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薦]讀《西遊記》有感15篇

校園1.6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西遊記》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薦]讀《西遊記》有感15篇

讀《西遊記》有感1

今年寒假,我讀了《西遊記》這本書。它是明代作家吳承恩的著作。是根據唐代陳玄奘去往西天取經的故事改編的,裏面加入了機智靈巧、火眼金睛的孫悟空;懶惰好吃、貪戀女色的豬八戒;任勞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和尚。由他們三個保護唐僧西天拜佛求經的故事。

一路上,唐僧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在三打白骨精一難中,孫悟空和唐僧之間產生了誤解,因為孫悟空有火眼金睛,能辨別凡人和妖怪,但唐僧卻是肉眼凡胎,辨別不得,又有善心,因此產生誤解。導致最後孫悟空被唐僧驅逐。

在那一難中,白骨精先變成一個少女去迷惑唐僧,卻被去摘果子的孫悟空識破了法術,舉起金箍棒就打,表面上是將那女子打死了,實際上那妖怪脱命升空了。唐僧不知道,就開始念起了緊箍咒。第二次,那妖怪變成了一個來找女兒的`婆婆,卻又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又打殺了妖怪,唐僧又像上次一樣念起了緊箍咒。妖精接二連三的變化,孫悟空接二連三的將妖精打殺,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唐僧啊,可唐僧卻不知道,以為孫悟空濫殺無辜,驅逐了孫悟空。

沒有了孫悟空保護的唐僧很快就遇難了,豬八戒只好去花果山找孫悟空救師父,孫悟空堅定的去了,可見孫悟空對唐僧的忠心耿耿。

唐僧師徒四人成功到達西天拜佛求經,靠的是什麼?是他們堅持不懈、忠心耿耿的精神和態度啊!

《西遊記》給我的啟示是:做人要有善心,做事要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

讀《西遊記》有感2

《西遊記》我相信大家都看過或讀過,它主要説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在這同時,也表現了他們個人的特點。

孫悟空非常勇敢,天不怕,地不怕,忠心地保護着師父去西天拜佛求經。但是他有個缺點,就是非常衝動,就因為如此,唐僧就常常唸經,使他疼痛難忍。唐僧在取經的路上不受任何誘惑和阻力,不管是金錢還是美色,他都當作是一堆泥土。可是他有時會不分青紅皂白的.冤枉別人。豬八戒就是好吃懶惰,貪圖金錢和美色,但他對師父也是很忠心的。沙僧忠厚老實,不貪金錢和美色,那對師父更是忠心一片。

這本書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明珠,是古典名著之一。這本書體現出了“勇者無懼”這四個字,傳神地塑造出了眾多有血有肉的個性人物。這本書還有許多精彩的片段,比如:傲來國石猴出世、孫悟空大鬧天宮等等.在這本書裏,我還學到了許多東西,比如我知道了: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到底,就一定會成功的!所以這本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去欣賞去看這本書。

讀《西遊記》有感3

我喜歡讀書,高爾基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們要多讀書來豐富我們的知識面,書籍又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更該讀書,去感悟書本的真正含義。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讓我們一起走進書的海洋吧!這個暑假我讀了許多書,但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那本《西遊記》了,這是一部發人深思的作品,吳承恩的'高超寫作技藝,讓人讚歎不已。在他筆下創造的物體離奇多采,生動形象,十分耐人尋味,讓人陶醉其中。

讀完了《西遊記》,我深受感觸,我體會到了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精神品格。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觀音向孫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須隨唐僧到西方取經,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孫悟空遂緊隨唐僧上路,途中屢遇妖魔鬼怪,二人與豬八戒、沙僧等合力對付,展開一段艱辛的取經之旅。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個磨難。他們多麼執着、不畏艱險,有着鍥而不捨的精神,他們雖然屢遇妖魔鬼怪,但都奮勇抗敵、前仆後繼,絕不半途而廢。再想想我自己,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責怪自己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我一遇到困難就退縮,沒有戰勝困難的信念,像只縮頭烏龜;遇到難的數學題就不堅持把它想出來,而是屢屢放棄,一點也沒有堅持不懈的勇氣和精神。

讀了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改正了以前的陋習,領悟了一個道理:只要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盡力去做了,並且堅持到底,這也是一種成功,你就是英雄!一個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人,他終究會取得成功!

讀《西遊記》有感4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着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我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我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説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並且堅持到了最終。

讀了《西遊記》這本書讓我懂得了: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都要堅持不懈.就要像書中四個主人公那樣,正因為他們堅持着,最終才能夠取得真經.以後學習中,我們也要把這種精神用在克服困難上

讀《西遊記》有感5

西遊記其實在那個年代看來是有些帶有謀反意味的書了,西遊記讀後感。作者很巧妙,隱晦地提出了一些他對所謂朝廷的看法。天宮就是現實中朝廷的隱射。記得孫悟空剛擺出齊天大聖的旗號之時,天庭便派下人來,讓他做官。用專業術語來説,這就是招安。朝廷對於有影響力的民間組織或個人所採取的辦法,無非兩種,招安或絞殺。正所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若不能收歸己用,那便除之而後快。

而安撫這些人也有一套門道。既要讓他安下心,又不能給予過大的權力。縱然孫悟空後來官職越來越大,其實也不過是掛個虛名罷了。

從書中可以看出,天庭對孫悟空的安撫是很成功的。不過是後來讓孫悟空知道自己的官職徒有其表,所以才有了大鬧天宮之事。其實,孫悟空還算是比較直接的。你不重用我,我便鬧你個底朝天!可他的行為從頭到尾不過是為了受到重用罷了。並沒有出現真的從心底要頂替玉帝的'想法。對於孫悟空來説,我就是要做大官,不僅有威風的名號,更有統率眾人的權力!

可惜,這樣一個別具一格的人,最終還是落了俗套。不能成仙,便成了佛。屈服在了權勢之下。真是可悲可歎。也許這也是那個年代所有的人都逃不開的命運吧。

讀《西遊記》有感6

堅持往往操縱着結果。

遇到困難便放棄,放棄是不可能贏的成功;遇到困難半途而廢,半途而廢是不可能享受成功;遇到困難勇敢面對,向困難發出挑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堅持是孕育着成功,是享受成功的結果,是品味着成功的.經歷。

《西遊記》中,唐僧,取經路上無論遇到怎樣的艱辛,都勇敢面對,執着!孫悟空,成佛路上無論碰見怎樣的妖怪,都毫不手軟,不會對妖怪留情,就算失敗也不放棄,堅定!沙僧,無論擔子怎樣的沉重,都任勞任怨,不放棄,堅強!而八戒,雖然師傅有事便會想方設法去解救,但是若遇到困難,就會果斷的選擇放棄!這樣的放棄,只會使人在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地方“束手就擒”。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堅持,只有堅持,才會在困難面前不畏懼,在挫折面前不害怕,在失敗面前不低頭。

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堅持的長期不懈的認真努力。

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堅持的長期不懈的克服困難。

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堅持的長期不懈的積極刻苦。

放棄---離成功十萬八千里啊!

半途而廢---距成功還差一點餓!

堅持---離成功越來越進了!

堅持---成功已向你招手拉!

再堅持---成功已是屬於你的了!

堅持吧!堅持。。。。。。

讀《西遊記》有感7

四大名著中,《西遊記》使我百看不厭。

唐僧是一個吃齋唸佛的僧人,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經過千辛萬苦取得真經

孫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豬八戒、沙和尚的大師兄。會七十二變、騰雲駕霧。有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偽裝;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心變化。他佔花果山為王,自稱齊天大聖,與如來佛祖鬥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後經觀世音菩薩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被封為鬥戰勝佛。

豬八戒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帥,主管天河。因醉酒調戲嫦娥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唐僧西去取經走過高老莊,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被唐僧收為二徒弟。

沙和尚原為天宮中的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後被唐僧師徒收服,負責挑擔。得成正果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並非全是玄虛離奇的'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説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國小升國中,國中升高中,到高中畢業考大學……又何嘗僅僅是九九八十一難呢戰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了成功唐僧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是他們互相幫忙,取長補短,才得以成功這又讓我懂得了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的道理。

讀《西遊記》有感8

我讀完《西遊記》後,明白了由四個主要人物,分別是:孫悟空、、沙和尚和唐僧。除了這幾個主要人物之外,還有:仙人、佛主和大大小的妖怪等。

這本書主要講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師徒四人從東土大唐去西天拜佛取經的事情,他們一路上斬妖除魔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回到東土大唐。

在四個主人公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第一:他人妖分明,就説在"三打白骨精"中就僅有孫悟空看出村姑、老婆婆、老大爺是白骨精的'化身,豬八戒還在唐僧面前打孫悟空的小報告,唐僧還在埋怨孫悟空。第二:孫悟空對唐僧忠心耿耿。因為孫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的化身,唐僧認為孫悟空三次打死了好人,所以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之後唐僧被白骨精抓去了,豬八戒寡不敵眾只好去花果山請大師兄回來搭救師傅,孫悟空一聽到唐僧白骨精抓去了,就不計前嫌和豬八戒去搭救師傅。可見孫悟空對唐僧忠心耿耿。碰到豬八戒總是説"我們散夥吧!師兄你回花果山當猴王,師弟你迴流沙河,我會高家莊當女婿。孫悟空堅持去戰勝困難;不肯散夥。第三:我喜歡孫悟空機智勇敢戰勝妖魔鬼怪,克服一個個的困難,最終和豬八戒、沙和尚保唐僧到西天取得真經。

讀《西遊記》有感9

有人説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人概括了天下的人。唐三藏一心向善,常被妖怪的外表所欺騙。孫悟空的勇敢、足智多謀,處事果斷,遇事衝動,受不了委屈的性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豬八戒的貪財、貪心、貪色、好吃懶做的習慣,孫悟空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變身去耍耍他。而沙僧就比教憨厚老實,做事也任勞任怨,就因為他好欺負,常遭到豬八戒的.差遣。

吳承恩的《西遊記》以唐僧取經為線索,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保護師父西天取經,一路降妖伏魔,走過十萬八千里,前後十四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

在故事中,悟空和師父時有衝突,但他保護師父不遺餘力,常能知錯就改,在我們心中塑造了一個跟斗能翻十萬八千里,有一雙火眼金睛,善於打妖怪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前進,有時鬧點小矛盾,耍點小脾氣,和師父頂撞幾句,但往往能和好如初。團結一心必能戰勝困難。

看了《西遊記》之後,讓我受益匪淺,《西遊記》想象豐富,情節曲折,語言生動和諧,極大的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看了《西遊記》之後,你一定能從這裏尋找出一點“敢問路在何方”的豪情和鬥志。

讀《西遊記》有感10

《西遊記》這本書大家肯定都異常熟悉,我對它也異常喜愛,雖然已經讀了不止一次,但我仍然對這本書愛不釋手。當我再一次從書架上取出《西遊記》時,我又被文中那曲折迭起的情節和生動豐滿的人物所吸引了。

《西遊記》這本書裏的人物個性鮮明,讀着這本書,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在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自然還是孫悟空這個人物。孫悟空有無窮本領,天不怕地不怕並且神通廣大,精通七十二般變化,能上天入地,能夠説是無所不能。一路上,他忠心耿耿護送唐僧西天取經,不辭辛苦,用金箍棒降服了一個個妖魔鬼怪,功勞可真大!雖然他也有缺點,他居功自傲,動不動就誇耀自我。但他仍舊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説到孫悟空就不得不想到唐僧。唐僧這人雖然心地善良,可缺乏分辨本事。異常是看了《三打白骨精》那章,我十分生氣,真想為孫悟空鳴不平。孫悟空有火眼金睛,能識破妖魔鬼怪,可唐僧就是不相信孫悟空,才使自我落入妖怪手中。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像唐僧那樣的人,看到許多人在乞討,便掏出錢施捨,其實那都是一些可惡的騙子的鬼把戲,他們利用人們的同情心賺錢,專門欺騙那些善良又沒有分辨本事的人。

書中還描述了豬八戒這個人物,他的本事可比孫悟空差遠了。他滿身毛病:貪吃、懶惰、怕困難、愛挑撥離間……但他又十分憨厚。所以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我還覺得他十分可愛。

書中還提到了沙僧和白龍馬,他們默默無聞、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真令人敬佩。

書中描述了這麼多豐富的人物形象,一個個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我國文學的瑰寶。

讀《西遊記》有感11

《西遊記》的作者是中國明朝的吳承恩,歷史不能説十分遠古。故事明顯受到西土佛教文化的影響。然而,我們能夠説,它是真正的中華民族的神話故事,故事驚險曲折,想像離奇,是中國最偉大的神話小説。幾百年來,它被全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男女老少所喜愛,在能夠預見的未來,它還會以其特殊的魅力幾百年、幾千年地流傳下去。

對這個神話故事的'分析,將使得我們透視人類精神世界、研究人格心理學有着極為深刻的發現。

《西遊記》中描述了一個從石頭中誕生的仙猴,在創造了大鬧天宮的傳奇事蹟之後,曾受到嚴厲懲罰,後又理解了佛祖的安排,走上去西天取經的道路。在漫漫的取經之路,歷盡千難萬險,戰勝羣妖惡魔,最終護送唐僧到達極樂世界,完成了取經的使命,自我也由此修成了正果。

故事自始至終充滿了孫悟空的英雄主義,表現了人與客觀環境鬥爭的實踐性,表現了人在實踐中不斷地解決矛盾、戰勝客體、征服世界的努力。

僅從表面意義看來,故事供給了一種在幻想的境界中解決幻想的矛盾的旋律。或許僅僅以這個表面的故事,就能夠使我們找到它廣泛流傳、長久不衰的魅力。

讀《西遊記》有感12

拿出那本在書架上已微微發黃的《西遊記》,愛不釋手。沒翻開幾頁,隨着吳承恩爺爺的精彩描繪,就被其中的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吸引住了。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敢與玉皇大帝鬥,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敢與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敢與一切困難鬥,決不退縮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

説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滿身毛病,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裏老想着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説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可是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説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説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重磨難,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確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只要我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對我們來説也是一種成功啊!

讀《西遊記》有感13

這個暑假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這本書從頭至尾着重介紹了四位重要的人物:一心想求取真經的唐僧,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悟能,實實在在的沙悟淨。一開始介紹,五百年前,孫悟空自命為齊天大聖,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後經觀音菩薩點化,改邪歸正,拜唐僧為師父,陪他去西天取經。孫悟空在取經途中,路過高老莊和流沙河時,在菩薩的幫助下,幫助唐僧收了兩個徒弟,即:豬八戒和沙和尚。師徒四人一步一步地走完十萬八千里的取經路,途中遭遇九九八十一難,經歷千辛萬苦,最終到達了目的地雷音寺,取得了真經,修成正果。

讀完了整本書,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孫悟空,又稱孫行者。孫悟空原來只是一隻普通的'石猴,後來他拜師學藝,勤學苦練,學會了七十二變的仙法。後來,由於他自以為是,大鬧天宮犯下大錯被壓在五行山下,經觀世音菩薩指點助唐僧取經,將功補過,取經途中孫悟空雖然會騰雲駕霧,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但是他沒有采用這樣的仙法,而是陪着師父腳踏實地走完取經的每一步,最終取得了勝利。

我和許多小朋友一樣,經常會在生活和學習中犯錯誤,並且做事有時會半途而廢。就拿暑假的彈琴來説吧,開始我是敷衍了事地應付媽媽的檢查,有時甚至不想彈。後來,從孫悟空的成長過程中,我學會到了有錯就改,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所以,最近媽媽檢查我的彈琴時,總是誇我有進步,我心裏開心極了。

《西遊記》這本書中各式各樣的妖怪總是會被孫悟空他們降服,我知道那是因為他們有一心求取真經,不怕任何困難。因此,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以後每個學期都要給自己定下學習目標,朝着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地努力,我想我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讀《西遊記》有感14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吳承恩,寫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東漢大唐三藏法師奉唐王之命到西天去拜佛取經,路途十萬八千里之遙,取經路上分別收下大徒弟孫悟空、二徒弟豬無能、三徒弟沙悟淨,師徒四人一路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回,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話説唐僧師徒四人走到深山。唐僧餓了,悟空便跳上雲端一望,“南山一片鮮紅,想必是成熟的山桃,待我摘些來與師父充飢。”悟空走時用金箍棒畫了個圓圈,囑咐師父、師弟:“深山裏會有妖怪,你們千萬不可走出圈子!”

這山裏果然有個白骨精,她想着:“聽説吃了唐僧肉能長生不老呢。”趁悟空離開,她便要撲下去抓唐僧,卻被圓圈發出的金光刺得頭昏眼花。白骨精便變作一個美貌女子,只説給和尚送飯,想要接近唐僧。那八戒見到女人骨頭都酥了,哪裏還識得妖精。這時悟空回來了,他那火眼金睛卻難矇騙,舉鐵棒便朝妖精打去。那妖使個“解屍法”,扔下假屍首,真身逃走了。

眼看那女子死在地上,唐僧責怪悟空又傷人命。悟空就讓師父看那“送飯”罐子,裏面全是些蛆蟲、癩蛤蟆。唐僧剛有幾分相信,八戒又來挑唆:“這是師兄的.障眼法!”唐僧便要趕走悟空。悟空再三哀求,才得饒恕。

白骨精不死心,又變成老婆婆,一路喊着:“女兒啊,你在哪裏?”八戒説:“師父,這下麻煩大啦。”老婆婆看見地上的假屍首,一把揪住唐僧,“我女兒怎麼死的?我要你償命來!”卻又被悟空識破,劈頭一棒,那妖精還用解屍法脱身走了。

讀《西遊記》有感15

前些天,我讀了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這部名著的作者是吳承恩。讀了之後,我深有感觸。

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因為他的性格愛打抱不平,他有一身高超的武藝,天不怕地不怕,有一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它敢作敢為,機智好鬧,敢與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作鬥爭,大鬧蟠桃會,砸壞了太白金星的煉丹爐,多次大鬧天宮,還銷燬生死簿,機智的與妖魔鬼怪作鬥爭,與一切困難作鬥爭,絕不低頭,這就是我眼中的孫悟空,一個敢作敢為的大英雄!

我覺得唐僧是個迂腐者,老好人,但他又是一個意志堅定的宗教信徒,他的品行端正,不怕千刀萬剮,有毅力,一有空就念經,是一個虔誠善良而柔弱堅強的和尚。沙僧是一個憨厚老實,心地善良和唐僧一樣的老好人,雖説沙僧沒有多大本事,但是很勤快,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願當後勤。再來説説豬八戒,八戒生動的形象不低於孫悟空,但他在書中的形象與孫悟空截然不同,八戒與沙僧一樣,憨厚老實,雖然本事沒有孫悟空大,但他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可是,八戒身上有不少的壞毛病,比如,貪心、懶惰等,他的貪婪自私最令人可惡了,遇到好事總不能讓自己吃虧。遇到困難先想着自己該怎麼逃走,不過這一路上鬧了一大堆笑話,是孫悟空口中的呆子,這個人物被吳承恩寫得生動、活潑、不但不惹人討厭,反倒惹人喜愛。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次困難,讓我聯想到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習,學習就好像要去取真經,在學校裏,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有的則像沙僧,誠懇老實;有的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而有的像唐僧則是心地善良,不願氣餒的人。若我們在學習上都能像唐僧,孫悟空、沙僧那樣,對學習有堅定地信念,那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我喜歡吳承恩寫得這部作品《西遊記》。