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曹劌論戰讀後感

校園3.16W
曹劌論戰讀後感1

《曹劌論戰》的故事是眾所周知的。曹劌,這位公元前684年長勺戰爭舞台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薦的精神,取信於民的戰略思想,把握戰機的卓越才能,歷來為世人稱道。

曹劌論戰讀後感

然而,人們卻忽略了這場戰爭中另一個人物魯莊公姬同,往往認為這個人物是不值得一提的。對此,我一直很有幾分不平。試問:如果當年不是他起用人才,曹劌的軍事才能得以實施嗎?今日我重讀《曹劌論戰》,對魯莊公仰慕萬分:一讚魯莊公廣開言路,使一介平民曹劌得以參加論戰;二贊他面對曹劌“肉食者鄙”的刺耳言辭仍能唯才是用;三贊他不高高在上,甘當配角,能讓人“鑿旗”;四贊他用人決心堅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五贊他善於總結經驗。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願今朝眾多的“曹劌”能呼籲更多的“魯莊公”,讓更多的千里馬能馳騁於祖國廣袤大地。

感悟一:曹劌只是一個平民百姓,但當國家有難時沒有因為自己地位俾下就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而是表現出了高度的熱枕。這種“位俾未敢忘憂國”的精神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説都是一種教育、一種激勵,我們應牢記,天下興亡,匹夫有則。

感悟二:缺點再多的人也必定有其可取之處。魯莊公雖然愚鈍、平庸,但他能積極納諫,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這種精神是可貴的。

説明了只有取信於民和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把握好作戰時機,才能取得戰爭勝利的道理。

曹劌論戰讀後感2

曹劌論戰記錄的是我國曆史上以少勝多的一場戰役,曹劌用自己的智慧幫助魯莊公戰勝了強大的齊軍。這篇文章的精髓在於曹劌準確抓住了時機,給魯國帶來了勝利。從這篇文章中我認為我們應該像曹劌那樣能夠抓住時機,出奇制勝。

抓住時機,對於職場上或即將進入職場的人來説,是非常重要的。曹劌就是通過擊鼓和車轍觀察齊軍的狀態,從而抓住了戰勝齊軍的時機。但在實際生活中,而時機並非像《曹劌論戰》中那樣是能夠看到,它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所以,我們每個人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時刻都要運用我們的五官去發現可以向他人展現自己才能或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一旦發現,我們就要時刻抓住。同時我還要説的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曹劌之所以能夠抓住機會,就是因為他熟悉各種兵法,能夠熟練應用各種兵法。所以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在機會到來之前,我們還要做好準備。這些準備其實就是我們的專業知識、社會經驗、人際交往等等方面。只有在這些方面達到一定程度,在機會到來之時,我們才能很好的抓住它。

作為保煙一名新進的員工,我認為抓住每一個向廠領導和各位同仁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能力的機會,是一件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我必須積極向老員工學習工作技能,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熟悉保煙的廠規廠紀和基本的運作流程,儘快盡好地適應工作環境。與此同時我還要努力踏實地、認真地做好每件事情。雖然現在我暫時在保全班工作,但在工作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最基本的是三車間機組的有幾台,具體位置在哪。其次保全班的工作涉及到三車間各個領域,我們大概瞭解到這些領域的工作情況。還有我們還進行了相關培訓,增長了我們的見識。最重要的是,我在保全班學到了什麼是細節。由於三車間的衞生很重要,所以任何角落都要乾淨,我們每天的工作都要細緻到一個膠點,一個細節的錯過,就會導致我們一天的工作滿盤皆輸。注重細節,是我在保全班最大的體會。

雖然我並不確定自己今後會在哪個職位上工作,但是無論在哪我都要時刻保持學習的態度,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能夠在工作過程中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從而得到能力和事業上的提升。

曹劌論戰讀後感3

《曹劌論戰》選自左丘明的《左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不是記敍這 次戰役的進程,而是記錄曹劌關於戰爭的論述。它生動地説明:政治上取信 於民,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和掌握戰機,是弱國戰勝強國的必要條件。關於 曹劌,課文集中體現了他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而關於魯莊公,課文集中體現了魯莊公作為國君見識的“鄙 !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

他把戰爭的希望寄託在施行曹劌論戰”的故事可能大家都聽説過。曹劌,這位公元前684年長勺戰場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薦精神和把握戰機的卓越才能,歷來為世人稱道。然而,人們卻忽略了這場戰爭中的另一個人物魯莊公,對此,我很有幾分不平。試問:如果不是他大膽啟用賢才,曹劌的軍事思想能得以實施嗎?魯國能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嗎?

今曰重讀《曹劌論戰》,我對魯莊公有五贊:一讚魯 莊公廣開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劌得以參與“論戰” ;二贊 魯莊公面對曹劌“肉食者鄙”的批評和“小惠”、“小 信”的刺耳意見,仍能虛懷若谷,唯才是用;三贊魯莊 公不高高在上,而是親臨一線,深入實際,“戰於長勺”,並能甘當配角,讓有能者“掌旗”;四贊魯莊公不被“齊人三鼓” 勢頭嚇蒙,用人決心堅定,不打退堂鼓,不 擾亂能人的作戰部署;五贊魯莊公善於總結 經驗,“既克”之後能“問其故”,向內行請 教,虛心學習戰爭制勝的策略。(作者用一個與眾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這個故事裏 的另一個人物,用五個讚美的句子將這個人物的優點描寫得淋漓盡致。^俗話説得好,“宰相肚裏能撐船”,雖然魯莊公不是宰相,但他這種虛心接受批評,並給有能力者充分發揮空間的博大胸懷確是值得肯定和發揚的。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人才層出不窮的今天,魯莊公的形象難道不使人備覺親切和可愛嗎?(作者從古人的故事過渡到現今改革開放大業中的人才,聯繫實際來説明道理,這樣整 篇讀後感便顯得更加充實有説服力。

曹劌論戰讀後感4

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國君王齊桓公為建立威信,以我魯國曾幫助公子糾為藉口進攻我國。國王魯莊公被迫出兵抵禦。曹劌是個有愛國之心的農民,聽到這一消息後,便請求見魯莊公。曹劌的同鄉對他説:“國家大事就讓那些吃肉的有權位的大官們去謀劃,我們平民老百姓,只要耕好地,守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曹劌卻不聽勸,説道:“那些大官們目光短淺,胸無大志,只思慮眼前利益,宮廷雖意見紛紛,良策千條,卻都不能深謀遠慮,這樣仗就一定會打輸。俗話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現在國難當前,我們身為魯國人名又怎能不管呢?”於是,曹劌經歷許多艱苦,終於見到了魯莊公。

見到魯莊公後,曹劌問:“敢問大王,您憑靠什麼條件作戰呢?”魯莊公思慮了一下,説道:“吃的穿的等這些養生的東西,我都不敢一個人獨自享用,一定會把它分給別人。”曹劌皺了皺眉頭,不太滿意地説:“這些只是小恩惠,您分給了大臣們,而天下千千萬萬的人民們卻沒有得到,就不可能與民同樂,人民也不可能在打仗時配合您,聽從您的。”魯莊公肯定地點了點頭,又説:“在祭祀時所用的牛羊豬這三牲,還有玉器和綢帛,我都不敢隨便地改變舊制,不敢虛報數目,祭神時用的祭品數也一定如實地上報給神明”曹劌又搖搖頭,説:“對神明不説謊話,這種有限的誠意,小小的信用一定不能受到神明們充分的信任,他們也不可能會保佑您打勝仗的。”魯莊公開始有點急了,説道:“大大小小的要打官司的案件,即使我無法將每一個案件都明斷清楚,可是,我都一定是本着忠誠負責的態度按照實情來處理的,這回總行了吧!”曹劌微笑着點點頭:“恩!段案時明察秋毫,這倒是屬於忠於職守一類的事!您能這樣有誠意,就一定可以獲得民心,得民心,戰爭就基本上有了勝利的可能。恩!如果您做到這樣的話,倒可以憑藉這個與齊國打一仗!如果作戰的話,那時,懇請大王能夠讓我陪您一同前去!”

終於到了作戰的時候,曹劌果然與魯莊公一同上了戰場,並同坐着一輛戰車。曹劌很自信這次能夠戰勝齊國,因為在戰爭前的時間裏,莊公一直都是察獄以情而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這次的戰場是在長勺。莊公拿起鼓槌準備擊鼓宣命進軍時,曹劌阻止道:“大王,現在還不可急邃進軍。”魯莊公十分疑惑,但還是聽了曹劌的話,因為他相信曹劌是個治國能士。等到齊國軍隊三次擊鼓後,曹劌才説:“可以擊鼓了,大王!”最後,齊軍大敗,齊國的敗軍們個個丟盔棄甲,狼狽地逃走。莊公高興極了,興奮地準備趕車追逐,曹劌又阻止了,説:“大王,危險,您還不能這麼做!”説罷,他便走下戰車,先俯下身子觀察了敵軍的車轍輪跡,然後又從容地登上了車坐前的扶手向遠處望什麼。這舉動使魯莊公更加疑惑了,疑惑之餘,魯莊公又聽到曹劌説可以追趕。於是,魯國軍隊馳前驅逐消滅了齊國的軍隊。

長勺之站勝利以後,魯莊公為解開疑惑便問曹劌之所以“兩可,兩不可”的道理。曹劌説道:“在戰場上,雙方對敵,就要善於發現和利用有利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對於戰爭決策者來説,或攻或守,需要掌握適宜的時機。而作戰一事,主要靠的是士兵們奮勇殺敵的勇氣。所以我軍先退讓一步,避開對方的鋭氣,然後爭取有利的時機,由被動地位轉化為完全主動的地位。因此在齊軍們

車追趕他們。”魯莊公聽後連連稱好,對曹劌讚賞有嘉,後封曹劌為魯將。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長勺之戰”。

曹劌論戰讀後感5

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蘇軾曾説:“政無舊新,以便民為本。”這些名言都強調了一個觀點——凡事以人為本。同一件事,當一個人以主動的、積極的心態去做時,便會想方法將它做好,從而提高效率;若以被動、消積的心態去做,其惡果也顯而易見。為此,許多企業都把人心當作一項工程來看待。儘可能多地為從業人員辦些看得見、覺得出的好事。以美國羅伯梅德家庭用品公司為例,它建立了利潤分享制度,讓員工明白公司賺得越多,員工也就分得越多。於是人人奮勇,個個勇先,積極生產,自不待言,該公司在同行業中,贏得了大量顧客。顯而易見,無論什麼事,只要順民心,人心所向,就一定能成功,這與《曹劌論戰》的政治上取信於民的道理是相通的。

人生充滿機遇。所謂“時勢造英雄”就足以説明機遇對人的一生是極其重要的。國外著名的思想家馬克斯威爾·馬爾茲曾説過:“你應該尋覓機遇,而不能靜候它來敲你的房門。”南朝的劉勰自幼好學,才學很高,但因出身寒微,社會地位低下,苦心經營的著作《文心雕龍》完稿後卻無人賞識。深秋一天,大詩人沈約照常回自己的宅院,衣着單薄的劉勰站在寒風中,當面將書稿交給沈約,因為前幾次拜見均被門衞拒之門外。沈約讀後深感其難得的文才,便推薦他走入仕途,並最終得到昭明太子蕭統的器重。劉勰的事蹟告訴我們,做事要學會抓住機遇,必要時還要自己創造機遇,因為這些都是你最後走上成功之路的鋪路石。

學了《曹劌論戰》,使我深思的還有一點:面臨任何一件事,都應該站在一定的高度,把目光放遠一些。如曹劌一般“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將小細節也考慮周全。目光與成功不可分割。“鼠目寸光”者只貪求眼前之安逸,追求蠅頭之小利,成不了大器;而目光長遠者,往往獨具慧眼,將成功牢牢掌握在手中,他們隱忍而行,力排眾難,最終於成大事業。

曹劌論戰讀後感6

《曹劌論戰》一文,從它的結構安排和人物刻畫上來看,作者左丘明指在通過齊魯之咱 ,歌頌魯莊公“任人唯賢”“勇於納諫”的君主胸懷。

同時,正面描寫了曹劌的“政治才能”和“軍士才能”。但在老師教學中,以及有關教學參考書中只表揚了曹劌的“陰謀”,隻字不提莊公的胸懷,反若鄙視他,使他相形見絀。我認為這違背了作者的創造意圖,對莊公的評價有是片面的。我認為真正值得讚揚的是魯莊公這個人物。 因為無勸無是的曹劌,其“遠謀”能從分發揮並取得成功,這都是莊公的功勞。就文章交代來看,決不能排除莊公大力支持這一因素,也就是説莊公的“任人惟賢”是長勺之勝的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 我們不妨來分析以下全文,看一看莊公作為: “公將戰,曹劌請見。”在強齊壓境,緊張備戰的形勢下作為一國之君還能顧及到“草民”來訪並親自接見,這是多麼令人難以想象啊!更可貴 的是,在曹劌一一否定了他的戰略方案時,莊公並不生氣,而是更謙遜地説下去,當曹劌要求“戰則請從”,莊公就“與之乘”。倘無莊公的“納賢”,曹劌的一腔報國熱忱何能如此順利地如願以償。可見,莊工的“納賢”為曹劌施展“遠謀”創造了條件。

莊工軍事才能不如曹劌,也許治國方面強於曹劌。你看:“衣事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雖然,此舉就參戰條件來講,顯然不夠,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莊工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説他不貪婪,不腐朽,能以誠待人,能順應潮流,雖然有迷信色彩,但他畢竟處在那個愚昧時代,我們又怎能過分苛求呢?當然“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更不用説了。再則“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常被議論者所忽略。其實,我們從此可以看到這個弱國之君有一種威武不能屈的氣質。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就是通過這些含意深刻的語句來讚揚莊公的`。我認為作者寫曹劌的“遠謀”,其目的就是來讚揚莊公的君主胸懷的。 不管怎樣説,我們分析一篇文章要從全局着眼,而不能斷章取義,否則“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錯誤評價了文章中的人物,移植了文章的實質,違反了作者本意。

如果有人説:“我們以前的分析是絕對正確的。”那麼我深表遺憾,奉勸老師去細品一下魯莊公其人。

曹劌論戰讀後感7

這是一篇描寫春秋戰國時期一場戰爭的著名文章。主要是表現曹劌的“遠謀”, 圍繞“論戰”展開,全文只用二百二十二字,把戰爭的開始、發展、高潮和結局記述得清清楚楚。文章主題明確,結構緊湊,邊記邊議、有實有虛,前後照應,相輔相成,突出了“取信於民”,堪稱論文之典範。然而,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有人就問了,“一個老百姓能説見就能見到皇上?”,“皇上能聽老百姓的話並向老百姓彙報工作?”,“曹劌一個庶民,怎麼能指揮一場戰爭?”等等。可是,事實就是如此。所以,從更深層次説,當時的魯國是很民主的,至少魯莊公是民主的,他體恤官民,敬天畏神,尊重人才。他之所以不怕強齊,敢於迎戰,他是心中有數的。只不過是曹劌目中無人了,覺得“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作為春秋史作,我認為這篇文章的主旨,應該不是表面看來的,曹劌是多少才智多謀,而是反映了魯莊公的體恤民情,知人善任。

其實,從文中看,表現魯莊公民主的理據充分,而表現曹劌謀略的卻十分膚淺。“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這不過一般作戰常識,哪裏算得上謀略!曹劌不過是文章為表現魯莊公民主的需要,而特選的一位角色罷了。

民心所向是取勝保證,民主和愛民是取勝的根本。

曹劌論戰讀後感8

《曹劌論戰》寫的是歷史上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它的作用可堪比鉅鹿之戰。是齊魯兩國戰略轉折點。

在戰火紛飛的春秋戰國,諸侯國個個虎視眈眈,曹劌是長勺之戰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薦精神,取信於民的戰略思想,把握戰機的卓越才能,確實令人敬佩。但是,人們卻忽略了關鍵人物——魯莊公。

曹劌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如果當他自我推薦時,魯莊公拒絕了他的好意,不肯任用這個山野村夫。那麼曹劌還會在歷史的舞台上絢爛耀眼嗎?

曹劌這個人,我們不得不説他膽子大到極點了,面對一代君王,依然措辭辛辣。“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評,“小惠未徧”、“小信未孚”的尖鋭意見,這些都可以取他項上人頭。如果不是魯莊公仍能虛懷若谷,唯才是用,曹劌早就長眠於地下了!

曹劌善於運用戰術,控制軍心這是無可否認的,但是魯莊公也善於總結經驗。不懂裝懂是不少君王的壞毛病,他們才不想讓別人認為他們笨,面對勝利只會享受和慶祝。然而魯莊公在“既克”之後能“問其故”,向內行請教,學習戰爭的規律,提高自身才幹。不就向我們説明了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虛心。

在人才層出不窮的今天,魯莊公的所作所為不是使人倍覺敬佩嗎?

標籤:讀後感 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