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現代龍泉青瓷大師金逸瑞作品特點是什麼

校園2.16W

龍泉青瓷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傳統瓷器珍品,南北朝時期,浙江龍泉人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製造青瓷。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龍泉青瓷大師金逸瑞作品的特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現代龍泉青瓷大師金逸瑞作品特點是什麼
  青瓷大師金逸瑞作品的特點

金逸瑞的黑胎哥窯(鐵胎)作品做工精緻,釉色瑩潤,釉層豐滿渾厚、細膩、滋潤如玉而又勝似玉,並且把龍泉青瓷黑胎哥窯“薄胎厚釉”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創作的青瓷薄胎與紙張幾乎一樣的薄,最薄的瓷胎達到1毫米,受到了國內外藝術家的好評。

  龍泉青瓷的特色瓷窯

龍泉青瓷傳統上分“哥窯”與“弟窯”。哥、弟窯之説來自明人記載:“宋處州龍泉縣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龍泉,又名弟窯。章生一之哥窯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已無可考。但這使龍泉窯形成兩種不同的燒製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現了一類黑胎開片瓷器,即所謂哥窯瓷,與著名的官、汝、定、鈞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特點是"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佈滿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此類產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開片取勝,因開片難以人為控制,裂紋無意而自然,可謂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樸實、古色古香的'審美情趣。另一類胎白釉青,釉色以粉青、梅子青為最,豆青次之,即所指的弟窯,被譽為民窯之巨擘。青翠的釉色,配以橙紅底足或露胎圖形,產生賞心悦目的視覺效果。南宋中晚期起,尤其是在元代,運用露胎的作品大量出現,人物塑像的臉、手、足等,盤類器物內底的雲、龍、花卉等,裝飾獨具神韻。

龍泉青瓷產品有兩種:一種是白胎和硃砂胎青瓷,著稱“弟窯”或“龍泉窯”,另一種是釉面開片的黑胎青瓷,稱“哥窯”。“弟窯”青瓷釉層豐潤,釉色青碧,光澤柔和,晶瑩滋潤,勝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蘭、灰黃等不同釉色。“哥窯”青瓷以瑰麗、古樸的紋片為裝飾手段,如冰裂紋、蟹爪紋、牛毛紋、流水紋、魚子紋、膳血紋、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層飽滿、瑩潔,素有“紫口鐵足”之稱,與釉面紋片相映,更顯古樸、典雅,湛稱瓷中珍品。現代的龍泉青瓷忠實地繼承了中國傳統的藝術風格,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銅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葉未色釉、烏金釉和天青釉等。

  龍泉青瓷的歷史發展

南朝

浙江龍泉當地勞動人民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吸取越窯、婺窯、甌窯的制瓷經驗,開始燒製青瓷。龍泉查田下保村出土“永初元年”(420)墓葬品中有青瓷“雞首壺”、“雞冠壺”、“蓮瓣碗”等8件青瓷,皆灰胎青黃釉,為龍泉青瓷的創始年代提供了可靠例證。此時的龍泉窯業規模不大,操作簡單,製作粗糙。

宋代

經五代至北宋早期,龍泉窯業已初具規模,大窯、金村、安福等地已發現當時窯址49處,僅大窯(琉田)村就發現北宋中後期窯址12處。金村窯址最下層為北宋早期產品,皆淡青色釉青瓷。胎壁薄而堅硬,質地細膩,呈淡淡的灰白色。該時期以燒製民間瓷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徵為貢品。宋代莊季裕《雞肋篇》謂:“處州龍泉縣……又出青瓷器,謂之乞討色,錢氏所貢,蓋同於此。”太平興國七年(982)宋太宗派殿前

承旨趙仁濟監理越州窯務兼理龍泉窯務。元祐七年(1092)龍泉至青田的在溪大規模疏浚整治。水上交通的開發,使龍泉窯沿大溪從南區向東區延伸,為龍泉青瓷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南宋

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南移,加之北方汝窯、定窯遭戰爭破壞和越窯、婺窯、甌窯相繼衰落,南宋統治者為解決財政困難,鼓勵外貿,因之龍泉窯進入鼎盛階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湧現,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窯場達260多處,遍佈縣境南區和東區沿溪一帶。窯場最多最密、產品質量最優為大窯、金村與查田溪口一帶,僅大窯村周圍已發現南宋窯場28處,大窯村後有土名“官廠”地,民間傳當時有“京官”住此監造青瓷。城東梧桐口村至武溪村有南宋窯址40餘處。其時,龍泉青瓷產品遠銷國內外。

元代

青瓷生產規模繼續擴大,產品品種增多,器型增大。從南朝鮮新安沉船及非洲發掘證明,此時龍泉青瓷銷量比宋時大幅度增加。龍泉境內瓷窯發展到330多處,大窯村仍為龍泉窯系中工藝造詣最高之地,是龍泉窯的支柱和骨幹;在東區上嚴兒等村的元代窯址,還發現仿“哥窯”產品。從元大都遺址發現的元代龍泉青瓷和琉田(大窯村)、源口、安仁口等窯址的元代殘器釉下刻紋飾中,有元代官府用文字“八思巴文”,文明除了大量的民窯外,已有部分官辦或半官辦窯場,燒製供奉朝廷器皿。後期,隨着階段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劇,嚴重影響着青瓷的生產。其時青瓷器的胎骨逐漸轉厚且較粗糙,多數瓷窯在坯體成型以後未經很好修整,釉層減薄,器品釉色青中泛黃,造型也不及以前優美。

明、清代

上述諸窯中的多靈敏仍在燒製。洪武年間,《格古要論》載:“龍泉窯在今浙江處州府龍泉縣,盛產處器(青瓷)。”當時供奉皇宮、貴人用的器皿仍由“饒(景德鎮)、處(麗水龍泉)等府燒造”。永樂至宣德年間,鄭和七下西洋,海外貿易促進青瓷生產。正統年間(1436~1449)以著名匠師顧仕成為代表的作品,形制端正,釉厚色青,不少大型瓷品仍為國內外藝術鑑賞家所收藏。成化、弘治(1465~1505)以後,青花瓷興起,加之中國航海事業衰落,海上貿易之路變為西方殖民者海盜侵略之路,明王朝實行海禁,青瓷外銷量鋭減,大窯村、溪口村一帶瓷窯紛紛關閉,大白岸村至安仁口村一帶瓷窯改燒民間通用青瓷、造型、燒製都不及以前精緻。窯數減至160多處。

清初 窯場所剩無幾。清中葉,僅剩南窖、瀑雲埠頭村、青溪孫坑村等地70餘座窯。產品胎質粗糙,釉色青中泛黃。唯孫坑村範姓窯技藝家傳,堅持燒製至民國初期。盛極幾個朝代的龍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

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