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美術教師考編複習資料

校園2.68W

篇一:中國小美術教師編制考試複習資料

美術教師考編複習資料

一、填空題

1、美術的分類一般繪畫、工藝美術、雕塑、建築等

2、色彩千變萬化,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純度。

3、東漢時佛教開始從印度經新疆傳入內地,之後在新疆拜城開鑿有克孜爾石窟;在甘肅敦煌開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開鑿有麥積山石窟;在山西大同開鑿有云崗石窟;在河南洛陽開鑿有龍門石窟。

4、中國畫用墨的方法大體上可以分為潑墨法、破墨法、積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5、中國曆代國畫名作中<<步輦圖>>的作者是閻立本,<<簪花仕女圖>>的作者是周昉,<<珍禽圖>>的作者是黃荃,<<五馬圖>>的作者是李公麟,<<芙蓉錦雞圖>>的作者是趙佶,<<秋效飲馬圖>>的作者是趙孟頫。<<富春山居圖>>的作者是黃公望,<<遊春圖>>的作者是展子虔。

6、宋代著名的瓷窯有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

7、在繪畫技法中,中國畫通常採用高遠、平遠、深遠的散點透視法取景作畫的,而西畫採用的則是焦點透視法。

8、課堂教學是教師提高和促進每一位學生髮展的主要陣地,建立“以學論教、教為了促進學”的課堂教學設計已成為美術課程改革的主流,談談美術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標準有教學目標多元、教學內容豐厚、教材處理變式、教學問題優化、教學活動有效、教學流程清晰、教學姿態平等、教學評價恰當、教學方法多樣、媒體運用恰當。

9、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促進學生髮展而進行評價。

10、新課程下的課程總目標按照三個維度表達,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簡答題

1、什麼是繪畫?

繪畫是造型藝術的基本種類,它以筆、墨、硯、顏料、畫刀、調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體、明暗、色彩、構圖等基本手段,在紙、紡織品、木板、牆壁等平面上表現物象的形狀、體積、質感、量感和空間感,使人們在視覺上可以感受藝術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同時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

2、什麼是美術語言

指造型藝術的基本構成因素,如點、線、形狀、色彩、結構、明暗、空間、材質、肌理等,以及將造型元素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樣統一、比例、對稱、平衡、節奏、對比、和諧等。

3、什麼是美術教育?

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其目的主要是:延續和發展美術的知識與技巧,以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術素質和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4、什麼是平面構成?

平面構成是一門研究形象構成的科學,是一種平面抽象藝術的設計方法,也是對藝術形式的一種創造性思維訓練。平面構成通過對抽象造型因素(點、線、面)的研究,通過形象與形象之間的關係以及形象排列方法的研究,進行平面視覺語言的訓練,將幾個以上單元中心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單元,創造出一種新的形象。多運用於實用藝術領域。

5、什麼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單色繪畫形式。(工具多采用鉛筆、木炭、鋼筆、毛筆等。)運用單一的顏色通

過明暗調子、線條來表現物體的特徵、神態、形體、結構、運動、空間、調子、明暗、層次、主次、虛實、質感、量感、色彩感等。這種繪畫稱為素描。

6、什麼是基本的美術素養?

基本的美術素養包括對美術的內容和現象有基本的瞭解;對美術的創作方法與過程有基本的瞭解;對美術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有基本瞭解。它不僅指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還應具備基本的藝術態度。包括敏鋭的視覺意識,對視覺現象和美術作品能做出積極地反應;能自覺而大膽的運用美術的媒材和方法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情感,追求藝術化生存;能不斷追求更高的審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

7、什麼是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體,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和接受學習相比,具有更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與開放性。

8、美術教學設計的關鍵點有哪些?

(1)目標設計是否在學生需求中生成

(2)目標達成是否在嘗試和探究活動中生成。

(3)環節設計是否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讀生成。

(4)思維激發是否在師生、生生對話中生成。

(5)教師引領是否在適度拓展中生成。

(6)情感態度是否在創造中生成。

9、什麼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體事例,通過它們能印證某種理念或提示某種方法。

10、新課程下的學生觀有哪些變化?

(1)學生本位意識。

(2)學生主體意識。

(3)學生個體意識。

11、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由哪些變化?

(1)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課程的建設者

12、為什麼説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因為課堂教學設計活動實質上是伴隨實施教學的全過程的。考察課堂教學設計的知識過程,我們不能只看到教師的課前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與學生對話的具體情境,調整甚至改變課前的教學設計,這也是一個設計的活動,可稱為“課間設計”,同時,教師在教學完成之後,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以便為將來的教學提供新的經驗與思路,可稱之為“後設計”。

13、什麼是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相對於“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它包括自主監控、自主指導、自主強化三個過程。美術課最容易接近自主學習。

14、中國畫的三大特點是什麼?

1、以線條為造型的主要手段,達到線墨色交相輝映;

2、以畫開拓詩的意境,畫中有詩,託物喻情;

3、將書、畫、印三者融合一體,產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藝術效果。

4、散點透視。

15、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學會教學設計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發現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哪些途徑去發現問題?

要點:

⑴檢視教學設計後的教案與教學實際的差距,如問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是否發現了預料之外的問題?是否利用這些問題作為教學資源了?下課後有哪些方面比較滿意或有什麼困惑與遺憾?

⑵請自己的同事進課堂觀察自己的教學,然後聽取教學設計的問題。

⑶用錄像的手段全程記錄自己的教學,分析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16、你認為一個好的教學案例的“標準”有哪些方面?

一個好的教學案例都是有一定“標準”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條是能促使自己進行教育教學的反思和幫助閲讀案例的人從中“學有所獲”。

其次要做到:(1)、具有可讀性。一個好案例是一件文學作品,應該是主題鮮明、中心突出,圍繞主題以一種引人入勝、迷人的方式來展開,事件發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體驗和內部衝突揭示充分,表現得淋漓盡致,語言表達明晰、生動和活潑。

(2)、具有時代性。一個好案例必須要有時代的特徵,能反映當前教育教學中最普遍發生的問題,能足夠引起自己和人們的反思,能產生“共情”。

(3)、富有個性化。案例的內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對問題的分析和討論能從理論的高度去開掘並能提煉出自己的觀點,能引起人們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觸及人們的靈魂。

(4)、一般用過去式表達。

(5)、字數最好在2000——4000字範圍內。

三、辨別題。

1、美術是精神創造的產品,是體現人類思想感情的意識形態。

要點:正確。

由於美術本身就是對現實生活的全面的能動的反映,所以所有美術作品都能使人獲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從而有助於人們智能的形成、發展與情感、意志的培養。美術還是一種人類審美認識和審美創造的產物,它體現着社會和個人的審美觀念和理想。如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凡高的《星月夜》、董希文的《開國大典》、王式廓的《血衣》等,這些作品都表現出畫家獨特的認識、感情與個性。

2、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是美術課程應該具有的特徵。

要點:正確。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學科並不是單獨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個部分。強調美術學科內部的綜合,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綜合以及美術學科與社會、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綜合。一幅美術創作作品的誕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術技能技巧的表現以外,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地域環境、經濟發展、民俗風情、人文修養等有着密切的聯繫和影響。

3、美術教師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掌握美術基本知識和技能。

要點:片面。

美術教育是一種學科教育,而任何一種學科教育都是有兩部分構成的,一是學科本體,也就是學科的知識與技能系統;二是該學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過對該學科的學習使學生的心理、行為產生種種良性的變化。美術活動需要感受、體驗、情感、想象、創造,通過美術教育也有助於形成學生敏鋭的觀察力、豐富的情感、活躍的想象力、大膽的創造力和靈巧的動手能力。同時,美術活動也能作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會學習、跨學科學系的工具。美術學科本體始終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礎;美術學科也應該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儘量增

強美術學科對人的身心發展的積極影響;美術本體和教育功能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當然,不同的學科教育的不同層次有着不同的側重,這種側重體現了學科教育不同層次的特徵。

4、你認為教師對學生美術作業的評價是以“一味的鼓勵性評價為主”還是以“科學性評價為主”?為什麼?

要點:新課程需要新的教學評價,新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以激勵性和發展性為主的評價方式,使教師們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過程,注重肯定,讚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學生們享受學習成功的歡樂,喚起學生自尊心和學習的自豪感。但“一味的鼓勵性評價為主”的評價觀,忽視了對學生作品問題的指出,這樣久而久之只會使學生失去進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學習。而“科學性為主”的評價觀,即注重看到學生作品進步的一面,還要恰當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

5、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懂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要點:正確。

教學是有方法的,但教學方法的選擇不能機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內容而異,因教師而異,因條件而異。教學方法的選擇更重要的是考慮學生如何“學”的活動設計。任何教學方法都是相對的,並且是在不斷髮展的。教師應以“課標”精神為依據,遵循一定的教學規律,靈活地、創造性地、多樣性地去發揮,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四、觀點論述

1、你認為“以教為主”與“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模式的主要區別在哪裏?

要點:

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的是教學目標的分析。比如學習任務的結果是什麼,性質、所學內容的知識結構、起點與重點分析等等。強調的教師的“教”,教師主導着教學的進程,控制着學生的學習。

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的焦點在於學習情境的設計。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繫的。在知識應用的實際情境下的學習,學習者的經驗才能賦予新的學習意義。因此,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的是學習環境的設計。強調學生的“學”,教師主要起着指導、引導的作用,學習的主導權在學生手中。

2、你在美術教育中,如何理解與運用“以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的?請聯繫教學實際進行闡述。

要點:

以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更能體現美術學科同屬於視覺藝術的特點,人們是通過眼睛的“看”來“感知”和“解讀”的。因此運用直觀形象傳遞美術信息,這是美術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觀摩法、觀察比較法等。如繪畫、製作方法步驟的現場示範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點演示,或實物、範畫、錄像、課件的展示等。在採用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時,必須做到範畫、範作要精選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師演示的每一個過程、步驟都要讓學生看清楚。

3、你是怎麼理解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關係?

要點:教師角色的轉變:

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①積極地旁觀。學生在自主觀察、實驗、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地看、聽,設身處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 ②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採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

③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紀律,友好相處,培養合作精神。

教師需要新的工作方式:

學生學習方式帶來的挑戰:

①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探索性學習

②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③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

4、你認為“知識”與“能力”之間有聯繫嗎,為什麼?你在美術教學中是如何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的?

要點:

知識與能力是有聯繫的,因為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國小生,不存在着美術升學的壓力,美術教學的目的讓學生通過對一般的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達到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5、什麼叫“建構主義”?

要點:

建構主義認為,某一社會發展階段的科學知識固然包括真理性,但是並不意味着終極答案,隨着社會的發展,肯定還會有更真實的解釋。因此,教學不能把知識作為預先決定了的東西教給學生,不要以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方式來作為讓學生接受的理由,用社會性的權威去壓服學生。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只能由他們自己來建構完成,以他們自己的經驗為背景,來分析知識的合理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理解新知識,而且對新知識進行分析、檢驗和批判。

6、快下課了,教師有些教學任務還未完成,可是回答問題的學生還在滔滔不絕地發言,教師應該怎麼辦?

要點:

一個高效的教育過程應該是師生、生生積極互動、動態生成的過程,學生的想象力往往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正如布盧姆所説:“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範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藝術了。”新課標認為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與否,並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課堂教學重要的是培育學生自我體驗、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為此,教師必須用動態生成的觀念來控制課堂教學,隨時準備適應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因素”,“以學定教”,鼓勵學生大膽發問,對學生出現的火花,教師應敏鋭地抓住它並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寶貴的教學資源,從而超越預定的目標。如果這位學生的發言很有價值,就應該讓他把話講完,相反正在該學生講的滔滔不絕時,教師雙手一拍“停”!這種“精確控制”恰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削弱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其這樣還不如順其自然,讓學生自己決定應該何時結束。教為了學,教要適應學,師生互動、動態生成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五、案例分析

1、水彩畫中水、色的相互滲化,會產生豐富的色彩變化。但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不能較好地掌握用筆、用水、用色等要領。請你結合教學實際,列舉學生在運用水、色的相互滲化時容易出現的問題,並提出解決的方法。

要點:

水、色相互滲化會產生豐富的色彩變化,這是水彩畫技法的最主要特點。

容易出現的問題:

用筆滯、習慣來回塗、喜歡用小筆描等。

用水濫沒有形,或用水少沒有滋潤的感覺。

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幹後太淡,調配顏色髒、暗、灰,用色過火。

解決的方法:

篇二:中國小美術教師考編美術知識部分(一)

一、揚州八怪:金農、高翔、羅聘(鬼趣圖)等

二、六朝四大家:顧愷之、陸探微(秀骨清像)、張僧繇(沒骨畫法)、曹不興

顧愷之:

(1)、克服前代侷限於説教內容的缺點,廣泛採用多樣性題材

(2)、明確提出了“傳神”的重要性

(3)、加強構圖的變化,依靠畫面人物關係處理人物情思

(4)、“春蠶吐絲,行雲流水”般的線描風格

(5)、在畫法畫理諸方面,體現樸素的現實主義美學思想

三、五代山水四大家:荊浩、關仝、董源(瀟湘圖)、巨然

四、南宋四大家: 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

宋四大家:蘇黃米蔡

五、元四家: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吳鎮、倪瓚、王蒙(青卞隱居圖)

六、明四大家: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工筆重彩) 仇英 《劍閣圖》

七、印象派代表:馬奈、莫奈、德加、畢沙羅等

八、我國第一部繪畫斷代史著作是:《唐朝名畫錄》朱景玄 “神、妙、能”

九、第一部繪畫通史著作:《歷代名畫記》張彥遠

十、第一部系統山水畫論:《畫山水序》宗炳

十一、第一部繪畫理論著作:《古畫品錄》謝赫(系統繪畫品評) 《古畫品錄》---六品

1)、氣韻生動

2)、骨法用筆(線條造型)

3)、應物象形

4)、隨類賦彩(不同對象色彩不同)

5)、經營位臵(構圖學)與顧愷之的“臵陳佈勢”類似

6)、傳模移寫(臨摹技巧)

十二、中國四大石窟是 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石窟。

十三、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寶雞北首嶺類型、西安半坡類型、河南廟底溝類型。

作者---作品

(1)、《開國大典》---董希文

(2)、《荷花水鳥圖》---朱耷

(3)、《千里江山圖》---王希孟

(4)、《清明上河圖》---張擇端

(5)、《格尼卡爾》---畢加索(西班牙)

《亞威農少女》---傳統美術與現代美術的分水嶺

(6)、《靜物與金魚》---馬蒂斯(法國)野獸派創始人

(7)、《1808年5月3日的槍殺》---戈雅(西班牙)哈瑪

(8)、《大碗島的星期天》---修拉(點彩派)安涅爾浴場

(9)、《步輦圖》---閻立本(唐)

(10)、《簪花仕女圖》---周昉(唐) “水月觀音”

(11)《虢國夫人遊春圖》---張萱 《搗練圖》

(12)、《三毛流浪記》連環漫畫---張樂平

(13)、《馬拉之死》---大衞(法)新古典

(14)、《泉》《土耳其浴女》---安格爾(法)新古典

(15)、《遊春圖》---展子虔(我國最早的山水卷軸畫)

(16)、《早春圖》---郭熙(高遠、深遠、平遠)(林泉高致)

(17)、《五馬圖》---李公麟 借鑑前代“白畫”發展“白描”

(18)、《擲鐵餅》---米隆(希臘) (維納斯)

(19)、《拾穗者》---米勒(法國)《晚鐘》《播種者》勞動者 作者---特徵

一、“吳帶當風,曹衣出水”---吳道子 曹仲達

二、張家樣---張僧繇周家樣---周昉

吳家樣---吳道子曹家樣---曹仲達

三、明代“浙派”的代表畫家是 戴進 和 吳偉 。

四、“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是 趙之謙 、虛谷

虛谷---晚清畫苑第一家

“海上三任”是指 任熊 任薰 任頤(荷塘鴛鴦圖)

任頤 即任伯年

五、東漢時代的畫像石以山東嘉祥的 武樑祠 為代表。

畫像石萌發於西漢時期 。

六、 永樂宮 三清殿壁畫的作者是 馬君祥 等,而純陽殿的壁畫構圖則採用了 連環畫 的表現形式。

七、明代純以彩色在熟紙繪絹上作寫意的畫家是 孫隆

八、清代從摹習古法掌握前任經驗與程式入手的繪畫教科書是 《芥子園畫傳》

九、與經享頤、何香凝共同組織“寒之友”的畫家是 陳樹人

陳樹人 與 高劍父(春睡畫院) 、 高奇峯

並稱“二高一陳”嶺南三傑

十、提出山水畫“南北宗論”的明末 董其昌

十一、“借古以開今”是清代畫家 石濤 在其 《苦瓜和尚畫語錄》一書中提出的。

十二、近代

---之最

一、人類最早的造型藝術產生於 舊石器時代晚期 ,距今3-1萬多年。

二、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敞肩拱橋是 隋代 的 安濟橋(趙州橋)

三、中國美術的起源和萌芽時期是 石器 時代的美術。

四、我國迄今發現最古老的壁畫墨跡,是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 遺址出土的壁畫殘塊。

五、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是河南等封的 蒿嶽寺塔 。

六、我國美術史上至今發現最早的裝飾品,是 峙峪人 製作的一件 石墨 裝飾品。

七、青海大通孫家寨出圖的 《舞蹈紋彩陶盆》,堪稱馬家窯文化彩陶藝術之傑作。

八、已知最早的紙本繪畫《地主莊園圖》出土於 吐魯番晉墓

九、“昭陵六駿”浮雕中最具有情節性的作品是颯露紫

十、湖北隨縣曾候墓出土的大型編鐘,堪稱 戰國 時代青銅器的傑作。

十一、龍山文化階段,作為當時建築質量提高的主要標誌,一是普遍發現 白灰面 ,二是出現了 夯土台基。

十二、被稱為我國古代園林景觀雕塑第一座豐碑的是漢代昆明池石刻 牽牛 像和 織女 像。

簡答題部分

一、 獎勵比懲罰好

1)、懲罰傳遞不該怎麼做的信息,獎勵傳遞該怎麼做的信息。

2)、必要的懲罰是需要的。學習是有紀律的活動,必要的約束和懲罰是為了維持秩序的活動。獎懲不該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慾。

3)、獎與罰應及時、公正,才能提高一個人的積極性。

4)、進行表揚和批評時,應注意個體差異(男生女生、性格)

5)、內在動機。學生對學習興趣是最強的內在動機。

二、建構主義學習的基本觀點

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內部表徵的過程,他總是與以前的經驗相結合,主動地對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

學習過程同時包含兩方面的建構,即對新信息的意義構建和對

篇三:美術教師編制考試名詞解釋總結

名詞解釋

1、具象藝術: 指藝術形象與自然對象基本相似或極為相似的藝術

2、對比色:對比色是人的視覺感官所產生的一種生理現象,是視網膜對色彩的平衡作用。

3、成角透視:成角透視就是景物縱深與視中線成一定角度的透視,景物的縱深因為與視中線不平行而向主點兩側的餘點消失。

4、動態線:動態線是指人體由於動向線與形體轉折的變化,帶來的形體外在形態外緣上的變化

5、二方連續:是用一個單獨紋樣,按一定的形式法則,上下或左右連續或重複而成的。

6、同類色:是指同一色相的顏色之間有深淺不同的變化,比如淡黃、檸檬黃、中黃、土黃等都是同類色

7、美術史:研究美術發展過程的學問,包括有關美術作品、美術家、流派和風格的信息、闡述和評價。

8、工藝美術:指以美術技巧製成的各種有實用價值或欣賞價值的工藝品。

9、建築藝術:建築藝術是有空間和實體構成的藝術,它藴涵建築形式美的規律,並通過視覺給人以美的感受,這和繪畫等視覺藝術類似。

10.哥特式建築

11.寫實性色彩

12.青花

13.工筆畫

14. 適合紋樣

15. 三停五眼

16. 明暗五調子

17. 吳門四家:指中國畫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畫家。他們都在江蘇蘇州從事繪畫活動。因蘇州古為吳地,故又稱、沈、文、唐、仇為"吳門四家"。

18. 藝術風格:藝術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

19. 抽象表現主義:又稱抽象主義,或抽象派。二戰後直到20世紀60年代早期的一種繪畫流派

20. 美術: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媒介塑造可視的,靜止的,佔據一定平面和立體空間的藝術形象的藝術。

21. 形式美:是獨立的審美對象

22. 形式感:在美術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質外觀以及結構關係所形成的整體特徵。

23. 感知:通過感官對事物進行感受、辨認、識別,並與情感和認知相聯繫的一種過程。

24. 體驗:身臨具體情境或親身實踐,感受事物、環境的豐富和微妙,併產生獨特的情緒和認識。

25. 審美:對具體事物和藝術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進行非功利的直覺和觀照,並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愉悦的心理體驗。

審美體驗就是主體在具體審美活動中被具有某種獨特性質的客體對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對之進行領悟、體味、咀嚼,以至於陶醉其中,心靈受到搖盪和震撼的一種獨特的精神狀態。

26、美術表現:通過美術創作傳遞觀念、情感和意義的過程。

27、美術批評:在直觀或思考的基礎上對美術作品的價值、意義、藝術成就等進行評論和判斷。

28、美術創作:通過感受、體驗和構思,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採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術作品,以表達思想和情感。

29、美術教育: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其目的主要是:延續和發展美術的知識與技巧,以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術素質和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30. 美育:廣義上泛指自覺和非自覺的一切審美活動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響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會、學校或家庭有意識地利用審美的特點對人進行塑造的種種教育活動;狹義上專指與智育、德育、體育並列的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

31、美術媒材:是構成美術作品的物質材料,如顏料、紙張、粘土、畫布、電影膠片、錄像帶、木材和塑膠。

32、農民畫:農民的畫。也包括漁民和其他勞動者的畫。在內容上主要表現農民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形式上自由隨意,經常借用民間美術,如剪紙、刺繡、皮影等造型方法,在畫法上沒有既定的框框,不求形似,不講透視,總體上呈現出熱烈、明朗、質樸、稚拙的藝術風格。

33、版畫:在不同的材料的版面上通過手工製版、印刷而成的一種繪畫。從拓印方法和材質上可分為七個類別:凸版型版畫、凹版型版畫、平板型版畫、孔版型版畫、獨幅版畫、玻璃版畫、拓篇。

34、肖像畫:人物畫的一種。專描繪人物形象之畫。可分頭像、半身像、全身像、羣像等

35、雕塑:造型藝術的一種形式,是雕和塑的總稱。以可塑的或可雕刻的材料,製作出各種實在體積的形象。

36、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37、暈染:也叫渲染或烘染,中國畫技法的異種。將兩隻濕筆種的一隻蘸顏色,將顏色塗染要求範圍的一部分,再用另一支清水筆沿顏色的邊緣運行,同時帶少許顏色,一直塗到要求的範圍,使顏色產生深淺自然的過渡效果。

38、接染:用渲染的方法,將兩個在一個範圍的顏色,用清水銜接起來,產生自然過渡的效果。

39、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成為明度。

40、插圖:又名"插畫",繪畫的異中,指插附在書報雜誌中的圖畫。一般份藝術插圖和圖解插圖。

41. 藝術是美學的核心內容,從狹義來説它指的是圍繞藝術品的創造、生成、接受的全過程。廣義上指所有的審美現象。

42. 素描:狹義上講:有“樸素的描寫”之意。它是用鉛筆、毛筆、炭筆等工具做單色的描繪。

廣義上講: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

訓練學科。是通過線條、色塊的深淺把我

們所畫的物象的體積的感覺和空間的感覺真實的表現在平面的紙上。

43.美術語言:指造型藝術的基本構成要素,如點、線、形狀、色彩、結構、明暗、空間、材質、肌理等,以及將造型元素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樣統一、比例、對稱、平衡、節奏、對比、和諧等

44. 文化情境:指的是一件美術作品被創作出來時所依託的文化環境、條件及其特徵。

45.原色:

46.山水畫:

47、彩陶:中國古代帶有彩繪花紋的陶器。彩繪顏料以赤鐵礦為主,多飾以幾何圖案和動植物花紋。在造型裝飾、圖案紋樣的處理上,體現了當時審美能力和工藝製作已達到可觀水平。

48、仕女畫:中國古代人物畫之一種。原指以封建社會中上層士大夫和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中國畫;後為人物畫科中專指描繪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一個分目。代表畫家又張萱、周昉等。民間木板年畫中的“美女畫”,亦稱“仕女畫”。

49、馬踏匈奴:西漢霍去病墓前羣雕的主體雕刻。作者運用寓意手法,以矯健的戰馬象徵驃騎將軍,以戰馬將匈奴將領踏翻在地的典型情節,讚頌霍去病在抗擊匈奴戰爭中建樹的奇功。這是具有紀念碑性質的雕刻藝術作品。

50. 畫像石:中國古代祠堂、墓室、石闕、石碑、棺槨等石刻裝飾畫。盛行於東漢。其具有繪畫性、雕塑性和建築性。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構圖富於變化,藝術價值很高。代表作有武梁祠畫像、沂南石墓畫像等。

畫像磚:是指漢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築、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裝飾繪畫性雕刻.

51、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中國畫術語。北齊畫家曹仲達所畫人物,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猶如剛從水中出來。唐代畫家吳道子所畫人物,其勢圓轉而衣服飛揚,富於運動感、節奏感。故有“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之説。

52、昭陵六駿:唐太宗陵墓前浮雕。刻劃李世民征戰時先後騎乘過的六匹駿馬,即: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特勒驃、青騅、什伐赤。分別選取侍立、徐行、奔馳等動態,風姿英武。作品具有強烈的體積感。

53.帛畫:古代畫在絲織物上的繪畫。其表現主題是引魂昇天。人物造型帶有風俗畫性質,線描規整勁利,色彩絢爛諧調,具有裝飾風味。代表有戰國楚墓的《人物龍鳳帛畫》、長安馬王堆漢墓帛畫等。

54、唐三彩:中國唐代多彩鉛質釉陶產品的概稱。流行於盛唐武則天至中唐開元、天寶時期。三彩釉以白、黃、綠三種釉色為主,也有少量藍釉或黑釉。殉葬的俑和駝、馬動物是其中的精品。

55、浙派:明代山水畫流派之一。明初至武宗嘉靖時最為盛行。該派承繼南宋院體,取法於李唐、馬遠、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筆有頓挫,形成水墨蒼勁一體。代表畫家有戴進、吳偉等。

56.洞窟壁畫:歐洲史前時期畫於洞窟壁上的繪畫作品,其中也包括泥塑和浮雕。表現內容皆以動物為主,手法生動而寫實。代表者是法國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

57、金字塔:埃及古王國法老的陵墓,因其方錐形與中國漢字“金”字相似,故稱。其中間經歷了一個從長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變過程。它具有龐大的體積和重量,給人以精神上的壓力。

58、巴洛克藝術:產生於16世紀末的意大利。包含有奇形怪狀、矯揉造作之意。

無論是建築、雕刻、繪畫都強調運動感、空間感、豪華感、激情感,有時還帶點神祕感。雕刻和繪畫多表現宗教題材。

59、立體主義:西方現代美術流派之一,1907年產生於法國。該派要求從畫家的主觀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態,再進行重新的組合、裝配。代表人物有畢加索、勃拉克等。

60.漢謨拉比法典浮雕:漢謨拉比建立巴比倫王國,並頒佈法典。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巖石碑上,上部為浮雕,下部為文字。浮雕刻畫了漢謨拉比王肅立在太陽神的寶座前,聽他口授法典。神的威嚴和王的謙恭形成有力的對比,整個場面充滿了宗教的虔誠和嚴肅。

61、威尼斯畫派:15-16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畫派之一。該派受人文主義影響,題材愈益走向世俗化,其突出特徵是對色彩的崇尚、對人體美的讚頌和對自然風景的生動描繪。代表畫家有喬爾喬內、提香等。

62、巴比鬆畫派:19世紀中葉法國寫實主義畫派,因楓丹白露森林區的巴比鬆村而得名。該派畫家厭惡都市生活、嚮往迴歸和讚頌大自然,採取“對景寫生”的方式,再現自然景色,作品流露出率真、質樸之情。代表畫家有盧梭、杜比尼等。

63、野獸主義:西方現代美術流派之一。1905年產生於法國。該派畫家不滿於如實地描繪對象的傳統畫法,更多地追求自我體驗和表現上的單純化、概括性,注重表達對象的內在精神。代表人物有馬蒂斯、魯奧等。

64.巖畫:指繪製或鑿雕于山巖、洞穴內壁上的遠古繪畫品種。表現內容一般為各種簡括的形象和符號,手法古拙,富於神祕氣息,可稱人類表現自我和創造力的最原始形式。西班牙的拉文特巖畫是其著名代表。

65、羅可可藝術:18世界法國宮廷繪畫風格。該繪畫標榜的對所謂“純美化”的追求,以呈現肉感的裸體、豔麗的色彩為目標,甜膩、繁瑣、嬌媚的畫風是其普遍特徵。因其產生路易十五統治時期,故又成為“路易十五式”。代表畫家有華多、布歇等。

66、巡迴畫派:19世界俄羅斯現實主義畫派。該派畫家大都重視繪畫的社會意義和思想傾向,普遍運用寫實手法卻又不失畫家鮮明的個性。先後舉辦過“巡迴”於各地的48次展覽。代表畫家有克拉姆斯柯依、列賓等。

67、新印象派:即“分色主義”或“點彩派”。19世紀末出現於法國。該派發展了印象派的光色原理,在色彩表象上排斥物象的形體,按照科學規律以“色點”的形式呈現於畫面上。代表畫家有修拉、西涅克等。

68、

69、青銅器:發端於黃河流域,是紅銅加錫的合金。分禮器、樂器、兵器、工具及車馬器等四大類。其中禮器是統治階段用以區別尊卑等級的器物。其品種有鼎、豆、尊、盤、鍾等。

70、瓦當:覆於屋頂檐際的一種瓦件。通指半規或圓形之瓦頭。始見於周代,秦漢已趨流行。常見瓦當大多與簡瓦連制一起,其瓦背斷面作半筒狀,上有各種動、植物或文字、雲紋等圖案紋飾。既有實用的功能,也富於裝飾美。

71、米氏雲山:宋代山水畫派之一。又稱“米家山水”。米芾所創,其子米友仁加以繼承和發展。描繪雲煙掩映的江南山川景色。採用潑墨法,參以積墨和潑墨,又常用焦墨提神,其精妙在於見筆見墨,屬水墨大寫意畫法,自稱“墨戲”。對水墨山水發展影響很大。

72.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體事例,通過它們能印證某種理念或提示某種方法。

73.自主學習:是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相對於“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它包括自主監控、自主指導、自主強化三個過程。美術課最容易接近自主學習。

1、鬥彩:

先用青花顏料在胎底上勾出紋樣的輪廓,再罩透明釉,經高温燒成青花瓷,然後在青花輪廓線間填色,後加温燒彩,取得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繪鬥豔爭奇的藝術效果。

2、青銅器

以銅為主加錫鉛合金,用蠟或泥模鑄造的器具。主要產於夏商周三代。

3、聯珠紋

是在團紋的四周邊飾以若干小圓圈,如同聯珠而得名。

4、彩陶

答:中國古代帶有彩繪花紋的陶器。彩繪顏料以赤鐵礦為主,多飾以幾何圖案和動植物花紋。在造型裝飾、圖案紋樣的處理上,體現了當時審美能力和工藝製作已達到可觀水平。

5、仕女畫

答:中國古代人物畫之一種。原指以封建社會中上層士大夫和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中國畫;後為人物畫科中專指描繪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一個分目。代表畫家又張萱、周昉等。民間木板年畫中的“美女畫”,亦稱“仕女畫”。

6、刺繡

是用繡針引綵線,按預先設計好的花紋在織物上刺綴運針,以鏽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製作,俗稱“繡花”。

7、馬踏匈奴

答:西漢霍去病墓前羣雕的主體雕刻。作者運用寓意手法,以矯健的戰馬象徵驃騎將軍,以戰馬將匈奴將領踏翻在地的典型情節,讚頌霍去病在抗擊匈奴戰爭中建樹的奇功。這是具有紀念碑性質的雕刻藝術作品。

8、畫像石

答:中國古代祠堂、墓室、石闕、石碑、棺槨等石刻裝飾畫。盛行於東漢。其具有繪畫性、雕塑性和建築性。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構圖富於變化,藝術價值很高。代表作有武梁祠畫像、沂南石墓畫像等。

9、曹衣出水,吳帶當風

答:中國畫術語。北齊畫家曹仲達所畫人物,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猶如剛從水中出來。唐代畫家吳道子所畫人物,其勢圓轉而衣服飛揚,富於運動感、節奏感。故有“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之説。

10、昭陵六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