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七年級生物《直腸形狀》重點考點歸納

校園1.93W

當進行肛管直腸鏡檢查時,須注意這兩個彎曲,以免損傷腸壁,此外,直腸還有左、右方向的側曲,極不恆定。

七年級生物《直腸形狀》重點考點歸納

1.位置與形態直腸位於盆腔後部,上平第3骶椎高度接乙狀結腸,向下穿盆膈延續為肛管。據統計,成人的直腸平均長11.7cm,其下份腸腔明顯膨大稱直腸壺腹。直腸並不直, 在矢狀面上有兩個彎曲,上部的彎曲與骶骨曲度一致,稱骶曲;在下部繞尾骨尖的彎曲,稱會陰曲。在冠狀面直腸尚有左、右、左側的彎曲,但不恆定。在作直腸或乙狀結腸鏡檢查時,應注意這些彎曲,緩慢推進,以免損傷腸壁。

2.毗鄰直腸的後面借疏鬆結締組織與骶、尾骨和梨狀肌鄰接,在疏鬆結締組織內除骶正中血管、骶外側血管、骶靜脈叢外,還有出骶前孔的`骶、尾神經前支,骶交感於及奇神 經節等。直腸前面的毗鄰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在男性,直腸上部隔直腸膀聯陷凹與膀胱底上部和精囊相鄰,如直腸膀胱陷凹中有炎性液體,常用直腸指檢以幫助診斷,有時可穿刺或切開直腸前壁進行引流。直腸下部借直腸膀胱隔與膀胱底下部、前列腺、精囊、輸精管壺腹及輸尿管盆部相鄰。在女性,直腸上部隔直腸子宮陷凹與子宮及陰道穹後部相鄰,故借直腸指檢可瞭解分娩過程中子宮頸擴大的程度。直腸下部借直腸陰道隔 與陰道後壁相鄰。直腸兩側的上部為腹膜形成的直腸旁窩,兩側的下部與盆叢,直腸上動、靜脈的分支,直腸側韌帶及肛提肌等鄰貼。

3.內面觀直腸腔內由粘膜和環行平滑肌形成的半月形橫向皺壁,稱直腸橫襞,一般有三條:上直腸橫襞位於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附近的左側壁,距肛門約13cm;中直腸橫襞最大且恆定,居直腸右前壁,相當於腹膜返折線的高度, 距肛門約11cm,此橫襞具有定位意義;下直腸橫襞多位於左側壁,距肛門8cm。在進行腸腔內器械檢查時,也要注意這些橫壁,以免傷及。

4.血管、淋巴及神經直腸由直腸上動脈、直腸下動脈及骶正中動脈分佈,彼此間有吻合。直腸上動脈為腸繫膜下動脈的直接延續,行於乙狀結腸繫膜根內,經骶骨岬左前方下降至第3骶椎高度分為左、右兩支,由直腸後面繞至兩側下行,分支前與乙狀結腸動脈之間有吻合,分佈於直腸。直腸下動脈多起自髂內動脈前幹,經直腸側韌帶進入直腸下部,主要分佈於直腸。骶正中動脈有分支經直腸後面分佈於直腸後壁。上述各動脈皆有同名靜脈伴行,在直腸肌層和粘膜下層內,吻合成豐富的靜脈叢。直腸的淋巴多伴隨相應的血管迴流,直腸上部的淋巴管沿直腸上血管引流,向上注入腸繫膜下淋巴結。直腸下部的淋巴管向兩側沿直腸下血管注入髂內淋巴結;部分淋巴管向後注入骶淋巴結;部分淋巴管穿肛提肌至坐骨直腸窩。直腸與肛管的淋巴管通過吻合支彼此相通,淋巴道轉移是直腸癌主要的擴散途徑,手術要求徹底清除。

總結:直腸的神經為內臟神經分佈,交感神經發自腸繫膜下叢和盆叢;副交感神經發自盆內臟神經,經盆叢、直腸下叢沿直腸側韌帶分佈於直腸。與排便反射有關的傳入纖維,也由盆內臟神經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