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羣山回唱》讀後感4篇

校園8.05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羣山回唱》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羣山回唱》讀後感4篇

《羣山回唱》讀後感1

當記憶開始消逝,該如何留住那份生而為人的尊嚴。作為“主人公的國家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羣山回唱》弱化了歷史背景,着眼於長達60年的家庭變遷與人物命運,卻不失恢弘與細膩。類似於《一千零一夜》的講故事方式,小説講述了八個普通人的愛恨糾結,這些故事看似獨立,人物卻相互交織。這本書穿越了戰爭、別離、生死、謊言以及愛情,向我們一再展示人們的選擇——即使是看起來最無私的選擇,也隱藏着不為人知的部分。

故事從爸爸給阿卜杜拉和帕麗講的一個睡前故事開始,為第二章爸爸迫於生活壓力賣掉女兒帕麗做了鋪墊。第三章介紹了阿卜杜拉和帕麗的後媽是如何嫁給爸爸薩布爾,以及如何間接性的造成了姐姐事故、半身不遂的原因。第四章是納比舅舅寫給馬科斯先生的信,詳細介紹了納比離開村子去給蘇萊曼家裏當廚師的原因。第五章講述了蘇萊曼鄰居的兩個兒子自資助一個被大伯毀了家庭自身也受到極大傷害的小女孩,以及兄弟倆做出不同選擇的故事。第六章講了帕麗跟隨妮拉離開喀布爾來到法國後的生活,以及帕麗知道自己身世後的心裏活動,讓讀者對兄妹倆的重逢有了期待。第七章講了阿德爾和他父親的故事,阿德爾的父親佔領阿卜杜拉和帕麗從小生活的村子,他的父親為阿德爾編織的謊言被唯一的玩伴的死打破但又默許逃避,給人深深的衝擊感。第八章講述了馬科斯先生從小到大的生活,描繪了他那鋼鐵般的母親以及被狗咬了臉毀容的夥伴薩莉亞。最後一張敍述了帕麗通過馬科斯,尋找到自己的哥哥,但哥哥卻因病早已忘記了妹妹。

其中伊德里斯和他的堂弟幫助可憐的女孩兒羅詩的故事帶給我強烈的衝擊感。

伊德里斯,一個“西化了”的主人公的國家人,在他同堂弟一起回主人公的國家處理房產糾紛的時候,認識了可憐的小女孩羅詩,她全家人都被大伯用斧頭砍死,而她自己也被斧子砍傷了腦袋,傷口猙獰。幾次探望之後伊德里斯承諾他來想辦法安排小女孩去加州動手術,他承諾一定會弄到資金,再不濟他自己掏腰包。“當時的他有一種興奮、陶醉甚至愉悦的感覺,他做出了這樣的保證,他覺得渾身是勁兒。”

可是他回美國後,面對一大堆需要回復的郵件,掛滿加班號的日程表、同行評議、家裏裝修等等雜事,心態很快就轉變了。“他極為驚訝地發現,變化發生得如此之快,如此難以察覺,談起主人公的國家,突然感覺就像在討論最近看過得一部悲情大片,其效果已經開始消退了”。面對阿姆拉的來信,他感到厭煩甚至氣惱。當他向上司講了羅詩手術的事,詢問集團是否能負擔羅詩的治療時,他已經感到自己不堪這諾言的重負,而當上司説公司沒法承擔治療費用時,他沒有對上司的理由提出反駁,反而如釋重負。之後,他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對他而言,羅詩已經變成了某種抽象的事物,彷彿只是戲裏的一個角色,一個幻象。他認為他的承諾只是被誤導了,是一個錯誤,他無能為力,就是這麼簡單。

很多年後,伊德里斯出現在羅詩的新書籤售會上,他看到書的首頁寫着獻給我的媽媽阿姆拉和我的卡卡鐵木爾。當年他的承諾煙消雲散了,而他的堂弟鐵木爾,不管是出於炫耀還是真的出於好心,把他沒有完成的承諾兑現了。他擔心書中會寫到他,擔心女孩認出他。事實上,女孩果然認出他,沒有交談,只是在簽名時寫了:別擔心,裏面沒你。

“別擔心,裏面沒你。”這句話就是就像給伊德里斯的良知侷限一個台階下,“好心之舉,可它傷了他。”

我曾無數次的想象自己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是否會堅持自己的初衷和承諾,但覺得自己大概會無法堅持。人類的良知有侷限,但我想這並不是無藥可救的事情,當我們在良知的起點處立馬邁開腳步,也許我們就能堅持到底,當我們的勇氣在頂點的時候,一鼓作氣,也許就能一往無前。而不要想以後。

在整本書的最後,我一直期待着哥哥能夠想起妹妹,但這本書描寫的是人生,它描寫的是真實的現實的世界,而不是充滿幻想的虛假的言情小説。奇蹟,終究是少的。但最起碼,妹妹找到了她的根,她一生最大的缺口被補上了。

命運很霸道,它開的玩笑,你必須全盤接受。而痛哭與歡笑,都是你的。羣山總是不發一言,但在你發出吶喊的一陣後,總會以出乎你意料的方式,給你壯闊且結實的迴音,一波接着一波。但你要相信你的念念不忘,終於換會迴響,無論以哪種方式。

《羣山回唱》讀後感2

《羣山回唱》故事的主線講到一對兄妹因為貧窮和戰爭,鑄成了六十年的悲歡離合。圍繞着他們的父母、兄妹,甚至表親和繼母,如何去愛,又被傷害,又相互傷害,又彼此犧牲。小説的官方頁面上介紹説:它探索了流亡,自我的犧牲,以及複雜的家族關係。但實際上,胡塞尼自己説:《羣山回唱》始於家庭這個概念。據説這也是他迄今為止,最扣人心絃的小説之一。

胡塞尼以帕麗一家三代人的悲歡離合為線索,展開了跨越時空的巨幅的拼圖,每一個人物都是一片碎片,要親自填補到屬於自己的空缺裏,才會成為生命的完整。那些迷離在記憶裏的情節,從別人的嘴裏還原你看不清的另一面。小説中的那些人,在地域、戰爭、生死、別離、承諾和謊言裏穿行,最終盤扣在一起。生活就是一個閉合的環圈,人生在世又便是相逢。

胡塞尼在書裏引用了十三世紀詩人的詩:走出對與錯的觀念,在一片田野,我將與你在那相會,生活沒有對錯,你無法將它紅牌拿下。和解,是在心裏留一個位置,你容得下生活,生活就容得下你。

無論我們身處何地,遭遇有何種境遇,想想故鄉的風箏、山羊還有羣山,他們都在為你歌唱。不管你過得美不美,生活是不是圓滿,生活都有它本來的樣子。“羣山回唱”,這個讓人浮想聯翩的詞,就是延綿生命之旅的隱喻,人生也就像那些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景萬物生,一得一失竟相似。當我們在山間高喊時,隔一會又會聽到了山谷的迴音,生命就是失而復得用愛歸音的過程吧!

縱使阿卜杜拉和帕麗百般不願,他們還是在小説當中被分開了,像微塵一樣被吹落到天涯海角。直到五十多年之後,命運讓他們重逢。

卡勒德·胡賽尼將和兄妹倆有關的幾個人的故事串連起來講給我們聽,一粒粒微不足道的塵埃聚合在了一起,散發出的是像珍珠一樣並不圓滿卻很飽滿潤澤的光彩。

與《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中所描繪的戰爭悲劇不同,《羣山回唱》試圖闡述的是背井離鄉的移民者的心理缺失。他筆下刻畫的人物再不是與命運抗爭的普通百姓,而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審視着戰爭給深處國家之外的子民帶來的另一層面的苦難。移民作家的精神迷茫與困頓往往源自雙重文化的抉擇,無論是在故鄉還是移民國,他們都找不到自己的歸宿。《羣山回唱》中的主角大多是逃離故鄉的阿富汗人,他們一方面努力融入異國生活,一方面又不得不在悵然間尋求自己的定位。作為移民者的他們被傳統的美國人當做認識阿富汗的窗口,但阿富汗對於他們卻恰恰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無論是瓦赫達提太太的全盤否定,還是阿卜杜拉的畏縮退守,阿富汗成為每個人都不能逾越的心靈枷鎖,彷徨毋庸置疑地在每一代阿富汗移民者心中燙下了烙痕。

《羣山回唱》中胡塞尼的鄉愁再也不是一遍遍地白描童年的回憶和復刻成長中的失去,取而代之的是延展移民者們內心深處真正的漂泊苦楚。這是移民作家們普遍難以超越的窠臼,是流落異國所帶來的'切膚之痛。在早年的作品中胡塞尼一直迴避着這種漂泊不安的宿命,他避之轉去寫童年、友誼和戰爭,試圖藉此為自己的鄉愁尋找得以安身立命的沃土,寄託他那無處安放的回憶。胡塞尼之前的作品,一直試圖還原阿富汗人民真實的日常生活,但那對作者來説卻如同重掀舊創,每次的刺痛都可以讓他哽咽讓他窒息。對於移民作家的寫作,哈金曾提出過一個耐人尋味的觀點,即“家(祖國)意味着到達,而不是迴歸。” 藉由《羣山回唱》,作家不用沉溺於記憶,他與現實之間達成了和解,完成了真正對自我的剖析,也因此這部新作,少了前作動人心魄的人性關懷,卻多了幾分移民者的彷徨不安,是卡勒德·胡塞尼更成熟作品的闡述。

更值得一提的是,《羣山回唱》在塑造的幾位異國漂泊者中,還將視線拉回,塑造了一個官家子弟的角色。這可以被看作是胡塞尼對阿富汗暴力統治階級的消極抗議。這個少年懵懂無知,卻已經漸漸明瞭父親權利下的罪惡與血腥,他恐懼不安,卻終將臣服於鐵血政權之下。胡塞尼將這個故事包涵在《羣山回唱》中,如綿裏藏針刺痛着每一個期待着阿富汗光明的讀者。

“以前他會蜷縮在父親粗大的臂彎裏,幸福地睡去。如今這已變得難以置信。可他會學着再次愛上他當他轉過身,走回家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將是寬慰。”

卡勒德·胡塞尼這樣寫道,現實最終還是抹殺了孩子眼中那最後一絲純真,世界翻起新的篇章,阿富汗的世界依舊荒涼。

《羣山回唱》讀後感3

為了響應學校“讀一本好書”的號召,我們寢室的成員在假期的時候,每人都完成了一本到幾本書籍的閲讀。經過挑選,希望能在讀書會和徵文的平台上向大家推薦這本極有意義的小説——《羣山回唱》。

作為胡塞尼最有野心的一部小説,《羣山回唱》無疑在各個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

繼《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之後,在這本書中,胡塞尼用更加龐大的架構,更加細緻的筆觸,生動地講述了一個更加精彩的故事。它不再是一個或兩個主人公的專場,這裏的每一個角色,都有他們自己的戲份,自己的故事,不可替代,感人至深。

很多權威雜誌都對這本書的內容和作者的寫作功底大加讚賞,比如《今日美國》曾經點評道:“《羣山回唱》是一部精美的小説,不論你身在何處,只要對存在的意義感興趣,就都必須閲讀它。”

這本跨越將近60年阿富汗歷史的小説,感動了一個又一個人。而我,僅僅在讀第一章的時候,就已經熱淚盈眶。

文章的開始,阿卜杜拉和帕麗的父親為他們講述另一個父親的故事。那個父親有五個孩子,傳説中的魔王有一天來到乾旱的村莊,要求他交出一個孩子。如果他不能在天亮之前作出決定,魔王將把他的五個孩子全部帶走殺死。父親想了一整個晚上,還是無法做出決定,最後,他用抽籤的方法,抽到了他最愛的小兒子卡伊斯。他狠下心任卡伊斯在門外哭喊,直到被帶走,也沒有開門看一眼。父親從此再也睡不好覺,日日夜夜思念着自己的小兒子,就連村子裏那些本來很同情他的人都覺得他已經瘋了。終於有一天,他決定去找魔王報仇。可當他歷盡千辛萬苦,傷痕累累地見到魔王時,卻發現自己的小兒子已經忘記了一切,在魔王的世外桃源裏和別的孩子快樂地玩鬧。魔王重新給了他一個決定的機會,帶卡伊斯走,或者他自己離開。最後父親自己離開了,在看到兒子生活得自在快樂後,他喝了魔王的藥,離開了魔王的宮殿,忘記了卡伊斯。村莊很快擺脱了乾旱開始下雨,莊稼的收成越來越好,父親的每一個孩子都成了家,給他生了一個又一個胖娃娃。一切都變得很好很好,只是當父親偶爾睡不着覺,坐在大石頭上望着遠處的羣山時,好像總能聽得到,當年掛在小兒子脖子上的鈴鐺在叮叮噹噹地響,聲音好像是穿過羣山到達他的耳邊。但他抓不住那聲音,也從來不明白那是什麼。

也許有一天,長大的卡伊斯經過這個村莊,會駐足,喝一口小溪裏的水。但他不會再記得,他的父親,曾在這座小村莊的某個院子裏,抱他蕩過鞦韆,給他講過故事。

然後,我明白了為什麼薩布爾要給阿卜杜拉講這樣的一個故事。因為在薩布爾的心裏,他和故事裏的這個父親一樣,為生活所迫放棄了自己的孩子,他心中的痛苦和不捨也絲毫不少,他甚至可能會希望,自己像故事裏的那個父親一樣,有着獨自一人為了找回孩子向魔王復仇的勇氣。可是故事只是故事,他沒有抗爭的能力。而把帕麗賣給一個富裕人家,從此過上好的生活,對於薩布爾和帕麗來説,可能都是很好的事情。就像故事裏的父親,他知道孩子離開自己可以生活得更好,所以選擇了放棄。

在這樣一個離別裏,其實還有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那就是阿卜杜拉。他是帕麗的哥哥,也是世界上最愛帕麗的人。他可以用繼母給他新買的鞋來換一支羽毛,光腳走到腳後跟豁開,只因為帕麗最愛收集鳥的羽毛。也是他,在父親忙碌,母親去世,繼母懷孕的艱難環境中,把妹妹拉扯大,聽妹妹説第一句話。可是現實總會和我們開玩笑,帕麗最後忘記了她的哥哥,更忘記了離別前的那個晚上,他們説過的承諾。

“你一定要在我的旁邊。”

“好的。”

“一直到咱倆都老了。”

“老掉牙。”

“永遠。”

“好的,永遠。”

“你保證,阿卜杜拉。”

哥哥説:“永遠永遠。”

帕麗那個時候,還只有三歲,忘記好像是太過順理成章的事情。她不記得了,可是阿卜杜拉卻記得清清楚楚。生活好像永遠不會向着人們所希望的方向前行。阿卜杜拉給自己的女兒起了一個和帕麗一樣的名字,無時無刻不盼望着兄妹重聚。可是,當帕麗瞭解了自己的身世,找到阿卜杜拉的時候,阿卜杜拉卻已經患上了阿茲海默症,忘記了帕麗。

總覺得光是想一想他們的故事,就覺得無比傷感。就連胡塞尼本人也曾説,這樣的重聚不會是人們所期待的。可是,我始終覺得,這樣的重聚是最令人震撼的。這個在書中只佔一小部分的故事,仍然能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在平時的生活裏感受不到的悸動。好像即使再難過,再傷心,也能從內心深處觸摸到一絲絲的温暖。他們之間的愛,跨越時光,跨越記憶,甚至跨越人生。

可能這就是胡塞尼的文字的魅力。

他的書裏不只有帕麗和阿卜杜拉這樣藴含希望的故事,還有很多不一樣的人物,他們或自私,或善良,他們每一個人都有着不同的面孔,每一個人都有着獨一無二的性格和內心世界。而我始終相信,每一個讀到這本書的人,無論好的壞的,都能在書中找到一部分的自己。

以愛為筆,在胡塞尼的每一個故事裏,人們都會得到最好的救贖。

我希望這樣一部好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也希望每一個讀過的人,都能有一份不一樣的感悟。每一部作品的誕生都有自己的意義,而每一本書,它存在的意義都是被閲讀,被理解。

《羣山回唱》,希望它也能帶給你們感動。

《羣山回唱》讀後感4

讀完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後,一直想讀他的這部《羣山回唱》,無奈前段時間特別忙,但這本書早在一個月前就買好了,只是因為要參加考試,都沒開封。那天考研一結束,當晚我就打開書讀了起來,這一讀就停不下來了——整整十天,讀完了,也算破了我的記錄。

《羣山回唱》看似比較複雜,因為是以不同人的口吻講述的,但全書就是一部關於犧牲、背叛和親情力量的傳奇。它跨越了三代人,將每個時代發生的故事都令人感同身受地講述了出來,我們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故事,而是能將它們與自己結合,從而想到如果換做自己會怎樣,我們的內心就此被觸動。

全文其實主要在講述阿卜杜拉與帕麗的兄妹情,從開頭父親送帕麗離家,到六十年後的重逢,這期間發生的一切都讓人唏噓,但命運造就了他們的分離,那時的帕麗還不到四歲,但年長她幾歲的哥哥阿伯杜拉卻要用一生去驅散這種被迫分離帶來的痛苦,妹妹帕麗在他此後幾十年的人生裏都不可或缺。

兩人的繼母帕爾瓦娜的人生也充滿了坎坷,她有意從大樹上將姐姐推下來,其實是出於內心的嫉妒與怨恨,但最終一切還是要靠她來負責,最終姐姐讓她將自己丟棄在沙漠裏,是為了給她更好的未來和沒有負擔的人生——雖然後來帕爾瓦娜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但姐姐的事一直讓她內心不安。

納比舅舅為什麼要將帕麗送給房東做女兒?她是為了取悦女主人,是為了完成她的心願。幾年後,蘇萊曼癱瘓後,納比才發現那些速寫本上都是他的身影,房東愛着他,一直愛着,納比其實想要逃離,但最終卻一直陪伴到蘇萊曼臨終的那一刻,他是出於深厚的情誼,但這互相陪伴的温情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還有妮拉,她和蘇萊曼結婚並不是因為愛情,而是逃離父親的嚴格管控;而後來她帶着年幼的帕麗奔赴巴黎,也是為了逃離,為了不被她丈夫的病痛所困住。她才華橫溢,但身心卻承受着最嚴重的缺失。她用愛情、香煙、酒精來彌補這種缺失,然而都失敗了。她始終是一塊孤零零的拼圖。

書中還通過一個叫羅詩的女孩的命運,牽扯出一對堂兄弟完全不同的人格。堂兄伊德里斯是我們很多人的縮影,他心地善良,但對別人的事卻無能為力,只覺得自己的生活才是最為重要的;而堂弟鐵木爾雖然是他看不上的人,卻資助羅詩完成手術,最終讓她成為了自己夢想中的知名作家。

阿卜杜拉一生都放不下帕麗,所以他為自己的女兒取名帕麗,當年老的帕麗和年輕的侄女帕麗在美國見面後,阿卜杜拉已經患了老年痴呆症,他不記得身邊的這個人就是自己苦苦尋求了幾十年的親妹妹,他甚至罵她是小偷,可是難道帕麗就能記住過往嗎?她當年視若珍寶的各種羽毛早已成了歷史物件。

阿卜杜拉留給帕麗的那封信裏寫道:他們告訴我,我必然要走入水裏,很快就將沉沒。出發之前,我把它留在岸上,給你。我懇求你找到它,妹妹,所以你一定會知道,當我沉入水中時,心中想着什麼。終其一生,他都在心裏惦記着妹妹,想着有一天能重逢,但再重逢時,他已不是那個意識清醒的人了。

阿卜杜拉的女兒,年輕的帕麗早就知道父親的這個祕密,她從小就覺得自己是姑姑帕麗的分身,她的心事都寫在明信片上想寄給另一個自己。當數年過去,兩人再次重逢,説起這件事時,老帕麗説:你説你能感到我的存在,我體會到的卻只是一種缺失,一種沒來由的模糊的疼痛……無法給別人道明的疼痛。

阿卜杜拉和帕麗小的時候,他們的爸爸給他們講的那個故事以及阿卜杜拉給妹妹唱的那首搖籃曲似乎就是一道宿命的詛咒,從前到後,一代連着一代。帕麗的命運其實就和故事中被魔鬼抓走的那個人一樣,帕麗不能再回來,如果她回來,依然會一生貧窮,當然不會成為一名學者。爸爸也是忍痛割愛。

文中還記錄了希臘整形醫生馬科斯的生活軌跡,他和薩麗婭年幼時的故事,從他一開始對她的自然厭惡到後來的慢慢接受,再到由衷佩服她的一些科學實驗,她被母親拋棄,卻從未對生活就此失望,她用遺產資助馬科斯各地旅遊,通過他的鏡頭來看這個世界,並用心照顧他的母親,直到兩人都老了。

反觀我們的生活,其實誰不是這樣?雖然也許不會和文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經歷,但各種各樣的打擊磨難時不時會浸入我們的身體裏,有時甚至讓我們喘不過氣來,不過,生活總在繼續,就算我們選擇了死亡,世界也不會發生一絲一毫的變化。無論如何,我們要鼓起勇氣面對所遭受的一切。

親情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最珍貴的情誼,她比任何東西都更值得我們去珍惜。這是一種刻入骨髓的深情,不管時間怎樣流逝,我們都將一生揹負。期間遭受的苦難哪怕再沉重,一旦有柳暗花明的一刻,都會覺得滿心歡喜。我們都是這個世間的行路人,孤獨的行路人,但因為有親情存在,便覺温暖。

這兩年讀完了作者的三本書,但從來不知道作者長什麼樣,今天在網上搜索了一下, 竟然看到長得如此有魅力的他。他的小説也許都和自己的經歷有關,年幼時跟隨父母定居美國,阿富汗成了他夢裏的故鄉,不管阿富汗遭受了怎樣的重創,我相信,在他心裏,阿富汗都是最美的國度。

最後,致敬卡勒德·胡賽尼,謝謝他寫出瞭如此觸動人心的作品,每次讀完他的小説,我都不能很快去看另一本書,因為只是讀完了他寫的故事,而故事之外需要我們思考的東西卻很多很多。在讀整本小説的過程中我都沒有流淚,但我確信,那些文字和某些情節確實讓我的內心受到震顫。再次感謝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