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中八年級語文上冊《詩四首》同步練習

校園7.71K

【編者按】要想學好數學,多做試題是難免的,這樣才能夠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在考試中應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長髮揮。

國中八年級語文上冊《詩四首》同步練習

內容預覽:

30詩四首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字詞注音。

草盛()荒穢()草木長()燕()然

候騎()雞豚()叩()門蕭()關

簫()鼓

2.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①晨興理荒穢()②帶月荷鋤歸()

③道狹草木長()④但使願無違(),()

⑤使至塞上()⑥單車欲問邊()

⑦江入大荒流()⑧仍憐故鄉水()

3.填空。

①《歸園田居》選自,共有首,本詩是第首。作者,我們曾經學過他寫的詩前序。成語“”就出自他的這篇文章。

②《使至塞上》是作者出使邊塞時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詩人,蘇軾曾評論他的詩“,。”

③《遊山西村》選自,作者,字,號,(朝)著名詩人。

4.填寫詩句。

①,帶月荷鋤歸。

②衣沾不足惜,。

③,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

④山隨平野盡,。,雲生結海樓。

⑤,柳暗花明又一村。,衣冠簡樸古風存。

二、閲讀

閲讀下列各首古詩,回答詩後問題。

(一)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5.全詩表達了作者陶淵明什麼思想?

6.“但使願無違”一句中,“願”具體指什麼?

7.説一説“帶月荷鋤歸”一句寫出了什麼意境?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麼感情?

8.體會一下全詩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

(二)

【編者按】要想學好數學,多做試題是難免的,這樣才能夠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在考試中應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長髮揮。

內容預覽:

《詩四首》達標試題A卷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字詞注音。

草盛()荒穢()草木長()燕()然

候騎()雞豚()叩()門蕭()關

簫()鼓

2.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①晨興理荒穢()②帶月荷鋤歸()

③道狹草木長()④但使願無違(),()

⑤使至塞上()⑥單車欲問邊()

⑦江入大荒流()⑧仍憐故鄉水()

3.填空。

①《歸園田居》選自,共有首,本詩是第首。作者,我們曾經學過他寫的詩前序。成語“”就出自他的這篇文章。

②《使至塞上》是作者出使邊塞時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詩人,蘇軾曾評論他的詩

③《遊山西村》選自,作者,字,號(朝)著名詩人。

4.填寫詩句。

①,帶月荷鋤歸。

②衣沾不足惜,。

③,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

④山隨平野盡,。,雲生結海樓。

⑤,柳暗花明又一村。,衣冠簡樸古風存。

二、閲讀

閲讀下列各首古詩,回答詩後問題。

(一)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5.全詩表達了作者陶淵明什麼思想?

6.“但使願無違”一句中,“願”具體指什麼?

7.説一説“帶月荷鋤歸”一句寫出了什麼意境?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麼感情?

8.體會一下全詩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

語文學科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詩四首》達標試題(B)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1)道狹草木長(2)燕然(3)臘酒渾

(4)雞豚(5)荊門(6)仍憐故鄉水

2.解釋加粗詞。

(1)晨興理荒穢:(2)帶月荷鋤歸:

(3)但使願無違:(4)長河落日圓:

(5)江入大荒流:(6)雲生結海樓:

(7)從今若許閒乘月:(8)拄杖無時夜叩門:

3.我們課內外學過的古詩詞中,有不少詩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請你再摘錄幾句含有哲理的詩句。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4:閲讀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本詩從體裁上看,是一首詩。

(2).本詩首聯交代了和。

(3).説一説本詩中寫得最精彩的是哪兩句?寫出了什麼意境?你能用畫筆描繪出來嗎?

(4).找出本詩中的對偶句,並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5).本詩首聯交代了遠渡的和此行的。

(6).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麼角度來寫景的?

(7)在頷聯中,有兩個字用得好,找出來談談它好在何處?

(8)頸聯描寫長江的近景,請談談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意境。

(9).從尾聯來看,這首詩是否是為朋友送行?抒發了作者什麼感情?

《詩四首》達標試題C卷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9.本詩從體裁上看,是一首詩。

10.本詩首聯交代了和。

11.説一説本詩中寫得最精彩的是哪兩句?寫出了什麼意境?你能用畫筆描繪出來嗎?

12.找出本詩中的對偶句,並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

(三)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3.本詩首聯交代了遠渡的和此行的。

14.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麼角度來寫景的.?

15.在頷聯中,有兩個字用得好,找出來談談它好在何處?

16.頸聯描寫長江的近景,請談談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意境。

17.從尾聯來看,這首詩是否是為朋友送行?抒發了作者什麼感情?

(四)

遊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8.全詩緊扣一個“”字,按推移展開敍述。

19.首聯寫出了什麼內容?

20.“古風存”一句用來讚美農民的什麼品格?

21.本詩中哪兩句流傳最廣?含有什麼哲理?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請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談。

三、寫作

22.對本課中的任意一首詩歌進行情境再造,用300字左右的敍述性文字來進行,要求進行合理的想象和補充。

參考答案:

一、ènɡhuìzhǎnɡyānjìtúnkòuxiāoxiāo

2.①野草②扛着③生長④只,違背⑤出使⑥慰問⑦廣闊無際的原野⑧愛

3.①《陶淵明集》五三陶淵明《桃花源記》世外桃源②王維山水田園詩中有畫畫中有詩③《劍南詩稿》陸游務觀放翁南宋

4.①晨興理荒穢②但使願無違③徵蓬出漢塞長河落日圓④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⑤山重水複疑無路簫鼓追隨春社近

二、(一)5.表現的是歸隱山林的思想。

6.藴含了不要在那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7.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裏;洋溢着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

8.用語平淡自然,而於平淡中又富於情趣,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

(二)9.五言律

10.出使原因目的地

11.最精彩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遠處烽煙直衝霄漢,大河上一輪落日,沒有云翳,顯得格外圓而且大。

12.對偶句: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三)13.地點目的

14.山勢隨着平原漸漸消失,江水向遼闊的原野緩緩地流淌。此聯寫遠景。

15.“隨”、“入”二字,能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16.明月倒映入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天上的雲彩,層層疊疊,構成海市蜃樓。

17.不是。抒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四)18.遊時間

19.寫出了豐收的年景和農民熱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20.用農民服飾的簡樸盛讚他們性格的淳厚質樸。

21.“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時會生出許多希望。

三、22.(略)

八年級語文試題欄目

【編者按】要想學好數學,多做試題是難免的,這樣才能夠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在考試中應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長髮揮。

一、背誦並默寫這四首詩

設題意圖是養成背誦優秀古詩的良好習慣。其中的名句尤其要記住。當堂默寫,檢查背誦效果。

二、仔細體會這四首詩,回答下列問題

1、《歸園田居》中“但使願無違”的“願”具體指什麼?

2、“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了什麼樣的景象?

3、《遊山西村》中哪兩句流傳最廣?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設題意圖是考查學生對詩的思想和內容的理解程度。第1題設題重點在於對陶淵明思想的認識,第2題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設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對詩中描寫的景色作出有個性化的描述。答案不強求一致。

〖參考答案

1、這裏的“願”,除了可按課文註釋理解外,也可引導學生廣泛討論。教師不妨把《歸園田居》中另外四首詩介紹給學生,特別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內容進一步理解本詩。

2、這兩句描寫舟過荊門時所見的景色。用遊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渡到平原,山巒從作者的視野中一點點的消失,江水衝下山巒向着廣闊的原野奔騰而去。

3、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山西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用來説明困境中仍然藴含着希望。

三、《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對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香菱説:“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你認為香菱對這兩句詩的體味有沒有道理,為什麼?

本題意在使學生深入品味這兩句詩“詩中有畫”的特點。

〖參考答案見“課文研討”

四、試從這幾首詩中任選一首,根據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繪畫把你的閲讀感受描繪出來

本題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意在讓學生充分調動聯想與想像,以提高理解、欣賞古詩的能力。

八年級語文試題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