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八年級上冊《小石潭記》的知識點整理語文版

校園8.64K

一、文學常識

八年級上冊《小石潭記》的知識點整理語文版

⒈本文選自《柳河東全集》,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因其出生於河東,故稱柳河東。其人文名遠播,與韓愈並稱韓柳。寫本文時,他正因政治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本文是《永州八記》之一。

⒉“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歐陽修、曾鞏。

⒊古代四大文體指記、表、銘、説,“記”是古代一種文體,或敍事或寫景,或狀物。

⒋本文按遊蹤順序,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等景物,着重渲染了冷寂落寞、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了作者被貶官後憂傷、孤寂、憤懣、抑鬱的情感。(主題

二、按原文填空

⒈作者筆下的小石潭的特點是:(1)石底:寫出文中相關語句: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2)水尤清冽,這一特點是通過寫潭中魚來實現的。

⒉第三段寫溪流曲折的句子: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⒊第四段作者抒憤懣的句子: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⒋表現作者出遊心情的句子:心樂之。

⒌描寫小石潭概貌的句子: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⒍寫出文中形容流水聲音清脆悦耳的句子:如鳴佩環。

⒎寫出描寫石奇的句子: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⒏寫魚靜態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寫魚動態的句子: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也。

⒐寫出潭上景色給人感受的句子: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三、注音或寫漢字

貽(ǐ)然 俶(chù)爾 翕(xī)忽 參(cēn)差(cī) 差(cī)互 悄(qiǎ)愴(chuànɡ) 幽邃(suì)篁(huánɡ)竹 清冽(liè)日光下澈(chè) 為坻(chí) 為嵁(ān)搖綴(zhuì) 翠蔓(àn)

四、通假字

日光下澈(澈——徹,穿過,透)

五、古今異義

⒈崔氏二小生 古:年輕人 今: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⒉乃記之而去 古:離開 今:從此地到彼處

六、一詞多義

全石以為底(把,用,介詞) 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⒈ 以 卷石底以出(用法同“而”,表修飾) ⒉ 可 不可知其源(能夠)

以其境過清(因為) 明滅可見(能夠)

怡然不動(……的樣子) 潭中魚可百許頭(表示數目不確定)

⒊ 然 ⒋許 雜然相許(贊同)

然往來翕忽(然而) 曳屋許許聲(hǔ,擬聲詞)

以其境過清(悽清,冷清) 心樂之(助詞,補足音節)

⒌清 ⒍之

水尤清冽(清澈) 乃記之而去(代詞,小石潭的情景)

全石以為底(作為) 皆若空,遊無所依(好像)

⒎為 ⒏若

為嶼(成為) 若毒之乎(你)

其岸勢(它的,小溪的) 潭西南而望(連詞,表修飾)

⒐其 其境過清(指小石潭的) ⒑而 乃記之而去(連詞,表順接)

不可知其源(指小溪) 隸而從之(連詞,表並列)

七、詞類活用

⒈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作狀)

⒉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樣,像蛇爬行那樣,名作狀)

⒊皆若空遊無所依(在空中,名作狀)

⒋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齒那樣,名作狀)

⒌從小丘西行(向西,名作狀)

⒍下見小潭(向下,往下,名作狀)

⒎悽神寒骨(使……淒涼,使……寒冷,使動用法)

⒏心樂之(以……為樂,因……感到高興,意動用法)

八、指出下列句子所屬特殊句式,並翻譯

⒈全石以為底。句式:賓語前置

譯:(潭)以整塊石頭為底。

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句式:省略句

譯:太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頭上,呆呆地一動不動。

⒊坐潭上。句式:省略句

譯:我坐在潭邊。

九、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

⒈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排比)

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似與遊者相樂也。(擬人)

⒊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比喻)

⒋其岸勢犬牙差互。(比喻)

十、掌握註釋及翻譯

十一、閲讀理解

⒈分別概括各段段意

第1段: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描寫石潭全貌(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寫潭,樹)

第2段:描寫潭水和游魚(寫水、魚)

第3段:探究小潭的水源及岸勢(源頭,岸勢)

第4段:作者對小石潭的印象和感受(寫感受、抒憤懣)

第5段:記同遊者(綴述同遊者)

⒉作者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行、隔、聞、伐、取、見

⒊第1段寫景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寫了水、石、樹等景物,各有什麼特點?水清、石奇、樹美。

表現小石潭周圍美麗環境的句子: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⒋作者寫游魚的作用是什麼?採用什麼方法寫魚?

①實寫魚虛寫水,寫魚同時是寫水,通過魚的活動來襯托水清。

②表達作者愉悦的心情。(側面描寫)

⒋第③段運用比喻修辭手法描寫景物,寫了景物的什麼特點:源流曲折、岸勢差互。

⒌“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這一句寫了潭水之源的神祕莫測,其中有何深意?

回望自己的人生境遇,而對前途和未來,正如這不可知的潭的源頭,渺茫和遙遠。

第④段中,“不可久居”的原因是:以其境過清。

第④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被貶後憂傷、孤寂憤懣的心情。

⒍作者描寫游魚、潭水和潭上景物的特點有什麼不同?其中藴含着作者怎樣的不同感情?

潭水空明澄澈,游魚動靜相得,生動傳神,其中藴含着作者欣賞美景之初的愉悦感情。潭上景物悽清幽邃,其中藴含着作者被貶之後抑鬱憂憤的感情。

⒎與酈道元的《三峽》比較,説説兩文在寫景上的異同。

兩篇都是描寫山水勝景的著名散文,酈道元的《三峽》多客觀描寫,少主觀感情的流露;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則是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於景中。

⒏第二段明寫(實寫)魚,暗寫(虛寫)水,寫魚同時是寫水。寫魚在水中嬉戲,一靜一動,活潑可愛。作者採用以實襯虛(側面描寫)寫法,與齊白石的繪畫“只畫飛鳥,不畫天空;只畫游魚,不畫流水”有異曲同工之妙。寫魚和人之間沒有一點遮擋,才會有如此情趣相通,真可謂神來之筆的句子:似與遊者相樂。

⒐結合你對作者的瞭解,説説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的心情變化的?

剛開始無憂無慮、欣然而往,但由於小石潭景緻的寂寥悽清,讓作者聯想到自己謫居永州,抱負無從施展、難免產生憤懣不平的心情。

⒑失意文人除了柳宗元外,還有誰?寫出兩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