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

校園2.31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1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家教指導書,內容貼近實際,書中介紹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理念,對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難題都有所涉及,非常適合我們這個年齡初為人父母的八零後閲讀。

通讀全書,有幾點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就是如何與孩子相處。在傳統思維中,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聽我們的話,按照我們的想法和指令去生活學習,往往我們在這種管理性的思維模式中,過分限制了孩子的天性,最終導致孩子對父母的逆反心理。所以,我覺得作者傳達的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引導他做好每一件事,而不是安排好他的每一件事,或者替他做好每一件事。給他更多的鼓勵,去強化他的優點,並推而廣之,而不是反覆強調他的缺點或者錯誤。想要孩子做好某件事,就要想方設法保護孩子對這件事的興趣,而不是通過反覆地指令和強迫去讓孩子做,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這件事,甚至最終把這件事放到了敵對的位置上。比如想要孩子好好學習,就要保護他對學習的興趣,而不是通過大量的作業來滋生他對學習的反感,不是通過對分數的過分追求來加強他對考試的焦慮。

第二,作者的一句話我非常贊同:國小主要解決的是學習興趣問題,國中主要解決的是學習方法問題,到了高中,才是真正比拼學習能力的時候。所以説,在國小國中階段,學校已經把考試成績的重要性渲染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家長這個時候就不要對成績再有過分的關注和追求。因為在國小和國中階段,學習成績並不會與孩子將來的成功與否有決定性的關係。這一點我從實際經歷中就深有體會,國小和國中階段學習成績不佳的同學,在走入社會後,他們的成就並不一定就比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差。不過我雖然想到了這一點,但是我覺得作者總結的更精準,更透徹。所以孩子在國小階段,最重要的就是保護他對學習的興趣,不要讓他對學習感到厭煩甚至恐懼。

在此,我也鄭重地推薦所有為人父母的朋友都來讀一讀,正如本書前言中所説的,我們每個人的孩子都是一塊玉,如果我們只會拿着鋤頭去雕琢。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2

今天花費3個小時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大概給看了一遍,整體感覺,這本書對國小生家長是必備的,他裏面講到了關於寫作業,暴力作業,學習提升等方面都有介紹。對我震動最大的有2個點。

1、對學習成績的提升,在國小,乃至是國中,這些都是可以逆襲的,這個魔法棒就是課外瀏覽。這使我更加深信要陪孩子一起看書,將現在的看書時間再增加。而這個看書是孩子感興趣的書,不要給孩子任何功利性的行動。這些對他以後的爆發有很大的影響。對這2個孩子,現在要把陪他們的讀書時間擴大到每天的1.5小時,不要只是限制在他們的繪本上面,可以是任何的東西。在他們上國小以後就能夠讓他們去看長篇小説,這個對讀書習慣的養成,提升瀏覽速度很重要。裏面講到“當瀏覽量上去了,瀏覽速度也會提升”

2、一個家長應有的智慧裏講:最好的“管”就是“不管”,這讓我想到最近和兩個孩子之間的事情,特別是大寶,最近讓我很苦惱,早上起來開始哭,不願意上學。自己不穿衣服,洗臉刷牙都是磨嘰的,沒有很乾脆的完成。上學校之前有時還會鬧一場。在回來家以後,吃飯前看電視,吃飯後自己玩,在我的提示下,自己去整理玩具,洗臉刷牙,上牀看書,玩玩具,聽故事,該睡覺時不願意睡覺。

想一想自己給孩子定的目標,現在發現我其實也常常的在提示孩子,這個對孩子來説就是一種管,這類管會讓孩子失去主觀能動性,不會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讓孩子成為一個很好的履行者,而沒有成為一個思考者和自控者。

那這類“不管”究竟是如何不管呢,這個和我給他制定的他需要做的事情之間是甚麼樣的關係呢,我給他制定這麼多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對的呢還是不對的呢?如果是對的,那怎樣樣做,才能讓他們具有主觀能動性去自己做呢,解決這些問題呢?這些和自控力,之間是甚麼關係呢?

突然之間覺得,自己是屬於管的比較多的家長了,這個到底對我們家的兩娃是甚麼樣的呢。

今天如自己所願,把書大概看了一遍,很多好奇心被滿足了,照舊值得把她買下來,花時間去看。也合適將它推薦給其他需要的人,這本書要比《完全的成長》少燒腦很多,那本相對是心理學的書,需要一句句去體驗。而這本給了很多現在家長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案。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3

最近在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其中“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它讓我越來越深刻的反思,我們作為老師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總是在強調“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問心無愧。”良心和愛固然是必須的,但這畢竟主觀,而且我想這也是一種比較自私的想法,畢竟你主觀感覺的是對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們再煞費苦心,也是失敗的教育。我們要求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我們作為老師有沒有樹立起作為老師的理想;我們要求孩子從小認真學習,我們作為老師有沒有把“教育”作為一門功課來學習,如果我們沒有,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我們的孩子。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總是在強調一些客觀因素,國小老師説孩子沒有良好的家教,國中老師強調國小老師沒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師又抱怨國中老師無能,大學老師更是覺得沒有必要為學生的行為負責。如此,孩子便長大了,真的成為禍害別人的人了。誰為他負責呢?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憂慮。沒有道德敗壞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們沒法改變無法改變的事情,但我們可以讓每一個到我們手中的孩子感覺到幸運,要知道他已經不幸很久了。

作為一名老師,許多事情感覺力不從心,我們總是寬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錯誤,可我們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們犯了錯誤可以改,可我們孩子的生活卻永遠不能夠從頭來過。

書中説“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我們從來不否認一個溺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所以我們也從來不否認作為一個良苦用心的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這遠遠不夠,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愛孩子,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從加強自身的學習做起。

書中説“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為老師的人都會做老師。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我想只有更多的學習,不斷地提高才是我當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4

很早就有朋友向我推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寒假得空,為了做個好媽媽,去書市一逛,買回一本,細細品讀,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和打動。

這本書是一本有關家庭教育的書,它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從書中的字裏行間我們都能感受到作者女兒從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樂和健康、成熟和自立,並且她16歲的女兒參加大學聯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最主要的是,這麼優秀的女兒所有的一切絕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績都來自於這個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的教育。

我認為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書中的內容不僅讓我懂得了為人父母的家教之法,更讓我深思為人師者的教育之道。

首先是如何對待孩子的犯錯。很多時候學生犯錯之後,我們的第一反映就是生氣,繼而對其批評教育一頓。書中的作者認為在讓孩子認識錯誤並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不説”往往是最好的“説”。其實孩子犯錯之後心裏已很難過了,老師給予理解,倒往往比給予批評更能讓孩子記住教訓。即使説,也要採用不讓孩子丟面子的説法。孩子成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犯錯,改錯,在犯錯,再改錯的過程,孩子從犯錯誤的過程中獲得成長的樂趣和生活的經驗。家長也好,老師也罷,我們需要理解錯誤帶來的價值,看到錯誤和正確同樣具有正面教育功能。所以,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要冷靜,分析具體問題,對症下藥。

再者,如何面對孩子的叛逆。作者認為“強權無法撫慰孩子的叛逆。”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會讓老師和家長感到頭疼,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孩子要求獨立,孩子要求有自己的天地,他們不再好好地聽話,而是離經叛道。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孩子的很多想法是幼稚可笑的,因此會強迫孩子去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我們經常採用強權手段,讓孩子服從自己,其結果只能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適得其反。其實我們要改變想法:孩子要求獨立,説明他有了自己的思想,他開始思考問題,開始長大,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感到高興,要以客觀、疏導的態度面對孩子的反抗。有一個故事,兩個母親得知了孩子之間早戀的事情,女孩子的母親勃然大怒,對孩子批評教育,並給她辦理了轉學手續,孩子哭着離開了心愛的學校和同學。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5

暑假期間在書店買了一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認真看了一下,感觸很深,書中的確有很多值得我們媽媽們學習的地方,尤其是對於沒有從事教育工作的家長們較為有用。

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甚至是一生,媽媽的職責不僅是把孩子養大,更要精心教育和栽培,養育孩子是同步進行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為媽媽應該不斷增長相關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不斷琢磨相關的技巧,這樣對教育孩子是非常有用的。

首先,相信閲讀的神奇魅力,注意培養孩子的閲讀能力,讓他們在閲讀的過程中慢慢理解文字的作用,讀的多了,生字白字就自然融匯貫通了。並且也增強了孩子的語言能力。但是在孩子的閲讀過程中,媽媽需要認真地指導,及時糾正錯字白字,有補理解的地方耐心去講解,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孩子學習的興趣慢慢融入日常生活中。

其次,重視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養,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的人格,智力,情感等等都是在周圍的環境中慢慢建立和培養起來的。如果小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做出了認大人們認為不好的行為,其實那些都稱不上是錯誤,只不過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小事。硬要歸結為錯誤的話,也應該尋找錯誤發生的原因,應該從大人身上找問題的根源,大人們的一句話,一個細小的動作都可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説媽媽是個關鍵。

教育就在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契機,關鍵是你擁有是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讓我們記住書中的一句話吧!“孩子不是為了成長或成功。”成長,活着,孩子首先是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應該有功利性,愛孩子才要施教。施教要融於濃濃的愛中。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6

這學期利用工作之餘,我拜讀了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這本書真是值得一看的好書,我受益匪淺。

“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就是這本書的引。我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於看到了這個引。作者本身是一位教育專家,曾經做過老師,同時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培養了一位出色的女兒,因此這本書可以説是作者從事教育工作,以及身為人母教育女兒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經驗之談,同時這又是一本非常專業的教育書,書中的觀點與事例緊密結合,闡述得有理有據,又提供了大量切實可行的教子辦法。該書通過作者的親身經歷加上作者作為教育專家的獨特視角為讀者奉獻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和點評。把一般家長經常認為很正確的事情從孩子和教育的角度進行了顛覆。而通過她自己對女兒16年的實踐教育,告訴家長們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不難,把一塊玉雕琢成藝術品靠的是正確的工具。

作者十分重視閲讀習慣的培養,書的第二章幾乎都在講早期閲讀的,從閲讀的重要性,閲讀的方法,到閲讀給學習帶來的好處,闡述得很詳細,並且舉了很多的實例。用作者的話説,閲讀是一根“魔杖”,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

書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的方法和經驗,因此具備可操作性。例如在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與家長常見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維:“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覺得不可思議,往往細細揣摩後,才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頓悟。總而言之,看完以後自己覺得需要學習的太多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7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尹建莉老師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剛開始只是被題目所吸引,在網上粗略地看了一下內容簡介,但卻一下子被作者的新穎的觀點吸引住了,於是就買回了一本。看完這本書後,身為人母又為人師的我,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打動了。

這本書總的分成七大點進行講解:1、如何提高愛的質量。2、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5、做家長應有的智慧。6、小事兒就是大事情。7、走出坑人的教育誤區。

其中讓我感觸頗多的是:孩子們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寫作業?是的,我們的孩子們剛進校門時無不對校園充滿了憧憬,充滿了嚮往。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孩子們越來越不喜歡上學,越來越不喜歡寫作業了?孩子們所做的作業是否真的是有效的作業?帶着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我開始了我的探索之路。首先我從日常最多的作業--生字、詞入手。我改變了往常的硬性作業--抄一行,而讓學生們做到忠實於自己:如果已經會了的字寫一遍即可,如真的不會的話,可把這個生字、詞多寫幾遍。為了防止學生的惰性,我堅持做到:學完生字詞的第二天必定聽寫。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現效果真的比原來的要好,當然也有個別的幾個同學無法控制自己,純粹為了偷懶只寫一遍,即使不會也不肯多寫一遍,但這是我預料之中的。身為老師,如能讓我的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將是我最大的樂趣。

文中“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它讓我越來越深刻的反思。作為老師的我們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總是在強調“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問心無愧。”良心和愛固然是必須的,但這畢竟是自己的主觀感覺。如果我們的教育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們再煞費苦心,也是失敗的教育。怎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怎樣讓我們的教學,我們的教育真正有效?這是一個迫在眉睫,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的問題。我想只有更多的學習,不斷地提高才是我當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書中説: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我認為:也不是所有成為老師的人都會做老師。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作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8

幸福是什麼?幸福其實很簡單:在他熟睡的時候,靜靜地欣賞這個小小的生命,感受孩子均勻的呼吸,摸摸他滾圓的的胳臂,胖胖的小手,有時還忍不住在他那可愛的小臉上親一口。看着孩子咿咿呀呀,總是在想這個小生命長大會成為什麼樣呢?既是幼兒教師又是媽媽的我,不知不覺地對育兒類的書籍感興趣起來。近一段時間,正在讀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看後感觸頗多,先不去對這本書的內容上來做介紹和評價,僅僅從書名上來看,這個書名只是想説明一個很重要卻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長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儘管自己是一名幼兒老師,一直以來,我卻仍然在茫然,到底怎麼樣教育孩子是對的,任何事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零零散散的看過一些書籍,更多的是遇到問題馬上到網上搜索。網絡是便捷的,但有時繁雜的,甚至宂長。這本書雖然寫的文字平淡,語言普通,但沒有那些空洞的大道理,對於很多具體問題,作者找到了妥善處理的方法,這真是我們需要的。在朱旭東先生的序言裏,我一直銘記着五個字:有心而無痕。這真的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有心,做任何事,只要有心,多半就成功了一半,何況是教育孩子,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都説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沒有哪個媽媽不希望自己是好媽媽,那麼何謂好媽媽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文中寫到“自己不帶孩子就是瀆職”,看了這篇文章為自己能在家帶孩子高興,感覺看到孩子們成長中每一天的變化就是一種幸福!然而,也為自己不能時刻陪伴孩子而遺憾!面對孩子,常常被眼前的小生命而感動地微笑,完全把自己是幼兒教師的角色拋諸腦後;當回到工作崗位的時候,我才又恢復了“清醒”,在教育其他孩子的時候,突然之間有很多想法,才發現作為一個媽媽似乎不知道怎麼教孩子了,而作為老師,卻有許多心思。莫非面對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地不知所措了?努力想做“好媽媽,好老師”,看來是自己給自己壓力太大了。將壓力放一放,將茫然擱一擱,拿起這本綻放着樸素光彩、散發純淨幽香的書,一次次細細品味,我相信它一定能給我們每個為人母為人師的讀者帶來常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