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模板(通用8篇)

校園1.07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相矛盾》教學設計模板(通用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模板(通用8篇)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1

畫一畫

1、讀課題

2、圍繞“矛盾”展開教學

(1)見過矛嗎?幹什麼用的?請同學上來畫一畫。再請同學畫一畫盾,説説用處。

讀一讀

(2)文中賣矛又賣盾的楚國人是怎麼向圍觀的人推銷自己的矛和盾的?

“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鋭利得很,隨你用什麼盾它都能戳穿。”

輕聲讀讀這兩句話,比較比較,説説自己的感受、想法。

你們都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破綻,可那個楚國人認識到了嗎?他還在那兒——(誇口)指名讀出“誇口”的語氣。

(3)就這麼洋洋自得地誇口着,可後來怎麼張口結舌了呢?

相機出示:“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麼樣呢?”

言外之意是什麼?

(4)楚國人張口結舌的一剎那,心裏在想什麼?

(5)現在你知道什麼叫“自相矛盾”了嗎?

(6)這個故事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説一説

你周圍的人有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呢?你打算怎樣勸導他?

編一編

這是一個靠賣矛和盾為生的楚國人,因為這件事情,他的生意變得非常冷清,他在家中好好想了一想,決定改變自己以往的言行,他後來會怎樣做生意呢?他的生意怎麼樣呢?聰明的孩子們,你能把這個故事接着往下編嗎?

演一演

編完故事演一演。

課後練習:

1、用“自相矛盾”説一句話。

2、修改前後矛盾的語句:

3、讀讀自己平時的練筆,有沒有類似的問題,嘗試修改。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養學生學習成語,積累成語的興趣。

初步按觸文言文,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4、仿編成語故事,培養學生學習成語故事的興趣,發展學生想象思維能力及模仿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成語故事的寓意,創編成語故事

教學準備:

課件《自相矛盾》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課前活動

分兩組比賽,説一説“自”字開頭的成語。

一、積累成語,揭示課題。

1、試説“自”字開頭的成語

(多媒體展示:有關“自”的成語20個。)

自給自足 自覺自願 自力更生 自告奮勇 自強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不量力 自欺欺人 自暴自棄 自鳴得意 自以為是

自我陶醉 自相殘殺 自高自大 自作聰明 自吹自擂 自相矛盾

2、齊讀成語。

3、引入課文,板書課題,簡介矛與盾

4、播放《自相矛盾》的視頻

二、精讀《自相矛盾》。

1、自由初讀課文

2、誰能説一説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3、“誇口”什麼意思?文中是誰在説大話?他説的是什麼大話?學生勾畫相關語句,指名朗讀,學生評議。

師:誰來學着文中的人誇誇矛和盾

4、如果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怎樣想?怎樣説?

指導讀好問話。

5、 “張口結舌”是什麼意思?能換一個詞語來替代嗎??

那個人售物時説話前後矛盾對他會有什麼後果?

6、拓展:如果你是那位賣矛與盾的人,要想把自己的東西賣出去,你會怎樣推銷自己的矛與盾?

7、通過學習課文和他們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麼?

説話、做事不能相互牴觸,要前後一致。

你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如果有會有怎樣的後果?你應該怎麼辦?

三、初識古文,激發興趣。

1、我們知道有些成語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歷史書籍,今天我們學習的一則成語就出自於古代思想家韓非子寫的一本書裏。

韓非子簡介

韓非,先秦時期韓國公子,是我國 先秦時期著名政治理論家,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子:古代對有學識男子尊稱。

原文: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2、練讀原文

3、看着原文複述課文。

四、仿編成語故事。

1、播放自相矛盾現代版

2、四人小組編成語故事。

3、交流,評價。

五、教師總結。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3

一:導入

平時你們看到我叫我什麼啊?(老師、丁老師對不對)哎,我長得那麼漂亮,(美麗、漂亮的丁老師)小嘴巴真甜,這樣今天你們一個機會來給我噹噹老師好不好?(好)我來説兩句話,你們聽聽看。聽完之後評一評。

1、小朋友們,今天的天氣真正好,陽光明媚,下了場滂沱大雨。(是的)

2、哦,再聽一句,值日生記了文俊豪的名字,文俊豪説:丁老師,我沒有講話,我是輕輕地講話。你來説。

3、誰來讀?你來,你再來,我們一起來!

先來看個視頻,矛和盾是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

1、看了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矛和盾都是古代的——兵器。你聽得很仔細。這就是矛,各種各樣的矛,他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啊?——長的,上面是——尖尖的,打仗的時候可以用來刺傷敵人。所以這個矛的尖尖頭十分——尖鋭、鋭利。但是你不要以為敵人都是傻子,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當矛刺過來的時候,敵人就用——盾來保護自己。那麼這個盾的質量要不要好的啊?——要,為什麼?所以説盾得堅固、堅硬、結實。説的真好!今天我們就要走進小古文《自相矛盾》的世界。

2、古時候,誦讀詩文是件風雅的事,一卷在手,書聲琅琅,小古文的朗讀要特別注意節奏和韻味,現在看好書,聽老師讀、

3、怎麼樣,自己想試試嗎?現在請小朋友把小古文讀兩遍,第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第二遍和離你最近的小夥伴一起讀一讀。

4、小朋友,快去數一數有幾句話?老師請五位小朋友來讀!

5、輕輕地把書本放下!

三、理解課文

1、老師知道你們的小腦袋裏啊裝了很多好玩、有趣的方法來學習小古文,比如:查字典、和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看下面的註釋、翻譯等等,現在請你們小組合作:讀一讀,想一想,你讀懂哪個字、哪個詞、哪句話?

2、楚國的集市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瞧,這個楚人在幹什麼?把話説完整——這個楚人在賣盾與矛。出示:楚人有賣盾與矛者。你來讀,你來讀。

3、誰來噹噹楚人,誇誇這面堅固無比的盾?你來。看來你是初次經商,還沒有體會到商人的心情,誇的還不夠。誰來幫幫他,應該讀出誇耀的語氣,你試試。你可真會譽盾啊(出示詞卡)!誰連起來讀一讀?(出示: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譽王天瑞。

4、誰再來誇誇他的矛?(出示: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把他的心裏都讀出來了!我的矛可好了,你來讀。大家快來看一看,瞧一瞧,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

5、誰來説説看,這兩句話你讀懂了哪個字,哪個詞語,哪句話?

預設:吾:我的。放風箏裏面有“汝前行,吾後行”。

堅:堅固,給他組組詞。新的學習方法出現了,遇到不理解的次可以給他多組幾個詞。堅可以組哪些詞?我們就把這種學習方法命名為:倪展翼組詞法。

利:鋒利、鋭利,也是組組詞。吾矛之利的意思就是——我的矛很鋒利。

物莫能陷也:通過對比古文和現代文,我知道了這句話地意思是:——隨便你用什麼東西都不能戳穿它。你來讀,你的盾很堅固,你的盾的質量很好!

於物無不陷也:隨便什麼盾都能戳的穿。就是所有的的盾都不能不被戳穿。你來讀,這個矛很鋒利,很厲害的一隻矛。

6、誰來幫幫這個楚人,幫他吆喝吆喝生意?你來,你再來。我們一起來!(齊讀)

7、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圍觀者,聽了楚人的吆喝,有沒有人買呢?你從書上哪個地方知道的?(出示: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旁邊的人聽出了破綻。

8、這裏的“或”我們在哪篇小古文裏碰到過啊?——菊,其其色或黃、或白、或赭,或紅,種類繁多。或是有的,但是在這裏是——有的人。

9、(1)假如你是一位孩子,你會説:叔叔,

(2)假如你是一位中年人,你會説:hey,兄弟,

(3)假如你是一位老人:年輕人:(老練有成)

10、那個人的反應是什麼啊?(出示:其人弗能應也)

嘴巴張的大大的,可是説不出話來就是——張口結舌。大家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此時的楚人嗎?( 尷尬、窘迫、吃驚、難堪、張口結舌、目瞪口呆。)大家積累的詞語可真多!老師這裏還有幾個成語呢!看!(啞口無言、瞠目結舌、無地自容、面紅耳赤、無言以對、洋相百出、呆若木雞。)

11、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老師引讀: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刺不破盾的長矛,是不可以同時存在的。

四、活學活用

1、楚國人的買賣還能做下去嗎?誰來告訴他錯在什麼地方了?説話、做事前後牴觸,説話不講邏輯,真厲害,一下子點出要害。用四個字概括就是(自相矛盾)。

2、這是《自相矛盾》的小詩,自己讀讀看?

這詩歌有意思吧!誰來説一個你覺得有意思的地方?

3、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自相矛盾的實例呢,看這是一則廣告。播放腦白金廣告)對呀,前後説的不一致就是自相矛盾!

五、熟讀成誦

1、老師給出了小古文《自相矛盾》的填空,自己先試試看?

2、老師獎勵你們看一組連環畫,看,能不能跟着圖畫把它背出來呢?自己試試看!(請兩個小朋友來背)

3、真厲害,這也難不倒你們!現在啊我們把這個小古文的故事演一演,誰來讀旁白?誰來做楚人?誰來噹噹小朋友路人甲?中年大叔路人乙好,老者路人丙?開始!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4

知識目標:

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

情感目標:

通過閲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內容。能夠聯繫實際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能力目標:

朗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

掌握結合註釋及查字典理解重點字詞的方法,進而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畫謎,激發學生學寓言的興趣。(出示一些經典寓言故事的圖片)

2、教師引導學生:低年級時,我們學過不少寓言故事,還記得嗎?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淺顯而生動的小故事,向人們講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則寓言故事與以往的表達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麼呢?打開書,快速瀏覽,你發現什麼?——是兩則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以前我們學過一些古詩,怎樣才能將文言文讀準確,有什麼方法嗎?請學生嘗試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同時注意斷句。

2、指名讀生字、詞語。“矛、盾、鋭利、堅固、祠、遂、弗”

請學生到黑板前,板書第一則寓言的題目。教師強調“矛盾”二字書寫並字面解題

3、教師範讀課文。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指名讀文章,講一講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學生讀第一句。

教師出示:楚人有鬻盾與矛者你知道了什麼?怎麼知道的?———“從前楚國有一個人賣矛和盾。”“鬻”的理解學生是通過書下的註釋瞭解的。在此提示學生學習文言文要善於運用書下注釋幫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賣的?你知道了什麼?

①分別請學生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學生解釋句子大意。

——理解過程中“堅、利、於”等詞語學生在註解裏無法找到解釋,可引導學生翻閲字典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並給予肯定和鼓勵。

②學生帶着理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③他為什麼要這樣誇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會想什麼?叫賣時的語氣、神態、動作是怎樣的?周圍的人聽會又會有哪些表現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體交流,四人小組內可以演一演。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講一講小故事,並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人羣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於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指名讀,談理解。楚國人的反映怎樣?——“應”:回答。“弗能應”:不能夠回答。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無言以對、啞口無言。

5、為什麼“弗能應也”?——這個楚國人片面地誇大矛、盾的作用,結果出現了自己説話相互牴觸的情景。

6、那麼,你怎樣理解“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呢?——比喻説話、做事相互牴觸。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嘗試背誦。用現代漢語講一講這個故事。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5

一、看圖猜畫謎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那好,請你根據畫面的意思來猜幾個成語。看誰的反應最快。(課件依次演示反映《狐假虎威》、《亡羊補牢》、《守株待兔》、《畫蛇添足》內容的圖片)。

2、在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中,成語是其中的瑰寶。它概括性強、內涵豐富。如果在作文或説話中,恰當地運用一些成語,就可以獲得形象生動、言簡意豐、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而這些成語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歷史故事、神話傳説、名家名言等。今天我們要學的第8課——《成語故事》(讀題),它裏面就出現了三個經典的成語。你知道是哪三個成語嗎?——自相矛盾濫竽充數 畫龍點睛。其實這裏面的三個成語故事就是三則寓言。(板書:寓言)

那你知道什麼是寓言嗎?“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聽出來了,這是個故事,但裏面藏着一個道理。)板書:故事、道理

那你們想想,要學好一則寓言,就要先學它的什麼?再去幹什麼啊?

師:真好!你連學習方法都告訴我們了。(板書:學、明)

那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第一個成語故事《自相矛盾》。( 板書:自相矛盾)(讀題)

二、初讀課文《自相矛盾》,學習生字詞。

師:第一步我們就來讀準讀通這個故事。

1、請你自己讀讀這個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文中有兩句話很容易讀錯,你可要仔細哦。

師: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聽聽他讀對了嗎?如果你的夥伴有困難,就幫他練一練。

師:誰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讀一讀?大家仔細聽,聽聽他達到正確、流利的要求了嗎?

2、第二步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裏面的生字詞,你認識並理解了嗎?

(1)(課件依次演示生字詞)生讀字詞:戳

知道戳的意思嗎?字典上怎麼説啊?(用手指或長條物的頂端捅)

好,我們伸出手指頭,做做戳的動作。那戳有哪兩種結果呢?(師用鉛筆戳穿紙頭)要不就是戳穿,(師用鉛筆戳整本書)要不就是戳不穿。那文中寫的是用什麼戳什麼呢?

(2)生讀字詞:矛 盾你知道什麼是“矛”,什麼是“盾”嗎?

大家看:(鏈接)誰來讀讀介紹。

(3)讓我們繼續讀。生讀字詞:鋭利 、堅固。 能把它和上面的詞連起來説説嗎?

生1:鋭利的矛,堅固的盾。(可以。)

生2:矛很鋭利,盾很堅固。(也行。)

生3:矛鋭利得很,盾堅固得很。(書裏就是這樣用的。)

(4)接着讀。讀詞:拿、賣。 師:你能用上這些詞,圍繞課文內容説一兩句話嗎?

(5)讀讀這兩個詞:誇口、張口結舌。

師:“張口結舌”在課文中是什麼意思呢?能給它換個詞代替嗎?

(顯示:啞口無言 目瞪口呆)讀一讀。

哦,是他沒話可説了。看來,同學們都已經懂得了“張口結舌”的含義了。

三、再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懂故事的內容。

1、那他為什麼會沒話説了呢?誰再來把課文讀一讀啊?注意:當他在讀的時候啊,我們特別要注意聽一聽,他在讀這兩句話時,是用什麼語氣讀的?(把那人叫賣的兩句話變紅)

2、有層次的指導學生用誇口的語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1)他是用怎樣的語氣來説的呢?那好,大家都用“誇口”的語氣讀讀這兩句話。

生練習讀這兩句話。板書:誇口

a、我聽出來了,他特別強調了他的盾很堅固,矛很鋭利。誰的讀法跟他不同?

b、你強調的是什麼? “隨你”是什麼意思?

大家看,他跟第一個同學體會的不一樣,讀的就不一樣。誰還能讀出不同來?

c、你們聽出他想表達什麼意思啊?“特別得好”這個意思,你們從哪個詞聽出來的?“很”

d、挺有意思的!為什麼這麼讀?生:因為我要強調讓大家來買“我的”的矛和盾啊!

哦,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很好。

(2)剛才他讀的時候啊,不光讀出誇口的語氣,還有一些表情和動作呢?你們也來做一次賣東西的人,試着加上表情和動作再讀讀。生加動作練習讀書。

(3)(手指一個學生)我看你特投入,來,到前面表演表演。

呵呵!這楚國人,説話誇大其詞,簡直比黃婆賣瓜還厲害。

3、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景,一會兒説説你覺得故事中的這個楚國人是個怎樣的人啊?(播放FLASH動畫)

(自誇、耍小聰明、不動腦筋、愚蠢可笑、愛説大話)

4、這個人為什麼給大家留下這樣的壞印象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最能表現這個人驕傲、愚蠢、可笑的句子劃下來。

指名學生讀自己找到的句子,談感受:説説你為什麼覺得他可笑、愚蠢。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1)好極了,那我們來仔細看看他説的這兩句話,(男女生分讀)有問題嗎?

(2)那你能質問他,當場拆穿他嗎?

還可以怎麼問他? 你好厲害!一下就切中了他話中的要害。 問的真漂亮!

對啊!圍觀的人也是這樣問的。讀,“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樣呢?”

(3)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同學們,猜猜會有怎樣的結果?

你能用“如果……,就説明……。”的語句來説説嗎?有沒有第3種情況發生啊?

(如果戳得穿説明了什麼?戳不穿呢?如果盾被戳穿了,但矛也因此而斷了呢?)

(4)同學們,看來這楚國人説的兩句話,前一句跟後一句,是怎樣的啊?(相互牴觸、不一致。)像他這樣自己説話前後牴觸、撞車,這叫什麼啊?你們理解的很準確,看來大家已經讀懂了這個故事。

(5)那個楚國人已經被大家質問得“張口結舌”,已是窘態畢現、狼狽不堪了。板書:張口結舌

可是光這樣批評他可不行啊,我們還得告訴他錯在哪裏?得幫他總結一下教訓。不然,他下次還會犯的。

(是啊!要實事求是,不然沒人相信你的,到時就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了)

(6)説話如此,其實做事也是這個道理。那這則寓言提醒我們以後做事、説話時應該注意點什麼啊?請你在旁邊寫寫你從中明白的道理。誰來説説!

(7)對啊!我們以後説話、做事也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不能故意誇大,言過其實,否則,也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生讀道理。板書:説話、做事要前後一致。

五、聯繫實際,拓展思考

1、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自相矛盾的?

2、看看下列句子有無自相矛盾的地方?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文章中有關詞語的意思。

3、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這則成語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在我們幾年的學習中已經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説幾個故事的名字嗎?

2、那你能説説這些寓言故事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

3、今天我們就再學習一篇則新的寓言故事,指讀課題: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讀課文

1、打開課本,提出自學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b、想想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

c、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a、請同學讀書,其他同學評價。

b、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三、扣詞、精讀課文

“張口結舌”的教學

在同學質疑過程中扣住“張口結舌”,問:什麼叫張口結舌?課文中講了誰張口結舌?他為什麼會張口結舌?

“誇口”的教學

通過張口結舌的教學引出兩次誇口的內容?

a、他誇口之下説了什麼話?b、那你能讀好誇口的語氣嗎?c、引導學生用“隨你……都……”説幾句話。d、這兩句話一起説出來你會想些什麼呢?

四、聯繫生活、揭示文章意思

1、同學們,現在你知道那個人為什麼“張口結舌”了吧?(指名回答)

2、在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經歷或者聽説過這樣的事例嗎?

五、讀古文,進一步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

1、這個故事和這麼多的事例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其實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這個故事就已經流傳開了,它是我國法家學説的傑出代表韓非子所作,想去讀讀2200多年以前韓非子的《自相矛盾》嗎?

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學生自讀。

3、指名學生讀,教師範讀學生根據課文説説古文大概的意思。

4、小結:同學們我們剛剛分別讀了現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們發現了什麼嗎?

六、小結

同學們,在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長河中,還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樣流傳了幾千年的寓言故事,我們可以利用課外的時間去讀一讀,不光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也會使我們在今後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風順!

七、作業(略)

八、板書設計:

自相矛盾

誇口

張口結舌

誇口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7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義。

2、能力目標:初步瞭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能通過課文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標: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明確學習方法。

1、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將開始新的學習。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成語。提起成語,我想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湧現出許多吧?能説幾個嗎?

我們來個成語填字大比拼,看看誰掌握的成語最多?(師出示)自( )( )( )

小組處代表展示後,大屏幕投影展示:有關“自”的成語20個。

自給自足 自覺自願 自力更生 自告奮勇 自強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我陶醉

自相殘殺 自高自大 自作聰明 自吹自擂 自不量力

自暴自棄 自鳴得意 自以為是 自欺欺人 自相矛盾

師:中華民族的悠久燦爛的文化之中,成語又是其中璀璨瑰寶,我們要多多學習成語,積累成語並能夠在今後的實踐中靈活地運用,增加語言的藝術性。今天我們就再學一個成語:自相矛盾。 (課件演示)

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種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的牌。

矛:長柄尖刀,古代一種用來進攻刺殺的武器。

師:簡要介紹作者韓非子

韓非,先秦時期韓國公子,是我國 先秦時期著名政治理論家,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子:古代對有學識男子尊稱。

師:讓我們來看看原文是怎樣寫的: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師:同學們,這是一篇寓言,以前我們學過那些寓言?是怎樣學習的?(使學生知道學習語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講的道理。)

師:這篇寓言與以前學過的有哪些不同?

(課件演示)這是一篇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要先把語氣讀通順,再借助註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後理解整個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後達到熟讀成誦。

(二)、讀通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課件演示)《自相矛盾》

1、教師範讀,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知道如何隔詞斷句,讀出句子的語氣。

2、學生練習把語氣度通順、讀流暢,然後整體猜想寓言大意。

(三)讀懂,對照註釋自悟句意文意

1、喜歡這個故事嗎?那誰願意來讀讀課文?

2、小組交流不好理解的語句和説不通順的語句。

3、全班交流,師重點檢查難句:“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引導學生注意,三句中“之”字的意思。(課件演示)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件什麼事情?(用現代語言表達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靈活些,不必強求説法一致,意思不錯即可。)

[寫]古代一個賣矛與盾的,他先誇他的盾好,什麼也戳不破;又誇矛好,什麼都能戳破。旁人問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麼樣?那人啞口無言。

4、文中是誰在説大話?他説的是什麼大話?指名朗讀,學生評議。誰來學着文中的人誇誇矛和盾

5、如果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怎樣想?怎樣説?

指導讀好問話。(品味語氣、語調。)

6、在大家的追問中,那個楚國人只能——“張口結舌”是什麼意思?(張着嘴巴説不出話來。)他為什麼張口結舌?

師:我們來看一看(課件演示)Flash動畫,通過看Flash動畫,進一步理解原文。

7、學生分小組表演:如果你是那位賣矛與盾的人,現在你會怎樣推銷自己的矛與盾?(四人一小組,商量商量,演一演。)

(四)明確寓意,聯繫實際談受到的啟發

小組討論:通過學習課文和他們的表演中,賣矛又賣盾的人可笑在哪裏?幫那個人總結一下教訓。

做事不能互相牴觸,説話、要前後一致。(説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後一致。)

師:那個人買東西時説話前後矛盾對他會有什麼後果?

東西賣不出去,失去信用。

班級交流討論:你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你悟出什麼道理

師指導點撥:(課件演示)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説話不顧事實,把事實誇大到絕對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的境地的人。告訴人們説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

(五)總結學習方法,表演加深理解

1、師:同學們,上面我們學習了《自相矛盾》這篇寓言故事,大家説文言文好不好學?下面我們再看一下怎樣學習文言文:(課件演示)先把語氣讀通順,再借助註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後理解整個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後達到熟讀成誦。

2、學生到講台上表演本課,加深對原文的理解,體會賣矛盾先炫耀誇口,後張口結舌的語氣、神態。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一個生字新詞,認讀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瞭解寓言故事內容,感悟語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這則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瞭解寓言故事的內容

2、難點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導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端裝有青銅或鐵製的槍頭;盾,盾牌,用來防護身體、遮擋刀矛槍箭。用來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後不一,互相牴觸。(自相矛盾)同學們!請你根據這段話的意思用一個詞語概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板書:自相矛盾)誰知到什麼是寓言?(生説,如説的不對,可以在學完這則寓言後告訴老師答案)

一、自讀課文

這則寓言共有五句話,第一句話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在叫賣矛和盾。第二、三句講他誇口的情形,兩個“不論……都”是他的話陷入了前後矛盾、不能自圓其説的尷尬境地。4、5句講的是,當別人問他:他卻啞口無言了

二、進一步理解課文

解釋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段裝有青銅或鐵質的槍頭:盾,盾牌,用來訪呼聲體、遮擋矛槍箭。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後不一,互相牴觸。

三、演一演,加深記憶

四、明道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説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後一致,而不能故意誇大,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來相容諷喻説話、做事相互牴觸,互不相容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