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春愁讀後感

校園1.55W

少年是寫詩的人

春愁讀後感

常聽人説,少女情懷總是詩,就疑問,那少年是什麼呢?

未幾,便想到了少年就是那個寫詩的人呀!

《水樣的春愁》和《初戀》,就是這樣兩篇男子用極細膩又極朦朧的筆觸描寫情竇初開少年的情懷的名章。我想凡是讀到過這兩篇文章的女生都不得不歎服男子的心思是可以極盡細膩,即盡婉轉的。(榮幸的是,在我的高中寫作文最細膩的三個人都是男生)

兩篇文章同樣描寫心思細膩的少年在初次面對愛情時的那種卑微的心情,而我在與女生交談時不經意間得知這種卑微的心理女生也是有的。有趣的是郁達夫那牽着趙姑娘的手的水樣的一夜發生在14歲,而周作人先生的初戀也是在14歲。

《初戀》雖不是周作人最富盛名的篇章,但這篇短章卻有着令人過目難忘的魅力。她的情緒是淡淡的,就連作者也只是説“大約是戀慕”。然而這也是難得的初慕之情,是以後不會再有的萌動。但作者也説“她如果真是流落做了,我必定去救她出來”,只這一句可以品一輩子。

“‘楊家的三姑娘患霍亂死了。’

我那時也很覺得不快,想象她的悲慘的`死相,但同時卻又似乎很是安靜,彷彿心裏有一塊大石頭已經放下了。”

對於作者來説,這意味着一段戀情的終結,説是“石頭落地”,其實是不再思念,不再幻想了。然而讀到這裏,不知為何我卻覺得那種淡淡的情緒更濃了。

有趣的是,郁達夫大膽的“自我表現”,頹廢、病態的心裏描寫,並不能被中國的道學家所接納的。第一個站出來為郁達夫的小説進行正面評論的就是周作人,他認為“《沉淪》中雖然有猥褻的分子而無不道德的性質”,因此,他認為《沉淪》是一件藝術品。

郁達夫在寫《水樣的春愁》時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了,然而崇尚文章需有自敍性的他卻用異常清晰的口吻,為我們娓娓道來了這樣一段如歌的戀情。一句“蕉葉似地重重包裹着的我這一顆無邪的心”使我自然想到了黃景仁的著名詩篇綺懷中的名句 “婉轉心傷剝後蕉”,只不過黃景仁的心是在滄海桑田後像被剝離的破碎蕉葉,而“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的少年郁達夫的心則是像被厚厚蕉葉層層包裹着一樣,雖然渴望愛情,卻又逃避,不敢勇敢的去面對。這也是許多少年的憂愁吧!

那個“以為成日地和女孩子們混在一道,是讀書人的大恥,是沒出息的行為”,那個“對我微笑一下,點一點頭,但在我卻感得同犯了大罪被人發覺了的樣子,和她見面一次,馬上要變得頭昏耳熱,胸腔裏的一顆心突突地總有半個鐘頭好跳”,那個“聽了他的這一句密語,立時就漲紅了臉,喘急了氣,囁嚅着説不出一句話來回答他,盡在拼命的搖頭”的少年,我們是多麼的熟悉呀!他就好像活在我們身邊,活在我們心裏。青澀的少年的心是不分時代的。青澀的心裏都有一個“趙姑娘”的存在。

有時會替他着急。有時又覺得好笑,原來郁達夫這樣一個情種也有清純年華呀!

然而當那個水樣的夜晚突然降臨時,在水樣的月光下,在水樣的情緒包圍下,兩個人就靜靜的執手相看,“今晚上你在喝酒?”“是的,是在學堂裏喝的。”看似平淡無奇的對話中卻又勝過萬語千言,”明天你就要上杭州去考中學去麼?”“噯,是的,明朝坐快班 船去。”看似淡然無物的言語裏卻又彷彿能夠曲徑通幽。水樣的沉默背後,是水樣的愛戀。

一切就這樣戛然而止,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震撼,深深的感動,被愛情的美麗,被少年的矜持,被這份水樣的春愁。

標籤:讀後感 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