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精選25篇)

校園2.73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精選25篇)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1

優秀,是一種偉大的力量。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具備優秀的素養,更要具有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那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優秀起來:讓不優秀的孩子變優秀,讓優秀的孩子更優秀。

趙國忠主編的這本《優秀是教出來的》,收錄了24位優秀教師的教學故事,他們對自己嚴格要求,在教學中勇於創新,深受學生的喜愛和崇敬,他們教出了眾多優秀的學生。

優秀是一種寬廣。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教師的寬廣,在於自身的實力,包括知識量基本功學習觀念學習方法等,就是擁有多少,才幹教給學生多少。優秀的教師,幾十年如一日地認真投入融入生活,變成習慣,在學生眼中,這些教師如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汪洋,賦予他們知識和知識之外的許許多多。

優秀是一種深邃。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要讓學生喜愛你的課,先讓學生接受你的人。教師得走進學生的心靈,所以蹲下來跟學生平視,看着他們的眼睛,用真誠交換信任,用真心交換童心。優秀的教師總是在追尋,從一張張稚嫩的面龐上查找線索,從一聲聲老師的召喚中尋求突破,這樣的追尋不會停止,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會帶來新的寶藏,追求的是適合每一位學生的教學。教學如鑿井,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優秀,就是擁有這份深邃的力量。

優秀是一種自信。優秀的教師總是竭力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失望,我們要滿腔激情,充滿活力,用愛,用智慧,用執著,用自信,讓學生都能贏,挺立的姿勢,好好的存在,好好的生活。教師的自信源於優秀,學生的自信源於教師,孫中山説:“教之有道,則人才濟濟,風俗丕丕,而國以強。”優秀的教師,應該教會學生自信和樂觀,讓他們有勇氣有打算,面對未來的艱難和挑戰。優秀具有傳遞性,自信會從一個教師傳遞到每一個學生,傳遞到每一個人,傳遞到一個民族,形成我們民族特有的自信和力量。

優秀是教出來的,中國需要更多優秀的教師,需要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學生。讓每一個孩子都優秀起來,首先自己要變得優秀。優秀是上課上出來的,讓我們從此刻開始,從自身做起,從我們的教學做起。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2

拿着《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我就被封面上的一段話吸引住了:優秀,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只有優秀的教師,才能教出優秀的學生。讀後,我的心裏產生了很多想法,也有很多共鳴。

作為一名老師,當然會喜歡優秀的學生,因為優秀的孩子不會讓你太操心,優秀的孩子會讓你減少許多麻煩。“優秀是教出來的嗎?”帶着這個疑問,我翻開書,開始尋找答案。

書的第一章:做一流的教學能手,就讓我得到了了很多的收穫。

每一位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成為最優秀的人,希望自己的知識、技能都被學生學會;每一位有理想的教師都希望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得到傳承,但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學會,如何讓文化得到更好的詮釋和傳承。我也是一名老師,但是在教學上還太年輕,每當站在講台總是緊張自己的教學目標能否達成,學生是不是全都學會了等等。總覺得自己像一葉小舟在大海不斷的沉浮。可是當我讀完於漪、竇桂梅、餘映潮、孫維剛、魏書生這幾位大師的事蹟後,忽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於漪老師的備課方式讓我對自己的備課有了深刻的反思。“一篇文章,三次備課,兩次反思”讓我驚詫不已:這樣備課難度太大了!我也是一名語文老師,幾篇文章我可以做到這樣備課,但是每一篇文章都這備課我自問可是做不到。但於漪老師做到了,而且是數十年如一日。因此,這一驚詫讓我找到了提升教學能力的鑰匙。

竇桂梅老師的“設計課堂就是設計人生”讓我驚豔不已,感受到了課堂設計的重要意義。走近竇老師的課堂設計,就像走進了一個美妙的世界,而這源於精心的課堂設計。作為一名老師能讓學生喜歡你的課並能從中學到各種知識技能是必須的,但能像竇老師這樣研究每一節課的設計,還真是少。因此,從竇老師的身上讓我深切的感受到怎樣才能都好語文課。

讀了餘映潮老師的故事後,讓我深深的感受到與大師的距離,更找到了提升的方法。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業務水平的欠缺。要想成為大師,首先就是要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一刻也不能停留。要真心的去熱愛自己的工作,用心的去工作。

有了想法就要付諸行動,我可能不會成為大師,但我會努力做一名用心的老師。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3

閒暇之餘我讀了《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不可否認,《優秀是教出來的》是一本淺顯易懂並能發人深思的好書,這本書值得我一讀再讀。從克拉克先生的成功中尋找靈感,對克拉克先生提出的思考尋找答案,在克拉克先生的失敗中總結教訓,的確可以使我少走許多彎路。

《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最讓我受益的內容就是克拉克先生的“55個被人們忽略的細節”正是細節創造了奇蹟,成就了輝煌。書中提倡對孩子要從小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體現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並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中學會耐心、從讚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愛中學會友善。……同時同事聚一起時我們總會聊聊自己班的孩子、聊聊自己,埋怨孩子不夠聰明,埋怨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裏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們生氣的後進學生,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只是有時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鋭,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他們需要老師的關愛和賞識,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所以在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中都保持着足夠耐心和欣賞的態度。從他身上我得到啟示,讓人與人走近的是心靈,使心與心相貼的是情感,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我們應用最真摯的情感走進孩子幼小的心靈天空。孩子間的天賦、品性都各有差異,要使孩子能得到充分發揮,教師就必須拋開“萬般皆下品,唯有分數高”這一狹隘思想的羈絆,用善於發現“美”的目光去欣賞、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作為老師既要欣賞孩子的優點,又要接受孩子的缺點。

今天的積藴,是為了明天的放飛,還有什麼比看着自己的學生飛得更高、更快、更遠,更令教師欣慰的呢?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4

一位風趣幽默的“麻辣教師”不僅“征服”了一羣又一羣調皮搗蛋的“問題學生”,而且還在短時間內把他們調教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就是獲得美國最佳教師獎的“創造奇蹟的男人”、惟一被克林頓總統夫婦接見三次的傳奇教師羅恩·克拉克先生。

羅恩·克拉克先生在《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裏講述了創造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注重細節,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就是克拉克先生所倡導的。如果沒有從第一個細節開始的小小規矩,那就不可能最後的順理成章。

現代的教育理念倡導平等,所以我們要學習克拉克先生因生制宜定規矩,放下架子與他們共同成長的朋友原則,要學習克拉克先生面對困難堅持到底的永不放棄的原則,要學習克拉克先生一步一個腳印做到一步前進一步,堅持不懈的實實在在原則。

克拉克先生在書中寫到:“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有‘每一個都不放過’的決心。”、“我只有一年的時間,去改變班上每一個孩子的一生。我已下定決心,要給我的學生一個不同的人生,一個更好的人生。”

讀完這段話,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不就是我們所倡導的教育的終極目標嗎?教育不僅是為國家培養專業人才,為社會塑造出優秀的公民,還要為學生的自身發展灌溉精神食糧。要成為一位優秀且適應良好的公民,高度的道德感、良好的人際互動、充足的生活知識等,都是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因此教師的工作除了位學生解答課業上疑問以外,還必須關注到學生的人生道路。

身為一名年輕教師,看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優秀是一種習慣,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觀念及行為就可能馬上改變,而一旦掌握了正確的教育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潛力,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而且可以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在生活中營造出更多的樂趣。

優秀是教出來的,是從細節、點滴抓起的。禮貌是可以教的、風度是可以培養的、人品是可以訓練的。通過這本書,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諦所在。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5

寒假裏讀了一本書《優秀是教出來的》,我覺得作者克拉克先生確實是位了不起的好老師,他的許多做法都給我帶來啟發,值得我去學習,其中感受最深的有兩點:

一、關注細節,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教養。

平時我們也會關注孩子的習慣培養,但我們關心的主要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而克拉克先生關注到了更多的細節,比如“説話險要講禮貌”、“眼神溝通很重要”、“真誠溝通很重要”、“主動詢問表示關心”、“謝謝傳遞好心情”“人在窘境莫旁觀”等,並把這些作為要求去訓練,所以他的學生無論走到哪裏都彬彬有禮,受人歡迎。他的這種做法給我很大的啟發,因為這些為人處事的細節往往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同時這樣的訓練就是潛移默化地教孩子學會如何真誠友善地與人交往,而這些正是現在的孩子們比較缺乏的。克拉克先生這樣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在關注他們行為、學習的同時,培養他們得體的舉止,高尚的品格。

二、真誠地對待學生,“嚴慈相濟”。

克拉克先生對學生的關愛是發自內心真誠的關愛。他帶孩子們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連夜為孩子們趕製巧克力蛋糕作為獎品,他給孩子不斷地帶來驚喜和快樂,換來了學生對他的尊敬和熱愛。因為學生們喜歡他,喜歡他的課、樂於執行他定下的規矩,甚至心甘情願接受他的“懲罰”。同時,他對孩子的要求也是嚴格的,定下的規矩堅持讓孩子做到,這種“言出必行”使他在孩子面前樹立了威嚴,並藉助集體的力量去影響哪些比較“頑固”的學生。我覺得這樣的治班方法非常有效,“嚴慈相濟”也正是克拉克先生教育的祕訣之一吧。

其實,克拉克對學生的很多要求和我們平時對孩子的要求是相同的,但同樣的要求不一樣的做法也會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讀了這本書,我感覺到優秀確實是教出來的,而如何教出優秀來,也是我們平時要學習、要努力的方向,不僅要做一個“認真”的教師,更要做一個“智慧”的教師,這智慧源自教師內心對孩子的關愛,源自教育實踐中的探索與思考。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6

兒童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穫,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穫,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穫,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穫。所以,我們這些國小教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將習慣的培養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讀了克拉克先生的《優秀是教出來的》之後更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細細品位他的教育方法,可以發現,教育存在於每一個行動,每一個詞語,每一次交流之中。在贊同之餘我也想提一提自己對孩子細節教育中的一些想法:

寫好每個字的習慣

人們都説一個人的字代表了一個人的形象,而練字要從兒童開始。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智力的差異是有限的,因此,只要孩子有個認真的態度,那就一定能把字寫好。作為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和寫好字都是自己的責任,如果一個對待自己的事情都不能認真去做的人,將來對待別人的事情又怎麼能夠認真負責呢!塑造一個人,就在我們平時點點滴滴之中。

聆聽的習慣

在學習中,一些孩子對很多知識點的掌握欠牢固或對老師提出的要求做得不到位,這些情況的發生往往是因為孩子不懂得聆聽。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要求孩子不僅能認真聽老師説話,還要認真聽其他小朋友和家人的説話,做文明的“小聽眾”。讓他們能真正成為聆聽到世界一切美好聲音的人。

自己動手的習慣

我們教育上有一種説法叫做“教是為了不教”。也就是要求我們在教孩子知識的同時,更重要地是教會學習知識的方法。而學習中的獨立創新,正來源於生活中對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我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給孩子一點自己思考的空間,多讓孩子自己嘗試去做。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孩子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能幹很多。

做一個大度的人。

一個心胸開闊的人絕對會比心胸狹窄的人活得快樂,因為他會擁有更多的朋友和更多的機會。寬容品質的形成來自於平時孩子處人待物的習慣。我們成人(包括家長和老師)要以實際行動作為榜樣,讓他學着我們的樣子成為一個寬容理智的人。從而享受更多的生活樂趣。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7

拿到《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閲起來,覺得作者羅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場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説話先要講禮貌、主動詢問表關心、乘坐公車不吵鬧、見到老師問聲好,完成作業不拖延等這些不都是我們老師平時經常強調的嗎?書中沒有長篇累牘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但是讀後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這種對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對於一個老師來講,《優秀是教出來的》確實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讓我對教育又有了一層新的認知。作者抓住教育過程中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細節,既對孩子嚴格施教,又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了他們的愛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師不僅僅將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且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教養。

作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書中沒有談及如何教書、如何分析教材、如何準備教案,而更像是在談論如何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生動形象,作為讀者絲毫沒有感覺枯燥乏味,相反感覺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們身邊,親切自然。書中講述的創造奇蹟的55個細節確實常常被人們忽略,而正是細節創造了奇蹟,成就了輝煌。

書中提倡對孩子要從小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體現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並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中學會耐心、從讚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愛中學會友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羅恩克拉克的幾點做法給了我不少啟示。例如:一個“問題”學生已經很多天沒有交作業了,羅恩克拉克和他家長聯繫了多次都沒有聯繫到。有一次總算聯繫到了,克拉克就把這個不好的消息直截了當地告訴了這位學生的家長,想得到這位家長的支持。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家長聽完了竟然説:“我孩子在家裏也一向如此,你就將就一下吧”。這個回答真是讓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許是克拉克他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這種和家長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個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他改變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給這個家長撥通了電話,與第一個學生的處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沒有直接向這位家長“告狀”,而是向這位家長違心地説他的孩子這段時間表現如何如何好,這位家長聽了以後自然非常高興,表示要老師對他的孩子一定繼續嚴格要求,家長會極力配合。

過了兩天,克拉克再次撥通這位家長的電話,這一次向這位家長陳述了孩子這兩天的不好的表現,家長當然非常氣憤,當即表態,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評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完羅恩克拉克的處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別具匠心。事在人為,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處理方法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今後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創新,要賞識和批評相結合。

優秀是教出來的,一般的人對於這個教育都有一種狹隘的理解:那就是學校教育。其實不是這樣的。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才會使我們的孩子變得優秀。

總之這位老師的做法讓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機智和教育的挑戰。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8

剛拿到《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看到這55條規矩,準確來説應該55個細節的時候,我是有所感觸的,這55個細節其實都是學習生活中最常見的,克拉克先生更是用這些細節創造出了無數教育奇蹟。

俗話説:“教書易,育人難”,但其實最難的是堅持下去。這55個細節其實也在警醒我們,是否作為老師的我們也能做到書中這55個細節。在教育學生之前我們教師要自己先做到,所謂言傳身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書中的很多規矩都和“謝謝”有關,其實我們會發現“謝謝”這個詞在中國很少聽到,中國人似乎很難説出口,而且在很多中國人眼中“謝謝”,用多了倒顯得有點生分。但我們會發現在外國人口中我們會經常聽見“謝謝”,其實“謝謝”除了會表達謝意之外,更能傳遞好心情。克拉克先生説他總是儘量感謝與他打交道的所有人,包括服務員、為他開門的人、幫助過他的朋友,甚至是為他做了事情的任何人,不論大事還是小事。其實這一句表示感謝的話語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但我發現在我們學校很少聽見學生會説“謝謝”,我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無論幫我做過大事還是小事,我都會回覆他們一句“謝謝”,希望在潛移默化中我能感染學生。

在學校裏,老師們經常會給孩子們一些令他們意外的獎品和表揚。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們關注的不是表揚本身,而是獎品,這是一個通病。我們學校的孩子也出現了這種情況,學校在教學中採用了小組積分制度,目的是為了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但學生似乎只是為了得分更高而去做一些事情,偏離了學校的本意。或許像克拉克先生一樣在班級立班規能更好的解決這個現象。

把你希望別人做到的事情儘量最大可能地細節化。或許在課堂中我們常對學生説的一句話就是“聽懂了嗎?”,我想可能換成“我説明白了嗎?”會更好。其實當我們希望學生做到什麼程度時就要明確地告訴他們你想讓他們做什麼,把你的要求明確化、細化,其實是做好的做法。

克拉克先生的這本書與其説是為了教出優秀的學生,其實也是為了讓老師們變成更優秀的自己。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9

身為一名老師,我毫無疑問是喜歡優秀學生的。但是如果你問我:“優秀是教出來的嗎?”我可能會左思右想,猶豫不決。而最近,我讀了羅恩·克拉克的《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後,如果你還問我這個問題時,我會很坦然地回答你:“優秀絕對是教出來的,是用心教出來的!”

細細品位羅恩·克拉克撰寫的《優秀是教出來的》之後,猶如一股清泉湧入我心。整本書並沒有很多的理論分析,取而代之的則是敍述着羅恩·克拉克先生自己真實經歷的小故事。但就是這樸實的小故事卻讓我深深感動了我。也讓我感受到了教書育人所需的人文精神——那就是“細心、愛心和耐心”。

一、教書育人需細心

我所面對的是一羣聽障兒童,他們正在汲汲可求的瞭解外面的世界,同時也在學習如何在這個繁雜的社會中生存。學生的各種良好習慣其實都是在學生時代,特別是國小階段養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做到細心的糾正和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也許有些教師總不屑一顧事物的細節,太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殊不知,育人工作就是從學生的日常行為和學習習慣抓起。認真對待每一件關於學生的小事,促使學生珍惜時間、自覺學習、不畏艱難、勇攀高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生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社會,走向成功。

打開書的第一面,我們會看到羅恩先生提到的《説話先要講禮貌》。聯想平時自己在學校的日子,我經常會發現,我們啟智部的孩子會主動的與你打招呼,儘管有時口齒是那麼的含混不清,有時還叫不準老師姓什麼,而啟音部的學生呢,見到本班的老師會主動招呼,而遇到不是本班的,主動打招呼的機率就小了很多,學生對老師尚且如此,更何況對學校的後勤工作人員又會怎樣呢?這其實就是我們常常忽視的眾多細節的一個縮影。如果我們平時也能細心地觀察到這點,及時地教育自己的學生,告訴學生對別人尊敬一分,別人也會回敬你一分。懂禮貌是做人的最基本的一點。那麼在我們校園中一定會出現很多很多的笑臉。學生們也能體會到互相尊重所帶來的愉悦。

二、教書育人需有愛心

愛是一種責任,愛更是一種力量,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教育根植於愛。一個人心中有愛,才會有工作的深情和熱忱,才會真誠地呵護學生,才會對學生有一份發自天性的牽掛。書中風趣幽默的“麻辣老師”不僅用愛“征服”了一羣又一羣調皮搗蛋的“問題學生”,而且還在短時間內把他們調教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在對孩子嚴格施教的同時,也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了他們的愛戴。看着羅恩記錄下的感人故事,我想了很久,發現每每寫年度工作總結時,我都會來上一句:“我關愛班中的每一位學生。”但我真做到了嗎?其實我做的遠遠不夠。在《改正錯誤經歷》一篇中,羅恩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給予了學生的無限的愛心,羅恩他才真正做到了“我關愛班中的每一位學生”。

我想在以後的生活中,我也要多與學生走在一起,從以培養師生感情為重點,讓我贏得學生的更多信任,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為了我的教育工作能成功,也為了能讓自己嚐到被學生愛的喜悦與激動。

三、教書育人需有耐心

在看了《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後,我認識到了我的耐心還不夠。羅恩這些年轉化後進生所用的耐心,我想到了我班上經常不寫作業的學生,他們時常令我火冒三丈,對比羅恩先生這又算什麼呢?通過自己的悉心教育,學生的學習習慣一定會有改變的。就像羅恩所説的:“只要你能投入,轉機總會出現,成功就回在眼前。”路漫漫其修遠兮,我想我應該耐心的'繼續努力。

閲讀本書,讓我感動的,不僅僅是克拉克提出的如何讓學生更優秀的55個細節,更是克拉克老師那種對教育堅持到底的信念,以及他一心一意為學生付出的熱情。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這本書中一個個鮮活的實例讓我感到:優秀是教出來的,是細節的教育。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10

就在教師和家長們都在無奈感歎我們的孩子越來越難管教時,《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的出現無疑是及時的,它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作者克拉克先生用他的真誠、執着與睿智,從細微處着手,用看似很簡單的55個細節,創造了教育奇蹟。是克拉克先生有什麼超人的能力?仔細閲讀全書,答案是否定的,他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抓住教育過程中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細節,既對孩子嚴格施教,又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了孩子們的愛戴和尊敬。克拉克先生不僅僅將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且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教養。克拉克先生的55條“規矩”,可稱良好教育必不可少的55個細節,其中的相當一部分會讓我們感到似曾相識,但是又可能是我們並沒有放太多的關注,沒能很好地持下去。

書中第30條“垃圾隨手來清理”,克拉克先生規定他的孩子們:用餐完畢後,要自己把應該清理的東西收拾乾淨,包括擦桌子、檢查就餐區域的地板上有無遺漏的垃圾等。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確保你無論身在何處,都不會隨手丟垃圾。簡單的一件事,實施的過程很重要很有講究。克拉克先生在實施過程中經常對孩子做些小測驗,看看他們是否在堅持,如在學生來之前撒些碎紙片,再暗地裏觀察他們誰會撿起來,對撿了的人表揚獎勵,公佈對垃圾視而不見的人。在我現在的班級中,孩子們隨手丟垃圾的習慣比比皆是,更別提有多少個會主動去撿垃圾了。每回進教室,總是能看到教室的地面或多或少存在垃圾,詢問是誰扔的,亂扔者會在同學的指名中才極不情願地站起來,更有時會沒人承認這是自己做的,是垃圾自己來這裏的。中午就餐後,我總是會發現桌上桌下有些許飯粒,更多時候是孩子不小心掉的,但他不會想到去撿,這一行為的直接後果就是下一輪吃飯者會在髒桌子上吃飯。每每提醒,孩子們總是無動於衷,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這習慣,在家是個什麼都不做的小皇帝小公主。克拉克先生的規定給了我很多啟發,從習慣入手,做什麼事都得有規定,實施一定要嚴而有則,讓大家都心服口服,好的有獎勵,不好的要點名批評,直到大家都樂意自願去會這樣的一件事。

又如書中第45條“解決糾紛要冷靜”,這話不僅對孩子有用,對我們自己也有用。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之間有什麼矛盾或問題,總是習慣於自己去解決,怕被老師發現了會説,大家都要受到懲罰,於是他們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但結果往往是越來越糟糕,很多最後還是會鬧到老師這裏。對於這類問題克拉克先生是這樣處理的:有問題就帶着問題來找老師,老師會很平靜地處理這些事情,但如果他們吵鬧或爭辯,他們受到的懲罰要比那個先犯錯誤的人嚴厲得多。目的在於讓孩子們知道不能因為別人的挑釁而做出激烈的迴應,這樣當他們再遇到問題時就會找老師或不動聲色地自己解決問題,從而讓孩子學會以更加成熟和有條理的方式上處理問題。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於各個年齡層的孩子都是有效的,尤其是高年級的男孩子,做事很衝動,動不動就出手,這樣的規定可以有效地使矛盾惡化,讓孩子在自己着手處理問題之前,選帶着問題去找老師。對於我們自己來説,在處理孩子的事情前,也得讓自己先冷靜下來,只有清醒的頭腦才會讓事情得已很好地解決,不至於事後後悔為什麼這麼衝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其實還有更好地解決方法。

類似於這樣的規定還有很多很多……

在細讀這本書時,那種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欣喜,那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那種於細微之處見精神的啟示,那種對教育的反思和進取的決心便會油然而生,向克拉克先生致敬。反思我們的教育,我們總是注重整體而忽視了細節,但沒有細節又何來整體,無數個細節相加就是一個整體,忽視了細節就會導致辭整體的缺失,從細節入手提高人的質量,我想這應該是克拉克先生給我們的最寶貴的啟示。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11

閲讀了《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後,我的第一感覺是它確實是一本百讀不厭的好書,主人公是美國最佳老師獎獲得者羅恩·克拉克。以他的成長經驗,以及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作為老師的他除了教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教會他們如何為人處事,如何待人接物。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風趣幽默的“麻辣教師”,不僅“征服”了一羣又一羣調皮搗蛋的“問題學生”,而且還在短時間內把他們調教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克拉克先生的“創造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中不僅包括了“眼神溝通很重要”、“全神貫注來讀書”“回答問題要完整”、“完成作業不拖延”等學習上細小之事,還包括“乘坐公車不吵鬧”、“搭乘扶梯靠右邊”“記人名,需用心”等看似和學習無關、很小的事情。這位教師不但想到了每一個細節,而且想得周全細緻、獎懲得當、張弛有度。既對孩子嚴格施教,又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了他們的愛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師不僅重視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且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觸頗多。

一、細節決定成敗

書中沒有驚天動地之舉,有的是一些似曾相識的常見、瑣碎的小故事,但使我感受到了一種強大的人文精神,那就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細節”,而正是這常常被忽視的“細節”卻被克拉克先生“撿起”,成了“法寶”,成了教育的“魔法師”!克拉克先生從“關注學生的學習細節”到“關注學生的生活細節”,從點點滴滴的細微處着手——創造出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從餐桌禮儀到培養積極心態,從學習、生活到學會感恩,從關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到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孩子們獨特的天賦和可塑性在“細節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滋養與成長!它讓我們深深的感覺到:教育是細節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會不平凡!我們在高呼“習慣重於分數”的同時,要切實可行地從學生的各個學習細節入手,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説”,説完整話;到“聽”,聽老師講話、聽同學發言;再到“辯”,能分辨別人言論的正確與否,並表達自己的見解。從細節入手提高人的質量,這是克拉克先生給我們的寶貴啟示!

二、身教重於言教

我們經常説“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尤其是一個班的班主任,他的言行可以創建良好的班風,也有可能一些極小的細節就毀了自己的形象。書中的禮儀不僅是教師在教育學生時用得上,對教師自身的禮儀教育也受益匪淺。它不斷的提示與鞭策我們如何在生活中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典範。身教重於言教!因為其身正,不令也從啊!

三、先成人再成才

仔細讀讀這本書,會發現,它的書名是《優秀是教出來的》,但作者這裏的“優秀”已不是我們想法中的“優秀”。在我們眼裏,優秀的孩子成績首先是最重要的,因為它關於優秀率,名次等其實與教育本身並無多大關聯的東西,然後才是其他方面的一些培養。而在克拉克先生的這本書中,絕大部分説的都是如何做人。書中着重提到了涉及良好道德、修養等方面的生活細節,這也反映出克拉克先生自己的品德修為。在這些生活細節中,不僅包括簡單的待人接物,如:“熱情接待來訪者”,“彬彬有禮打電話”。而且還細化到了“坐”、“立”、“行”,讓學生學着尊重他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食堂的師傅們;讓學生學習為人處事的技巧,包括對掌聲的要求。克拉克先生雖然看上去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去培養孩子們的生活習慣,但從故事中我們當孩子們達理時,也開始了知書。事實證明,他所教育的孩子成績不是直線上升嗎?我們常説:“教學生學知識,先要教會學生做人。”

閲讀了《優秀是教出來的》,學習了美國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克拉克先生的真誠、執着與睿智,愛心、熱忱與威嚴——“教育的智慧”將成為我們最好的“燃料”,使我們不忘記最初的熱情,不忘記肩負的責任,它將使我們在不斷反思中更加積極進取。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12

放假前匆匆忙忙做着期末掃尾的工作,竟忘了向圖書館借閲新書。一日帶外甥女到江東區圖書館借書,想起學校佈置的寒假作業,便隨便挑了一本教育類圖書,名為《優秀是可以教出來的》。

説心裏話,一看書名,對內容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確實無多大新鮮感激發我閲讀下去。尤其是封面上那頗為煽情的文字——“創造教育奇蹟”“隨便放三十名學生在他班上,不管從前成績、操行如何,他都能把全班每一個學生教成優等生”,看到這,我不禁莞爾,心想,這又是類似當年《學習的革命》等,狂熱推薦給國人閲讀的“時髦書”,真正教育的書,來不得這種推銷的。

而且,我一直認為如果能在假期中看些專業知識以外的書籍,這對拓寬我們狹隘的視野,從而在教學中達到左右逢源、遊刃有餘的地步,倒是真正不錯的。於是,借去之後,一直讓它高枕着,一直到正月初十之後,為了完成作業,才不得不硬着頭皮翻閲。

看了幾條,才發現我上述的觀點是錯誤的,單憑几個簡單文字,就對書本作了無端錯誤的猜測,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看來,有時選擇圖書,千萬不要讓封面矇蔽了自己的雙眼。於是,細細品味之後,倒也覺得別有一番味道。

本書的作者是美國最佳老師獎獲得者羅恩·克拉克。他所強調的這些“規矩”“細節”迥異於我們當下的教育“潮流”,他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懲罰”、“必須”“秩序”、“紀律”、“禮貌”,充滿了一種“人性”的味道。我舉其中的一條,談談自己的感受。

如果班上有同學贏得比賽,或有什麼出色的表現,大家都應該鼓掌恭喜他。鼓掌應該持續至少三秒,手掌的角度要剛好,才能拍出響亮的掌聲。(我知道這樣説很蠢,可是孩子喜歡這一套)——超基本第3條

讀着這條要求學生做到的條律,我想到了我們教師。如果教師不能做到怎能指望學生之間的掌聲?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就在一週一次的升旗儀式上,每次都有學生代表進行國旗下講話。很多時候,孩子的表現是非常出色的,講得動情合理。可是當孩子結束國旗下講話時,我們要求學生鼓掌,卻忘記自己給別人掌聲。無數次的説教,遠不如一次身體力行的示範。所以,要讓學生做到給別人掌聲,就要求教師要帶着寬容、讚許的目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要讓學生學會欣賞別人,就要求教師有欣賞孩子的激情。

其實,就在我們的課堂上,又何嘗沒有掌聲響起的時候,只是伴隨這掌聲,也有另一種聲音的出現,就是批評課堂“掌聲氾濫”。其實,我們的掌聲,什麼時候響起都不過分,只要對學生有益。為了掌聲更響亮,我們需要掌聲的姿勢和節奏。

優秀的教師,課堂上經常掌聲響起。支玉桓、竇桂梅、於永正……這一位位大師的課堂,常常聽到掌聲,無論是對大師,還是對孩子們出色的表現。但我認為,我們平凡教師的教學水平不可能達到如大師般高超的境界,獲得如此的掌聲,但我們也可以做到讓我們平時的課堂掌聲響起,比如那些需要關注的學生,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你的幫助下能夠完整説話的時候,那些提出精彩的觀點,能讓其他學生分享的學生,我們的掌聲就不是,也不該是一個數量限定的問題,而是一種針對不同情況的一種讚美的力量。

成功教師的一大特點是,他們能夠在課堂上創造出積極的氛圍,他們每天都努力以尊重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即使優秀的教師或許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喜歡,但從行動上看,他們好像受到每一個學生的歡迎,因為他們懂得讚美的力量。

“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我的愛將與你同在……”只有掌聲響起來,我們的愛才會交融,才會同在。“教書就是要製造驚喜”——讓課堂上的掌聲經常響起吧。無論是你送給孩子的,還是孩子之間相互給予的。

不經意間,我對掌聲的含義又有了深刻的理解。真的要感謝學校佈置的作業,讓我意外地收穫了掌聲的魅力。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13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羅恩·克拉克先生的——《優秀是教出來的——創造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它點燃了我智慧的火花。本書的作者克拉克先生是“全美最佳教師獎”的得主,是一名年僅廿八歲的年輕的男教師,是唯一被美國總統接見過三次的國小老師。他教過的學校,學生都來自最貧困的家庭,學校的資源也不豐富。但憑着他的熱情與本書所介紹的最基本的這五十五條,被他教過的學生,成績卻能突飛猛進,氣質也會變得彬彬有禮,我感覺他的確神奇。本書只從實際生活中精選了一些成功的教育案例及幽默風趣的小故事的案例,讓我被他那些閃爍着無窮智慧的“點子”所深深折服。

這本書最大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55個細節的全方面關注,更主要的應該是他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一個點一件事的去做,如果沒有從第一個細節開始的小小規矩,那就不可能最後的順理成章。如果沒有從説話、鼓掌、問候、謝謝這樣小小細節開始,就不可能實現看電影時別説話,解決糾紛要冷靜等令我們頭痛的癥結。其實這不正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小溪匯成河,河成江,江成海,海成洋,海納百川的有容乃大的哲學原理嗎?給了學生規矩,並不一定就能真正成就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克拉克先生克服一切阻力,孜孜不倦的堅持,儘管再不情願也堅持,儘管再困難也堅持,甚至為了學生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那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功。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學習克拉克先生的55個細節,要學習克拉克先生因生制宜定規矩,放下架子與他們共同成長的朋友原則,要學習克拉克先生面對困難堅持到底的永不放棄的原則,要學習克拉克先生一步一個腳印做到一步前進一步,堅持不懈的實實在在原則。

“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有‘每一個都不放過’的決心。”“我只有一年的時間,去改變班上每一個孩子的一生。我已下定決心,要給我的學生一個不同的人生,一個更好的人生。”

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我認為這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看完了這本書之後,我感觸頗多,書中告訴了我,優秀是一種習慣,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觀念及行為就可能馬上改變,而一旦掌握了正確的教育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潛力,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而且可以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在生活中營造出更多的樂趣。

“優秀絕對是用心教出來的!”禮貌是可以教的、人品是可以訓練、風度是可以培養的的。所以我想,要給我的每一個學生創造一個精彩人生,一個不同的人生,一個更好的人生。這是我夢寐以求的最大成就。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14

這幾天很認真的細讀了《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讀後給我的感覺是它確實是一本不可不讀的一本好書,作者以他的成長經驗,以及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作為老師的他除了教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教會他們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待人接物。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風趣幽默的“麻辣教師”不僅“征服”了一羣又一羣調皮搗蛋的“問題學生”,而且還在短時間內把他們調教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就是美國最佳老師獎獲得者羅恩.克拉克。他之所以獲得了這一疏榮,我想是他抓住了教育過程中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細節,克拉克先生的“創造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中不僅包括了“眼神溝通很重要”、“全神貫注來讀書”“回答問題要完整”、“完成作業不拖延”等學習上細小之事,還包括“乘坐公車不吵鬧”、“搭乘扶梯靠右邊”“記人名,需用心”等看似和學習無關、很小的事情。這位教師他不但想到了每一個細節而且想得周全細緻,懲罰得當,張弛有度。既對孩子嚴格施教,又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了他們的愛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師不僅僅將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且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教養。他總結的55個細節既從餐桌禮儀到積極心態培養,又從學習、生活到學會感恩,內容涵蓋了青少年成長的方方面面,它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賦和可塑性,只要我們讓孩子們置身於充滿新鮮感的教育氛圍中,只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確實是被人需要、被人愛着的,只要讓他們成長並快樂着,那麼,即使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學生也會成長為舉止得體、品行高尚的好孩子。

同時聯想到了我自己的教學,我還總結出如下六點建議:

1、與家長初次接觸時,切記報喜不報憂。

2、與家長談話時,一定要先表揚孩子在課堂上的優點。

3、注意着裝。我發現,學得正式些上課,學生和家長們會對我格外尊重,課堂紀律問題也會大大減少,和家長談話時,他們的語調也顯得更加尊重並樂於合作。另外,如果教師想要別人認為自己訓練有素,那麼他的穿戴和舉止就應該有一定品位。

4、一旦孩子有不錯的表現,老師應該寫好便條,請他們帶給家長,或打電話給家長一個驚喜。(當我這樣做時,家長總是予以讚賞,因為以前沒有教師這樣做過,家長喜歡聽到自己孩子有好的表現,而且這將對教師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關係起到長久的作用。)

5、尋找各種機會感謝家長。如果他們為班裏捐、幫助舉辦晚會、與全班一同旅遊或付出了其他勞動,請讓孩子帶回一張感謝條、家長們會受到激勵,日後將樂於提供更多的幫助。

6、假如遇到實在難處的家長,可與校長面談自己的想法,如不見效,索性對該家長退避三舍。若實在萬不得已需要聯繫,應請學生代轉便條。千萬別自討苦吃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15

《優秀是教出來的》是我們學校這個學期的共讀書目,從十一月上旬開始到十二月下旬,我們所有老師共同學完了克拉克老師的55條班規,兩位主講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舉了很多的例子,其中有很多班規就在我們的身邊。這些班規多是有關為人處事的教育,像吃飯時怎麼做,等車時怎麼做等等。可以看出來,克拉克老師制定的班規,不僅有要求學生學習上要遵守的規矩,還有學生講禮貌的教育,這些班規可以讓學生在自然的學習中,養成好的行為習慣,進而成長為一個彬彬有禮的文明學生。

我們經常説“細節決定成敗”,在書中,作者列舉了五十五個教育細節,從餐桌禮儀到積極心態的培養,從學習、生活到學會感恩,內容涵蓋了青少年成長的方方面面。這些細節看似平常,卻為孩子樹立了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

記得班規中有一條是“垃圾隨手來清理”,意思是教育學生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講究衞生,確保不亂扔垃圾,而且主動清理垃圾,不留衞生死角。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班主任,二年級學生有着很強的可塑性。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是班級工作的重點之一。我主要從兩點影響學生:

1.以身作則,示範引領。每天我提前到校,打掃教室衞生,並請同學們評價教室衞生情況,指出衞生死角,即時清潔。

2.創造機會,培養習慣。清潔教室衞生時,我不定時故意留下一堆垃圾不清理或者不倒垃圾桶,然後觀察哪個孩子自覺完成剩餘的清潔任務,並及時表揚,給出獎勵,以此激發學生的責任心,逐步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播種一次行為,收穫一種習慣。經過幾個月堅持不懈地引領和督促,教室衞生逐步改觀,一整天都能保持乾淨。

還有一條“人在窘境莫旁觀”。意思是説教師在批評某一個同學的時候,要教育好其他同學不能盯着受批評的同學看,因為盯着受批評的同學看,會讓這個受批評的同學更加難受,導致其不敢説出自己的心裏話等。在我們自己的班級上,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我經常的做法是把那些受批評的同學叫到旁邊,當眾批評他們可能會了解不到矛盾的真相,還可能會讓他們受到其他學生的冷眼。這樣的做法也同樣合適批評教育打架的同學,記得我們班之前就出現這樣的情況,兩個平時關係很好的同學打架了,為了讓他們倆都能説説事情的經過,我分別找來這兩個同學,讓他們分別説出事情的經過,得到一致的事情經過以後,我又將這兩個人叫到一起,讓他們相互説一説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通過這樣的單獨交流,我們很快就解決了問題,他們也和好如初了。這是能單獨解決問題時候的做法,要是不能單獨解決問題,那我們就要像克拉克老師一樣,先教育學生不能盯着受批評的同學,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想一想要是現在受批評的是自己,是不是希望別人盯着看,從而確定自己的行為。反覆的教育後,學生肯定能意識到自己該怎麼做。

這些細節班規和我們現在教學所要求的都很相近,但是與克拉克老師相比,我管理班級的班規不夠系統,不夠全面。也沒有形成文字以班級公約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常常是當天講給學生,第二天就忘了,因此教育效果不夠明顯,學生不文明行為還不定時出現。特別是經歷雙休日、長假之後,回到家裏後學生的養成更是丟得無影無蹤。近幾年來教育觀念的變化,部分家長認為不用太注重生活禮儀、班級常規和服裝儀容,只要給學生多一點自由的空間。但我們要讓家長和學生知道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克拉克認為:“孩子當然要管,生活小細節更要管”,“如果不管孩子,一開始孩子也許會喜歡你,久而久之就會變得不尊重你”。“孩子喜歡有所適從,喜歡有個權威人物。這些規則並不只是要讓孩子循規蹈矩,更重要的是要他們為離開教室後的人生做好準備。

小小的班規,大大的教育,每一條班規看上去都很簡單,但長時間做下來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堅持不懈和教育智慧。克拉克老師能用這樣簡單基本的規矩讓這麼多的學生變得優秀,那我們也可以去模仿克拉克老師的做法,從這些最基本的規矩開始,培養學生成為文明優秀人。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16

讀起國外的理論書籍,有的很深奧,必須靜下心,一字一句理解。有的很清新,有故事有描寫有內心的感悟,有的詳實而且具有思考性,有的簡單有新意而具有操作性。美國羅恩·克拉克的《優秀是教出來》,介紹了自己在教育實踐中創造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文章活潑簡潔具有操作性,克拉克先生就像我們看到的美國電影中的明星一樣,樂觀、熱情而果斷。他把自己普通的學生培養成了大家公認的優秀生,並帶着自己的學生到白宮做客,克林頓夫婦接見了他們。他在28歲時獲得美國最佳教師獎,那時他才從教5年。

他重視從細節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交往的禮儀,人生態度。這55個細節的部分內容是是:説話講禮貌、用眼神溝通、真誠祝賀獲勝者、師生互相支持、謙受益、主動詢問表關心、打噴嚏時捂住嘴、不良姿態讓人厭、多説謝謝、開心收禮物、會製造驚喜、互相判卷守祕密、全神貫注來讀書、回答問題要完整、不要主動討獎品、完成作業不拖延、行動迅速效率高、做事應該有條理、別對作業發牢騷、自覺學習守紀律(以上為前20條)。大家看到這裏很多是關於文明禮儀的,還有學習的具體要求。在其它細節中還有關於人生態度的,如:夢想面前別猶豫等。在每個章節,他用教育實例説明其重要性,並有一些自己的做法。我看後,馬上在女兒的教育中用了一些,很有實效。其實他告訴我們如何從習慣培養入手,讓孩子具有尊重、負責、嚴謹、勇敢、寬容、文明、樂觀等美好的品質,這樣的學生肯定是優秀的學生。

羅恩·克拉克先生對工作極具熱情、愛心和創意。他經常給學生製作美味的糕點作為獎品,自己都成了大廚了。他極具創意地開展實踐活動,籌措到學生旅行的資金。他説到做到,對學生嚴格且有愛心。給學生購買獎品那是經常的事情,他的行為讓人敬佩不已。

書後他又分別介紹了與學生、與家長相處的幾個技巧,看來美國也有不講理的家長。他提示了獎勵和處罰學生的要點,平實而親切。這本書我兩天就看完了,的確是一本為師的寶典。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17

最近有幸讀了《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初看題目總覺得是位教育學者在那説些教育大道理,大有站着説話不腰疼的感覺,再看作者羅恩.克拉克: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人,1995年起執教,28歲時獲2001年年度迪斯尼美國優秀教師獎,沒想到寫這本書的作者和我們一樣是一線的教師,這不禁使我增加了興趣,認真閲讀了此書,作者從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總結出了55個細節,涵蓋了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他告訴我們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這本書中一個個鮮活的實例讓我感到:優秀是教出來的,教育的成敗最主要的就是是否重視細節。因為作者抓住教育過程中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細節,在對孩子嚴格施教同時,又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他們的愛戴和尊敬。

書中的每一個內容其實都是在談要重視細節,這樣才能體現尊重,不僅只要求到了待人接物,“開開心心收禮物”當收到禮物無論喜歡與否都要欣然接愛,以免使送禮人情感受傷。讓學生學習為人處事,這也許就是教育的真諦,這也是我們很多老師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其實也就是要求我們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體現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並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從學會耐心、從讚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愛中學會友善。而不是像有些家長動不動就居高臨下地訓斥孩子:“你怎麼搞的,連這都不會?”“怎麼考成這樣”、“該幹什麼幹什麼去!”注重細節的教育能使我們和孩子時間相互尊重、相互欣賞。

讀這本書,我覺得,克拉克先生最大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55個細節的多,細節對孩子全方面的關注,而且更應該是他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一個點一件事的做起,如果沒有從第一個細節開始的小小規矩,那就不可能最後的順理成章。如果沒有從説話、鼓掌、問候、謝謝這樣小小細節開始,就不可能實現看電影時別説話,解決糾紛要冷靜等令我們頭痛的癥結。給了學生規矩,並不一定能真正實現,如果沒有克拉克先生克服一切阻力,孜孜不倦的堅持,儘管再不情願也堅持,儘管再困難也堅持,甚至為了學生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那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功。

如果我們仔細地去分析每一個理念及其產生的原因,你會發現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為人之道,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尊重、禮貌、貼心、公德心、惜福、誠實、樂觀等等,其內容不但可適用於任何人,也可以應用於任何職業。通過書中真實的陳述,你可以感受到這些為人之道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如果你試着去體驗並實踐這些內容之後,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更懂得生活了、更懂得與人溝通、也體驗到了更多的人生。因此,對一般教師而言,這是一本關於教學法的書;但對一般的大眾而言更是一本關於生活的指導書:值得品味再三。

克拉克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我認為: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他全身心的投入。他可能不是最聰明的人,但他是最聰明的教師,他把對學生的“愛”從技巧上升到了理念,從職業上升到了事業,從技術上升到了藝術。他用自己健全、高尚、充滿魅力的人格,塑造了學生未來的人生形象,他是教育領域裏的藝術家,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18

本學期我閲讀了由羅恩.克拉克所撰寫的《優秀是教出來的——創造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在閲讀中,我發現作為教師在面對同樣問題時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更有效的解決方法,開拓了新的思路,使原來覺得無從下手解決的問題處理起來也有章可循。

書中克拉克先生抓住教育過程中容易被人們忽視的55個細節,既對孩子嚴格施教,又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了他們的愛戴和尊敬。他不僅僅將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且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他把他七年的教學經驗寫成了55條班規,從餐桌禮儀到積極心態培養,從學習、生活到學會感恩,內容涵蓋了青少年成長的方方面面,它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賦和可塑性,只要我們讓孩子們置身於充滿新鮮感的教育氛圍中,只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確實是被人需要、被人愛着的,只要讓他們成長並快樂着,那麼即使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學生也會成長為舉止得體、品行高尚的好孩子。接下來我就從他的兩個細節中談談看了此書後的一些讀後感吧。

細節1:用眼睛和他人溝通。

有人對你説話時,眼睛要注視着他;有人發表意見時,你的身體和臉要正對着他。做教師的都知道,在課堂上,優等生的目光總是追隨着你,而學習滯後的學生上課時,他們的目光是很難集中到教師身上或者黑板上的,常常要提醒,才能抬起頭來,集中目光注意幾分鐘。所以我們在上課時,要試着將目光更多的投向上課時,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孩子,用目光告訴他,用目光和他交流,同時向他表示你很在乎他上課的狀態。

另外學習用眼神和別人對話,這是對別人的尊重。在聽取別人意見時,我是能做到的,而且不是自己強迫自己要這樣做,是受潛意識支配的自然表現。但我在其他好多場合卻做不到這一點,特別是在應付別人的場合,或者感覺對方很無聊時。有時我也努力集中注意力,面帶微笑的將自己的目光正視對方,但我的目光卻常常在中途有意無意的遊離。想起我們平時找學生談話的情景,在我們找他們談話時,剛開始他們是能正視你的,但當你反覆強調你的談話內容,或者談話時間比較長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常常不能繼續正視你,將心比心,在學生看來,我們常常説了好多“正確的廢話”,我們甚至是無聊的,所以他們在聽我們講話時,不能自始至終地堅持正視我們的目光。看來與學生的談話時,也要注意把握對方的心理狀態,儘量不説正確的、大而空的、老生常談的廢話。注意談話的重點突出,要點明確。

細節2:不許盯着正在受批評的同學看。

在學校裏,如果某位老師在對一名學生説話,或在教訓他,不要盯着這名學生看。假如你處在麻煩中,或者遭到了批評,你一定也不想讓其他人看着你,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切勿盯着別人。如果我正對你説話,這時有其他同學看你,你也不要生氣或對別人大驚小怪的,我自會處理的。

假如你處在麻煩中,或者遭到了批評,你一定也不想讓其他人看着你,推己及人,孩子也是如此,人都是要面子的,當他受批評的時候,你盯着他看,是很傷他的自尊的,這會激怒他,嚴重的他會頂撞教師,以此挽回面子,輕的他會心懷怨恨,這樣是達不到批評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的。所以我在處理犯錯的學生的時候常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總之,要向羅恩.克拉克先生一樣做到55個細節,需要的是時間。雖然不能馬上做到,但是從現在起只要自己盡心關注每一件小事,關注每一個細節,將小事做好,做細。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19

讀克拉克先生的這本書,就像一位朋友把他的經歷對你娓娓道來,於是常常不知不覺感動。感動以後談自己的三點體會。

1.教育要重視培養素質

克拉克老師以自己的教育實踐經歷告訴了我們作為教師究竟應該給學生什麼,不是知識本身,也不是純粹的技能,而是知識和技能之外的東西——人的修養、人的素質。他的每一條班規似乎都與學習知識沒有直接的聯繫,比如“説話先要講禮貌”、“打噴嚏時要捂住嘴”、“熱情接待來訪者”、“接受服務要感謝”、“不要主動討獎品”等等,用我們的學校評價標準來説,所有的這些素養都是難以在考試卷上呈現出來的,但克拉克卻要花費很多心思來培養學生的這些品質,可這些又是人一生中多麼重要的素質,這些素質的養成也必然會與學生的成績相關聯。

2.教育就是關注細節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個金字塔,構成金字塔塔基的,恰恰是我們所做的每件小事及做事的細節。“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再高的山都是由細土堆積而成,再大的河海也是由細流匯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順利完成。讀“優秀是教出來的——創造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它使我感受到:教育的藝術體現在具有教育價值的細節上,如果教育過程中有更多的細節被注意、被發覺、被重視、被實施,那麼教育就一定會變得更美麗、更迷人……

3.教育需要全身心投入

我們不難發現,克拉克的睿智不在於制定了這些規則,而在於他為了培養學生遵守規則併成為學生一生受用的好習慣所付出的努力。所以,有了這些規則,能不能落實,不僅是老師要求是否嚴格,而在於老師自身對待規則的態度,對待學生的態度。也由此看出,任何的習慣都需要訓練、需要指導學生才能達到目的,也只有老師全心投入了,學生才能真正從老師身上獲得有價值的東西。

所以,真正讓我感動的不是55條規則本身,而是克拉克老師對教育堅持到底的信念,還有他全身心的為學生付出的熱情和真誠。他所關注的這些細節,也正是為我們的教育、我們的老師和父母們所忽略的細節。這也讓我看到,無論在什麼樣的國度,無論有怎樣的社會背景,要想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只有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只有每天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摯愛的教育中。

我最欣賞克拉克先生的這種不畏困難、持之以恆的可貴精神。他的成功也在於他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一個點一件事的堅持作風。

也許優秀不僅僅是教出來的,但老師一定能使學生變得更優秀,這是我們老師的不懈追求。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20

正如本書的封皮內容簡介所説的“一位風趣幽默的‘麻辣教師’不僅‘征服’了一羣又一羣調皮搗蛋的‘問題學生’,而且還在短時間內把他們調教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用了什麼絕招?”帶着這個疑問我讀了這本書。

克拉克的這本書所關注的很多問題正是為人父母者和為人師者經常忽略的細節。他的這些規則,無論你是一位母親、父親、教師,都可以運用。作為一名教師,我會使用本書中的一些規則,去幫助學生應對現實的挑戰。

作者克拉克的真誠、執著與睿智,讓我敬仰,尤其是他對學生的奉獻精神,更讓我肅然起敬。他對學生傾注了無限的關愛,但同時又是威嚴的。

這本書最讓人感動的,就是克拉克那種對教育堅持到底的信念,以及他一心一意為學生付出的熱情。這本書我閲讀的很及時,因為當我開始覺得缺乏動力時,它成了我最好的“燃料”,使我又有了最初的熱情。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21

在我的印象中,東西方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區別,甚至有點格格不入。我一直都把西方的教育定位為:自由、開放、沒有嚴格的教規。而且不論學校、家庭甚至是社會教育都有這些共性。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每當我試圖把西方一些教學模式運用到我的教學中而結果卻不盡人意時,我總會安慰自己:這裏是中國,要因地施教。因此就放棄了嘗試。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的想法開始發生變化。原來在像美國如此自由開放的校園,也是強調學生要被管理的。並不是一味地給學生自由的空間,這樣會讓更多孩子失去成長的方向。

本書作者隆.克拉克是美國南方人,美國南方最講究生活教養,作者以自身的成長經驗,及希望孩子們學習的為人處世之道,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逐漸形成「超基本五十五條」班規。

克拉克認為:“孩子當然要管,生活小細節更要管”、“如果不管孩子,孩子一開始也許會喜歡你,久而久之就會變得不尊重你”、“孩子喜歡有所適從,喜歡有個權威人物”。這些規則並不只是要讓孩子循規蹈矩,更重要的,是要他們為離開教室後的人生做好準備。學生其實是不喜歡放任無約束的,他們希望有人管,願意被管,不過這個人必須讓他們心服口服,而且真心與學生相待。

本書的序言,清晰地流露出了克拉克的一種觀念的成長。總結一下,大致經過了這樣一個流程:從沒興趣——加入——投入——領悟——付出。

一、沒興趣——加入階段(心態喚醒狀態)

其實一開始克拉克根本不想當老師,他存淬是為了那到教師獎學金項目,條件是畢業後在北卡羅來納周教四年書。這樣能讓他既獲得學位,又能讓全家免於一場財務危機。但他當時還有個不光彩的計劃,就是畢業後從事其他行業,賺足夠的錢來還這筆獎學金。可見,他對教師這個職業是避而遠之。直到在一次被媽媽威脅將終止借錢讓他冒險時,他答應見校長,並在參觀學校的時候遇到一個叫瑞泉的孩子,他問道:“您是我們的新老師嗎?”聲音裏充滿了信任並洋溢着興奮,克拉克最終被喚醒了。

二、加入——投入階段(想法改變做法)

在剛接管班級之前,克拉克被安排先觀摩代課老師沃德爾夫人的講課。克拉克對她的古怪行為感到很不滿,因此產生了:這些孩子比我想象中更需要我這個想法,這個想法一天比一天更加強烈,他決定要和這些孩子們在一起。就在他接手這個班的時候,沃德爾夫人自認為的一點“智慧”,又讓克拉克產生了另一個想法。她説:克拉克先生,你會做得很好的,只要你影響了一個孩子的生活,你就算成功了。當時克拉克就想:隻影響到一個孩子就認為自己成功的想法是遠遠不夠的。他要在一年的時間裏,讓班上每一個孩子的生活都有好轉,他要把能給他們的都給他們。他的教師生涯從此開始了。

三、投入——領悟階段(細節決定成敗)

我想愛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開始,愛護學生是幫助學生轉化的感情基礎。關注細節則是改變現狀的強有利武器。細節是一種創造,細節還表現修養,細節更體現藝術。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克拉克先生總結的55個細節即班規中不僅包括了“眼神溝通很重要”、“全神貫注來讀書”“回答問題要完整”、“完成作業不拖延”等學習上細小之事,還包括“乘坐公車不吵鬧”、“搭乘扶梯靠右邊”“記人名,需用心”等看似和學習無關、很小的事情。他不但想到了每一個細節,而且想得周全細緻、獎懲得當、張弛有度。既對孩子嚴格施教,又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了他們的愛戴和尊敬。但這些細節看似強制,但實質上是卻能培養出學生尊重他人的一種習慣,一種修養。

這裏我對幾個比較有心得的細節進行細説。

細節一:打噴嚏時捂住嘴(換種方式與孩子溝通)

這個規則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對孩子來説要做到恐怕很難,因為它發生的時間實在太短了,聽起來好象也感覺不到有多大的意義。為此,克拉克給孩子講了一個古老的傳説:魔鬼的靈魂會趁你打噴嚏餓時候鑽進你的身體裏,如果你沒有及時把嘴捂住,鬼魂就會從嘴裏進去,你要是捂住嘴,鬼魂就會被擋在外邊。孩子喜歡對各種問題刨根問底,這樣講就能幫他們主動注意這個細節並付諸實際行動。這點我自己也深有體會。

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的“估計與測量”這一單元時,經常要用到尺子,但由於是剛接觸的新事物,學生沒辦法按要求記住要時刻準備好尺子。我於是就對他們説:我們現在是將要上戰場的士兵,尺子是我們戰鬥的唯一武器,你們準備好了嗎,有沒有誰上戰場不用帶武器的,當時正好有幾個沒帶,我於是一個一個點了他們的名字,然後説:對不起,你們已經光榮犧牲了。全班鬨然大笑。從那以後,每次説到尺子,學生都很敏感並迅速準備好。

細節二:“謝謝”傳遞好心情(換種態度與孩子交流)

別人給我們提供了幫助,哪怕是在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給我們的一句問候、幾句寬慰的話都是對我們關心和幫助,我們都應該真誠的説一句“謝謝”。作為老師的我們,更應該把“謝謝”掛在嘴邊,這樣學生才會把“謝謝”放在心上。當學生在我們上課前替我們擦了黑板、把作業送進了辦公室、做完值日的時候,我們不要以為這是學生份內的事,而應該真誠地對學生説一聲“謝謝”。有時我們説不出口,是因為我們心中的“師道尊嚴”在作崇,也正是因為“你幫助我是應該的”這種思想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導致很多學習以自己為中心,所以他們才會把“謝謝”二字忘到了腦後。而只要有了克拉克的方法,有了我們的率先垂範,我們的學生才會對別人的付出真誠地説一句“謝謝”。

細節三:回答問題要完整,彬彬有禮打電話(授孩子以“漁”的方法)

為了提高孩子的閲讀闡述能力及禮貌得體接打電話,克拉克巧妙地運用分解法,在一開始將整體分成詳細的幾個步驟,讓孩子跟着做,在短時間內,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的寫作及口語水平。這並不是簡單的依葫蘆畫瓢,而是先降低問題的難度,給孩子建立充分的信心,然後才大致最終的成功。體現了“給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我想,教育對象的複雜性要求我們教師要適當地因材施教,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也要有不同的要求。

我任教的低年級屬於剛剛踏入校園不久的羣體,可能面對陌生的環境仍有所恐懼。這時就需要我們適當地分步驟給予導向,這樣他們才會有安全感,也才能在這片天地上發揮出自己的優勢來。

四、領悟——付出階段(堅持得到支持)

回味這55個細節,看起來很平常,就好象曾經發生在我們身邊,但問題是為什麼我們沒有收到這麼好的成效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少了一份堅持。我們很多人經常心血來潮想改變現狀,但當規矩定下來後並沒有按要求堅持實行,過一段時間就人間蒸發了,等到偶爾想起來的時候再重新使之奏效,這樣不但沒有讓學生因此而改變,有可能還會降低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可信度。相反,克拉克給了我很多的感動。

在“相互支持創奇蹟”這個細節中,他為了贏得學生的支持,毅然堅持戰勝自己的弱點,甚至不小心還在一次練習跳繩中碰到前額,血都留出來了;在“”在“完成作業不拖延”這個細節中,他為了使記錄有效地保持下來,自己親手做點心來獎勵孩子,用他的話説後來他差點就成櫥爺了;在“堅持信念和主張”這個細節中,南茜的母親去校長室告狀,原因是自己的女兒沒有按時教那張代表家庭作業的藍色紙片而面臨留校的問題,她覺得很荒唐,但是最後克拉克還是堅持了自己的信念,因為他要讓孩子知道要言出必行等等。其實給了學生規矩,並不一定能真正實現,如果沒有克拉克克服一切阻力,孜孜不倦的堅持,儘管再不情願也堅持,儘管再困難也堅持,甚至為了學生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那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功。最終他得到了孩子們的支持與配合並且由衷的尊敬。

克拉克創造的這55個細節,並不只是要讓孩子循規蹈矩,更重要的,是要他們為離開教室後的人生做好準備。知道如何待人接物,把握人生,如何處理可能狀況,快樂地生活。讓孩子從生活中學會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從學會耐心、從讚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愛中學會友善……

我想:優秀是真的可以教出來的,當然,更要突出強調的是優秀背後所付出的心力,只要你有一顆捨得付出的真心,那你就一定能創造出教育的奇蹟。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22

再次打開《優秀是教出來的》這一百多頁的小書冊,是源於大家的共讀。這本書是一位叫羅恩.克拉克的美國國小老師所寫,由汪穎翻譯,它的副標題是創造教育奇蹟的55個細節。

書的背面有這樣的廣告詞:28歲獲得美國最佳教師獎的“創造奇蹟的男人”,被克林頓總統夫婦接見三次的傳奇教師告訴你:如何把令人頭疼的“問題孩子”調教成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在如今書海氾濫良莠不齊的圖書市場,看到任何誇張的廣告都不足為奇,但是對於一本書的閲讀而言,只要能夠觸動靈魂引發思考,閲讀本身的意義就達到了,對於每本書的閲讀我都抱有這樣的態度。

第一次是在疫情長假裏讀的,對於健忘的大腦而言,讀完就忘了內容,只留下一種整體的感知,最初的感覺就如同兩個好友面對面平鋪直敍的交流,語言樸實到如家常話,而所謂的55個細節幾乎都是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或是一直強調的事情,唯一的不同點是克拉克老師把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問題都當做一個個小小“課題”進行研究,直至孩子們成為習慣,而在這一個個習慣的養成中,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優秀起來。

有那些習慣呢?我們通過幾個小標題來“管中窺豹”:“説話先要講禮貌”、“眼神溝通很重要”、“謝謝傳遞好心情”、“垃圾隨手來清理”。

讀完這些似曾相識的小標題,再回歸到文本中去探尋,克拉克如何將這些伴隨我們教育教學工作始終,卻沒有取得優良效果的行為培養成優秀習慣的。

在“不良姿態惹人厭”這一小節,為了讓孩子們明白翻白眼、撇嘴、梗脖子等一些不良行為是對人的不尊重,他先讓學生們表演這種狀態,然後交流評議,之後又創設情境進行實景演練,經過一週之內反覆多次的練習,孩子們在知道何為恰當的姿勢和態度之後,他們自然就會改正之前的不良行為,好習慣也就漸次養成。

同樣在“謝謝傳遞好心情”這一小節中,作者為了強制推行這條規矩成為習慣,居然在給一個優秀的孩子發獎品(書)的時候因為她沒有及時説“謝謝”而收回獎品,同樣一個小男孩因為同一原因,而失去了一次品嚐棒棒糖的機會,作為老師的克拉克居然因此將棒棒糖放回自己的口中。

這樣為強制孩子們養成習慣的做法,看似簡簡單單,無心之舉,實則有意,頗具效果,在書中的55個習慣培養的過程中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在書中《與學生相處的四個技巧》一文中,有這樣的話語:“我發現,任何一個孩子,如果你告訴他希望他怎麼做,他就會盡最大努力達到你的要求。”而現實生活中許多孩子在捱了批評之後,甚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兒做錯了。作為成人我們常常忽略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對於孩子們是充滿新奇的、是陌生的、是未知的。故而當我們以這是常識要求孩子們的時候,而忽略了應該告訴他們怎樣做就是對的是恰當的。相對於知易行難而言,我們的孩子首先得知道,才有可能去踐行。

如果説這是我們日常習慣教育中一個缺失,第二個不足就是我們忽略了習慣養成的長期性和堅持性。“你覺得他們有什麼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時機,給他們一種不可或缺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養成一種習慣,而習慣一旦養成,便不用幫助記憶。”而現實中我們時常是記起來説一聲、遇到問題説一聲,長期性和堅持性缺乏連貫性,自然就無法養成一個固定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説,就是培養習慣。”雖然本書提及的大多是和日常行為有關的習慣,但對於各種學習習慣的養成也可以遵循本書的原則,持之以恆,在反覆的練習中進行固化。英國作家培根也曾説“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教育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任重而道遠,只有在日復一日日常裏的瑣碎與重複中有所創新,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和踐行的。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23

身為教師,可能不止一次抱怨過早起晚歸的辛苦;可能不止一次感慨上課上到聲嘶力竭學生卻"風雨不動安如山";可能不止一次暗暗為某幾個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狀態發愁卻苦於黔驢技窮;可能不止一次為學生不理想的成績懷疑過自己的教學能力……

教師職業充滿辛苦與壓力,在繁忙的教學工作和家庭瑣事讓你身心俱疲時,不妨找個空閒充充電讓自己繼續鼓起勇氣和信心去堅持去打拼,比如遇上這本名叫《優秀是教出來》的書。

只有優秀的老師,才能教出優秀的學生。

這是書中深深打動我並時時迴盪在我腦海中的一句話,書中精心挑選的二十四位優秀教師的教學故事也將激勵我不斷奮進,不斷追求,不斷反思。教育不僅僅是工作中的勤耕不輟,更應該讓自己變得有愛,有智慧,有執着,有自信。正如於漪、餘映潮、汪傑良、萬耀平等老師,對自己嚴格要求,在教學中勇於創新,從而讓自己深受學生喜愛,教出一批批優秀的學生。他們,不僅"做一流的教學能手",也"讓每一位學生都優秀"。

優秀的老師注重課堂。

於漪老師,用自己的一生在備課,她最為人所熟知的"一篇文章,三次備課,兩次反思"備課模式,邊教邊改,精益求精。竇桂梅老師莊嚴地把課堂當成人生來設計,萬分虔誠地傾注了所有的精神和情感,用一顆最真摯的心去跟那些或真實或虛構的主人公們發生超越時空的精神交流,去觸碰每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餘映潮老師為上好一篇短短三十七個字的文言文,毫不猶豫地跳進從古到今浩浩蕩蕩的研究資料裏,默默地把三十七個字變成了十萬字,又把十萬字變成了一堂課。孫維剛老師的數學課,"八方聯繫,渾然一體,漫江碧透,魚翔淺底",不僅對本學科的知識瞭如指掌,還對其他相關學科和相關知識如數家珍,真可謂教師的高度決定了教學的高度。魏書生老師磨教學能力,磨教學態度,磨人生哲學,他從每一個細節去琢磨,從板書的形式架構到上課時語音語調語速,從學生身上汲取課堂上的每一絲可能性,不斷磨練自己的教學能力。

優秀的老師聆聽學生心聲。

霍懋徵老師的"攻心教學法",讓每一個學生變得"聰明"、積極。她把自己的人教育歸結為"激勵、賞識、參與、期待":激勵每一個學生上進,賞識每一個學生的才華,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期待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王春易老師從"善講"到"不講",毅然放棄自己最擅長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自學"的常態,讓學生在自學中學會鑽研思考找到潛能和自信,真正習得學習的本領。李鎮西老師説"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他把不把孩子當成大人,不把孩子當成敵人,把孩子當作孩子,去發現當老師的樂趣。尊重"集體"的力量,讓班集體幫助孩子成長;尊重孩子的心靈,讓學生因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尊重學生的"犯錯",用自己的尊嚴換回學生的尊嚴。

看完了這本書之後,真的感觸頗多。書中告訴我優秀是一種力量,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觀念及行為就可能馬上改變,而一旦掌握了正確的教育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而且可以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在生活中營造出更多的樂趣。

當然,最重要的是,老師,請你先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24

羅恩·克拉克老師年僅28歲,好“全美最佳教師獎”得主,是唯一被美國總統接見過三次的國小教師。他教過的學校,學生都來自最貧困的家庭,學校的資源也不豐富。但憑着他的熱情,只要被他教過的學生,成績也一定會突飛猛進,氣質也會變得彬彬有禮。讀了《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後,我被裏面的55條班規所吸引。

克拉克説“恰當的行為舉止與禮儀修養,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只有當孩子們變成了一家人——大家都互相尊重,以禮相待,相互支持——學習才會在教室裏發生。他的這些規則很多都是關於集體組織的,為學生的成功營造了一個家的氛圍。有了這些規則,學生不在只顧自己,只關心自己的目標,而是凝聚成了一個緊密團結的集體。”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聖陶説:“什麼是教育?簡單地説,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中國小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動態變化時期,具有較大的可塑性,這個階段是養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古今中外的中國小教育都把學生的習慣養成作為首要的教育內容。教育部制定《國小生守規》、《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目的,也就是為了讓國小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等。《守規》和《規範》是對中國小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為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的措施。那我們國小生要養成那些習慣呢?

一、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四個方面

看:就是看老師板書和動作;

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學的內容,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於別人不同的見解;

做:就是動手操作和做練習。

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上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學生的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的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動作和板書,並按要求認真的操作,做好練習。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專心聽講,我認為教師講課一定要精神飽滿,而且語言要生動有趣,條理要分明,方法要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

二、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準確,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做作業一般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規範,字的書寫也要規範。對於作業的書寫情況,教師要經常講評,要以典型示範,以表揚為主。中低年級國小生在做課堂作業的過程中,經常會做做玩玩,心神不寧,教師應要求小組同學共同督促,使學生認真地完成作業。

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持之以恆,強化訓練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整個過程充滿這對意義的磨練。勤奮、自信、獨立、創新、嚴謹、謙虛等都是良好的學習性格最主要特徵。其中勤奮、自信、獨立、創新、嚴謹、謙虛又是隨着習慣的形成,才表現出來的。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養成良好的學習性格的基礎。

“天下大事必成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從簡單的做起,給了你成就感、自信感,同時也會使你的工作、學習的熱情逐漸高漲,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夠取得好的成績,不管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中,最重要的是養一個良好的習慣,要有熱情,還要專心致志。一個良好習慣是你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一個習慣養成一種風格,一種品格決定一種命運。

好習慣像林中小徑、海中航道引導你直奔目標,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

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你的習慣無法改變,但可以用好的習慣來替代。成功很簡單,只要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養成習慣,如此而已。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養成一個學習的好習慣,做事的好習慣,一起朝着自己的目標去奮鬥前進,成功就在跟前,未來就在腳下。

優秀是教出來的讀後感 篇25

第一次聽説這個傳奇老師“克拉克“是他帶着他的學生參加“天天向上”節目。節目現場他的激情表演和學生們的儒雅得體以及熱情似火的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第二次接觸,則是袁校長給老師們推薦的根據他的故事改編的《熱血教師》的電影。此後《優秀是教出來的》就成了我校老師人手一本的必讀書目了。

翻開這本書,讀着克拉克老師的55條班規。腦海中,不由浮現出他和學生們激情的表演和他和學生們眼裏閃爍的盈盈的光。讀完感觸良多,面對他的傳奇,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心在哪裏,哪裏就是無邊的海”。記得心理學中對“皮格馬利翁效應”中描述:當懷着對某件事十分強烈期望時,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只要充滿自信的期待,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這就是是積極期望的態度,也就是是贏家的態度。關於“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理論自不必贅述,而無論是他亦或是他培養的成功學生和成功案例,無不説明這一點。

翻閲克拉克先生的從教經歷,從選擇教育專業到周遊世界,到被迫從教到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一切轉折源於某個男孩清澈的眼神,天真的問題。這偶然的遇見觸動了克拉克,讓他感受到了被需要、被期望……而正是男孩眼中的渴望成為他職業生涯的原動力。於是,克拉克開始了一段輝煌的經歷。我想,我們國人所説的“心想事成”也是這個道理吧。

而同樣,翻看克拉克諸多成功的教育教學案例,更讓我體會到了“皮格馬利翁效應”的魔力所在。作為教師的我們如果一味機械地灌輸知識,結果可能是完全無效的。為什麼機械刻板的教學效果不佳?其實無論何種學習,主體都來自自身,而任何知識的習得都是都是源於自身的努力。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做的是真誠的關愛以及科學合理的激勵。如此,我們會發現看似與學科無關的思想意志品質的教育,往往更有利於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個性等方面的順利成長。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無論學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作為教師和家長的我們正確的方法是善於激勵,讓學生通過語言、表情、動作、聲音、眼神裏看到老師的關注和期待。這一切都是“磨一把好刃”老師的合理激勵。必然使學生產生內驅力,這種良性的激勵作用,必然使得學習加倍努力,因而取得進步和成長。此時,學生學習猶如“利刃出鞘”自然能攻克一個個學習難關。

其實,這樣的成功的教育案例,不甚枚舉。又豈止是一個克拉克,我們細想,古往今來很多成功人士回想對感激的老師時,不是某個知識點的詳盡的分析,更多的是這位老師關愛的話語,肯定的眼神,或者是某個激勵的小舉動。其實,大人的成功靠自信,學生的成長更需要自信。而教育的核心在我看來,就是是保護孩子的自信,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反之,試想一下,我們日常繁瑣的工作,難免急躁。也許,某個負面的小舉動,就可能就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面對後進生,我們教師的歧視、冷漠、嫌棄,更會導致學生產生“習得性無助”。這樣的學生在我們周圍常常看見。其實,這正是他們陷於喪失自信的心理狀態中。這種心理讓學生產生絕望,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破罐子破摔。

細想想,我們老師的工作看似平淡,卻意義重大,面對每個孩子每一天,我們都應該精心呵護孩子的心靈,關注每個細節,給予良性正面的引導。看着克拉克的55條班規,正恰恰説明了這一點。縱觀全書,其實對於學科教學的策略其實並不多,更多的是給予人格的培養。正如孔子所説“子欲為事,先為人聖”,“德才兼備,以德為首”。

面對學生,我們要給予愛,此愛源於真心,全情投入。同時是此愛是藝術的嚴謹的有策略的。訓斥、打罵、“恨鐵不成鋼”的不是師愛。袒護、遷就、姑息亦非師愛。

為師之道,必要“源於心,成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