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校園1.96W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註釋: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kuī)落日。

山際:山邊;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煙:指山裏面的霧氣。竹中:竹林叢中。窺:從縫隙中看。

鳥向檐(yán)上飛,雲從窗裏出。

檐:房檐。

譯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着陣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裏看灑落下餘暉的夕陽。

鳥向上飛,雲從窗裏出。

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户裏輕輕地飄了出來。

賞析:

本詩是一首寫景詩,作者借幽居時看到的景象,暗示出山居之樂,表達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閒適心境。賞析 這首小詩經單純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用的就是這種格調。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峯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雲彩從窗裏飄出來。作者的幽居蕩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閒適的心情。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瀰漫着山谷,在山峯間飄來蕩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雲穿窗而過,都説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這四句中雖句句是景,卻時時有人在其中,如前兩句中的“見”和“窺”,都説明在景的背後分明有人,所寫之景只是人所見之景,並不是純客觀的描繪。至於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裏”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寫景中已暗示了詩人的山居之樂,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於此可見。 “鳥向檐上飛”一句,生動地描繪了人鳥和諧相處的情景。 “雲從窗裏出”一句,寫出了詩人居住的地勢之高峻,連雲都從窗户裏出來了。 全詩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脱,遠離塵囂。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寫作特點 ⒈寫作極有章法,動靜結合。前兩句形成大的環境氛圍和背景;後兩句點染出具體生動的景物,造成鉅細相襯的藝術效果。同時,景物動靜結合,構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環境氛圍。 ⒉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本詩通過詩人的觀察寫出景物,並寄託自己的情志於景物環境之中。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2

雜詩全文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雜詩全文譯文

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能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並不等待人。

雜詩全文註釋

1、落地:剛生下來。這句和下句是説,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

2、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經久不變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壯年之身。這句和上句是説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3、蒂(dì帝):瓜當、果鼻、花與枝莖相連處都叫蒂。陌:東西的路,這裏泛指路。這兩句是説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

4、及時:趁盛年之時。這句和下句是説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並不等待人。

5、鬥:酒器。比鄰:近鄰。這句和上句是説,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

6、盛年:壯年。

雜詩全文欣賞

陶淵明《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王瑤先生認為前八首“辭氣一貫”,當作於同一年內,作於晉安帝義熙十年(414),時陶淵明五十歲,距其辭官歸田已經八年。這是一組“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選李善注的雜感詩。可以説,慨歎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是這組《雜詩》的基調。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無根蒂:形容飄泊不定。陌:路。這兩句是説,人生在世就好像無根之木、無蒂之花,又好比是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

“分散隨風轉,此已非常身。”常身:常住之身。佛家認為常住之身具有永恆的法性,與死生變易無常的父母生身不同。這兩句是説,由於命運變幻莫測,人生飄泊不定,種種遭遇和變故不斷的改變着人,每一個人都不是最初的自我了。這四句詩,語雖尋常,卻寓意奇崛,將人生比作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是為一喻,再比作陌上塵,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中之象,直把詩人深刻的人生體驗寫了出來,透露出至為沉痛的悲愴。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落地:指誕生。這兩句是説,既然每個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血緣之情呢。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歡:歡愉。這兩句是説,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應該聚在一起共飲。閲歷的豐富往往使人對人生的悲劇性有更深刻的認識,年齡的增長常常使人更難以尋得生活中的`歡樂和激動,處於政治黑暗時期的陶淵明更是如此。但他畢竟沒有完全放棄美好的人生理想,本着“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博愛精神,他轉向官場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尋求美,在村居生活中去尋求精神上的歡樂,和村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這種歡樂平淡中和、明淨淳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難再晨:是説沒有第二個早晨。這兩句是説,壯年不會第二次到來,一天之內沒有第二個早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兩句是説,趁着盛年之時應當勉勵自己,光陰流逝不會等待人。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結尾四句常被人們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上進。在今天,一般讀者對這四句詩作如此理解,未嘗不可。但在這首詩中,陶淵明的本意卻與此大相徑庭,是鼓勵人們要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既然生命是這麼短促,人生是這麼不可把握,社會是這麼黑暗,歡樂是這麼難得,那麼,對於生活中偶爾出現的一點點歡樂,就應該倍加珍惜,不要輕易放過,要及時抓住它,盡情享受。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我們必須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加以考察。它是指示標誌着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的標準和信仰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淵明在自然中發現純淨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質樸的人際關係,在田園勞動中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這首詩起筆即命運之不可把握髮出慨歎,讀來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繼而稍稍振起,詩人執著的在生活中尋找友愛,尋找着歡樂,給人一線希望。終篇慷慨激越,使人為之感奮。全詩用語樸實無華,取譬來自生活,質如璞玉,然而內藴卻極豐富,波瀾跌宕,發人深省。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3

吳興雜詩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古詩簡介

《吳興雜詩》是清代學者阮元的詩作。這首詩前兩句寫吳興周圍河流縱橫交錯,分支遍及千家萬户,既描繪出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也為農民進行水生植物生產交代了自然條件.後兩句不僅生動地反映了農民進行種菱種稻種荷花等多種水生植物生產的繁忙場面,而且反映了農民因地制宜,根據湖澤沼地水位深淺,合理安排種植品種的科學態度。詩句平易淺近,既有一種純真自然的情趣,也有發人深思的理趣。

翻譯/譯文

四條河流交錯環抱着吳興城,它們的流向與城牆偏斜。這四條河又分出許多溪水,溪水邊居住着許多人家。居民們利用這大好的自然條件,在水深的地方種上菱角,水淺的地方種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淺的水域裏種上荷花。

註釋

1、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

2、雜詩:題目中不指明題材內容的詩。

3、交流四水:即“四水交流”:四條河流交錯地流通。交流,交叉溝通。四水,湖州城附近有西苕溪、東苕溪,二水合成霅溪,另有一條東去的運河。

4、抱城斜(xiá):繞着城斜流。斜,指環城的河流並不是和城牆構成平行直線而是斜斜地流着。

5、散作:分散成。

6、千溪:很多條流水。千,與後面的“萬”同用以形容數量多,均不是確數。

7、遍:遍及。

8、深處:水深的地方。

9、菱(líng):水生草本植物,果實叫菱角,可食。

創作背景

阮元在做浙江巡撫時,頗為關心百姓及農事,不時出外巡視民情,因此對地方的山川形勢比較熟悉,這首《吳興雜詩》便作於嘉慶二年(1797)。在江南水鄉,地處太湖南面的吳興(今浙江湖州)是最美麗的城市之一。苕溪、霅溪、苧溪、吳興塘等四水在這裏匯流,這些幹流又有無數分支遍佈城外農郊。臨水屋舍毗連,人煙稠密。人們利用天然的水利資源和肥沃的土地,發展生產,美化環境,把家鄉變成米糧之倉,此詩即描寫吳興的田園風光。

賞析/鑑賞

文學賞析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寫吳興地處水鄉的特殊自然風光。讀者首先注意到兩句中的三個數量詞,它們寫出了密而不紊的一片水系。“四水”是主幹,“千溪”是支流,“萬家”則意味着更多的支流。通過“交流”、“散作”“遍”等動詞勾勒,讀者彷彿凌空鳥瞰,一望收盡吳興水鄉風光。被這密如蛛網的水系所分割,江南綠野就變成許多色塊組成的錦繡。“抱城斜”是指環城的幹流與城牆有一定走向上的斜度,是自然形成的一種勢態,大大小小的水流都是活水,它們給江南原野帶來了生機。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兩句寫水鄉農作及其特點:人們在水深處種菱,水淺處種稻,而在不深不淺的地方種藕。它首先給讀者呈現的是一派富庶的景象,難怪“人人都説江南好”,難怪有“蘇杭熟,天下足”的.俗諺了。這兩句還給人更多的美感,在前二句的背景上描繪了更加生動的景物,即各種作物互相間雜,組成繽紛錯綜的圖案。不説種藕而説種“荷花”,固然是為了字數韻腳的要求,但也使人從經濟價值觀念中跳出來,從審美價值角度來審視這幅圖景。待到夏秋之交,綠的菱葉,黃的稻浪,紅的荷花交相輝映,那是一幅格外宜人的圖畫。從語言風韻看,這兩句也極有意趣,上句以“句中排”形式,揭出一“深”一“淺”,相反相成,已給人有唱歎宕跌、無限妍媚之感。而作者能事未盡,又寫出一個“不深不淺”,對上句來了個折中,表現出絕妙的平衡;而在“深”“淺”字面上前分後總,又推出一層唱歎之音,使此詩洋洋乎愈歌愈妙。

地理內涵

此詩的頭兩句刻畫的是河流水系的分形特徵。“交流”、“斜”或多或少已透露出作者對水系不規則性、複雜性的觀察和感受,是對整形幾何觀的某種超越。第二句更是關於水系分形的典型刻畫,準確、生動而富有韻味。“散作”就是分散的意思,從環抱吳興城的四水沿河上溯,作者看到的是不斷分叉而形成的千溪萬流,整體上構成一幅分支式分形圖。水系的分形造就了居民點分佈的分形。自然界的水系本來是由千溪萬澗逐步匯聚而成的,村落是人們擇水而居所形成的,都是一類分形結構。作者採用詩家慣常的人格化手法,彷彿是先有了居民點的分形分佈,而後河流為了親近千村萬户,便從吳興城外的四水開始,逐步分散為千溪萬澗,遍灑人間。水系是自然地理系統的分形,居民點分佈是人文系統的分形,兩幅分形畫面不可分離地交織在一起,既展示了獨特的美學意韻,又體現了大地的厚德載物。

地理分形造就了氣象的分形特徵,地理分形與氣象分形共同造就了生態環境的分形特性,導致動植物的多樣性、差異性、相關性和複雜性,形成植物生態系統的分形特性。詩作的後兩句表明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意會到這種生態分形,通過對農作物間種的形象描繪,反映了河流分形帶來的生態多樣性,進一步豐富了詩作對水系分形描繪的內涵。

哲學啟示

此詩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給人以美的享受。更藴涵着深刻的哲學思想。

詩的末二句將這遍及千家萬户的溪水分三類,即“深”處。“淺”處和“不深不淺”處,並且分別為它們做了科學的安排,即“深”處種“菱”,“淺”處種“稻”,“不深不淺”處種“荷花”。全詩之妙,即在這三種安排之上。這三種安排的共同特點是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惟其如此,菱、稻、荷花俱可長得茁壯喜人。反之,如果“一刀切”,不顧客觀實際,那將會產生災難性的的後果。

這二句語言簡潔,但哲學思想卻非常豐富。它告訴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具體地講,就是從實際需要和實際可能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按客觀規律辦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爭取實踐的成功和目標的實現。絕不能背離實際需要和實際可能,形而上學地搞“一刀切”、絕對化。要在水深處種菱角,在水淺處種稻子,在不深不淺的地方種上荷花。不管水深水淺,一律種菱角,或者一律種稻子、種荷花,都是錯誤的。對於人生來説,也是如此。每一一個人,各有各的抱負,各有各的處境,各有各的能力,各有各的環境,各有各的機遇。關鍵在於,從實際需要和可能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找準自己的定位,爭取事業的成功,實現人生的價值。水深處種菱角,不深不淺種荷花,再淺可以種稻,再淺沒有水還可以長草。只要遵循這樣的哲學思想,每一個人都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六

唐代:杜甫

城上胡笳奏,山邊漢節歸。

防河赴滄海,奉詔發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鳥獸稀。

那聞往來戍,恨解鄴城圍。

譯文:

城上胡笳奏,山邊漢節歸。

秦州城上胡笳奏起樂曲,山腳下歸來遠行的使節。

防河赴滄海,奉詔發金微。

奉皇上之命從金微調來士兵,為防禦河北的叛軍而遠赴滄海。

士苦形骸黑,旌疏鳥獸稀。

士兵辛苦啊形骸黧黑,黎木稀疏啊鳥獸無幾。

那聞往來戍,恨解鄴城圍。

哪能經受這種往來征戍之苦,所恨的是叛軍解除了鄴域之圍。

註釋:

城上胡笳(jiā)奏,山邊漢節歸。

漢節歸:當時戰亂未平,需調集西域兵馬東征,故常有使節從秦州經過。

防河赴滄海,奉詔發金微。

金微:古山名,即今阿爾泰山。唐時於此置金微都護府。

士苦形骸(hái)黑,旌(jīng)疏鳥獸稀。

那聞往來戍(shù),恨解鄴(yè)城圍。

賞析:

這首詩是組詩中的第六首。《秦州雜詩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後所作的大型組詩。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拋棄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開始了“因人作遠遊”的'艱苦歷程。他從長安出發,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間,他先後用五律形式寫了二十首歌詠當地山川風物,抒寫傷時感亂之情和個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詩篇,統題為“秦州雜詩”。據末首末二語,可知這組詩是以詩歌來代替書札的,大概是寄給朝廷舊日同僚。

此時是“安史之亂”的第五年,李唐王朝雖已收復,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軍的鐵蹄下呻吟,中原戰火正熾,西北邊境烽煙迭起,關輔又飢,確實是國不堪國民不聊生。在此時,僅以左拾遺身份任過京官的杜甫,離職攜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秦州雜詩二十首》就是其中的優秀篇章。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今日明人眼,臨池好驛亭。

叢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疊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老夫如有此,不異在郊坰。

譯文

今天我的昏眼忽然明亮,是因為見到了一處臨池的好驛亭。

成片的竹林低附地面一片碧色,高大的柳樹伸向半空搖曳着青光。

眾多的幽景令人目不暇接,喧譁的人羣圍觀暫住的使臣。

我如能有此作為棲身之處,雖説住在城裏也無異於鄉間。

註釋

驛亭:驛站所設的供行旅休息的處所。

坰(jiōng):遙遠的'郊野。

賞析:

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九首。《秦州雜詩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後所作的大型組詩。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拋棄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開始了“因人作遠遊”的艱苦歷程。他從長安出發,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間,他先後用五律形式寫了二十首歌詠當地山川風物,抒寫傷時感亂之情和個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詩篇,統題為“秦州雜詩”。據末首末二語,可知這組詩是以詩歌來代替書札的,大概是寄給朝廷舊日同僚。

此時是“安史之亂”的第五年,李唐王朝雖已收復,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軍的鐵蹄下呻吟,中原戰火正熾,西北邊境烽煙迭起,關輔又飢,確實是國不堪國民不聊生。在此時,僅以左拾遺身份任過京官的杜甫,離職攜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秦州雜詩二十首》就是其中的優秀篇章。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6

作品原文

雜詩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①。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②。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③。

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④。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⑤。

壑舟無須臾⑥,引我不得住。

前塗當幾許,未知止泊處⑦。

古人惜寸陰⑧,念此使人懼。

作品註釋

①欣豫:歡樂。這句是説沒有快樂的事,心情也是歡快的。

②猛志:壯志。逸:超越。四海:猶天下。騫:飛舉的樣子。翮:羽翼。騫翮:振翅高飛。翥(zhù助):飛翔。這兩句是説有超越四海的壯志,期望展翅高飛。

③荏苒:逐漸地。頹:逝。此心:指志四海、思遠翥。這兩句是説隨着年歲的衰老,這種少壯時的豪氣已經逐漸消逝了。

④值歡:遇到歡樂的事。無復娛:也不再歡樂。每每:常常。這兩句寫出老年的心境與少壯時“無樂自欣豫”不同。

⑤衰損:衰退。日不如:一日不如一日。

⑥壑:山溝。壑舟:《莊子·大宗師》雲:“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這裏借喻自然運轉變化的道理。須臾:片刻。這句和下句是説自然運轉變化像《莊子》中的“壑舟”一樣,即使想辦法要留住它,也片刻留不住,使自己逐漸衰老下去。

⑦前塗:猶前途,這裏指未來的`時光。幾許:幾多、多少。止泊處:船停泊的地方,這裏指人生的歸宿。這兩句是説不知我未來還有多少時光,也不知何處是我的歸宿。

⑧惜寸陰:珍惜每一寸光陰。這句和下句是説古人珍惜每一寸光陰,想到自己一生虛度了大半歲月的可怕。

作品譯文

憶我當年少壯時,雖無樂事自歡娛。

胸懷壯志超四海,展翅高飛思遠去。

歲月漸移光陰逝,當年心志日消除。

雖逢樂事難歡快,每每心中多憂慮。

氣力漸覺在減退,我身已感日不如。

自然總在變化中,使我不得停腳步。

未卜前程有多少,誰知歸宿在何處。

古人珍惜寸光陰,念此使人心恐懼。

作品鑑賞

對於人類來説,珍惜生命價值、珍惜寸陰之精神乃是長青的。讀陶淵明的這《雜詩》第五首(“憶我少壯時”),常受到一種極親切的感動,尋思其原因,實在於此。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淵明善於把人所共知、反習而不察的人生體驗指點出來,而且用的是極自然極簡練的語言。這往往使人感到又驚訝又親切。此二句即一好例。詩人回憶自己少壯時代,即便沒有遇上快樂的事情,心裏也自然地充滿了欣悦。“無樂自欣豫”的“自”字,下得準確而微妙,直道出年青生命自身無窮的活力與快樂。不言而喻,這是一種向上的生命情調。“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向上的精神生命受了文化的教養,便昇華出“猛志”。按照傳統文化,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志向。“猛志”之猛,突出此志向之奮發、凌厲。“逸”,突出此志向之遠大、超越。“騫翮”即展翅,“翥”者、飛也。猛志所向,超越四海,有如大鵬展翅,志在高飛遠舉。以上四句回憶少壯時代生命情調,詩情從容之中,而有飛揚之勢。“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年光苒苒流逝,當年那種雄心,漸漸離開了自己。詩情由此亦轉為沉抑。“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即便遇上了歡樂的事情,也不再能歡樂起來,相反,常常懷有深深的憂慮。此二句寫出人到中年、晚年之體驗,與起筆二句形成深刻對照。詩人對自己的遭遇、時代,一概略而不言,唯反求諸己。所以寫出的實為一種人生體驗之提煉,一種生命自身的憂患意識。“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氣力漸漸衰退,轉而感到一天不如一天了。深感形體生命的逐漸衰老,這還僅僅是其憂患意識之第一層次。“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壑舟”語出《莊子·大宗師》:“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此處是借用“壑舟”喻指生命。觀下二句中“止泊”二字,即承“壑舟”而來,可證。此四句,語氣連貫為一意羣。生命耗逝,片刻不停,使自己不得停留地走向衰老。“前途當幾許,未知止泊處。”未來的人生道路,不知還有多少途程,也不知生命之歸宿將在何處。聯繫上文之“猛志”及下文之結筆,則此二句之意藴,實為志業未成之隱憂。生命日漸有限,而生命之價值尚未實現,這是其憂患意識之第二層次。結筆乃更進一層:“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生命之價值是在每一寸光陰之中實現的,寸陰可惜。古人珍惜寸陰,顧念及此,不能不使人警懼怵惕!珍惜寸陰,念此警懼,足見猶思奮發有為,此是其憂患意識之第三層次,亦是其憂患意識之一提升。結筆二句,深沉、有力。其啟示意義,乃是常新的。

全幅詩篇,呈為一種蒼涼深沉之風格。詩中,包藴了少壯時之欣悦,中晚年之憂慮,及珍惜寸陰之警懼。詩情之波瀾,亦由飛揚而沉抑,終至於向上提升。全詩體現着陶詩文體省淨而包藴深遠的基本特色。這種特色,實為中國詩歌藝術造詣之一極致。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

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

觴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緩帶盡歡娛,起晚眠常早。

孰若當世時,冰炭滿懷抱。

百年歸丘壟,用此空名道!

譯文

大丈夫有志在四方,我願不知老之將至。

和睦親戚相共處,子孫相互愛護,相互依靠。

面前飲酒、奏樂終日列,杯中美酒從不幹。

無拘無束盡情娛樂歡,常常早睡晚起牀。

哪像當今世上人,滿懷名利若冰炭。

身亡同樣歸墳墓,用此空名導向前!

註釋

志四海:志在四方,謂志向遠大。

不知老:不知老之將至。語本《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相保:相互愛護,相互依靠。

觴弦:代指飲酒與奏樂歌唱。肆:陳列,謂擺在面前。

朝日:當作“朝夕”,指終日。樽:酒杯。燥:乾燥。

緩帶:放鬆束帶,謂無拘無束。《晉書·隱逸傳》:陶淵明為彭澤令,時“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而淵明辭歸,所以以緩帶為願。

孰若:哪像。

冰炭:比喻貪和求名兩種相互矛盾的思想。《淮南子·齊俗訓》:“貪祿者見利不顧身,而好名者非義不苟得,此相為論,譬若冰炭鈎繩也,何時而合?”

丘壟:指墳墓。道:同“導”,引導。

賞析:

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四首。這組詩共十二首,前八首“辭氣一貫”,當作於同一年內,約作於陶淵明54歲時,即為晉安帝義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後四首約作於晉安帝隆安五年(公元401年),陶淵明37歲時。

由於人生失意,“有志不獲騁”,詩人也只得退而求自樂,這首詩便寫隱居安處的自得之樂,同時對那些貪利求名的“當世士”表示鄙視。

詩中“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觴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幾句所表現出來的`美好生活正和《詩經》“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宜爾室家,樂爾妻孥”的理想人生態度與和諧家庭生活如出一轍。而“緩帶盡歡娛,起晚眠常早”的安逸閒適與那些“汲汲於富貴”的“當世士”的戰戰兢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詩人對眼前閒居之樂的滿足。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8

原文

己亥雜詩

龔自珍〔清代〕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註釋

九州:中國的別稱之一。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喑,沉默,不説話。天公:造物主。抖擻:振作,奮發。降:降生,降臨。

拼音解讀

jǐ hài zá shī

gōng zì zhēn 〔qīng dài 〕

jiǔ zhōu shēng qì shì fēng léi,wàn mǎ qí yīn jiū kě āi 。

wǒ quàn tiān gōng zhòng dǒu sǒu,bú jū yī gé jiàng rén cái 。

相關翻譯

中國要振興必須依靠社會變革才能實現,眼前這沉默無聲、死氣沉沉的局面實在令人感到悲哀。我希望當朝統治者應該重新振作精神,打破那些陳規陋習,挑選出更多棟樑之才來為國家效力。

相關賞析

這首詩意義深刻,反應了詩人獨特的人才觀。前兩句運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寫出肖時社會上死氣沉沉的局面以及改變這一局面的有效途徑一一必須依靠雷厲風行的變革。後兩句祈求天公打破清規戒律,降下有用的人才,實際上表達了詩人希望清朝統治者能奮發有為,為了國家的振興,大膽公平地選用人才,渴望社會變革的急切心情。全詩的議論以悲憤之氣、愛國之情為基礎,振聾發聵地宣泄出詩人內心的情感。

作者介紹

龔自珍(1792—1841)字璱人,號“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他的詩大多體現了渴望社會變革、追求人生理想的精神。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煙塵一悵望,衰颯正摧顏。

譯文:

渾渾莽莽萬山重疊,孤獨的秦州城處於南北兩山之谷。

地面無風,天雲卻飄出塞外,尚未入夜,月亮即已照臨關隘。

外出的使臣遲遲未能歸來,可能是效法傅介子之壯舉遇到了障礙。

久久地悵望着煙塵瀰漫的天邊,衰颯的秋景正在摧殘我的容顏。

註釋:

孤城”句:秦州處於南北兩山之谷。

“無風”句:秦州位於低谷,故城中人不覺有風,而天風實有之。

“不夜”句:秦州東西皆為谷口,故無山以遮日月。

屬國:即典屬國,秦漢時官名,掌少數民族事務。此處指赴吐蕃之使臣。

樓蘭:漢時西域國名。漢昭帝時,樓蘭與匈奴和好,不親漢朝。傅介子至樓蘭,斬其王首。此以樓蘭代指與唐為敵的吐蕃。

賞析: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煙塵一長望,衰颯正摧顏。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拋棄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開始了“因人作遠遊”的艱苦歷程。他從長安出發,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肅天水)。在秦州期間,他先後用五律形式寫了二十首歌詠當地山川風物,抒寫傷時感亂之情和個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詩篇,統題為《秦州雜詩》。本篇是第七首。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首聯大處落墨,概寫秦州險要的地理形勢。秦州城座落在隴東山地的渭河上游河谷中,北面和東面,是高峻綿延的六盤山和它的支脈隴山,南面和西面,有嶓冢山和鳥鼠山,四周山嶺重迭,羣峯環繞,是當時邊防上的重鎮。“莽莽”二字,寫出了山嶺的綿延長大和雄奇莽蒼的氣勢,“萬重”則描繪出它的復沓和深廣。在“莽莽萬重山”的狹窄山谷間矗立着的一座“孤城”,由於四周環境的襯托,越發顯出了它那獨扼咽喉要道的險要地位。同是寫高山孤城,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雄渾闊大中帶有閒遠的意態,而“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則隱約透露出一種嚴峻緊張的氣氛。沈德潛説:“起手壁立萬仞”(《唐詩別裁》),這個評語不僅道出了這首詩發端雄峻的特點,也表達了這兩句詩所給予人的感受。

“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首聯托出雄渾莽蒼的全景,次聯縮小範圍,專從“孤城”着筆。雲動必因風,這是常識;但有時地面無風,高空則風動雲移,從地面上的人看來,就有云無風而動的感覺。不夜,就是未入夜。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天還沒有黑就高懸天上,所以有不夜而月已照臨的直接感受。雲無風而動,月不夜而臨,一屬於錯覺,一屬於特定時間的景象,孤立地寫它們,幾乎沒有任何意義。但一旦將它們和“關”、“塞”聯結在一起,便立即構成奇警的藝術境界,表達出特有的時代感和詩人的獨特感受。在唐代全盛時期,秦州雖處交通要道,卻不屬邊防前線。安史亂起,吐蕃乘機奪取隴右、河西之地,地處隴東的秦州才成為邊防軍事重鎮。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戰爭烽火氣息的邊城中,即使是本來平常的景物,也往往敏感到其中彷彿藴含着不平常的氣息。在繫心邊防形勢的詩人感覺中,孤城的雲,似乎離邊塞特別近,即使無風,也轉瞬間就飄出了邊境;孤城的月,也好象特別關注防關戍守,還未入夜就早早照臨着險要的.雄關。兩句賦中有興,景中含情,不但警切地表現了邊城特有的緊張警戒氣氛,而且表達了詩人對邊防形勢的深切關注,正如浦起龍《讀杜心解》所評的那樣:“三、四警絕。一片憂邊心事,隨風飄去,隨月照着矣。”

三、四兩句在景物描寫中已經寓含邊愁,因而五六兩句便自然引出對邊事的直接描寫:“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水還。”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歸國後,任典屬國。第五句的“屬國”即“典屬國”之省,指唐朝使節。大約這時唐朝有出使吐蕃的使臣遲留未歸,故説“屬國歸何晚”。第六句反用傅介子斬樓蘭王首還闕事,説吐蕃侵擾的威脅未能解除。兩句用典,用賦一事,而用語錯綜,故不覺復沓,反增感愴。蘇武歸國、傅介子斬樓蘭,都發生在漢王朝強盛的時代,他們後面有強大的國家實力作後盾,故能取得外交與軍事上的勝利。而現在的唐王朝,已經從繁榮昌盛的頂峯上跌落下來,急劇趨於衰落,象蘇武、傅介子那樣的故事已經不可能重演了。同樣是用這兩個典故,在盛唐時代,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王維《使至塞上》)的高唱,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的豪語,而現在,卻只能是“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的深沉慨歎了。對比之下,不難體味出這一聯中所寓含的今昔盛衰之感和詩人對於國家衰弱局勢的深切憂慮。

“煙塵一長望,衰颯正摧顏。”遙望關塞以外,彷彿到處戰塵瀰漫,烽煙滾滾,整個西北邊地的局勢,正十分令人憂慮。目接衰颯的邊地景象,聯想起唐王朝的衰颯趨勢,不禁使自己疾首蹙額,悵恨不已。“煙塵”、“衰颯”均從五、六生出。“一”、“正”兩字,開合相應,顯示出這種衰颯的局勢正在繼續發展,而自己為國事憂傷的心情也正未有盡期。全詩地雄奇闊大的境界中寓含着時代的悲涼,表現為一種悲壯的藝術美。(劉學鍇)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七

唐代:杜甫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煙塵獨長望,衰颯正摧顏。

譯文: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渾渾莽莽萬山重疊,孤獨的秦州城處於石谷之間。

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地面無風,天雲卻飄出塞外,尚未入夜,月亮即已照臨關隘。

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外出的使臣遲遲未能歸來,效法傅介子之壯舉可能是遇到了障礙。

煙塵獨長望,衰颯正摧顏。

久久地望着煙塵瀰漫的天邊,衰颯的秋景正在摧殘我的容顏。

註釋:

莽(mǎng)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屬(shǔ)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屬國:即典屬國,秦漢時官名,掌少數民族事務。此處指赴吐蕃之使臣。樓蘭:漢時西域國名。漢昭帝時,樓蘭與匈奴和好,不親漢朝。傅介子至樓蘭,斬其王首。此以樓蘭代指與唐為敵的吐蕃。

煙塵獨長望,衰颯(sà)正摧顏。

賞析:

這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七首。《秦州雜詩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後所作的大型組詩。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拋棄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開始了“因人作遠遊”的艱苦歷程。他從長安出發,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間,他先後用五律形式寫了二十首歌詠當地山川風物,抒寫傷時感亂之情和個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詩篇,統題為“秦州雜詩”。據末首末二語,可知這組詩是以詩歌來代替書札的,大概是寄給朝廷舊日同僚。

此時是“安史之亂”的第五年,李唐王朝雖已收復,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軍的.鐵蹄下呻吟,中原戰火正熾,西北邊境烽煙迭起,關輔又飢,確實是國不堪國民不聊生。在此時,僅以左拾遺身份任過京官的杜甫,離職攜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秦州雜詩二十首》就是其中的優秀篇章。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1

作品簡介

《山中雜詩》是南朝文學家吳均所作。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語言清新優美,文字簡練利落;文章條理分明,表現角度多樣;寫景狀物生動逼真,抓住特徵寓情於景。文中所繪景緻優美,意境幽遠,尤其是多種感官的調動,讀來使人如臨其境,令人悠然神往。文中句式齊整,以五言為主,多用工整的對偶,又間以六言,使文句整飭勻稱,節奏疏宕諧婉,語意轉折靈活。此詩以素筆淡墨,描寫了深山幽麗的自然景色,流露出詩人喜愛山水的生活情趣。

作品原文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作品註釋

1、山際:山邊;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2、煙:指山裏面的霧氣。

3、竹中:竹林叢中。

4、窺(kuī):從縫隙中看。

5、檐(yán):房檐。

6、這句是説山上的房屋地勢很高,所以雲從窗户裏面穿進穿出。

作品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着陣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裏看灑落下餘暉的夕陽。

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户裏輕輕地飄了出來。

作品鑑賞

這首小詩經單純白描的手法,展現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用的就是這種格調。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峯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雲彩從窗裏飄出來。作者的幽居蕩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閒適的心情。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瀰漫着山谷,在山峯間飄來蕩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雲穿窗而過,都説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開頭兩句説,但見陣陣煙霧從山與山的交接處飄來,又見太陽在竹叢後漸漸落下。“來”、“落”兩字寫出了動態。“見”、“窺”兩字用得很恰當:煙來則舉目可見;日落則是透過竹子間的空隙所見,所以用“窺”字。“見”和“窺”,都説明在景的背後分明有人,所寫之景只是人所見之景,並不是純客觀的描繪。三、四句説,鳥兒向着屋檐上飛翔,白雲從窗户裏輕輕流出。這兩句都使人想到山中屋宇所處地勢的高峻。尤其是後一句:雲本不可能生於屋內,但因屋宇處於白雲繚繞之中,雲氣從屋後、屋側飄過,所以看起來就像從窗中飛出。“檐上”和“窗裏”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寫景中已暗示了詩人的山居之樂,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於此可見。

詩寫得十分精煉。四句寫出四個各自獨立的'畫面,如同電影鏡頭的連接那樣,合起來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麼清幽,甚至冷寂。煙、日、鳥、雲都在動,但給人的印象卻是無限的靜。由這一片寂靜,又使人感到詩人心中是那麼清靜。他沒有一點兒雜念,只是靜靜地觀賞着這一切。如果細細吟味,還可感到三、四句隱隱流露出詩人的幾分新奇感。高飛的鳥與屋檐齊高,白雲由窗間流出,這種景象在平地上見不到,因而使詩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兩副對子。前兩句“見”、“窺”的主體是詩人,後兩句的主體則是“鳥”和“雲”。前兩句的節奏是二、一、二,後兩旬是二、二、一。這樣,全詩雖然篇幅短小,內容單純,卻因旬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以至於不顯得單調了。

此詩寫作極有章法,動靜結合。前兩句形成大的環境氛圍和背景;後兩句點染出具體生動的景物,造成鉅細相襯的藝術效果。同時,景物動靜結合,構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環境氛圍。詩人又運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來觀察寫出景物,寄託自己的情志於景物環境之中,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脱,遠離塵囂,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作者簡介

吳均(469—519),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他的詩文以描寫山水景物見長,文體清拔,時人仿效而作,稱為“吳均體”。家事寒微,好學有才,工詩文,頗受沈約賞識。官奉朝請。其文善於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長,文詞清拔古樸,時人或仿效其體,稱之為“吳均”體。明人輯有《無朝請集》。另有小説《續齊諧記》。尚有其他史學著作。在文學方面,他提倡“”駢體文“”。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讚。梁武帝天監初,為郡主簿。天監六年(507)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後又被任為奉朝請。因私撰《齊春秋》,觸犯梁武帝,被免職。不久奉旨撰寫《通史》,未及成書即去世。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原文:

雜詩七首·其一

宋代:黃庭堅

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鬢疏。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譯文:

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鬢疏。

天地猶如一間屋子身在其中,世間萬事把我們烏黑亮麗的頭髮都消磨疏了。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世上有幾個人能真正得到權勢富貴呢?人們只是不知道自己終日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罷了。

註釋:

此身天地一蘧(qú)廬,世事消磨綠鬢(bìn)疏。

蘧廬: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猶今言旅館。綠鬢:烏黑而有光澤的鬢髮。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賞析:

“畢竟幾人真得鹿”中“鹿”喻指人世間虛幻的.富貴。富貴不堅牢,讓人魂牽夢繞,始終不知自己是活在現實還是夢中,不知道夢醒後自己是否真正擁有。“不知終日夢為魚”你在夢裏認為自己是鳥,所以飛;你在夢裏認為自己是魚,所以遊。你認為中的自己,真的就是你嗎?

一世到頭,皆是虛空,不必太過計較成敗與得失。其實我們所處的時代也僅僅是歷史長河中的某個瞬間而已,順着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

作者:吳均

朝代:南北朝

原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着陣陣嵐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裏看灑落下餘暉的夕陽。鳥兒歡快地在房檐上飛來飛去,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户裏飄了出來。

註釋

⑴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⑵煙:此指煙靄。⑶窺(kuī):從縫隙中看。⑷檐(yán):房檐。

賞析:

詩作主題本詩是一首寫景詩,作者借幽居時看到的景象,暗示出山居之樂,表達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閒適心境。

賞析

這首小詩經單純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用的就是這種格調。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峯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雲彩從窗裏飄出來。作者的幽居蕩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閒適的`心情。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瀰漫着山谷,在山峯間飄來蕩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雲穿窗而過,都説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這四句中雖句句是景,卻時時有人在其中,如前兩句中的“見”和“窺”,都説明在景的背後分明有人,所寫之景只是人所見之景,並不是純客觀的描繪。至於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裏”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寫景中已暗示了詩人的山居之樂,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於此可見。

“鳥向檐上飛”一句,生動地描繪了人鳥和諧相處的情景。

“雲從窗裏出”一句,寫出了詩人居住的地勢之高峻,連雲都從窗户裏出來了。

全詩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脱,遠離塵囂。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寫作特點

⒈、寫作極有章法,動靜結合。前兩句形成大的環境氛圍和背景;後兩句點染出具體生動的景物,造成鉅細相襯的藝術效果。同時,景物動靜結合,構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環境氛圍。

⒉、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本詩通過詩人的觀察寫出景物,並寄託自己的情志於景物環境之中。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4

原文:

雜詩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

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譯文:

註解

1、著:吹入。

2、等是:為何。

3、杜鵑:鳥名,即子規。

韻譯

時令將近寒食,春雨綿綿春草萋萋;

春風過處苗麥搖擺,堤上楊柳依依。

這是為什麼呵,我卻有家歸去不得?

杜鵑呵,不要在我耳邊不停地悲啼。

註釋:

註解

1、著:吹入。

2、等是:為何。

3、杜鵑:鳥名,即子規。

韻譯

時令將近寒食,春雨綿綿春草萋萋;

春風過處苗麥搖擺,堤上楊柳依依。

這是為什麼呵,我卻有家歸去不得?

杜鵑呵,不要在我耳邊不停地悲啼。

賞析:

這是歌詠遊客居外不得返鄉的'遊子思鄉之情的詩;意思是在説寒食、清明將到,客居不能返鄉,卻聽得杜鵑悲泣,更為傷感,大有“每逢佳節倍思親”之慨;詩的節奏獨特,首兩句節拍為“一、二、三”,然而卻諧絕句平仄韻,這是絕句中少見的;句寫六朝往事如夢,台城早已破敗;三、四句寫風景依舊,人世滄桑;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語言含蓄藴藉,情緒無限感傷。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5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山中雜詩》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着陣陣嵐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裏看灑落下餘暉的夕陽。

鳥兒從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飛過,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户裏輕輕地飄了出來。

《山中雜詩》註釋

山際:山邊;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煙:指山裏面的霧氣。

竹中:竹林叢中。

窺(kuī):從縫隙中看。

檐(yán):房檐。

這句是説山上的房屋地勢很高,所以雲從窗户裏面穿進穿出。

《山中雜詩》賞析

本篇是詩人吳均《山中雜詩》的三首之一。作品通過對山居小屋悠遠、靜謐的環境描寫,表現了詩人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閒適自在的心情。

“山際見來煙。”“這裏的山際”説的是目所能及的山與天相接的地方,寫的是極目遠望之處。“來煙”,寫的.是詩人遠望所見的動感物象,即遠遠地看見嵐氣雲煙從天邊飄來,這一描寫有力地再現了山居小屋環境的深邃和悠遠,給人創建了一個極其豐富的幽深神祕的美感想象空間。

“竹中窺落日。”這句的“竹中”,從一個“窺”字可以看出説的應該是竹林的空隙,“落日”就是詩人從竹林的空隙中“窺”見到的明亮清新的一個動感物象。從這個“窺”字我們不難看出,詩人這裏寫的是近景,即從竹林的空隙中窺視到的紅紅的落日。這一“窺”,巧妙而又生動地增強了夕陽餘暉灑落竹林時刻山居小屋環境優雅、明亮的美感。

如果説在前兩句中詩人不惜筆墨為我們再現了山居小屋的環境,那麼下邊兩句寫的則是小屋本身的特點。

“鳥向檐上飛。”“向”可以理解為“從”,也可理解為“在”。“檐上飛”,説的是傍晚了,鳥兒們快要歸巢了,於是在房檐兒上悠閒地,自由自在地,嘰嘰喳喳地,一會兒飛過來,一會兒又飛過去。這一句寫的是山居小屋的近景,是近距離的所見,描繪的是一種清新、明快的場景,它在向人們透露着一種愉悦與欣喜的情懷。

“雲從窗裏出。”“雲”是不可能從“窗裏出”的,詩人寫的其實也就是一種感覺,我們不妨體會一下,如果站在山腳下,遠看山居小屋窗前的景象,那潔白的雲朵在小屋的窗前悠閒地飄動,彷彿就是從窗户裏飄出來的。這感覺是何等的神奇呀。

詩寫得十分精煉。四句寫出四個各自獨立的畫面,如同電影鏡頭的連接那樣,合起來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麼清幽,甚至冷寂。煙、日、鳥、雲都在動,但給人的印象卻是無限的靜。由這一片寂靜,又使人感到詩人心中是那麼清靜。他沒有一點兒雜念,只是靜靜地觀賞着這一切。如果細細吟味,還可感到三、四句隱隱流露出詩人的幾分新奇感。高飛的鳥與屋檐齊高,白雲由窗間流出,這種景象在平地上見不到,因而使詩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兩副對子。前兩句“見”、“窺”的主體是詩人,後兩句的主體則是“鳥”和“雲”。前兩句的節奏是二、一、二,後兩句是二、二、一。這樣,全詩雖然篇幅短小,內容單純,卻因句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以至於不顯得單調了。

此詩寫作極有章法,動靜結合。前兩句形成大的環境氛圍和背景;後兩句點染出具體生動的景物,造成鉅細相襯的藝術效果。同時,景物動靜結合,構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環境氛圍。詩人又運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來觀察寫出景物,寄託自己的情志於景物環境之中,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脱,遠離塵囂,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