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校園3.04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問一世界》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1

《一問一世界》是一本名人傳記,立體地展現了楊瀾30年非凡的媒體生涯,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楊瀾和楊瀾眼中的時代真相。它又是一本散文集,描述了楊瀾30載收穫的人生智慧與職場風雨,展示出一個女人的成長曆程。30年的生命跨越和歲月流轉;與成功人物的交往祕史;如何在人生每個節點自由地轉換;她對“贏”“遠見”“事業與家庭”的重新理解和體悟;她30年的媒體生涯和她眼中的傳媒江湖。

《一問一世界》是楊瀾數百次訪問後的思考結晶,是她無私分享的內心獨白—關於輸贏、競爭、艱難時候的選擇,夢想和現實的差距,事業和家庭之間的平衡。一問一世界,每一次提問中,都暗含着一個隱祕的世界;每一個回答中,都透露着耐人尋味的見識。

通過閲讀《一問一世界》這本書後,你會發現楊瀾和別的採訪者不同:她不僅僅探尋成功人士成功的奧祕,更多的在於展現成功人士背後的故事和體會他們的百味人生。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敬佩的。她在採訪每一位成功人士時,都會閲讀大量的書籍,做好筆記。目的就是為了提出一個富有深度的問題,能夠和採訪者打開話匣子。從她的故事當中,你會感悟到:

1、提出問題,是我們認識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你所聽到的,你所看到的,你所觸摸到的,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

2、提問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它是一個人獨自思考的體現,它是人類智能的重要標誌。它能讓人處於主動地位,打開話匣子。在提問的過程中,你會發現知道的越多,未知越大,你的認知和好奇心就會越來越強,這個世界的輪廓也會越來越清晰。

3、無論人類社會如何發展,挖掘真相,不斷的提問永遠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事情。

4、生命有無數的可能,如果你的夢想還在沉睡,為什麼不把它喚醒呢?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2

看完了楊瀾的《幸福要問答》後感觸頗深,結果第二次去圖書館就看到了這本書的姊妹篇《一問一世界》後。便迫不及待的買下來。

這本書與上本書相比有所不同,上一本書主要的篇幅是描寫女性該如何實現個人價值。而這本書涵蓋的面就顯得更廣一些,他是描述一個人如何從多方面來實現個人的價值。

本書貫穿的.線索有三條,最大的一條是以楊瀾的人生為線索,其次則是以楊瀾在《楊瀾訪談錄》中所採訪到的嘉賓的人生為線索,最後是楊瀾創辦的陽光集團的過程為線索,這三條線索可以集中體現出楊瀾的人生價值。她的人生價值來源與何處呢?

1.不斷的選擇

楊瀾曾是央視當家花旦,在事業鼎盛時期,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後,回國創辦陽光傳媒集團,在這不斷選擇的過程中楊瀾的身份在不斷擴大與變化,最後不但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主持人,還是一名企業的老闆,這樣的不斷的選擇中實現了楊瀾的人生價值。

2.不斷探索成功的奧祕

楊瀾之所以創辦陽光集團,是因為她想做一個高端,經典,又富有時代氣息的電視品牌。為了這個目標的誕生,公司需要支付大筆的開支和極具創意的節目形式。正是因為楊瀾在不斷的探索與創新精神,才使得她的節目經久不衰。

3.對工作的敬業

楊瀾的節目以訪談為主,才發現她在這十年間她採訪了不計其數的人。但要採訪一個人前,楊瀾要從各類書籍,報刊中做功課。她對工作敬業到無論在何處都要抱着與採訪嘉賓有關的資料與書籍閲讀,目的是從海量信息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東西,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正是這樣的敬業態度,才使得嘉賓對她提出的問題讚賞有佳,創造良好的價值。

所以價值從何而來?它來源於你的努力,及對成功的希望與對新事物的不斷嘗試,還有對人生的不斷抉擇,就能實現人生價值。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3

很喜歡楊瀾在開篇的一段話:當你為了一個理想去奮鬥,而且經歷過挫折的時候,我認為你對整個世界的理解,會更深一步……是的,這是人生非常寶貴的財富,一個人經歷過很大的歡喜,也經歷過很大的挫折,但是他還是能夠站起來,重新回到要做的事情上來,我覺得這是對一個人很大的考驗,我體會很深。

《一問一世界》是楊瀾入行20年的傳記作品,立體展現楊瀾20年非常媒體生涯,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楊瀾和楊瀾眼中的時代真相。在本書中,楊瀾回顧了自己從1990年到20××年的生命跨越和歲月流轉;她與基辛格、克林頓、布萊爾、老布什、李光耀、韋爾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祕辛;她如何在人生每個節點自由瀟灑地轉換;她對“贏”的重新理解和體悟;她的20年非常媒體生涯和她眼中的傳媒江湖……真實呈現她的“陽光二十載”:與電視偶然結緣、離開央視、、創辦陽光衞視、《楊瀾訪談錄》、申奧形象大使……楊瀾對自己20年媒體人生的審視與展望:以提問為生的她,對“贏”有了新的感悟;對“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對“問”有了執著的迴歸。

書中摘錄了很多楊瀾採訪成功人士後的真實感觸,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不願言及的心痛,在字裏行間都能感受到她對真實人性的探求。書中還有很多對傳媒行業的回顧和對前景的展望,淺讀幾章節就有如此多的感慨,我想這本書還是值得去品讀的。

楊瀾確實是一位傳奇女士,她是一位融合了東西方知性美的女性,她用她的人文觀看待世界,發掘人性的真善美。我之所以欽佩她,不是因為她華麗的成功,而是因為她一路走來,面對人生的態度,還有應對各種問題的靈活應變,在適當的時候懂得選擇。她所獲得的一切不是靠運氣,而是她朝着堅定目標,不懈地努力獲得的。

不管你走上了哪條職業大路,首先要對得起自己的心,只要認定了就不要在行動的時候後悔,堅持不懈的努力是實現夢想的必要條件,豁達的心態是享受追夢的靜心劑。喜歡楊瀾,喜歡她的獨特氣質與魅力。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4

這是楊瀾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書是在浦東機場候機的時候買的《世界很大幸好有你》,一路讀完,覺得甚是有緣,於是再次買了這本《一問一世界》。

這本書更類似一本隨筆記錄,有人生起伏,有工作經歷,有創業夢想,有家人朋友等等……她説“真正的成功,是有一天你除去這一切身份的時候,還有人願意在你身邊對你微笑。”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不一樣,每個人一生不同的階段可能對成功的定義也不一樣,有人追求金錢,有人追求名譽,有人追求愛情等等,那麼,此時此刻,你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或者你的夢想是什麼?是否完成了夢想你就覺得人生就成功了?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説要做自己,要獨立要有思想有價值,而這個社會是否又給了你們這樣的環境去思考,“人的期待就是自己牢籠”。

楊瀾22歲進入央視《正大綜藝》。

26歲赴美讀研,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獲國際事務碩士學位

30歲開創中國電視第一個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截至20xx年已訪問過全球700餘位人物,在全球華語觀眾中具有較高美譽度。

31歲擔任陽光文化影視公司董事局主席,創建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衞星頻道—陽光衞視。

20xx年應邀出任北京申辦奧運會的形象大使,代表中國做申奧陳述,後參與主持20xx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

這是楊瀾的簡略的人生經歷,對照自己的年齡,我們還處於什麼階段,她卻已經在做什麼了。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曾説過:“真正的元件就是透過迷亂的現實看到未來世界的模樣。”我的感悟是,通過閲讀不同的人物傳記,感受經歷不同的人生,從過去的基石踏入未來。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5

最近,讀了楊瀾的作品《一問一世界》,儘管只讀了一部分,我已經被楊瀾的睿智所折服,對楊瀾的敬意油然而生。讀完兩個章節後,我看到了這些光環背後她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也明白了沒有任何一種成功是無緣無故的,沒有一種成功是不需要努力的。

在第一章節“世有疑問,必有發問”中,楊瀾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提問的重要性。在哥倫比亞讀大學時,楊瀾當時選的是一門社會學,她覺得做傳媒的需要一些社會方面的知識,所以覺得每天上學準時到,作業按時交,老師附着的書也看,可期末的成績卻是B,她去找教授理論。教授回答道:“你的作業已經交了,但我想提醒你一下,因為你上課從沒有提問問題,這樣證明你的上課參與度不夠高。”的確,對於現在的應試教育,有的只是照搬模式,儘管疑問如影隨形,也很少主動提問題。所以對我們來説,不僅要善於思考,還要善於發問,只有在不斷的思考和提問中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在現代的社會中,善於發掘、思考、提出、解決問題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我們要做自己,有自己的奮鬥目標,掌握主動權,多提出問題,這樣才能獲得的知識更多。

在第二章節中,楊瀾又説:“真正的成功,不是説賺了多少錢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除去這一切身份的時候,還有人在你身邊笑”。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為了成功,我們常常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和內心的真正渴望;為了成功,我們急急忙忙趕路,經常碰到這撞到那,也不願扶他們説聲對不起;為了成功,我們忽略了身邊的美景,我們能不能多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呢?

讀楊瀾的作品集《一問一世界》,讓我受益匪淺。從中我也明白了對每個小小的心靈都有屬於自己的大大世界,而如何讓內心的大大世界絢爛多姿、五彩繽紛,主動權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6

近日,聽説資深傳媒人士楊瀾,出了本新書《一問一世界》,沒等到去書店買書在網上就直接閲讀了。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讀了這本書深有感觸。《一問一世界》作為楊瀾入行20年的回顧,立體展現了其20年的非常媒體生涯,告訴讀者一個真實的楊瀾和楊瀾眼中的時代真相。

書中,楊瀾講述了她從1990年到20xx年的生命跨越和歲月流轉:與電視偶然結緣、離開央視、出國留學、創辦陽光衞視的失敗與艱辛、十年《楊瀾訪談錄》的台前幕後、擔任申奧形象大使等,以及她眼中的傳媒江湖。

讀了書的第一章節第一節“世有疑惑,必須發問”就讓從事新聞工作的我,受益匪淺。在第一節,楊瀾告訴我們,她從不愛提問,到有疑惑必須發問的轉變。在本節,楊瀾還列舉了知名記者休伊特、主持人拉里·金等人是怎樣克服困難,提高業務水平,成為優秀的媒體人的例子,讓讀者明白一個優秀的媒體人所要具備的素質。採訪提問時,要讓對方知道你並非刻意為難,而是更關心事實真相,這樣對方才不會拂袖而去。其次,功課很重要,這樣才不會讓對方覺得對牛彈琴,影響談興。第三,當然是隨機應變,靈活以對了。

楊瀾在這章節還告訴我們在探索世界的同時,我們有機會更好地認識自己。在生命的旅程中其實我們每個人自問的問題可能比問他人的問題更重要,簡單的問題比複雜的問題更重要。比如“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往何處去?”“我快樂嗎?”肯尼迪曾有一句名言:“當我們回首歷史,我們要問‘為什麼’,當我們面向未來,我們要問‘為什麼不’。”生命有無數的可能性,你的夢想還在沉睡,為什麼不把它喚醒?

標籤:讀後感 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