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老師觀後感15篇

校園5.44K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師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老師觀後感15篇

老師觀後感1

《老師你好》裏的師德師風《老師您好》是一部顛覆了傳統教師電影模式的經典電影,作為教育學課堂上的教學電影,更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了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主旨以及老師選擇這部電影的用意。《老師您好》主要講述一位貪得無厭的壞老師如何在一羣天真善良的學生羣裏“改邪歸正”的故事:來自漢城的初等學校的金老師一直以來都無心作育英材,只顧收取來自家長們的賄款,結果被派往江原道的一條偏遠鄉村繼續執教。

該小學只有五名窮學生,從他們家長身上,除了水果和蔬菜,金老師撈不到任何的油水,但他還是動了歪念想,並設法儘快回到漢城。在與五個善良淳樸的孩子、他們的家長以及學校管理員等人相處的過程中,他回想起他走過的路,內心漸漸受到觸動。片中很多讓人捧腹大笑的片段,笑過之後又留下了很多深深的思考。

他讓我首先感覺到了一個問題就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師德師風。影片中金老師貪取錢財貫穿了整部電影,在這部有着諸多教師反面形象的電影裏,想必這是引起談論最多的一點。漢城與鄉村無論是生活還是學校條件都是差距甚遠,而金老師教學生活的主動意識卻直接被他的個人職業利益所決定。五個孩子的單純善良從與金老師嚴重的社會風氣心理相矛盾到感化了金老師的心靈,也更能體現出教師的師德師風有多麼得狼狽不堪。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也正是金老師在那五位孩子心中,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範,是人格的楷模,是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作為莘莘學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在不良之風面前不更應該為人師表,做不被世俗腐朽的表率麼?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且不説教師職業的其他特性,單就一個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就要求教師應該具備更高、更嚴格的職業道德素養。

師德素養首先就應該體現在嚴於律己,古之雲: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按照教育規律教書育人,就必須有針對性地提高教師的素質。學生時代是世界觀、品質、性格形成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着無聲無息的作用,就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教師一定要用自己的模範作用,為學生樹起前進的旗幟,指明前進的方向,點燃他們心中的火種。教師不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況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片末金老師一語: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一顆淳樸善良的心,感悟到的正是,教師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之理。我將銘記在心。

老師觀後感2

這部電影改編自布拉德·科恩的傳記小説《叫我第一名》。影片中,患有圖雷特綜合症嗝嗝老師,帶的是全校墊底的9F班學生,所有人都不看好她和這個班級,但她覺得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天賦與特長,都有着獨一無二的閃光點。於是她引導學生,其實,惡作劇也需要計劃、智慧與遠見,打賭的學生計算能力比計算機還快,應該將這樣的才能專注在股票市場或者投資銀行上,而不是在路邊打賭。就這樣,嗝嗝老師幫助每一位學生都找到了各自擅長的領域,教導他們別再怨天尤人,放下恐慌,放飛夢想,讓夢想與恐懼一起飛翔。在這裏,我學到了一種智慧。

當學生自暴自棄,家長無視孩子的教育,家長會上"5杯奶茶和0個家長"的挫敗,她依然沒有放棄。她一家一家走訪,一次一次改變教育方法,一個一個跟學生談心,一次一次與校長和意見不同的老師談判,努力為學生博得權益。這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看過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對於9F班的學生,嗝嗝老師也一個都不曾放棄。在這裏,我看到了一種堅持。

這樣一個偉大又渺小的人,讓我們對她的成長過程產生了好奇,其實她是幸運的,她的媽媽從來都沒有想過放棄她,就像成年後的她,也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學生一樣。 還有一位在她人生中很重要的人,22年前在一次大會上,她發出了怪異的聲音,一位校長把她叫到了台上並和她交流了一番...當大家都認為這位校長要對她進行嚴厲指責的時候,他卻對年幼的嗝嗝老師説道:我的孩子,這裏是學校,今天你就教會了我們什麼是圖雷特綜合症,我代表學校向你保證,你在這裏會受到同樣的教育,就是這樣一番話,影響了她的一生。在這裏,我感受到了一種愛。

電影放到後半部分,一位女學生對那個犯了錯誤的男孩子指責道:"她不過是嘴上口吃而已,可是你呢,你的口吃在你心裏",我想,其實從那個時候開始,學生們不僅從心裏接受了嗝嗝老師,她已經也慢慢成為了學生們心中的燈塔了吧。這大概就是教育的意義,它能讓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能讓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更能使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普通的老師只會教書,優秀的老師會教你做人,偉大的老師會讓你知道師者的真諦,還有一些老師會給我們深深的啟迪,開創我們的人生。" 我想,影片中的嗝嗝老師老師就是這樣的老師吧!

影片放到故事最後,看到嗝嗝老師當年教的9F班的學生都已長大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我不禁感慨,也許教育的魅力就在於此,它在一代又一代不停地循環着,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老師觀後感3

最近,學校給老師們佈置了一道作業———觀看電影《老師好》,並寫一篇觀後感。説實話,我本人不愛看電影,更何況是有關老師有關教育的電影,就更提不起興趣。即便是學校提供電影票、不計請假,也還是沒能去影院看成。但我還是在網上了解了一些內容,看了幾個片段。現在,就這部電影折枝摘葉地簡談一些個人拙見感受。

電影《老師好》以苗宛秋老師(于謙飾)為核心人物,講述苗老師與學生們的“鬥智鬥勇”的故事,再現了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及師生間的純真情感。預告片的配樂時髦動感,辦公室跳的disco、推騎着的“二八”自行車、揹着軍挎包等畫面,還原了八十年代的真實生活。主題宣傳海報中:“憑什麼,就罰我一個”、“有我在,看誰敢搗亂”、“好想念,有你的時光”等金句再現了這些富有個性的學生們與霸道威嚴的苗老師之間的情感走向,也不禁勾連起作為現今時代的老師的我少時的回憶與感慨。

影片《老師好》體現了三代老師的故事,苗宛秋在他老師的點撥下走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多年後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覺影響着調皮學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師生之間的情感內核卻沒有改變。老師的望生成才,學生的稚嫩抵抗,老師的求而不得,學生的為其努力、付出、感動、回報,並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報,但是卻隨之而來,你可以説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也可以説,這才是人本來的樣子。這也是那個時代雖沒有更多物質回報但卻依然執着奉獻付出的純真與高尚,當然,這些也依然被當今有良心的老師們傳承併發揚着。

整部電影平淡真實地再現了一個個真實存在的人,從而賦予了電影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好看而不落俗套,走心而有力量。“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不僅是苗老師的心聲,同樣也是學生們的心聲。《老師好》對現實生活中師生情恰如其分的深刻反思與再現,直擊人心,它沒有去刻意迎合觀眾,而是用最大的誠意尊重觀眾。

“老師好”,這三個字,簡單、平凡,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的絢爛與奢華,我每天都會聽見學生對我説無數遍,但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覺得它是如此神聖與讓我感慨。

“老師好”,這三個字,不僅是學生對老師的一種禮貌和一聲問候,更是一個老師付出畢生心血和代價之後贏得的尊重與殊榮。

因為自己是老師,所以對影片裏的劇情感同身受,因為自己也是默默耕耘的班主任中的一員,所以觸景生情以至於要禁不住的淚流滿面!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忘記老師對我們的悉心教導,不能忘記老師的良苦用心,更不能忘記老師對我們的陪伴成長。不做老師,不會明白老師聲嘶力竭背後的期望;不做老師,不會懂得老師嚴厲要求背後的渴望。

當影片裏的插曲《讓世界充滿愛》和《誰》響起的一剎那,我內心瞬間有一絲過電般顫動……當看到苗老師臨走時在黑板上寫下“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我禁不住的淚流滿面……

老師觀後感4

1

強烈推薦去看,被觸動到的點很多:

嗝嗝老師去應聘,結果所有的面試官都被她的打嗝吸引了:“你這是怎麼回事?你不能停下來嗎?”嗝嗝老師給他們解釋自己得了妥瑞士綜合症。最後,嗝嗝老師被婉拒了,説你這種情況,是不能當老師的。離開時,嗝嗝老師問這些面試官:

“你們從前聽説過妥瑞士綜合症嗎?”

“沒有。”

“現在你們有所瞭解了嗎?”

“瞭解了。”

“既然我能向你們解釋清楚什麼是妥瑞士綜合症,為什麼我不能教孩子呢?”

2

嗝嗝老師上班第一天,學生全體唱歌學她打嗝,想把她趕走。讓學生們想不到的是,她也加入了他們,跟着一起唱“嗝嗝嗝嗝嗝......”,沒有看到期待中老師的尷尬、難堪,學生們吃驚而無聊地停了下來。嗝嗝老師對他們説:“你們現在打嗝,只是這一陣子,你們可以停下來。但我不能,我要打一輩子。”孩子們愣住了.......

那一刻,讓我想到了美國心理學老師Elisa教我們的:當有人説你蠢的時候,你可以説:“謝謝你發現了這一點,其實我更蠢呢!”當你內心足夠強大,認為自己OK的時候,外界説你不好的時候,你會有些不舒服,但也不會完全掉進去。當你內在的憤怒、羞愧沒有被對方激起的時候,對方攻擊的力量也就會弱下去......

3

嗝嗝老師讓孩子們把各自最恐懼和最討厭的東西寫在一張紙上,然後折成紙飛機:“來,孩子們,把你們的恐懼都放飛。你的生活被卡在寫滿你恐懼的這一頁,但如果能忍受他們,這些現實會成為你飛翔的翅膀。”然後每個學生放飛了自己恐懼的紙飛機。

然後學生的狀態發生了本質改變,他們開始努力學習,配合老師完成作業,等等。

兩個男生吵架,嗝嗝老師命令自己班的孩子回班級,那個男生對她出言不遜:“你那嗝嗝嗝嗝聲真難聽.......”事後,同班的女生對那個男生説:“她只是聲音在打嗝,而你的心在打嗝.......”

4

孩子們因犯錯誤被趕出了學校,嗝嗝老師也難過地懷疑:可能自己真得不適合當老師,可能自己真得不會教孩子.......

孩子們找到她,兩個犯錯的孩子來向她道歉:“那天放飛恐懼飛機時,只有我們兩個的飛機是空白的,我害怕你再像其他老師一樣離開,我害怕再被你拋棄,我不敢寫出我的恐懼。現在,我知道了,你就是我們的北極星,你為我們指引方向,我們需要你........”

嗝嗝老師一直在和爸爸衝突,爸爸説:“作為父親,自己幫不到孩子,不能治好孩子的打嗝,覺得很挫敗,才在你小時候,曾經離開過家......”嗝嗝老師説:“我不需要幫助,我不需要被治療,你就不能接受,我就是這樣子的嗎?”

“教育不是一樁優勝劣汰的工程,而應當是依循生命本真的大愛。”嗝嗝老師顯然身體力行地做到了這一點。這也是她教育能成功的原因。

老師觀後感5

今天,我看了一個非常感人的電影,名字叫做《老師再愛我一次》。這個電影的主人公的名字叫鍾少華,小名叫石頭。石頭是一名父母雙亡和爺爺相依為命的孩子。

石頭是一個大山裏的農村孩子,非常的渴望上學,可是,因為家裏並不富裕,根本就沒有錢能去上縣城裏的學校,只能在自己的村子上學。因為石頭所在的村子很窮,所以到這個村子任課的老師們沒有一個能教的長久。石頭非常渴望學習,可自己的爺爺有哮喘病,經常連呼吸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光是買藥就是一大比錢,更不要説去省城的學校學習了。

這一天,他發現爺爺的藥瓶空了,可卻沒有錢給爺爺買藥,在這種情況下,石頭逼不得已把自己家養的一頭山羊賣了,想給爺爺買藥。趕集了,石頭把山羊牽去,卻看到了縣城裏的平陽武術學校在表演並招生,石頭一時間看呆了,竟然沒有發現自己的山羊跑丟了。沒過多久,他看了一眼手上的繩子,繩子還在,可山羊卻丟了。石頭回家了,爺爺並沒有怪他,還説等入秋以後再買一隻。

石頭一直在想着剛剛的武術,並跟爺爺説出了自己的願望,省城的學校學費非常高,爺爺想了一夜,最終同意了,這可樂壞了石頭。爺爺帶着石頭去報名,可報名處的戴老師卻認為石頭資質不好,不同意,並報出了驚天的學費——一年2600元!這麼高的學費,石頭家承受不起,於是石頭爺爺便帶着石頭回家了。回到家後,石頭悶悶不樂,不吃不喝,最後,整個村子裏的鄉親們都湊了一點錢想讓石頭上學。石頭找到了校長,校長被石頭的悲慘遭遇所同情,在學校召開了一場會議,最終,校長同意了石頭的入學請求,並免去了石頭的學費。

此後,石頭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韌勁,並在肖麗肖教練的靜心培養下,戰勝了學校中最強的對手,參加了武術大賽,最終為學校贏得了武術大賽的冠軍。看到了石頭舉着金光閃閃的,我真為他高興。並下定決心要學習他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開心的石頭回到了家,想和爺爺一起分享這個喜訊,卻得知爺爺已經去世的噩耗。他去爺爺的墓前看爺爺,最終得知了爺爺並不是親生的,但是他只認自己的爺爺……

電影就這麼結束了,看到這,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媽媽在旁邊也看哭了。電影中那感人的情節一直迴盪在我腦海中,讓我久久不能平靜。這時,我想起了我自己,想起了我的爸爸媽媽,要是我和石頭比起來,我比他幸福幾百倍幾千倍,因為我有愛我的父母。憑良心説,如果我有着和石頭一樣的遭遇,會不會也像石頭這樣堅持不懈呢?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現在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每一分每一秒時間,也做一個像石頭這樣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孩子!

老師觀後感6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着一次次痛苦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題記以一句貫穿整部電影的經典台詞為開頭,電影《老師好》就在我並不怎麼提得起興趣的心情下開演了。這像是一個很傳統的故事,一個好老師與一羣性格多變的學生從不和到互相成為很重要的人,但它細節描寫細膩自然,情感轉折合理,矛盾衝突不僅貼合人物性格,又緊緻承接了故事情節。我觀影的態度也逐漸端正起來,到觀影結束的時候才赫然發現我早已陷入劇情,聲淚俱下。

我為同學們與苗老師自行車的鬥爭而發笑,為安靜與洛小乙的青春愛情而眼眶發熱,為劉昊的疾病心口發酸,卻在文明建設賣掉收音機時忍不住滾下數顆淚珠。安靜和洛小乙的組合衝突又合理,關婷婷的嫉妒在洛小乙入團時的爆發也既令人心痛也不會讓人覺得突兀,而同學們的疏遠也使影片更顯真實。當同學們開始真正尊敬苗老師,團結一致找自行車,卻被剛剛遭受不公的苗老師打擊時,我看到苗老師眼中的後悔自責也看到她緊抿的嘴脣和欲言又止時,我的淚再一次控制不住地落下來。

生活中總有太多的無奈,説出去的話,便如潑出去的水,即使已經刺在別人胸口,變成冰凌,也永遠無法收回。腦袋的迴歸,同學們精心排練的健美操,也被氣憤的苗老師所打斷,但在關婷婷即將開始表演的前一刻,同學們卻集體跑出了教室,當我看到他們站在關婷婷的身後,表演着,他們早已排齊的健美操,我的眼睛已因溢滿淚花而無法看清屏幕。無衝動,不青春,他們的身影因他們的熱血而變得精彩而美麗當大家齊聚苗老師家裏時我也沒有想到,等待他們的,卻是慘烈的悲劇。安靜,鼓起勇氣,使得苗老師從冤案中脱身,卻為此終身殘疾,我本為這樣慘烈的痛苦而心碎不已時,突然如春花散開般,真正知道了,瀟灑二子如何在人生中書寫。苗老師,從痛失北大的痛苦中解脱,瀟灑地回到了自己的故鄉,而安靜也不再執着於北大的理想,瀟灑地選擇了另一種人生。

當早已白髮蒼蒼佝僂着脊背的苗老師出現在安靜的書店門口,將沾滿血跡的早已陳舊的蝴蝶飾品掛在了門上,我彷彿忽然知道了,當災難來臨,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被迫接受自怨自艾,世界上還有一種人,當災難來臨,即使痛到身體蜷縮,瑟瑟發抖,也終究會抬起頭,帶着渾身的勇氣,瀟灑的面對生命的殘忍。苦難從來都不是饋贈,真正值得感謝的從來也都不是苦難,而是與苦難中瑟瑟發抖,卻仍鼓起勇氣,坦然面對生命中各種模樣的自己。當我看完整部電影,腦海中卻又突然回想起片頭的那句話,對啊,是因為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美好的時光,我也才成為了我最好的模樣。

老師觀後感7

為了積極響應XXX校黨委學工部、黨委宣傳部的號召,XXX院於20xx年3月9日組織學生觀看《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大型紀錄片,該紀錄片共四集,講述了80後青年女教師張麗莉,在失控的汽車衝向學生時,一把推開了兩個學生,而自己卻被車輪碾壓,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肢。各同學都為女教師張麗莉所具有的崇高精神而震撼和感動。

張麗莉是我們心中最美麗的教師,她踐行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彰顯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堪稱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範。無論我們將來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還是從事其他的行業,張麗莉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榜樣,作為一名老師,她用實際行動教育了千千萬萬的人,告訴了我們一個很簡單但又非常難做到的做人準則“捨己為人”。張麗莉,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卻在她美麗年華之時,用生命和幸福來詮釋了這個準則,成為大家心中的楷模。

愛心和責任,是新時代師德精神的靈魂。師愛,是一種高尚之愛、無私之情。張麗莉之所以令人欽佩、讓人感動,正在於她在電光石火的一剎那,作出了超乎尋常、不同於一般人的選擇——犧牲自己、保護學生。張麗莉的高尚行為,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始終以學生為本的無私精神,塑造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詮釋了高尚師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張麗莉無愧於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是當代教師的優秀代表。

高尚師德彰顯在危急之時,卻孕育在教育教學點滴之中。張麗莉對學生像媽媽一樣的慈愛,純潔無私的大美,並不只是閃現在救人的一瞬間。她從不請一天假,從不落一節課,從不放棄一個學生,為了學生健康成長,張麗莉甚至可以捨棄自己的一切。這種在教書育人崗位上平凡堅守、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是關鍵時刻捨身保護學生的力量源泉。我們相信,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的愛早已深深植入張麗莉的心靈深處。高尚師德,是廣大教師長期歷練、不斷積累的結果。自從走上講台那一刻起,人民教師就已經擔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他們做人,還要以自己的責任甚至生命保障學生的安全。張麗莉今年只有28歲,是一名“80後”教師,卻在關鍵時刻承擔了比她的年齡沉重得多的擔當。張麗莉的高尚行為向世人昭示:中國的年輕一代是值得信賴、堪當重任的一代,中國的年輕教育工作者更是充滿希望和有崇高責任感的.一代。優良傳統和時代精神必將在他們的身上不斷髮揚光大。張麗莉的英雄事蹟和引發的社會反響也充分説明:師德是社會良心的重要標誌,是社會道德的重要標杆。廣大教師只要真正做到“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就一定能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一座令人景仰的豐碑。張麗莉是我們的好教師、我們的好榜樣。作為一名師範大學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向張麗莉學習,學習她忠誠於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學習她臨危不懼、捨生忘死、奮不顧身的崇高品德;學習她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

老師觀後感8

看片之前,對《老師·好》並不抱什麼期待,看完之後,意外覺得挺好。關於師生關係的電影,在此之前看過不少,也大致能猜到它的套路:一個與眾不同的老師,試圖挑戰僵化的教育體制,無論結果成敗,他都成功改變了一撥學生的觀念和人生軌跡。這些電影往往是為了製造話題吸引觀眾,卻弱化了這類電影原本該有的內涵。相比之下,《老師·好》就很不一樣。他不容許女生抹口紅、塗指甲,不容許男生抽煙、遲到、頂撞,不容許一切有違應試目標的行為出現,他甚至直接喊出:“從今天開始,這個班只有一個規矩,它姓苗!”看到這一連串情節,原本癱在座位上的我,立馬坐直了。

我意識到,這個老師和我從前看過的都不一樣,我很納悶電影要怎麼拍下去。出乎意料的是他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影片也展現了他温情的一面。比如幫身患重病的學生募捐,騎車送學生去醫院探病,對後進學生不離不棄,以及無償為窮困學生補習……可是,他的温情並不氾濫,而是有着一道決絕的邊界,那就是不允許任何事威脅到“大學聯考”這件事。

為什麼會這樣?看到最後,我知曉了答案。

原來在1965年,年輕的苗宛秋曾經考上過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到手後不久,就爆發了,他也因家庭成分不好被取消了入學資格。這是埋藏在他心裏多年的一道傷疤,難以痊癒,並隨着時間慢慢腐爛,流出燙人的膿水。這傷疤折磨着他,每當看到趕上好時候卻不知珍惜的年輕人,就會無比憤恨,傷口也愈發疼痛。最終,在他温厚的另一面,惡魔已悄悄長成,而喚醒惡魔的咒語只有兩個字:大學聯考。一提到“大學聯考”,苗宛秋就會不自覺地惡魔上身。那惡魔,正是陰魂,是荒唐的歷史在個人心裏烙下的羞辱的刺青。於是,苗宛秋的結局,也就不可能像其他影片中的老師一樣,用自己的失敗證明自己的勝利。他只可能在經歷了自身的失敗之後,又將這種失敗生出的惡果毫不自知地傳遞給下一代。

因為,一段沒有被妥善處理的歷史,像瘟疫一樣,會自動傳播。

因為,一個人的恨意,會催生出報復性的補償心理,使得恨無法消失的同時,還會滋生出更多的恨。儘管在影片的最後階段,導演試圖用畢業時刻告別的傷感,來消解掉批判的尖鋭性和瀰漫全片的悲情氣氛。可是,還是能明顯感覺到,苗宛秋這個人物的一生,已徹底灰敗。

至於被不斷叨唸的金句“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你,而是遇見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在我看來,更像是一種温情的偽裝。那真的是他們最好的時光嗎?我深刻地懷疑這一點。不信你看最後,當一切煽情的氣氛都已備好,畢業照的位置留下了,同學們站好了,可苗宛秋卻選擇獨自離開。這種離開是帶着悔意的,彷彿在説:哪怕那真的是最好的時光,哪怕學生們獻上的是最誠摯的道別,我也不配留下。

老師觀後感9

有人説,老師是一種信仰,是一種堅持,是用粉筆書寫明媚四季的工匠;

有人説,老師是一種情懷,是一種熱愛,是青澀年華里最美的引路人;

還有人説,老師就是一份職責,無論鮮花還是荊棘,平坦還是泥濘,都會永遠帶着愛在路上前行。

《老師好》這部電影猶如歲月凝成的珍珠偶爾放在地上是冰冷的,拿在手裏卻炙熱燙手,那份温度裏有你,有我,有他,有記憶串聯的每一個故事。

《老師好》是學校青春片中少有的以“老師”為視角展開的故事,講述了由於謙飾演的老師苗宛秋與學生們的“鬥智鬥勇”的趣味故事,再現了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及純真情感。整部電影對刻意的戲劇衝突進行了消解,平淡真實地再現了一個個真實存在的人,從而賦予了電影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有力量。

《老師好》中於謙飾演的老師苗宛秋戴着一副黑框眼鏡,身着樸素的白襯衫,手腕上帶着手錶,一身復古裝扮完整還原了八十年代老師們的形象。在性格上,苗宛秋在課堂上正言厲色,私下卻展現了慈祥、和藹的一面。

《老師好》的整體敍事並沒有禁錮在感情層面,而是在劇情上緊緊圍繞着師生們日常發生的瑣事而展開,影片呈現出的人物也都幾乎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典型”,桀驁不馴的洛小乙、人如其名的安靜、新潮前衞的關婷婷、大智若愚的腦袋、舞痴兄弟禮貌建設、愛八卦的海燕、奸商耗子……真實的人物刻畫讓觀影現場的不少觀眾連連讚歎:“我們那時就是這樣”。你有過老師嗎?我説是真正的老師,前不久,“學術圈的師生關係”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頻頻被人討論,什麼樣的老師才算是好老師?好老師不僅僅要傳授文化知識,還應當“育人”,而好老師的教育應隨風入夜,潛移默化地留在每個學生的心裏。應對如今逐漸淡薄的師生關係,《老師好》逐漸喚起了人們對80年代師生情誼的回憶與渴望。

影片中,苗宛秋愛護學生,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他走遍大街小巷,就是想讓洛小乙回來上課;為了讓替同學補習的安靜不耽誤個人複習時間,他晚上免費替同學們補習;在安靜面臨保送和參加大學聯考的抉擇時,他沒有代替她做決定,而是告訴她“人生有好多個十字路口,重要的就那麼一兩條,要選一個最適合你自我的”。苗宛秋無私奉獻也最終讓學生們感受到了他的一片真情……

最終把電影中的經典台詞送給大家:我堅信,青春不會消亡。它只是躲在某片綠蔭下慢慢療傷。歲月凝成一顆珍珠卻無法擁有。丟在地上冰涼,握在手裏滾燙。我想擁抱它卻撲了一個空,它化作一片雜物散落在桌上。泛黃的日記本,氣數已盡的鉛筆,褪色的髮卡,還有一個空空的背囊。那年,鉛筆在日記本上寫道。真好,我沒有去打攪你的暗自芬芳。真好,你也沒有戳穿我的刻意堅強。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着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

老師觀後感10

電影講述了苗老師學生送外號苗霸天三班孩子從高一到高三,三年間普通平凡故事。學生高一剛接觸苗老師時對他是怕,後來受不了他專制管理,開啟了八十年代特有師生大戰,大戰以苗老師自行車為線索展開,發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感人至深故事。

隨着時間推移,交往加深,學生漸漸理解了老師。知道他是當年大學聯考狀元,卻因時代原因北大失之交臂。在自己語文老師鼓勵下,他報考師範,成為一名語文老師,並被分配到縣城任教。這些經歷,也成了學生們努力動力,三班班長安靜就發誓非北大不考。但命運常常不如人願,安靜為了幫因給學生補課被停職苗老師説情,歸途中出車禍,沒法參加當年大學聯考,之後連續兩年去考,也沒考好。

如果用一兩個關鍵詞概括觀影人表現,大概是笑淚比較合適。整部影片充滿了喜劇色彩,苗老師嚴厲學生間鬥智鬥勇,學生捉弄報復老師等情節都是以詼諧幽默搞笑方式呈現。因此,觀影現場爆發出陣陣笑聲。笑聲結束,時不時又會傳來抽泣聲。是,是影片中師生情同學情深深感動着我們。同時,雖嚴厲但心中有愛,為學生着想,正直苗老師受到不公正處罰,也引人深思,他在學生畢業之際選擇離開叫人不解。

能達到這樣效果,得益於導演藝術上亦莊亦諧莊諧並用處理。這是一個相對嚴肅主題,但是編劇導演並沒有將其處理得特別高大上,也沒有弄得如《全城大學聯考》般沉重,更沒有《青春派》那樣搞笑。

這部影片選材校園生活,關注師生關係,思考什麼樣老師是老師。高三畢業之際,苗老師悄然離開,應該是當下對那個年代教師一種反思。他究竟算不算是個教師?算嗎,似乎不對,他將當年自己沒實現夢想強加到學生頭上,逼着學生去實現。可這難道又錯了嗎?他愛學生,為班裏長腦瘤學生捐了一個月工資,到處找回混混隊伍中男一號。他悲傷着學生悲傷,快樂着學生快樂,時時督促學生爭分奪秒學習。這樣老師難道不嗎?可他沒有私心嗎?當然有,學生好成績能給他好聲譽。但他不收補課費,免費給學生補課,又説明了什麼?

這些只能説明,這部影片中苗老師是立體多元複雜。現實中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影片結尾,三十年後,白髮蒼蒼顫巍巍苗老師拄着枴杖去看截肢安靜,也許是發現了把自己意志強加給學生,那是不合理。他當年離開是反思,三十年後看望是愧疚,是懺悔!

身為老師,影片中許多鏡頭在我育人歷程中也真實出現過,我學生間也發生過“自行車”故事,我也有過如苗霸天般強勢專制,也憑藉一己之力努力為貧困生拉資助,也學生上演過聚聚散散故事。這些,不是一兩個詞,就可以平面化概括。

影片是首尾呼應。以“每個人人生都因相聚而幸福,當然也有離別痛苦。。。”大意如此,記不準了開頭結尾。

最讓我感動之處,是片尾將所有參演人員名字都打出了,包括沒有一句台詞演員。這應該是對每一個勞動者尊重。

老師觀後感11

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有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題記

如果時光潛入海底,那麼唯有記憶,可以將其撈上岸。時光匆匆,歲月流逝,憶起往昔,一切都似乎發生在昨天。

《老師好》這部電影中的苗老師在一些學生眼中是刻板的,迂腐的,只唯成績論人的老師。可是他在我眼中卻是不放棄每一個人,逐一調教的好老師。

是啊,青春時光轉眼即逝,總有那麼幾個老師會是你終生的啟蒙人,總有那麼幾個夥伴會成為你一生的陪伴,總有那麼幾個人會是你一輩子的依靠。

看完這個電影后,我深受感動,我不禁想到三年前那個懵懂的女孩。那年畢業,我們與老師歡聚一堂,那一刻,我們不再是師生,而是朋友。我們向着下一個階段出發,逐漸前往自己的夢想根據地。而我們的老師也是我們到達成功彼岸的引路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幸福,悲傷,經歷分分合合,也許就印證了那句“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着一次次傷感的別離。”

我們都是一顆顆稚嫩的幼苗,在長成參天大樹的路上前行着,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就是我們最好的引路人,他們在我們前行的道路上,點燃了一盞盞明燈;他們在我們遇到困惑時,為我們指點迷津。

也許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聽到老師説:“看我幹嘛?我臉上有字嗎?看書!”“你們真是我帶過的最差的班級!”可是當我們看完這部電影后,老師説的這些話,似乎都變的温柔起來。老師為了我們的學業不辭辛苦,而這些話也激勵着我們更加積極向上,正恰是因為這些話,讓我們的心靈也得到了一絲慰藉,努力向着自己夢想的方向前進,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我們與老師的相聚,也是一種緣分,在我們這段最好的時光裏,經歷了很多,也珍藏了很多。也許長大後,你們會發現,我們的青春時光多麼美麗啊!青春易逝,那我們就應該抓住時間的尾巴,度過我們那段最美好的時光。

我堅信,青春不會消亡。它只是躲在某片綠蔭下慢慢療傷。歲月凝成一顆珍珠卻無法擁有,丟在地上冰涼,握在手裏滾燙,我想擁抱它卻撲了一個空,它化作一片雜物散落在桌上。

泛黃的日記本,氣數已盡的鉛筆,褪色的髮卡,還有一個空空的背囊。那年,鉛筆在日記本上寫道:真好,我沒有去打擾你的暗自芬芳;真好,你也沒有戳穿我的刻意堅強。

人生如此短暫,三年時光也轉瞬即逝,我們與老師同學相處的時光開始倒計時,又一次別離將要到來,我們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

流年如水易逝,可我堅信,青春不會消逝,每一刻都是我們最好的時光,我們應該不負韶華,攜着那最初的理想,勇敢去追夢吧!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着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有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

老師觀後感12

他叫孫克會,是河南省汝陽縣王坪鄉孤石村國小的一名教師,十三歲時砍柴不慎摔斷左踝骨,因救治不及時被截肢。但他並沒有放棄希望,在姐姐的幫助下,讀完了國小、國中、高中,1976年來到孤石村國小任教,成為了一位架着枴杖執教的肢殘老師。一干,就是36年,如今,他54歲了,36年來,孫克會一直為山村教育默默奉獻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其中,560人從孤石學校走出大山,10多名學生考上了大學。

這是中央一套《身邊的感動》節目中,向大家介紹的一位偉大的老師。

“殘疾”,這個詞語,似乎是那麼可怕,那麼難以想象。而十三歲上山砍柴時,孫克會就摔斷了左踝骨,耽誤了救治的最佳時機,導致左腿被高位截肢。可他,卻並沒有放棄希望,一直用枴杖支撐着自己,家庭貧困、行動不方便並沒有擊垮他,他選擇堅持讀完國小、國中、高中。29歲結婚,妻子患上重病,兒子又患上進行性肌肉營養不良……可孫克會始終沒有向命運低頭。他時時刻刻耕耘在教育的百花園裏,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滋養着山區國小一個個可愛的孩子們——36年。36年,這是一個多麼漫長的時間,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是多麼不容易。“身殘志堅”、“自強不息”……這些詞語,都充分在他身上展現。面對這麼大的困難,孫克會都沒有放棄,我們怎麼能被生活中的一點點小挫折打敗?誰的生活沒有困難和挫折,誰的生活一帆風順?我們不能害怕,要勇敢的面對一切挫折,敢於向挫折挑戰,做生活中的強者!

無論寒冬酷暑,無論雪天雨天,孫克會的身影總是第一個出現在孤石村國小——風雨無阻。我們也許想象不到,這樣一個行動不太方便的人,會在雨雪天摔多少次跤、翻多少次車……36年,卻從沒缺過一節課。我們可以想象,他拄着枴杖護送孩子們過橋的身影;我們可以想象,他在崎嶇的山路上拄着枴杖去家訪的身影;我們可以想象,看到孩子們中暑,他去採草藥給大家熬涼茶的身影……這是一個怎樣偉大的老師!

“這裏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要帶着感情回報這塊家鄉的熱土。”這是孫克會最常説的一句話,正是這句話,讓他堅持在山鄉國小的工作崗位上,36年——無怨無悔。我們都難以想象,為了孩子們能成才,孫克會——這位肢殘教師,他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

孫克會的事蹟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卻孕育着偉大。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孫克會就是這樣一個既平凡,又愛崗敬業、自強不息的人。

後記:這是老師讓我們寫的一篇徵文,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謝謝~

老師觀後感13

《我的嗝嗝老師》是一部談教育的印度電影,教育這個題材,好像蠻硬的?但電影用輕鬆幽默又帶着温馨的方式,從一個自己有無法控制的抽蓄問題的老師帶一個放牛班,來讓觀眾對“教”與“學”有不同的感受。説到印度的教育電影,就會想到《三個傻瓜》,《我的嗝嗝老師》雖然沒有到那麼感人,但還是兼顧商業性跟很好的訊息,蠻容易消化,看完也可以帶走一些想法。

這種要讓人“改變”的故事,就看過程是否有説服力了,片中不只是老師改變了不想念書的學生,改變的還有老師教學的方式,學校對於老師及學生的看法等等。蠻不錯的一點就是這些改變並不是發生一件事就完成了。很現實的,有些事情的確會在當下打動我們,讓我們“想要”改變,可是回到生活中,改變的過程遇到挫折,當初讓我們不想改變的那些環境或個人因素還在,幾次之後我們很容易又會覺得不可能改變的,於是又回到原狀了,而《我的嗝嗝老師》有去談這一塊,所以讓它更能説服觀眾。

當然,劇情有比較戲劇化的設計跟時間上的巧合,但也因為這樣所以還蠻能吸引一般大眾,如果要把訊息傳遞出去,我倒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而且片中的大人小孩選角都不錯,感情流露都蠻真摯,不會有做戲的感覺,角色特色鮮明,雖然人物蠻多的,但不重要的都還可以分辨出來,連年輕演員也可以把內心的感受表現的不錯,把故事想傳達的訊息帶出來。

所以想傳達的訊息到底是什麼?其實還蠻多的。女主角本身就會受到異樣眼光,她跟大家不同,但只是她的不同比較外顯而已,其他人就比她“正常”嗎,我們為什麼要覺得人一定要怎樣呢?同樣這些放牛班的學生也是因為貧窮背景而受到其他學生排擠,甚至被老師排斥,越是用叛逆的方式反抗,越是被討厭,形成惡性循環。

除了點出問題以外,《我的嗝嗝老師》也有解決方案,老師用更生活化的方式把大家已經知道的事跟課本上的內容連結,且把不同學科融合,因為在真實世界上問題本來就不是一種學科可以解決的感覺。而且不只是學科而已,老師教得再好,如果學生沒有意願,也不會去學習。所以幫助他們看到學習的意義,可以選擇怪罪環境,怨天尤人;也可以選擇接受環境,去做自己能做的。除了學科上有好的教學方法,也要在心態的引導上配合,才會有效果。

還有,《我的嗝嗝老師》最後還更進一步點出,並不是當了老師之後就不用再學習了,教人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傳授出去,但並不表示自己已經完美。這點也很值得已經“定型”的大人們思考,自己有多少年沒有改變了?沒有再吸收新知了?沒有再成長了?不見得是指學術上,待人處事上、生活態度上等等也都包括在其中。

以上只是列出一些,《我的嗝嗝老師》有不少很正面也很實用的訊息,透過輕鬆甚至有些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不是對觀眾説教,而是讓觀眾自己去感受,進而接受。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示範。

老師觀後感14

20xx最美教師他們或許沒有姣好的面容,沒有高挑的身材,沒有殷實的家底,但他們身懷愛與責任,因為愛,因為責任,所以無論他們是在孤獨還是貧寒,但他們仍孜孜不倦地教導着孩子們,讓孩子飽受知識的雨露。

責任

——觀看《20xx最美教師》有感嶽少春20xx.9.25他們的事蹟卻告訴我們什麼叫“老師”!老師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圓自己的的一個夢。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傳承,是在一輩輩師者先賢的無私奉獻中完成的。他們所擁有的或許是孤獨,是貧寒,是掙扎的一生,可是他們沒有忘記自己肩膀上的重任——傳播思想知識,改變孩子命運。他們的行為不為自己的得失,只為愛與責任的延綿不息。

事蹟中的每一位教師在很真實的詮釋着他們對學生的大愛。秉持着“不拋棄、不放棄”“讓每一位學生學有所成”信念的杜成露老師;讓‘一個也不能少’成為一生踐行諾言的王曉梅老師;學堂在線慕課名師、雨課堂智慧教學先行者、清華大學的馮務中老師;秉持着先進的教育理念,率先提出了“藍金領”概念的張賽芬老師??。觀看中,一次次跟隨尋找最美答案的腳步,讓我觸動流淚的鏡頭有很多很多,感動,崇拜!他們的事蹟刻骨銘心,可歌可泣。

從最美教師的事蹟中,我感受到一種濃冽的愛在盪漾。正是這赤子般的愛,讓他們選擇了留下與堅守,不為其他誘惑所動。我們常説,這是一種大愛與大我,超越了個人的利益與價值,展現的是一種崇高境界和操守。然而,從這些最美教師的質樸和恬淡中,這種大愛與大我,我覺得我還沒做到,但他們卻幾十年如一日的做着,像我們每天所見的空氣和水一樣平常。或許令人一時不解的是,為什麼這種大愛在城市的喧囂中常常少見,卻會如此慷慨地在這些平凡的老師身上綻放?從這些教師的故事中,我們懂得了原來他們只是放下了自己。正是這種放下,讓他們擺脱了個人名利的束縛,而是循着人的基本情感需要出發,自然而然地打通了小愛與大愛、小我與大我之間貌似難以跨越的鴻溝。因而,他們一面給予着愛,一面又受愛的滋養。正是在這愛的給予與滋養中,他們實現了一種自我價值,獲得了愛的温暖,成就了他們的“最美”。

人生短短數十載,可以有許多種度過的方式。他們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可就是這條路,照亮了許許多多孩子們的路。

在我們抱怨學習環境不好的時候,抱怨學習工作太累的時候,我們應該意識到在世界的另外一個角落,還有這樣一處惡劣的工作環境存在,這樣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發生,還有這樣一羣奉獻自我的人存在。

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但他們用淡泊名利、執着堅守、甘於奉獻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偉大教師的形象,也是對最美教師最好的詮釋。什麼是最美?那就是用愛與責任譜寫自己的人生,活的有價值,這就是最美。用行動堅持,用時間見證,就是最美。

老師觀後感15

近年來,印度影片在國內的熱度持續不斷,不論是之前的《摔跤吧!爸爸》還是去年的《神祕巨星》,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而且印度片還有一大特點——勵志!

前不久,我便第一次在電影院看了印度片——《嗝嗝老師》。

該片講述了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的女老師奈娜·瑪瑟帶領全校墊底的9F班學生逆風翻盤的勵志故事。

奈娜·瑪瑟從小患有圖雷特綜合症,會發出類似打嗝的怪聲。她不僅從小受到同學的嘲笑,讀書時還被12所學校拒之門外。最終,一位校長的一句“我們會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對待你”讓奈娜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平等待遇,同時也在心中種下當一名好教師的夢想。

9F班的14名貧困生原本在免費的公立學校上學,但因為土地租用等一些政府與學校之間的合作關係,聖蒂克學校才接收了這批貧困生。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歧視與排斥,那些中上層階級的學生完全不接納他們,老師們也心懷偏見,將他們編為9F班。所以這14個貧困生才會自暴自棄,抽煙、打牌、上課捉弄老師,於是接連氣走了7位老師。

奈娜·瑪瑟經過無數次面試失敗後,終於找到理想的工作——收到來自母校聖蒂克學校的聘用通知,成為了一名中學老師。然而等待着她的卻是全校最難搞、成績最差的9F班。

印度電影的精華就在於,故事簡單到你閉着眼都可以想到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嗝嗝老師》就是講了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夢想成為一名老師的女主人公奈娜患有抽動穢語綜合症,面對無數次的面試失敗,最終還是如願當上了老師,並想到的是,現實比自身的缺陷還要可怕,然而,面對一切惡作劇和挑釁,她還是選擇了義無反顧的堅持,最終,不僅贏得了勝利,也贏得了尊重。從教一生,桃李滿天下。

印度電影就是這樣,關注社會問題,把問題放大,同時也能給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式。《嗝嗝老師》中關注了教育問題、印度社會等級問題、疾病問題,影片的核心還是教育問題,正確引導孩子學習,因材施教是影片提出的解決方法。貧民窟的孩子就要一輩子混跡於貧民窟嗎?那麼還要教育做什麼?奈娜老師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即使是最頑劣的孩子她也耐心教育,這樣的老師,是很稀少的,但不是沒有。

影片中有這樣一句話:“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 這是《嗝嗝老師》最令人震撼的一句台詞,也是給予觀眾最真誠的表達。

《嗝嗝老師》有歡笑也有感動,同時還能帶來思考,或許還能讓老師和學生都獲得一些啟發。如果教育和接受教育,是所有人應該面對的問題。老師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學生有更積極的態度,都能夠讓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標籤:觀後感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