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幼兒園協作共同體方案(通用8篇)

校園2.92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協作共同體方案(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協作共同體方案(通用8篇)

幼兒園協作共同體方案1

為充分發揮名園名師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村薄弱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農村幼兒園辦園質量提升,根據青島市教育局《關於組織開展20xx年度學前教育送教下鄉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學前教育工作實際,就建立學前教育發展共同體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要求,以均衡發展為目標,加強幼兒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整體發展、共同提高”的發展模式,提升幼兒園管理水平與保教水平,促進全市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工作目標

依託“區片發展共同體”,城鄉幼兒園實施區域結對,城區部分骨幹園長和教師深入農村薄弱幼兒園,通過舉辦專題報告會、公開課等送教下鄉活動,幫助農村幼兒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基本技能,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完善名師支教的形式、內容和途徑,形成全市學前教育名師資源共享的長效工作機制,提升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全市學前教育均衡發展、高質量發展。

三、主要措施

(一)拓展區片發展

充分發揮四所局屬幼兒園示範引領作用,建立四個區片發展共同體,進一步拓展共同體活動內容。擴大互動交流領域,在幼兒園管理、教育教學、衞生保健等方面開展結對互動活動,實現協作片區幼兒園抱團式發展,共同提高協作片區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二)實施訂單幫扶

一是在全市範圍內實施精準幫扶。幼兒園根據自身需求,提出幫扶申請,市教體局架構幫扶橋樑,實現精準幫扶。二是在鎮(街道)範圍內實施對口幫扶。充分發揮鎮(街道)中心幼兒園、示範幼兒園等資源優勢,建立公辦園與民辦園、優質園與薄弱園對口聯動發展機制,豐富幫扶形式,採取聯席園務會制度、教師交流、聯合教研等形式,實現資源共享,確保幫扶實效。

(三)豐富送教內容

1.教育教學。一是實施聯合教研製度,片區聯合教研和鎮域一體化教研活動相結合,發揮四所局屬園和鎮(街道)中心園的教研引領作用,促進全市鎮、村幼兒園教學質量均衡發展。二是送教下鄉活動,開展教材解讀、教學研討、聽課觀摩等活動,提高農村幼兒園課程建設和實施水平。

2.園所管理。通過專題講座、掛職交流等活動,指導受援幼兒園建立健全現代幼兒園管理制度,規範幼兒園日常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幫助結對幼兒園明確幼兒園發展定位、辦學方向、培養目標,制定發展規劃。

3.衞生保健。針對衞生保健制度、疾病預防、健康檢查、食品安全管理等幼兒園衞生保健工作,開展有針對性地送教活動,通過專題培訓、現場指導、參觀觀摩等形式,有效規範農村幼兒園衞生保健工作,確保幼兒身心安全健康發展。

四、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工作。為切實做好學前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市教體局成立分管領導任組長,局機關及相關部門職能科室負責人組成的全市學前教育發展共同體工作領導小組,各相關科室根據工作職能負責定期對各發展共同體工作進行調研、指導、督查,研究解決相關問題。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議,督查、推進工作的開展。

(二)完善督導考核機制。發揮教育督導職能,建立對發展共同體幼兒園的視導制度,加強對發展共同體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評估。將發展共同體的工作情況列入年終督導考核。對工作成績顯著的,給予表彰獎勵。

(三)建立聯盟對接機制。各幼兒園應積極對接,做好溝通、結對工作,要積極提出幼兒園改革與發展的工作方案,查擺不足,研究辦法,雙方攜手,實現城鄉幼兒園雙贏。送教幼兒園要以高度的責任感、飽滿的熱情和精湛的業務水平,為廣大農村幼兒教師提供優質服務。農村幼兒園要採取積極態度,立足內部挖潛,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各幼兒園工作要有切實可行的計劃,有嚴格認真的檢查,有實事求是的總結,有嚴謹縝密的規章制度。

各單位要對開展的活動做好宣傳,努力營造學前教育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並將活動情況總結及時報市教體局學前教育科。

幼兒園協作共同體方案2

為加快我縣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激發示範幼兒園的引領作用,形成學前教育發展合力,提升各級各類幼兒園發展動力,提高全縣學前教育發展品質。根據《關於組建三門峽市幼兒園發展共同體的實施意見》三教文〔20xx〕2號文件要求,在原結對幫扶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組建盧氏縣幼兒園發展共同體(以下簡稱共同體),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以共享、共建、共贏為目標,通過建立共同體,創新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的體制,共享全縣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提升幼兒園管理水平與保教質量,促進全縣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實施範圍

全縣各級各類幼兒園

三、組建原則

(一)科學規劃,統籌設計。以“促公平、提質量”為總目標,按照“分層次,廣覆蓋”的工作思路,發揮省、市級示範性幼兒園和其他優質幼兒園的引領帶動作用,建立以提高薄弱鄉鎮和薄弱幼兒園辦園質量為目標的發展共同體,各類幼兒園按照“1+X”的模式結合起來組建發展共同體。其中“1”為“領銜園”,“X”為“共建園”,每個共同體不少於4個幼兒園。共同體內幼兒園按照省、市級示範幼兒園+其他幼兒園的模式組建。每個共同體內共建園中至少有1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確定共同體成員後,教體局將舉行共同體啟動儀式。

(二)健全組織,規範管理。規範共同體的組織管理,設立由“領銜園”和“共建園”以及相關人員組成的內部組織管理機構。“領銜園”牽頭建立組織管理制度,明確組織目標、原則、職能等,健全組織運行機制,制定工作推進計劃,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領銜園”要按照計劃分階段實施,做好相關工作記錄,並做好階段性總結。

四、職責任務

(一)健全管理制度。“領銜園”作為共同體中的領銜主體,要協同“共建園”做好園務管理,擔負起全面指導本共同體內幼兒園各項工作的職責,要經常深入“共建園”進行指導、交流,或接待“共建園”教師鍛鍊學習,幫助“共建園”規範管理,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完善園務會、教代會、家長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健全教研、財務管理、幼兒接送、衞生安全、家園聯繫等各項制度,促進“共建園”各項工作邁上規範化、科學化道路,每月至少一次到各“共建園”指導管理工作。“共建園”要主動積極學習管理經驗,共同研究辦園目標、發展規劃、園所文化、規章制度、家長工作、大事安排及教學計劃,並逐項落實。

(二)教師發展方面。“領銜園”的優秀、骨幹教師要每月至少1次到“共建園”上示範課、指導教師創設環境、參加教研活動,“共建園”要每月派出教師輪流到“領銜園”跟崗,全面學習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領銜園”每學期應選派優秀骨幹教師深入“共建園”舉辦專題講座、開展專題培訓、組織示範研討,交流教研信息,幫助“共建園”開展園本培訓和園本教研,拓展教師視野,轉變教育觀念,提高保教水平。同時在教師中積極開展拜師結對活動,有針對性地提高師資水平和業務能力。

(三)教育資源方面。“領銜園”要將自身的園本優質課程體系加以輸出、推廣,“共建園”根據自身需要各取所需,形成既有“和而不同”的學前教育特色,又有在不同領域“百家爭鳴”的發展狀態。

(四)建立共同體檔案。建立共同體實施檔案,做到活動有計劃、有方案、有措施、有記錄,建檔立卷,規範管理,努力提高幫扶活動的規範性與實效性。每學期應進行一次活動小結,對活動開展情況、工作成效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形成小結報告。

五、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xx年1月15日,縣教育局印發通知,啟動共同體組建工作。

(二)制定方案。20xx年1月25日之前,各“領銜園”制定本共同體工作方案報縣教育局408室備案。

(三)簽署協議。20xx年1月30日前,縣教體局指導各單位簽署共同體協議,制定具體發展計劃,全面啟動發展共同體工作。

(四)深入實施。20xx年2月—20xx年2月,按照工作方案和時間表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共同體工作取得實效。

(五)中期檢查。20xx年7月,對各共同體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

(六)年末總結。20xx年2月-3月,對共同體實施工作進行評估、總結和表彰,並部署啟動下一輪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統籌推進。各幼兒園以“領銜園”為主體,優秀教師為骨幹,統籌推進共同體建設的工作設計、組織協調、日常管理和督查指導。各幼兒園園長要高度重視,確定一名園級領導專門負責此項工作,把此項工作納入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之中,明確職責分工,制定科學、詳實、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保障活動時間和活動經費,確保共同體工作取得實效。

(二)統一考核,整體評價。建立統一的考核獎勵機制,縣教育局制定《盧氏縣幼兒園發展共同體考核辦法》(附件2),教體局成職教股將對各幼兒園此項活動進行過程督查以及終結性考核和獎懲。考核重點是共同體工作實施方案中的預期目標達成情況、優質資源增量與園際差距縮小情況、以及每所幼兒園幼兒進步、教師成長、持續發展等情況,將學生、家長與羣眾滿意度,作為檢驗共同體建設成效的重要標尺。本活動考核結果納入教體局對幼兒園學期的綜合評估,對積極開展活動且幼兒園期末考核、等級評定與上期相比提高較大的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組織落實不力的幼兒園,要進行通報批評。

(三)定期交流,加強宣傳。教育局將定期組織召開共同體工作成果交流大會,加強各共同體間橫向交流。以學術交流、經驗總結和召開現場會等形式,展示各共同體工作成果,加大工作成果的推廣力度。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加大宣傳力度,堅持典型示範、以點帶面,對共同體建設中湧現出的優秀幼兒園,以及推進共同體建設的經驗和成效及時進行總結和宣傳,引導和動員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形成全社會理解、支持共同體建設的良好氛圍。

七、材料報送要求

各“領銜園”於20xx年1月25日前將本發展共同體實施方案和活動安排表紙質稿一式兩份加蓋公章報送盧氏縣教育體育局408室,同時發送電子文檔。

幼兒園協作共同體方案3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優質、均衡、健康發展,加快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實施對象

縣直:中國小、特教學校、幼兒園

鄉鎮:中國小(幼兒園)

二、組織機構

成立城鄉學校(幼兒園)發展共同體建設領導小組,由縣教育局和縣社會事務局相關領導和科室負責人組成,辦公室設在縣教育局教研室,負責城鄉學校(幼兒園)發展共同體建設具體推進工作。

三、實施步驟

(一)建立城鄉學校(幼兒園)發展共同體。縣直學校和幼兒園,與經過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的一所或多所偏遠農村學校和幼兒園,通過簽訂協議,建立城鄉學校(幼兒園)發展共同體,並報縣教育局城鄉學校(幼兒園)發展共同體建設辦公室。

(二)明確支教人員。縣直學校和幼兒園遴選管理經驗豐富、教學能力突出的人員為支教人員,支教人員名單報縣教育局城鄉學校(幼兒園)發展共同體建設辦公室。名額分配採取N+2的方式,N是上年各單位分配的副高名額。N+2為各單位最高限額,具體人數由各單位根據情況自行安排,並按照文件要求報備。

(三)開展支教工作。支教期限一年(兩個學期),課時滿80以上。支教形式主要通過上課(授課課時不少60節,每學期不少於30節)、聽課、説課、組織教育教研活動等方式,對偏遠農村學校和幼兒園進行支教。支教活動組織開展情況通過資料、影像等方式留存,並填寫支教人員工作量化表,通過受援學校和幼兒園及縣教育局認定,一般按課時計算,上課、聽課、説課為同等課時,教研活動每半天按3課時計算,每學期彙總一次,彙總時按照授課順序將每節課的教案、聽課記錄、説課稿、教研記錄等手寫文字資料存檔,彙總後,由受教學校和鄉鎮負責人確認並簽字,報縣教育局城鄉學校(幼兒園)發展共同體建設辦公室。

(四)支教工作認定和表彰。城鄉學校(幼兒園)發展共同體領導小組每年對城鄉學校(幼兒園)發展共同體建設情況進行總結,認定“一年支教經歷”人員,並作為參評高級職稱的資歷條件。評比優秀支教集體和人員,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進行推廣,並將支教經歷作為推薦縣級及以上先進個人的重要條件。

四、實施保障

(一)高度重視城鄉學校(幼兒園)發展共同體建設,認真負責,周密配合,紮實做好相關工作。

(二)縣直學校(幼兒園)要把城鄉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明確責任,豐富內容,創新方式,強化保障,注重實效,嚴禁弄虛作假,流於形式,切實做到與幫扶對象之間同促進、同提高、同發展。

(三)縣教育局、縣社會事務局相關責任科室要緊密配合,周密安排,加強管理,以城鄉學校(幼兒園)發展共同體建設為重要抓手,推進我縣教育健康快速發展。

幼兒園協作共同體方案4

在20xx年南京市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項目申報過程中我園有幸與六合區東溝幼兒園結為共建園,下面是我園的共建方案:

一、自身建設:

(一)教科研資源優勢

六合區機關幼兒園創建於1955年,為六合區教育局唯一一所直屬幼兒園,20xx年創建為江蘇省優質幼兒園。

近幾年來幼兒園先後獲得了“國家十一五課題實驗園”、“六合區教科研實驗基地”等稱號,在區每年進行的省優質幼兒園差別化評估過程中均獲得一等獎。

我園自20xx年至今有六項規劃課題分別在省、市、區立項,其中兩項省級課題和一項市級課題已成功結題。

課題《在繪本閲讀中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園早期閲讀能力發展的實踐研究》的成果榮獲省二等獎。每項課題研究都充分體現了遊戲精神。

科研興園,如今幼兒園已經形成了濃郁的教科研氛圍,每位教師積極都參與到教科研的行列中。

(二)人力資源優勢

在近十年的課題研究過程中,一大批教師脱穎而出,目前我園的區學科帶頭人8人,優秀青年教師5人,在全區幼兒園中佔據了很大的比例。

近年來,教師撰寫的與遊戲相關的論文、個人課題結題報告、案例有數十篇在省、市、區優秀論文、案例評比中獲獎或發表,逐步形成了一支團結進取、專業化水平較高的教師團隊。

(三)注重內涵發展,促進教師隊伍建設

我園始終強化教師終身學習的意識,堅持“教師要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在終身學習中引領自身的專業發展,每學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要求每位老師讀一本關於幼兒園遊戲開展的理論書籍,寫一篇有質量的讀後感,理解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

我園把《綱要》、《指南》作為終身學習的重要內容,感悟其中精神,從學習到理解,從理解到內化,從內化到轉化,由內而外地指導我們的教育行為。

(四)創設富含遊戲性因素的幼兒園環境

為有效實現幼兒園課程的遊戲化建設,就必須創設富含遊戲性因素的幼兒園環境,為幼兒各方面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一種“遊戲化課程”的良好環境。我園結合美術、遊戲、音樂、繪本、節慶等課題,創設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遊戲環境,例如美工區我們結合“小小畢加索”讓幼兒自由地塗鴉創作;語言區結合繪本內容,創設相關情境,供幼兒進行情境表演、親子活動、童話劇表演等;表演區結合課題,提供樂器、音樂、道具等讓幼兒自由地表演;每逢節慶活動提供與節慶相應的材料供幼兒開展各類遊戲活動。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與主題相結合的遊戲氛圍,能進一步挖掘幼兒的創造潛力,有助於他們身心的全面發展。

(五)主題教學活動與遊戲活動有機整合

緣於對生活、遊戲綜合的思考,我們設想使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成為遊戲活動開展的過程。通過實踐,我們發現這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目前我們要求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能力不斷展開主題探究活動,及時調整、更換活動材料,使教學活動和遊戲活動密切結合並相會影響,在主題活動的展開過程中,生活活動、教學活動、遊戲活動有機整合在了一起。

二、如何幫扶建設園

(一)組織學習,提高認識

組織本園骨幹老師到建設園傳經送道,提高建設園教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理念,從根本上理解遊戲化建設的含義。

(二)跟蹤指導,有效落實

我園成立了共建小組,定期到幫扶園一對一指導,同時也定期邀請幫扶園的教師來我園觀摩,交流學習心得,提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大家共同商討,使課程遊戲化建設得以有效落實。

(三)專家指導,提升經驗

利用我園與市級機關幼兒園結對的契機,邀請優秀教師來現場進行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同時還要邀請一些幼兒園遊戲研究的專家幫我們理清思路,提升課程遊戲化實施水平。

幼兒園協作共同體方案5

一、項目背景

開展和諧校園創建,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堅實基礎,是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改革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幼兒園作為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身處於社會大系統之中,因此,和諧校園不但表現為幼兒園內部組織結構及各要素之間的和諧,也要充分體現幼兒園與社區、家庭之間融合互動,和諧共建。

幼兒園教育與社區、家庭的融合互動是一個值得研究和實踐的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意味着幼兒園教育課程利用資源的擴大,也藴含着幼兒園辦學理念和制度的重大變革。它在本質上突出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社區與家庭的豐富教育資源(環境資源和人力資源),重組幼兒園的教育資源,豐富教育的策略,以形成幼兒園、社區與教育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的合力。同時,又要積極地構建幼兒園對社區參與的機制,主動參與社區文明創建活動, 創造性地為社區各項事業服務,為家長服務,即在服務中求生存,在貢獻中求支持。

二、工作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圍繞和諧校園創建工作,構建以幼兒園為主導,家庭、社區聯動的教育合作共同體。從“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原則出發,整合社區、家庭資源,擴大教育的空間,拓展教育的途徑。同時,以社區為平台,以服務為紐帶,積極參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逐步形成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建共管的社區氛圍,深入推進“大教育”,為促進和諧校園、和諧社區作出積極貢獻。

三、基本做法

(一)構建家園、社區合作組織,形成共同教育互動網絡

1、成立家、園、社區協作委員會。它是由虹橋鎮文明宣傳科、教委、團委、婦聯、社區學校、幼兒園兩個教學點及社區人員(村、居委)、家長代表組成的一支組織管理機構,以社區為平台、以服務為紐帶、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宗旨。同時制訂了相應的《家、園、社區協作委員會章程》,統一教育思想,確保了活動的統籌,信息的流通,運行渠道通暢和經費的投入。合作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例會。

2、成立家教社:由家長代表、社區代表、幼兒園代表組成,改變原家長學校主要由教師、部分家長擔任的局面,拓展家教社指導者的隊伍:由教師指導家長擴大為家長

教師、家長

家長雙向指導,使家長、教師的科學育兒能力起到互補作用。

3、成立教育顧問團:虹鹿幼兒園聘請了有關課程實施與評價、幼兒保健、早教指導、教育法律等方面的專家,定時向家庭、社區、幼兒園開展指導工作,為合作共同教育保駕護航。

4、建立文明社區建設區域聯動體系:依託政府建立區域聯動體系,整合村、公司、居委的資源,每月召開一次例會,結合社區文明創建重大活動如:慈善義賣、中外家庭聯誼會、爺爺奶奶金婚慶典等,共同商討制定活動方案,確定具體分工。在聯動的過程中,不斷協調與增強共同合作的運行網絡、機制、功能。

5、成立早教中心:通過早教中心指導站,建立親子互勉冊、開展社區講師團講座、早教菜單式輔導免費活動,滿足社區對嬰幼兒早期教養的需求。

(二)整合資源,完善網絡,形成家園、社區合作教育的融合互動。

1、建立家長、社區資源庫共享。

以往互動開展形式更多是家長志願者的積極參與,本班、本校的家長資源、周邊社區資源的共享。現在打破圍牆,將兩個園所的家長、社區資源整合共享,將各類資源根據開展的主題活動整理彙總,張貼在各自的班級內,隨時使用,充分體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將資源最優化。通過提供區域內各種社會資源,為幼兒園辦學充實教育力量、教學資源,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社會支持。

2、實行雙向開放。

以幼兒園為主,家庭、社區為輔合作活動有:家教社、教師志願者活動、家長資源庫建立、親子活動,各類主題活動(玩具交易會、與社區老人心連心、虹鹿家庭才藝秀、虹鹿民間遊戲全家玩等等),0~3歲早教菜單式指導活動。如在“與社區老人心連心”系列活動中,我們組織幼兒來到虹橋敬老院關心老人,為老人們帶去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的愛心餅乾、用自己的錢(壓歲錢、賣舊貨的錢、在親子玩具交易會上“賺”來的錢)為老人購買圍巾、手套等日常用品;幼兒還為老人們送上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和老人共同遊戲活動等,給老人們帶去一份濃濃的關愛之情。以家庭為主,幼兒園、社區為輔合作活動有:家長進課堂活動、家長志願者、家長義工隊服務、家長經驗交流與講座、家長沙龍、家教知識比賽等。以社區為主,幼兒園、家庭為輔合作活動有:區域聯動、社區衞生和文明城鎮創建活動等,具體有慈善義賣、中外家庭聯誼會、為爺爺奶奶慶金婚、節約社會環保服裝秀、弄堂七子游戲、親子運動會、文明儲蓄踐行活動等。

四、主要成效

1、推動了我園和諧校園創建各項工作的開展。

通過幼兒園、社區、家庭之間的融合互動,和諧共建,我們積極利用各種家庭、社區資源,加強了學校自身建設,擴大了教育空間,形成了教育合力。幼兒園團結向上的良好形象也得到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進一步推動了我園和諧校園創建工作的開展。兩年來,幼兒園先後獲得區文明單位、區文明示範崗、三八紅旗集體等稱號;還被評為市“十一五”家庭教育實驗研究基地、區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區對口聯動互進單位帶教園,區骨幹教師柔性流動輸出單位,市托幼協會、華師大等見習基地;在 08年6月區辦學督導中,被評為A級一等。

2、優化了虹橋鎮和諧大教育環境。

虹橋鎮相繼參加了“國家安全文明城鎮”、“上海市文明衞生城鎮”的創建,幼兒園作為社區成員之一,組織幼兒、家長、老師共同參與虹橋鎮社區“金秋閔行”、“文明儲蓄”、“中外家庭聯誼會”等主題活動,併成為了“社區安全教育基地”,接受了世界衞生組織的安全檢查。幼兒園與社區、家庭呈現出良好的互動局面,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離的新型關係,真正達到了資源共享、和諧發展的新局面,為全面育人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條件和氛圍。

3、更新內化了家長教育觀念。

家長們通過全程參與幼兒園主題活動,對新課程有了全面、細緻的認識和了解,使家長的教育觀念能及時更新並內化,從而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幼兒園的教育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成為了我園“家長志願者”隊伍中的一員,參與幼兒園、社區教育實踐活動的家長志願者比例從原先的不到10%上升至50%以上,由此表明家長的教育觀念已得到了明顯的更新與提高。

4、開發拓展了園本課程資源。

幼兒園與社區、家長志願者的系列互動實踐,拓展了幼兒園的課程內容,開發了豐富的園本課程,使幼兒園的。課程資源開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由“關愛盲童”等產生的系列教育實踐活動已成為我園課程資源的一大亮點;家長志願者定期參與幼兒園的管理、教學、演出等活動也成為我園課程實踐的.一大特色。

4、促進了幼兒社會性行為的發展。

從對我園大班畢業的73名幼兒跟蹤調查中發現:由於他們在幼兒園時經常參與一系列社區實踐活動,在經歷了一學期的國小生活後,家長和現在所在學校的老師們普遍反映:這些孩子在社會認知、社會情感、與人合作、性格開朗等方面都明顯優於其他同齡幼兒。總之,幼兒園與社區、家庭的融合互動已經成為幼兒園和諧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是社會和諧發展對幼兒園提出的要求,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之一。

20xx年11月3日,國務院總理温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政策措施中指出,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辦好學前教育,關係億萬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千家萬户的切身利益,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必須充分認識發展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建立覆蓋城鄉、佈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可見幼兒教育是涵蓋幼兒園、家庭,社區三個基本單位的一項社會公共事業。

幼兒園協作共同體方案6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局“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相關精神,進一步發揮城市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實現城鄉教育的均衡化,促進我園與建德壽昌中心幼兒園等4所幼兒園結為城鄉教育共同體的工作中,努力探索城鄉互動、共同參與的合作管理機制,拓寬新的渠道,採取新的措施,擴大結對幫扶工作的成果。

二、情況分析

在上學期在結對幫扶過程中,兩地教師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一方面注重讓城市教師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技能傳遞給鄉鎮教師,另一方面也注重讓城市教師學習鄉鎮教師那種不怕清貧、愛崗敬業、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幼兒園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努力,在繼續抓好常規工作的同時,開展有特色的互動活動,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師資交流活動”,並將交流活動日誌記錄在互助共同體博客中,使城鄉互助共同體幼兒園的各項工作有新的成效,促使兩園教師的共同成長。在學期末年度考核中幼兒園的互助考核一等獎。在這學期中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合作交流、共享雙贏”為主旨,為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三、目標與措施

(一)充分發揮輻射作用,擴大園際之間、教師之間的交流層面,開展廣泛的互動交流活動。

1、繼續完善安幼城鄉互助體博客,定期上傳各教育信息,互相學習交流、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增加兩園教師答疑解惑欄目,建立園際間的互訪與合作。在幼兒園網站做好互助共同體博客的鏈接。

2、繼續以網絡教研的形式進行教學研討。互相取長補短,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3、結合建德壽昌幼兒園發展需求,開展科研交流活動,共同探討課題研究。

4、跟班學習,主要內容是一日活動流程,教學活動觀摩以及其他教育教學內容的交流等等,重點將安幼藝術特色工作之一——各個班級特色亮點與互助體幼兒園進行分享與交流。

5、制定“互助共同體輔導員工作手冊”規範結對工作台帳。

6、繼續進行半月“師資交流活動”,探索新的途徑,嘗試對幼兒園的後勤人員或保健人員進行互換。

7、開展班級環境互換活動,通過班級和班級環境創設材料互換,豐富班級環境創設,讓幼兒感受城鄉不同的人文環境。

8、對二級輔導園進行走訪,加強對二級輔導園輔導的個體辦幼兒園的指導。

9、武林幼、麒麟幼:開展師徒結對活動,有針對性地培養骨幹教師,並指導幼兒園開展內容豐富而有成效的教研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區域活動的設計和實施評比工作,通過互相觀摩,促進青年教師成長。

10、指導麒麟幼兒園迎接督導評估工作。

(二)發揮互動網組長園的示範性作用,為各園提供參觀、學習交流的機會,促進各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1、互動網輔導員每週一次前往各園進行日常教育教學輔導工作,下園輔導時間:每週四下午或週五上午,保證下園時間及質量。

2、加強對各園的調研,瞭解各園教研工作的開展,並參與教研活動,指導幫助各園深入教育教學研究活動。邀請各園參加本園的教研活動,參與網上教科研活動。

3、互動網組長一學期走訪網片各園1—2次,聽取意見及需求。

4、每月對各園進行安全檢查,並及時向上級部門進行彙報。

(三)利用教師和幼兒間的活動,增進園際間的感情,促進各園的發展。

1、為城鄉兩所幼兒園小朋友之間的交流搭建平台,如通過植樹節贈送花籽活動,增進友誼與瞭解。

2、在互動網各園的幼兒間進行系列活動,如“幼兒繪畫比賽”等活動,加強園際間幼兒的交流。

幼兒園協作共同體方案7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局20xx年工作意見精神,立足於“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這一工作基礎,從各園情況和教師的實際需要出發,以規範民辦幼兒園辦學行為,提高鄉鎮園及民辦園教師的教育理念,內化教育行為,提高各園的教學管理水平為核心內容,繼續深化鄉鎮聯動、共同參與的合作管理機制,在互助交流實踐中,進一步創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實效,努力在教育資源共享、幼兒園文化共建、教育教學幫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二、情況分析

在上學期和建德的結對幫扶過程中,兩地教師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景成幼互助共同體一方面注重了教師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的傳遞,另一方面也注重了園務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的幫扶指導。和新轉為公辦園的欽堂中心幼兒園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師資交流活動,對欽堂幼的老師在一日活動的有效組織,環境的創設、區域活動的開展等方面進行了指導,使得她們的教育理念有所轉變。上半年針對安華幼創甲給予了檔案、環境創設等方面的指導,安華幼兒園被評為杭州市甲級幼兒園;下半年和民辦園甘長幼兒園分園結對,重點定位在規範辦學行為的指導。經過一年的努力,互助共同體各項工作有新的成效。當然在結對互助過程中,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一些問題:建德的幼兒園的孩子各方面能力較弱,如:語言發展水平等較弱,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都有多欠缺,而且安全意識不夠強,每學期的安全演習不到位;新接手的甘長幼兒園辦學行為不夠規範,因為教師的流動性太大,所以幼兒園對於教師社險的班裏總不能到位;各班幼兒人數偏多,教室空間狹小,幼兒活動場地有限;民辦幼兒園的教師對於環境創設,尤其是主題牆、活動區等的創設理念較差,牆上的東西和主題不相吻合,三表的制定不規範。因此,在這個學期中這些都將作為結對輔導的重點。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繼續圍繞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出台的《關於建設幼教互助共同體示範流動站和輔導員工作室的實施意見》,兩個園區結對輔導員規範使用輔導員工作手冊,將園區的結對輔導工作更規範化。

2、加強對輔導園的教師各類培訓輔導,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繼續有選擇地邀請她們參加一些專題講座、活動展示等,為共同體結對園教師的成長搭建平台。

3、細化分層輔導對象,加大教師培養力度,深化“共同體園際師徒結對”工作。更好的實現師徒之間的交流,一對一地進行交流指導。根據簽訂的師徒結對協議內容切實做好輔導工作。同時開展結對師徒師資交流活動,進行為期一週的“師資交流”活動,讓建德幼兒園結對的老師來杭州進行跟崗式培訓,同時,結對的師徒可以通過QQ、網上交流等形式,加大輔導的範圍。

4、針對民辦園的實際情況,對其開展規範日常管理的指導,從各類計劃的制定、三表的制定以及日常教學活動的有效組織進行輔導,派幼兒園的教研組長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加強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5、充分發揮互助共同體的博客功能,在幼兒園網站做好互助共同體博客的鏈接。及時上傳各類幼兒園環境創設、區域創設及開展、優秀的教學活動等照片和視頻,實現教學資源共享,並讓結對園多多參與,作為一個平台,建立園際間的互訪與合作。

6、進一步規範民辦園的.辦學行為,對照丁級標準,進行逐一自查,並多和孫園長溝通、聯繫。

7、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和督查工作。以安全課題為抓手,紮實鄉鎮園的安全規範管理。將我園制定的各部門安全工作手冊進行下發,並要求鄉鎮園根據實際進行修訂,將安全工作進一步落實。同時繼續建立安全工作檢查制度,對結對園進行常規的安全檢查,同時將根據建德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開展防騙演習,指導教師對幼兒開展自我保護、逃生、報警等的安全教育和演練。

8、開展一次走進建德幼兒園的活動,邀請家委、幼兒共同參與結對活動,進行一些互動交流活動,展示幼兒園父職教育的特色。同時將幼兒園在藝術節上獲獎的作品也帶進建德幼兒園。

9、在互動網各園的幼兒間進行系列活動,和甘長園進行“小眼看杭州”的繪畫比賽,並將幼兒的作品分別在兩所幼兒園進行展示,佈置成畫展,給幼兒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強園際間幼兒的交流。

10、結合建德兩所幼兒園教科研工作實際,指導他們繼續開展經常性的教科研活動,平時增強電話和網絡聯繫,隨時交流信息,詳細記錄;結合互助共同體的市立項課題,和建德結對園開展實際性的操作,規範課題的管理。每學期指導教科研活動一次,加強有針對性的研討活動,使建德幼兒園的教科研活動富有實效,有物化成果。

四、具體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園長、輔導員走訪甘長幼兒園分園,瞭解情況,指導開學工作。

2、與建德兩所幼兒園通過網絡進行交流,瞭解本學期需要輔導的工作重點以及需要幫助解決的難題。

3、下發共同體計劃,召開期初共同體工作會議。

三月份

1、邀請民辦園教師來園參觀環境,並請景成幼的教研組長將環境創設的重點與民辦園教師進行交流,並結對對其在計劃的制定、環境創設等方面進行一對一的指導。

2、邀請民辦園教師參加幼兒園的週五大練兵活動。

3、師徒結對,開展“手拉手”活動。通過QQ和建德的老師進行業務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實現教育教學工作的共同提高。

四月份

1、送教下鄉活動。(建德兩所幼兒園)

2、指導兩所建德結對園開展安全演習活動。(前期的工作在網上進行交流)

3、和大慈巖中心幼兒園進行為期一週的師資交流活動。

4、去甘長幼兒園分園進行週五大練兵,並請該園老師也進行教學活動展示。

五月份

1、發揮共同體博客的優勢,開展網上教研活動。

2、將部門安全工作手冊向建德幼兒園下發,並要求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實施。

六月份

1、開展走進建德幼兒園的活動。

2、和甘長幼兒園分園舉辦“小眼看杭州”繪畫展活動。

3、對甘長幼兒園分園進行“六一”的慰問,並邀請部分幼兒來園參加“六一”慶祝活動。

4、召開期末互動網工作會議,進行總結和綜合評價。

幼兒園協作共同體方案8

近日,泉州市教育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泉州市中國小幼兒園“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通過在全市公辦幼兒園、國小、國中、普通高中等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推行公辦“名優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組建“1+N”的教育共同體(1所名優校+N所學校),採取“一對二”或“一對多”等形式開展教育共同體辦學,創新辦學體制機制,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力度,推動我市基礎教育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一、總體目標

到2025年,形成有泉州特色中國小、幼兒園教育共同體辦學格局,建設100個有特色有影響的優質公辦中國小幼兒園教育共同體,更加發揮教育共同體辦學優勢,全面擴大我市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推動鄉村振興,整體提升我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水平,構建“學在泉州”的教育發展新態勢。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整體規劃與試點先行相結合原則

加強教育共同體辦學的整體設計,遴選條件成熟的中國小校、幼兒園先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逐步增加教育共同體的數量,堅持“一共同體一方案”,成熟一個組建一個,提高教育共同體辦學質量。同時把握好教育共同體辦學擴張的速度、規模。

(二)堅持“輸血再造”與自我提升相結合原則既要注重教育共同體名優校對薄弱校、新建中國小和幼兒園的“輸血再造”,更要注重薄弱、新建中國小校和幼兒園“自我造血”、自我發展能力的培育,最終實現優質基礎上的協同共進。

(三)堅持共同發展  與特色發展相結合原則

通過理念、資源、方法、成果、品牌的共建共享,構建教育共同體發展新格局,同時,凝練符合自身辦學歷史積澱和特色發展的辦學模式、育人方式和實踐路徑,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三、主要舉措

(一)推行“三種模式”

1.領辦型。通過名優校設立分校區、薄弱學校委託名優校管理、新建學校劃歸名優校管理等方式組建。各縣(市、區)要按照地理位置相對集中原則,由名優校牽頭領辦,推動實現資源管理一體化、內部管理一體化、課程教學一體化、教師發展一體化、考核評價一體化。名優校派出至少1-3名學校幹部至新增成員校任職,任職年限不少於2年。

2.“5G+”型。依託互聯網信息技術,鼓勵不同縣(市、區)學校之間、市屬學校與縣(市、區)學校之間廣泛開展“5G+”專遞課堂,深化教育辦學合作,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支持中國小幼兒園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市外優質品牌學校開展遠程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新優質學校。

3.互促型。通過多校協同、區域組團、同學段聯盟、跨學段聯合、多法人組合等方式,發揮各自辦學優勢,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實現共贏。鼓勵倡導將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等納入教育共同體管理,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二)建立“四種機制”

1.建立完善審批機制。堅持屬地管理原則,以縣域為主成立的教育共同體,須經縣域教育主管行政部門批准;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市外優質學校為領銜校創辦教育共同體,須經所在縣域人民政府批准。縣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定期對教育共同體進行評估和評價。市直學校成立的教育共同體需經市教育局審批。

2.優化內部管理機制。完善教育共同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構建更加開放、更加科學的現代學校制度。制定教育共同體辦學章程,明確教育共同體“1”和“N”的權利義務權責,建立以共同願景為核心,以制度體系為框架、以規則程序為紐帶的管理機制。通過各項制度的建立與執行,增強教育共同體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3.建立規範發展機制。嚴禁教育共同體內通過“掐尖”方式違規招生,嚴禁教育共同體違規跨區域招生。教育共同體內各成員校應按規定做好學籍管理工作,嚴禁以各種形式借讀、掛學籍跨校就讀。教育共同體辦學選址,不能與任何小區捆綁,不能與任何房地產掛鈎。禁止以房地產開發商命名學校,杜絕與商業利益掛鈎。教育共同體成員校命名要堅持名實相符、準確規範,體現辦學理念,突出內涵特色,避免單一貼標籤。

4.建立績效評估機制。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要制訂教育共同體辦學考核指標體系,突出“增值評價”,整體評價辦學情況,重點考查優質資源增量與校際差距縮小情況以及每所學校學生進步、教師成長、學校持續發展情況。鼓勵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績效評價,將學生、家長與人民羣眾滿意度,作為檢驗教育共同體辦學成效的重要標尺。市直學校由市教育局負責評估。

(三)推進“五大發展”

1.資源建設共享發展。實行教育共同體內學校備課、評課、教研、學科教案、多媒體課件、優秀課例、模擬題庫、教師論壇、學生活動等優質資源的共享。名優校依託“互聯網+”積極打造教育共同體資源共享平台,探索教學資源開發模式與路徑,集中優秀教師開發優質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設計、微課、教學案例、教學錄像、試題庫等。成員校通過參與“5G+”專遞課堂等,探索校際資源共享新模式。統籌利用教育共同體內各類教學場地資源,建立文體場館、圖書館、實驗室等場地資源和儀器設備的共享共用機制,整體提升德智體美勞水平。

2.課程教學共研發展。結合教育共同體特點和地域特色,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基礎上,統籌教育共同體內課程規劃,開發課程資源,完善課程體系,豐富課程供給,打造特色化、多樣化、優質化教育共同體學校課程羣。名優校聚焦作業設計、考試命題、質量監測等教學熱點難點問題,建立完善教育共同體教研機制,以項目合作方式接納成員校教師參與教科研,由名優校骨幹教師協助成員校開展富有針對性研究,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診斷監控機制,制定各學科質量保障制度,指導並督促各校學科教育。加強教學經驗交流,提升教育共同體內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教師發展水平、學生髮展水平。

3.文化內涵共融發展。強化教育共同體內部文化共培共進,充分發揮教育共同體的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以文化引領各教育共同體學校“和而不同”發展。通過資源共享、活動共建、質量共評,助推文化共融相生。名優校要在尊重各成員校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凝練核心價值,豐厚文化內涵,培育積極向上的教育共同體文化,推動各成員校在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特色發展,彰顯教育共同體辦學優勢。梳理“一訓三風”,以校標、校徽、校旗、校歌、校服等為載體,凝聚共識,加強教育共同體文化交融,形成既互相借鑑又各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成員校要集中專業力量加強內涵建設,凝聚發展共識,共謀發展願景,發掘培育辦學特色,打造“亮點工程”,豐富自身辦學文化內涵,培育向善向上、和諧奮進的學校發展文化,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品質提升。

4.教師管理共建發展。強化教育共同體內部師資共享共建,推動建立“統籌管理、互派師資、共同發展”的人員管理使用模式。強化師資共育,推進名優校通過設置骨幹名師和校長工作室(坊)等方式組建校長教師發展共同體,高位引領帶動成員校師資共同成長。名優校要強化統籌管理、多元評價,推進在教育共同體內試行師資柔性統籌管理,優化教師考核評價,成員校根據名優校的教師評價體系,形成適應本校實際、符合教師發展規律的多元教師評價體系,教育共同體建立師資定期交流制度,名優校根據教育教學需求,統籌設置安排教育共同體師資交流計劃,確保交流比例不低於省定要求,沒有農村校或薄弱校工作經歷或者在本校工作六年以上的骨幹教師優先流動,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向參與交流的骨幹教師傾斜,鼓勵各校預留部分的中、高級崗位,優先用於評聘參與交流的骨幹教師。探索深度融合,在條件成熟的教育共同體內試行管理團隊雙向交叉任職、互派教研團隊,通過團隊融合,推進教育共同體內各校辦學水平、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5.學生聯動共生髮展。開展校際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欣賞、互相評價、互相促進的幫學共同體,最終實現共同成長的目的。由名優校牽頭成立學生成長指導聯盟,結合成長規律和學段目標,協商制定學生培育計劃,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定期開展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涵蓋學習、文化、生活等多領域多主題。針對學生聯動過程中的發展問題,由成員校輪值舉行學生交流論壇、社團活動、聯賽聯誼,提供展示平台,助推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