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精選9篇)

校園1.12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精選9篇)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 篇1

今天我閲讀了一本優秀的著作,叫做《當呼吸化為空氣》,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讓我受益良多!

保羅對生命意義的探究似乎從兒時便開始了。是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求知是什麼讓人類的生命充滿意義?而他的想法便是:文學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經系統科學則探索大腦最為優雅的規律。“意義”這個概念,很是讓人捉摸不定,但也難以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道德價值觀割裂開來。

兒時的保羅並不認為自己會成為醫生,愛好是文學,是其中的力量。在其母親的啟蒙下,保羅的文學素養日益提高。而一切的轉變是在其看了《撒旦:不幸的卡斯勒醫生的心理療法與治癒》後產生的假設:思想不過就是大腦運轉的產物。儘管人類擁有自由的意志,但仍然是有機生物體,大腦是器官,也遵循一切物理定律。文學是人類的一大筆財富和意義,而通過某種方式實現文學價值的,就是大腦這個機器。至此,保羅開始尋找生物和神經系統科學的相關課程進行學習。縱觀所有,年輕的少年可以擁有無限的遐想。可以夢想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有夢,才敢追夢。探索,是年輕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堅持便是使其實現的精神力量。我想保羅所傳達並不是人生只有一種可能性。人的一生在不斷成長,成長的過程中人生觀價值觀也可能會不斷改變,再一一修正自己前進的步伐。直至完成。

成年後的保羅,最後選擇成為一名神經外科醫生。見證過許多死亡,也見證過許多別離。身為一名醫生,有的病人你救不了,有的卻可以妙手回春。而每有一個病人逝去內心的沉重也益發加深。有的時候,這種沉重感非常明顯。壓力與沮喪瀰漫在空氣中。只能將這愁雲慘霧呼吸進去。現實生活中有些醫生會麻木,會無感。而誰又知道,在這之下的真實內心又是如何呢?為多救病人的超負荷工作,不眠不休只為和死神賽跑。醫生的工作無疑是聖潔的。後期的保羅,上帝似乎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在即將抵達人生巔峯的他,忽然被診斷出患有第四期肺癌。對比很多癌症晚期患者,保羅沒有暗無天日的絕望,也沒有怨天尤人憤恨上帝不公。他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死亡,只是不知道這天具體是什麼時候。而如今,只是它來了而已。觀至此處,我很訝異會有人如此平淡地去接受死亡。其實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有限的生命裏究竟有沒有做完自己所有想做的事。人在世上走一遭,總歸有遺憾和不甘。而保羅似乎並沒有這些遺憾和不甘。他堅持做了身為醫生的工作,身為丈夫的責任,身為父親對子女的期盼。人活一遭不在於壽命的長短而在於生命的意義。

保羅,一名得了癌症的醫生,他還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年裏,一邊跟腫瘤作鬥爭,一邊完成了這本書。他對生命價值的追求,死亡意義的思考。正是當下浮躁的人們應該靜心思考、學習的。

終了,內心不免有點沉重又帶着點新生的期盼。人生在世不求功名利祿,但求勿忘初心。我們智慧的最高峯,便是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卻又不僅僅是當下。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件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而不是即時享樂。且每當一件事情全力去完成之後,暢快淋漓的內心總是澎湃的。身隨意動,每日每時每刻。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 篇2

在放春節假期收拾行李準備回家的時候,隨手在書架上拿了一本專業方面的書和另一本名為《當呼吸化為空氣》的書放進行李箱。當時有猶豫了一下確定在過年看本書嗎?似乎覺得在大過年的熱鬧氣氛下,看這本書或者討論這個話題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這是人生需要直面的話題之一不是嗎?那這樣又有何時間之差呢?

書的作者是一名叫保羅卡拉尼什(PaulKalanithi)的男醫生。他成長在亞利桑那州的金曼,取得了斯坦福大學英語文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以及人體生物學的學士學位。其後於劍橋大學取得了科學醫藥歷史與哲學的研究碩士學位。還以優異成績從耶魯醫學院畢業。之後保羅一直在斯坦福,並以神經外科住院醫生的身份在與一個個神聖的“生命”打交道。

書中有描述到保羅在求學時期的回憶和在斯坦福住院部高強度的培訓的工作生活日常。從初接觸解剖人體的緊張到在神經外科面對過一個個不同程度病情的病人,到主刀了無數台重要的手術等等,這一些經驗和付出,讓他的醫術有了飛躍般的進步,也收穫很多榮譽。從一個剛進去接受培訓,還不停跟在有經驗的前輩身邊學習的初出茅廬的男醫生,到可以成為神經外科的總醫生。

按照大家所預想,保羅醫術精湛,事業處於上升期,也有一個陪伴已久且相愛的女醫生妻子(露西卡拉尼什)。這樣的職業發展前景和身份,是多少人都敬佩和嚮往的啊~然而現實就像保羅説的一樣,從一個醫生一下子變成了病人,整個過程措手不及,慌張忙亂。也正是因為自己是醫生,才更加明白得了癌症,自己將會面對的是什麼。這讓他不斷思考在人生最後與時間較勁的階段,應該怎麼怎麼渡過以及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面對死亡,是什麼讓我們的什麼值得一活?

像露西所説,保羅並沒有故作堅強,他允許自己敞開心扉,展露脆弱,接受別人的安慰。就算身患絕症,保羅也活得很充實,還是充滿希望,希望充實地度過目標明確,意義深遠的每一天。看到書中保羅從發現身體的各種不適,到確診身患癌症,到之後每個階段治療的反應。這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的,甚至在身體極度不適的情況下,保羅還堅持回到醫院工作和主刀了很多手術,這是需要多強的意志力才撐得下來啊!我想那個叫“醫生”的崗位帶給他的不止是高薪,而是真正的熱愛和責任心,也是常年與生命打交道更讓他明白不能這樣在病牀接受治療且等時間奪取他最後的時光。他還想再留下些什麼,這也與他重新堅持寫作寫下這本書,並要求家人保證會出版這本書可以理解到,他更在乎讓人們引發對生命的思考等。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 篇3

這是我看過的第一本關於生命告別的書。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很小心地避開了幾乎所有類似和相關題材的書。這本書最初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作者身份的轉互,並以獨特的寫作視角來完整部作品。這是一個特例,而正是所有的特例才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研究價值。

這是一本200多頁的小冊子,就像書名一樣,花不了多少時間就能讀完,很自然,很順暢。甚至自然和順暢得有一些不自然。略感意外的是,一本有關生死的書,內容是如此平和,幾乎沒有任何起伏,原本還以為會有什麼驚心動魄地過程和描寫,到最後什麼都沒有,輕輕巧巧地就結束了。

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比較獨特的視角,同時作為醫生和病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面對可預知的死亡。作者用超乎常人想像的冷靜與理智告訴讀者,也許是唯一正確的面對死亡的方式。我一直很懷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人可以有計劃地倒數自己剩餘的生命,為短暫的餘生做冷靜理智的安排。作者甚至沒有花什麼篇幅去追問自己的內心,探討生命的意義或者回憶過往的幸福,而只是平實地記述了自己的經歷。這是因為這,才讓我覺得這本書樸素得過分。

我不知道有多少讀過這本書的人會像我一樣,覺得有那麼一點點失望,嗯,就是一點點。這一點點的失望不是因為書的內容低於預期,而好像是因為一個這麼厚重的話題被這麼薄薄的一本書講得平白無奇,就好比看到一個精巧的魔術,被一句話點破之後所產生的——"就這?"

現代醫學和科研幾乎已經證明了人並沒有什麼特別,只是一台機器——有時候運行正常,有時候出點故障,最終徹底失靈。我曾經表達過一個略顯消極的想法——人生就是一個認命的過程。無論是誰,最終的結果大概是:"不過如此"和"只能如此",我猜想,作為醫生,可能比我們這些人更早地認識到人和生命究竟是什麼。於是,就像書裏所寫到的那樣,病人和家屬更關心的是如何治療、花多少錢、還能活多久;而醫生也許更想知道的是:上帝保佑,希望我剛剛放在隔壁房間的冰淇淋還沒化……

換一個視角思考問題是一件挺困難的事情,尤其是要換位到自己的對立面。這種困難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生存的環境,認識的高度和維度,自身的社交網絡等等。這種困難造成的結果是我們在大多數的時間裏都無知地過活——這並不是一件壞事——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時往往不理智。我親眼見到一個醫生臉上略帶微笑地對家屬解釋,病人目前已經處於腦死亡的狀態,幾乎無法挽救生命了,而家屬一再哀求是否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甚至還有什麼辦法起死回生。

於是,意義在哪裏?無論一個人是偉大還是渺小,最終,最終都"不過如此"、"只能如此"——要向死亡低頭,無論有沒有機會,最終的結果都只是"認命",也許,我們可以站在某一個時間點上,往前看往後看。這個時間點就是答案終將揭曉的那一刻,往前看,過去做了什麼;往後看,將來要做什麼。只不過,在那一刻,往前看的意義好像已經不太大了。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 篇4

《當呼吸化為空氣》是保羅·卡拉尼什的作品,這也是他的自傳。

保羅是美國著名的神經外科醫生,優秀而成功,在高強度的醫生工作中,他仍不停思考生命的意義。在似乎已經到達人生巔峯,保羅即將成為一名神經外科教授之際,年僅35歲的他患上肺癌。而全世界只有萬分之零點一二的人會在36歲前患上肺癌。這種戲劇性卻不是小説的情節,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真實人生,何其可歎。當保羅看着他的CT掃描圖,一個個熟悉的名詞,他自己可以判斷出來的情況,醫生的身份變得格外沉重而無奈,從醫生到病患,卻也只能看着自己的生命流逝。

患病前保羅斷斷續續地寫了他對醫學,對人性,對醫患關係的理解,回憶了自己是如何“棄文從醫”,從思考文學與哲學,到拿起手術刀解剖屍體,在患病後,保羅對生與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筆耕不輟,仍將前行。

醫生的筆調總是冷靜而理性的。在確診自己的病症之後,保羅做了一個出乎人意料的決定——他決定重返手術枱。或許生命的長度,保羅已無法確定,但他卻可以努力做好剩餘的每一分每一秒。當他重新拿起手術刀,強忍疾病帶來的不適,努力確保着不出差錯,依舊適應着高強度的工作時,人性的堅毅在保羅淡淡的筆下淌出,作為讀者的我,心疼、羞愧以及欽佩,百感交集。診斷癌症六個月後,保羅的病情穩定下來,未來似乎又有了新的希望。

保羅通過一份面試,條件豐厚,妥善處理好自己的未來,可是,保羅自己同樣清楚,癌症是一把懸在頭上的達摩劍,將懸未懸。保羅力求完美地做好最後一台手術,充滿了儀式感,彷彿在為自己的醫生生涯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

意料之內地,保羅的病情開始惡化,他再一次從醫生變成了病患,無法拿起手術刀,無法出席自己的典禮。保羅已經無力迴天了。疾病是令人無望的存在,好在上天還會這個男人留下了一絲安慰,保羅的女兒卡迪出生了。孩子的出生為這個沉痛的帶來了歡笑。在生命彌留之際,保羅和妻子露西的感情愈顯動人,他們一大家人,笑着玩着,陪着孩子,也像是在陪着保羅,家裏充滿了色彩與活力,彷彿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悲痛的事情。保羅繼續寫着他的書,這是他獻給女兒卡迪的書。

最後,“我準備好了。”保羅在病牀前的這句話很温和,很淡然,直面死亡的他一直是最偉大的戰士。作為醫生的他目睹了很多死亡,保羅知道死亡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坦然地面對。當呼吸化為空氣,當軀體腐去,靈魂仍將永存。

這是保羅的第一本書,也是最後一本書,也是他的自傳。而此刻,我多麼希望這只是一本小説,一個存在於虛擬世界的故事。然而,20xx年3月,保羅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了。書的封面寫着保羅生前的一句話:“我將死去,但仍將前行”,這句話是保羅對於死亡的智慧。保羅的這本書在豆瓣評分8.8分,有人説,活着的人應該看看這本書。的確,現如今我們多數人害怕死亡,畏懼黑暗,但保羅教會我們熱愛與思考,熱愛活着的時光,熱愛愛着你的人,思考人生的意義,思考死亡的意義。

蔡康永曾評價這本書:“如果覺得活得輕飄飄的,沒有什麼意義,那麼這本書會像一個鎮紙,令我們想起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重量何足偉大,當呼吸化為空氣,生命永存。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 篇5

吾人別無他途,唯有直面恐懼和無常,向死而生。

終於勉強平復了返校帶來的焦躁心情,安安靜靜地讀完了這本書。每當我的生活狀態不受自己的控制時,我總會看一些關於生死的書籍,藉此提醒自己“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也告誡自己“要不急不躁地活在當下”。現在看來這樣做還是有一定效用的。

我時常會想,某一天當我失去最親近的人時,我該如何面對他在我生命中留下的印記,我能否治癒自己,去習慣沒有他的日子,我在這本書裏找到了答案:“喪親之痛是不會隔斷你對他的愛的,生與死,誰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們有適應和處理的能力;就算無法掌控,也能因為對生與死的探尋,去尋找人生的意義。一個人的離去固然令人悲傷,但縱觀他活過的這一生,卻不是一個悲劇。他的生命以另種形態繼續延續着。”我不斷努力讓自己的靈魂變得更加獨立,也是為了在失去時依舊可以帶着這種信念勇敢而堅強地活着。

講真以我這少之又少的人生經歷,實在不敢大談生死,對保羅的認識也還沒有滲透到他的靈魂,更沒有真正領悟作者保羅所給我們揭示的生命的意義。楊絳先生所説的“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是對我現在感覺的最好寫照了。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但願在這些從霧裏尋找光亮的日子裏,我能時常問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沒有積極的意義?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或者給他人帶來幸福?有沒有把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過好?讓自己的心緒在這樣的思考中漸漸澄澈明淨,把對於未知和死亡的那些虛妄的擔憂和焦慮,變成勇敢和篤定。用一種倒計時的心態,直面恐懼和無常,向死而生。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 篇6

離開,是一個令人憂傷的話題。離開,永遠地離開,是一個通常情況下難以直面的話題。但是,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經歷這樣或是那樣的“離開”。如果不可避免,那就讓我們做好準備,坦然面對。

作者保羅·卡拉尼什生於1978年,是一位優秀的神經外科醫生,更是一位對醫學痴迷的作家——他擁有斯坦福大學英語文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人體生物學的學士學位,取得了劍橋大學的科學醫藥歷史與哲學的研究碩士學位。他以優異的成績從耶魯醫學院畢業後,回到斯坦福,在那裏完成神經外科的住院醫生培訓,並進行神經科學的博士後研究項目。這是一個多麼讓常人仰慕的求學經歷……

看到保羅的照片,他不是那種有着清秀面龐的帥氣書生,滿臉的絡腮鬍讓他看上去更具滄桑感。在短暫的37年的人生光景中,他用才華書寫着專業的“優秀”,他用文字表達着對生活的“熱愛”。

疾病,被打擾的分子順序

作為一名專業的醫生,保羅在書中講述了他的一些從醫故事——有患者,有醫者;有成長,有失落。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裏寫下的文字,保羅坦然地寫到,生命的基本要求是新陳代謝,而死亡,就是新陳代謝的終止。也許,正是這樣的平鋪直敍才能讓我們更加直面生命的那頭。

科學,無法詮釋的要點

作為一名有着專業學位的作家,保羅在與病魔抗爭的過程中體會到,科學無法解釋人類生命中最為核心的方面:希望、恐懼、愛、恨、美、妒忌、榮譽、軟弱、奮鬥、痛苦和美德。即使是身為最接近大腦的神經外科醫生,保羅也指出,科學的基礎是各種現象的重複出現以及人為製造的客觀性。也許從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説——科學,通常是沒有温度的。

哀傷,過程中的緩慢釋放

開篇第一段,保羅就提到了自己患病的事實:肺部惡性腫瘤。和大多數患者一樣,他與妻子一起求醫問藥,一起揣摩可能的生存期限,一起經歷疾病診療過程的波動,一起期待新生命的降臨,一起體驗安寧療護的温暖……沒有發現病情前,二位專注於事業發展的年輕人的感情生活出現了溝通的障礙。但是,應對疾病又讓他們並肩走到了一起,更加融合,更加和諧。也許,正是這樣,書中的保羅才沒有孤軍奮戰的“英勇”,更多是綿延的柔情與深深的不捨——對愛人、對女兒、對生活、對生命……

妻子的話

坦率地説,在保羅留下的文字中看不到過分的憂傷與痛楚。或許是天性使然,或許是待到病入膏肓時保羅已無力提筆。他的妻子,露西·卡拉尼什在“後記”中為讀者記述了生命最後幾個月的保羅。從發現病情到永遠地離開,不過只有22個月。在這有限的時間裏,保羅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全神貫注完成了這本書,採用人工輔助生殖技術迎來了女兒卡迪,他甚至還一度重回工作崗位完成複雜的神經外科手術……

生命的最後一年,保羅筆耕不輟,完成此書成為他活着的目的。癌症的惡化給他帶來痛苦萬分的疲憊感。在妻子露西看來,保羅一直都與死神面對面:檢驗、對抗和接受。他想幫助人們理解死亡,並直面自己必死的命運。他以自己的血肉身軀,勇敢地在險境中跋山涉水。

一切都變得“輕”起來,搖曳在空中,請記得:他曾經來過。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 篇7

無意間遇到了這本書,翻開是因為他的書名《當呼吸化為空氣》,五歲左右,我睡夢裏哭濕枕頭,被奶奶叫醒後還在不停的哽咽,因為我夢到奶奶不在了,奶奶説:“不怕啊,奶奶不會走,會變成空氣陪着你。”

在手指翻閲書的期間真的是很壓抑,必須要看幾頁平復一下才能繼續,作者對妻子説:“我愛你,我做好準備了”,在家人的陪伴下關了呼吸機,生命終結在37歲。眼淚決堤。但是在書結束的時候,難得的平靜,心裏像有個湖水一樣,反射着正好的陽光和藍的清澈天空,活着真好。

之前看過《最好的告別》,這本書內容殘酷而現實,醫療,養老院,老年醫護人員的缺失……講述了大量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疾病的無助,即使他們竭力保持優雅狀態,但在醫生面前功虧一簣,以及他們只能躺着病牀面對冰冷儀器任由醫生操控的情景讓我感到了極大的恐慌,導致我在很久的一段時間裏都無法釋懷,包括在高中,大學時期去養老院的情景也都清晰地出現,同樣也對家人產生了強烈的愧疚感,爺爺奶奶養育我近十年,工作後雖然每年買很多東西給他們,我安慰自己我很孝順,但不敢承認他們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物質,陪伴,這是我最沒法回饋的。現在是爺爺奶奶的衰老,以後是父母,於是我在想為什麼要孩子,為孩子操勞一輩子,子女有自己的生活,而父母也不願意打擾子女,最後還是會孤單一個人,那麼生養孩子的意義是什麼。感謝這本書找到了我,真的讓我釋然很多,或許是因為本書作者直面的是自身的凋亡,是自己那絕無可能的生還,不是他人。也或許因為這位作者是雙重身份,既是一名學醫12年到達人生巔峯有着精湛手法的醫生也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他經歷過在產房裏接下新生兒歡愉,同樣也目睹過生命的凋零。他用了生命中一半的時間在挽救生命,但卻無法挽救自己……生活有的時候真的很諷刺。

整本書裏沒有與癌症抗爭的勵志故事,沒有濃稠的悲歎,抑或是絕望中奮力疾呼命運不公,只是平述他的這一生,文字平常但卻極具力量。還有對職業、人性、道德的感悟。他努力避免自己成為一個冰冷的醫生,但在爭分奪秒的手術枱前是不允許有感情上的猶豫,面對自己的變化,他質問自己,到底是技藝在提升還是道德在不斷的下滑。而我們不也總在懷疑,為什麼長大後、工作後我變成了以前討厭的那種人。

我不會寫書評,我不知道該如何全面的表達出這本僅有200多頁的書帶給我的震撼感,但是,我還是希望能有多一個人或許會有興趣翻開這本書,看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在為自己好好的活下去做出的努力,而在患病之後,醫生一毫米的誤差就會帶來致命的後果。“死亡”總是個不吉利的詞,小的時候一提起總會被大人們訓斥,但是無論怎麼迴避它終究會來;死亡,我不熟悉,也不想熟悉,僅僅是在聽到一些悲歡離合和毫無徵兆的事故時或感慨或遺憾。

牡丹亭中言,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本來就是連接在一起的詞,而在疾病和意外面前,每個人也都是平等的。那不妨帶着一顆敬畏的心對這個話題做一些瞭解,精彩的活着,坦然的走到生命的終結。

願我們都能獲得發自內心的優雅與堅強,在哪怕站在最低的谷底的時候。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 篇8

《當呼吸化為空氣》是醫生卡拉尼什離世前對自己餘生的紀錄與反思。他既沒有用自己的死來煽情,也沒用像先知或聖人一樣指導大家:活在當下,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他只是説了在自己生命的旅程即將戛然而止時,將要面對些什麼。“面對死亡,是什麼讓我們的生命值得一活?”他也是個穿行於這個問題的迷霧中的人,不過比我們先行。

書有個略微驚悚的序幕,引的是艾略特的詩:韋伯斯特被死神緊緊抓住,他看見頭皮下的頭蓋骨,地底下的無胸生物,沒有嘴脣,齜牙一笑,向後退去。

大概相較於“掀起你的蓋頭來”這種温文爾雅,“掀起你的頭蓋骨”更符合本書的調性,死神不會放過一切生物,不管是金魚,還是可愛的小孩。更重要的是,作者身為神經科醫生,用電鑽鑽開顱骨是其日常。

本書序幕寫其即將走上人生巔峯、來到應許之地時,診斷出了癌症。光明的未來被一紙判決書無情地宣告結束,狗血得像電視裏的劇情,可是電視裏説不定就來個大反轉,但冰冷堅硬的現實卻不會因你是誰,就温情脈脈的網開一面。與古老的世界相比,人類的行動顯然有力了許多,但在超人類的力量面前依然是那麼不堪一擊,“這個世界比起莎士比亞的作品,顯然更具希臘悲劇的色彩。”作者講到在自己病假期間,斯坦福那個外科兼科研的職位又找到了其他人,自己很崩潰。讓我想到禿髮傉檀“作者不居,居者不作”的感歎,宣德堂不過百年,卻已換了十二個主人。人來了又去,去了又來,“位”卻一直在那裏,人都希望自己不可替代,事實上是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以前高中老師訓學生:毛主席都死了,地球照樣轉。

“當我身強體健時”追溯了自己從少年時一路成長的經歷,童年的生活、戀愛、做醫學生、對生命和醫學的不斷思索,裏面有很多動人的片段:學監看到學生漫不經心地解剖時,臉上露出無法言喻的悲傷;看懂心電圖後,露西瞬間流下的淚水;莊嚴宏偉的天地間、無限的遼遠廣闊中,一羣人靜靜觀看晝夜更替的景象……當然,裏面也有很多平靜又有温度的思考,就在書裏,不抄了。

書的第二部是至死方休,醫生病入膏肓,死之將至。他坐在那裏,盯着一張自己和妻子的合影出神。“那是醫學院時期照的,我們在跳舞,在開懷大笑。”照片裏的兩個人,正一起計劃着新生活。現在似乎恍若隔世。醫生的未來沒有了,活在過去嗎?格林説,人真正的生命是在頭二十年。回想自己更年輕的時候,胸懷大志,要將“人類尚未產生的道德良知鍛造進自己的靈魂”,可是鍛造的工具太脆弱了,鍛造的火焰也隱然將熄。面對自己即將死亡的事實,他還在努力的弄清楚是什麼讓這輩子值得一活。面對生命的界限,人人都會屈服,他的未來已不再是一架天梯,金錢、地位,這一切的虛榮浮華,對他而言,不過是捕風而已。只有他的小女兒,周身還散發着一種嶄新的光明,讓他的當下平和喜樂,心滿意足。

在聖克魯斯山上,一片田野的邊緣,風在吹拂,鳥在啁啾,醫生的墓碑上刻着幾行詩:

Then fancies fly away

He’ll fear what men say

He’ll labour night and day

To be a pilgrim

“一切虛妄過眼,他不會在意他人所言,他會晝夜不停勞作,成為朝聖者不斷向前……”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 篇9

死亡一直是人們不願接觸,不願承認的現實,但在《當呼吸化為空氣》這一本書中,保羅卻將自己的死亡和疾病向我們一一傾訴。本書中,作者沒有以樂觀的言語,也沒有用悲觀的措辭,他就像一位坐在公園長椅上的一位老人,輕輕地訴説着自己的經歷和心聲。但正是這樣緩慢的語調訴説出了他理解生命的意義所在。

我們都沒有辦法預知死亡,但我們也或多或少想死亡會給我們帶來什麼,角度可能不同,可我們都覺得人生苦短無常,同時又感到過程沉悶痛苦。

保羅在受到病痛兩年的折磨內,回憶自己的年少時光,不斷思考生命、醫學、文學的關係,不僅為從醫者提供了新視角,使他們為自己的職業有更深入的思考,也讓我更勇敢、沉着的看待生命、死亡與未來。當面對嚴重疾病時,人們也許會問:“為什麼是我?”,會抱怨天命的天平為什麼沒有偏向自己,猝不及防的“死亡判決書”會讓人抱怨為什麼上帝不公,抱怨過後,在所剩無幾的日子裏,又有多少人會深入思考死亡的意義所在呢?

求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外部的誘惑和壓力不斷促使他們前進,功成名就也許是許多人此生的追求。但他們也許不曾理解他們最真實的生活——生命的意義就是隻為了獲得稱讚和榮譽嗎?

想做什麼就應立刻行動,我們無法控制時間的逝去,死神的降臨,但可以改變對待生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