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鴻門宴》教學設計

校園2.45W

因為古人距離現在距離較遠,比較難以理解,所以為了幫助同學更好的理解課文,小編特地整理了《鴻門宴》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鴻門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史記》一書的體例、別名、作者。

2、掌握本課出現的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譯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準確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

4、瞭解作者運用個性化的語言和行動描寫的方法刻畫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學習古漢語的常用詞語和特殊句式。

2、正確分析認識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互動設計2:

據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公元210年,秦始皇遊會稽,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一同去看熱鬧。項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後擁,威風凜凜的樣子,便對項梁説:“彼可取而代之也。”

無獨有偶,《史記?高祖本紀》記載:秦始皇南巡,儀仗萬千威風凜凜。劉邦道:大丈夫生當如此。結果呢?

一邊,星漢寥落,夜色深沉。荒原上老樹枯藤,烏啼淒厲。帥帳中傾國佳人翩然起舞。清鋒灼灼寒光森森,揮不去數不盡的纏綿與悲愴。縱橫天下的霸王蒼涼吟唱着《垓下歌》

而另一邊,平定黥布叛亂回京時,過沛縣,漢天子面對故人沾沾自喜地高唱着《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為衣錦榮歸的慨歎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為英雄末路的悲歌

(學生朗讀並理解這兩首詩)

提示:這首歌是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後在平定鯨布叛亂回京(長安)途中,轉道故鄉沛縣時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歸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對今後國防的憂心。第一句指包括劉邦在內的羣雄在各地紛紛起義,而最終只有他劉邦威望遠揚天下。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無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來。蓋世,氣勢高昂,可以壓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馳。這首楚辭體的詩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認眼前的現實,他認為這種局面是“時不利兮騅不逝”造成的,並非他的`過錯。而失敗的關鍵是在歷次戰鬥中一往無前的烏騅今天竟不肯率先衝出重圍。他認為烏騅暗示着一切;過去的榮耀、現在的困境和未來的毀滅。最後,他走投無路,只有對勇敢跟隨在身邊的虞姬哭訴:“我可怎麼安排你呀?”

歷史是何其殘忍,讓兩個英雄生在了同一個亂世。公元前206年,這兩個英雄在新豐鴻門(今陝西省)舉行了一次特殊的宴會,史稱“鴻門宴”。

那麼“鴻門宴”到底是怎樣的一次宴會?項羽和劉邦又在宴會上顯示了怎樣的英雄本色?

請看《史記·項羽本紀》之《鴻門宴》

  二、作者、背景簡介

1、司馬遷和《史記》

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字子長,夏陽人。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的官職)。遷生於龍門,年十歲誦古文,得以博覽皇家珍藏的大量圖書和文獻。太初元年(前104年),與唐都、落下閎等進行曆法改革,共訂太初曆。在《史記》草創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掌管皇家機要文件),發憤著書,在公元前91年前後完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説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書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紀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敍人臣,書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劉向等人都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魯迅更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入關,降秦王子嬰,還軍霸上;12月項羽破關而入,劉、項在鴻門會面,雙方鬥爭開始。不久,項羽以盟主身份召開戲下(今陝西臨潼東)之會,封18人為諸侯王。自封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為漢王,都南鄭(今陝西省南境)。

劉邦到南鄭後,積極準備反攻。先奪取關中三秦之地作為根據地,然後出兵東向,進攻項羽,曾多次被項羽打敗。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韓信的幫助,才形成足以跟項羽抗衡的力量;項羽乃與劉邦約定:“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定約後,項羽東歸,劉邦也準備西歸。這時張良、陳平向劉邦提出建議,趁此時機消滅項羽。後在韓信、彭越幫助下,圍項羽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南)。項羽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

  三、放錄音或範讀,讓學生準確認讀

1、學生聽一遍錄音,教師強調一些難字的讀音。

本文異讀字有:

破音異讀:沛公欲王關中(wàng)道芷欲間行(jiàn)

通假異讀:距關,毋內諸侯(同“拒”“納”) 要項伯(通“邀”)令將軍與臣有郤(通“隙”) 願項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通“早”)

文中難讀字有: 饗(xiǎng) 説(shuì) 美姬(jī) 鯫(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眥(zì) 跽(jì)曰 參乘(shèng) 彘(zhì)肩 不勝(shēng) 刀俎(zǔ)

 四、提要:梳理情節,整體感知

學生先概述課文內容,然後梳理(板書):

學生複述故事情節(板書)

《鴻門宴》教學設計《鴻門宴》教學設計《鴻門宴》教學設計《鴻門宴》教學設計《鴻門宴》教學設計《鴻門宴》教學設計     無傷告密

范增獻計

宴會前 項伯夜訪 起因

(1、2)  張良定計

劉項約婚

劉邦請罪

宴會中 范增舉玦

(3、4) 項莊舞劍 經過

樊噲闖帳

劉邦離席

宴會後 張良獻禮 結果

(5~7) 無傷被誅

  互動設計:

大家説,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宴會麼?

點撥:這絕對不是一次愉快的宴會,項羽和劉邦在宴會上劍拔弩張,勾心鬥角,進行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爭以劉邦勝出為結局。後來“鴻門宴”也成為了一個特定的詞語,用來比喻那些“不懷好意,設計陷害別人的宴會”。

 簡要分析課文

全文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宴會前,寫宴會前劉、項兩軍駐地、力量對比、事件的起因及雙方的幕後活動。共寫了以下幾件事:曹無傷告密。(導火線)──范增進言分析情況。(激化矛盾)──項伯夜訪張良。(形勢有所轉化)──張良與劉邦商討對策。──項伯勸項羽勿擊劉邦。

第二部分:(3~4)宴會上,寫鴻門宴上雙方的尖鋭鬥爭,情節的高潮。

此部分有三落、三起:

三落:劉邦謝罪(緩和)──項羽不怒樊噲,稱之壯士,賜酒肉,賜座。──劉邦以“如廁”為名逃脱。

三起:“范增數目項王”暗示動手。(緊張)──范增以項莊舞劍為由,刺殺劉邦。(嚴峻)──樊噲闖入帳(緊張到極點)。

第三部分:(5~7)宴會後,劉邦脱身逃走,張良入謝,劉邦誅殺內奸。

第二課時

五、合作探究

 互動設計6:

宴前:起因、發展(1、2)

1課文第一段

點撥:曹無傷是沛公的主司馬,他的告密當然不同於一般流言蜚語,於是,項羽決定“擊破沛公軍”。矛盾挑開,故事“開端”。

范增是項羽的主要謀士,他對形勢的判斷十分正確。對劉邦的用心瞭如指掌。“急擊勿失”的主張非常英明。矛盾進一步激化,情節迅速發展。

項羽接獲曹無傷的密報,當即“大怒”,這一個“怒”字內涵相當豐富。請説説其中包含了些什麼?

提示:就矛盾的焦點而言,天下雖大,“王”只有一個,就力量對比而言,項羽佔有絕對優勢,何況秦軍主力是項羽消滅的,又是楚王后裔,一個“市井小人”居然“欲王關中”,項羽豈能容忍?再説個性特徵,此時此刻,項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歷史上的那個項羽了,他本來就是那麼一個火爆漢子!

2、課文第二段寫了哪幾件事?對故事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點撥:第一件事“項伯夜訪”。 第二件事“張良獻策”。

“張良獻策”是情節變化的關鍵,劉邦逐步由被動轉為主動,項羽終於“放虎歸山”,以致范增之謀難以實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這段文字是情節變化的關鍵。

討論:在楚王即將來犯萬分危急的形勢下,張良既不提議備戰,更不主張退軍,卻只要劉邦“往見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這是為什麼?此處行文輕描淡寫有什麼作用?

提示:“戰”必敗,“逃”必潰,兵力懸殊,土氣不同。張良過人之處在於確信項伯可以利用。他從項伯的通風報信中看出這個人十分重“義”,有恩必報,他也瞭解項伯與項羽的關係。由項伯必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準了項羽的致命弱點,雙方矛盾的焦點,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一句話就能解決問題。此處輕描淡寫更顯出張良的沉穩機警,處變不驚。(也與劉邦大驚失色束手無策形成對照。)

 3、宴中:高潮(3、4)

思考:鴻門宴上發生了那些精彩的情節?請簡要歸納。

第一件事“劉邦謝罪”,

第二件事“范增示意”,

第三件事“項莊舞劍”,

第四件事“樊噲闖帳”,

討論A:劉邦謝罪是否誠心,何以見得?

提示:並不誠心。迫於形勢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辭雖恭,以“將軍”稱項羽而以“臣”自稱,更強調自己“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都出於“不自願”,僥倖而已,但卻絕不認錯,更把責任推給“小人”!(這“小人”分明指曹無傷卻故意不予道破,裝出一副全然無知的樣子。)

B:“項莊舞劍”是鴻門宴上最精彩的情節,請思考:這一事件給後人留下了哪一個成語?什麼意思?

點撥:成語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卻另有所圖。

“劉邦謝罪”,情節已趨緩和,“舞劍”事件發生,形勢再度緊張起來,從而引出了“樊哈闖帳”,故事推向高潮。

討論C:“樊噲闖帳”是故事的高潮。課文從哪幾方面刻畫樊噲這一人物?寫“樊噲闖帳”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喧賓奪主”?)

提示:課文對樊噲這一形象的刻畫可謂濃墨重彩,形神兼備。

語言描寫:“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語句短促急迫,緊張的形勢,急迫的心態,忠勇的性格躍然紙上。

行動描寫:“帶劍擁盾入軍門”,“側其盾以撞,衞士仆地”,“立而飲之”,“拔劍切而啖之”,無所顧忌,無所畏懼,何等英武。

外貌描寫:“瞑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着墨不多,卻極為傳神。

濃墨重彩寫樊噲,既襯托了項羽、劉邦,更突出了張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關係,劉邦信而用之,項羽感其“義”,贊其“勇”,賜酒、賜彘、賜坐,張良則是“導演”兼“舞台調度”,一切全由張良策劃,讀來絕無喧賓奪主之感。

討論D:有人認為樊噲在席上的講話跟劉邦一模一樣,“僅是語句上稍有變化而已”,對不對?如有區別,區別在哪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

提示:兩人講話中心大體一樣,但側重點不同。劉邦側重於辯解,強調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噲則是理直氣壯責之以“義”,暗中已將項羽推向了審判台。策略上看,二者區別也明顯。劉邦之言屬於“以屈求伸”,樊噲義責項羽已是“以攻為守”了。

 4、宴後:結局、尾聲(5、6、7)

⑷ 劉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佈署?是幾個人一道走的?為什麼這樣?

點撥:一是留下張良代為辭謝,二是放棄車騎、隻身獨騎,只帶四個親信隨從,三是叮囑張良,待其至軍中再入內辭謝。

這樣安排,目的在於儘快脱離虎口,擔心項羽反悔。(從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⑸ 張良獻禮,項羽、范增二人態度分別怎樣,為何不同?

點撥:項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

項羽對劉邦藉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於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則深知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同時也為自己的意見未被採納,精心策劃的計謀破產而惱怒。

⑴ “鉅鹿之戰”是項羽暴興、成為西楚霸王的起點,他勇冠三軍,摧毀秦軍主力,成為眾望所歸、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圍”寫項羽四面楚歌,慷慨別姬,最後敗亡,自知愧對江東父老,不肯渡烏江,自刎而死,悽愴悲壯,撼人心絃。

而“鴻門之宴”則是項羽由成功轉向失敗的關鍵。是人們公認司馬遷《史記》中寫得最好的內容,它正確展示了項羽由盛轉衰。

請同學們研究一下,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了這些轉化的趨勢?看出了項羽悲劇的預兆?

點撥:

① 項羽在優勢下,恃勇驕橫,毫無遠慮;劉邦在劣勢下,忍辱負重,善於保存自己。

② 項羽剛愎自用,又拙於應變;劉邦善於採納意見,又隨機應變。

③ 項羽用人唯親,致使謀臣不能施其謀,將士不能效其力;劉邦知人善任,謀臣能從容定計,將士能見危授命。

④ 項羽養奸貽患,又自絕敵營內應;劉邦有奸必肅,能爭取敵營的人為自己效勞。

⑵ 教師補充兩個細節:

① 從座次看人物

  項羽、項伯東向坐。

按古代禮儀,帝王與臣下相對時,帝王面南,臣下面北;賓主之間相對,則為賓東向,主西向;長幼之間相對,則長者東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東向最尊,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西向侍坐。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東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為侍坐。從座位可看出雙方力量懸殊與項羽的自高自大。

② 羽亦軍廣武,與漢相守。數月,楚軍食少。項王患之,乃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項王怒,欲殺之。

譯文:(劉邦率軍奪取成皋,接管西楚糧庫敖倉,項羽獲知後,回師滎陽。)項羽在廣武紮營,與漢軍對峙。幾個月後,西楚軍隊糧食供給越來越少。項羽很擔心,於是做了大茶几,把劉邦的父親放在上面,派人通知劉邦説:“如果不快點投降,我就烹殺你老爹!”劉邦迴應説:“我曾經與你同時接受義帝羋心的命令,我倆約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如果真想烹殺我爹,請分給我一杯羹喝!”項羽大怒,欲下令行刑。(項伯勸阻,項羽才停止行刑。)

評價:劉邦勢力不足以戰勝項羽,此時的劉邦還在貯備力量,所以對項羽的暴行只能忍氣吞聲,只不過劉邦的處理方法與眾不同。

歸納:

劉邦:善於用人、善於應變、能言善辯。

項羽:沽名釣譽、輕敵自大、寡謀輕信、不善用人、剛愎自用、優柔寡斷的一介武夫。

標籤:鴻門宴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