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學聯考時事政治命題的特點及複習策略

校園1.27W

縱觀近幾年文綜試卷的政治科目,對社會執點、焦點問題的考核從來沒有放鬆過,只不過是考查的切入點有“直接切入’和“間接切入”兩種不同的方式。找準重大時政問題在大學聯考試題中的切入點,可以使時政問題的複習事半功倍,從而更有利於整個政治學科的複習。

大學聯考時事政治命題的特點及複習策略

1.“直接切入”

直接切入考點,是對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黨和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等問題考查的明顯特點。直面熱點,直接切入,即對於人們關注的重點、焦點問題直接命題,題目和備選項都圍繞這些主題設計,直接以這些問題作為試題的載體和考查目標,直接考查考生的瞭解、掌握情況。

比如,20XX年全國文綜(新課標)第26、27題分別考查招工難和物價問題,北京卷第28題考查黨羣關係,福建卷第12題考查”雙百”問題,山東文綜(新課程卷)第35題考查在我國三亞召開金磚五國會議問題,廣東政治(新課程卷)第41題考查科學發展觀問題,上海卷第14題則直接以在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開發部長級會議上的講話為切入點,直接考查包容性增長問題。

這些問題都是本年度對國家和社會生活影響重大、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因此,它們都具有常識性,即作為生活在當代中國社會中的人們都應該也必須關心的問題。因此,直接切入考點是大學聯考政治試題對於基本知識考查最常見的命題方式。

2.“間接切入”

間接切入考點,對於知識點的考查不易察覺,較為綜合和間接地反映命題人的意圖。由於政治學科在注重培養學生基本理論素養的基礎上,更為重視的是對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除了對重大時事問題直接命題外,命題人常常會間接選取較為深層次的出題點,來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論文 )同時,大量的時事問題是以試題背景或載體的形式出現在題目裏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將熱點問題直接作為試題載體。

例如,20XX年全國文綜卷(新課標)第39題有關“媽祖文化的發展”題,實際上就是針對我國‘兩岸關係”的隱性考查,這一設計是現實問題隱性介入最突出的表現。又如,北京卷第38題通過從企業,從生產要素,從市場的需求等四個方式的要素模型圖——鑽石模型圖為題材設置問題,其實也是對科學發展觀的隱性考查。

對熱點問題進行隱形化的考查,可達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效果,從某種程度上避免猜題押題的現象,真正顯示考試的選拔功能,有利於更好地適應為國家選拔人才的需要。

二、時政熱點備考策略

1.強化雙基,打好基礎

大學聯考政治試題大都是圍繞熱點專題,創設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提出新問題,引導考生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理解和説明,無論試題難易,都注重對考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查,都必然要考查學科的主幹知識。

在熱點問題的複習中,對基礎知識的複習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認真研究《考試説明》規定的考試範圍和近兩年主幹知識的考查範圍,對相關的基礎知識、主幹知識(包括概念、原理和觀點)的內涵要清楚,要掌握相關知識的來龍去脈,明確知識的適用範圍、適用條件。對重點知識的理解一定要準確,切忌似是而非。二是要解決好知識的系統性問題,依據知識的內在聯繫,構建知識網絡,樹立學科整體觀念。知識只有形成網絡才能被高效地存儲和提取。三是要抓好重點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以問題為中心理順知識體系。同學們要把握好知識的.內在聯繫,學會多角度地運用知識去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在運用中掌握知識。同時同學們要訓練自己對大學聯考所考基礎、主幹知識有整體、綜合的把握能力,並能根據熱點情景,遷移、重組這些基礎知識,把書本知識和時政熱點對接,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和知識網絡,積極地去尋找時政與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的對接點。

比如:圍繞“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可構建如下知識體系:

經濟生活:文化產品是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國家的宏觀調控;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

政治生活:黨的地位、性質和宗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國家性質、對人民負責原則;政府的經濟職能、文化職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文化生活: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文化與綜合國力的關係;文化創新的途徑;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生活與哲學:一切從實際出發;意識的反作用,正確意識的促進作用,社會意識的反作用;聯繫和發展的觀點;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與提高改造主觀世界。

2.講究方法,提高效率

熱點複習時,總有一些考生問道:”這麼多熱點,可咋背呀?’其實,這是錯誤理解了熱點複習的意義。簡單説,意義有兩條:一是通過熱點專題複習,能幫助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逐步做到自我完善,構建知識網絡;二是通過熱點專題複習,降低大學聯考試題的陌生度,從而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增強學生的信心。那麼,怎樣進行熱點複習呢?

(1)以知識帶時事,即以教材知識為主,掛靠時政熱點,進而把與其相關的知識聯繫起來系統掌握。

比如‘國家的宏觀調控’,在掌握這一知識點相關內容的基礎上,還應瞭解國家宏觀調控的一些具體政策,再結合與這些內容相關的具體現象進行分析。這一過程強調的是對知識深度的把握。

(2)以時事帶知識,即以時政熱點為主,掛靠教材相關知識,運用教材的基本原理來解釋和分析具體的熱點問題。

比如。中國在利比亞撤僑行動”問題就可聯繫我國的國家性質、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我國的綜合國力、中華文化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的特點、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指導實踐、人民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等理論進行分析。這一過程強調的是對知識廣度的把握。

縱觀近年來大學聯考試題尤其是非選擇題,其命題一般不外乎三個角度,即“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樣”。因此,對熱點專題或其下轄的核心觀點和理論的分析,最後可以按照“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樣’這三個角度展開。

例如,考生在“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複習時,可着重把握:

(是什麼)“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説來説去就是能源和環境問題,實質就是國家在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做到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經濟效益。

(為什麼)原因:從理論上看,是因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有缺陷,需要宏觀調控;從現實中看,我國人多,資源少,消耗高,浪費大,利用率低,環境破壞嚴重。意義:有利於降低成本,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於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同時,對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也有着重要意義。

(怎麼樣)首先,“市場”“調控”一起抓;“國家”“企業”“個人”想辦法。其次,“開源”與“節流”齊上陣;“國內”“國外”都開花。最後,“三大產業”談點兒內容。

在時政熱點的複習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大段地死記硬背,注意瞭解其背景,着力於記住重要的時政術語。

要把時政熱點當成一個載體,運用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思維方法,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綜合性解讀,通過這個過程達到提升能力、鞏固知識的目的。

3.加強分析綜合,提高解答時政熱點問題的能力。

根據文科大學聯考試卷中學科內綜合和跨學科綜合的特點,時政熱點試題可分為顯性時政試題和隱性時政試題兩類。它們在大學聯考試題中一般通過“一材多題”的客觀性試題,和對同一問題從多角度、多層面、全方位觀察思考的主觀性試題兩種形式體現出來。

時政性選擇題一般是直接以時政內容為切入點,題目和備選項都圍繞這些主題設計,直接以這些問題作為試題的載體或考查目標,直接考查考生的瞭解、掌握情況。解答時政選擇題的總體法則是,仔細審題、悉心篩選、果斷確定。‘仔細審題’,是指對於題干與題肢,要仔細認真地加以審視,題幹,其規定性是什麼?特別是題乾的‘設問”也就是”題眼’,它決定了選擇的方向;‘認真篩選”,是指依據題乾的要求,從題肢與題乾的關係上加以定奪,一般地説,可以有這樣三次篩選,第一次篩選,將錯誤的題肢排除出去,因為錯誤的題肢多數情況下是不選的(只有在逆向選擇時,偶有選擇!還有一種是引用言論,然後用設問“意思是説”,亦偶有選擇);第二次篩選,是將不相關的排除出去;第三次篩選,相關但是不相符的,剩下的才是符合題意的題肢也就是答案。

大多數時政類主觀題都要求結合材料組織答案,這就要求考生在解答過程中,先仔細閲讀題目所給背景材料,邊閲讀邊聯想其可能涉及和考核的知識點,要開拓思路,注意從多角度、多層次去分析、評價這一時政材料。有些時政題還會藉助圖表來考查考生的閲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文字組織和表達能力,解答這類考題要先審讀圖表材料,包括審讀標題、圖表和註釋,標題往往是對整個圖表內容的概括,規定了材料論述的方向,是材料的中心意思,對我們審題和答題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特別是有助於考生回答該圖表反映了什麼現象。所有的圖表都是想通過對比來説明一件事、一些道理和原理。因此審圖表的關鍵在於能從對比中發現問題、發現變化、發現差距。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考生在審圖表時,往往會忽視註解,這對正確讀懂圖表十分不利。註釋是圖表類論述題的有機組成部分,它通常是圖表信息的必要補充和延伸,只有把標題、圖表、註釋三者綜合起來考慮,才能正確理解材料所要表達的思想,輕鬆地回答問題。

解答時政主觀問題,要看清題目要求,善於區分不同問題的不同要求,學會界定運用什麼知識回答。簡答題通常以“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形式命題,近幾年又以材料簡要説明題形式命題,還有帶辨別分析的簡答題或評析題,要求辨別某種社會現象的是非並簡要分析理由。考生審題時,對題目的一詞一句都要看清讀懂,尤其要注意命題的方向、命題要求的層次,要注意隱性的要求。解答時主要是將教材知識與題目要求掛鈎,根據命題的方向和層次,正確選用書本中的相關知識,多角度思考,有針對性地選擇教材不同的知識點予以簡要分析説明。解答材料分析題時必須注意:材料所反映的內容有時是比較多的,其中有的內容對分析回答問題有用,我們稱之為在”真信息’或“有效信息”,反之,就是“假信息”或“無效信息”。如果不分真假的全盤接受,分析回答問題時必然導致不分主次的“眉毛鬍子一把抓”;如果真假顛倒,分析問題就會離題萬里。為此,考生必須首先找全材料中的所有信息點,而後從中篩選分辨。篩選的標準就是看材料內容對分析回答問題是否有用,有用的就是‘真信息”,需保留;反之則是“假信息”,需剔除。可見,審明試題的設問方向、角度等,對準確地分辨材料中的真假信息至關重要。

最後,考生在回答材料題時,要根據材料要求的角度、層次將課本的理論知識圍繞着題目材料來設計組織答案,做到要點突出、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術語科學,避免材料、原理兩張皮。這裏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數時政類論述題都是“材料在書外,觀點在書中’,但也有極少數題目答案隱含在材料之中,尤其是以時政背景為依託,考查經濟生活的題目,因為經濟生活課本知識是相對穩定的,而我們國家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在持續進行着,新的經濟現象不斷湧現,如果試題列舉我國經濟生活中的時政材料,問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則必須根據材料按照當前的要求做出規範回答。

4.全面複習,把握重點。

在對時政熱點全面複習的基礎上,應着重把握與教材知識密切結合、與政史地三科均有聯繫的,且事關我們的生存環境、國計民生的有重大影響的持續性熱點。據此,以下時事值得關注: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科學發展觀、和諧發展、“三農”問題,科教興國戰略與可持續發展戰咯,國家宏觀調控、收入分配與就業、經濟全球化,綠色GDP、“天宮一號”與“神八”對接、對外開放的國策,國家統一、國家主權等。

5.掌握方向,精選資料

不少同學喜歡尋找大學聯考的捷徑,希望不費力氣能拿到高分。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在猜題押寶上,研究大學聯考會考什麼,出什麼題。這種做法很不可取。每年政治大學聯考所涉及的熱點是十分廣泛的,出題角度和設問方式也靈活多變。但這並不意味着大學聯考試題不可捉摸,無章可循。經驗豐富的高三政治教師,對每年的大學聯考命題和重要熱點都能心中有數。他們的這種功夫不是猜題押寶練功成的,而是基於對《考試大綱》的透徹研究。此外,《時事》等考試報刊上發表的試題研究和熱點分析文章,多是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從中也可揣摩出一些試題改革和熱點考查的方向。

目前,時事複習資料品類繁多,學生便眼花繚亂,產生錯覺,誤以為資料越多越好。於是,不惜財力購買大量資料。殊不知,不少資料相互抄襲,粗製濫造,且不乏錯誤與紕漏。學生不僅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博覽羣“書”,去糾正錯訛,而且一種資料一個説法,反而搞得學生無所適從。這就要求我們要精心篩選,嚴格把關,挑選一種比較理想的資料,作為複習藍本。

筆者認為,選資料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選用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書籍,這種書的質量一般能得到保證。(2)資料不宜太厚。很厚的資料並非有多少“絕招’要傳授,而是選了大量’繁瑣”的時事背景資料和歷年大學聯考題以及模擬練習。學生用這種資料不僅會在“眾多’的背景下抓不住重點,而且很有可能又跳入“題海”,對時事熱點喪失興趣。(3)資料要有針對性和時效性。筆者認為高三政治考前複習仍然要“迴歸書本,緊扣考點”,因此,所選用複習資料要能體現這一要求,並要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點撥富有科學性和啟發性。同時,政治大學聯考對時事政治考查的要求是“年度內國內外重大時事”,這就要求我們買複習資料不宜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