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爸爸的花兒落了》導學案

幼兒2.9W

《爸爸的花兒落了》是一篇小説,是《城南舊事》的最後一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爸爸的花兒落了》導學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爸爸的花兒落了》導學案

  【預習案】

  一、材料鏈接

  1. 作者簡介

林海音,女,是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她的原籍是台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於1918年3月18日生於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回台灣,當時台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因林海音的父親林煥文不甘在日寇的鐵蹄下生活,所以舉家遷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長大。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城南廠甸國小、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記者。 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在北京,她完成了從學生到新聞記者、從少女到為人妻母的轉變,北京是她文學之路的起點。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濃厚的老北京味兒。林海音的創作非常豐富,她將北京的生活點滴寫成《城南舊事》一書,深得讀者喜愛,被譯成多種語言

  2. 作品簡介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寫舊北京社會風貌的小説《城南舊事》,它曾被搬上電影銀幕而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描寫的是20世紀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裏一家普通人的生活。《城南舊事》包括五個短篇小説,即《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影片通過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寫了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林海音在《城南舊事》“後記”裏説:“這幾年來,我陸續的完成了本書的這幾篇。它們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寫着它們的時候,人物卻不斷湧現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蘭姨娘,騎着小驢回老家的宋媽,不理我們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樹衚衕的瘋女人,井邊的小伴侶,藏在草堆裏的小偷。”僅從這個簡單的人物羅列裏就不難看出,作者雖然是書香門第出身的知識分子,但她小説裏的人物卻不侷限於這個狹小的範圍之內。她關心廣大的社會,擅長描寫形形色色的社會眾生相。她小説裏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階層的羣相,而中心人物則是各種各樣的婦女。她致力於刻畫中國婦女的勤勞、賢達、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於表現她們心靈的桎梏和命運的悲劇。誇張一點説,她的每一篇小説都離不開婦女的悲劇。有人對此評價説:“她的寫作大都是針對婦女問題。但她往往能從世界性婦女問題的癥結,來思考今日台灣婦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達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輩女作家的靈魂性人物,那麼可以説,由於時代潮流的限制,她們較少反叛性,她們的控訴和抗議是温和與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説內容大抵是童年回憶中的“城南舊事”,小説中或深或淺含有自傳的痕跡。但是它的境地並不是窄狹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樣,她的小説是以小見大,從《城南舊事》可以窺見時代風雲。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和社會意義,對台灣文壇也有一定的影響。 全書在淡淡的憂傷中瀰漫着濃濃的詩意。

  二、預習自測

1. 為下列加點字注音。

雞毛撣子 玉簪花 驪歌 腫脹 花圃

2. 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實指 ,一方面象徵 。

3.本文是根據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繼續下來的,所以文章採用的 (敍述方式)的手法,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4.文章敍事清楚,兩條線索並行,一條是 ,另一條是 。

  【探究案】

一、請按照下表梳理課文內容。

眼前所見心中回憶

作者每次回憶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起的,其中重點寫的是 的事件。

二、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從爸爸的哪些表現可以看出來?

三、重點研讀爸爸堅持讓“我”去上學的幾段,思考爸爸為什麼會這樣做,對“我”的成長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四、文章結尾處寫到“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請結合文中“我”的表現,談談對成長的理解。

五、文章並沒有正面提到爸爸的病危,寫的很含蓄,但是處處有伏筆,試做點分析。

  【拓展案】

拓展閲讀:冬陽·童年·駱駝隊——《城南舊事》出版後記

駱駝隊來了,停在我家的門前。

它們排列成一長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們的安排。天氣又幹又冷,拉駱駝的摘下了他的氈帽,禿瓢兒上冒着熱氣,是一股白色的煙,融入乾冷的大氣中。

爸爸在和他講價錢。雙峯的駝背上,每匹都馱着兩麻袋煤。但是拉駱駝的説,他們從門頭溝來,它們和駱駝,是一步一步走來的。

爸爸已經和他們講好價錢了。人在卸煤,駱駝在吃草。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吃草料咀嚼的樣子,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後來磨去,大鼻孔裏冒着熱氣,白沫子沾滿在鬍鬚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了起來。

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看它從不着急,慢慢地走,總會走到的;慢慢地嚼,總會吃飽的。也許它天生是該慢慢的,偶然躲避車子跑兩步,姿勢就很難看。

駱駝隊伍過來時,你會知道,打頭兒的那一匹,長脖子底下總繫着一個鈴鐺,走起來,鐺、鐺、鐺”地響。

“為什麼要一個鈴鐺?”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

爸爸告訴我,駱駝很怕狼,因為狼會咬它們,所以人類給它帶上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知道那是有人類在保護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説:

“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説,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着從胃裏反芻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説:

“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就要來,太陽特別地曖和,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脱下來。可不是麼?駱駝也脱掉它的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們剪一剪,因為太不整齊了。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來了,搭在駱駝背的小峯上。麻袋

空了,“烏金墨玉”都賣了,鈴鐺在輕鬆的步伐裏響得更清脆。

夏天來了,再不見駱駝的影子,我又問媽:“夏天它們到哪兒去?”

“誰?”

“駱駝呀!”

媽媽回答不上來了,她説:“總是問,總是問,你這孩子!”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説,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悦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

  第二課

  答案:

(1)襟 惰 撣 驪 囑,徊 柵 懼 圃 簪 蒲

(2)扎:zā捆紮 zhā扎針 zhá掙扎 夾:jiā夾縫 jiá夾襖

(3)D

(4)①拖 抄 倒轉 掄 ②牀頭 牀角 牀上 牀下 混合

(5)①城南舊事 林海音 台灣 ②哀而不傷 爸爸愛花 畢業典禮

(6)爸爸表面上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鼓勵孩子要堅強,無淪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很重感情,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特別愛花。

(7)……表示話沒説完

(8)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麼事情似的。 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

(9)“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裏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後就對老高説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

(10)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

(11)對。在爸爸愛的澆灌和孕育下,雖“花落”但“果熟”,“我”的成長,“我”的堅強,是對他最好的報答。

(12)略(要有辯證的思維,從“成長”的兩面性上來談。)

(13)記得小時候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個小板凳擠在大人羣裏聽鬼故事;在我七八歲的時候,北平有一種穿街繞巷的“唱話匣子的;帶我們小孩兒到“城南遊藝園”去。

(14)這表現出孩子好奇的心理。

(15)體現我想聽,生怕自己聽不清 體現速度之快,表現我的焦急 表現歡愉的氣氛,烘托大家快樂的心情

(16)本句生動形象的描寫出了聽戲的樂趣。妙處在於描寫細膩,給人以真實感。

(17)説明了現在孩子失去了真正快樂的童年。表達了作者對當代兒童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