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二年級數學《認識平均分》教學設計

校園4.3K

教學內容:

二年級數學《認識平均分》教學設計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2-43頁例1、例2、“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方法,為認識除法積累較豐富的感性經驗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感知平均分的含義及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結果。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師生分別準備圓片、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平均分”

1.教學例1。

引入:小朋友,你們喜歡孫悟空嗎?一天,孫悟空帶了6個桃回花果山,小猴子們最喜歡吃桃了,都圍了過來。孫悟空説:“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學會分桃。孩子們,你們説説,要把這6個桃分成兩堆,可以怎樣分?”聽了孫悟空的話,小猴們急得抓耳撓腮,想不出辦法了。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幫小猴的忙,好嗎?請大家拿出6個圓片,代表6個桃,自己動手分成兩堆,再説説是怎樣分的?(師巡視,相機讓分法不同的小朋友上黑板分)

交流:你是怎樣分的?

觀察:真厲害,分成2堆,大家想出了3種不同的分法。這些分法公平嗎?你能把這3種分法分成兩類嗎?

交流:這3種分法分成了怎樣的兩類?為什麼這樣分?

指出:按每份個數相同和不同,把這3種分法分成了兩類,其中分成3個和3個是每份個數同樣多。每份分得同樣多,叫作平均分。(板貼)

追問:怎樣的分法叫作平均分?

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擺,不僅幫小猴解決了問題,還知道了什麼是平均分。

(2)加深認識。

引導:這6個桃還可以怎樣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幾份就分成幾份,請用圓片擺出你的分法。

交流:你是怎樣平均分的?

追問:為什麼這兩種分法也是平均分?

強調:把一些物體分成幾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1題。

請看,下面哪種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請打開數學書43頁,“想想做做”第1題。

交流,説説理由。

説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樣多。

二、動手操作,認識“平均分”

1.教學例2。

談話:孫悟空看我們認識了“平均分”,直誇大家聰明。它一高興,輕輕一變,變出了8個桃。它説:8個桃,每個小朋友分2個,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呢?

小朋友想一想,讓你來分一分,你覺得怎樣分這8個桃,就能看到分給幾個小朋友了呢?

要求:請小朋友拿出8個圓片,動手分一分,看看能分給幾個小朋友?

交流:你是怎樣分的?請大家跟着電腦老師一起分一分。

讓學生把填充的.話齊讀一遍。

追問:這樣分是不是平均分,為什麼?

回顧:回想一下,剛才的平均分是怎樣分的?

指出:剛才的平均分是按每2個一份地分,結果分成了4份。

2.教學“試一試”

小朋友們幫助孫悟空解決了難題,現在老師想讓小朋友放鬆一下。我們來玩小棒遊戲好不好?拿出你的12根小棒。

聽好老師的要求: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學生獨立分)

彙報交流:“每幾個一份,分成了幾份?”填書。

談話:很好,接下來,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學生分)分成了幾份?每份的根數都同樣多嗎?(學生回答)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學生分)分成了幾份?每份的根數都同樣多嗎?(學生回答)還可以每幾根一份地分,分成幾份?

提問:你覺得這裏的平均分是怎樣分的,結果能知道什麼?

(板書:每幾個一份地分結果是分成( )份。)

指出:大家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這種分法先看每份是幾個,知道了平均分可以每幾個一份地分,結果是分成幾份。

比較上述四種分法,你們發現什麼?學生交流。

小結:要分的總數不變,每份分的數越少,分得的份數越多;每份分的數越多,分得的份數就越少。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認識平均分”,誰來説説什麼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把一些物體怎麼分,就是平均分呢?(把一些事物按每幾個一份的分,是平均分。)

三、應用拓展,鞏固“平均分”

小朋友們知道了什麼叫平均分,下面我們就用學到的知識,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好嗎?

1.讀題:有兩個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

師引導完成第1題,數數一共有多少塊餅乾,説説圈出的兩塊餅乾表示什麼意思,下面請你圈一圈,完成第1題的填空。

獨立完成第2、3題,交流反饋。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指出:可以用小棒擺,可以在圖上圈一圈,可以在紙上畫一畫再圈一圈

四、全課小結,回味“平均分”

今天這節課學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