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中庸讀後感

校園2.54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庸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中庸讀後感

中庸讀後感1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與《大學》同屬於《禮記》,都是儒家經典的組成部分。關於《中庸》的作者,司馬遷、鄭玄、程頤、朱熹等人都認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時候被學者程頤、朱熹從《禮記》中抽出來,和孔子的《論語》、孟子的《孟子》、曾參的《大學》合稱為“四書”,成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必讀書目,可見它們作為儒家經典的組成部分價值獨特,影響深遠。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因此我在讀中庸的時候同時參考了一些學者的註釋和評論,並查閲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

關於“中庸”,程頤説:“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敍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

中庸的“中”,即中正、適當、合宜、正確,系與偏頗和“兩端”相對而言;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義;”中“”庸“合稱,即中道之實用、中道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義。程頤説”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這三層含義相互關聯,構成了中庸一詞的字面意義。

事實上,所謂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質達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論與方法。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質以達到太平和合的理論和方法包括其主題思想、理論基礎、具體內容、檢驗標準、知行方法、重要途徑等方面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則集中反映在儒家鉅作《中庸》中。

在許多人如今的理解中,”中庸“即”平庸、折中“等類似意思,這是現代人對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錯,中庸的確有”平庸、折中、調和“的含意,但這些絕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則《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後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為經典了。在儒家看來”中庸“不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證基礎上的一種倫理道德觀,同時也是一種思想方法。作為具有具體內容的儒家倫理道德觀,”中庸“由孔子首創,再經過後來的儒家,特別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實發展,終於成為一套儒家的處世規範。如果單純從”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説也部分繼承了當時認為的”中庸“思想發展演變而來的。

《中庸》一文以”天人合一“這一思想為其理論基礎,通過反覆強調內外的關係闡明中庸之道的。《中庸》中説:”忠恕違道不遠“,”忠“也就是要存養省察內心之”中“,”恕“則是要長而為解在道德行為的”中道“,《中庸》認為道德修養首先要從人所不見的”慎獨“工夫做起,”內省不疚,無惡於志“,達到內心的”誠“即含而未發的”中“,由此出發,就能”微之顯“,”闇然而彰“,漸漸外化為行動上的”中道“。內心的”中“與外部行為的”中道“統一,《中庸》稱之為”合內外之道“,”致中和“不僅能使君臣父子各處其位,而且可以參天地之造化,使天地萬物各得其所。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

在《中庸》一文中,雖然其主題思想在當時以至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被很全面地理解,但其自身充分體現出了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即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書中説”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中庸》一文在極力推崇”中庸“思想之時,也看到了中庸之難行。中庸之道,非常難行,過與不及都會偏離中庸。君子能適中,故其為真中庸;小人不能適中,而自以為中,故實為反中庸。知者、賢者以中庸為平凡而不屑知,不屑行;愚者、不肖者,則又不及知,不能行。所以”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這些都説明了”中庸“之難行。

在《中庸》全文中很多地方都體現了對於孔子中庸之道的讚美。曾言仲尼遠宗堯舜,近法文武;上法天,廠法地,故其道廣大如天地,悠久如四時,光明如日月。具備聖、仁、義、禮、知五德。足以有臨、有容、打執、有敬、有別。言其大,則淵博如天;言其深,則淵泉如淵;言其用,見而民莫不敬,行而民莫不悦。是以聲名揚溢於中國,施及蠻貊,其德可以配天。次言仲尼之教至高至善。它”淡而不厭,簡而文,温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能行”不言之教“,”無為而治“。不待責罰而民白化,以致”篤恭而天下平“之盛。其化民,直如上天之化育萬物,達到無聲無臭的崇高境界。

《中庸》對孔子”過猶不及“的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闡發中和之為用。認為不偏不倚是衡量一切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也論述了達到中庸之道的條什和方法,”始合而開,其開也有漸。末後開而複合,其合也有漸。“結構嚴密,體例完整,是一篇邏輯嚴密,表達儒家哲學思想的論文。

中庸有兩種,自然界的中庸是絕對的,人事的中庸則是相對的;在倫理中觀上,人的一切行為都有過度、不及和適度三種狀態。過度和不及都是惡行的特徵,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徵和道德的標準,美德是一種適中,是以居間者為目的。有的哲學家把這種中庸原則運用於政治國家學説,認為由中等階級治理的國家最好,因為擁有適度的財產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則。最不會逃避治國的工作或擁有過分的野心。是國家最安穩的公民階級,中等階級的公民組成的城邦。是結構個最好的和組織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中庸講的是人之根本,強調做人的藝術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讓各種各樣的人去掉差異而只取共同,即讓眾人都覺得恰到好處,關鍵要在無我的前提下講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極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對權威觀點的挑戰,既達到了陳述自己觀點的目的,同時又將對人的尊重推向極致,使眾人都覺得恰到好處,易於接受。

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輕狂,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對待一切,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會一昧悲觀,也不會盲目樂觀,從容地面對生活,對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計較平常得失榮辱。我們或許做不成大事業,只能從平凡的實在中討生活。可是隻要把這些實在的小事做好了,於實在中獲得小小的樂趣,又何嘗不是《中庸》給現在的我們帶來的一些思考呢?

中庸説來簡單,實際上我們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的言行舉止往往失之偏頗。過於追求物質,或者過於理想主義,都一樣,過猶不及。特別是在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社會,達到”至誠“則就更加不易。人有很多弱點,人類的慾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那種謹慎的對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對大家聽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懼,不敢怠慢。這是一種凡事都謹小慎微的態度,對待每一個細枝末節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話很流行;細節決定成敗。許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質,往往不能做到處處小心謹慎,不能從頭到尾保持一顆平常心,他們常常在事情的最後關頭因為某一個細節沒有注意到而功虧一簣。

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我對於為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一定能受用終身。

中庸讀後感2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組織了對傳統文化《論語》的學習,現在又組織學習了《大學中庸》,通過這兩次學習,使我不僅體會到了古典文化的經典和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我自身的指導意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是《大學》的經述,也是這本書的總領,揭示了大學的宗旨。看完這部分,使我懂得學習和工作都要有安靜和平的心智,這樣才能神思安穩,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思慮周詳問題,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規律。這對於在法院工作的我來説非常重要,在開庭之前要認真閲讀每一本案卷,做好開庭前的準備工作,在庭審中抓住庭審過程的爭議焦點,圍繞爭議焦點調查和審理案件,但是實踐中,一般當事人大都缺乏出庭經驗和技巧,在庭審時提不出觀點,抓不住重點,找不到焦點,而是採取平鋪直敍的方法或是想到哪裏就説到哪裏的方法。這就需要法官有安靜和平的心智,神思安穩,思慮周詳問題,以平等寬容的心態注意觀察當事人的心緒,體察當事人的心態,揣摩當事人的心理,以便及時準確地“對症下藥”,找準妥善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及時化解糾葛。相反如果內心急躁,就很難去認真全面的思考案件。

讀《大學》的另一個深刻感受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內心的中正,就是謹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外界所左右,不受個人感情所支配,公平裁判,沒有偏私。在具體審判訴訟案件過程中,要客觀、中立,與各方當事人保持同等的距離,不偏不倚,以事實為根據、法律為準繩,公正地裁判,公平地保護訴訟各方合法的實體權益和訴訟權益。作為糾紛訴訟的終極解決者,必須保持嚴格中立的立場,本身不能代表任何意志和利益,只能通過依法確認的事實,根據法律規定的準則和對法理精神正確的理解,公允地確定哪些利益當受排斥,哪些利益應予保護,使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受到同等尊重、獲得同等的法律保護。

讀完《中庸》,令我感觸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類世界最重要的是人與人間的和諧共處”,這雖為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方法,但是這種為人處世的方法運用到我們法官的審判案件中就是和諧裁判,調解結案。享有東方經驗美譽的調解制度,就是強調“和”的效果,也是解決糾紛的最佳結案方式。目前較普遍的“大調解”機制的建立,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和為貴”、“息訟止爭”的優良傳統。“和”並不是要回避矛盾,而是要通過分析當事人心理,注重釋明法律,查清案件事實,講究方式方法,進行細緻入微的法律分析和事實分析,使當事人勝敗皆服。通過調解,不僅合理解決了矛盾糾紛,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影響社會和諧,而且理順了當事人的情緒,緩和、化解了相互之間的對抗與衝突,達到了化干戈為玉帛、重建和諧關係的效果。

中庸讀後感3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貴族擁有一張出色的檀木做的弓,用這張弓射箭又遠又準,他非常珍惜這張弓.

有一次,這個人仔細觀察他的弓,他想:這弓雖然好,但還是有些笨重,外觀也無特色,要是請藝術家在弓上雕一些圖畫就好了.於是,他請了一位手藝人在弓上刻了一幅完整的行獵圖。當他欣喜地拉緊這張自認為完美無比的弓時,弓“咔”地一聲斷了……

我們總在追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方面好不行,得全面發展,什麼都好才叫好;一個人説好不叫好,非得博得眾人的交口稱讚,沒人能挑出毛病,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這才是心中完美的境界,只有這樣心裏才舒服,人生才輝煌。否則,必將孜孜以求,殫精竭慮,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但世上有幾人能達到這種完美?於是造就了眾多痴男怨女,對着鏡中花水中月,終日愁眉緊鎖,抱怨命運不公。達到的又怎樣呢?終不過是“咔”的一聲,一切歸於虛空。追求精美沒有錯,錯得是沒有把握好度,過分追求外觀,反而忽略了功用。殊不知,弓是用來射箭的,只要把箭射得又快又準就好了,要那麼花哨有什麼用呢?

曾幾何時,我也是這樣追求完美的。總想保持最好的狀態,各方面都出色,讓所有人都説好。於是累人累心,終日提心吊膽,卻難免顧此失彼。無論做到怎樣,總有人説不好,為了別人的眼光奔波勞碌,卻失掉了本心。驀然回首,才知原來是掉進了完美的華麗陷阱。

花美半開,酒好微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可謂千古良訓,但有幾人參透其中深意?我們從懂事開始,就被教育要有理想,有追求,但是我們要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偶遇一篇關於“中庸之道“的點評,頓覺醍醐灌頂。

關於中庸原理,散見儒家論述,並不完全集中在子思傳作的`《中庸》章句。中庸之道的要旨大體上可從下面四句綱領性口訣去領會:"允執厥中";"過猶不及";"和而不同";"所貴者權"是也。

允執其中——

中庸之道者,“用中為常道也”。《禮記》解釋中庸為“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論語.堯曰》稱中庸要“允執其中”,道統之傳,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虞書.大禹謨》)者,舜之所以授禹也也。是謂堯、舜、禹三位傳説中的聖王,都以中庸之道為傳世之寶,授受之際,叮嚀告誡也。

所謂“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兩端”是指矛盾對立的兩極,只認識或者把握其中的任何一極,都將失諸片面,必須“叩其兩端”,從兩端中作出優化選擇,即求中是也。這就是説,在一個命題涵蓋範疇的極端情況之間,總可以找到一個“發而中節”,契合事物本質特徵,整體效果最佳,各方接受程度最高,恰到好處的優化解答,這就是中。“

過猶不及——

《論語.先進》中記載着孔子和子貢的談話。子貢問老師,子張和子夏誰優勝?孔子説子張顯得過頭,子夏有些趕不上。子貢就説是不是子張強一些,孔子的答覆是“過猶不及”。

過頭和不及是事物的兩種極端化傾向,或者説兩種錯誤傾向,孔子認為都不足取。譬如説,為人之道既不可好高騖遠,也不應自暴自棄;既要追求理想,又須面對現實。孔子主張凡事有度,抑其過,引其不及,歸中道也。

人世一切失誤,其實無一不是“過”或“不及”的後果,教訓例子俯拾即是。萬物之靈之高明,在於透過萬花筒般的無數表象,悟出一個“無過無不及”的優化求中道理,並進而掌握這個優化求中的主要途徑,方能落實求中的具體措施。“

和而不同——

什麼是人際關係範疇優化求中的根本途徑?一言蔽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也。

“和”與“同”,在漢語中可以是同義詞,但在這裏是有區別的。事物通過變革達到實質上的統一或調諧狀態,叫做“和”;掩蓋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齊一致,謂之“同”。

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

“和而不同”要求常懷兼容精神,像拉丁文“寬容”一詞“Tolerare”原義那樣: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或就是現代民主社會人們常説的一句口頭禪:“我不贊成你的話,但是我要誓死捍衞你説話的權力。”(伏爾泰)“

所貴者權(君子時中)——

“情況在不斷地變化”。中庸之道要求通權達變,因時、因地、因體制宜行事;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富於靈活性,與時俱進的決策之道。

“中無定體,隨時而在”。無過無不及的中,得之不易,但不會一成不變,隨情況變化而隨時變化。孔子説“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而無忌憚也。”(《中庸章句》)“時中”,就是因應不同時機,揆情度勢以求中。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茲(原文有金字旁,音zi)基(田器也),不如待時。”(《孟子.公孫丑上》)“

完美不是陷阱,人們誤入歧途只因會錯了意。“中則正,滿則覆,虛則欹。”過滿則溢,水至清則無魚。允執厥中才是完美之道,世間萬物自有其紋理,順其自然才能如“庖丁解牛“般遊刃有餘,自得其樂。一味求好求滿,必將過猶不及。

要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因為沒有人能替自己做決定,做判斷。自己的觀點再卑微,總有可取之處。在此基礎上去偽存真,得到的才是自己的東西。不做同而不和,不求甚解的小人。要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人們看問題總有不同的視角,不同才是創新的源泉。即使錯了,又能怎樣?改過就是了,只要態度虔誠,孜孜以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君子審時度勢,相機行事。去不了巴黎,去趟羅馬也不錯,不一樣的路上有不一樣的動人風景;摘不到太陽,摘顆月亮也不錯,月華如水亦有迷人之處。心境不好,有時只差轉念一想。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然後就接受生活賜予的每一樣東西吧,生活中往往缺少的不是快樂,而是發現快樂的眼睛。

我們追求的不是想象中的天堂,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是自然之道。這自然之道卻是如此撲朔迷離,象震盪的波紋,只有少數的時間待在它的中軸線上,因時因地因勢不同。也許我們應該懷着一顆孩童般的求知之心去對待那頑皮的真理,才既不會灰心喪氣,又不會驕傲自滿。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不安和痛苦是常態,安寧和快樂是軸心。

最後以《評中庸之道》的一段話結尾:建立一種不斷求中的機制(而非一時一事僥倖取勝),具備了自我完善的良性反饋調整能力,就像以理想的“中”為中軸線,那真實決策好比在這根中軸線上下左右圍繞行進的收斂曲線,其偏離和時滯不至於太遠太久,萬變不離其“中”了。

中庸讀後感4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這是中庸中的第一句話,而其含義就是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而其表現的就是天道與人道合一,天性與人性合一,理性與感情合一,鬼神與聖人合一,外內合一。

他的主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現在的我們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樣!但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

中庸讀後感5

關於書名,師父在書中提到了《中庸》名字的三種層次的理解含義,第一種含義是用中。庸解釋為用,就是中的使用方法。第二種解釋為不易。就是不變化,永恆的。也可以理解為絕對真理。第三種解釋為平常。就是“中”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這三種不同的理解會影響我們對《中庸》這本書的理解,不管是講方法論,本體論還是平常修行,我們每個人看書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有的看書為了消遣,有的看書為了漲知識,有的看書為了看而看,有的看書為了實用,有的看書為了提升自己的內在品質……

這三種解釋對我來講,首先我覺得説得都對,其次我看《中庸》的目的是什麼。這一點我是要弄明白的,如果我是因為《中庸》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我必須得看。那這本書我會看得很吃力。以前看書興趣是第一位的,現在看舒適實用是第一位。因為我意識到,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讓我自己可以隨意的去揮霍。我現在選擇看書,就需要滿足兩種條件。讀後感·第一個是要滿足自己的靈魂需求,第二個是要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這裏講的生活需求,就是可以改變我在現實生活當中的狀況。那麼我看《中庸》就一定要自己能用上為主。如果僅從這一點來看的話,《中庸》我的理解就是用中,就是中在生活當中的應用。

能指導我們生活的狀態的,就是日用平常的一些東西,它不會脱離現實單獨存在。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庸》就是日用,平常也未嘗不可。中庸成書於20xx多年前,20xx多年前到現在依舊在日常當中存在的,也就是不易變化的。這三個方面完全可以穿起來看,對我而言是這樣的。

啟予四書裏只有《中庸別講》讀過的次數最少,寫的讀後感的次數也是最少的。

中庸讀後感6

從開始接觸《論語》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頻繁出現,於是漸漸淺嘗了這個易懂卻又高深的詞彙。“中”意為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庸”意為平常,平庸。

《論語》和《中庸》中都講“中庸之道”。在拜讀後,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圓,“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可以説是一種方與圓的完美結合與運用。

記得不久前,我曾對於“鋒芒畢露還是韜光養晦”有過一番思考,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中國古往今來,似乎都在提倡着“韜光養晦”,這樣正迎合了那句“滿招損、謙受益”,人們覺得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一個人本身的素質與修養。但當人們站在如今這個社會的視角上時,卻又突然發現,這樣的思維方式似乎已不再適用。如今,在我看來,這兩種人生態度都是不能完全採納的,取而代之的,當然是“中庸”。記得一段很經典的話:“岳飛鋒芒太露,無法躲過風波亭之劫;李太白鋒芒太露,難以見容於官場,蘇東坡盛名之人,屢遭磨難,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見剖,龜因殼而致死,鸚以饒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貴而招殺,金鐸以聲自毀”。其實,鋒芒太露的結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這,正是一種“中庸之道”。“半開”、“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這是沒有確切的衡量標準的。行事之時,靠的只是每個人心中對中庸的理解與堅守,在那些複雜中,我想,“簡單”的持守才是最難的。

於是,我“引入”了“圓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圓,這是一種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一。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養,能始終做到這一點的人,就絕非等閒之輩。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對於才華的顯露,當然,在這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為聖人,便是在於他一生始終處於這中庸圈內吧!他所擁有幾乎全部優良品質,雖不奪目,但始終不乏光耀。他面對弟子的過人或不及之處,能正確的對待,並不一味發揚長處,而正是忠於“不偏不倚”。面對才華橫溢,不放棄收斂鋒芒;面對勇敢,不放棄畏懼;面對矜莊,不放棄隨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為聖人,就在於此。

中庸帶給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過也無不及,達到最好的狀態,這就是“和”。這樣的一種心態,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對過失,不過分埋怨別人,也不過分自責;面對榮譽,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低調;面對困難,不過分躊躇,也不過分淡定。萬事適中,達到“和諧”的境界,這樣天地萬物會各安其位,正常運行。這是一種大智慧。

《中庸》的深奧讓我無法完全置身於內。我想,如果此生無法精通《中庸》將是我最大的遺憾。萬物持中,這是做人的原則與處世的藝術。無論碰到什麼事,拿出“中庸”,以不變應萬變,這將是一生的財富。

中庸讀後感7

《大學*中庸*孝經》這本書教育意義很深,令我受益匪淺。

書中我最認同的一句話是:“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意是:通過探索瞭解道理,豐富知識,處事的意念誠實,對待事物的態度就客觀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肅好,就能治理好國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們都這樣做,那給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願。

書中我們都應該做到的是:孝子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衰,祭則致其嚴。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時,應當尊敬他們,使父母高興,父母生病時,應當表現出焦慮,他們死後,應當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時要嚴肅,這樣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兩句話,那麼人人都有豐富的知識、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態度,那家族就會興旺起來,國家就會強大起來,那國家之間將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這是多麼美好,希望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中庸讀後感8

獨愛《中庸》,在暑假,又一次的捧起《中庸》,細細研讀。書並不厚,但感悟頗深,下面,讓我來談一談自己的收穫“中庸”是一種存在,是一種天地間人與萬物生存所依附的關係,是時間和空間的完美契合。是包容,也是利用。借天地間的一切,為我所用。《中庸》中句句哲理,值得我細細研讀。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君子之行,自覺自悟自律自警。孔子説:“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無論是通達順遂還是身處困厄乖蹇,一時一刻也不敢懈怠,不敢放縱自己。無論日常事務如何繁雜,都能夠排除外界的干擾,專注於內心的修養,凝神靜修,永遠保持心境平和寧靜,須臾不離道義的原則。固守着,堅持着精心的呵護着,培育着內心的美好道德,使內心迴歸明淨,塑造真實美好的自我。

作為一名山大人,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越是在隱蔽的地方越加小心自礪,不留下愧憾;越是在細微的小事上越是用心盡力,不出現疏漏。因而,在平時生活中,即使在獨處的時候也要恭敬謹慎,心懷戒惕,嚴格自律。細讀《中庸》,漸漸地就明白,人心就是一面鏡子,照的見別人也找的見自己。自己的心鏡照見自己的人性,別人的心境,照見的是你的人品。因此任何事都不可疏忽。

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之道,就想要去遠方,必須先從腳下起步;又宛如要登上高山,必定先從低處出發。面對消逝的歲月,仰望掩埋着先祖業績的廢墟,我們在大路上走來走去,卻總是不知道要去哪裏,從何處做起。我們平庸,因而我們對於美好的未來總是仰望,而不知道如何接近,認為高遠而不可抵達,這正是我們平庸的根本原因。事要一件一件地辦,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老子説:“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仞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是天地間孤獨的旅行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最卑微的事做起,為最廣大的人民服務。“天下之事,制之在始;始不可制,制之在末。”也許這世上有很多是我們不能改變的,所以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從自己做起,從最近處着手,使自己順其自然,一步一步的取得成功。

身在山大,每一天都在成長,每一天都在進步。老子説:“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仞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是天地間孤獨的旅行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廣泛學習,深入探索,周密思考,明辨甄別,忠實奉行。人生也有涯而求之無涯。學習是畢生的事業,時間是永恆的主題。學問之道在於堅持不懈地日積月累別無捷徑。一切的成就都是建立在長期的堅實的積累之上的,不要抱有幻想。沒有相當的積累工夫,幻想着在某一方面做出驚人的成果或是取得突破都是不可能的。蘇軾説:古之立大事業,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撥之志。唯有樹立積土成山,駑馬十駕的治學精神,才有可能求得真知,成就事業。

不偏不倚的立身處世哲學,不折不扣的太平和合境界。獨愛中庸。

中庸讀後感9

《中庸》是我國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該書講述儒家關於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要求人們按照這些道德規範和原則,調節個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頗,無過無不及。“凡是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的做事原則對於指導我們的言行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教育的發展已呈日新月異之勢。教材在不斷更新,每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增加一些與科技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教育思想也在不斷更新,科技創新的新世紀要求培養與時俱進具有創新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必須徹底轉變教育觀念,變以前的“滿堂灌”為現在的啟發式教學;學生的視野在信息化時代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成年人不會的事情他們能駕輕就熟。幾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準備”的重要性,無論言行只要事前準備充分,就會立於不敗之地。作為一個受國家培養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圓滿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唯有“準備”才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無愧於祖國的下一代。

教師的“準備”無非兩個方面,一是思想的準備,二是行動的準備。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生成績的好壞通過一兩次考試便能分出高低,但教育質量的優劣卻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檢驗,融入社會後他(她)能否創新就是檢驗的標準。教師教出一個分數較高的學生比較容易,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卻相對困難。怎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教師的職責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有了這樣的思想認識,行動的準備才有目標和方向。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是教師首要的工作。

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時刻關注外部的教育動向,重視研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探討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怎樣體現;更新知識儲備更是教師工作的重心。教師與學生是一桶水與一碗水之間的關係。教師的知識不僅要寬泛,而且要有深度。農村學校存在既超編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主要原因是教師的知識面太窄,影響了學校的發展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談到深度,我們的教師又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事,如果學生詢問下一個學段或者是科技前沿的相關知識,我們往往會以“我講了你也聽不懂”加以搪塞,這樣的回答對學生的傷害有多深我們思考過嗎?

為了學校的發展,為了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了我們教育教學的遊刃有餘,我們必須制定終身學習計劃,像久旱逢甘雨一樣堅持學習;在新的教育形勢下研究學生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研究學生成長的環境,而且要研究學生的心理,對一班學生按照不同情況進行分類,並依據先進的教育理論和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中庸的思想給了我啟迪,同時也給了我力量。亡羊補牢從現在開始進行知識儲備將成為我工作中的又一追求。

中庸讀後感10

在與敍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之前,我從未真正讀過任何一本古代經典著作。若説對於文言文的學習,那還要追溯到高中時期,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大學裏因為學的是外語專業,所以幾乎從未接觸過“語文”,也就更別提對於古代經典的學習了。

參加工作後認識的第一位語文教研員是一位滿腹經綸的老教師,語言文字功底紮實,對於古代經典名篇可稱得上脱口而出、信手拈來。他曾經給予過我很多鼓勵,我在被那些厚重、温暖的語言深深感動的同時,也曾暗下決心,多多誦讀經典,做一個有文化底藴的教師。而懶惰又懈怠的我,渾渾噩噩間度過了許多年。有時間玩網絡小遊戲,卻沒有精力閲讀經典;有時間和朋友東拉西扯,卻沒有心思讓自己沉浸在一本書中。於是,年華枉度,空餘嗟歎。其間偶爾也曾零星誦讀過些許《大學》《中庸》的名句,如“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終究不成氣候,外加疏於複習鞏固,也大都遺忘了。

淄博趙成峯老師和煙台李霞老師對於經典誦讀的至誠與堅守讓人敬佩,讓人自慚形穢。閲讀其他敍事者的文章,再對比自己膚淺的文字,也時常感到羞愧。他們的文章總能給人真切而又温婉,清新卻又厚重的感覺,而自己寫來寫去,只不過在原地打轉兒,看不見進步與成長。我想,這與缺乏閲讀積累、文字修養與文化底藴有着很大關聯。試想,我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假性努力,如何與他們的求知若渴、筆耕不輟相提並論?成長的心思始終都有,誦讀的意向也算充沛,無奈遲遲不見行動、固步不前。直到開始與敍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似乎再也沒有藉口拖延與狡辯,那就逼着自己去啃這本“難啃的書”。

是的,這本書的確難啃——不光是《大學》《中庸》難啃,就連傅佩榮先生所作的註解對於我來説,也很艱澀。他旁徵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論語》《孟子》《易經》《大學章句集註》等經典著作來進行註解。對於學識淺薄的我來説,每一章節埋頭反覆閲讀,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譯文也讀上三五遍,才能與原文相對應,做出粗淺的理解。

反覆誦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朱熹將《大學》重編為“經一章,傳十章”,其中“經一章”談“三綱領”與“八條目”。三綱領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八條目”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修身”是焦點,位居樞紐角色。修身即是修養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禮儀、禮節與禮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現,其根基在於內心的修煉,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對於教師來説,如何才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與正其身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對於教師來説,“修身”大概可以這樣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將“如保赤子”的初心喚醒或是找回;真誠面對自己的意念,不妨問問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教師,想要守護什麼樣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惡”,做真教育、為孩子成長的遠方灌溉給養的則是“善”,做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只見眼前分數而忽略孩子一生髮展的就是“惡”,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不做兢兢業業的愚蠢的教師”;辨別外在誘惑、榮譽與自我的關係,是追尋現實世界裏的“達官顯貴”,還是堅守理想之中的詩與遠方。當我們釐清以上問題並且開始摸索、踐行“心嚮往之”的教育,我們才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縱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遠,我們也將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們的整個教育人生,就應該“皆以修身為本”。唯有這樣才能如李霞老師在講座中所言,“推動自己,推動教育”,也誠如陶行知先生所説“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行走於教育之路或許艱難,而只要我們做到“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們亦能“雖愚必能,雖柔必強”。

一個月的共讀時間所剩無幾,而我對這本書、或者説對經典的學習才剛剛開始。在這段與經典“親密接觸”的時光裏,它給予我的遠非某一章節的誦讀或理解,而是一種召喚和引領。它將曾經隱匿、蟄伏於心底的對於經典的求知與渴望喚醒,召喚着我嘗試去開啟一段不太一樣的、更加豐厚而充盈的生活——這實在是從春天裏開啟的一段美好的遇見。

如果要給這份美好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永遠。

標籤:讀後感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