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大綱

校園2.32W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蘇軾所作,是豪放派宋詞的代表作,詞的主旋律感情激盪,氣勢雄壯。下面一起來看看這首詩的教案範文吧!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大綱

  一、 導入

古人云:仁者愛山,智者樂水。古代的文人雅士常投身自然,抒發情懷,被貶黃州的蘇東坡曾夜遊赤壁,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赤壁賦》,當他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磯,感慨萬千,高唱大江東去,書寫了一曲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今天我們來學習這首詞,共同來感悟東坡居士的複雜情感。

  二、 簡介宋詞,整體感知

1、詞,又叫“曲子詞”(曲詞、曲子) “詩餘”、“長短句”、興起於隋唐,發展於五代,全盛行於兩宋。因其美妙的韻律與優美的意境深受讀者的青睞。

2、詞有詞牌,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其字數、句數和格律都有不同的規定,如“念奴嬌”是詞牌。【念奴,唐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女。音調高亢悦耳,據説玄宗喜歡聽她演唱。此詞牌為紀念她而創立。】

因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寫詞叫“填詞”,即按詞牌的格式把詞填進去。如“赤壁懷古”即題目,點明詞的有關內容.

  三、 瞭解背景

1、韓愈説:“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學是時代的反映,倘若鑑賞詩詞離開了寫作背景來解讀,便成了“無源之水, 無本之木”。我們請一位同學來介紹寫作背景

2、寫作背景:

蘇軾二十歲中進士,力圖有所作為,但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寫詩諷刺,於是有人蒐集蘇軾對新政不滿的詩句,彈劾蘇軾,致其入獄。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獄——“烏台詩案”。蘇軾被捕入獄,歷時五個月,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1082年,蘇軾47歲,在心情極其複雜的情況下,他遊赤壁時寫下了這首詞。

  四、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領悟美感,並思考如下問題:

(1)思考:題為“赤壁懷古”,本首詞描繪了那些赤壁景觀,這些景物有何特點?

明確:這首詞描繪了赤壁江水,故壘、亂石、驚濤、浪花的壯闊意境,寫出了赤壁氣勢宏大、險奇壯闊的特點

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這兩句歷來被人們稱道,是傳頌千古的名句,有誰説説它的好處在哪裏?

答: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由江水而歲月。形象生動傳神。

3、“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三句點明瞭什麼?

明確:點明瞭懷古的地點,時間,人物,事件。借舊時營壘的遺蹟,表明這裏曾是千軍萬馬的大戰場

4、討論:詞的上片,你認為哪幾個詞用得好,為什麼

明確:“穿”、“拍”、“卷”三個動詞用得好,因為這些詞語生動準確的描摹出赤壁山勢之險要高峻,水勢之洶湧澎湃。

5、思考:錦繡河山必然產生、哺育和吸引無數的英雄人物,而三國時期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在諸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為何要選擇周瑜作為歌詠的對象?你認為周瑜的身上體現了那些美的特質與人生價值?

明確:因為周瑜婚姻美滿,英俊瀟灑,少年得志,功成名就。在作者心中周瑜是一位躊躇滿志、叱吒風雲的儒將,在周瑜身上寄託着作者的人生理想。

6、思考:你認為哪幾個詞語寫出了周瑜的儒將風度與指揮才能?為什麼?

明確:“談笑間”生動的寫出了周瑜指揮若定、從容不迫的儒將風度,“灰飛煙滅”形象的寫出了強大敵人在周瑜面前不堪一擊的'情景。

  五、默讀探究,分析情感

讀詩如品茶,只有用心去咀嚼,才能品出其中的真味,接下來請同學們再默讀這首詞,去體會詞人的內心情感。

1、思考:離開朝廷被貶為黃州的作者面對滾滾東去的長江水,站在滄桑的赤壁磯前,會產生哪些情懷?

明確:47歲的蘇東坡此時不但毫無建樹,反而被貶黃州,面對此景,懷古思今,自然引發年歲漸老,功業未成的人生感傷。

2、整首詞除了表達作者壯志難酬的感慨,還有無其他情感?你認為該首詞的感情基調是什麼?

明確:蘇軾是一位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響的文人,思想情感是複雜的,既有儒家“濟蒼生、報效國家”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又有道家、佛家“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思想。這首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既激起了他的豪邁奮發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所以蘇軾在時空交織的宏大背景上抒發了人生失意的幽憤和惆悵,“酒酒入江,以酒祭月”的豪舉又表現了作者在理想與現實巨大反差的痛苦之中解脱出來,把萬古愁懷隨江而去,從而體現了詩人超脱與曠達的胸懷。所以豪放曠達是這首詞的感情基調。

3、討論:蘇軾所遊的是湖北黃州赤壁,而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發生地是在湖北蒲pu3圻qi2,那麼蘇軾知不足道他所見的赤壁並非真正歷史的赤壁?如果他知道,為何還要這樣感慨?

答:從上片的“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一句可以看出,蘇軾知道這並非歷史上的赤壁,至少他對此有懷疑,但文學與歷史畢竟不同,文學的真實不等於歷史的真實,當他站在波濤洶湧的長江邊,感受到天地的浩大與自身的渺小,在聯想到當時的處境,已經情難自己,故此以景為依託,詠史抒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