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2018大學聯考歷史卷子

校園1.06W

現在進行一輪複習的同學們,考文綜的小夥伴想知道2018年曆史卷子考生,那麼小編整理了一些資料關於歷史考試範圍的,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們來看一下吧!

2018大學聯考歷史卷子

  2018大學聯考歷史卷子:選擇題

(一)主要出題範圍

文化、政治考大題的可能性不大,但知識點又十分豐富,比較容易出選擇題,文化方面,要注意區分著作的時代及名稱。作為人物而言,反而比較簡單,因為大多是比較有名的人物,沒有似是而非的答案,不像因果關係的選擇題,就看你基礎知識掌握得是否牢固。

(二)解題技巧:注意限定語

選擇題的解答,最重要的是審題。選擇題一般由四個方面的內容構成:第一,答題項(答案所指的內容和項目)。第二,主幹語(選項所問的直接對象)。第三,條件限定語(對回答內容的各方面限定)。第四,選項。下面我們以歷年真題為例進行説明。

1. 宋仁宗時期政治改革的主持者是:A.王安石;B.包拯;C.范仲淹;D.寇準(07年)。

2. 最終結束十六國割據局面的北魏皇帝是:A.道武帝;B.明元帝;C.太武帝;D.孝文帝(08年)。

答題項在考研中並不複雜,十分單一,像上述兩題即為:主持者、皇帝。主幹語則為“改革”與“結束割據局面”。限定語比較複雜,包括的內容最多,特別以時間最為重要,如“宋仁宗時期”、“北魏”即是。時間一般出現在政治事件以及政治制度類的選題中,解答時一定要注意搞清時間範圍。做到這一點,是選擇正確的第一步。做到這一點,有時甚至不明白正確選題項與主幹語的關係,也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如例1,看到“宋仁宗”這一限定語,就首先排除了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而包拯其人在一般教材中沒有出現,不可能和慶曆新政有關係,寇準情況相似,剩下的答案只有范仲淹了。又如

3. 屬於唐朝後期“南衙北司之爭”的事件是:A.甘露之變;B.河陰之變;C.奪門之變;D.高平陵之變(07年)。

注意到“唐朝後期”,只要知道另外三項分別屬於曹魏、北魏和明朝,答案就是“甘露之變”了,也許你並不瞭解“南衙北司”的具體內容,甚至也不明白“甘露之變”具體所指,但照樣可以選擇出正確的選項。

另外,限定語也經常涉及空間,例如

4. 宋代民諺“蘇湖熟、天下足”中的“蘇湖”指今天的:A.蘇州和湖州;B.江蘇和湖北 ;C.蘇州和蕪湖;D.江蘇和湖南(09年)。

這題只需要你在複習宋代這部分內容時,知道當時江南經濟比較發達,這樣,很容易確定答案為“蘇州和湖州”。

也有在另外的方面進行限定的情況,如

5. 中國現存最早的官修農書是:A.《農書》;B.《農政全書》;C.《農桑輯要》;D.《農桑衣食撮要》(08年)。

如果與選項結合起來分析,最重要的限定項並非“最早”,而是“官修”。“官修”一般沒有作者,即使有作者,一般也不重要。如果知道王楨修《農民》,及徐光啟修《農政全書》,這兩項就可以排除掉,而《農桑衣食撮要》是一部比較陌生的農書,一般不會成為正確答案,所以答案是《農桑輯要》。

總之,在選擇題中,最易忽略的是限定語,而限定語提示的信息最為豐富。至於答題項與主幹語,掃一眼就會記住。所以,審查選擇題,一定對限定語多加留意。

  2018大學聯考歷史卷子:名詞解釋

(一)出題範圍

制度是名詞解釋的重要內容,這主要與制度的`名詞特性有關,幾乎所有制度都可以分解成眾多的名詞。同時政治事件以及戰爭戰役也容易出現名詞解釋。文化方面出名詞解釋的可能性主要集中在著作方面。人物方面,主要注意一些較有影響,但事蹟不是十繁複的人物,其中又以文化方面的人物最為典型。如果把簡答(論述)題的考試範圍稱之為“重點”,那麼,名詞解釋的範圍是“次重點”。那麼,何謂“次重點”?1、歷史上較為重要的史實;2、重大歷史事件的一部分或對重大史實產生過一定影響;3、具有相對性,即“次重點”是相對“重點”而言。如“推恩令”相對於解決諸侯王問題的措施,“告緍”相對於漢武帝的經濟改革措施,均屬於次重點。名詞解釋的次重點特性,決定了名詞解釋的範圍:重大的歷史事件不會出名詞解釋,同樣,過細的知識點也不在次範圍之內,也不會出名詞解釋。

(二)解題技巧

1.答題公式

①時間;②地點;③人物;④內容;⑤作用、意義、影響。

2.表現形式

一般包括概括句、分述部分、影響與作用句(結尾句),其特點是:總、分、總。概括句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分述與內容對應,結尾名與作用、意義、影響對應。例如

A.推恩令(07年):“①漢武帝為削弱諸侯王勢力而採取的一項措施。②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允許諸侯王在本封國內分封子弟為列侯,達到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③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

B.青苗法(10年):①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稱“常平法”或“常平新法”。②每年青黃不接時,官府將各地常平倉的錢穀借給請貸的農户收穫後加息歸還。③意在抑制民間高利貸,政府也因此獲得利息收入。

可以看出,三段論不是三個段落,而是指由上述三部分構成的完整答案。概括句:它是用準確而簡潔的語言概括某個名詞的主要特性的句子,在整個答案中,起到提綱攜領的作用,可以直接而準確地告訴閲卷老師,這個名詞解釋是什麼,從而使其瞭解自己對該名詞的掌握程度,是最能體現考生水平的部分,也是獲得高分的關鍵。考生容易忽略這一項,應予以注意。一個完整的概括句應包括以下幾個內容:時間、地點、施動者、行為、原因、目的、性質。當然,也不可過分拘泥,因為有的名詞是不具備這些要素的,如文化方面,就沒有“行為”一項。又如“推恩令”,也不具備地點一項,有時原因與目的又可以合併説明。但時間一項一定要有,主要應指出朝代。

分述部分:此部分是詳細解釋名詞的具體內容。一般而言戰爭類應寫明交戰雙方、原因、經過、結果;改革應主要寫明改革內容。該部分要儘量簡潔地多寫些要點,而不是就一點深入論述,因為名詞解釋按點給分的特點十分突出。就其與概括句的關係而言,儘管兩者有着明顯的不同,但還是有一定聯繫的,即有些內容可放在概括句中,也可放到分述部分,如戰爭的原因。

結尾句:這部分較為簡單。應指出該名詞對歷史最主要的影響與作用。

3.字數:150字

據統計,歷年統考名詞解釋的參考答案平均字數(包括標點)分別為:07年76.6字,08年85字,09年85.6字,10年83字,四年平均為82.5字。閲卷按點給分,如果考生能答出參考答案上的所有要點,即使字數不足百字,依然能獲得高分。但是不足百字答全參考答案上的所有要點,幾乎不太可能。最難答全要點的是分述部分。由於名詞的要點很多,考生在考場上則是儘量求全,這就使得答案字數比參考答案字數要多出很多。但並不意味着多多益善,因為一個名詞解釋最多隻有6分鐘的時間來完成。字數以150字為宜,最多不要超過200字。

  2018大學聯考歷史卷子:史料分析題

(一)出題範圍

以往側重政治制度史,特別是帶有概念的政治制度史料。史料主要來自於正史及典章制度體史書。正史中主要注意《百官志》、《職官志》中對比較重要的職官的敍述。典章制度體主要以《通典》、《文獻通考》為代表。今後這方面的內容仍不要輕視,其中有關中央及地方重要職官變遷的論述尤其值得注意(一般是關於每種官的總論或序言);兵制以及賦税制度的有關內容也有可能出現。

11年史料題打破了政治制度史的模式,而轉向社會、經濟。不過,從要求回答的內容看,仍然屬於教材中比較重要的歷史知識。所以,史料題無論如何變化,其涉及的內容不會完全脱離教材,至於教材沒有涉及的部分內容,根據平常的知識積累,結合史料,就可以正確回答,可以説答案就在史料中。

(二)解題技巧

1.閲讀方法:倒讀

先讀問題,次讀出處,最後讀材料。這樣做有下列好處,第一,根據要回答的問題,在不看原文的前提下,馬上聯想到該問題的基本答案,實際就成為一個小的簡答題。即使在教材中沒有完全合適的答案,那麼,在閲讀材料時,也會有針對性,容易發現材料中對回答問題有利的內容。以07年試題為例:

材料一: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通謂之制義。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曰廷試,亦曰殿試。分一、二、三甲以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狀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鄉試第一為解元,會試第一為會元,二、三甲第一為傳艫雲。

——選自《明史》卷七十《選舉二》。

材料二:(1898年,上諭)著照所擬,鄉會試仍定為三場,第一場試中國史事、國朝政治論五道;第二場試時務策五道,專問五洲各國之政、專門之藝;第三場試四書義兩篇、五經義一篇。……禮部即通行各省,一體遵照。 ——選自《光緒朝東華錄》第四冊,中華書局1958年版,總第414l頁。

材料三:(1905年,上諭)著即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學堂本古學校之制,其獎勵出身,又與科舉無異。歷次定章,原以修身讀經為本。各門科學,尤皆切於實用,是在官紳申明宗旨,聞風興起,多建學堂,普及教育。——選自《光緒朝東華錄》第五冊,中華書局1958年版,總第5392~5393頁。

(1)解釋材料一中的“四子書”、“大比”、“進士出身”、“傳臚”。

(2)依據材料一,説明明代科舉考試與唐宋的主要區別。

(3)依據材料二、三,指出清政府變革科舉的措施。

如果倒讀此題,即使未看材料,根據教材內容,也可以基本知道後兩個問題的基本答案。至於第一個問題,我們先知道這一問後,就很容易注意到,史料中中的“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就是對解釋“四子書”具有提示作用的材料,合起來就是“四書五經”。而四書屬於常識性內容,這樣,正確答案也就自然得出了。

第二,可以根據出處來推測時間。有的史料題有時間出處,如09年的宋代職官。但有的沒有時間,這時只讀材料,不讀出處,就很難對號入座。下面以一樣題為例:認真閲讀以下材料,結合相關背景知識,分析其所反映的歷史現象,並對產生此種現象的原因加以解釋:

尚希時見天下州郡過多,上表曰:“自秦並天下,罷侯置守,漢、魏及晉,邦邑屢改。竊見當今郡縣,倍多於古,或地無百里,數縣並置,或户不滿千,二郡分領。具僚以眾,資費日多,吏卒人倍,租調歲減。清幹良才,百分無一,動須數萬,如何可覓?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張之義,瑟無膠柱之理。今存要去閒,並小為大,國家則不虧粟帛,選舉則易得賢才,敢陳管見,伏聽裁處。”帝覽而嘉之,於是遂罷天下諸郡。 ——《隋書》卷46《楊尚希傳》

此時,材料的出處就有具大的作用,根據出處,知道為隋代事情。而隋代與“州郡”有關的重要知識,主要是廢郡,即由魏晉南北朝的州郡縣三級變為隋朝的州縣兩級。這樣,這個史料題就迎刃而解了。有的材料即使有大的時間背景,但如果不讀資料出處,有的問題也可能無法解答或解答錯誤。又如08年試題:

材料一: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氏族高卑。因此相沿,遂為成法,升降蓋寡,徒以憑藉世資,用相陵駕。都正俗士,斟酌時宜,品目少多,隨事俯仰。……歲月遷訛,斯風漸篤,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還,遂成卑庶。 ——選自《宋書•恩幸傳》

材料二:魏氏……立九品之制,粗且為一時選用之本耳。其始造也,鄉邑清議,不拘爵位,褒貶所加,足為勸勵,猶有鄉論餘風。中間漸染,遂計資定品,使天下觀望,唯以居位為貴。

——選自《晉書•衞瓘傳》

(1)解釋材料一中的“魏武”、“都正”。

(2)解釋材料一中“凡厥衣冠,莫非二品”一語的含義。

(3)根據材料一、二,分析九品中正制設立的背景及其影響。

根據第一段材料我們知道在東漢以後,根據第二段材料的出處,又可以知道在晉以前,這樣,第一問“魏武”就非曹操莫屬了。據此我們知道,兩段材料所説,都是曹魏時期的歷史。再根據關鍵的“九品”、“九品之制”,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這裏講的是曹魏九品中正制,第三問也就解決了。

2.閲讀程度:讀兩遍。

第一遍粗讀,瞭解大意。主要任務有兩個:第一,瞭解材料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聯繫,讀出材料敍述的核心內容。這是最重要的一步。找出中心後,然後圍繞這個中心,確認材料涉及的內容或對課本知識進行遷移,便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08的“九品中正制”一題在這方面體現得尤其明顯。有時,答案就在材料中,這時仔細閲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11年史料題:

陳丞相平者,陽武户牖鄉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遊學。平為人長大美色。人或謂陳平曰:“貧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視家生產,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伯聞之,逐其婦而棄之。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張負,張負女孫五嫁而夫輒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喪,平貧,侍喪,以先往後罷為助。張負既見之喪所,獨視偉平,平亦以故後去。負隨平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弊席為門,然門外多有長者車轍。張負歸,謂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孫予陳平。”張仲曰:“平貧不事事,一縣中盡笑其所為,獨奈何予女乎?”負曰:“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卒與女。(加方框者不做要求) ——《史記·陳丞相世家》

(1)在答題紙上對材料加以句讀。

(2)分析並概括材料中反映的各種社會觀念。

(3)“有田三十畝”而“家貧”,試從社會經濟的角度概括其原因。

3.與教材聯繫,遷移教材知識。

根據史料所述內容和後面的問題,聯繫教材中相應的知識進行分析、回答。一般説來,材料或者是教材內容的再現,或者是教材內容的補充或延伸,或者是教材沒有提到的新情景。儘管材料有可能是新的,但不管多新,必定與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聯繫。把材料中的重點信息與教材的史實、觀點相對照,確認材料與教材的哪章、哪節相關聯,這樣便將材料與教材掛靠在一起,掛靠準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確了。11年的史料題第三問即是教材內容的體現,不結合所學教材內容,單憑史料本身,是無法回答這一問題的。

4.回答

①按問作答。注意針對性和具體性。材料解析題多由幾問組成,每問又有具體指向,要根據具體要求,組織答案,並依據分值來確定答案內容的多少。

②精煉語言,準確作答。材料題和簡答題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即:問答題要根據史實展開,分析作答,所以,一般文字較多,篇幅較長。而材料題要求文字高度精煉,只需針對問題明確作答即可,無須展開,答案要言簡意賅。做個形象的比喻,兩種答案字數的區別,就類似於寫信與發電報之區別。我們可以看一下問題較多的07年史料題答案:(1)四子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大比:三年一次的鄉試。進士出身:殿試後由皇帝欽定的二甲進士。傳臚:進士中的二甲與三甲第一名。(2)與唐宋比較,明代的科舉考試,一是考試內容變化,即從四書五經中選取考試題目;二是將八股文確定為考試文體。(3)戊戌變法期間下令改革考試內容,特別是增加了外國政治制度及技藝等內容;1 905年廢止科舉制度,興辦學堂,推廣新式教育。

5.句讀

句讀是一個基本功的訓練,平常多讀一些史料外,可以增加語感,史料讀多了,自然而然就有感覺在何處斷句。除此而外,沒有任何捷徑可尋。但是,在技術處理上有一點要注意。由於漏斷要扣分,所以,凡是感覺可斷可不斷之處,均要斷開。當然,前提是不能將資料斷碎。

例題1.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武帝元封……五年,乃置部刺史,掌奉詔六條察州,凡十二州焉。成帝綏和元年,以為刺史位下大夫而臨二千石,輕重不相準,乃更為州牧,秩真二千石,位次九卿,九卿缺以高第補。

後漢光武建武十八年,復為刺史。漢刺史乘傳周行郡國,無適所治,中興所治有定處。舊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錄囚徒,考殿最。初歲盡詣京都奏事,中興但因計吏,不復自詣京師。靈帝中平五年,改刺史,唯置牧。是時天下方亂,豪傑各欲據有州郡,而劉焉、劉虞並自九卿出領州牧,州牧之任,自此重矣。 ——《通典》卷32《職官》

1.對材料二加以句讀。

2.解釋史料中的“六條”與“計吏”

3.根據以上史料,分析刺史的發展變化。

例題2.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唐有天下二百餘年,而兵之大勢三變,其始盛時有府兵,府兵後廢而為彍騎,彍騎又廢第,而方鎮之兵盛矣。及其末也,強臣悍將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於京師,曰禁軍。其後天子弱,方鎮強,而唐遂以亡滅者,措置之勢使然也。

初,府兵之置,居無事時耕於野,其番上者,宿衞京師而已。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故士不失業,而將帥無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漸、絕禍亂之萌也。及府兵法壞而方鎮盛,武夫悍將雖無事時,據要險,專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以佈列天下。然則方鎮不得不強,京師不得不弱,故曰措置之勢使然者,以此也。

——《新唐書》卷32《兵志》

1.解釋材料中的“府兵”、“彍騎”、“方鎮”。

2.解釋“兵散於府,將歸於朝”的實質意義。

3.根據材料説明唐朝兵制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