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魯迅《希望》全文、註釋和賞析

校園1.85W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魯迅《希望》全文、註釋和賞析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頭髮已經蒼白,不是很明白的事麼?我的手顫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麼?那麼,我的魂靈的手一定也顫抖着,頭髮也一定蒼白了。

然而這是許多年前的事了。

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滿過血腥的歌聲:血和鐵,火焰和毒,恢復和報仇。而忽而這些都空虛了,但有時故意地填以沒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後面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陸續地耗盡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豈不知我的青春已經逝去了?但以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墜的胡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祥之言,杜鵑的啼血,笑的渺茫,愛的翔舞……雖然是悲涼漂渺的青春罷,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現在何以如此寂寞?難道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麼?

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聽到Petofi Sándor (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麼?是娼妓:

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

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

你的青春——她就棄掉你。

這偉大的抒情詩人,匈牙利的愛國者,為了祖國而死在可薩克兵的矛尖上,已經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詩至今沒有死。

但是,可慘的人生!桀驁英勇如Petofi,也終於對了暗夜止步,回顧着茫茫的東方了。他説: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倘使我還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我就還要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滅,我身中的遲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現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僵墜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愛的翔舞。然而青年們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自己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但暗夜又在那裏呢?現在沒有星,沒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愛的翔舞;青年們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於並且沒有真的暗夜。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

【析】魯迅在《野草》英文譯本序中説:“因為驚異於青年的消沉,作《希望》。”這便是《希望》立意之所在。文中有一個警句:“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這是全文的結語。把握了這兩點。大有助於我們理解這篇散文詩深刻的內涵。作者在《〈自選集〉自序》中説:“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看來看去,就更看得懷疑起來,於是頹唐得很了……不過我卻又懷疑於自己的失望,因為我所見過的人們,事件,是有限得很的,這想頭,就給了我提筆的力量。‘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由此可見,在《希望》中充滿了理想與現實,希望與絕望的矛盾:一方面用“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另一方面又覺得“盾後面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然而,其主導傾向是否定絕望,尋求希望。儘管希望是渺芒的。

《希望》是“倔強的過客”在“絕望的抗戰”中的自白,是驚異青年消沉的痛苦的戰叫,是打破青年消沉的希望之歌。它集中地體現了魯迅韌性的戰鬥精神。《希望》驚異於青年的消沉而發出了反抗的呼聲。冷靜地面對寂寞,實質上是不甘寂寞;對未來不願絕望,也正是懷着希望。儘管作者在希望中耗盡了自己的青春,儘管周圍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仍然還要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儘管自己已經衰老,但我身外的青春應該還在。這就是説,他寄希望於後來的青年,渴望青年們起來戰鬥;“然而青年們很平安”,這又使他感到驚異和痛苦。但他仍不放棄戰鬥,放棄希望,決心單身鏖戰,力挽狂瀾:“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自己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

《希望》多次引用裴多斐的警句:“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又使詩篇明顯地籠罩着希望渺茫的悲哀和寂寞灰暗的情緒。詩的前一句否定了絕望,認為是虛妄的;後一句又以希望作類比,説希望本來也是虛妄的。重點固然在於否定,然而同時希望也被嚴重地動搖了。作者沒有也無法掩住心靈上的傷痛。這就是當時的真實的魯迅。

《希望》以散文詩的形式,成功地表達了作者既“懷疑”希望,又空虛絕望的極為複雜的矛盾心理,一種深沉悲憤情緒,呈現出沉鬱的美,哲理的美,雋永的美。

《希望》以峭拔和奇警的句法,把人們帶入了陰沉幽冷的意境。在那空虛的暗夜裏,佇立着頭髮蒼白,雙手顫抖的老者。“我的心分外地寂寞”。他曾經用希望的盾抗拒暗夜的襲來,並陸續地耗盡了青春。現在,裴多菲的《希望之歌》又伴隨着他,去“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尋求那身外的青春;“然而現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僵墜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芒,愛的翔舞”,而且青年們很平安。面對着這一切,他只得由自己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一擲“身中的遲暮”,然而,暗夜又在哪裏呢?他的面前又竟至於並且沒有真的暗夜。哎,“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不難看出,在這陰沉幽冷的意境中,飽含着作者深沉的苦悶,孕育着揪人心靈的熱量。那“肉薄”和“一擲”一展老戰士的風貌和氣魄,堅強有力,義無反顧!然而,“肉薄”的不過是“空虛中的暗夜”,“一擲”的乃是“身中的遲暮”,給人以愴然之感,呈現出悲壯的美,沉鬱的美。

《希望》的詞句常回旋往復,既有效地表現了複雜的情感,也使其聲調和諧,富於音樂美。在全詩中,“寂寞”、“平安”、“空虛中的暗夜”之類的詞語反覆出現,組成了全詩的主旋律,造成了一唱三歎的效果。尤其是“然而”、“但是”等轉折連詞的廣泛使用,更使得迴旋往復無所不在,取得獨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