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職護理《生物化學》課程的項目化教學設計構想探析論文

校園1.51W

隨着國家新的十年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的頒佈和實施,高職教育被定位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而“面向臨牀、素質為主、應用為先、全面發展”的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決定了《生物化學》這門護理專業的基礎學科,應當根據課程特點和護理崗位的職業要求,進行以能力為本位的項目化創新改造,以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生物化學》課程的項目化改造,不僅要求在教學方法上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並注重專業、技術和實踐等專業能力的訓練,更要求通過課程改造的實施,培養學生在具有收集信息、獨立學習、解決問題、制訂計劃、決策和管理、與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以適應當前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需要。本文以生物化學課程為例,並結合我院試行的項目化教學改革,以項目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對課程內容進行項目化改造,通過專業調研和教學思考,分析醫院護理崗位要求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將職業能力逐項分解成勝任工作的專項能力和技能,以職業工作過程為導向,從護理工作中收集任務,對課程進行重新設計,通過項目化實施,達到培養“高素質”、“實用型”、“技術型”複合型人才的目的,以期作為衡量專業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標尺。

高職護理《生物化學》課程的項目化教學設計構想探析論文

一、課程設計原則

從生物化學學科性質上看,《生物化學》是一門實踐技能較強、基礎理論較深的課程。但作為護理專業的基礎課程,卻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於這門課程自身抽象性較強,不少學生感到難懂、難學。尤其對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説,知識點多,課時設置又少,特別是對一些高中文科班考入的學生,在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上難度更大,這就迫切要求任課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

本門課程設計的原則是: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宗旨,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優化課程結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從護理專業所需要的知識出發,將護理崗位要求的知識和能力與《生物化學》相關內容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制定出與真實工作環境更加貼合的項目任務,培養學生相應的職業能力和技能。

二、課程目標定位

課程目標定位是將概括性的職業能力分析典型化,使之成為有教學實際操作意義的“行為指南”。學生在通過本課程的項目學習後,能夠對六類代謝性疾病的生化機理進行分析,逐步建立對代謝性疾病的肝功能、血樣及酶學等生化檢驗結果進行解讀的能力,解釋生化指標的正常範圍和臨牀意義,分析代謝性疾病與酶、肝功能等生化指標的聯繫,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從生化角度探索代謝性疾病發生、發展和診斷治療的機理,從而較好地配合醫療開展整體護理工作。在通過對護理崗位能力的分析後,獲得以下三大課程目標。

1.能力目標。

①結合患者臨牀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指出六類代謝性疾病的臨牀檢查生物化學指標;

②正確解讀六類代謝性疾病的生物化學檢驗結果;

③解釋六類代謝性疾病臨牀檢查生物化學指標的正常範圍;

④解釋六類代謝性疾病臨牀檢查生物化學指標的臨牀意義;

⑤分析六類代謝性疾病與臨牀檢查生物化學指標的聯繫;

⑥利用生物化學知識合理解釋代謝性疾病發生的生物化學機理;

⑦利用生物化學知識合理解釋代謝性疾病病情變化的生物化學機理;

⑧能舉例説明生物化學知識在護理臨牀工作中的應用;

⑨能結合生物化學知識對日常護理工作提出合理建議。

2.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以下知識目標:

①瞭解蛋白質、酶等生物大分子結構與理化性質、功能的關係;

②熟悉酶的作用特點和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

③掌握常見中毒與酶、生物氧化的聯繫;

④掌握脂類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及其紊亂對機體的影響;

⑤掌握氨基酸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及其紊亂對機體的影響;

⑥掌握糖類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及其紊亂對機體的影響;

⑦熟悉肝臟在機體代謝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素質目標。

①通過對臨牀病案的彙報,鍛鍊語言表達能力和信息傳遞能力;

②通過對臨牀病案的分析,形成對綜合信息進行處理分析的習慣,加強職業認同感,體驗科學嚴謹的邏輯思維過程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③通過對代謝性疾病臨牀生物化學指標的解讀,樹立實事求是、對患者認真負責的態度;

④通過解釋生物化學指標正常範圍和臨牀意義,鍛鍊護患溝通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

⑤通過分析代謝性疾病與生物化學指標的內在聯繫,養成查閲資料和自主學習的習慣;

⑥通過對病案和化驗報告單的認識,體驗數據和外語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⑦通過解釋代謝性疾病發生、變化和診斷治療生物化學機理,鍛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⑧通過認識生物化學在臨牀護理工作中的應用,鍛鍊評判性思維和合理推斷能力。

三、項目內容設計

學習項目內容設計是項目化課程實施的“行為手冊”,是通過模擬真實情境、設定具體任務將三大課程目標融會於實踐操作,實現知識、技能和素質的齊頭並進。

根據分析護理崗位所需技能及相關課程間的知識結構,遵循“需用為準、夠用為度、實用為先”的原則。針對課程特點,結合護理專業及其後續課程對生物化學的要求,並結合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特點,精選課程護理專業針對點,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改造。改造後的項目分為A線項目和B線項目,A線項目主要在課堂上開展,由教師引導學生完成;B線項目則是在課外開展,由學生自主查閲資料,撰寫分析報告,製作幻燈片進行彙報。在A線項目下又分為入門項目(急性中毒患者生化機理分析,8學時)、主導項目(糖尿病患者生化機理分析,10學時)及綜合項目(肝膽疾病患者生化機理分析,10學時)3個子項目。

教師借鑑其他課程項目化教學經驗,根據從易到難、由簡入繁的學習邏輯,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以及學生所熟悉的信息和認知規律,將課程內容以工作過程為主線,按照病案解讀——指標確定——指標分析——(實驗)——病機分析——後續拓展6個過程進行工作任務劃分,展開教學實施。

四、項目內容實施

第一堂課的教學設計,要求從一開始就讓學生對整體課程有個鮮明的印象,對課程充滿興趣。具體設計如下。

1.教師和學生相互介紹與認識,告知學生聯繫方式(QQ)、手機、微博。

2.課程簡介:告知學生本門課程為護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介紹本門課程的總體安排、課程目標、課程主要內容,強調以“項目化教學”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説明本門課的考核方式,如不能達到項目考核要求就不能成為人民醫院護士,延長考核期。

3.情境設計:假設本班為樂山人民醫院病房會議室,全班學生按4飛人的規模組成團隊,作為護理工作小組,每組設有責任護理組長(負責人),教師為護士長,學生為護士;每週進行一次教學查房,查房後對患者情況進行討論,完成任務書。

五、項目內容評價

本門課程採用項目考核法,即強調過程性考核。在項目完成後,通過對項目的驗收進行結果考核,考核由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組成。對完成項目的每個過程都要適時地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含了技能、知識和素質。期末理論考核採用閉卷方式。各類考核都設計有詳細的考核指標和評分表。

六、結語

基於職業能力為導向的生物化學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教學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動手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等方面的確有其獨特的優勢,為學生營造了真實的工作環境,使學生能較早地體驗到職業工作過程,熟悉護士工作流程,掌握崗位工作技能,成為教學環節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項目化課程設計的實施過程體現了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特色,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為今後從事護理崗位工作打下了基礎。

生物化學課程項目化教學在實踐中對教與學的能力提高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深入探討,不斷總結,才能正確並更好地運用項目教學法指導高職護理生物化學教學。針對項目化教學的順利實踐仍存在一些阻礙,可以從如下方面改進。

首先,多數護理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學前,養成了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缺乏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在採取項目化教學初期,會出現許多不適應的現象。因此,教師在項目化教學前,必然需要在課外時間開展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激發學習積極性,並在平時對學生的訓練中,不斷修正學生的不良習慣,讓學生“有意願”的完成項目化教學的任務,願意在學習中提高自己。

其次,在項目化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學生在圖書資料或網上資料的信息搜索和反覆篩選時,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這樣既降低了效率,又使結果與目標相去甚遠,同時,在反覆篩選資料信息的過程中,會產生“厭學”情緒。如何通過指導和培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共同進步是有效改進和完善項目化教學的一個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