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常考的政治知識點總結

校園7.95K

學生高中三年會學習很多政治知識,為了能有效掌握好這些政治這門學科,學生們平時要認真看書,積極複習學過的內容。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常考的政治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知識要點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職權

性質:全國人大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人大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 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注意區別人大的權利和人大代表的權利)

2、人大代表的產生方式

(1)由選舉產生。①縣及縣以下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縣以上(不包括縣)的都是間接選舉產生。②都是差額選舉

(2)人大代表的職權:提案權,審議權,表決權,質詢權。

3、國體和政體相互關係

國體:即國家性質,我國的政體是人民民主專政。

政體:即政權組織形式,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關係:國體決定政體。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體反映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了人民羣眾參加國家管理,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

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5、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意義:它保證了人民羣眾參加國家管理,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它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實現;

6、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

性質: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原因: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8、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含義

三者關係: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

9、“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關鍵:堅持與時俱進。 本質: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核心:堅持黨的先進性。

10.科學發展觀

第一要義是發展。 核心是以人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 根本方法統籌兼顧。

  高中政治知識歸納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係原理(選擇題、非選擇題)

【原理內容】: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性質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和發展起着積極促進作用;落後的、反動的、不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和發展起着重大阻礙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承認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作用;同時重視社會意識的能動反作用。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

【原理內容】:不同的價值觀對個人與社會有着不同的導向作用,第一、價值觀不同,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價就不同。第二、價值觀不同,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動中指向就不同。第三、價值觀對人生選擇、人生道路同樣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方法論】:樹立和堅持科學的價值觀,充分發揮正確的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3.正確價值觀的評價標準原理 【原理內容】:凡是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符合人類根本利益的價值觀都是正確的。

【方法論】: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評價標準,樹立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正確價值觀,以便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做出應有的貢獻。

4.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關係原理(選擇題、非選擇題) 【原理內容】:二者本質上是一致的。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包括社會、國家利益)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一方面,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互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互相促進而共同發展。

但二者之間也經常發生不一致的情形,集體利益是全局、長遠利益,而個人利益一般表現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

【方法論】:集體主義原則要求個人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為了集體利益放棄個人利益,必要時犧牲個人利益及至生命來保衞集體利益。同時,要求集體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滿足個人的正當利益。

  高中政治知識點

中華民族精神

⒈是什麼?

⑴基本內涵: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愛國主義:①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②作用:無論什麼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③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⑵表現: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②新中國成立後。

⒉為什麼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⑴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

⑵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⑶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於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始終是維繫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⑷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滄桑而鋭氣不減,千錘百煉而鬥志更堅,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滅。

⑸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是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

⑹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徵,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

⑺①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③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⒊怎樣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⑴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

⑵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⑶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

⑷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⑸我們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