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月球隕落》觀後感

校園1.04W

《月球隕落》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 《月球隕落》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月球隕落》觀後感

《月球隕落》觀後感1

這是屬於是比較經典的艾默裏奇的合成災難片風格,各種經典橋段換皮重演。電影背景是非科學的幻想片,不得不説故事發展的方向是我沒有料到的,我一直以為重點會聚焦在地球和地球人如何被月球墜落影響,結果竟然是我沒想到的。這部《月球隕落》延續艾導以前的風格,寫實風加末日感,不知不覺就讓人充滿刺激感的渡過一小時四十分,雖然結尾有些爛尾之嫌,但仍不失為一佳作。女主角所面臨的問題是人類通用問題,特別是在月球發生這一即將隕落的危機時刻,災難爆發了。人倒黴出現問題總是接二連三。此時的男主由於缺乏必要的運氣,也是陷入迷途。美麗國航天局在危難時刻又要擔負起拯救重任。其實地月衝撞是一個物理事件,有了人的參與於是就充滿了衝突。

在特效上,我認為雖然老套,但説得過去。演員上,除了三人主角團,看不出來其他人有什麼作用。在劇情上,除了主角三人之外的其他人出現的必要性問題。不但個人形象空洞,而且對於推進劇情毫無幫助,更像是拖延電影時長、刻意營造温情而推出來的工具人。也沒了《20xx》所渲染的感覺,就是純粹感受到刻意。地球上主角們家屬的.大逃亡,硬加入的槍戰和追逐,非常刻意,感覺可以直接縮短或者刪除。對於艾莫里奇,大家不僅僅是充滿期待。這位德國導演以嚴謹的故事結構、合理的劇情設計將科幻內容牢牢按在世俗合理的範圍內。不同於很多科幻片拍着拍着就放飛自我,妄圖找到解釋人類揭示宇宙之類終極目的。在配樂上,我真的彷彿聽到了月球的聲音,今天看完之後我多少不敢看月亮了,全程我屏住呼吸彷彿自己被抽走了氧氣一樣,沉浸式觀影。

希望大家有空都來看看這個片子,20xx年是一個幸運的年份,從特效到演員們的演技到音效和畫面都很值得我們看,真的很好看呀~

《月球隕落》觀後感2

久違了,電影院。從春節檔至今,足足有兩個多月了吧。

在生而為人的補償心理作祟下,這次能夠再踏足影院,自然是不能夠虧待了自己,值得選一場奢侈的IMAX大廳放縱下。

其實IMAX的選擇真不多,從《新蝙蝠俠》和《神祕海域》中糾結一番後,我懷着忐忑的心選擇了某瓣評分5.4的《月球隕落》。

沒有選其它的原因,是因為《新蝙蝠俠》要三小時,對觀眾不太友好,可能觀眾時間不值錢的吧?而荷蘭弟的《神祕海域》則是上映比較久了,沒有好的時間段,有放映的影院位置也比較偏。

哦對,你問我怎麼不看新上映的《神奇動物:鄧布利多之謎》?其實也沒啥,就是單純的對哈利波特IP不感冒。

好的,湊字數的已經説完了,説説《月球隕落》的觀感吧。

客觀來説,《月球隕落》評分低呢,自有它低的道理,這沒啥好説的,我不作反駁,畢竟邏輯硬傷、劇情俗的不能再俗是明擺着的。But,月球空心説的腦洞不錯。

想起另一部電影,小李子的《不要抬頭》,同樣是星體撞擊地球,如果《月球隕落》能夠拍出《不要抬頭》那般的緊湊節奏和緊張感,再加上艾默裏奇強勁有力的視覺視效,那本片就堪稱完美了,能夠鑄就另一經典。可惜,只能説可惜了。

説到視覺特效,從親測來看,我整個觀影體驗是享受的,畢竟艾默裏奇還是你艾默裏奇,一個能拍出《後天》、《20xx》、《獨立日》系列的男人,又能差到哪裏去呢?

可是差了就是差了,但《月球隕落》的差,是跟自己比較的,它確實是不如艾默裏奇《後天》和《20xx》等舊作來的燃炸。但説句公道話,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月球隕落》再差,也總比國內外一些偽特效的臭魚爛蝦好太多了,5.4分確實委屈了,個人覺得可以給到6.5分。

總的來説呢,如果你是故事控,連《阿凡達》這樣的影片都令你覺得枯燥的話,那《月球隕落》我當然是不會推薦你去看的,沒必要到時你罵罵咧咧要來罵我。

但純粹就想讓大腦放空,抱一筒甜膩的爆米花,捧一杯多糖的快樂水,簡簡單單讓眼睛放個假,享受一下狂拽炫酷叼炸天的震撼視效,享受毀滅破壞帶來的幽暗快感,那《月球隕落》決對不會讓你失望的,你也會喜歡的。

《月球隕落》觀後感3

電影《月球隕落》是由“災難片之王”羅蘭·艾默裏奇導演執導的一部科幻災難片。作為一部科幻片,本片的科幻元素儘管一開始讓人覺得有些荒誕,但在這“荒誕”的背後,反映出羅蘭導演對人類起源的好奇以及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思考。作為一部災難片,本片的視聽效果無可挑剔,那些震撼的災難鏡頭給我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本片的故事有着天馬行空的想象,卻也不失理論依據的支持。故事裏,人們發現月球是一個有動力源的空心人造巨型結構體,並且月球的誕生與人類祖先息息相關……一直以來,關於“月球是否為人造天體”和“月球空心説”都是科學界懸而未決的議題,人類起源也是人類一直探索的奧祕,這也給了導演創作這一故事的靈感。本片的災難源頭是人類祖先創造的人工智能,這些人工智能產生自我意識後,毀滅了曾經先進的人類文明,並尋找到了最後一個人造星體——月球。

人類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擔憂,大概從AI“深藍”戰勝王卡斯帕羅夫就已經開始了。不同於以往的“災難”,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威脅似乎有待研究,但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的能力的確要遠超人類,一旦它們擁有了思維和情感,它們和生命又有何異?如《侏羅紀公園》中所説:“生命會自己找出路”,若它們成為了所謂的“生命”,人類可能就會成為它們尋找出路的最大威脅。

人性和愛一直是災難類電影的主旋律,但本片中,AI與人類最大的區別就是心中是否擁有甘願付出一切的愛,因此,本片中的愛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意義。在電影中,雖然主角總是會帶有一點英雄主義色彩,但是為保護所愛之人而犧牲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偉大人性的體現。儘管在災難面前人類十分渺小,但愛永遠是人類最大的武器。當故事走向結局,我們每個人迴歸到“愛”本身,在一切塵埃落定時,生命的含義被重新定義。

不論如何,人工智能的發展,都是這個世界的大勢所趨,也是歷史的發展必然。人類如果想要探索更加廣闊的世界,必然要依靠人工智能的強大力量。不過,人終究在精神上處於人工智能無論如何也無法企及的高度。正是因為愛,世界才不會如機器那樣冰冷,人類文明才散發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