲、旭、劉曜都被熱鬧的氣氛帶動了起來,參與到遊戲中,體驗到了與朋友遊戲的快樂。)

2.播放課件,讓幼兒感受有朋友的快樂。

教師結合課件,通過學習故事《小猴找朋友》,讓幼兒知道怎樣才能找到好朋友。

(1)講述後提問:小猴子為什麼前三次沒有找到朋友?媽媽是怎麼對小猴説的?第四次小猴子為什麼很快找到了朋友?

(2)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幼兒通過看自己感興趣的課件,邊看邊思考,在參與小猴子找朋友的過程,明白了要想交到朋友,首先要有禮貌、會分享、懂謙讓、守規則。通過幼兒間的討論,讓幼兒回憶、講述自己的找朋友過程,從而使幼兒們獲得更多的.交友經驗。)

3.遊戲《猜朋友》,在合作中增進彼此友誼。

(1)一名幼兒上台説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徵,如:她是個女孩子,有長長的辮子,會彈鋼琴,眼睛大大的。

(2)其他幼兒根據描述特徵猜出這位朋友是誰。

(《猜朋友》這個遊戲環節很受幼兒的喜歡。每個孩子都有好朋友,每個孩子都有發言的慾望。而且這些孩子相處快一年了,誰是誰的好朋友幼兒一般都知道,所以當幼兒上台説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徵時,下面幼兒猜測的準確很高,幾乎沒有錯的,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非常好。在這個環節中,一方面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激發了幼兒擁有好朋友的自豪感,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

4.談話活動《説優點》,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

幼兒分組開展談話活動:説出朋友的優點,並説説自己應該向好朋友學什麼?

(幼兒先分組討論,再歸納總結,幼兒不再侷限於自己好朋友的優點,而是從眾多幼兒口中認知到不同好朋友的優點,提高了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規範了幼兒的行為標準。)

5.歌表演《拉拉勾》,幼兒學習與朋友鬧矛盾的處理方法。

(1)幼兒隨音樂進行表演。

(2)表演後啟發幼兒討論:如果你和朋友鬧矛盾了,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解決?

(《拉拉勾》是幼兒比較喜歡的音樂律動,歌詞講述的是幼兒由生氣到和解的過程。幼兒與好朋友共同表演律動後,再來討論怎樣解決朋友間的矛盾,讓幼兒在輕鬆的氣氛中打開了話匣子,想出了很多的辦法,如:惹朋友生氣了趕緊説"對不起";講笑話給朋友聽;和好朋友握握手和好等。)

6.教師小結,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組織本次活動後,班上幼兒的.行為習慣好了許多,為丁點小事爭吵、打鬥的現象少了,幼兒社會交往技能有所提高,如玩玩具時不會爭搶了,學會了合作拼搭;想進人多的區角玩時要學會等待,遵守區角規則;有好東西會和朋友一起分享;借東西時,會用禮貌語言,如果沒有得到允許,還會尋求老師的幫忙;和好朋友發生矛盾時,能用自己學會的方法解決,不再像以前只知道哭鼻子。每個幼兒都很珍惜現在的朋友。

組織完這次活動後,我也有一些感想:

1.把幼兒一日生活看作是一個教育整體《綱要》社會領域目標中提出: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本次活動的生成來源於幼兒一日生活中經常發生的現象,為了引導幼兒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朋友間的矛盾,積累正確的交往經驗,我採用了遊戲、故事、討論、歌表演等組織形式,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自主學習,創設了一個幼兒容易接納的環境,避免了單一的言語説教。當然,幼兒良好社會交往行為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養成的,而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這就需要老師關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教育,使幼兒的一日生活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整體。

2.有效發揮幼幼互動的教育優勢在新型的師幼互動中,教師與幼兒是相互促進的合作伙伴,但這並非表示,教師在智力和能力上完全等同於幼兒,幼兒有幼兒的認知角度和認知方式。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每個環節都是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師幼互動的教育優勢。如音樂遊戲《找朋友》環節中,膽子大的幼兒帶着膽子小的幼兒遊戲;在故事提問環節中,教師只是拋出問題,讓幼兒在相互討論中找出原因;在遊戲《猜朋友》環節中,幼兒的講述激發了幼兒的積極參與;在談話環節《説優點》中,幼兒的討論結果,提高了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規範了幼兒的行為標準。在歌表演《拉拉勾》環節,幼兒間的合作表演,讓幼兒體驗到了與朋友合作的快樂等。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 4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也有與人交往的慾望。但在一日生活的環節中,孩子們為小事發生爭吵、為玩玩具而爭搶或者相互打鬥的現象,引發了我的深思。於是,我選擇了《好朋友握握手》這節活動,試圖通過本節活動,引導幼兒學習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朋友間的矛盾,學着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故事內容,知道怎樣才能交到好朋友。

2、學習交往技能,學習用正確的方法處理與朋友間的矛盾。

3、在遊戲活動中,體會與朋友交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熟悉並會表演《拉拉勾》。

2、物質準備:《找朋友》音樂、《小猴找朋友》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遊戲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跟隨音樂《找朋友》,進行找朋友遊戲,體驗交朋友的快樂。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瞭解故事內容,感受有朋友的快樂。

播放《小猴找朋友》課件,學習故事,讓幼兒知道怎樣才能交到好朋友。

(1)提問:小猴子為什麼前三次都沒有找到朋友?(沒有禮貌,不尊重別人,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2)提問:媽媽是怎麼對小猴説的?第四次小猴子為什麼很快找到了朋友?(它改掉了自己的壞習慣,能和小動物們友好相處)

(3)討論:那麼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幼兒自由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要有禮貌,要學會遵守規則,懂得謙讓、尊重、體諒別人等)

2、遊戲:猜猜我的好朋友。

(1)我們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請你説説你的好朋友是誰?他有什麼特徵。如:他是個男孩子,有短短的頭髮,小小的.眼睛,今天穿黑色上衣等。

(2)其他幼兒根據描述的特徵,猜猜這位好朋友是誰。

3、介紹好朋友的優點,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

幼兒分組開展談話活動:説出自己好朋友的優點,並説説自己應該向好朋友學什麼?

4、幼兒探討與朋友發生矛盾、衝突的處理方法。

如果你和小朋友之間發生矛盾了,你會怎麼處理呢?

(1)先請兩位小朋友上台表演,如何處理與朋友間的矛盾。

(2)幼兒兩人一組跟隨音樂表演拉拉勾,表演後啟發幼兒討論:如果你和小夥伴鬧矛盾了,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向好朋友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握握手和好等)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今天交到了那麼多朋友,和朋友們一起玩,開心嗎?我們以後一定要多看別人的優點,尊重、關心別人,友好相處,那麼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進行繪畫活動,把你的好朋友畫下來,並介紹給其他小朋友。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 5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音樂結構初步掌握舞蹈動作。

2、嘗試在集體舞知道交換舞伴的技巧。

3、體舞的樂趣,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集體舞經驗。

2、手腕花2種顏色各17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

師:小朋友們伸出我們帶魔法手環的手,跟客人老師問好吧。今天請小朋友帶着魔法手環跟黃老師一起去參加舞會吧。

二、感受音樂結構並學習魔法語。

1、傾聽音樂,初步感知節奏。

師:舞會開始前,我們要先來聽一段音樂,讓我們認真的來聽一聽。

師:聽到這首音樂你想做什麼動作呢?

2、第二遍:欣賞教師配上魔法詞的音樂,感受音樂的節奏。

師:老師還為這首好聽的音樂,配上了魔法咒語,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第三遍:邊欣賞音樂,邊看教師示範動作。

師:老師不僅為這首音樂配上的了好聽的詞,還配上了好看的動作,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欣賞完,小朋友要告訴胡老師,我是先伸出那隻手去邀請小朋友的。

4、學習魔法語詞及動作"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好朋友,你好,好朋友,你好,握手吧,準備出發"。

(1)幼兒邊念變練習。

師:小朋友們一起跟老師來學一學吧!

(2)配上音樂邊念邊練習動作。

師:我們把魔法咒語放在心裏念,跟着音樂來練習。

三、邀請遊戲。

1、教師示範邀請朋友。

師:學會了魔法語,讓我們用魔法咒語來邀請舞伴吧。黃老師先來示範一下,小朋友們認真看。

2、學習邀請朋友。

師:現在粉色手環的小朋友,去邀請綠色手環的小朋友。

師:找到好朋友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呀!(引導幼兒面對自己的好朋友要面帶微笑)

四、學習雙圈集體舞。

(1)教師示範依次換舞伴的方法。

師:讓我們去參加舞會吧,請綠色手環的小朋友站在綠色的點上。請粉色手環的小朋友,找一個綠色手環的小朋友面前站好。當唸到:"準備出發"師問:小朋友們我們要往哪出發?

指導要點:一次只能一個舞伴,朝着魔法花環的方向走。

師:我們在念到哪句魔法咒語就應該找到好朋友呢!

(2)指導外圈幼兒交換舞伴。

指導要點一:裏圈的幼兒明確位置不變,外圈的幼兒明確運動的方向。

指導要點二:注意與應邀朋友的交流。

師:在邀請好朋友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帶着我們剛才發現的問題再來一遍,看看這一遍能不能成功。

(3)指導裏圈幼兒交換舞伴。

指導要點一:裏圈的幼兒明確運動的方向,外圈的`幼兒明確位置不變。

(4)全體幼兒配樂進行遊戲,感知換舞伴的技巧。

師:現在舞會的國王要求參加舞會的朋友都要換舞伴,小朋友們記住自己交換舞伴的方向了嗎?舞會開始啦!

指導要點一:綠色手環的小朋友朝逆時針方向走,粉色手環的小朋友朝順時針方向走。

指導要點二:裏外圈交換位置,粉色手環的小朋友朝逆時針方向走,綠色手環的小朋友朝順時針方向走。

(5)完整跳集體舞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舞會結束了,跟着老師去參加下一個舞會吧,自然結束活動。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 6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三段式的音樂結構,根據音樂結構初步掌握固定的動作模式。

2、學習集體舞,在固定的動作模式中準確地交換舞伴,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瞭解幼兒對集體舞的經驗:邀請舞的經驗、面向圓心,背向圓心的經驗。

2、手腕花2種顏色個10只:單色墊子10張;各種小動物掛飾10個。

活動過程:

一、邀請遊戲

1、學習有節奏的魔法語詞“走一走,走走走,找到一個好朋友,你好,你好,握手吧準備出發!”

策略一:言語默記

策略二:動作記憶

2、傾聽音樂,通過語詞和動作的幫助感受並初步熟悉音樂的結構。

3、強調舞伴間的交流,通過“握握手”傳遞讓所有的幼兒參與遊戲,用肢體動作感受音樂。

二、換墊子游戲

1、教師示範依次換墊子的方法

指導要點一:“第一個朋友”和“下一個朋友”

指導要點二:一次只能換一張墊子

2、個別幼兒遊戲

如果每一個墊子前都有朋友,能不能玩得起來?

3、幼兒分兩批上來遊戲,體驗依次換墊子的樂趣。

指導其他的'小朋友用有節奏的情景動作為參加遊戲的小朋友加油!

三、換朋友遊戲

1、用幼兒代替“墊子”的位置玩雙圈遊戲

指導要點一:裏圈小朋友明確位置不動、外圈明確運動方向。

指導要點二:注意與對面朋友的交流

2、開放“你好,你好”引導幼兒根據頭飾創造性地表現各種小動物的動作。

3、根據幼兒情況遷移已有的學習經驗,適當增加雙圈集體舞的難度。(依據幼兒的情況調整)

4、完整遊戲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隨音樂出場,告別!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 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四季的自然交替及其明顯的特徵。

2、嘗試通過遊戲的形式創編遊戲兒歌,體驗兒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春、夏、秋、冬四季娃娃、相應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師:四季媽媽有四個娃娃,你知道它們是誰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四季媽媽每年都會讓他們一個一個出來玩,你知道它最先讓誰出來玩嗎?(春天)春天來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周圍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個別提問後教師小結:春天來了,天氣逐漸暖和起來了,春雨沙沙下個不停、小草、樹枝都長出了嫩綠的新芽、桃樹、梨樹都開花了。農民伯伯忙着播種處處都呈現出勃勃生機。

2、春天娃娃玩累了,四季媽媽叫它回家去了,接下來四季媽媽會讓誰出來玩呢?(夏天娃娃)春天娃娃回家了,夏天娃娃出來玩了,那夏天來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周圍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個別提問後小結:夏天到了,池塘裏的荷花開了,樹上的枝葉已經長的很茂盛了,知了趴在樹上“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天氣變得非常炎熱有的喜歡躲在大樹底下乘涼,有的躲在家裏吹電風扇、吹空調小朋友穿着短衫短褲也滿頭大漢只好用西瓜、冰激凌來解渴。

3、四季媽媽看到大家都熱得很難受,連忙把夏天娃娃叫回家,夏天娃娃回家了,四季媽媽又會讓誰出來玩了呢?(秋天娃娃)為什麼呢?(夏天過去了就是秋天)。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那小朋友看到的秋天是怎樣的呢?

個別提問後教師是小結:秋天來了,菊花開了。葉子黃了,一片片從樹上落下來,地裏的莊稼、果園裏的果子都成熟了,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呀。

4、秋天娃娃玩累了,也回家了。四季媽媽又會讓誰出來玩呢?(冬天)秋天過去了。冬天來了,你眼裏的冬天是怎麼樣子的?

個別提問後小結:冬天到了,樹上變得光禿禿的,小朋友穿上厚厚的.棉襖在雪地裏堆雪人、打雪仗、玩得真開心。

冬天娃娃累了,也回家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四季媽媽又讓春天娃娃、再是夏天娃娃、再是秋天娃娃、冬天娃娃四個娃娃就這樣循環反覆交替着。

二、嘗試創編遊戲兒歌。

1、教師:有一天,這四個娃娃聚在一起做遊戲,小朋友看看它們在做什麼遊戲?

(教師出示娃娃握握手的畫面)問:他們在做什麼遊戲?(握握手)它們是怎樣握握的呢?誰最先出來?(春天)春天握着誰的手?(夏天),你能把這句話説完整來嗎?誰能接着往下説?

2、冬天娃娃會握誰的手?(春天)為什麼?(冬天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春天又來了,所以冬天握着春天的手)。

3、這四個娃娃一遍跳一邊説:“我們相互握握手,大家都是好朋友。”小朋友一起把四個娃娃遊戲的兒歌念一遍吧!看誰最能幹,念得最好聽。

三、幼兒遊戲

1、師:小朋友們想玩握握手的遊戲嗎?老師這裏有四個娃娃的頭飾,它們分別是春天娃娃、夏天娃娃、秋天娃娃、冬天娃娃遊戲怎麼玩呢?老師請三個坐好的小朋友上來分別扮演這幾個娃娃,遊戲開始,小朋友先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看自己是哪個娃娃然後把頭飾戴好,再請春天娃娃找到夏天娃娃,夏天娃娃找到秋天娃娃、秋天娃娃找到冬天娃娃。四個娃娃按春、夏、秋、冬的順序站成一個圓圈,最後全班的小朋友一起念兒歌,圈上的幼兒根據兒歌內容進行遊戲。

2、組織幼兒進行遊戲。

3、活動結束。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 8

活動目標

1、 體驗朋友見面友好打招呼的快樂,樂意和同伴快樂相處。

2、 理解兒歌內容,體會兒歌的童趣。

3、 豐富動詞,理解“握”“勾”的動作含義。

活動準備

大象圖片、電子大書《握握手》、課件。

活動過程

一、 經驗回憶。

——師:你的好朋友是誰?你們見面的時候會怎麼做?

——教師鼓勵幼兒説説自己的好朋友,並學學相互見面的做法。如打招呼、抱抱等。

二、 欣賞學習兒歌。

1、感知大象。

——師:這是什麼動物?(大象)大象的樣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教師引導幼兒説説大象的特點,重點了解大象的鼻子。

——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大象的動作:如甩鼻子、用鼻子吸水洗澡等。

2、觀察兒歌圖片。

——(出示電子大書《握握手》)師:你看到了幾隻小象?

——師:猜猜它們在幹什麼?

——教師鼓勵幼兒説出自己的想法。

3、學習兒歌《握握手》。

——師:兩隻小象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它們的鼻子要鈎在一起呢?請你們聽聽兒歌《握握手》,就知道了。

——教師播放兒歌課件,請幼兒欣賞。

——師:兩隻小象的鼻子為什麼要鈎在一起?(原來是好朋友見面打招呼!)

——教師朗誦兒歌。

——請幼兒輕聲跟讀兒歌。

4、 啟發幼兒理解“握”“鈎”的動作含義。

——師:兩隻小象河邊走,見面的時候做了什麼?(鼻子鈎一鈎)

——師:兩隻小象鈎鼻子的動作像好朋友在幹什麼?(互相握握手)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握手和大象勾鼻子的.動作,體會它們的相似之處。

5、再次播放兒歌課件完整欣賞兒歌。

三、開心遊戲。

——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模仿大象。

——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活動應變

也可以提供大象活動的相關視頻,進一步直觀感受大象的形象。

活動延伸

開展豐富幼兒動詞的遊戲:教師請幼兒兩人一組並排站好,聽教師口令做相應的動作,例如:屁股碰一碰、抱一抱、跳一跳、握握手、小腿鈎一鈎等等,以口令遊戲的方式,讓幼兒感受握和鈎的動作含義。

區角活動

語言區:投放大象圖片和背景圖,鼓勵幼兒念兒歌。

家園同步

請家長和幼兒多聊天,讓幼兒説一説和好朋友在一起時的開心事和相處的方法。

隨機教育

教師在日常活動中不斷豐富幼兒與朋友相處的方法,鼓勵幼兒多交朋友。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 9

一、老師和小朋友們問好。

1、教師上前和每個小朋友握手進行問候“妮妮好、皮皮好、樂樂好……”

2、教師提問“小朋友老師剛才在做什麼呀?”(握手)

3、教師“嗯,握手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握手不能亂握,要用自己的右手握對方的右手,動作要輕,不能攥的太緊,時間不能太長,而且一般都是女士先伸手,男士不能先主動握女士的手,這樣不禮貌。”

4、教師“那你們知道人們之間為什麼要打招呼嗎?”

5、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

6、教師小結:打招呼是為了表達感情,表示禮貌。這樣人們就會快樂,願意在一起,可以説話聊天,一起吃飯,學習等等。

7、中國人除了喜歡用握手的'方式打招呼,老北京人們見面時用膝蓋碰對方的膝蓋,表示問好。首先兩個教師進行演示。

8、請幼兒兩個人一組,對中國打招呼的方式進行討論和表演。

二、教師出示外國人打招呼的圖片。

1、教師出示:兩個英國人一男一女以吻手的方式打招呼的圖片

2、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他們在做什麼?”(叔叔在親阿姨的手)

3、教師“那你們知道叔叔問什麼要親阿姨的手嗎?”

4、幼兒自由發言,説出自己的看法。

5、教師“你們看他們是中國人嗎?”(不是,是外國人)

6、教師“恩,他們是英國人。他們國家在男士碰到女士的時候,打招呼的方法,就是要求男士要吻女士的手被,吻一下,輕輕拿起女士的手還要輕輕的放下。這是英國人最常用的打招呼的方式。”

7、教師邀請幼兒上前表演英國人打招呼的方式。

8、教師出示:兩個毛利人一男一女在以碰鼻子的方式打招呼的圖片。

9、教師:“這是兩個毛利人,小朋友知道他們他們為什麼要這樣了吧?”(在打招呼)

10、教師“恩,這個國家的人和英國人又不一樣了,他們喜歡在打招呼的時候,相互碰碰對方的鼻子,但同樣要輕,不然鼻子就要出血了。”

三、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象、創造還有那些可以打招呼的方式。

1、教師“小朋友們,現在就請你們開動腦筋,想出更多更有趣的打招呼的方式好不好。”

2、幼兒兩兩一組互動交流,教師邊參與邊觀察。

3、小結:請小朋友説説你創造了哪些打招呼的方法?

四、播放音樂伴奏《找朋友》。

教師“讓我們一起邊唱邊來找朋友,到了“敬個禮”的地方我們要把詞改掉,換成其它打招呼的方式,每次都不能一樣哦!看誰變得多,朋友認識的多。”

五、活動延伸:

瞭解一些國家和民族飲食方面和中國有什麼不同?

握手禮儀教學設計 10

一、活動目標

1、直到看到熟悉的人或者長輩要主動和他們打招呼。

2、引導幼兒大聲並清晰的主動打招呼。

3、引導幼兒們願意自己模仿相應的動作,初步體會動作的含義。

二、活動準備

1、兒歌《小小手》

2、代表人物角色的'頭飾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將材料投放至表演區。

2、教師請幼兒自由選擇人物角色,佩戴頭飾。聯繫大聲並清楚地使用禮貌用語與他人打招呼。

3、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小小手》,學習打招呼的簡單動作。

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要拉許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歡迎、歡迎拍拍手。

謝謝、謝謝握握手,再見、再見擺擺手。

4、教師演示早上入園和晚上離園時親親、抱抱幼兒的動作,供幼兒模仿表演,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5、幼兒自由模仿打招呼的情境,教師在一旁指導傾聽內容,觀察幼兒的相應動作,適當給予評價。

四、活動延伸

請班級幼兒輪流來做禮儀小標兵,早入園與晚離園時站在班級門口,大聲地與其他幼兒及家長問好告別。

五、活動總結

託班的孩子在跟幼兒打招呼時常用親親、抱抱的動作會使幼兒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去除陌生感和恐懼感,這樣既新鮮又能促使幼兒和教師之間的感情,同時還增強了幼兒主動打招呼的積極性!

活動結束後,提醒幼兒要怎麼打招呼,時刻提醒幼兒有禮貌,知道主動打招呼,其實有的孩子剛接觸幼兒園有牴觸心裏,這個時候不能強求幼兒,時間過去了,很多孩子會潛移默化的和別的還做榜樣,自然就學會了,最主要的是要讓幼兒知道打招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