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論語十則

校園2.94W

[A案]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論語十則

○教學目標

①熟練背誦並正確翻譯這篇課文。

②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對照反省自己。

③積累文言詞彙。

○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課前準備

①蒐集孔子及其《論語》的有關資料。

②預習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①介紹孔子及其《論語》。

②朗讀、背誦課文。

③研讀前五段內容。

○教學設計

中華民族有着數千年的文明歷史,產生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對今天在全民族弘揚愛國主義思想,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已成為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部分,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驕傲。

《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鉅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它的節選部分《〈論語〉十則》。

板書課題。

介紹孔子及其《論語》

朗讀課文

①範讀

②全班齊讀

感知課文內容。多讀幾遍,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根據朗讀的語氣、語調和停頓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

理解課文內容

①理解重點詞語

a.教師導學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彙。文言文中的基本詞彙大多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這好理解。但有些詞,古今意義發生變化。如成語“走馬觀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為“行走”,這個成語就講不通了。再如“赴湯蹈火”中的“湯”是“熱水”的意思。這些都與現代漢語完全不同。學習文言文要特別注意這些變義詞。另外,一些文言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意思比較寬泛,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裏,它的意思可能不同。這就需要聯繫上下文,正確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細讀幾遍,理解各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如果開始不理解懂,試着再讀幾遍。實在理解不了的,將問題提出來。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句子理解詞義,根據詞義理解句子。

教師要求學生,自己理解了的,講給同學、老師聽聽。不理解的,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實在不懂,請教老師。

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能講清的,教師再度明確。學生理解有困難的,教師要講明白,講透徹。

重點掌握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點詞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見賢思齊焉。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後已。知松柏之後凋也。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②理解課文內容

教師導學:

關於課文翻譯,教師可以根據情況,給學生講解有關信、達、雅及直譯、意譯等常識,但要講得淺顯易懂。指導學生逐句翻譯前五段。

學生較為難以理解,須重點講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傳不習乎?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巳誨女知之乎!

朗讀、背誦

反覆朗讀,直到成誦。

作業

①背誦課文。②抄寫、識記字詞。③預習剩餘部分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①研讀後五段內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義。

③概括成語、格言,積累語言。

○教學設計

檢查作業

①背誦課文。

②考查句子的翻譯及其重點詞語的解釋。

理解後五段內容

按第一課時要求,逐句翻譯剩餘各段。

教師須重點講解的:

①見賢思齊焉。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③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概括思想內容

指導學生將課文有關內容歸納到如下幾點:

①學習方法

②學習態度

③思想修養

歸納成語、格言

提示:温故知新新任重道遠死而後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學習體驗

①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容使你收穫最大?談談感想。

②與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

③“温故而知新”對於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麼重要意義?④透過表面文字,理解“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的深刻含義。試着模仿這種寫法,也寫幾句。

教師小結

《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説。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繫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後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瞭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

②蒐集《論語》中有關做人道理的簡短的語錄四條,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

[B案]

○教學目標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②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③積累成語、格言、警句。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

○課前準備

①蒐集資料:瞭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説的概況;瞭解《論語》的主要內容;蒐集最能表現松柏品性的詩句。

②藉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介紹孔子和《論語》,研讀有關學習的內容。

○教學設計

導入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如《論語》、《老子》、《孟子》、《莊子》、《荀子》等。這些著述對中華文化曾產生過深遠影響,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究學習《〈論語〉十則》。

交流有關孔子、《論語》的知識。

①學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個知識點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③師生交流: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自己蒐集整理的資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聖”。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説,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敍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

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本文內容主要包括哪兩個方面。

學生交流後,教師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學習和個人修養兩方面的內容,前五則着重談學習,後五則着重談修養做人。(有的地方內容上有交叉,教師應該在分析中給學生講明。)

探究學習課文前五則

①初讀課文,掃除語言障礙。

a.多媒體展示下列詞句,先讓同學讀,其他同學評價,最後教師再打出正確讀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學而不思則罔(wǎng)

思而不學則殆(dài) 不亦説(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傳(chuán)不習乎

誨女(rǔ)知之乎不知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讓學生結合對課文的理解説出加點的詞這樣讀的理由。

b.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小結朗讀文言文要注意的問題,並用多媒體展示:

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讀準字音。

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

c.質疑交流:就課文字詞句的理解,學習小組間互相質疑,提問組有權指定某組或某同學回答。

對個別詞句的理解,教師要加以點撥,並加以提煉、補充。

探究的詞句摘要:

朋三和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②精讀課文,探究課文思想內涵。

a.學生自主閲讀

教師要求學生思考:課文在學習態度上強調什麼?學習方法上又強調什麼?

學生交流後,教師概述:學習態度強調要謙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與複習。

教師再要求學生思考:哪些語句強調謙虛,哪些語句是強調獨立思考與複習,並分別説明理由。

謙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獨立思考、複習:學而不思則罔;温故而知新;傳不習乎?

b.班上討論、交流以下兩個問題:

在本文論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認為最有價值的是哪一點?為什麼?

在學習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夠,今後有何打算?

作業

①必作:“研討與練習”第一題。

②選作:課外閲讀《論語》,瞭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研讀有關修身做人的內容,小結全文,背誦課文。

○教學設計

導入

儒家學説是為己之學,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們來研讀文中修身做人的內容。

探究學習後五則

①全班朗讀課文,教師正音。

②自主研讀,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內容。

③班上交流,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a.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