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爸爸的花兒落了》語文教案

校園1.77W

引導語:《爸爸的花兒落了》以參加國小畢業典禮的過程為主線,穿插了對往事的回憶,從中表現了父愛的偉大,抒發了對父親的深切感激和懷念之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爸爸的花兒落了》教案,希望能幫助到老師們!

《爸爸的花兒落了》語文教案

  教學背景:

1、作者

林海音(1918年-2001年),林海音,出生於日本大阪,台灣苗栗縣頭份鎮人,祖籍廣東蕉嶺,作家。曾擔任“世界日報”實習記者,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一生創作了多篇長篇小説和短篇小説集,產量十分可觀。

2、寫作背景

1923年到1929年間的北平.,作者曾有一個叔叔在大連參加抗日活動,之後被日本人逮捕,被毒死在獄中。林海音的父親前往大連收屍,回京後不久,身心俱疲,肺病復發,於1931年去世,《爸爸的花兒落了》就由這場病痛寫起。作者是在30歲以後才寫這些童年往事的,她通過小英子的觀察和遭遇,追憶了自己童年時在北京度過的時光,反映了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生活。

  教學目標:

1、感知文章內容,概括故事情節。

2、體會作者思想感情,感悟人間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從中感受至愛親情。

  課前準備:

學生:

1、預習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2、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可能也遇到過類似我賴在牀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教育你的呢?也許感受到父愛的事件很多,準備好説給大家聽聽。

教師

1、準備好授課內容及多媒體課件。

2、有條件的,可提前為學生播放影碟《城南舊事》。

  《爸爸的花兒落了》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有感情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設計:

課文導入

人生在世,人們誇讚的最多的是母親,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親,可是今天我們要為父親唱一首頌歌。他們同樣讓我們難以忘懷,他們同樣值得我們誇讚。現在我們就一同去認識一位可敬可親的父親吧!

整體感知

學生速讀課文,思考問題。

a、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b、“花”在全文結構中起着怎樣的作用?

c、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

a、爸爸表面上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麼艱難的事,只要去做就能闖過去。

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急得吐血。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b、文章題目是“爸爸的花兒落了”,與題目相映,文章也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迴應前文,點出爸爸已經不在人世了,可以看出“花”是全文的線索貫穿小説始末。

c、表達了作者失去父親的痛楚和無奈,同時又深深眷戀的感情。

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

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指爸爸種的夾竹桃凋謝了,另一方面則點出了爸爸的離開人世。那麼爸爸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究竟起了怎樣的作用呢?同學們可以圍繞這一話題在深入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力求對文章能又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