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八年級語文下冊《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校園3.05W

導語:《小石潭記》,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作品,也是《永州八記》中的經典名篇,寄情山水之意尤為明顯。跟着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相關的教學設計吧。

八年級語文下冊《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小石潭記》

  一、 文學常識

柳宗元,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字子厚,世稱“柳河東”,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並稱“唐宋八大家”。

  二、詞語解釋

  【古今異義】

(1)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古義:青年,後生;今指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2)乃記之而去(古義:離開;今常用義為“往”)

(3) 潭中魚可百許頭(古義:大約;今義:可以)

(4)不可久居(古義:停留;今義:居住)

【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詞作狀語,向西)

(2)下見小潭/日光下澈(名詞作狀語,向下)

(3)皆若空遊無所依(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4)斗折蛇行(名詞作狀語,像北斗那樣、像蛇那樣)

(5)其岸勢犬牙差互(名詞作狀語,像狗牙齒那樣)

(6)心樂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7)悽神寒骨(悽: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淒涼;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寒冷)

  【一詞多義】

(1)環如鳴佩環(玉環) (2)水尤清冽(清澈)

四面竹樹環合(環繞) 以其境過清(悽清)

(3)可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明滅可見(可以,能)

不可知其源(能夠) 不可久居(可以)

(4)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5)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走)

隸而從之(跟隨) 斗折蛇行(爬行)

【重點詞語解釋】

篁竹,竹林。冽,涼。坻,水中高地。嵁,不平的巖石。蒙,覆蓋。絡,纏繞。搖,搖晃。綴,連結。許,用在數詞後表示約數,相當於同樣用法的“來”。

佁然,呆呆的樣子。俶爾,忽然。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悄愴,憂傷的樣子。清,悽清。隸,跟着。尤,格外。

  三、重要句子翻譯:

(1)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青葱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呆呆的一動不動;忽然又向遠處遊走,來來往往,動作輕快。好像和遊人互相逗樂。

(4)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狀像狗牙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的源頭在哪裏。

(5)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

(6)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因為這裏的環境太悽清,不可以久留,就題字離去。

(7)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四、按課文填空

1、寫潭水清澈句子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2、寫潭的水源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寫作者感受的句子心樂之 似與遊者相。

4、寫小石潭是人跡罕至的地方的一句話寂寥無人。和“皆若空遊無所依”相呼應的一句是水尤清冽。 5、寫潭中魚靜態的句子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動態句俶爾遠逝,往來翕忽。6、襯托作者抑鬱憂傷心情的句子是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7、離開小石潭原因的句子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8、《小石潭記》中最能體現作者暫時忘憂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心樂之。

  五、文法提示

1、本文通過寫景,把感情寓於景中。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從不同角度描繪小石潭的石、水、魚、樹,着意渲染它的`寂寞、淒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了自己在寂寞處境中的悲涼、悽愴的情感。

2、最突出的是對潭水的描寫,分別從游魚、陽光、影子等各個角度去點染,整段文字沒有一個字寫到水,但又沒有一處不在寫水。正面寫魚,側面寫水;寫的是魚,見的是水。

3、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麼特點?用的什麼寫法?好處是什麼?

清、澄。側面描寫,通過寫游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無一字寫水,但無處不在寫水。

4、作者開頭説“心樂之”,為什麼在第四段又寫“悄愴幽邃”?

因為作者參與改革失敗後被貶,心中憤懣不平,因而悽苦是感情主調。寄情山水是為了擺脱這種心情,但歡樂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資料鏈接】

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柳宗元在永州發現了許多風景美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即我國古典文學史上有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