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學習二等分》教學設計

校園2.11W

  一、活動目標:

《學習二等分》教學設計

⒈在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活動中學習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⒉培養幼兒的比較和判斷能力。

二、活動準備

⒈材料:紅綢帶,,紙(正方形、長方形),吸管,毛線,紙條,直尺

⒉工具:筆,剪刀,天平稱,量杯

  三、活動過程:

  ㈠講解演示

⒈師:看,今天餘老師的頭髮有什麼變化嗎?(扎兩個辮子)我還要給兩條小辮紮上漂亮的綢帶,只有一根綢帶,怎麼來扎兩根小辮呢?

⒉組織幼兒討論,等充分表達意見後,教師邊講解邊演示,讓幼兒注意觀察,⒊把一個東西邊對邊對摺,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以形象直觀的綢帶二等分形式導入活動,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並讓他們動腦筋幫助分綢帶,把操作的過程與結果展現給幼兒,為幼兒發現規律,理解二等分的含義作了有效的鋪墊。

  ㈡操作探索

第一次操作:

⒈提供幼兒材料,指導等分方法。

材料:正方形,長方形,

師:請小朋友想辦法把桌上的圖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⒉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觀察。

⒊組織幼兒討論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師:小結:很多小朋友用了邊對邊對摺的方法來二等分。

⒋操作驗證材料的二等分。

師:怎樣讓別人相信你的兩份紙是一樣大的呢?(疊在一起比較)

師:這有個好聽的詞,叫“重疊”

第二次操作:

⒈提供幼兒材料,指導等分方法。

材料:長方形,

師:請小朋友用其它對摺的'辦法把桌上的長方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⒉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觀察。

⒊組織幼兒討論等分方法。

師:小結:除了用了邊對邊對摺的方法來二等分,還可以用對角線折、對邊折的方法來二等分。下課了可以在試試。

⒋討論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⑴師:請幼兒把剪開後的兩部分與原來的材料作比較,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⑵總結:二個部分合起來是原來的一份。

把正方形、長方形的紙放在兩次操作活動中,第一次是讓幼兒自由發揮,用自己想出的折法二等分。第二次操作探索活動中提升了難度。操作活動中,指導適時,要點正確,鼓勵幼兒嘗試多種二等分的折法,拓寬幼兒思維,培養幼兒仔細觀察和思維能力。

 ㈢鞏固提高

第三次操作

材料:吸管,直尺,毛線,紙條

⒈師:在桌上還有些硬硬的吸管它們不能象紙那樣省力的折,但它們也可以二等分,請你們想辦法試試看。

⒉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⒊教師講評:用什麼方法二等分?幼兒演示

⒋教師小結:這種硬的吸管可以藉助毛線、紙條、直尺來二等分。沒有成功的小朋友下課了可以再試一次。

活動的難點在第三次操作活動中,有了上述的二等分經驗,幼兒在活動中思維活躍,討論熱烈,教師考慮到不同幼兒的不同操作探索水平,適時的延長操作時間,給予指導,增加了幼兒成功操作的機會,提高幼兒動腦、動手能力。

 四、活動延伸:

師:水,沙子,黃豆這些不能折,不能用紙條測量的東西,它們可以二等分嗎?

其實它們只要藉助一些更精確的測量工具,如天平稱、量杯就可以二等分。

我把這些工具放在區角,一起去探討它們的測量方法。

活動評價: 本次活動從幼兒感興趣的幫助老師分綢帶入手,在引導幼兒在多次操作探索、驗證二等分和運用輔助材料給吸管二等分和運用輔助材料給吸管二等分等一系列操作活動中,逐步讓幼兒理解二等分的含義,發展初步的判斷能力。整個活動結構嚴謹,形式多樣。小組活動、個別交流、集體交流相互交叉,既增加了師幼互動頻率,又較好地體現了面向全體、照顧個體的原則。從幼兒的表現來看,可以看出幼兒對此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參與的熱情也很大。在第二次操作活動時很多幼兒都想不出好的辦法,但都沒有放棄,而且向老師、同伴請教,尋求二等分的方法,同時也可看出此環節的難度。因此,可在下次活動中先講解,出示圖譜,讓幼兒更好的掌握與瞭解。

標籤:二等 教學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